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社区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层实践场域,既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具有规律性、明确指向性的系统工程。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分析入手,阐释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机理。其外在表征为:主体资源的多维协作性、教育对象的全民覆盖性、内容结构形态的多层次性、方式方法的显隐相融性和开展过程的动态持续性;其内在机理是以形塑全面认知为基本前提、以厚植情感认同为根本支撑、以牢树坚定意志为内在动力、以实现外化于行为为目标指向。由此,倡导从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回归、建构直面生活语境的情感滋育体系、在价值体认中达成思想共识、重视知行合一的实践养成几个方面来探讨实践进路,并在此基础上协同推进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落细落深。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统表征;内在机理;实践进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拓展、延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场域,是创造性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城市社区作为我国城市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2],其文化多元性、民族多样性以及社会关系复杂等特征决定了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本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从深化认知、厚植情感、坚定意志、自觉行动四个前后相继、逻辑承接的心理教育过程,探索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系统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机理,并基于此从认知、情感、意志、行动四个维度提出实践进路,推动开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一、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系统表征
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集主体资源、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从整体性角度考量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表征,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城市社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主体资源的多维协作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3]从主体资源类型特征上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资源呈多维分布特征。根据数量规模,可分为个体、群体主体资源;根据内外部性质,可分为内部、外部主体资源;根据对资源认识与开发程度,可分为显性、隐性主体资源[4]。从数量规模看,个体主体资源是包括社区在册党员、社区普通群众、社会工作者、社区贤达等在内的所有个人。群体主体资源是包括社区党组织、“访惠聚”派驻工作队、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在内的群体或组织。从内外部性质看,内部主体资源包括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普通群众等在城市社区范围内的主体。外部主体资源是对内部主体资源的补充,包括城市社区所属街道、社区合作共建单位、“访惠聚”派驻工作队等在社区之外能够促进社区宣传教育工作的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主体资源,最大化调动和激发主体资源的能动性、创造性及互动协作性。从主体资源合作关系看,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资源彼此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呈多维协作关系。从规模数量看,个体与群体主体资源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合作共享、优势互补的关系。个体主体资源是群体主体资源的内在组成单元,个体能够利用群体主体资源实现个人目标和发展。反过来,群体主体资源以无数的个体会聚而成,依赖于个体的参与和贡献,通过将个体资源会聚,运用集体智慧,以组织化形式推动城市社区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内外部性质看,内外部主体资源相互补充,相互依赖。内部主体资源可以通过与外部主体资源合作以补充自身不足,外部主体资源可以为内部主体资源提供资源、智力等支持,促进城市社区治理发展、创新。显隐性主体资源相互依存、互动共享。显性主体资源为隐性主体资源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条件与保障,隐性主体资源为显性主体资源的更好发展以及城市社区的人性化治理提供支持。
(二)教育对象的全民覆盖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中华民族”框定了其教育对象的全民覆盖性。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5]“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内涵丰富、宏大的群体意识,从其结构和指向看,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必然要落实到全体国民或每个民族成员身上”[6]。城市社区作为我国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基层治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增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重要场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族群众日益涌入城市,以求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过程中,新进入城市的各族群众因不适应城市生活而产生摩擦、误解甚至争执等,在思想层面表现为失落、沮丧甚至愤懑。这些问题会对城市社会稳定产生潜在影响,并悄然积累。因而,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是针对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
城市社区的文化多元性、民族多样性以及社会关系复杂等特征,决定了城市社区受教育对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按照年龄划分,城市社区教育对象可分为幼儿、青少年、中年和老年群体。按照经济社会背景,可分为低收入群体、中产群体和富裕群体。按照受教育背景,可分为未接受正规教育的群体、中等教育程度群体和高等教育群体。按照职业类型,可分为农民工、工人、服务业、企事业单位、商业等诸多类型。“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宣传教育观决定了不论对待哪一类群体,都应当坚持全民覆盖的铸牢教育理念。应特别关注融入城市社区的各族群众的年龄、业缘、趣缘、学缘等基本特点,聚焦不同群体的认知需求、情感表达、态度趋向、行动偏好等,以各族群众的“需要不需要”“需要有哪些”为逻辑起点,以“满意不满意”为价值归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充分结合。
