摘 要:内涵之问、困境之问和破局之问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必须回答的时代“三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下,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和坚持人才培养的三个面向,是各民族人民、各地区均衡发展、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和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教育现代化。尽管实现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已具备深厚的现实基础,但仍存在人才效能缺位、资源保障失衡、数字化转型遇障、文化功能发挥受限以及内生发展任务艰巨等短板问题。要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以优化资源配置手段为支撑点、以推进数字化教学实践为突破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关键点和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最终愿景,全面推动中国特色的民族教育现代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华文明;数字化转型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将中国式现代化确立为当代中国最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在这一命题中,教育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环节,直接关系着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整体进程。学界对教育现代化的讨论已经比较深入多元,但对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学者们主要从师资队伍[1]、经费保障[2]、民族文化[3]、信息技术[4]、学校办学水平[5]、测量评价[6]等微观视角探讨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手段和组成部分,还有学者从教育均衡发展[7]、边疆民族地区[8][9]等角度分析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与对策。这些研究为把握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内容构成和推进路径提供了借鉴,但在中国式现代化大背景下,对民族教育现代化内涵与核心任务等方面的认识还不深入,亟须进行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宏观分析和整体设计。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回答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之问、困境之问和破局之问,为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向新处开创、向深处迈进提供基本理论支持。
一、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之问
对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审思缘起于对中国教育整体现代化的充分关照,指向以教育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的文明进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的文明新形态,[10]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民族教育领域的理论延伸,是新时代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系统剖析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特征标识,才能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全面科学认知。
(一)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本质规定
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汲取中华文明的历史底蕴,通过针对性教育和现代化改革,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发展过程。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首先,党的领导指引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实事求是的发展路向。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考虑中国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发展薄弱的基本事实,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及推进教育公平”[11]的价值取向,指导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走符合自身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现代化道路。其次,党的领导指引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通过提供各民族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使其成为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终受益者,为各民族人民生活幸福稳定提供保障。最后,党的领导是指引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自我革命的制胜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任务,以差别化办学政策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大跨步发展。进入历史新时期,民族教育现代化面临在变局中开新局的艰巨任务,党的领导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推动实现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和强大动力支持。
2.坚持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要求
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及和平性的突出特性,[12]蕴含不同的内容表征,为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内驱力。连续性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精神、中华民族政治传统与实践、中国通用文字和中华典籍当中,[13]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要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保护好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标识。创新性昭示着中华民族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不懈追求,[14]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要利用好时代转型的技术优势和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民族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统一性是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团结发展的钥匙,体现为各民族文化、信念、利益、命运的一体性,[15]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要依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引导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包容性表现为接纳多元与尊重差异、开放对话与交流互鉴、多元融合与求同存异,[16]对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学习不同地区、民族优秀文明成果,彰显后发型现代化的文明力量提出新要求。和平性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是秉承和平发展伦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7]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与世界各国、各民族一道共建共享优质的现代化教育,推动世界进步、人类大同。
3.坚持人才培养的三个面向: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旨归
