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展。文章创新元研究框架,从研究投入、研究产出以及研究影响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全面采集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立项课题、论文、著作、引文等大数据,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法等方法,展示2012年至2021年期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全景画像。在画像绘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面向国家急需、精准课题投入,扩大研究团队、拓宽研究视野,丰富研究内容、增强学术影响力等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教育研究;元研究;开源大数据;领域画像;数据分析
民族教育研究就是以民族教育为对象的研究,确切地说是对民族教育存在的研究。根据民族教育存在,我们可以把民族教育研究分为民族教育活动研究、民族教育观念研究和民族教育研究之研究(或称为民族教育学元研究)这样三类。[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民族教育、民族教育研究,党和政府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2014-2020年)》(教民厅〔2014〕7号)等重要文件,提出“全面提升民族教育科研、教研工作服务民族教育发展的能力”[2]“坚持从战略高度审视和谋划民族教育工作,坚持以研兴教、以研促教”“组织开展好民族教育重大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研究,整合全国力量,加强民族教育主要问题和重大课题的协作攻关”“推动民族教育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新格局”[3]等重要指导意见。《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2014-2020年)》还指出,由于历史、社会、经济发展等原因的制约,民族教育科研工作整体呈现起步晚、底子薄、投入少、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力量分散的状态,民族教育科研特别是政策研究明显滞后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缺乏对此领域最新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予以分析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创新元研究框架,从研究投入、研究产出以及研究影响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全面采集立项课题、论文、著作、引文等大数据,综合应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展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全景画像,以期为此研究领域提供实证支撑,并进一步明晰民族教育的研究趋向。
一、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已经做了很好的元研究,元分析数据不断扩展,分析不断深入,但问题持续存在。安雪慧的《民族教育研究学刊所载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选取了《民族教育研究》期刊1990年~1995年的403篇学术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论文内容、研究方法和引文量、类型、语种等分布情况,探讨了民族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该文发表距今已二十余年。[4]滕星和彭亚华的《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从民族教育的理论研究和研究方法两个角度概述了中国民族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势。[5]常永才和哈经雄的《“十五”期间民族教育研究评述——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为例》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的角度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6]近10年也有这方面的成果发表,具体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文献2、文献3、文献4、文献5、文献6等5篇文献的研究样本来自CNKI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个别研究仅限于《民族教育研究》一种期刊,研究样本类型较为单一,分析内容主要是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认为,大数据时代,通过对研究样本进行扩展,我们可以使用开源大数据对我国的民族教育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全景画像,分析框架也应予以扩展,需要围绕教育研究的全生命周期(包括研究投入、研究产出、研究影响等三个环节)开展分析。
二、分析框架与研究样本
按照教育研究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从投入、产出、影响等三个维度对我国的民族教育研究进行分析,分析框架如表2所示。
分析方法主要参考魏顺平提出的基于开源大数据的领域画像方法[13],具体包括统计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法等。
三、研究投入
研究投入主要包括研究经费投入和研究人员投入。由于本研究基于开源大数据,因此,对民族教育研究经费投入的分析以民族教育领域获得的纵向课题经费为主要依据。
(一)科研课题