(三)内容结构形态的多层次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讲解的知识、理论、观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的中介”[7]。其作为一个包罗甚广的系统和宏大立体的开放性内容框架,其中任何一种内容的教育,都包含心理、观念、精神、行为四个层次[8]。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依据人的思想品德结构的特点和形成发展规律,而人的思想品德结构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动机、情感、理想等诸多人格因素参与及协同作用的结果[9]。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子系统,其内容结构形态具有多层次性,内容不仅涵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内容,还包括以城市社区共同体建构为目标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等核心内容。既有在国家、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不同梯度层面的宣传教育重点,也反映在各族群众在城市社区中协商合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作为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层面的集中映照,体现为各族群众在城市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指向的社区治理意识。
在结构上,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结构可划分为横向和纵向双重维度。在横向内容结构上,可细化意识形态层面的理论、社区共同体建设中的思想共识要求、一般性的公民思想道德要求。在纵向内容结构上,由国家、社区共同体和社区社会关系三个层次的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构决定了与之相应的内容结构,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具有内在统一性[10]。其中,国家层面表现为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和指导,针对国家宪法、公民权益、社会责任等展开教育,培养社区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五观”,增强“五个认同”。社区共同体层面,针对社区文化、社区规章制度、社区服务、居民自治等展开教育,培养社区各族群众的社区参与意识和社区共建共治意识,促进邻里之间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社区社会关系层面,针对社会交往礼仪、邻里关系、冲突解决等展开教育,以促进社区各族群众之间和谐相处、互助合作等。
(四)方式方法的显隐相融性
习近平总书记把“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比作“盐”,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11]。“融盐之道”为我们创新思政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了思路,将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作盐,说明“盐”的质量及“好盐”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用盐的方法和使用量指明了开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掌握的方式方法及程度。直接食盐如同以传统理论灌输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宣传教育,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常规性途径和有效举措。将盐溶于水中,以水饮之,则减少了直接食盐的齁感,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中达到育人的效果,这便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无痕”作为高度艺术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践[12],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就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相比于语言、宣传、教育等显性途径,人们更容易被体现显隐艺术的文化风俗、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途径中承载的教育内容所说服[13]。
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当是显性和隐性方式相结合的综合宣传教育。就显性层面看,应当是对传统灌输式的理论说教进行时代反思与常规超越,通过融入娓娓道来的城市社区民族团结感人故事、共同体意识教育典型个案,提供以人为本的常态化“微服务”体验,创建标志性的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实践中心等,营造城市社区各族群众“置身其中,乐于其中”的沉浸式氛围,使各族群众在城市社区生活化体验中实现情感相融、精神相依、心理共鸣、生活互助与治理共商。就隐性层面看,应当是以城市社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利益问题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公共情感认同培养、精神相依的共有家园构筑为现实抓手,通过城市社区文化氛围营造、正向舆论引导、适当物质性帮助、“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的生活化形塑等潜隐化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渗入各族群众的思想中,入脑入心践行。
(五)开展过程的动态持续性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14]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政治规范、思想规范、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到受教育者通过亲身实践接受并掌握这些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意识并成为一种习惯,需要经历知、情、意、行诸要素的辩证发展过程[15]。城市社区中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理解、吸收和内化存在个体差异。引导各族群众在微观层面上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一个持续开展的常态化实践工程。应当认识到,培育和强化城市社区各族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的认知发展、情感变化、意志品质养成、信念建构、外化于行的发展图式是基本遵循。基于这个基本遵循,开展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是一个耗时较长、层次递进、周期往复的动态持续过程。
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动态性看,思想政治教育以多种要素和环节为中介,在持续的关系中不断生成新的机构、功能和新的良好稳定关系[16]。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实践要求。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动态推进过程中,不同地区城市化建设、公共服务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既有普遍的共同性也有特殊的差异性。在具体实践中,紧扣城市社区的内外部环境的共同性是基础,城市社区各族群众不同阶段表现出的认知、情感、意志及行动的差异性是根本,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受教育群体的各种心理变化,辅以与时俱进、“随机应变”的教育措施与方法。要将中华文化浸润、社区日常规范教育与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从制度安排、政策创制、环境营造、技术赋能等方面,通过持续用力,以内化于日常生活的深层次信念力量凝聚起各族群众在城市社区公共生活中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二、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机理
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核心,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过程。”[17]从城市社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过程看,可从基本认知、情感体验、坚定意志、行为外显四个层面进行综合把握和系统分析。
(一)形塑全面认知: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前提
