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课程思政及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以下简称“四新”)建设等课程新政实施的背景下,“预本结合”成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涵,并形成了3个重要内容,即课程思政的“预本结合”、课程交叉的“预本结合”、课程体系的“预本结合”,最终达到民族预科学习与本科学习的思想融入、学业融入和文化融入,从而激发“预本结合”的原力,打通通路,赋能新技术资源。
关键词:“预本结合”;课程融入;学业融入;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
一、引言
随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自主培养民族预科生政策的实施,民族预科教育与本科教育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缘关系之中。这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时代背景,“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指导方针,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相适应。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立于这一新体系之特色教育位置,应积极响应新要求、勇于担当新使命,推进从“预补结合”到“预本结合”的内涵升级建设。
二、“预本结合”: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新内涵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上,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育必须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及时升级课程格局,变革“预补结合”的课程基建,转向“预本结合”的课程提质,赋予“大学语文”课程民族预科教育核心动能。
(一)民族预科“预本一体化”育人模式
201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工作的通知》发布,指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于2018年秋季学期开始对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施自主培养,提出要“实现预本教育协调发展”[1]。各大高校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国情、校情、学情,相继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大学语文”课程大纲,进行分层分级教学、开设选修课和开展第二课堂等教学改革。目前,大部分高校已摸索和创建了“预本一体化”培养模式。
“预本一体化”,即预科和本科两个阶段的教学融合。基于自主培养后师资等教育资源与本科教育资源的亲密性,形成以“提升民族预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预科转升本科的无缝连接”为预科教育理想的“趋同本科”的教学模式,即“培养方案向本科生看齐,师资团队向本科生看齐,教学质量监控向本科生看齐”[2]。基于此,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凭借自身特质,加入到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如实现两个阶段的课程学分互通、成绩互认等。“预本一体化”育人模式促使“预本结合”成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涵。
(二)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思路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管理”的教育目标为指引,以“有利于预科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学习,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为方针[1],民族教育、预科教育和大学语文教育三方共同作用,使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整理、升级教学内涵,从“预补结合”的救急模式转变成“预本结合”新模式,并进行实现通路新探索。
一方面,以分级分类教学为主。“语文课程分级教学是目前预科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有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真实学情,遵循文理学科特征,为学生‘定制’最有效的培养方案,最大化地提升民族预科学生的语言水平。”[3]经过十余年的探索,高校形成了针对不同学情开展民族预科分级分类、全体全方位教学的“预本结合”共识。考虑到学业基础差别,增加基础薄弱民族预科学生的授课时长,强“预本结合”之基;考虑到民族预科学生本科专业类别,开放“大学语文”课程体系,针对准文科专业民族预科学生,增设文学经典阅读和中文写作训练类课程,兼顾培养民族预科学生的汉字书写、语言表达等能力,拓展人文思想;针对准理工类专业民族预科学生,开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使文学兴趣向素质优势转化,养“预本结合”之神。
另一方面,强化语文日常语用教学。“语文学习在根本上以培养人的语用能力为目标。语用,包括内在思维、言说写作表达、聆听与交流的全部语言活动。这一目标必然包含着对语义知识的学习内化与运用。”[4]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也必是以“培养人的语用能力”为目标的日常化和层次阶梯化的语用的“预本结合”。例如,补充教师主导模式,以课文分析小组、读书社、文本沙龙等方式促进日常交流;增进不同民族预科学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民族预科学生脱离“高四”学习模式;开展人文思想的深度论争,对接本科阶段“翻转式学习”,强化学术性写作,用日常性的学术思辨提升“大学语文”课程内涵。
“预本结合”内涵的思路,是从民族预科学生本科专业出发,寻求人文交叉,重视在语文日常语用中培养民族预科学生的人文思维和习惯。
三、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内涵构成
“预本结合”是自主培养民族预科学生的高校对民族预科学生融入本科教育的期待。自主培养民族预科学生的高校,本科专业涵盖广、学生语文知识存储差异大、学生文化差异明显。为弥合期待和现实的落差,“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建立一套动态先进的升级版“预本结合”课程内涵体系,实现思想融入、学业融入、文化融入,打破“预本分离”壁垒。
(一)思想融入:课程思政的“预本结合”
“大学语文”课程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气质”。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更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课程讲授的每篇经典作品皆蕴含丰富的课程思政内涵。《诗经》《南朝民歌》《论语》《史记》《古代神话三则》等经典,胡适、老舍、沈从文等现代文学大师的作品,《葡萄成熟了》《内蒙访古》《七岔犄角的公鹿》等当代少数民族生活主题文学作品,都蕴含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思政元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亦是‘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培根铸魂的核心要旨,该核心既规定了‘大学语文’的‘好文章’内容驱动,又指向了‘内省外化’的教学路径。”[5]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内涵,就是调升语文“胃口”,增浓母语兴趣,深耕人文情怀,重新审度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深耕课程思政旨归。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只有将思想融入本科,具有本科的思想自觉,才能成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的重要阵地[6]。
(二)学业融入:学科交叉的“预本结合”
