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相对解释优势,能为高校开展相关工作并实现观念“筑基”提供一种解释体系。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脉络学理重思中,提出“1+2”的研究特点,指出“有形、有感、有效”的现实紧迫性;从党百余年奋斗的理论自觉和实践发现中表明“有形、有感、有效”的历史必然性。“有形、有感、有效”作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三者之间存在层层递进的内在机理,要做到见人、见物、见铸牢。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坚持系统观念和协同思维,从党的领导、师资队伍、教材编用、学生知行、典范榜样、语言文字、学段衔接等七个方面入手,持续打造思想长城,实现观念“筑基”,以回应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之问。
关键词:有形有感有效;筑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高举新时代民族工作行动旗帜,凝聚人心汇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意在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攻坚克难助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诉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2014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和民族发展需要,以革新的视角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创新的手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完善。面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文明创建、公民道德建设、时代新人培育等工程。引导各民族青少年群体立志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提出“青少年‘筑基’工程”,要求实现各民族的“全方位嵌入”。①由此可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高校要发挥重要的筑基育人价值。
观念,通常指不同的观点、态度、思维习惯及情感特征等,其中,有的观念模糊不清,尚无定义,有的观念逐步结晶为文化体系、法律制度、政治制度、道德体系、群体观点、心理倾向,等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要求全社会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走向更高、更好、更全面的阶段,对如何保质保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新的要求,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回应时代要求的有力抓手。当然,观念获取力量并不仅依靠它本身的意义,而是依靠它与情感和其他联想的联结,观念带来的力量是由意义和情感共同构成的矢量。基于此,笔者试图将“有形、有感、有效”和“筑基”工程相结合,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发挥中,实现学理和实践逻辑的综合考量,以完善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分析。
一、重思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脉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内容,要结合实践要求的发展趋势以不断思考的态度使学术研究更加符合现实需要。2014年以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经历一个层次上的由浅及深和目标上的逐渐明确过程,实现“牢固树立-积极培养-铸牢”的系统转变,学者对高校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的认识呈现由表及里逐渐发展的态势。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人民之问,以洞见的理论视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学者致力于进一步明晰高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关系的社会思考,提出一系列富有理论意蕴和实践意义的认识内容。
根据对中国知网(CNKI)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可知,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一方面,以教育视角围绕培养对象、培养方式等因素展开。就培养对象而言,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走出去”和以各民族学生为基点的“迎进来”。“走出去”研究主要关注消解多元文化冲击带来的不利影响,突出强调少数民族学生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天然优势。[2]“迎进来”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全局性讨论,更关注在中华民族整体中对“我”和“我们”的思考,着手在实现认同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3]通观研究对象的差异性比较,可以看出,学者在研究中始终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充分挖掘不同学生群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现实潜力。由此,学者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等培养方式讨论中提出各具特色的对策建议。就教育内容而言,自2014年以来,学术界就有一定思考,并伴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而不断深化,呈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发展趋势。有学者以民族院校为例,强调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的重要作用。[4]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提出之后,有文献进一步解析文化认同的重要价值,提出从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入手,持续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感,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5]也有学者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存在影响社会意识的现实表现,因此,要通过形势教育、国情教育和历史教育,有效提升教育的影响力。[6]随着研究的不断丰富,要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贯彻落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理念,将其形成社会生活中的自觉话语意识。[7]就教育措施看,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下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间理解和共悟的渠道。为更好地开展教育,要提高思想认识,确保行动到位、加强顶层设计,做到科学谋划、健全工作机制,推动贯彻落实、破解理论难题,促进实践发展、创新宣传方式,营造良好氛围,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深入发展。[8]教育的核心是育人,要主动拓展教育空间和完善教育生态,将教育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之中。在解决“育人最后一公里”问题上,做到精准识别对象、精准组建队伍、精准选择平台,以此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9]还有学者结合“大思政课”建设,致力于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课程体系。[10]此外,本地资源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也是一项重要举措。在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的相关研究中,学者分别提出“四位一体”育人机制,“四堂联动”教学体系、“四大行动”推进教育发展,“三个一”工程保障教育内容、立足省情编写校本教材,实现课程内容和地区发展有机协调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教育方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学者紧密围绕高校,讨论主体视野下的自我变革以及客体发展中创造、构造、发现的效能。高校是个体成长的重要阶段,换言之,高校是维系社会发展、传承社会知识、整合社会观念的重要环节。因此,有学者从“落实机制”出发,指出高校要在党的领导机制、协同育人机制、教材建设机制、教学方法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六大机制体系中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1]也有学者通过对高校空间结构进行分解,提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空间、认知空间和情感空间,以三重空间的交互实现高校空间结构的优化。[12]基于高校本身的科研功能,有学者强调发挥其科学研究的引领价值,全面实现科学研究与时俱进、特色展现和在地功能的内涵,实现高校本身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自我变革。