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使命、挑战和路径

作者:周雯汐来源:《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4年第1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方略的指引下,民族高等教育要践行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发展使命。同时,民族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支撑引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困境和发展挑战。对此,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学科布局与创新发展、区域定位与对外开放、政策引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走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民族高等教育前进路径。

关键词:民族高等教育;中国式现代化;高等教育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和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党和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指出“提升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1]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族高等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高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前景,并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技、人才、创新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总方略的引领下,民族高等教育必须明确自身发展使命和面向未来的挑战,探索符合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前进路径,努力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是区别于世界上各国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充分反思和超越,为全人类探索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针对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2]因此,高度凝练而成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既是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重要行动指南,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定义了新方位、新使命和新要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政策和保障措施,民族高等教育的规模、教育质量和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取得了重大成就[3]。但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同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相比落后的不争事实,及其内生发展的长期困境[4],已成为学界共识并被广泛研究。部分研究从特色定位[5]、人才培养[6]等维度提出了促进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方案,也有研究从“双一流”建设[7]、新发展理念[8]和“一带一路”建设[9]角度给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路径。中国式现代化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创建了新的视野和课题。在党和国家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民族高等教育既蕴结自身发展基础、发展条件的薄弱之处,也面临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紧迫任务,依然需要更多来自不同理论、不同视角的研究予以“排忧解难”,这也就赋予了新时期民族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上的重大意义。

二、民族高等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使命

对标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融合教育强国的建设理路,民族高等教育要与党和国家的使命任务同心同力,践行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使命担当。

(一)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民族高等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筹领导和体制机制保障下,民族地区高校依托对口支援、省部共建、师范教育协同提质等政策行动,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可持续性供给。首先,自2001年教育部出台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至2022年共有127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和东部高水平地方高校对口支援116所中西部高校,成功实现民族八省区对口支援的全覆盖。支援高校和受援高校通过互派干部挂职、教师定向培养、学生联合培养等多项举措,共同提升了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能力。其次,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研判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劣势,实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印发《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进行分类指导、协调推进,通过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规模、调整民族地区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等方式,科学提升了民族高等教育的内生发展动力。事实证明,民族高等教育的“外援式”发展和“内生式”发展,都离不开党的统一领导、前瞻布局和敦促落实。只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瞄定方向、增强信心、汇聚力量,才能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一定是“满足巨大规模人口需求的教育现代化”[10]。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新时代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致力于满足巨大规模人口的教育需求,不仅体现着教育公平的使命担当,即服务全体人民的教育现代化,也体现着教育质量的责任担当,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现代化。所谓公平的教育,就是要将公平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的全过程,缩小教育的区域、校际和群体差距,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所谓高质量的教育,就是要统筹教育规模、结构、效益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既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培养对象上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和区域性,直接寄托着民族地区群众的幸福之期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标志。总体上,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卓有成效,以2010年至2020年这十年为例,少数民族学生普通本、专科人数从150.82万人增加到328.94万人,人数增长一倍;少数民族研究生人数同样成倍增长,从7.88万人增加到17.50万人(见图1)。“双一流建设”也为民族高等教育提供了人才培养增质的新机遇和新活力。国家“双一流”政策的出台,旨在聚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分层、分类的建设思路,鼓励高校立足特色“差异化发展”。以首批入选的云南大学为例,学校紧抓机遇,立足西南边疆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挖掘“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面向南亚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一流人才[11],形成了民族学、生态学、生物学等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了西南边疆民族地区的人才高地。

(三)提供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顺应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资源环境约束的加剧以及‘并联式’现代化内生矛盾”[12]的现实选择。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专章进行部署,认为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支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有关“三位一体”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1]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的龙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重要交汇处和发力点,是以高质量发展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国之重器。民族高等教育也要契合这一内在要求,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作为己任,把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奋斗动力,为缩短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在人才培养上,要关切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以石河子大学为例,学校瞄准产业和科技发展态势,在教育部和共建高校的助推下,成功地促进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相匹配,“积极对接新疆化工和现代农业产业”[13]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始终是推动国家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变量。因此,在智力支持上,民族高等教育要充分释放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共性问题,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贡献原创性、引领性智慧成果。

(四)增进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明影响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认同。民族地区沉淀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底蕴,在宗教、文学、艺术、风俗等方面达成了诸多文化成就,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民族高等教育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主动契合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强化语言学、历史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整理、保护与利用,加深对各民族共同书写中华文化、共同创造中国历史、共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诠释,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同时,为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确保文化传承创新事业后继有人,必须进一步完善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中,根植于各民族青年学子心中,在文化认同中坚定文化自信,使其对中华文化的历史、现实与未来都满怀信心。

