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理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其在民族教育领域的研究空间和实践途径仍有待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新时代边疆民族教育提出的重要要求,体现为从差异到融通、从多元到共生、从扶贫到扶智、从外援到内生的发展方向。边疆民族教育从认知判断、情感基础、促成合力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积极效用。当前,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边疆民族教育更要注重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深化和拓展各民族的共通意义空间,进一步增进共同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教育力量。
关键词:边疆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通意义空间;增进共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报告以此重申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为民族教育指明了方向。边疆民族教育作为根植于边疆的教育共同体与教育过程,可以助推内地与边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实现融合,完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形塑。那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对边疆民族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边疆民族教育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哪些积极促进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边疆民族教育如何进一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文将基于共通意义空间的视角展开研究,探讨以边疆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向度。
一、“共通意义空间”之内涵解析
教育,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流通活动。所谓传播,指的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活动或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表层符号的交流,更是深层意义的交换。而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重要条件,则是传递和接受的双方必须拥有共通意义空间。
“共通意义空间”一词源于象征性互动理论,它是人与人之间象征符号意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重要前提。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其一,传受双方必须对信息传递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意义有着共通的或相似的理解;其二,传受双方须拥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底蕴[2]。共通意义空间是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的,随着传受双方互动逐渐紧密、意义交换愈发活跃,共通意义空间会有不断向双方扩展的趋势,这会使得文化传播更加便捷高效。
与传播领域相似,边疆民族教育领域由共通的语言、文字、文化背景等意义空间决定着教育施行的顺利与否,影响着价值、认同、意识传递的顺畅与否。边疆一词既有政治学内涵也有地理学内涵,边疆稳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故新时代边疆民族教育的重大使命之一,就是培育边疆各民族师生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共同心理特征,即通过边疆民族教育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通意义空间,促进各族人民正确处理自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里“新时代”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也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概念。“全球化、网络化、协同化正在塑造现代社会的新型空间。”[3]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边疆地区处在一个“与狼共舞”的复杂国际环境中,面对多重价值观念的冲击,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需要从物质和制度层面深入到共同体意识层面,边疆民族教育需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响应,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固。因此,在边疆民族教育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厚植进程中,更应持续深化已有的共通意义空间,拓展交流互动载体,增强意义交换效能,进而达到一种从内到外的共通共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民族教育的一系列论述,其中强调了边疆民族地区教育需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教育脱贫、多元一体以及教育公平等四个维度”[4]的论述,亦涵盖了边疆民族教育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过程中的交往功能、语言功能、主体意识功能、情感凝聚功能和物质保障功能。“民族教育在共通语言、交往空间、主体意识、民族情感和物质基础这五大方面不仅为培育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生成性条件,也为铸牢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支撑性条件”[5],这五个维度也进一步构成了边疆民族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桥梁,即共通意义空间的基本要件。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边疆民族教育的发展方向
1.从差异到融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语言文字要求。
民族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其教育过程也是一定的社会理想与价值的体现。民族教育发展的方向、目标与规模的确定,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无论是单一民族国家还是多民族国家,都重视语言的和谐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通过确立统一的、共同的语言,促进各民族相互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宣传国家的语言政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团结,并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98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应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2000年10月正式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指出,“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推广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能够增进不同主体在语言符号意义上的共通性理解,满足族际之间、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需求,而且是一种公民义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有重要意义,在边疆民族地区更是如此。
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实现彼此心理上的交融贯通,强化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达到理解的目的是导向‘认同’,即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相互契合的主观人际关系是认同产生的根源。”[6]民族教育中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句子中的语言、句法、语义等特征,而且还具有话语中的语用学特征。这就要求各民族不仅要有语言能力还要有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重点:“马克思判断社会发展并不是根据复杂性的增长,而是依据生产力发展的阶段和社会交往形成的成熟性。”[7]依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判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的标志,不仅要看掌握了多少语言技能(语音、词语、句法),而且还要看通过民族教育各民族所达到的交往密切程度、成熟程度、一致程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责任,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要求,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互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7]只有在边疆民族教育中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应用放在突出地位,增进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共通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各民族交流交往的不畅,从而走向交融贯通。
2.从多元到共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凝聚要求。
“任何文化都不可能依靠人为的或先天的文化壁垒而孤立地与世隔绝,面临的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交流与沟通。”[8]边疆民族教育的本真追求在于依托共享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促成不同语言文化的人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的共同理解,拓展文化交流互动的共通意义空间,从文化多元迈向文化共生,从而维系好共同的情感纽带。中国边疆民族教育的价值不仅仅包括也不应该局限于为民族地区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更在于阐释好中国故事与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华文化的国际推广与宣介。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边疆民族教育肩负起拉近各民族情感距离、实现各民族情感凝聚的使命。首先,中国边疆民族教育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目标,强化各民族学生的共同体意识,始终“强调我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9]。其次,边疆民族教育需坚持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在教育的点点滴滴中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凝聚厚度。实践证明,交往交流交融既符合各民族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边疆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最后,边疆民族教育需建立健全一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常态化机制,将其纳入正式教育的体系培育和非正式教育的日常引领中。通过积极整合民间力量,着眼于普遍性、共生性的文化熏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情感养分。
3.从扶贫到扶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精神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驾护航。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在发展的各个阶段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关心和帮扶,随着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加深。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民族地区逐渐从贫穷落后的面貌发展到全面脱贫的喜人局面。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与整体国民经济进一步融合,稳步实现了从经济融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实现了民族繁荣发展与社会安定团结稳固,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深化的过程。
