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与铸牢路径——基于西南四省的调查

作者:周琴 邓庭艳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3年第2期


摘 要:基于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对云贵川渝678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以期对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所启示。研究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表现良好,但认知、意志维度的水平略低于父母,其内部呈现出显著性的性别、学段、民族、学校城乡属性、家庭SES等群体差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作为外源性因素,家庭功能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最为显著,学校环境次之,社区支持相对较弱;民族认同作为内生性因素,在家庭、学校、社会三项外源性因素和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为铸牢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多维一体的教育体系,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普及质量。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家校社协同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正式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1]。2022年10月召开的党的二十大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旋律,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

从国内研究来看,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理解主要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种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成员对国家身份与公民身份的辨识确认”[3];另一种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认知”[4]。前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相应认同构成,包括国家认同(根本前提)、政治认同(核心要义)、文化认同(心理支撑)以及价值认同(思想基础)[5]。后者基于心理学的视角,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知、情、意、行等不同维度[6]。已有研究除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也对内蒙古[7]、新疆[8]等不同地域如何因地制宜具体实施予以讨论,但整体区域视角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是针对未成年人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对西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因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的意识理论,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对云贵川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调查,着重探讨内生性因素(民族认同)和外源性因素(家庭功能、学校环境、社区支持)对其的影响。

(一)研究对象

课题组实地考察了云贵川渝四省11个市(区、县)的32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分层随机抽样、在校集中作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大规模匿名问卷调查。作为对照组的家长问卷由学生带回家填写,一部分通过目的性抽样进行配对,另一部分采用随机抽样。最终回收学生有效问卷6786份,样本覆盖4~9年级,年龄跨度8~19岁;其中男生占比44.9%,女生占比55.1%;汉族占比73.4%,少数民族占比26.6%;小学生占比55.7%,初中生占比44.3%。回收的有效家长问卷中由父母作答的共4287份,样本年龄跨度25~74岁;其中男性占比50.1%,女性占比49.9%;汉族占比79.2%,少数民族占比20.8%。

课题组还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209位学生和42位父母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遵循扎根理论原则,运用Nvivo12plus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以期对云贵川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表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描。

(二)研究工具

1.因变量

因变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用的观测量表改编自陈立鹏等人2021年编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9]。该量表基于心理测量学设计,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方式,从“非常不认同”到“非常认同”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代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原量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每个维度各6题。经过预测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剔除不符合效度要求的题项,最终认知、情感、意志维度各保留4题。

2.自变量

自变量包括内生性因素(民族认同)和外源性因素(家庭功能、学校环境、社区支持)。

民族认同量表参考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贝理(J.Berry)2006年设计的“文化认同量表”进行编制[10],包括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两个维度。经过预测问卷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正式测试问卷每个维度各保留3题。

家庭功能采用美国学者奥尔森(D.Olson)等人编制、费立鹏等人修订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II-CV)[11],包括亲密度与适应性两个维度。经过预测问卷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正式测试问卷保留13题。学校环境量表采用江光荣2004年编制的“我的班级量表”[12],以测量学生对学校人文环境的感知,包括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秩序与纪律、竞争、学习负担五个维度,共15题。社区支持量表改编自赵磊磊2019年编制的“社会支持调查问卷”[13],共6题不分维度。

正式测试问卷各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信度良好;KMO值均大于0.7,通过巴特球形检验,旋转后累积方差解释率均大于50%,各题项和因子的对应关系与预期基本一致;除样本量较大导致卡方自由度比值偏高,其余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模型拟合指数基本达标(见表1),表明研究数据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表1 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

三、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表征

运用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分(M=4.55,SD=0.71),以及认知(M=4.52,SD=0.78)、情感(M=4.58,SD=0.73)、意志(M=4.56,SD=0.75)三个维度的均值都高于理论中值3,且数据波动较小,这表明云贵川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整体表现良好。但差异检验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自身内部群体差异显著,且与父母存在显著性的代际差异。

