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协同推进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实践。本文基于系统观念,通过修正SFIC协同模型,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在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现目前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过程中存在主体基础薄弱、客体组成结构复杂、方式创新性不足、协同工作机制不成熟、三对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由此提出应从加大主体培育力度、正视客体差异性、提升协同效能、创新协同工作机制、理顺协同过程中的三对关系五个方面探索铸魂育人协同路径,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思想凝聚力,使青年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高质量推进民族地区高校的铸魂育人工作,有利于青年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铸魂育人;民族地区高校;系统观念;协同;SFIC模型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提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要范畴。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要素和不同方面,协同推进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实践。我国幅员辽阔,高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需“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量身制定”[3],充分发挥多元主体铸魂育人的优势,实现合力最大化。本文以系统观念为指导,通过运用SFIC协同分析模型,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在协同推进铸魂育人工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积极探索铸魂育人协同路径。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铸魂育人的内涵与价值
所谓铸魂育人,就是铸造优良品质、高尚灵魂,培育可用之才、有为之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铸魂育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是铸魂育人的科学指南与实践指引[4]。新时代铸魂育人的目标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铸魂育人有助于民族地区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维护国家稳定与民族团结;有助于民族地区落实教育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助于增强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高质量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二)协同推进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的理论基础
协同的概念源于协同学。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 Haken)首先提出。他认为,复杂系统是由相互影响的子系统组成,且在子系统的相互协调配合下会形成平衡有序的状态,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6]。协同理念为民族地区高校的铸魂育人改革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协同铸魂育人本质上是推动各育人主体利用协同工具,协调各方资源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最终实现育人效果最大化。
SFIC模型由美国学者克里斯·安塞尔(ChrisAnsell)和艾里森·盖斯(Alison Gash)于2008年首次提出。SFIC模型作为经典的协同治理研究模型,能够刻画协同治理的形成过程,其包含四个核心要素:起始条件(starting conditions)、催化领导(facilitative leadership)、制度设计(institutionaldesign)和合作过程(collaborative process)。每个要素又同时可以分解为更细粒度的变量,共同刻画了协同治理的过程[7]。
(三)SFIC模型的修正
在对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SFIC模型进行了修正。构建了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起始条件是各主体在形成协同前面临的情境,它既有可能促进协同,也有可能阻碍协同。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目前面临的各种挑战,是推动各主体协同的主要原因。
催化领导是有效协同的保证,能够促进培养各主体的协同精神。在校党委领导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高校铸魂育人主体,包括思想政治课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基层党组织及专业课教师。
制度设计是指在协同中各主体参与行动的基本协议与规则,也是多元主体的程序性保障。建立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工作机制是保证协同过程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
合作过程是SFIC模型最重要的一部分。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以培养民族地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通过正确处理协同推进铸魂育人工作时面临的诸多复杂问题,理顺协同过程,激发铸魂育人主体的积极性,增强铸魂育人协同过程的整体性、协调性、适应性,最终实现铸魂育人目标。
图1 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分析模型
二、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面临的挑战
(一)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主体基础薄弱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主体有了较大发展,但铸魂育人主体基础仍较薄弱,建设力度仍需加强。
1.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实力不强。思政课教师是高校落实铸魂育人工作的重要主体。目前,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仍较为滞后。首先,思政课教师数量上供给不足。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202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思政课教师有475人,学生人数为176663人,师生比为1∶371,尚未达到教育部1∶350的最低比例要求。其次,思政课老师科研能力有待提升。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共172项,来自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仅14项,这一数量远低于非少数民族地区的高校立项数目。最后,教师教学实践经验不足。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通过政策优惠引进了一部分应届博士毕业生担任思政课教师,他们的教学和实践经验不足,授课方式单一,不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辅导员、共青团干部队伍发展受限。辅导员、共青团干部是开展铸魂育人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管理工作和日常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这支队伍建设缓慢制约了铸魂育人工作的开展。一是专职辅导员、团干部配备未达到国家标准。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高校为例,截至2023年4月,学校学生总人数24840人,专职辅导员总数103人,辅导员师生比1∶241,未达到国家辅导员师生比1∶200的标准;校团委专职团干部6人,未达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在校学生10000至25000人的学校,校团委专职团干部编制不少于9人的要求。二是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事务性工作繁重。辅导员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既要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等日常事务,还要承担安全保卫、就业毕业等行政事务,制约了辅导员对学生铸魂育人工作的开展以及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三是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民族地区高校对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辅导员晋升和进修的机会较少,导致其对自身职业认同度低,人员流失现象较严重。
3.基层党的建设工作有待加强。目前,民族地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仍存在建设滞后的问题。一是学生党员和基层党组织数量较少。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高校为例,截至2023年4月,学生基层党组织数量104个,学生党员总数4255人,党员仅占比17.13%,学生党员及基层党组织数量较少,甚至存在部分班级“零党员”的情况。二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没有综合考虑民族地域特性,使得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不顺,不利于推动整个学校的党建工作。
(二)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客体组成结构复杂