通过查阅有基金资助的民族教育研究论文,可以发现在各类纵向经费来源中,民族教育研究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资助的发生频率最高,其次是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此外还有大量省级规划课题。本文选择教育领域影响最大、参与申报最多、课题立项数据开源获取也最便利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作为观测指标。因此本文对2012-2021年立项的4593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进行分析,遴选其中与民族教育相关的课题(遴选标准是标题中包含“民族”或“某族”民族名称),共计得到民族教育类课题208项,占总立项数的4.5%。年度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民族教育研究的课题立项总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在全部课题中的占比总体上也呈下降趋势。
在课题立项地域分布方面,位列前10的省份有北京(33项)、广西(30项)、新疆(19项)、云南(17项)、湖北(14项)、内蒙古(14项)、甘肃(12项)、青海(10项)、贵州(9项)、四川(7项)。这10个省份立项课题数达165项,占课题总数的79.32%。除北京、湖北外,其余8个省份均位于西部地区,这与我国民族的地域分布基本是一致的。
课题类别分布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国家级课题(包括西部课题)占比57.21%,部级课题占比42.79%,国家重点课题偏少,国家重大课题缺失。可见,我国民族教育研究者尚需在国家重大项目上有所突破,在重点项目上也需进一步努力。
在明确带有特定民族名称的课题中,“藏族”(5项)“蒙古族”(5项)课题得到较多立项,其他10个民族及立项数分别是壮族(2项)、白族(1项)、布依族(1项)、朝鲜族(1项)、黎族(1项)、满族(1项)、苗族(1项)、撒拉族(1项)、维吾尔族(1项)以及鄂伦春族(1项)。
(二)机构与研究人员
机构与研究人员指的是实际参与研究工作的机构与人员,这两项信息从后文“研究产出”分析中的5133篇核心期刊论文中析出。样本论文中出现的研究机构数共计1406个,其中高校是主体部分,共979所(占比69.63%)。其他类型的机构包括政府机关、各类研究所(中心)、中小学校等。发文量占比达到总样本0.5%及以上的机构共计45个,以民族大学、师范大学和体育大学(学院)为主,本研究中视为主要研究机构。位列前五的机构是中央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
样本论文共有作者6292位(不考虑重名情况)。其中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有1278位,本研究中视为主要研究人员。根据普赖斯定律,一般当某一作者的发文量N满足以下公式时,则表示该作者为高产作者[14]:
Nmax为本研究领域中发文量最多作者的发文量。本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中央民族大学苏德老师,发表论文26篇,相应的N值为4。按照这一标准,本领域的高产作者有266位,其中位居前列的高产作者有苏德(中央民族大学,26篇)、袁梅(中央民族大学,22篇)、高岳涵(天津大学,17篇)、杨胜才(中南民族大学,17篇)、蔡文伯(石河子大学,16篇)。
上述研究人员组建有规模不同的研究团队,通过CiteSpace绘制的作者合作网络及其数据可以发现,规模较大且合作关系相对稳定的团队有三个,如图2所示。一是由中央民族大学苏德、袁梅、海路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二是由中南民族大学孟立军、陈达云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三是由西南大学宋乃庆、陈婷等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数据表明,除了这三个团队的成员之外,还有大量相对高产的作者缺乏稳定可持续的研究团队,从后文论文作者合著情况计算出来的合著指数(1.72,即篇均作者数为1.72个)、合著率(0.48,即合著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率是0.48)等偏低。这表明民族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还有待进一步建设,相关学科的学位点建设有待增强,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有待提升。
四、研究产出
研究产出主要有论文、著作、专利等。民族教育研究属于人文社科研究,其产出主要为论文和著作。
(一)论文
通过CNKI学术期刊库搜索2012年至2021年发表的民族教育相关论文,文献分类限定在“社会科学II辑”中的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至“体育”等教育学相关分类,期刊来源限定在“CSSCI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检索语句和界面如表4所示,检索时间为2022年4月11日。
共计得到5440篇论文。去除不相关论文如“家族”“蚁族”“北漂族”等,最终得到5133篇论文。这5133篇的时间分布如图5所示。同时列出这10年发表的教育学全部核心期刊论文作为对照。
由图3所示,过去十年民族教育研究核心论文的年度发文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教育学全部核心期刊发文量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这一下降变化与陈新华等人《2008-2020年高校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发现也是一致的。原因主要包括期刊整改加强了对学术期刊的监测评估、优化学术环境加强对高校师生论文发表的规范指导,破“五唯”指导思想引导高校管理和考核方案发生改变,部分高校降低了对发表期刊论文的量化要求等[15]。在地域分布方面,发文量位列前10的省份有北京(871篇)、广西(480篇)、四川(397篇)、湖北(390篇)、新疆(355篇)、贵州(339篇)、重庆(282篇)、云南(259篇)、内蒙古(219篇)、甘肃(197篇)等。除北京、湖北外,其余8个省份均为西部省份。
接下来再看内容分布。先看论文纵向内容分布,从CNKI自带的文献分类得到如表5所示分布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占比最高,其次是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体育,占比均在20%以上。之后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依然占比最低,这与许亚峰、罗利群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说明这一现状仍未改变。