认知作为心理学范畴的基础性活动,与人的思维、知觉、记忆、理解密切相关,依赖于人们在感知中获取和处理信息而生发。认知是“个人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涉及知识的获取、使用和操作等过程”[18]。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结构变化是主体实践与客观对象互动建构的过程[1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明确:“人的认识是人的社会活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人实践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内,外界事物才成为人的认识客体和具体对象。”[20]换言之,“认识的实现,等于人在同外部物质世界之间架设起一座信息桥梁”[21]。认识的产生是人与外部世界信息互动的结果,认知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的外在输入、主体的能动性加工及接受内化,从而形成稳定而持久的思想认识与价值观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旨在引导各族群众由个体认识汇聚成集体共识,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转化为投身美好城市社会建设的内在驱动及参与城市社区共同体建设的集体自觉。
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认知过程来看,包含着三个相互联系和衔接的转化过程,即注意过程、接收过程和整合过程[15]。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同样存在注意、接收和整合的过程。在注意过程中,城市社区各族群众的大脑处于开放的状态,愿意排除干扰、积极关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实践养成的相关信息,关注点聚焦于“是什么”,逐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在接收过程中,城市社区各族群众能够结合自身认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现出的规范要求作出理性选择,重点回答“为什么”。通过互动交流、深入思考、价值判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自身主动接受、易于吸收的“可触化”信息。在整合过程中,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逻辑判断、现实推理和价值明晰中实现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体系化、全面性认知,在其对原有认识的不断对比和时代重构中完成了否定之否定的深化,逐渐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精神向导。
(二)厚植情感认同: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支撑
人类在自我意识觉醒中从自然界中脱离出来,并在追求与万物的区别与超越中持续发生着认知与情绪的互补递进,并由此产生融合认知与情绪的情感[22]。从狭义上看,情感依赖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对自我以及环境中客体的有意识的感受”[23],情感因需要程度表现为积极情感与负性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情感过程是心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因素对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具有驱动作用、强化作用和践行作用”[15],对教育对象知识习得、认知内化以及其他心理过程倾向产生着重要影响。认同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西格蒙德提出,强调认同是在感情和心理上接受、模仿进而趋同的过程。基于情感与认同的综合释义,有学者认为情感认同是指“主体在社会交往交流中对客体在全面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心理相容性在情感上的体验”[24]。人的情感认同有其内在的发生机制,它影响着认知深化、观念内化的过程。凝聚和形塑社会联系、增进群体情感认同的过程中,需要将积极情感与负性情感复合,削弱或抵消负性情感所具有的非线性力量,促进社会联系重建的支持性行为[23]。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全面认知到情感认同进而坚定意志的跃迁。
从认识深化进程看,各族群众在认知阶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是伴随着认识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依赖于主体对情境的感受,以及情境事件与主体联系的紧密程度”[25],情感认同生成中离不开情境和体验这两个重要因素。情境作为情感生发的原始基点,是实现价值意义生成的情感空间。各族群众通过对情境的直接观察和亲身接触实现自身的真实“在场”,在情境的再现感触中形成对“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接受与共鸣。情感体验是对情境再现的直接触及,表现为对情境中自身情绪释放、情感表达和情操培养的涵化。城市社区各族群众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实践体验中基于共同参与和交流互动产生情感共通的真实感受,在深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高度情感认同中具有关键作用。
(三)牢树坚定意志: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在动力
按照康德的观点,意志是“有生命的存在者就其是理性存在者而言的一种原因性”[26]。即对于人来说,意志的产生条件是当人作为有理性的个人,在充满利益交割的领域,能够排除各种冲动和诱惑,“依照自己的判断和意愿,出于内心对法则的尊重而正当地行动”[27]。意志和其他心理过程因素比较起来,其稳定性和指向性最为明显,在促进个体或群体达到稳定的心理状态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诚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明确,“一个人只有在他握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他的这些行为负完全的责任”[28]。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以“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29]的激昂呐喊中表达和坚守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韧信念。因而,意志对于群体或个体自我价值确证与有效实现具有关键驱动作用。推动各族群众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然要将培养坚定的意志品质作为重要内容。
“意志维度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机系统,它调节和驱动行为,是个体实现从意识层面到行为层面转化的动力。”[17]基于城市社区各族群众的全面认知图景、情感认同根基,使各族群众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面认知、情感认同升华为内心持久的稳定性信念结构,需要以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坚定意志品质的培养为前提。从意志品质形成过程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意志品质的形成有决心、信心和恒心三个阶段”[15]。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坚定意志品质的培养同样要经历下定决心、树立信心、坚守恒心的梯度上升过程。下定决心阶段,要将自身所思所想所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规定性有机结合,以超越个体的认知局限。树立信心阶段,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为城市社区生活场域中理应遵守的道德要求、公共规范和行为准则。在坚守恒心阶段,要在非职业生活的放松状态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笃定的信念坚守,通过意志品质形塑铸牢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意识的信念基础。