1.学生生源结构复杂。民族地区高校的生源结构具有本地区学生多、少数民族多、农村牧区户籍多和困难学生多四大特点。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高校为例,2023年全校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总数为19353人,其中,自治区内学生13627人,占比为70.41%;少数民族学生8526人,占比为44.06%;农村户籍学生12425人,占比为64.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7673人,占比为39.65%。这种结构为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一定困难。
2.学生思想意识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一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深受本民族文化影响,自我意识和民族意识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意识相对薄弱。二是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本地区内学生较多,校园文化相对单一,学生思想活跃度不高,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低。三是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习俗禁忌,有些信仰是民族情感和认同,不易改变。四是户籍为农村或生活相对困难的学生由于承受着来自经济、生活、学习、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因而存在“心理弱势”和“精神贫困”的现象。
(三)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方式较为传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高校铸魂育人新形式,但限于民族地区本身社会经济发展的滞后性,高校铸魂育人方式仍然较为传统。
1.思想政治课程创新性不足。一是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理论授课依旧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其单向传输教学模式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实践教学活动类型固定。实践课多采取专家讲座、听报告的方式,且以学校组织为主,其他各实践活动方式较少。三是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力度不足。目前思政课改革大多是授课设备及平台的更新,仅仅是运用智慧教室、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内容并没有根本性变化,本质上还是基于教材的“照本宣科”。
2.教育网络平台使用效率较低。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大力打造铸魂育人教育网络平台,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某高校为例,截至2023年4月,学校思政教育平台学生注册总量18868人,注册率75.96%。虽然注册率较高,但是由于平台仍处于开发完善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阻碍平台的正常使用。一是平台使用率较低。大部分铸魂育人主体日常业务工作较多,无暇深入平台的运营工作当中,对于平台的运用熟练度较低,大大降低了教育网络平台的使用效率。二是平台宣传内容不新颖。当前大多数新媒体平台关于网络思政推送的内容,基本以文字堆积和简单的图片拼凑为主,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突破,使得相关内容死板、枯燥,学生难以产生阅读兴趣。
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民族地区高校在校园文化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等方法形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校园文化活动形式不够丰富,文化活动的规划和设计未结合大学生成长发展实际需要,存在一系列偏重“形式”和活动效应、标榜铸魂育人、切合时代主题的“华而不实”的活动,忽视了从整体布局和规划角度实施校园文化活动铸魂育人工作;校园文化活动保障不足,受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或制约,激励保障机制、网络制度规范有待完善;校园活动未形成体系,各主管部门与学院之间缺乏沟通配合,导致各主体分散式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尚未形成整体合力,难以产生“文化共振”的铸魂育人效果。
(四)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工作机制不成熟
目前,民族地区铸魂育人工作各方面投入精力分布不均,整体合力不足,究其原因是缺乏系统的铸魂育人协同工作机制。
1.协同工作基础薄弱。一是各主体的工作考核标准不同,难以用统一的铸魂育人教育教学考评标准来对其铸魂育人工作推动情况展开评价。二是各主体协同意识不强,铸魂育人主体缺乏对协同育人的认同感、责任感,未对协同铸魂育人进行有效、全面且系统化的学习,协同意识不强。三是协同能力不足,各协同主体对协同铸魂育人相关理论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的系统学习不足,影响协同铸魂育人的有效落实。
2.缺乏协同工作制度保障。一是尚未形成协同铸魂育人的考核机制及激励措施,导致各主体只专注于自己的业务工作,铸魂育人工作参与度不高。二是尚未建立铸魂育人沟通机制,目前各主体仍存在沟通不畅的现象,没有形成快速、高效的沟通渠道。
(五)民族地区推进高校铸魂育人工作三对关系尚未理顺
1.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碰撞。一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民族意识强烈。民族意识形成的民族文化会发挥“刻印印象”功效。一些少数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归属感,从而影响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二是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错误认知。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中华民族”等概念产生错误理解,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自身的民族属性的削弱。三是外来敌对势力侵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民族地区高校一直是国外敌对势力分裂渗透的前沿阵地。少数民族学生除了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还受到其他各种文化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容易被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侵蚀,进而转向社会主义事业的对立面。
2.共性教育与民族地区特色教育的融合程度不高。一是铸魂育人教育深度不足。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形式日趋多元,但教学大多停留于表层,缺乏整体系统的深度解析,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深度、广度不够,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二是缺乏民族特色元素。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相较于其他高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当地民族文化、历史与风土人情。但目前民族地区铸魂育人教育内容没有融入当地民族特色元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代入感,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
3.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不紧密。一是教育目标互不交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顶层设计、统筹谋划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没有很好地嵌入思政课程教育目标中,没有建立起“大思政”格局[9]。二是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做得不够好。专业课教师长期关注自身专业课程教学,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与理解不足,缺乏敏锐的政治嗅觉,对思政元素挖掘有限,很难准确地将思政元素带入课堂,存在“生搬硬套”“点到为止”的情况。三是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现行协同育人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尚不成熟,教师落实协同育人的动力不足,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三、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的协同路径
本文通过修正的SFIC模型,构建了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分析模型。通过对“起始条件”——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梳理,结合模型中促成协同的“合作过程”“制度设计”“催化领导”等要素,从加大铸魂育人主体培育力度、正视客体的差异性、提升方式协同效能、创新协同工作机制、理顺协同过程中的三对关系五个方面探索高校铸魂育人协同路径。
(一)加大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主体培育力度