再从论文关键词看内容分布情况。对论文关键词字段进行拆分、统计,得到8690种关键词。从纵向分类来看,样本论文关注最多的是高等教育、体育,如“民族院校”(223篇)、“大学生”(173篇),以及“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等。从横向分类来看,“民族传统体育”(349篇)以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58篇)、“思想政治教育”(110篇)、“民族文化”(94篇)以及“文化传承”(55篇)、“民族团结教育”(78篇)以及“民族团结”(38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1篇)以及“民族认同”(60篇)、“文化认同”(51篇)以及“国家认同”(49篇)、“双语教育”(60篇)以及“双语教学”(29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9篇)、“教育公平”(38篇)、“民族教育政策”(38篇)、“民族音乐”(28篇)、“心理健康”(28篇)、“精准扶贫”(27篇)等关注度较高。
高频关键词反映了研究重点,我们再从突现词的角度发现年度研究热点。在CiteSpace5.8.R3将5133篇论文作为输入,生成突现词。
从突现词来看,民族教育的热点随时代和政策背景的变化而变迁。例如近年来,“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精准扶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新兴的研究热点与国家有关政策密切相关。
(二)著作
通过查询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检索语句如表7所示,检索时间限定为2012年至2021年,文献类型为图书,检索时间为4月10日,得到3700余条记录。
经剔除非民族教育类研究著作,并进一步剔除著作类型包含“编著”“译”“主编”等的著作,得到646部专著,出版年度分布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专著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在出版地分布上,位列前五的出版地分别为北京、吉林、云南、广西和四川。
对每部著作的第一作者或独著作者进行统计,将著作数量不少于3部的作者视为高产作者,共有10位。其中中南民族大学王世忠以11部专著位列榜首,中央民族大学苏德(5部)、中南民族大学孟立军(4部)、广西民族大学钟海清(4部)紧随其后。值得一提的是,来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第一中学安维武老师出版了3部有关裕固族聚居区教育的著作。
在这646部著作中,标题中出现了26个民族名称,出现频次较多的包括藏族(10部)、蒙古族(10部)、朝鲜族(8部)、维吾尔族(7部)、苗族(6部)、羌族(6部)、纳西族(5部)。以论文关键词作为词表,对646著作书名进行切分,过滤普通词汇,得到727个关键词的词表,纵向研究内容关注最多的是高等教育,如“民族院校”(26部)、“大学生”(20部)。其次是职业教育,如“高职院校”(6部),再次是基础教育,如“基础教育”(5部)、“中小学”(5部)。横向研究内容关注最多的是美育,如“民族声乐教学”(13部)、“中国民族声乐”(10部)、“民族民间舞蹈”(8部)、“民族声乐演唱”(8部);其次是体育,如“民族传统体育”(23部)、“高校民族传统体育”(9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6部);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14部)、“双语教育”(8部)、“汉语教学”(7部)、“民族团结教育”(7部)等。
五、研究影响
研究影响从全国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以及CNKI引文两个方面展示。
(一)全国性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我国与教育学研究相关的全国性奖项有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的奖项。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了2次,分别是2016年、2021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了3次,分别是2013年、2015年和2020年。本研究整理这五次评奖的获奖名单,遴选其中包含“民族”“XX族”的教育学成果,共得到18个奖项。其年度和获奖等次分布如表8所示。
数据表明,民族教育研究的获奖数量不算很高,以三等奖为主,一等奖欠缺,说明民族教育研究在整个教育研究界的学术影响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地域和获奖机构来看,北京、广西、贵州、湖北等四个省份有2项及以上奖项,中央民族大学有4个奖项,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均有2个奖项,中央民族大学在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二)论文引用与高层次论文
查询中国知网引文数据库,学科类别限定在“社会科学II辑”中的从“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至“体育”等教育学相关分类,被引文献类型限定为“期刊类型”,被引题名包含“族”或“民族”,被引期刊类别限定在“CSSCI收录刊”“核心期刊”,出版年自2012年至2021年,查询时间为2022年4月10日,得到被引文献4780篇,总被引35898次,篇均被引6.99次(以5133篇论文为分母)。选取教育学顶级期刊《教育研究》作为对比对象,《教育研究》2012年至2021年刊载论文2647篇,被引79949次,篇均被引30.20次。相比之下,差距还是较大的。
再看高层次论文发表情况。根据中国知网发布的《202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6],选取影响因子排名前20的教育类期刊,包括《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中国电化教育》等,统计这20种期刊民族教育研究论文数量,共计得到191篇论文,占全部5133篇论文的3.72%,主要刊载期刊有《中国教育学刊》(75篇)、《教育发展研究》(20篇)、《教育研究》(16篇)、《电化教育研究》(12篇)、《中国电化教育》(11篇)等。在191篇论文的机构分布上,位列前五的机构有西南大学(22篇)、西北师范大学(13篇)、中央民族大学(8篇)、广西师范大学(7篇)、华中师范大学(6篇)。
六、综合画像
接下来我们从时间、空间、内容等视角对研究投入、研究产出、研究影响力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以形成民族教育研究的综合画像。
(一)地域画像
这里以省份为分类项,并以各省拥有的民族人口③作为参照,汇总研究投入(课题数、机构数、人员数)、研究产出(论文数、著作数)以及成果影响(成果奖数),得到如表9所示结果(以论文数逆序排列)。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在其中。
