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研究

作者:杨庆宇 张娟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23年第27期


摘 要:该文采用Kano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对我国云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具有代表性的西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西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应与群众体育相衔接,促进地区特色民族体育运动发展,多元联动存在政策支持、区域特色支撑和学校体育需求。以Kano模型为支持理论基础,得出必备需求、期望需求和魅力需求3种属性,主要内容为课程需进行知识文化普及、发挥民族体育修身养性功能、以武术类项目为主体多方向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等。协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西南地区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的优化路径,提出方法应用策略。明确各模型方法的利弊,进行互补递进,构建专家、学生双视角的西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体系。

关键词:Kano模型;AHP层次分析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1],将体育领域的工作聚焦于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两方面,发展群众体育运动,提高群众身体素质是目前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2]同时群众体育的建设也是体育强国的基础[3]。就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而言,群众体育开展的主要形式和内容多数是以民族传统体育为主,而民族传统体育学旨在研究中国民族民间体育的本质[4],间接促进民族民间群众体育的发展。在逻辑关系上,二者之间是传承与发展相结合、输出和需求相呼应的关系。所以根据社会需求的改变,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也要随之改变。

高校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与平台,肩负着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使命,是民族传统体育群众基础的重要来源。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类运动的群众应用层面,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与群众体育的转化是当今时代课程教育需求的重中之重。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在云南、新疆、广西等边疆省份发展较好,其原因主要在于地方文化要素。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如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内蒙古等地,历史上汉化程度相对较低且现代化进程相对内地较慢,所以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保留颇多,具有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

根据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群众体育重点发展战略,研究西南地区高校民族体育类课程的教育需求,制定民族体育课程群众体育方向化的优化路径则尤为重要,旨在促进边疆高校特色课程的发展,提高该地区群众体育的参与度。较以往研究不同,该研究采用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分别是以学生为主体需求的Kano模型和以专家为主体思考角度的AHP模型,对两个模型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互补,从而更为客观地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针对性提出优化路径,完善符合时代发展的西南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Kano模型问卷所调查的对象为西南高校在读大学生,选取云南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西南高校,不少于300名学生,并已修过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AHP调查问卷共咨询6名专家,分别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通过线上与线下双结合的方式向高校学生发放Kano问卷,得到问卷322份。在剔除无效问卷,筛选非目标对象、非目标地区后,得到309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au对Kano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测,问卷综合Cronbach'sa值为0.878,正向问题系数值为0.824,反向系数问题为0.846,皆高于0.8,信度校验效果较好。KMO系数的测度值为0.892>0.8,且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学数值为0.000,P值小于0.01呈显著性概率,说明Kano问卷拥有良好信效度。在Kano问卷合理指标的基础上进行AHP问卷发放,保证实验研究的可行性和衔接性。

1.2 研究方法

1.2.1 Kano模型的构建方法

Kano模型是日本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而构思提出的,Kano模型是将教育质量与用户满意度联系起来,并整理出相应的量化标准,主要反映用户需求、满意度之间的关系[5]。基于Kano模型可分析受众对象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的教育需求和满意度,如图1所示,从而寻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而设计路线解决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图1 课程需求的Kano模型流程图

1.2.2 Kano数据统计方法

该研究所应用的Kano模型是一种结合定量方法论和定性方法论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法,对已归纳客观事实的Kano各要素进行重要性评估、提出问题假设和重要性定量分析。运用Kano模型架构出包含Better-Worse的坐标象限图,Better表示满意度系数,Worse表示不满意度系数,如图2所示,共包含必备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期望属性、反向属性和可疑结果共6项属性。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阐述,归纳进行课程教育需求排序,为下一步了解课程需求设计提供参考。