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头活水。文化自信的目的是文化自强,在充分认识自己文化的基础上,也要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14],扩大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民族地区是文化交流互鉴的天然窗口,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更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这就要求民族高等教育紧握区位和政策优势,“立于内”而“发于外”——内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外在拓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青年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长远走向世界。

三、民族高等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高等教育如何担负起自身的发展使命、实现高质量发展,仍面临着支撑引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现实挑战。

(一)支撑引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

高等教育必须具备先导性和全局性,要主动融入并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同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相比,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仍相对滞后,难以承载进而引领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第一,学科建设方面。现阶段,“双一流”建设成效已经成为判断一所高校整体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依据。2022年,在新一轮入选“双一流”建设的147所高校中,民族八省区的高校只有9所,占比仅为6.57%。同处西部地区的四川、陕西两省,还各有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西藏、广西、内蒙古、宁夏、云南、贵州、青海都仅有一所“双一流”高校勉强支撑。民族地区高校不仅特色一流学科数量较少,而且其中5所高校的首轮建设学科在新一轮评选中被给予公开警示(表1),面临着调整或撤销的风险。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高校A类学科总数为710个,民族地区高校仅云南大学含A类学科2个(民族学为A+、生态学为A-),占比为0.28%,这表明高水平学科建设刻不容缓。

第二,人才培养方面。高层次人才难以满足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依据2021年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情况,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8.8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2021》显示,少数民族普通本科在校生占全国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数的9.70%,少数民族研究生人数占全国研究生总数的5.79%。对比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情况,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而少数民族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占全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的6.76%,少数民族研究生人数占全国研究生总数的4.98%。可见,民族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模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上仍有欠缺。一方面,人才培养结构性失衡,“文史类专业设置远超理工类专业”[15],极大制约了学生就业和当地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向偏颇,人才培养与当地实际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脱节,“部分专业人才过剩而部分专业人才缺乏”[16],致使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不相匹配,难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三,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民族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教师总量不足、质量偏低,高层次人才引进困难且流失严重的长期弊病。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仅靠市场机制难以维系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一方面,高校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想方设法吸引人才;另一方面,又陷入优秀人才外流和人才断层的困境。为满足日常教学需要,部分民族地区高校只得“采取临时聘用教师、支教教师、实习生等途径解决专任教师不足的问题”[17]。同时,这也导致了民族地区高校教师整体学术水平欠佳,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薄弱。教育部2022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显示,在科技人力方面,民族八省区研究与发展人员共计4.42万人,而北京研究与发展人员为4.50万人,人力最少的西藏自治区仅为371人,约占全国研究与发展人数的0.07%;在科学研究与发展项目方面,民族八省区研究与发展项目数共计6.32万个,仍然不及北京研究与发展项目数(7.62万个),而项目数最少的西藏自治区仅为668个;在科技成果获奖方面,主要涉及国家自然科学、国家技术发展、国家科技进步这三类奖项,民族八省区共获奖5个,而获奖数量最多的地区北京为58个。直观可见,民族地区高校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驱动效力明显不足。

(二)承担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挑战

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在履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方面,在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和文化设施、文化载体“硬件”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文化研究、孕育新知和对外传播等软实力上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而如何抢抓机遇互动发展,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是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应对的时代挑战。

第一,研究阐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能力。学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保存和传承的重要基地。民族地区高校多设有民族文化类相关院系,或文化研究院、研究基地,但是学术研究水平和深度、研究成果整体表现不足。自2018年起,教育部共支持106所高校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其中民族地区高校共7所(表2),而北京、上海各有高校9所,宁夏、青海和西藏则未有高校入选。可见民族地区高校并未完全发挥在地优势,并未充分盘活丰富的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资源或学科的挖掘和培养。究其原因,这与民族地区高校缺乏精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有关,专业人才的匮乏导致其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的不足。

第二,对外开放和文化传播能力。民族地区高校对外开放程度不济,首先表现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量少,以项目形式合作居多。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民族八省区高等院校除广西、贵州外,均无合作办学机构,其中西藏既没有合作办学机构也没有办学项目(表3)。民族八省区总计合作办学机构高校为3所,总计具备合作办学项目高校为71所;而上海具有合作办学机构高校为16所,具备合作办学项的目高校为64所,两相比较,差距较大。其次,民族地区高校对来华留学生吸引力弱。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18]显示,2017年留学生数量最多的北京约8.2万人,其人数远超民族八省区总和(约4.7万人)。而位居留学生数量最后一位的西藏,其留学生人数近十年来始终徘徊在两位数。并且,民族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和合作,大多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学术交流、派遣留学生以及访问学习等层面,缺乏具有先导性、影响力的深入合作,导致文化传播能力和效应偏低。