使用SPSS23.0分析上述各统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为双尾,得到如表10所示结果。
由表9、表10可知,从地域方面看,全国参与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的投入、产出以及影响间均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高投入带来高产出,有了较多的成果积累才能产生较好的研究影响。
各省份民族地区人口数与投入、产出、影响间相关度并不高,这主要受北京市的影响。下面剔除北京市个案,再计算各统计项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如表11所示结果。
如表11所示,相关系数明显提高,除著作出版地外,民族地区人口与各统计项均有较高且显著的相关性,特别是民族地区人口与课题数、获奖数的相关系数接近0.9。这表明面向民族地区人口的民族教育是开展民族教育研究的基础,依托这一基础不断投入,必定会带来相应产出,并最终反哺民族教育。
(二)时间画像
以年份为分类项,汇总历年课题数、论文数和著作数,得到如表12所示结果。
由表12及前文的时间分布图可知,课题数、论文数、著作数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使用SPSS23.0分析上述各统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为双尾,得到如表13所示结果。
由表13可知,课题数与论文数在时间上的相关系数较高,由于年份少而未呈现出显著性,但这表明,课题方面的资助会带来论文产出方面的正向变化。
(三)内容画像
从前文课题标题、论文关键词、著作标题的分析看,无论是纵向研究内容还是横向研究内容均具有一致性。下面来进一步验证这种一致性。分别将论文关键词覆盖率达到0.5%以及课题关键词覆盖率达到1%、著作关键词覆盖率达到1%的关键词作为高频词表,共计91个关键词。汇总各关键词的课题覆盖率、论文覆盖率、著作覆盖率数据,得到如表14所示结果。限于篇幅,这里只列出论文覆盖率前10的关键词。
使用SPSS23.0分析上述各统计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为双尾,得到如表15所示结果。
从表15可知,论文中使用的关键词覆盖率与著作中使用的关键词覆盖率相关系数较高且达到了显著,其次是课题与论文之间的相关系数,最次是课题与著作之间的相关系数,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这表明,民族教育研究话语体系在不同场合均有较高的一致性,这也表明,民族教育研究对象多集中在高等教育这一纵向研究内容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民族文化与教育研究、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民族地区语言教育研究等横向研究内容。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打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的要求是一致的。我们知道,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可带动、推动乃至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对于广袤的民族地区教育尤其重要,然而在表14中的高频清单中未见任何与教育技术相关的术语,这是当前民族教育研究的一项重大缺失。
课题关键词与论文关键词之间的显著相关性进一步验证了课题对论文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从课题立项方面加以引导,增加薄弱研究内容的课题立项,带动成果产出的变化。
接着我们再来整合各民族主题研究的课题和论文、著作情况,同时配上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各民族的人口数据,得到如表16所示结果。这里依然以论文数逆序排列,取前10呈现。这10个民族恰恰也是课题、论文、著作均有的,可以视为研究较充分的民族。
使用SPSS23.0分析民族人口与成果数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为双尾,得到如表17所示结果。
由表17可知,人口与成果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且显著。这就意味着一些人口较少的民族得不到充分研究,如水族(人口数:411847人)、塔吉克族(人口数:51069人)、普米族(人口数:42861人)、俄罗斯族(人口数:15393人)、乌孜别克族(人口数:10569人)、塔塔尔族(人口数:3556人)等6个民族未见课题、论文和著作。另外还有4个人口过50万的少数民族没有课题和著作,分别是侗族(人口数:2879974人)、哈尼族(人口数:1660932人)、畲族(人口数:708651人)、傈僳族(人口数:702839人)。
七、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本研究创新元研究框架,从研究投入、研究产出以及研究影响三大维度进行分析,全面采集立项课题、论文、著作、引文等数据,综合应用统计分析法、文献计量法、知识图谱法等方法,展示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全景画像:
(1)民族教育研究队伍较大,研究产出数量可观,并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自2012年至2021年,208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400余所研究机构、6200余人参与研究,产出了5133篇核心期刊论文、646部专著,带来了18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核心期刊论文篇均被引6.99次。
(2)从地域看,全国参与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的投入、产出以及影响间均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高投入带来高产出,有了较多的成果积累才能产生较好的研究影响。民族地区人口与各统计项均有较高且显著的正相关性,特别是民族地区人口与课题数、获奖数的相关系数接近0.9。
(3)从时间看,课题数、论文数、著作数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课题数与论文数在时间上的相关系数较高。论文数的减少与近年来国家治理学术环境、改革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整顿学术期刊出版等政策有关。