(一)学生与父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代际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学生与父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为进一步验证代际差异,研究将2193名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按问卷编码一一匹配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两者在认知和意志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但差异幅度非常小(Cohen’s d<0.2)。

表2 学生与父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差异检验

1.认知维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维度主要表现为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政治主张特性和民族文化特性的承认和接受,并产生强烈认同感[14]。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维度的得分略低于父母(t=-3.75,p<0.001,Cohen’s d=0.08)。

2.情感维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维度强调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归属和情感依恋,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投射[15]。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学生与父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04,p<0.05,Cohen’s d=0.04)。但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的代际差异不显著(p>0.05)。

3.意志维度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中,意志维度是最高层次,强调从认知、情感向行为层面转化,体现为个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自觉态度和行为倾向[16]。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志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母(t=-3.07,p<0.01,Cohen’s d=0.07)。

(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体差异

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生内部不同群体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譬如,女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水平高于男生(t=-2.65,p<0.01,Cohen’s d =0.07)。下文重点分析学段、民族、学校属性、家庭SES等方面的差异(见表3)。

1.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强

如表3所示,初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略高于小学生(t=-2.44,p<0.05,Cohen’s d=0.06),主要表现为认知、情感维度的均值高于小学生,但二者在意志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出显著性差异(F=13.51,p<0.001,Cohen’s f =0.10)。除七年级外,从四年级至九年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水平逐渐递增,即年级越高,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越强。

表3 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体差异

2.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呈现显著性的民族差异

由表3可知,汉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高于少数民族学生。另外从日常语言使用来看,无论是与老师同学交流,还是和家人邻居交流,常说少数民族语言的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低于说普通话的学生。访谈发现,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熟练程度有待提高,如有学生自述“普通话我们现在说得比较差,因为小时候就一直说彝语,现在也是彝语。平时在学校都是用彝语来交流的,在家也是用彝语(访谈编码S103)”。

3.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属性城乡差异显著

依据国家统计指标的分类,将学校城乡属性划分为城市学校、县镇学校、乡村学校。不同学校属性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水平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见表3)。具体而言,县镇学校的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最高(M=4.74,SD=0.54),城市学校次之(M=4.52,SD=0.73),乡村学校最低(M=4.41,SD=0.77)。

4.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庭SES差异显著

本研究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简称SES)的测量指标包括父母职业(取两者中得分高者)、父母受教育程度(选两者中得分高者)和家庭经济情况。在计算家庭SES指数时参照陈艳红等人的主成分分析方法[17],将学生的家庭SES分为高、中、低三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意志维度在高、中、低三个家庭SES分组上均呈现出显著性差异,具体表现为高SES>中SES>低SES;在认知和情感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

四、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

将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各维度与家庭功能、学校环境、社区支持、民族认同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两两呈显著正相关(见表4),适合进一步作回归分析。采用分层线性回归,逐步引入四个自变量,发现各因素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均产生显著性影响,但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与具体表现有所差异。

表4 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因素的相关分析

(一)家校社:影响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源性因素

如表5所示,在家、校、社三项外源性因素中,家庭功能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体水平以及认知、情感、意志三个维度均表现出最大的解释力(R2分别为16.4%、14.8%、13.6%、14.8%)。其中,家庭适应性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各维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家庭亲密度则呈现出显著性的正向影响(p<0.001),即家庭亲密度越高,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越强。

将学校环境引入四个回归模型,拟合优度判定系数均有提升,表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受到学校环境的影响(见表5)。其中,学校环境中的师生关系产生的正向影响最大,同学关系、秩序与纪律的影响则不显著(p>0.05)。

在家庭功能和学校环境的基础上加入社区支持,四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判定系数仅有极小幅度的上升,这说明社区支持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变化的解释力十分微弱。另从标准化回归系数Beta值(β)的比较来看,三项外源性因素中,家庭功能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正向影响最大,社区支持的影响力度最小。