教育以育人为本,教育服务于社会现代化,最后通过人的现代化予以实现。[18]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任务,旨在培养“三个面向”现代化人才。一是从国家发展需求上看,面向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接班人。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将党的最新理论、“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意识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通融合,培养各民族学生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民族团结基因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栋梁之材。二是从时代发展需求上看,面向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部署,对贯通式、阶梯式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出新要求。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注重各教育阶段的学科体系建设,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思维及跨文化交流本领,锻造民族地区学生通往国际舞台与未来社会的能力。三是从区域发展需求上看,面向民族地区紧缺的各类专业人才。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19]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实用人才,以人才驱动民族地区的位置和资源优势转化,促进民族地区帮扶从“输血式”向“造血式”升级转变,积聚起民族地区现代化的强大智力支撑。
(二)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特征标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20]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源泉,中国民族教育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基础,二者共同作用生成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惠各族、促均衡、重质量、扬文化、铸共同体”等特征。
1.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各民族人民全体的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尊重各民族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各民族人民全体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扎根中国历史文化土壤,充分考虑各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发展差异,通过提供多层次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确保全国各民族学生都能受益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先进成果。另一方面,借助现代化带来的发展红利,为各民族人民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以个人素质的提升将民族地区人口资源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同时,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以民族地区教育的同步现代化拓宽不同民族的交往场域,促进各民族人民紧密相连,共同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2.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教育现代化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更为突出,发展的需要更为迫切。[21]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以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使命,是各地区均衡发展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均衡资源配置,提供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保证民族地区学生平等地享受国家和社会分配的权益,包括师资、经费、办学设施等人财物资源,改善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条件差距。另一方面,整体提高办学水平,通过配备优质师资、深化民族学校教学改革等措施,不断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以教育的公平和可持续推动民族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加快现代化步伐。
3.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现代化
当今时代,人类数字化物质文明即数字资料、数字技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22],推进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先手棋。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也遵循数字化物质文明的逻辑,是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数字化为民族教育现代化共享优质资源提供可能。数字技术跨越地域,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民族地区,使其享受到与发达地区相似的学习资源,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数字化为民族教育现代化纵深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手段。民族地区教师利用数字技术重塑自身育人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协同导航者,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全面发展与学业成就提升,进而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4.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教育现代化
文化自信自强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论断,其立足中华文化生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引领力、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和主体凝聚力。[23]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以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为根基,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的教育现代化。一方面,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让各民族学生深刻认识自身文化身份和文化归属,培育各民族学生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另一方面,发扬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引导各民族学生从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中汲取奋斗智慧、厚植精神品格,自觉承担起传承发展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5.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教育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对内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各国保持和平发展及各民族团结开辟了一条道路,[24]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是推进两个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一环。一方面,以增进共同性为基本原则,引导各民族学生深刻认识中华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铸牢各民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另一方面,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价值向度,培养具有世界胸怀、国际视野和全球思维的人才,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生成解决国际民族教育问题的中国方案。
二、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之问
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规定了人民至上、优质均衡、自信自强的民族教育方向,摹画了民族地区共同迈向教育现代化的愿景,同时也为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审视提供了标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体系日益完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取得较大进展、师资队伍逐步优化、经费投入持续增加,教育精准扶贫成效显著,[25]但还面临人才效能缺位、资源保障失衡、数字化转型遇障、文化功能发挥受限和内生发展任务艰巨等困境。