[13]高校在主体变革中要正视自身的建设情况,积极查找并主动承认发展中的不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实现新的突破。此外,也有学者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认为要扩大基地的建设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高校在基地建设层面的积极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发挥高校科研资政价值等内容,为高校赋能社会服务提供了思考。[14]有学者指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方式、话语载体以及话语场域等五个方面的挑战,要不断进行话语创新,彰显其时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15]对民族地区而言,有学者借助意识形态观强调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认为民族地区学校的一切意识形态工作都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16]在民族院校的讨论中,学者基于新时代民族工作发展新要求,从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中,分析指出其价值意蕴,系统提炼方法路径并说明相应的保障体系[17],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经验思考。综上所述,在以高校为研究对象的讨论中,学者着力以其功能完善和服务拓展为方向,解决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面临的新挑战,使高校勇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
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从内蒙古、新疆等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面貌出发,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要求,强调“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做到“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最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②有鉴于此,就如何实现有形有感有效进而做好青少年“筑基”工作,有学者借用“形联意”三要素对其进行讨论,强调“有效”的“文化解释”,指出脱离“形”“感”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将流于形式。[18]也有学者认为,要从历史中挖掘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强调树立“有形”的中华民族符号和形象,在“有感”中践行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最终在“有形”上用心、“有感”上用情、“有效”上用力,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有学者进一步指出,要将地区发展中形成的典型精神以及民族团结的日常故事等内容进行整理汇编,形成由史出发,立足当下的情感纽带,拉近各族群众的心理距离。[20]
总体而言,通过重思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相关脉络,可以发现,当下主要遵循“一个方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多角度切入、多层次剖解、多形式论述的相关研究,具体以教育探索和高校建设“两条主线”开展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讨论。但就如何在高校开展高质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而言,已有研究主要注重常规路径的思考讨论,缺乏一定路径创新,仍有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由是,本研究立足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的体系建设,强调观念“筑基”的重要内容——有形有感有效。
二、有形有感有效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题中之义
“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的根本利益。”[21]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中,尤其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在培根铸魂的实践中完成思想观念的“筑基”,坚实打造思想长城。立足新时代,面对社会发展提出的强烈要求,有形有感有效是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时代要求的有力回应。
(一)理论自觉:明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进方向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引。”[21]从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理论自觉主要体现在摸索出一条立足国情实际、开发传统要素、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变革之路。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在实践的创新前行中尤其要以理论力量拨开道路迷雾,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质增效作出理论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变革愈加广泛且深刻,“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22]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团结教育始终是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1952年,我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逐渐摸索出“早”“广”“多”“深”“新”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地方经验;1990年,“三个离不开”的提出,推动全国范围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规范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内容;2010年,为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事业发展,首次提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此提供做好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主要抓手。2012年以来,民族团结教育经历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到“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关键转变,在接续民族团结教育基本脉络基础上,推动各民族和谐共赢,实现团结和进步共举,创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着重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实践问题的认识。[23]有形有感有效是党和国家立足国情实际对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新内容。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明显增强”。[1]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提出“两个结合”重要命题,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澎湃生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22]中华文化在数千年历史中始终追求团结和统一,在政治理念上提出“大一统”,在社会关系上表明“大家庭”,在价值思索上呈现“大团结”。正是在这一理念、关系、思索的演变中,提出有形有感有效的发展思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总结,发现中华民族历史上对形、感、效的追求早已有之,例如,“形”的认识集中体现为实体形物或形势对比;“感”的认识分为觉出、使在意识情绪上有反应和表示谢意等三类;“效”的含义主要有功用成果和通晓明白等意思。可以说,虽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既往社会形态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基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思想文化的继承性和创新性统一、民族“三交”的差异性和共同体统一,仍可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限制的特性,其呈现的文化因子同当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有形有感有效是党和国家挖掘传统要素对新时代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新期许和新展望。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经历从“四个共同”到“交往交流交融”再到“十二个必须”的演变历程,有力彰显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