(二)民族认同:影响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因素

所谓民族认同,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18]。在三项外源性因素的基础上加入民族认同,四个模型的拟合优度判定系数均有大幅度上升,其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维度的解释力分别为22.3%、19.5%、21.3%、18.0%。如表5所示,“中华民族认同”和“本民族认同”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各维度均产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p<0.001),但前者的影响力度大于后者。

表5 家、校、社、民族认同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的分层回归分析

(三)民族认同在家、校、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中介作用

研究基于Bootstrap估计法检验学生的民族认同在家、校、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中介效应,对6786个学生样本进行随机重复抽样5000次,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结果如表6所示。根据温忠麟等人关于中介效应的判断方法[19],学生的民族认同在家、校、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家庭功能、学校环境、社区支持的一部分可以直接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影响,还有一部分则通过民族认同间接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影响。

表6 民族认同在家、校、社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中的中介作用检验

为验证民族认同在家校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是否发挥中介作用,研究运用 AMOS v26.0对结构方程模型的影响路径进行分析,发现模型拟合度良好(GFI=0.991、RMSEA=0.045、RMR=0.012、CFI=0.991、NFI=0.991、NNFI=0.986)。如图1所示,模型中的所有路径均呈现出显著性(p<0.001)。

图1 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云贵川渝四省11个县678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4287名父母开展调查,在分析代际差异和内部群体差异的基础上探讨了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并检验了民族认同的中介效应,最后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发展性

首先是未成熟性,尽管差异幅度非常小,但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认知、意志维度的得分均低于父母。其次是阶段性,初中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高于小学生。最后是顺序性,除了七年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得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究其原因,个体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表现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过程。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挖掘其巨大的发展潜能,也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与此同时,还应在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键期(如七年级)给予适宜的教育和环境刺激,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家庭是影响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教育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丰实的教育资源与宽广的实践场域[20];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21];社区教育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的基本条件供给中具有独特价值[22]。本研究发现,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存在显著性的家庭SES差异,还更多地受到家庭功能的正向影响。所谓家庭功能,是指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23]本研究依据奥尔森的家庭“拱极模式”(circumpolar model),从家庭适应性和亲密度两个维度对其进行观测。家庭适应性反映了家庭随家庭处境和家庭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家庭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2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项外源性因素中家庭功能对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力度最大,其次是学校环境,社区支持的影响相对微弱。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物质性条件,家庭还以精神氛围的情境性熏陶和感染为基本形式,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学生。因此,父母或监护人应自觉履行作为家长的角色地位和身份意识,提升家庭教育力、增强家庭凝聚力,为铸牢未成年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三)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

民族认同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度相关,是本研究关注的各项影响因素中相关系数最大的(见表4)。民族认同不仅对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产生显著性的正向影响,还在家、校、社三项外源性因素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尽管“本民族认同”与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呈正相关,但“中华民族认同”产生的影响力度更大。究其原因,“五个认同”(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求[25]。“中华民族认同”作为“五个认同”之一,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始终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才能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六、对策与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围绕如何铸牢中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铸牢未成年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厘清各主体的责任边界,让家庭、学校、社区各司其职,加强协同,形成合力。首先,要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让家庭教育回归本位。家长应从“依附者”转向“参与者”,树立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意识,发挥言传身教的示范性影响,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熏陶感染。其次,学校应扮演好“主导者”与“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开设家长学校、教育讲座、承担社区志愿工作等方式,规范引导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铸牢未成年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社区应从“旁观者”转向“合作者”,既要成为联结学校和家庭的纽带,也要致力于建构民族互嵌式社区,强化社区服务支持力度,推动社区场域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民族团结和进步。

(二)构建多维一体的教育体系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纵横交错,构筑全方位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在纵向上,各学段应有序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其中,小学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启蒙为重点,培育爱国之情;初中以丰富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为重点,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高中应着重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进一步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大学则要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到知行合一。横向上,学校教育应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发挥各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加强协调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具体而言,语文、历史、政治应作为教育主阵地,音、体、美等学科针对性融入,其余学科有机渗透,形成全科覆盖的教育格局。此外,还应通过常态化教育和主题式教育、传统学校教育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的方式,扩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覆盖范围。