(一)以“泛培养”忽视“专需求”,人才引领驱动效能缺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民族教育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培养体系,显著提高了各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然而,这种常规化、一般化的“泛培养”模式导致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足,忽视了随着经济的现代化转型而迫切需要各类高素质、精技术等创新型人才的“专需求”,人才供需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理科教育的培养质效不高,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不合理等方面。
供需的矛盾导致民族教育各阶段培养的人才难以更好地引领驱动民族地区发展。一是理工科创新型人才短缺。理科教育是民族教育的薄弱之处,学生理科学习困难,进入高校后选择理科专业的人数远少于文科,[26]民族地区学生在理科领域的知识储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明显不够,引领民族地区产业调整和科技创新的后备人才欠缺。二是高等教育人才浪费与不足现象并存。如海洋学、心理健康学等部分学科在民族地区的市场需求量较小,部分学生难以找到适配岗位,造成人才浪费;而民族高校各类小语种专业开设数量少、种类不全,无法满足共建“一带一路”需求的小语种人才,民族教育服务培养国家战略人才的能力有待提高。[27]三是职业教育未充分培养民族地区优势产业的专门人才。如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存在对区域农牧、生态、经济等专业品牌建设统筹不足,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等问题,[28]以民族地区特色和优势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智力支撑尚显不足。
(二)以“底线配置”代替“精准化配置”,教育资源保障失衡
我国民族地区于2020年底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但这种均衡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仅保障了最低限度的教育资源配置即“底线配置”。随着教育高质量进程的加快,强调适需供给的“精准化配置”成为满足各民族学生教育需求的重要手段。实际操作中,教育资源的“底线配置”代替了“精准化配置”,省际、县际及校际优质的人财物资源供求不平衡。
资源配置的差异使民族地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难以得到保证。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民族地区师资不稳定且结构性失衡。绝大部分优秀青年教师不愿去偏远民族地区任教,将其作为职业晋升“跳板”;部分学校师资结构性短缺,缺乏相关学科的专业教师,[29]教师工作负担较重,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教育经费投入上,民族八省区省际和不同教育层次间投入不平衡。如内蒙古自治区较其他省存在一定差距,民族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均衡性呈上升趋势,而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性则有所下降,[30]教育经费投入的精细化水平有待提升。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区域和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匀。在党的政策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配套设施、办学条件改善明显,但水平较低,总体落后于发达地区;[31]西部农牧区基础教育的设施、办学条件等仍与城镇差距较大,[32]制约了民族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新数字鸿沟”加剧“数字差距”,教育数字化转型遇障
近年来,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条件普及、数字资源体系建设等方面整体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数字“接入鸿沟”已基本填平。但伴随数字化的纵深发展,民族教育现代化面临更深层次的数字技术认识和应用上的“新数字鸿沟”,加剧了民族地区内外部数字化教学水平的差距。
“新数字鸿沟”使民族地区师生的教与学形式仍停留在较低层次,限制了技术赋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在观念层面,民族学校教师对教育数字化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长远的数字教育能力。如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教师使用数字技术自觉性和能力不高,认为自身没有足够的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33]从源头上导致民族地区学生不能平等地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教育便利。在应用层面,技术与教学缺乏深度融合,赋能教与学方式变革的作用微弱。如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技术使用限于获取教学素材、展示课程设计内容,以及特定课程的开展,[34]并未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交互性、情境性、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然而,城市学校的数字技术应用已进入支持发现学习、创新学习等高级应用阶段,[35]东西部教学质量差距再次拉大。由此,要尽快攻克民族地区教师数字技术“用不起来”“深不下来”的难关,加快民族地区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
(四)以“教改形式”消解“育人实质”,优秀文化功能发挥受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民族学校作为构建多元一体社会、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的生力军,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重任。然而,很多学校注重“教改形式”,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育改革只注重外在表现形式,忽视了对中华文明精神价值的系统深入学习,消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实质”。
民族教育现代化中两种特质的文化未被充分挖掘,限制了优秀文化的育人作用发挥。一种是各民族共同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时代高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无形之中冲击着学校场域的文化教育,学生多学习一些表面上流行的文化元素,而对中华民族丰厚的史书典籍兴趣不浓,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历史脉络、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认识不充分,进而导致各民族学生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不牢。另一种是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譬如边疆民族地区以“壮族坡芽歌书”非遗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教授课时数少、常被忽略且偏重技艺的传授和展示,[36]忽视了学生感受文化传统、创新思维方式、增强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使非遗的教育价值大打折扣。
(五)以“外在拉力”遮蔽“内在推力”,教育内生发展任务艰巨
我国民族教育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教育现代化,主要通过引进、移植发达地区先进教育经验和成果,自上而下地改造本土的传统教育。[37]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民族教育现代化不能仅依靠外源式支撑,还必须着眼民族地区的现实条件,实现民族教育的内生特色发展。然而实践层面上,民族教育系统外部的政策支持、理念移植、资源投入等“外在拉力”遮蔽了教育主体发展的“内在推力”,即民族教育系统内部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发展动力,包括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师和学生主体、民族文化传统等。
内部种种阻力的制约使民族教育内生发展任务艰巨。首先,外源与内生发展的协调力不足。我国长期实行民族教育支援与优惠政策,教育内容和方法极易受发达地区导向,如一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目标以发达城市为依据,[38]导致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社会诉求存在一定脱节,制约着教育的效果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向心力不足。有学者指出一些乡村民族教育没有得到相应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乡土文化的剥离和乡土情怀的缺失,学生产生“为建设家乡求学和为逃离乡土读书”的价值悖论。[39]最后,地方资源的利用力不足。各民族在世代调适与积累中形成了丰富的智慧和技能,是民族地区自我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但上述资源并未被民族教育利用为自身发展的推力,特别是地方性知识在学校教育场域的参与机会不多,教育发展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不足,[40]服务民族团结、文化多元、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式微。