(四)实现外化于行: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目标指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29]这是思想外化于行的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外化”是指如何使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符合认知规律的行为且养成习惯的过程。恰如布迪厄所言,“习惯就是一种社会化了的主观性”[30],受教育者在坚定意志品质的影响下,将内化的思想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良好行为,通过持续重复使之成为习惯,从而产生积极的行为结果。外化于行作为坚定意志培养、信念建构的最终指向,体现为回归坚定意志支撑下开展实践活动的动态性、持久性。作为知、情、意的外在延伸,实践是联系全面认知、情感认同、意志品质培养、坚定信念建构,进而改造现实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于行的过程具有其内在规定性。一是外化行为要符合各族群众“知行统一”的基本要求。在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势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融入社区党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社区志愿服务等现实载体。充分发挥不同社区治理要素隐性施教的潜在优势,全面嵌入社区“自治、德治、法治”的操作实践中,把“想让各族群众掌握的”和“各族群众想知道的”统一起来。二是外化行为具有群众性、稳定性、间接性等特点。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在维系共同利益的社区联结活动中,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凝聚独特情感认同、交流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理解、主动接受和自觉践行。三是外化过程实现对“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认同强化。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进行自在性体验时,能不断调节原有认知偏差,形成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美好期许,生发出对身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自豪感、亲近感和归属感。
三、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进路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在空间上不局限于社区,在对象上不局限于社区成员或社区居民,在内容上不局限于社区事务。”[31]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把握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寻有形有感有效的实践进路,确保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实落细落深。
(一)强化集体认知: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的回归
集体认知是凝聚情感认同、开展有效行动的先导和基石。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只有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了正确、全面的认识,才能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生成符合认知发展需要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对标对表找准实践养成中的差距。因此,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先手棋”必然是阐明理论内涵、讲透真理意蕴。
首先,要以生活化的内容讲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使各族群众明白“是什么”,尤其是要发挥“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体现出的理论生命力、实践感召力和价值引领力。要引导城市社区各族群众以一种带着问题进行学习的姿态回归知识问题情境,带着问题进行学,用学到的知识分析社区公共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预设性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学习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借此使各族群众“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其次,要以生活化的语言讲好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使各族群众理解“为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3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的集中概括,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城市社区凝聚人心的“黏合剂”作用。要通过深化浸润于社区各族群众习以为常、日用而不觉的生活化语言,引导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集体利益的最大体现。
最后,要以生活化的方式落实落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各族群众理解“怎么做”。通过日常谈心、拉家常、送温暖等多种方式引导城市社区各族群众掌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自我定位和角色扮演。要以理论知识宣讲、典型案例宣传、丰富实践开展等帮助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厚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不离开谁”的命运共同体思想,使之自觉自愿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融入为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创设的知识问题情境中,激发各族群众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科学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的主体自觉与主体能动性。
(二)升华共同情感:建构体现生活语境的情感滋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以情明理、以情化人、以情育人的有机衔接过程。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能脱离情感的汇聚和融入,必须关注在具体时空场域下由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所触发的情感共鸣点,通过有形有感的情境式体验满足各族群众的情感需要,激发出共同体成员的内在动力。
首先,应重视情感需求,唤起情感共鸣。情感需求是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意向的外在表达,代表着各族群众的认知取向、价值判断和行为偏好,是实现情感认同的深层次动因。随着各族群众在社区公共生活中关注焦点趋于生活化,流露的情感需求更加多样。理应将社区公共空间优化、社区公共事务治理、社区文化氛围营造、社区服务质量提升等纳入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本范畴。根据社区各民族的心理走向分析其心理期待,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不同情境体验中予以回应,从而满足其心理需求,丰富其情感体验。
其次,创设“在场性”情感情境,增强情感体验。创设“在场性”情境要充分注重社区各族群众的“在场性”身份,不断展现其主体性。以一种仪式、一次体验等对“身体在场”进行多维表达。将“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知识图式自洽融入“远则观之,近则感之”的日常体验中,实现“非在场性”的外生情感和“在场性”的内生情感的互融共生,从而构建城市社区生活共同体的情感联结纽带,使各族群众在“在场性”的情感共鸣中完成情感再塑,形成热爱、信任、依赖等正向情感,以此改善彼此间信任关系,增进情感交流,并消解负性情感带来的非线性冲击。