“民族共同体构建是通过物质和思想方面的要素整合最终促进多民族跨越文化、宗教和民族范畴紧密团结在一个国家共同体的语境内。”[10]历史上,围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历了经济决定论、教育能动论和人力资本论等阶段。民族地区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人力资本功能显得愈加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11]我国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已经摆脱了以往的“我帮你”的主客模式,转变成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和目标出发,形成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的帮扶体制和机制。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不是单向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而是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领域之内的认知和践行。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教育突破了“象牙塔”或“孤岛”式的封闭发展,融入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发展之中,实现了民族教育的意义深化和价值提升。边疆民族教育在扶贫与扶智的具体实践中,需从三个层面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宏观层面表现为民族教育与国家社会相融合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观层面表现为民族教育发展与民族地区区域发展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区域发展共同体”;微观层面表现为民族教育与各民族扶贫、扶智对象相关联而形成的“各民族团结共同体”。
4.从外援到内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型保障要求。
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子系统。近年来,西方各国在反省多元文化主义弊端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教育治理的重要性,国家政策从单一强调多元文化主义转向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公民教育,其核心理论从强调差异性转向强调共通性。与西方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渊源不同,中国是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在民族教育中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立足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现实,坚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思想基础,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教育治理路径。
纵观中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民族教育治理目标和内涵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民族地区教育治理“在发展目标上从兜底性走向均等化”,“在发展方式上从外援性走向内生性”[12]。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顶层设计和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边疆民族教育治理的主要着力点更需要转向各民族、各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在关注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特殊性的同时,逐步解决民族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和公共性问题。特别是在适应民族经济社会与人文环境、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等方面激发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力,逐步建设让各族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定型保障。
三、边疆民族教育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效用
1.形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认知判断。
民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与智慧结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时代的要求,中国民族教育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内涵展开全新阐释并积极践行。具体而言,中国民族教育在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历史教育三个方面发挥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力求形塑各民族成员基本认知的共通意义空间。
首先是形势教育。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空前增强,各族人民正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在边疆民族教育领域,通过形势教育,使得广大青少年明确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中华民族更加紧密团结奋斗的历史机遇,由此明确新时代各民族青少年的历史责任。其次是基本国情教育。有学者指出:“学校外的事情,比学校内的事情更重要,而且它支配和说明着学校内的事情。”[13]民族教育最终要培养出何种素质的人才,必然受制于国家和社会对民族教育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在民族方面的基本国情。边疆民族教育正是通过宏观及微观层面的基本国情教育,让各民族同胞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在头脑中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是历史教育。边疆民族教育通过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融入教育过程之中,让边疆广大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悠久历史,从历史维度拓宽共通意义空间,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众感情基础。
教育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发展的基础,各民族群众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的关键,强烈的实践性与广泛的认同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突出特点。我国民族教育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价值理念、实践特色,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活水。在边疆民族教育中体现并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符合时代要求和实践要求,符合各族群众民意,体现了边疆民族教育的正确发展方向。
“情感认同既是价值判断,也是具体生活体验;既是个人情感的认知状态,也是群体情感的认知取向。”[14]我国边疆民族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已经掌握了一套正确处理内外部矛盾、搞好新型师生关系的策略与方法。例如,一些民族院校创办的“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等活动,创造了各民族友好共融的温暖场域,营造了各民族手足相亲的亲和氛围,扩充了交往的共通意义空间,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基础。
3.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同心合力。
“不同教育部门的相互依存是终身教育的基本,我们只有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一体化和整体化。教育的一体化和整体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共同合作,其中,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是教育中心。”[15]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力合一,才能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的深入实施,家庭、社区、学校的教育出现了相互协作、“谁也离不开谁”的喜人局面。家庭、社区、学校和个人多力合一,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有效途径,凝聚了强大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显著特征就体现为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体在价值诉求、价值共识上的内在统一。边疆民族教育在弘扬共同体理念、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文化的同时,倚靠多方力量,规范、引领各民族受教育群体的行为,凝聚各民族、各阶层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我国民族教育本身蕴含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属性。边疆民族教育肩负着培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而中华文化也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因此,边疆民族教育也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过程,是推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四、边疆民族教育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通意义空间的实践方向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把视角从单纯“自塑”转向“自塑”与“他塑”结合,通过不断拓展和深化各民族共通的意义空间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疆民族教育要充分发挥其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借助意义空间桥梁,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内外部环境。
1.发挥制度优势,增进政治认同。
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渗透从未停歇,他们甚至“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其所谓的民主制度模式,宣扬普世价值,发动颜色革命,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无视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和别国利益”[16],严重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破坏别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尤其是一些国家“借以教育的名义不断进行文化输出,教育霸权的倾向日益凸显”[17]。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由于网络教育起步较晚、资源平台尚不完善、教育教学方式还比较传统等原因,导致其国际竞争优势不明显,部分西方国家正是利用了这个短板,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念向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渗透,这无疑会从根本上破坏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为此,边疆民族教育要通过具体措施贯彻落实教育的战略布局,依托边疆地区高等院校,建设边疆民族教育数字平台,加强信息互动,整合教育资源,推动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共同繁荣发展,在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育质量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全球教育高速发展的今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体’网络中行动功能和互动关系如何、怎样有效理顺和整合该网络中的行动者要素和结构要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的问题”[18],也是边疆民族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边疆民族教育中,应依托各民族大致相近的生活经验与和谐共通的文化背景,进一步拓展各民族共通的意义空间,共同坚定地走好、走深、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强化共同的政治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助推经济发展,夯实物质基础。