1.2.3 AHP层次分析法体系构建方法

以学生自身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专家意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西南地区高校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将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设定为目标层,Kano模型中的必备属性、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设定为准则层。必备属性象限内的指标、期望属性象限内的指标和魅力属性象限内的指标设定为子准则层,根据专家征询和Kano模型指标确定指标体系,最终形成AHP问卷专家咨询,进行判断矩阵的构建,计算出权重值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得出专家角度的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的优先级排序。

1.2.4Kano模型与AHP层次分析法优劣比较

Kano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在构建各自体系进行优序排列时,皆存在一定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但二者在逻辑顺序上存在递进关系,可从决策者见解和受众者需求双角度进行分析。过程为专家—学生—专家,即专家制定指标,学生选取需求指标,专家对学生需求指标打分,最终得到以群众体育化方向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专家评价作为质量监控的模型体系。

图2 Better-Worse坐标象限图

表1 Kano模型和AHP层次分析法的优劣点对比

2.研究结果

2.1 民族体育类课程发展相关文献研究

2.1.1 边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历程

我国边疆地区民族体育类运动发展共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挫折期、恢复期、推进期和建设期。1966—1976年间,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群众体育受到重大挫折,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各项体育工作出现停滞等情况,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项目流失严重[6]。1979年2月,部分边疆少数民族的自治区体育委员会重新组织开展群众体育发展工作[7]。1992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民族工作会议,自此次会议之后,党中央加速推动边疆多民族地区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和群众体育的建设[8]。2012年11月,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事业”是目前建设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9]。新时代群众体育要根据地域特征进行开展,就西南边疆地区而言,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对当地群众的吸引力往往更大,有利于提高该地区群众体育参与度[10]

2.1.2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历程

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是建立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基础上而设立的。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调整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后,正式将民族传统体育学设置为体育学一级学科之一,以武术类课程为主体,包含中华民族民间群众体育、传统体育等综合性学科。后相继出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等专著,加快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11]。然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尚不成熟,重要原因在于理论体系不清晰,基础理论研究不深入,从而导致学科发展缺乏高度综合的基础理论知识体系作支撑[12]。存在发展时间较短,学科起步晚,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皆滞后等问题[13]。综合研究得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仍处于文化普及、内容补充、项目扩展阶段,相关的场地器械配备需增加[14]。同时,在新时代建设健康中国视角下,要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15],课程建设需考虑对育人、健身、修养方面的需求。最后,根据国家政策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特点、学校教育需求和群众体育需要进行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研究。

2.2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的Kano指标选取

此次指标的选定主要采取一般归纳法,对西南边疆地区高校学生做初步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受教育者的个人感受、民族背景等。结合文献资料收集和专家建议,对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要素进行整理与分类,共提取指标21项,如表2所示。

2.3Kano模型数据结构分析

Kano模型属性特征类别共有6种,该文中“G”代表魅力属性、“O”代表期望属性、“M”代表必备属性、“I”代表无差异属性、“R”代表反向属性、“Q”代表可疑属性。衡量系数用Better值与Worse值计算:Better(满意影响力)=(G+O)/(G+O+M+I),该指标介于0~1之间,值越大说明敏感性越大,优先级越高;Worse(不满意影响力)=-1×(O+M)/(G+O+M+I),该指标介于-1~0之间,值越小说明敏感性越大,优先级越高。而根据Kano模型识别工具可分别计算出Kano属性分析表和Kano属性系数图,二者皆可查看Kano属性,但两种计算方法角度不同,导致会出现部分计算属性和象限不一致的情况,但皆属于合理的Kano模型区间范围内。此次研究主要针对Kano模型属性分析结果表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根据Kano属性系数图进行AHP指标选择。

必备属性是课程教育需求的基础属性,是学生认为课程必须具备的属性,若没有这一属性则会导致学生满意度大幅度下降。包括民族体育知识文化学习、武术类课程建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技能学习和课程修身养性功能,这4项指标是民族体育类课程建设的首要需求。