(二)实践发现:形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时空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的逻辑起点。人们在实践中,更加细致地认识社会,同时,发现社会中的一些晦涩。当然,发现这些晦涩,并不是为发现晦涩本身,而是为发现世界,进而改变世界。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实践,在延长时间和开拓空间的过程中形成社会时空,这一实践主要分为三层发现:自我行动的时空烙印、群体组织的时空运用、社会关系的时空融合。
第一层实践发现是对社会存在的直观表达。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包含56个民族,共同形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中华民族大花园。“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4]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每一个作为个体的民族作出的历史贡献。中华民族共享符号是作为个体的民族在实践行动中凝聚的时空烙印。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各民族时空烙印的纵向凝结中汲取力量,进而打造坚实的符号认知基础。
第二层实践发现是通过时空转变说明时代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全过程,从实践中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承载过去、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时间意蕴,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空间价值。革命时期,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新发现,例如,在思想观念上经历反对大中华民族建立到中华民族是由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转变,在民族政策上实现联邦制向民族区域自治的转变,“一个先锋队”走向“两个先锋队”的变化体现了党和各族人民的内在联系等,彰显了革命时期党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国家建设融为一体,开启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篇章。与此同时,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以国家符号融入教材的方式实现。此外,高校通过培养民族干部和双语教学等方式,进一步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氛围。通过这些途径,有效增强各民族间的团结和睦,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植入各族儿女心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成为时代强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贯穿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透过各个时期的接续奋斗,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义,“意义”的转移体现党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上的时空运用。“社会关系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25]时空的社会性生成依赖社会关系的历史延伸和复杂拓展,因此,第三层实践发现是社会时空得以生成的关键。第一层主要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横向自我运动时的实践发现,第二层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借助人民力量纵向联结拓展时的实践发现,第三层是在横纵交织的时空中塑造牢不可破的社会关系,达到时空融合的发展目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中国共产党以敏锐的眼光从历史长河中发现各民族互动发展中的隐秘联系并予以揭示,展现新时代民族发展的新内涵,在一步步的实践发现中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由此,可以说各民族的互动历程,即交往交流交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具有直接现实性。从实践层面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长期存在于时空演变之中,“交错杂居、不可分离;修德抚远、因俗而治;你来我往,和亲通婚;互相学习、和而不同”。[26]根据第一至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的比例从1953年的9.16%提升到2010年的15.77%。③可以看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全国扩散,东部地区也成为各民族的重要互动场所。“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7]在人口流动、文化变迁和关系实践的推动中,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洗去历史尘埃焕发新的面貌,共同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
三、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构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1]有形有感有效作为党和人民在理论自觉和实践发现中立足发展实际获得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如何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更加有力地指导实践是一个关键问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时提出“必须见人见物见思想”,[28]这就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由是,笔者从人和物两方面入手,结合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鲜活例证,对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构型进行探讨说明,以期达到见人、见物、见铸牢的教育效果(见图1)。
图1 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构型图
就“有形”而言,主要体现物和物的关联。物表示不特定的存在物,物和物的关系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含义。我国需要借助互联网、VR、3D等数字化技术,将各民族的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传播,在超越空间和时间认同建构中,实现空间与时间的统一,打造一批有助于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优秀宣传资料。就内容看,物和物的“有形”更多表现在数字化建设中,例如,2019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数字中国”战略,并在我国“十四五”规划中进一步要求“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同时,对现代文化产业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新要求。依托于技术变革的数字化建设,让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表现和物质表现)和物(互联网等数字化平台)的联合成为可能,例如,将VR技术等应用于民俗物中。从青海省的发展看,政府深刻认识到各民族非遗文化数字化的文化价值,强调构建省、州、市、县四级文化建设体系,推动各级文化元素的数字化建设,形成互连互通、共建共享的文化服务网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数字化记忆相较于传统记忆,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就“有感”而言,主要体现人和物的关联。从历史发展看,诸如文化、符号、关系等人造物的出现标志人与物的关联的复杂化与多样性。恩格斯指出“物质在其一切变化中仍永远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任何时候都不会丧失”,仍将“物质的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以“铁的必然性”重新生成。[29]因此,人创造的物,其本身蕴含人的思想和意识,对物的解读能够也必然体现对人的关怀。一般认为,对于物的认知和理解是构成物的归属与认同的前提。高校“有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个体认知各民族在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造物并理解相应发展过程中构建的精神体系,这种认知和理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基础。高校民族博物馆是展示各民族人造物的重要场所,作为一种集实物性、情境化和宣传力的时空状存在,负有教育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责任。此类博物馆大多立足本地历史、风俗、信仰、服饰等方面的“发明”或“才能”,以多样的形式凸显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卓越贡献,展现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同发展的优良传统。同时,高校民族博物馆不仅是民族文物的收藏点,而且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基地,在对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现实展演中,能够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从精神体系看,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光辉历程中,涌现出丰富的民族精神、民族团结事迹、爱国主义文化等精神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就“有效”而言,主要体现人和人的关联。