在西方国家大肆推行单边主义的形势下,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经济的逆全球化改变着中国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也影响着边疆民族教育本身。由此,边疆民族教育要主动服务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1],不断创新发展,在以教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现共通意义空间的最大化,创造性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边疆民族教育必须准确把握方向,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积极推动交流,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对外开放高水平演进。首先,边疆民族教育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随着国家的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边疆民族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其治理模式、办学模式乃至教学模式上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在此过程中,应充分顺应时代要求,以共同的国家战略扩大边疆各民族共通的意义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边疆民族教育要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助推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维度加以构建,但经济因素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19]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边疆民族教育要切实在提供人才保障、夯实文化基础、提升语言能力、搭建科技载体等方面下功夫,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扩大各民族共通意义空间,落实新形势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边疆民族教育的总体要求。
3.强化文化自信,拓展“三交”空间。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一个凭空建构的概念,而是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和各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并非仅仅是单向度的从中央到地方的输入供给过程,其要回应和解决的问题,既包括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具体方位,如何促使各民族文化在扩展共通意义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共同性,而且也包括进一步建立国际对话机制和沟通框架。包容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通过建立更加宽泛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产机制,持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增长空间,进而拓展中华文明的传播与影响。
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文化安全的问题。当今世界日益开放与交流过程中,文化安全已是各国关注的重点。有学者指出:“部分西方国家打着‘文化交流’的幌子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活动,通过传播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试图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瓦解,造成我国国民的文化自卑,从而降低人民群众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19]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方面,边疆民族教育要牢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不动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扩展各民族共通的意义空间,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依托现有的共同社会文化大背景,突破固有传播边际,形成“国家引领导向,学校化育为轴,社会平台支持”的教育组织形态,坚决阻断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破坏,为新时代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打好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边疆民族教育要增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间的意义与符号交流,以共通的意义空间拓展彼此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强化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社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
[3]张珩.空间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探索[J].江苏高教,2020(12):136-139.
[4]陈达云,赵九霞.民族教育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重逻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教育重要论述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66-71.
[5]张学敏,石泽婷.民族教育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内生逻辑——新中国70年民族教育及其政策回溯与前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5-18.
[6]顾明远,滕珺.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理解教育[J].教育学报,2015(4):3-7.
[7]郝时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N].人民日报,2018-10-31.
[8]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12):64-67.
[9]万明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5-12.
[10]肖锋.民族共同体构建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贵州民族研究,2017(6):175-178.
[11]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J].民族大家庭,2014(6):4-6.
[12]刘孙渊,车双龙,王路路.民族地区教育治理现代化:发展特征、现实挑战与变革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5):42-49.
[13]冲原丰.比较教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71.
[14]刘吉昌.情感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11-16.
[15]焦昆.家校沟通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5):14-16.
[16]陈兰英,李琳.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中的斗争艺术[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50-153.
[17]侯玥,廖祥忠.网络媒体时代世界教育霸权对中国教育发展的警示[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9):125-129.
[18]高鹏怀,张奇,郭嘉伟.社会网络视角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3):1-6.
[19]倪佳瑜,刘焕明.论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与维护[J].广西社会科学,2019(4):43-48.
Practical Path of Consolidat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Ethnic Education in the Frontier Region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Meaning Space
YUAN Mei, DENG Ya-jun
Abstract: 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of consolidat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but its research space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of ethnic education still need to be further expanded. In the new era, ethnic education in frontier regions is crucial for consolidat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rom differences to integration, from diversity to symbiosis, from poverty alleviation to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from external assistance to internal development. Ethnic education in frontier regions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consolidat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from the dimensions of cognitive judgments, establishing emotional foundations,and promoting collective efforts. At present, in the face of the wider context of the once-in-a-century changes taking place in the world, ethnic education in frontier regions should pay greater attention to deepening and expanding the common meaning space of all ethnic group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so a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mmonality, and contribute educational forces to consolidat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ethnic education in frontier regions; consolidat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common meaning space; enhancing commonality
(责任编辑:马 旭)
初审:刘羽田;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