最后,营造体现“共同性”情感的文化回忆空间,形塑集体情感记忆。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文化印记的城市社区场域进行文化回忆空间再造,尤其要注重发掘体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特点的标志性建筑或典型事迹的文化内涵。定期组织各族群众亲身体验彰显中华民族“共同性”的特定文化空间,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性”情感的文化体验感和参与度。以社区共同生活的点滴启发各族群众铭记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的峥嵘岁月,使各族群众在城市社区身临其境的中华文化记忆空间中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象化、人格化的鲜活标志的全面感知、情感印证,并由此自觉地转化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情感认同和强烈归属。
(三)培育坚定意志:在价值体认中达成价值共识
意志是在知识图式诠释、情感认同建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我理性的自觉把握和对自身行为的有效规约。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坚定意志品质表现为各族群众并非拘泥于普遍法则,而是自觉采取符合社区各族群众普遍利益的行为价值研判与信念坚守。
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形塑共同价值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是培养各族群众战胜困难、克服阻力,形成坚韧、果敢等意志品质的关键。这意味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建立与各民族群众普遍利益相契合的价值导向。社区干部及骨干成员应当发挥教育宣传和示范引导作用,通过言传身教,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要求,树立良好的榜样,影响和引导社区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鼓励社区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共同参与决策和规划过程,使之感受到自身意见和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从而达成共同的价值目标。
其次,注重中华文化涵育,确立共同价值理念。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文化内核,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使各族群众确立共同价值理念的基石。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主干和枝叶的关系,要不断挖掘各民族文化具有的共同性文化精髓,萃取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价值,使各民族文化中的价值理念与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时代样态完美融合。在从知识刺激到思维强化、情感认同的进阶中引导各族群众完成对中华文化的识记、理解、接受和认同。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的中华文化的价值体认中,自觉形成并巩固以小我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大我的价值理念,并升华为城市社区生活场域中理应遵守的理念导向和行为准则。
最后,做好生活化教育引导,形塑共同理性自觉。生活化宣传教育重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方法实现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因此,要重视从城市社区生活视角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追求,合理调节理性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关系。将相关宣传教育多维融入城市社区范围的“大生活”与各族群众家庭“与我有关”的“小生活”中,营造富有时代特点和社会教育意义的社区文化氛围。以生活化浸润培育各族群众的集体意识、奉献互助精神,使各族群众在潜移默化的生活化熏陶中养成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自觉,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要求对各族群众日常行为的有效规约。
(四)实现知行合一: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养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33]“知行合一”是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本旨趣。如何评判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效果,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为由知识习得、情感认同、价值体认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首先,立足城市社区公共生活,注重家社共育。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吸收和内化,必然要不断打破原有的认知体系和思维定式,实现价值理念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要以社区、小区、单元、楼栋等网格化方式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嵌入式运行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社区服务、社区文化营造等城市社区活动中。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社区特色文化活动等宣传为主,结合城市社区不同家庭中涌现的相关先进事迹,以“身边人、身边事”的形象化宣传为辅,引导城市社区各族群众将所习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外化为改善社区生活氛围、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自觉行动。
其次,营造邻里关照氛围,增进邻里互育。邻里关照、互助互爱氛围和邻里互育典型示范是助推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通过城市社区文化环境创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个人评选、邻里间团结互助先进事迹宣传等形式,营造积极向邻里模范看齐、向榜样学习的参照式、赶超式学习氛围。引导各族群众在邻里榜样示范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正确的舆论熏陶下,主动对标对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要求,检视自身言行,积极纠偏改进,不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实践。
最后,重视个体实践养成,倡导自我教育。城市社区各族群众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下,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培养自律行为。在由他律向自律转化中,自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转化为自身在城市社区生活中的道德操守、行为理念、价值追求,不断推进以学促思、以思促改、以改促干,从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和自我提升的有机结合。唯有这样,才能以个体的健康成长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引导各族群众在他律和自律的同频共振中实现对“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深层次认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助人自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王国宁,孟凡丽.城市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机制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22(07).
[3]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黄世虎,张子悦.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资源:概念、特征与开发[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02).