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做到有效,就要始终立足人和人的关系,实现入耳入脑入心的教育,日用而不觉,最终在个体的日常互动中“见铸牢”。以新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例,典型经验为“三进两联一交友”,借助“进”实现教育生活化;在“联”的家校互动中做到生活教育化;在“交”的共同参与中达成观念日常化,旨在筑实师生关系、家校关系、朋辈关系等用以保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效果。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日常互动实践中会减少不同民族间的隔阂,推动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在民族认同与民族归属感增强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展开,对高校而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现实人(例如,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等)从课堂、生活、工作等方面组织并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工作。
四、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解读
综上所述,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一步步做好有形有感有效,也要着力实现有形有感有效的有机统一。通过对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脉络的重思,能认识到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坚持系统观念……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1],进而实现向前发展的目标。这为如何实现有形有感有效进而打造思想长城、实现观念“筑基”提供路径遵循。
(一)党的领导: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
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能在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最根本的因素在于党的领导。有形有感有效的工作方向不是天然存在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党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全面总结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取得的。由此可知,一是党的领导是具体有形的,主要体现在管大局上。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党的领导能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党在大局层面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预见性。二是党的领导是实践有感的,体现在全覆盖上。高校各级党委班子致力于强化自身建设,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确保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到哪,党的领导就跟进到哪,使党的领导体现到科研建设中,体现到课堂教育中,体现到学生团体中。三是党的领导是强力有效的,体现在制度建设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1],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作用,制度建设得好不好,事关党的各项事务做得好不好。由此,需要建立完备的教育规范制度、高效的教育实施制度、严密的教育监督制度、有力的教育保障制度和党在治党管党的法规制度。例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建考核,紧抓各级党委领导负责人述职评议工作。此外,坚持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领导责任,坚定不移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最终形成有形有感有效的党的领导,构建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领导格局。
(二)师资队伍: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人,而培养人的关键则是教师,教师是实现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力量。“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30]有形有感有效不仅是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标准所在。师资队伍的“有形”是师资有形和队伍有形。前者在于充分发挥师德师风作用,讲好教师的民族团结故事,在“四个相统一”④中发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作用。同时,需要紧紧抓好体制机制建设,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明确职称评审、奖惩措施等内容,为教师更好的放心教学、专心育人、潜心研究开辟道路;后者在于构建梯度有序的教育队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因势而新不断充实的,需要理论水平高、知识储备足、课程语言亲的教学名师。此外,需要在教育队伍的“传帮带”中培养一批敢讲、会讲、爱讲的青年教师并从中培养锻炼一批骨干教师,形成“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教育队伍。“有形”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要进一步实现“有感”,即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个讲道理的过程。教师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需要明晰道理,从厚重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史和现实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道理,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和彻底的思想理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价值和知识的统一中使民族团结的观念和实践蕴于心间落于行动。“有效”是师资队伍建设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31]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要成为这样一个“大先生”,善于从国际国内的宏观局势、校内校外的社会变化、自我和他人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用思想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真实面貌、用眼睛发现“四个与共”的精神价值、用内心感受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脉搏。
(三)教材编用: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载体
教材作为教育的物质载体,教材内容的合理架构、教材语言的通俗易懂、教材知识的融会贯通是事关教育效果的重要内容。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门事关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关键课程,尤其要坚持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理念融入其中,实现教材编用的新突破。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已经先后取得教材建设的突破,例如,《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大团结》,等等。[32]但高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教材仍在编写之中,各高校在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时使用的教材仍需充实完善。因此,教材编用要实现有形有感有效的新突破,就要解决教材的体系化建设问题,让学生有教材可用,让教材有知识可讲。学生的教材应做到体系丰富,在形式上不仅需要传统纸质教材,而且需要补足数字化教材;在类别上要实现统编教材、教辅资料和专题读本的相互结合。教材的知识要在把准倡导什么价值和体现什么价值的基础上,将深刻的理论意蕴转换为朴实的道理阐释,用真理的力量引导学生,让教材经得起“为什么”的知识追问。此外,民族教育是全球普遍思考的教育内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一部分,教材编写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本土教材与外译教材的关系,既要做到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借鉴经验,实现知识创新,也要立足本土教材优势,讲好亿万中华儿女书写的历史篇章与当代实践。
(四)学生知行: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检验标准