(4)从内容看,民族教育研究话语体系在课题、论文、著作等方面均有较高的一致性,民族教育研究对象多集中在高等教育这一纵向研究内容以及民族教育总论(民族文化以及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教育以及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教育课程与学科建设(双语教育以及双语教学)等横向研究内容。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民族教育发展要求是一致的,说明民族教育研究较好地服务于当前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
(5)从各民族看,维吾尔族、藏族、苗族、黎族、蒙古族、朝鲜族、鄂伦春族、布依族、壮族、白族等10个民族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有一定数量的课题立项、论文发表、著作出版。水族、塔吉克族、普米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6个民族的相关教育研究贫乏,未见直接相关的课题、论文或著作。还有4个人口过50万的民族包括侗族、哈尼族、畲族、傈僳族等没有相关的课题或著作。民族人口与该民族主题的课题数、论文数、著作数呈显著正相关。
(二)相关建议
结合前文的分析,仍按研究投入、研究产出、研究影响的框架提出以下建议:
(1)面向国家急需,精准课题投入。科研经费特别是国家级课题经费总是有限的,有限的经费需要更加精准地投放,投放到可带来更大产出、更多影响的地方。投放的重点应该是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的民族地区,以及之前研究不充分的民族聚居区。在学术期刊的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方面,可设置期刊专栏,设立出版专项,鼓励研究者适当关注以往缺乏关注、研究较为贫乏的部分少数民族。
(2)扩大研究团队,拓宽研究视野。加大民族教育研究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力度,扩大民族教育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我国当前的民族教育研究在多学科参与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来看,教育技术学、比较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领域开展民族教育研究的成果还比较欠缺,通过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手段入手开展民族教育研究有较大发展空间。民族教育研究要重视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注重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借鉴与运用,综合运用统计学、民族学、人类学、公共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视野,综合利用历史文献法、比较法、实验法以及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17]。
(3)丰富研究内容,增强学术影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政策要求,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重视和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的开拓性研究,对民族教育政策理论应用与实施情况开展实证调查研究,对民族传统教育进行长时间、整体性、专一性研究[16]。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研究,探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在民族教育中的应用。加大民族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力度,推动民族教育研究的中国经验走出去,形成中国范式,发出中国声音,彰显中国智慧。民族教育研究者有责任通过高质量的实证研究在国际学术界发出更多更有影响力的声音。要通过论文和著作,向国际同行展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和少数民族职业教育培训取得的实效。
注释:
①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中文学术期刊8570余种。根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期刊10266种。这就意味着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83.48%的全国现有期刊。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是中文学术期刊的大数据库。
②根据《出版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2号),出版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免费送交样本。这就意味着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在我国出版的所有出版物,这些出版物都可以通过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http://opac.nlc.vn//)检索到。可以说,国家图书馆馆藏目录是我国出版物元数据的大数据库。
③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网址:http://xzqh.mca.gov.cn/advanced Data Query Defaut? Noquery =1。如果是自治区,全省视为民族地区。如果不是自治区而是某省中的自治州,全州视为民族地区。如果不是自治州而是某地市中的自治县,全县视为民族地区。
参考文献:
[1]陈·巴特尔.关于民族教育研究对象的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2(02):5-8.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国发〔2015〕46号)[EB/OL].(2015-08-11)[2022-06-03].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8/t20150817_200418.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民族教育科研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11-03)[2022-06-0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s7046/201411/t20141103_178.html.