三、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破局之问
破解上述问题需要对标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全体发展、共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全面发展和开放发展五重要求,找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基点,并就这些基点持续发力,以此建设具有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的现代化民族教育。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强化民族教育现代化人才支撑
各民族人民全体发展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国情特色,要坚持人才的现代化标准,加快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民族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首先,加大民族地区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推动民族院校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建设,引导民族地区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全面提升个人能力素质。二是密切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和地方发展的联系,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和优势开设农牧业、矿产、能源、文化、旅游等专业,开展专门课程和技能培训,培育民族地区学生建设家乡的本领和情怀。三是加大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实践教学与产学研结合的力度,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持续把人才集聚到民族地区建设中来。
其次,构建各学段贯通、多主体协同的民族地区理科人才培养体系。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要做好理科人才培养的衔接工作,切实提升民族地区学生的科学素质。基础教育阶段以探究式学习、跨学科实践和科学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其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高等教育阶段有计划地扩大理科学生招生比例,对具有理科学习资质的学生进行专业化培养,着重发展其学科视野、科学研究方法及创新思维等能力。此外,要强化社会支持的保障机制,与政府协同向民族地区学生提供理科专业报考导航、实习实践项目及专场招聘等全方位的支持,填补民族地区本土理科创新人才的缺口。
最后,锻造民族地区优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民族地区亟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名师名校长培养培训工程。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教研项目等,不断提升民族地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科专业素养、教育教学等方面的专门能力。[41]在此基础上,采用名师名校长带教、集中研修、合作研究等方式,鼓励民族地区教师积极开展符合各民族学生文化心理特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以研促教,夯实民族地区教师教育教学本领,引领带动学生能力全面提升。
(二)以优化资源配置手段为支撑点,保障民族教育现代化资源供给
区域共同发展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价值追求,要以公平标准持续优化民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补齐民族地区资源供求不平衡的短板。
首先,差别化精准配置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约翰·罗尔斯指出要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42]我国的精准扶贫印证了这一点。为此,要继续保障师资、经费和各种软硬件设施优先向民族地区倾斜,弥补民族地区资源劣势;同时贯彻落实精准二字,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特点和需求靶向施策,有差别地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重点加大对边疆及贫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资源配置数量和质量的支持力度。
其次,健全民族地区师资长效供给机制。从师资培育看,以“国优计划”为契机,探索“订单”式师资培养模式。[43]建立高水平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与民族地区学校的“订单”培养合作关系,为民族地区输送理科、科学类和信息技术等紧缺课程领域的师资。从师资管理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好教师校长跨区域交流轮岗的管理、保障和评价制度,用制度机制推动优质师资适需流向民族地区薄弱学校。此外,贯彻执行国家教师队伍建设举措,如优秀大学生民族地区顶岗实习和短期支教活动、“一对一”精准帮扶名师送教下乡活动、银龄教师讲学计划等,[44]实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的优质补充。从师资保障看,通过解决编制、薪资、职业晋升、生活保障等措施为民族地区教师提供外部条件;通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发教师服务国家教育事业的崇高使命,增强教师内部发展动力。
最后,加强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建设主体上,以政府为主导鼓励民族地区学校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数据库,持续开发与整合各类课程与教学资源,打造民族地区网络化、智能化和特色化的虚拟资源空间,实现优质资源的及时输送和动态平衡。在建设内容上,各学校组建精通教学技术的管理人员队伍,定期对平台进行功能设计和信息维护,并指导民族地区师生流畅地使用信息平台,获取优质丰富的教与学内容。
(三)以推进数字化教学实践为突破点,激发民族教育现代化创新活力
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创新动力,要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学校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变革,为民族地区学生数字化学习提供优质精准服务,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民族教育现代化创新高地。
首先,以数字技术驱动教学方式变革。一方面,推进网络联校建设与应用,通过“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等,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偏远民族地区学校,让偏远民族地区学生同步享有优质的课堂教学。另一方面,激励教师探索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新模式,采用翻转教学、多屏分组互动教学、合作学习与混合教学等多种形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同时,开发数字化教学设备的功能,如虚拟场景、多点触控、词云生成、即时问答等,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弥合数字技术应用“鸿沟”,激活课堂教学新生态。
其次,利用数字化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一方面,借助虚拟实境技术,模拟出文化传承与发展、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科教学等方面的情境性、交互性和构想性内容和场景,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符号、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等,实现技术引领的思维拓展和价值理解。另一方面,建设数字素养学习资源库,加强民族地区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帮助学生学会信息检索和处理、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信息辨别等方面的能力,享受技术带来的学习便利、规避技术潜藏的风险危机。