1.提升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质量。第一,增强师资力量。民族地区高校要以“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才”共济的方式来解决高校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短缺的问题。要抓住人才流动的规律,从中发现提升空间,创造条件,提升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第二,鼓励科教创新。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加强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拓展工作平台和创新方法,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有机融合,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熏陶以及网络引导等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实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2.推动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以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依据,优化高校辅导员管理制度,明确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管理权限和福利待遇等,建立科学、有效的辅导员工作管理规范。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定期展开道德素养、管理标准、职业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支持和鼓励辅导员进行继续教育,创造更多对外交流与进修的机会,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增强队伍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
3.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一是要紧抓党的思想建设工作方向。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目标导向,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和实践。二是要完善基层党建落实机制。要通过建立“三单管理”(责任清单、项目清单、问题清单管理)压实党建责任,依托校、院、系、班、支部、党小组,制定铸魂育人主体的责任清单,细化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责任。三是要建设条块结合、院系统筹、系和班级融合的基层组织结构。要在校党委的领导和统筹下,发挥各院系党组织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做好党建工作。通过融合系和班级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解决学校大一大二年级党组织空白、党员少、党建工作覆盖不够的问题。
(二)正视民族地区铸魂育人客体的差异性
1.正视民族差异,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坚持贯彻理解、平等、尊重的理念,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理解文化差异。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加深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全方位地强化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就业指导等多个角度来解决相关问题。
2.构建并完善高校师生心理疏导与防护的一体化系统。学校应构建完善的“疏导”与“预防”相结合的师生防护体系,及时进行检测与引导,防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产生等。针对目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理想的问题,学校应该多渠道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榜样示范效应,通过开展成功就业校友分享经验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进行系统的择业指导和培训。
3.强化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根据他们的思维特征和现实情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少数民族发展史等纳入其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民族政策教育相融合,并进行持续的创造性探索,真正优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铸牢各族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
(三)提升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方式协同效能
1.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一是要突出核心内容政治设计,加强目标导向。在设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纳入其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和深入掌握,形成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要充分发挥民族高校自身的优势,积极传播民族团结知识,创新民族团结教育手段和方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三是要以四史学习教育为抓手。要立足新时代,以四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其融入思政课,努力培育高校学生的信仰信念,促使他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11]。四是要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课程化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多元形式。积极改革思政课传统滞后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结合民族地区高校自身发展定位及地区特色,推进思政课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教学,释放课程创新发展活力。
2.完善铸魂育人教育网络平台。一是充分利用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文化”铸魂育人平台所蕴含的信息内容加大引导社会和学校舆论、营造校园文化风气的力度,利用正确的舆论内容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内容对学生形成软性的约束,不断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内化学生的自我规范。二是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增强与学生社团、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指导并审核平台推送的内容,实现共监共管职责。邀请网络思政新媒体平台运营团队开展真实案例讲座与培训,提高新媒体负责人员的专业素养。三是通过平台的沟通整合功能发挥铸魂育人的合力,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领域,创新丰富教学方式,促进各育人主体之间实现便捷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促进平台影响力的提升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作用的发挥。
3.增强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功能。一是要加强校园文化活动顶层设计,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做好整体统筹设计,把校园文化活动铸魂育人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系统谋划。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综合运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组织形式,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育人形式。二是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保障机制构建,加强文化活动与铸魂育人融合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文化活动与铸魂育人融合实施机制和评价体系,完善高校网络文化平台监督管理规范。三是协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协同铸魂育人主体相互协作、多措并举,通过加强部门合作、院系交流共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既要聚力打造校级大型品牌性活动,又应鼓励各学院(系)相互交流打造中小型特色性活动。
(四)创新铸魂育人协同工作机制
1.夯实铸魂育人协同工作基础。一是要加强对铸魂育人各主体思政教育能力培训,重点解决兼职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以及辅导员、团干部、党务工作者不同程度存在的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不全面不系统,难以有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落实在日常教育工作当中,理论指导实践不够、无法最大限度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等问题。二是要积极发掘铸魂育人协同基础。探索专业课程中的育人功能,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相互融合,拓宽思政教育路径,调动各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协同发挥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教育作用,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大思政育人机制,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2.构建铸魂育人协同工作机制。一是要确定协同工作目标。要以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导向,紧抓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站在铸魂育人全局的高度,明确顶层目标要求,科学设计组成要素的目标功能,构建铸魂育人的协同机制。二是探索铸魂育人协同考核机制,建立校级铸魂育人工作专班,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建立铸魂育人协同激励考核机制,将相关指标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三是建立铸魂育人协同沟通协调机制,由校党委统筹各铸魂育人主体,建立高效的交流和反馈渠道,确保铸魂育人主体在工作中无障碍沟通。