[4]安雪慧.《民族教育研究》学刊载论文的文献计量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1996(04):78-87.
[5]滕墨,彭亚华.20世纪80年代后的中国民族教育研究发展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教学社会科学版),2007(02):81-89.
[6]常永才,哈经雄.“十五”期间民族教育研究评述——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硕果课题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7(03):5-9.
[7]罗利群,高婉玉.2011-2020年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量化分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2(01)95-102.
[8]张征,陈凤菊.民族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民族教育研究》的分析[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05):39-47.
[9]赵兴民,刘瑶.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基于CiteSpaceV的可视化分析[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20(01):102-110.
[10]姚闳耀,杨维平.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现状与问题探析——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的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4):79-87.
[11]邓肖,张俭.我国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综述(2001-2017)[J].教育现代化,2018(07):112-114.
[12]蔡文伯,王玲.21世纪以来民族教育研究发展态势的计量分析——基于硕博论文的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58-63.
[13]魏顺平.基于开源大数据的领域画像方法及其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22(03):14-22.
[14]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04-209+220-232.
[15]陈新华,胡宇晴,曾红艳,等.2008-2020年高校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数量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科技与出版,2021(08):119-128.
[16]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2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EB/OL].
[17]敖惠.《贵州民族研究》创刊40年“民族教育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20(01):181-187.
[18]任艳.贵州省民族研究所(院)创建60周年民族教育研究成果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21(06):185-190.
A Research Portrait of Ethnic Education in China Based on
Big Data of Open Source from 2012 to 2021
Wei Shun-ping, Fan Xue-jian, Wang Xiang-xu, Wang Bin
Abstract: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s ethnic education research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The article innovates the meta research framework, analyzes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research input, research output and research impact, comprehensively collects big data such as projects, papers, works and citations, and comprehensively applies statistical analysis, document metrology, knowledge atlas and other methods to display the panoramic picture of China's ethnic education research from 2012 to 2021: On the basis of the portrait drawing,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three suggestions: precise project investment for the urgent need of the country, expanding the research team and broadening the research range, enriching the research content and enhancing academic influence.
Key words:ethnic education research; meta research; big data of open source; field portrait; data analysis
(责任编辑:王鹤艳)
初审:李柯瑶,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