期望属性与学生课程教育满意度、课程教育需求度呈正相关,需多加满足期望属性的课程教育需求。从教学项目角度分析,学生对骑射类项目最为感兴趣。从教学形式角度分析,情景教育模式和角色体验教育模式应多用于课程活动组织中。从教学实施需求角度分析,应加强国内外体育文化交流,建设民族体育活动的专门场馆,满足学生交流与活动需求。期望属性的提高会大幅度增加学生的课堂满意度,从学生角度可视作为主要需求点。

魅力属性满足将会提高学生的课程教育满意度,在开展课程中应重点考虑[14]。主要包括通过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的健身功能和健美塑形功能吸引学生,提供学生自我展示和人际交往的平台。增设球类项目和器具类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活动氛围,丰富课堂教育内容。在教学形式中开设专题展览这一教育环节,摆脱传统课程组织枯燥乏味的开展形式,可提升课堂吸引力。并适当添加民族传统体育构筑物,提高校园民族体育知名度和认可度,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表2 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指标

2.4 Kano模型模型矩阵分析

通过Kano模型数据可构建Kano模型矩阵,即由纵坐标Better值与横坐标Worse值构成的四象限图:第一象限为期望属性,Better值高,Worse值绝对值高,该象限的课程教育需求应首要满足;第二象限为魅力属性,Better值高,Worse值绝对值低,该象限课程教育需求优先满足;第三象限为无差异属性,Better值低,Worse值绝对值低,该象限的课程教育需求无需满足;第四象限为必备属性,Better值低,Worse值绝对值高,该象限的教育需求一定要满足。Better绝对值与Worse绝对值的坐标中心值坐标为(0.42,0.61),如图3所示。

表3 Kano模型分析结果汇总(%)

基于Kano模型四象限图可对西南地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进行排序,优先级排序通常为必备属性(第四象限)>期望属性(第一象限)>魅力属性(第二象限)>无差异属性(第三象限)。同一象限内,圆心与该点距离越长则优先度越高,排序越靠前。通过图3结果可判断排序依次为必备属性(A1、A5、A4、C2)>期望属性(C1、F2、D1、E4、F1)>魅力属性(B1、A2、A3、D2、F3、C3)>无差异属性(B2、C5、E3、E1、E2、C4)。

Kano模型问卷所针对的对象群体为西南地区高校大学生,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但仍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于课程教育的整体认知度不足,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范畴、概念、发展目标等尚不了解,无法从宏观角度分析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只能从个人角度感受并分析课程,得到的结果存在局限性和强主观性。例如,学生对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具体应包括哪些内容、有何种项目、师资力量是否足够等宏观角度层面不够了解,无法从整体角度进行课程设计,导致直接出现多项无差异属性。所以单一学生视角无法得到客观课程需求指标排序,需要结合专家角度综合分析课程教育需求,使研究结论更具有客观性、合理性和全面性。

图3 Better-Worse系数图

2.5基于Kano模型的AHP层次分析法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模型构建

结合Kano模型所构建出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指标进行分析,将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设定为目标层,将Kano模型中的必备属性、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设定为准则层。每个指标的属性特征类别不同,“G”为魅力属性、“O”为期望属性、“M”为必备属性,所以将必备属性指标层下的A1、A4、A5、C2转换成M1、M2、M3、M4,期望属性指标层下的C1、F2、D1、F1、E4转换成O1、O2、O3、O4、O5,魅力属性指标层下的B1、A2、D2、C3、F3、A3转换成G1、G2、G3、G4、G5、G6,将这15项子指标设定为子指标层,最终形成AHP层次分析法的模型结构,如图4所示。

通过Kano模型指标筛选后,确定目前西南地区高校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通过赋值可以使整个课程需求指标体系更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根据层次分析法(AHP)的定义,将各项绩效指标按不同重要程度进行打分,分值则按照层次分析法要求分为“1~9”标度。判断矩阵根据Saaty等人提出的一致矩阵法构建,将两两不同指标(判断要素i与要素j,其中i和j指任意两个相互比较的指标)进行比较,而非所有因素在一起比较。将6名专家的打分进行平均值计算,最后建立判断矩阵从而判断绩效指标的一致性。一致性计算值:当C.l.<0.1时,则可对各项绩效指标的权重进行计算;当C.l.>0.1时,则需要进行纠正判断矩阵,之后再计算绩效指标的各项权重值(见表4)。