最后,借助数字功能实现精准教学评价。学校要创设条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数据采集和智能化分析功能,精准描绘、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实现多维科学的过程性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比对教学过程中自身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风格、困难点、潜在需求等数据是否一致,进而优化并调整课堂教学生态,制定更适合民族地区学生特征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同时,家长可以通过大数据更加全面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参与教育督导,形成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家校共育合力。
(四)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关键点,厚植民族教育现代化思想根基
精神文明同步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优秀文化的育人价值,厚植各民族学生情感相依、团结奋进的思想根基。
首先,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和形式。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信念和精神内涵并融合到学科教学当中,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共性和文明底蕴成为民族地区学生正确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创新文化教育形式,借助视频、音频、虚拟现实等技术,多维度、多感官地呈现中华史书典籍等文化载体,帮助学生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历史文化进行跨时空互动,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中华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国各历史时期保持着文化同一性和政治统一性,统一的中国文字是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黏合剂,[45]为此,要阐释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文化价值,丰富各民族学生的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客观呈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演变历程,帮助民族地区学生了解语言文字背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背景,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领悟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连续性。另一方面,组织各民族学生参加经典诵读、诗词讲解、汉字书写、篆刻比赛等,在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增强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并成为用国家通用语言讲好中华民族团结故事、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继承者和推动者。
最后,加强民族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特别是非遗资源,挖掘其蕴藏的实践智慧和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价值,陶冶学生情操、完善人格品质、涵养生命能量。同时,学校要重视特色文化在增强学生文化体验、培植学生乡土情怀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比如组织开展非遗参观、乡土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在近距离体验中锻炼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等能力,增强学生的乡土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五)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构建民族教育现代化双循环格局
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导向的开放发展是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时代选择,要利用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构建国内国际双向循环的民族教育现代化格局,实现民族教育外生力量与内生力量的有机平衡。
一方面,坚持“引进来”战略,积极同其他国家、地区对话交流,巩固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协同发展道路。在国际层面,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主动借鉴其他多民族国家、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先进理念和做法,以全球最新教育智慧助力中国民族教育现代化问题解决。在国内层面,搭建东西部交流合作平台,[46]定期派遣教育专家、学者、名师以“组团式”“驻校式”等方式深入民族地区,开展师生互访及教学经验、教研项目的分享活动,为民族地区师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上述外部经验学习必须协调民族地区特点和各民族学生需求,为此可以引入外部专家、机构评估和自我评估,分析这些经验的适用性与可行性,并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引进来”策略对民族教育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另一方面,深化“走出去”战略,利用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乘势而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首先,建设区域性国际人才储备库。民族地区学生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要着力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多语言沟通策略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进而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成为民族地区与世界各国联系互动的代言人,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更加紧密。其次,增强中国民族教育国际影响力。民族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鲜明特色之一,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大创举,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可以向世界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的中国方案。为此,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分享中国特色民族教育思想和现实经验,既促进民族教育内生发展,又为世界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推动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关涉教育事业的公平与质量,关涉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文化自信,关涉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加快推进中国式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以实际行动办好各民族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夯实教育现代化之基,谱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张健.优化民族地区师资队伍促进民族教育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7(17):82-84.
[2]羌洲,马挺.监督问责和多元参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01):18-23.
[3]蒋立松.民族教育现代化应重视“道”与“器”的统一[J].教育发展研究,2017(17):81-82.
[4]罗江华.以信息技术应用促进民族教育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7(17):79-81.
[5]张学敏,兰正彦.民族学校办学水平测度指标研究——基于民族教育现代化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6):48-57.
[6]罗云,武建鑫.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5(01):43-47.
[7]陈荟.教育均衡发展是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7(17):75-77.
[8]白贝迩.教育现代化视角下西部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振兴的困境与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21(06):18-25.
[9]徐巧云,康翠萍,孟立军.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77-83.