“四新”建设正在推动“大学语文”课程与理科、工科、农科、医科、文科专业相交叉,进而开展具有伦理精神、社会担当、专业与人文的混同思考,赋能各专业人文内涵。目前,部分高校成立的交叉学科,如医学伦理学科等,推动了“大学语文”课程担当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使命的延伸。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学科交叉的“预本结合”,具有非常丰富的学生学业融入方面的内涵。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域资源优势,在中华民族共同文化意识理念中,促进“红色文化”“边关文化”“海洋文化”等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升级,合理拓展课程深度,开展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改革,提升课程挑战度,以人文思辨带动民族预科学生的学业特质和学业融入。以高水平的人文质量,加强民族预科学生的中华民族自豪感与担当意识,改变民族预科学生学业拖延、缺乏质量意识等“预科惰性”,变被动学业压力为主动的学业“内卷”,使“预有所预”。
(三)文化融入:课程体系的“预本结合”
预科教学水平与氛围、学生求知状态与风气、预本接触度、专业触及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预科阶段的学习生活状态,决定“预本结合”的“文化融入”愿景实现。其中,课程体系的“预本结合”要做到以下几点:具有本科高度,即哲学、文化、历史、时代等人文高度;具有中文系广度,即不再只是字词、句篇等基础,还要有思想、精神的拓展;具有学术深度,即在教学中重视学术见解与学术表达养成。
课程体系的“预本结合”就是要构建“人文大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文学经典为桃源入口,‘人文大语’以精神思想为炬,循门而入,形成少数民族预科‘大学语文’的‘精神思想本位’”[7]。“人文大语”是民族预科与本科学习生活的文化互融,是“预本结合”的课程内涵的最终体现。因此,高校要布局课程的高度、广度、深度,提升教学及考核的量与质,保证课程内涵动态地、持续地升级,赢得课程的尊严。
四、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内涵建设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内涵建设,就是适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精神要求,激发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潜能,明确课程的思想文化格局,释放课程思政原力,不断注入新意、不断完善升级,真正实现“预本结合”。
(一)激发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原力
“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功能是“预本结合”的原力。现有教育部统编民族预科《大学语文》教材的选篇,实际是由7大类课程思政主题主导,即“传统与创新”“现实与浪漫”“个性与自由”“人生与理想”“志向与田园”“诗意与家国”“成长与使命”。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应灵活打通预科与本科的文化话题,通过与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引发人类精神和思想生产的学科进行交叉,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等思政元素融入个体意识中,通过学术论文等激发民族预科学生开展观念性和学术性思考,创造更多的文化主题,打破民族预科学生的跨文化压力,丰富文化“储量”和思想“含量”,精准文化站位,激发文化功能。
(二)扩建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通路
民族预科“大学语言”课程的“预本结合”,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核心[8],加强文化品位建设。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首先要先进:在思想和精神、文化和信念上形成文脉通路,传输知识服膺“铸牢”思想自建,文化认同要与中华民族精神自信共建;其次要自主:建设课外拓展、文化拓展等隐性课程体系,鼓励民族预科学生参加普通话考级、汉语写作竞赛、文学投稿等活动;最后要开放:经由“经典导读”“沙龙交流”“中文写作”等选修课程或第二课堂,将有形的书本转变为无形的书本,打破学习边界和局限,完善汉语语用实践体系,激发语言乐趣。先进、自主、开放,是与本科教育相匹配的,具有文化品位、思想含量的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3条通路。
(三)赋能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新技术资源
新时代,自媒体高度发展,因此,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要结合学情,掌握语文学习生态,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网络交流、课外阅读与写作的自主生态,使“大学语文”课程形成了多元的教学体系。事实上,民族预科学生的知识体系正受到各种新技术资源的影响。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要适应时代,不回避现实;要深入研究和利用新技术资源,增加课程的现实价值;要赋能新技术资源,扩建课程网络生态,通过“大学语文+”,“将优秀的传统文化鲜活化,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及微信小程序等方式传播,让学生在享受乐趣、获取知识的同时受到启发”[9],以此实现“预本结合”的内涵建设。
(四)强化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动态管理
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要适应时代变化和信息膨胀的形势,更新文学素材和文学理念。“预本结合”还应从新文学、新文化、新思想中汲取素材和灵感,既要继承传统,也要努力维新,“盘活”一成不变的教材课文和相关解读,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并及时调整,对经典作品进行有新时代语境的重新解读,还要兼顾相关本科专业情况。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动态管理,是课程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五、结束语
随着民族预科学生汉语水平逐渐提高,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预本结合”的内涵建设成为必然。“预本结合”不是“预补结合”的否定,而是升级和进化。未来一段时间内,民族预科“大学语文”课程将承担更重要的课程思政重任,“预本结合”也将进行变革、升级和优化。只有把眼前的课程内涵建设好,才能于未来中求视野、求完善,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自主培养工作的通知[A/OL].(2018-03-30)[2023-05-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moe_751/201804/t20180411_332868.html.
[2]王骥洲,张清榕.民族预科教育“自主培养”模式研究:以M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06):85-88.
[3]孙明霞,张海燕.新疆预科生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06):31-37.
[4]尤西林.大学语文的母语修养机制[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06):117-124;157.
[5]董小玉,王鹏辉.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21(19):13-15.
[6]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05).
[7]刘术人.少数民族预科“人文大语”新模式的构建[J].汉字文化,2022(增刊02):104-105.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经济周刊,2017(42):68-96.
[9]朱明洁,丁保会.西部民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基于“课堂构建”视角[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01):8-10.
(责任编辑:陈晶)
初审:李柯瑶,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