图4 Kano模型的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分析图

表4 层次分析法的标度定义表

2.6AHP指标数据计算

以Kano模型中必备属性为例,该实验采取乘积—方根—归一化的处理方式进行各指标权重值的计算。经过专家鉴定和打分后,列出期望属性指标的判断矩阵,如表5所示。

由此可生成必备属性判断矩阵:

表5 必备属性子指标的判断矩阵

同理可生成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的指标判断矩阵,之后计算各判断矩阵的权重值。

此次选取的权重计算方法为几何法,其原理为将每一行元素相乘得到一列向量,之后将新的向量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等价求1/n次方,最后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最终的权重结果,公式如下:

由公式(1)计算各项绩效指标的权重值。

期望属性矩阵:

魅力属性矩阵:

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值,得出必备属性、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的判断矩阵,之后对各个指标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可以证明层次分析法的判断矩阵是否合理,是否可以作为标准来进行权重值计算,从而保证层次分析法具有客观性,合理性。经过乘积—方根—归一化的处理方式,计算出必备属性、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3项指标的权重值,如表6所示。通过层次分析法的计算可明确各属性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可比较属性内部指标之间权重值大小,从而更好地判断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

表6 AHP层次分析法结果

2.7Kano模型与Ahp层次分析法排序对比分析

Kano模型指标优序排列与AHP指标权重进行对比,如表7所示,可得出两种排序方法在课程需求方面的优劣势。例如:武术类项目(C2)这一指标在使用Kano模型的排序后,在必备属性区间中处于最末尾的位置,而在AHP层次分析法中则处于仅次于民族知识文化学习(A1)的位置。主要原因是部分学生不了解武术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民族传统体育学科正是在武术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武术学相对成熟以后,逐渐拓展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学[15]。武术是所有学校建设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的首选项目。Kano模型中的期望属性结果表明,学生最为期待骑射类项目,而站在专家角度分析,骑射类项目相对于其他民族体育类项目突出价值不明显,认为骑射类项目占用资源颇多,但应用场景有限,所以存在一定的弊端等。由此可发现,AHP层次分析法能弥补学生在课程活动认知上的不足,并从课程参与者角度转向课程建设者角度,使整体研究形成课程建设者角度—课程参与者角度—课程建设者角度闭环,需求排序更为客观。

表7 Kano模型指标优序排列与AHP指标排列对比

3.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的优化路径

3.1塑造课程群众体育方向化理念,由“学校体育”转向“社会体育”

相对于竞技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需实现非目标化、非功利化、非金牌化思维,协同高校体育课程育人机制,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储备,加强建设群众体育的地方后备人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需向群众体育方向转化,体现普适性和普惠性特点,教学效果需兼具健身性、修身性和塑身性。教学理念从服务于学校课程需求转化为服务于群众体育需要,通过地区高校课程衔接地区群众体育特色。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上需遵循体教融合政策,课堂目标设置上需考虑体医融合需求,发展形式上需与竞技体育有所区分,最终形成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教学风格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3.2加强课程建设顶层规划,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的育人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时间短,基础概念和学科边界感模糊,学科的成立与发展基本皆是由武术类项目推动,顶层设计规划没有健全。作为综合类学科,需要明确本学科所具备的价值、功能与未来发展方向。相对于竞技体育课程的整体性、规范性和统一性,民族传统体育课程需根据其项目特点,发挥育人价值,探索修身养性功能,挖掘各项目潜力和地区资源,充分汲取地区文化精华,达到学于学校,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实现民族体育课程的建设与发展。