(五)理顺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过程中的三对关系
1.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度,增强铸魂育人的整体性。一是要优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系。加强跨学科联动,共同搭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在实现各类课程教学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促进各类课程的深入交流与融合,同时加强平台的日常管理,保证平台资源丰富、使用规范。二是要加强对专业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培育,加强专业课教学的思政指导,积极主动地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观点“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价值蕴含有机融合起来。三是加强课程的针对性。要进一步了解学生实际需要,加强各类课程的联系,提升思政教育的整体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质效力,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因材施教,高度协同地促进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发展。
2.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意识。一是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流教育。民族地区高校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平台,要对民族团结进行主动宣传,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在整体上推动对学生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进程。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核心,将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教育引导学生完整准确掌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形成贯彻执行的思想遵循和行动自觉。二是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路径,构建并完善不同民族学生相互交流的文化氛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掌握“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的深层含义,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在各族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3.将民族地区特色元素融入铸魂育人教育,增强铸魂育人的适应性。一是要深入宣传国家关于民族团结建设的最新政策,加强对我国现行民族理论和政策的教育宣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刻植入铸魂育人教育中。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思政课程教育内容的现实针对性,把民族地区的发展实际、社会文化、学校特色、历史资源等内容纳入教学内容,使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铸魂育人的质量和水平。三是要打造民族特色思政教学案例。通过整合本民族地区英雄人物事迹、民族团结事迹、各民族优秀师生案例、本地区民族发展史、民族高校发展史等思政教育资源,打造特色精品课程、优秀教学案例,切实提高铸魂育人水平,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纵深维度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用。
四、结语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加强铸魂育人工作必须坚持和运用的科学思想方法。协同推进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工作,应加大铸魂育人主体培育力度、正视铸魂育人客体的差异性、提升铸魂育人方式协同效能、创新铸魂育人协同工作机制、理顺民族地区高校铸魂育人协同过程中的三对关系,积极探索高校铸魂育人协同路径,提升铸魂育人工作的实效性和思想凝聚力。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努力为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族团结发展和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人才和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9(04):64-68.
[4]商志晓.打牢铸魂育人的思想支撑[N].中国教育报,2020-07-30(03).
[5]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6]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郭治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42-55.
[7]ANSELL C,GASH A.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8,18(04):543-571.
[8]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9(01).
[9]冯刚,高静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实践维度考察[J].中国高等教育,2019(17):32-35.
[10]张碧菱,陈帅.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特征、本质规律与实践进路[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04):9-14.
[1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21(04):4-11.
Exploration on the Coordinated Path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EthnicRegions Based on the System Concept
SHI Jin-long
Abstract: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tressed the need to use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ought to cultivate students’soul and educate people.It is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Xi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Based on the system concep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problems faced b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soul cultivation and peopleeducation work by revising the SFIC cooperative model.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of soul cultivation and peopl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such as weak foundation,complex object composition structure,insufficient innovative mode,immature cooperative working mechanism,and the incompatibility of three pairs of relationships.Thus the article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enhance thesubject cultivation,realize object differences,improve collaborative efficiency,innovate the collaborative workmechanism,straighten out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and five aspects in exploring path for the soul cultivation andpeople education,so as to enhance the work effectiveness and thought cohesion,make young students activelyinv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High-quality promotion of soul cultivationand peopl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is conducive to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 forge the sense of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and cultivate people who can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soul cultivation and people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system concept;synergy; SFIC model
(责任编辑:海路)
初审:李柯瑶,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