(三)深化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挑战

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党和国家进一步提出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19]的新要求。民族高等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民族教育的双重属性,更应强化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阵地作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应对来自内外部的考验和挑战。

第一,内在差距。部分高校仅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板块内容之一,没有完全从顶层设计、制度建设着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等活动中,以形成各部门相互促进、共同育人的协同育人机制,没有更深度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等诸多侧面,不利于实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并且,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前沿阵地,高等院校疏忽了其全民教育属性。受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校外的开展确实存在一定难度,在如何形成家校社共同育人格局、如何拓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如何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等方面,都需要继续创造条件、提升境界。

第二,外部挑战。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渗透影响、交流交融交锋不断。相应地,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社会不稳定事件,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企图对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好局面进行破坏,容易在民族地区造成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思想滋生。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相对成熟,价值理性开始显现。但伴随国际交往和互联网络的日益广泛,青年学生受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等冲击,缺乏一定的价值实践,导致价值观容易松动。这些模糊、错误的思想认识也会折射到民族地区高校,从而对广大师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面临的压力增大,民族地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开始加剧。

四、民族高等教育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受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局限,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许多制约短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和更高要求下,面对支撑引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进文化发展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多重挑战,需要正确处理好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学科布局与创新发展、区域定位与对外开放、政策引领与内生发展的关系,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抓手,走特色化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路径。

(一)促进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高质量整合

第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高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注重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文化浸润、三全育人等方面协同发力,建构常态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为各民族师生营造和谐的共居、共学、共事环境,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和共进氛围。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研究、广泛社会实践、高水平宣传报道和网络增量,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致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第二,革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输送各类高素质人才。民族地区高校需要主动谋划,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路,形成特色、多元、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开展产教融合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联合培养教育、语言教育等,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诉求。自觉担负“四个服务”使命,深入认识人才培养的长期性、渐进性特点,统筹衔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各阶段。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面向区域支柱产业或特色产业,精准厘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加快培养适应社会、应用能力强、视野开阔的各类高素质人才。

第三,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支持教师进修深造,善用省部共建、对口支援等合作机会,拟定专门培训计划、选派专任教师赴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进修,注重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改善教师聘任、考核、晋升管理办法,通过双聘制等方式引进高端人才,健全人才薪酬激励机制和绩效工资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的良性人才发展生态。加强教师队伍国际化水平,依托国家公派留学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出国访学交流,拓展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

(二)优化学科布局与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协同

第一,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学科布局,突出办学特色。特色和差异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推动民族地区高校分类发展,明确其自身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不能盲目攀比和追求“高大全”,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耕办学品牌,加大民族文学、艺术、体育、医药等传统优势学科建设,在“优化学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形成集群化发展”[20]。依循历史人文、自然禀赋和国家战略分工,相应调整办学模式及结构,如宁夏依偎黄河而生,当地高等教育必然要“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21],前瞻布局重点实验室、学科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加强水利水电、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等学科领域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

第二,深化协同合作,提升创新驱动力,赋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现有政策条件上,地方政府和高校要不断完善协作机制,深化跨校协同、校企协同、校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发挥政府在科研管理方面的组织势能,激发各类主体的创新活力。以重大攻关项目为牵引载体,建立跨域高校和学科联盟,组建科研共同体。一方面,共建共享优质教育、科研、人才资源;另一方面,整合当地高校、研究院所、产业基地、企业等创新力量,贯通基础研究向产业、技术和产品的转化渠道,以创新力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为地方发展提供产业和技术服务。

第三,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教育信息化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民族地区教育在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建设方面的‘数字鸿沟’已经基本填平”[22]。要继续乘势利导,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尽快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思维方式。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推动用活用好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生态,不仅为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提供精准服务,也为教师培训提升、传播新知提供泛在平台,促使每个人成为教育资源的建设者和共享者。此外,以信息化助推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普及高校智慧校园、智慧教室建设,建构规范统一的教育业务信息系统,供给安全便捷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形成一体化的全新教育治理模式。

(三)把握区位优势与对外开放的高质量互动

第一,持有开放姿态,深化互学互鉴。首先,要在观念上持有开放自信的姿态,破除民族地区地处偏远、封闭守旧的思想成见。在教育对外开放上,民族高等教育具有内在优越性,蕴含着对于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才培养也更倾向于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有自信对标“世界一流”,深化互学互鉴、谋求共同发展。其一,降低留学成本,吸引更多留学生前来学习。依托“中国政府奖学金”并结合地方政府、高校等奖助学金,减轻留学经济压力。完善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体系,提升留学生社会化、在地化水平,进而发挥来华留学人员的宣介作用,广泛传播中国理念。其二,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创建,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瞄定世界科学发展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领域,引进高水平外方课程和师资,加强交流培训,达到融合创新。