3.3以武术类课程为教学主体,多方向扩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项目

武术类项目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发展,是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民族体育各项价值的项目,最为符合民族体育类课程的价值需求和功能需求,最为契合各项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并兼具文化性、健身性、修身性等一系列特质。武术类项目的选取可考虑地区特色,如西南地区哈尼族四方拳、傣族孔雀拳、纳西族东巴跳和阿昌族十字拳等,添加地方特色武术课程,可促进地区武术文化和群众体育文化的发展。未来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建设需坚持以武术项目为核心,骑射类项目、球类项目、器具类项目和操类项目协同发展路线,使整体的民族体育类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

3.4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优势,探索课程教育新模式

西南地区具有多民族、多文化、多邻国的特点,传统的竞技体育学科在该地区难以达到增进各民族、各国家友谊的目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兼具包容性、文化性、普适性的特点,更为适合作为交流的媒介,符合“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精神。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另一优势是可通过各类教学模式或课堂形式进行教学,如角色扮演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活动教学等,云南大学曾运用典故“辕门射戟”进行射艺课程角色体验和情景再现教学,既普及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又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观。这些教学模式或课堂形式是竞技体育类项目难以复刻的,具有更高的育人价值和教育意义,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需挖掘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整体的可塑性,使得学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我国西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应与群众体育相衔接,促进地区特色民族体育运动发展,多元联动存在政策支持、区域特色支撑和学校体育需求。主要内容为课程需进行知识文化普及,发挥民族体育修身养性功能,以武术类项目为主体多方向传授民族传统体育技能等。

4.2建议

该文针对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相似的西南边疆地区进行民族体育类课程教育需求探究,旨在促进该地区民族体育类课程的发展。同时,该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可为其他地区、机构在研究高校课程教育需求、公共体育教育需求或群众体育教育需求时提供全新思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郇昌店,党琳燕,岳游松,等.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群众体育和人民的关系建构历程及经验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03):241-247.

[3]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44-445.

[4]刁羽.高校图书馆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优化研究:基于Kano模型与教育质量差距模型的视角[J].图书馆学研究,2013(08):22-26,48.

[5]郑国华,祖庆芳,何平香.我国少数民族群众体育政策的历史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02):16-22.

[6]宁夏体育志编审委员会.宁夏体育志[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17,32,40,58,68-70,472-475.

[7]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1990-2002)[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33,50.

[8]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01).

[9]于显洋,徐有彬.中国群众体育参与变迁的群体分化: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1(11):52-60.

[10]马学智,胡少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2(09):33-46.

[11]郝家春,龚观.新中国70年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回望与前瞻[J].民族教育研究,2020(02):104-111.

[12]李玉文,白晋湘.新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机遇与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22(10):57-64.

[13]白晋湘,万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建设研究[J].体育科学,2018(10):12-18.

[14]邱丕相,杨建营,王震.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回顾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0(01):12-20.

[15]魏峰,赵项.基于KANO-AHP的宠物猫陪伴机器人设计研究[J].设计,2022(01):128-131.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Traditional Ethn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Southwest Frontier

YANG Qing-yu, ZHANG Juan


Abstract:The Kano model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are used to analyze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traditional ethn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representative universities in the southwest such as Yunnan University, Guangxi University and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in China.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southwest in China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mass sport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ethnic sports, and that there should be policy suppor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support and school sports demand in diversified linkage. The Kano model is taken as a support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obtain the three attributes of essential needs, expected needs and charm needs, and the main content is to popularize knowledge and culture in the curriculum, play the role of ethnic sports in self-cultivation, and teach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skills in multiple directions with Wushu-related events as subject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optimization path for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ethnic sports courses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and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model method is clarified to carry out complementary progress, and the educational demand system of traditional ethn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in the southwest from the dual perspectives of experts and students is constructed.

Keyword:Kano mode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Educational needs


初审:李柯瑶,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