[5]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强调:牢记初心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祖国北部边疆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N].人民日报,2019-07-17(1).
[6]周平.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意识塑造[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4).
[7]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编写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形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09).
[9]熊建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0]王永益.社区思想政治教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
[11]李朝阳.在专业课中用好思政“盐”[N].光明日报,2020-07-14(13).
[12]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3]王莹,孙其昂.论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的构建与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
[1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5]杨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16]王学俭,杨昌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信任因素研究[J].教学与研究,2017(06).
[17]管健,杭宁.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
[18]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9]Jean Piaget.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M].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1997.
[20]金炳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1]夏甄陶.认识发生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2]王平.价值观育人的情感教育阐论[J].教育研究,2020(10).
[23]乔纳森H.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M].孙俊才,文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
[24]刘吉昌,曾醒.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6).
[25]祖力亚提·司马义,蒋文静.构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化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8).
[26]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M].杨云飞,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7]晏辉.三种历史场域下的意志自由与道德责任[J].学术研究,2020(04).
[2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0]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1]孙其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基本问题的探讨[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3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3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Education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Urban Communities: 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InternalMechanism and Practical Approach
MENG Fan-li, GAO Xia-xia, WANG Guo-ning
Abstract: As a grass-roots practice field for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e urban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strengthening national cohesion and enhancing common development, and is also a systematic project that embodies the nature of the times, is rich in creativity, and has regularity and clear directions. Starting from th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 explain the external representations and internal mechanisms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for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urban communities.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re: the multidimensional collaboration of the main resources, the universal coverage of the education target, the multilevel content structure, the obvious and hidden integration of the methods and the dynamic continuity of the process. Taking the shaping of comprehensive cognition as the basic premise, planting emotional identity as the fundamental support, establishing firm will a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realizing the goal of externalization in behavior, we have built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urban community. In this way, we advocate the return of political discourse to life discourse, construct an emotional nourishment system that faces the context of life, reach ideological consensus in the recognition of values, and emphasize the practical formation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roach, and collaborate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for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urban community in a detailed and in-depth manner.
Keywords: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Systematic Characterization; Internal Mechanism; Practical Approach
(责任编辑:陆 刚)
初审:白虹雨;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