[10]罗建文,杨希双.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整体要求[J].理论探讨,2022(06):20-29.
[11]陈立鹏,张珏,李正鑫.习近平关于民族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要点[J].贵州民族研究,2022(04):186-191.
[12]本报评论员.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N].人民日报,2023-06-06(1).
[13]杨须爱.试析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4):5-10+26-28.
[14]郝亚明.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4):11-14+26-28+5.
[15]严庆.浅谈如何认知中华文明的统一性[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4):15-17+26-28+5.
[16]青觉.中华文明突出包容性的民族政治文化解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4):18-22+26-28+5.
[17]龚天平,赵艳艳.中华文明和平性: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伦理支撑[J].江苏社会科学,2023(05):13-21+241.
[18]褚宏启.教育现代化2.0的中国版本[J].教育研究,2018(12):9-17.
[19]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1]钟海青,雷湘竹.民族教育的基本矛盾及其时代表现[J].广西民族研究,2018(01):151-157.
[22]靳凤林,陈嘉铭.数字化时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辩证关系论[J].中国科技论坛,2023(06):15-21.
[23]董慧,胡斓予.面向现代化新征程推进文化自信自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3(04):26-35.
[24]董强,马俊毅,杨昌儒.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体理论与实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03):13-23.
[25]吴霓,魏晓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成就与展望[J].中国民族教育,2022(Z1):12-15.
[26]白亮.接轨大循环,优化小循环:提升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研究——基于甘肃藏区的田野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9(04):11-18.
[27]许丽英,郑燕婷.新中国70年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20(02):119-128.
[28]薛寒,刘鸣宇.教育强国背景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定位之“困”与“变”[J].民族教育研究,2023(06):84-92.
[29]张学敏.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突出问题与战略破局[J].中国民族教育,2021(09):38-41.
[30]许丽英,夏苗苗.民族八省区教育经费投入趋势与优化策略——基于1997—2018年的教育经费数据[J].民族教育研究,2021(06):75-84.
[31]苏德,马晓斐.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的执行困境与优化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23(04):37-46.
[32]刘璐琳,乔枫,刘宇琦.“吸管效应”下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的问题与路径——以西藏自治区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0(06):66-71.
[33]吴陈兵,陈晓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理论框架和发展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23(06):217-223.
[34]康军,李建军.数字鸿沟对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22(03):193-198.
[35]张杰夫.“新数字鸿沟”:阻挡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新隐忧——基于“三区三州”教育信息化满意度调查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20(12):20-23.
[36]董云川,林苗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者之角色冲突——以壮族坡芽歌书为例[J].学术探索,2022(04):108-114.
[37]田娟,孙振东.后发型现代化视角下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困境及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9(04):210-214.
[38]杨鑫,尚雯.共生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内生逻辑与行动路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70-76.
[39]王瑜,马小婷,吴艳梅.民族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辩证关系与主要原则——基于“意识三态观”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21(06):37-46.
[40]李祥,吴倩莲.民族地区教育内生发展:问题生成、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向[J].民族教育研究,2022(04):39-46.
[4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3-06-14(1).
[4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43]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3(27):39-40.
[44]高青兰,阎亮澄,蒋焘阳.乡村振兴背景下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22,(03):57-64.
[4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M].7版.董书慧,王昶,徐正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6]韦心勤,李祥,吴倩莲.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向度与内生进路[J].广西民族研究,2023(02):99-106.
Three Questions on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Education
XU Li-ying, LIU Zi-han
Abstract:The questions of connotations,dilemmas and breakthroughs are the “three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by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education. Under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the essenc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education is to adhere to the comprehensiv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fiv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the three direction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t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for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ll regions,the digitization of empowerment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consolidat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self-empowerment,and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wo communities. Although there is already a deep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realiz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thnic education,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lack of talent efficiency,imbalance of resource guarantee,obstacles in digital transformation,limited effects of cultural functions and arduous task of endogenous development. It is suggested to insis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cultivation as the focus point,optimize the means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s the supporting point,promote digital teaching practice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promo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s the key point and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as the foothold,so as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of ethnic education in a quicker and better way.
Key words: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ethnic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hinese civilizati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责任编辑:彭亚华)
初审:白虹雨,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