(三)巩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条件,因此应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首先是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简称《指南》),准确理解《指南》的核心要义,做到素养导向、系统规划和全科覆盖,推进课程教材主渠道一体化建设。其次是提升教师文化素养,革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提升育人实效。再次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常态长效实施,为学生成长培根铸魂。最后应从物质、精神、制度、活动等层面加强建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增强学校文化底蕴的同时,着重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助力学生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普及质量

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程。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家通用语的普及推广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民族地区仍是推普工作的薄弱区域[26]。为持续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提升普及程度和质量,一方面,各民族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加大青壮年劳动力普通话培训力度和增强基层干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将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纳入相关工作规划,抓好贯彻落实;另一方面,要重点完善学校国家通用语推广普及工作,尤其是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学前学普”“童语同音”等专项行动计划,帮助未成年人尽早突破“语言关”。此外,要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能力,将使用国家通用语纳入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要乐用善用“互联网+教育”,使其成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27]。总之,只有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中搭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沟通桥梁,才能提升不同民族间的相似性感知[28],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06):1-14,123.

[4]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33-40.

[5]孙琳.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内涵要素、建构过程与培育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02):115-119.

[6]管健,杭宁.知情意行:四维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53-67.

[7]赵荣辉.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之内蒙古民族教育经验[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10-11.

[8]王平,李树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探索——以喀什市为例[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04):37-50,170-171.

[9]陈立鹏,薛璐璐.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的编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30-38.

[10]贝理,菲妮,山姆,等.文化过渡中的移民青少年:跨文化背景下的涵化、认同与适应[M].王朝晖,刘真,常永才,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237-239.

[1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47-149.

[12]江光荣.中小学班级环境: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4(04):839-843.

[13]赵磊磊.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及其社会支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332.

[14]邓新星.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5):8-14.

[15]朱碧波,李恬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解读与铸牢方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6):42-51,182-183.

[16]李雅宁,杨伊生.民族信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9):203-210.

[17]陈艳红,程刚,关雨生,等.大学生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自尊: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06):594-600.

[18]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06):17-2,92.

[19]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05):731-745.

[20]赵露,王阿舒,徐强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庭教育的实践逻辑与进路——基于助推理论的视角[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50-58.

[21]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1):13-21.

[22]邓文勇,李广海.社区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民族教育研究,2022(03):40-47.

[23]OLSON D.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s[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22(2):144-167.

[24]邓林园,方晓义,伍明明,等.家庭环境、亲子依恋与青少年网络成瘾[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03):305-311.

[25]彭尚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途径研究[J].民族学刊,2020(01):8-13,121-122.

[26]石琳.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共进路径[J].民族学刊,2021(08):46-53,125.

[27]张戈,李雪婷,吴艳梅.“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131-137.

[28]管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助推路径[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03):118-131,174.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athways for Solidifyi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Ethnic Regions:A Survey in Four Provinces in Southwestern China

ZHOU Qin, DENG Ting-yan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ciousness theory of psycholog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depth interview were conducted on the community sense of 6,786 student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Yunnan, Guizhou, Sichuan and Chongqing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will, in order to cultivate people in the new era who can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students' overall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cultivated, but the level of cognition and sense dimension i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parents,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group differences in aspects of gender, learning segments, ethnicity, urban and rural school locations, and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SES). The results of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s an exogenous factor, family function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upon students' sense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followed by school environment and comparatively weaker community support. As an endogenous factor, national identity plays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three exogenous factors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and the students' community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mmunity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mong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should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cooperation, build a multi-dimensional and integrated education system, consolidate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the campu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popularization in ethnic areas.

Keyword:ethnic regions;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 community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education of solidifying community sense of the Chinese nation; family-school-community cooperation


(责任编辑:海路)

初审:刘羽田,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