第二,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大力开展教育的互联互通合作,培养大批共建“一带一路”急需人才,充分利用地缘相连、语言相通、文化相近的便利条件,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民族地区高校要谋篇布局把区位优势转换为战略实施优势,依据沿线国家的产业、文化、政治法律等特点,调适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和合作平台建设等办学要素。持续开发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突显多元文化性,丰富区域国别、跨境民族研究以及沿线国家语言专业等学科建设,努力形成本硕博一贯制的体系化培养。响应国家政策引导,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拓展高校联盟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吸纳更多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优质高校参与,扩大联盟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增益合作项目和活动,建立协作沟通机制,促进联盟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本土高校和联盟的影响力。

(四)加强政策引领与内生发展的高质量保障

第一,加强国家政策的引领作用。区域间的高等教育差距,本质上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民族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发展基础、发展路径难题,依然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力量推进。调整政策支持思路,适应脱贫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进阶,充分调动民族高等教育的内生发展动力。健全“全国一盘棋”的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发挥政策、制度、机制的驱动与牵引作用,通过搭建线上线下协作平台、联席会议等举措,鼓励并协调各地高校展开跨域合作,增强教育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向民族地区的流动性。增加对民族地区高校的经费支持,加大省部共建力度,落实部省战略合作协议,在“双一流”建设、高层次人才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有所倾斜。进一步提高对口支援、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等政策执行的精准性和均衡性,同时明确政府和援受双方的责任界限,强化实质性的监督、评估和问责,以保障政策的长效运行。

第二,高校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激发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民族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不能单纯依靠外力援助完成,也不能“移植”东部地区的发展路径,这就要求从教育内生发展视角,把握好外部“输血”和内生“造血”的关系,不断提高民族高等教育自主发展、自信发展的能力。民族地区高校要树立主体性意识,积极从政策环境中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源,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重点突破与统筹推进相结合,重点解决特色办学、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问题,统筹推进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充分激发人才、信息、技术等各类创新要素的活力,走出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01).

[2]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3-02-08(01).

[3]许丽英,郑燕婷.新中国70年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20(02):119-128.

[4]陈丽,耿玉玲.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的使命:生发民族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J].教育评论,2021(05):46-52.

[5]李枭鹰,刘子云.回顾与展望:民族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研究的历史生态[J].民族教育研究,2011(02):20-24.

[6]任军,梁怀宇,杨恒山.民族高校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06):65-69.

[7]哈经雄,试论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双一流"大学建设[J].中国教育科学,2017(02):3-13.

[8]张朝乐门,金怀周,其其格.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基于新发展理念的视域[J].贵州民族研究,2022(06):211-215.

[9]薛阳.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融入“一带一路”的路径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19(01):202-205.

[10]孙杰远.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J].中国远程教育,2023(06):1-10.

[11]云南大学积极探索边疆民族地区“双一流”建设特色发展之路[EB/OL].(2018-11-13)[2023-08-24].http://www.moe.gov.cn/jyb_sjzl/s3165/201811/t20181113_354414.html.

[12]韩保江,李志斌.中国式现代化:特征、挑战与路径[J].管理世界,2022(11):29-43.

[13]石河子大学:闯出融合发展新路[N].中国教育报,2021-01-12(01).

[14]费孝通.跨文化的“席明纳”——人文价值再思考之二[J].读书,1997(10):3-9.

[15]白亮.接轨大循环,优化小循环:提升民族地区理科教育质量研究——基于甘肃藏区的田野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9(04):11-18.

[16]周毓华,冉永忠,陈鹏辉,等.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6):17-23,153.

[17]张学敏.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突出问题与战略破局[J].中国民族教育,2021(09):38-41.

[18]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编.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2017[M].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7:161-162.

[19]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1-04-20)[2023-11-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s3081/202205/t20220517_628242.html?eqid=abc1913600067918000000026475a12f.

[20]陈达云.民族院校“双一流"建设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1-4.

[21]宁夏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加快推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EBOL].(2023-06-12)[2023-08-1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192/s222/moe_1762/202306/t20230612_1063903.html.

[22]张杰夫.数字化转型:民族教育发展的新引擎、新未来[J].中国民族教育,2023(04):30-32.


The Mission, Challenge and Path of the Development on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ZHOU Wen-xi


Abstract:The repor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a major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for the general strategy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mission of upholding the party’s leadership,adhering to the people centered development on education,providing strategic support f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and enhancing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Meanwhile,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lso faces with realistic dilemmas and challenges in supporting and lead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gions,undertaking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deepening the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lent-cultivation and serving society,discipline layout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regional localization and opening-up,policy support and endogenous development. We tak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igh 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take the route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to push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build a powerful nation of education.

Keywords: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higher education


(责任编辑:王立平)

初审:伍鹏辉,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