学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也应该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最大受益者。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诸多合力的共同推进,也要受教育者的主动践行,做到受教者自身的意义炼制。如何激发学生的实践自动力和思想创造力,让学生这一高校的绝对主体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学生要有实践自动力。教育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具有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认识世界),是一种探索和构筑自我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认识自己),是一种编织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达成自由)。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学生应积极树立主体思维,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做到主动提问、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达成学生需求、教材知识、教师传授的有机统一,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于认识自己的活动,学生要在学习中通过和自己的不断对话,逐渐加工和改造自己的经验结构,强化自身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意识,搭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自身发展之间的意义关联。对活动中达成自由而言,一切教育都内隐了同他人关系的社会实践塑造。因此,学生要做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争做民族团结的榜样,争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先锋,将课程知识融入个人实践,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真学、真懂、真信、真情。二是学生要有思想创造力。高校是学生发挥才能和意义的地方。学生在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这门课程本身的教育目标,还要发挥思想创造力,形成自身的学习目标。例如,在课程学习后要增强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等等。随着对课程知识的不断认识,学生可以主动讲述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形成一个人人讲团结,人人为团结的思想氛围。此外,可以进一步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堂形式,例如,借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间思想的碰撞,等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学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育人,学生只有在课程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才能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典范榜样: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自信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人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⑤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实践之中,典范榜样是教育的优秀实践成果。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榜样,就是一册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生活实践的鲜活教科书,能在学习之中确立一种导向,使抽象的思维的看不到的党的观念体系转化为生动的实践的摸得着的现实力量,使学生可信、可亲、可学。例如,高校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典型人物感染人、以典型事迹鼓舞人、以典型精神教育人,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和推动各族师生向典型、榜样学习,争做民族团结的创建者,激励广大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为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身力量。通观教育历程,主要以“选拔、塑造、培育、学习、再选拔”为流程,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通过“选、塑、育、学”过程,既激发各族同学争做民族团结典范榜样的动力,也实现了民族团结先进事迹融入言行的教育。可以说,典范榜样是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自信的体现。
(六)语言文字: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聚力量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⑥,也为人们提供了想象过去的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⑦我们通过语言文字行事,语言文字有行事的力量,能够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找寻自身意义的归属。那么,它是如何成为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聚力量?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实现民族地区心连心、手牵手、情通情的交往前提,也是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繁荣公平的交流依托,更是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内聚性和向心力的交融渠道。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书同文、语同音、思同意,继而在人心相通、学心相竞、本心相和中创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语言文化环境,使不同民族的语言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创新中传承的良好局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种超越单一民族的高层次共同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亦如是。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而言,要发挥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的桥梁功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能帮助我们窥见少数民族中的中华民族因素,例如,语言学家塔塔统阿以回鹘文字母创制了蒙古文等,丰富了中国语言文化,体现了元代维吾尔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融入和贡献。自觉融入表现出一种情感的共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紧紧抓住这种共情。能够产生这种共情的内容,一般表现为文字、故事、语言乃至神话传说等,例如,昭君出塞、土尔扈特万里东归、彝海结盟等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典型案例,其中就蕴含了民族友谊,彰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因子。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需要贯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渠道和搭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桥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言文字的内聚力量,达到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七)学段衔接: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贯通实践
学段衔接问题是学生与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也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汲取历史养分、立足当代实践、面向未来需求的价值共同体,其教育也应由此出发凝聚价值共识,在价值的穿针引线中做到渐进性与持续性的有机统一。
一是小学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的感知启蒙。小学生的感知启蒙要借助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故事用以培养情感。同时,还要关注语言文字的情感价值,在认字识字和口语练习中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厚重底蕴,助力小学生成长为中华民族的参天大树。
二是初中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体验。认知体验对初中阶段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具有重要价值。1966年,读初中的习近平在阅读《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就受到焦裕禄精神深远长久的影响。此外,认知体验也可以进一步唤醒情感价值,当初中生亲临博物馆、教育基地、民族团结展览等现场时,相对会获得更多体验,在知识的记忆和场所之间达成共情。
三是高中阶段要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认同。实践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出的另一个要求。在此期间,高中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等内容的系统学习,能够将其内化于自身的实践过程之中,在同学间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民族团结观念,明确中华民族的情感归属。
四是大学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铸牢、自主学研。自觉铸牢是对大学生在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高期待,自主学研是对大学生在思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追求。高校在此过程中要发挥承上启下的贯通作用,在联结不同学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目标的差异性中寻找共同性,做到教育的一以贯之。也要做到联系社会,以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社区给学生提供大有可为的实践空间。
五、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出发,强调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1]这就要从目标出发、从教育着眼、从高校入手不断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向表达,能帮助高校更具体更完善地走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道路。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断“往实里抓、往细里做”,既要脱离口号式教育,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让教育浸润人心、融入行动,实现“润物细无声”。这就要以有形有感有效为抓手,做到更深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形有感有效是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新要求,要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实践不走弯路,理论不走邪路。同时,要动员各方力量,做到通力合作和共同参与,推动高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贡献力量。
注释:
①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477063。
②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367416。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2477063。
③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浙江省第七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http://tjj.zj.gov.cn/art/2022/7/22/art_1229129214_4956179.html。
④“四个相统一”: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⑤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http://www.gov.cn/govweb/ldhd/2014-02/25/content_2621669.htm。
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0]30号),https://www.ifuhua.com.cn/policySea/policyDetail/811597。
⑦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http://www.nnxn.gov.cn/zwdt/ztzl/lzzhmzgttys/t4997326.html。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冯雪红,郑佳琪.少数民族大学生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探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
[3]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2).
[4]张立辉,许华峰.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05).
[5]徐丽曼.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价值、内容与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6]赵心愚.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1(02).
[7]王鉴,刘莹.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
[8]陈立鹏,张珏.关于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20(06).
[9]许风顺,黄丛钰,周圣良.精准育人视域下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
[10]蔡倩.以大思政课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1).
[11]靳泽宇,周福盛.普通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实机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4).
[12]马小婷,王瑜.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分层与优化策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3).
[13]苏德,薛寒.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方位与具体路向[J].教育研究,2022(06).
[14]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建设与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22(03).
[15]支仕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困境与破局策略[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
[16]许可峰.民族地区学校场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问题与改进[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
[17]杨胜才.民族院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方法路径与保障体系[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5).
[18]纳日碧力戈.试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联意”[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4).
[19]孟凡丽.在有形有感有效上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红旗文稿,2022(12).
[20]马宁,丁苗.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和现实路径[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
[2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2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3]李资源,向驰.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教育的百年探索:理论创新与经验启示[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2).
[24]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2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6]高永久.民族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2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002).
[2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0]杨晓慧等.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N].人民日报,2021-04-20(001).
[32]严庆.提升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
Conceptual “Building Base”: Research on the Tangible Feeling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Effectively Consolidate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LI Jian-jun, GUO Yuan
(责任编辑:罗 敏)
初审:刘羽田;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