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比较研究——基于区域内部间的数据分析

作者:张学敏 江瑞涛 胡雪涵来源:《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摘 要:西藏地区作为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攻坚克难重地,其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不仅是基于自身教育资源“低洼地”的特殊考虑,更是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与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发现,西藏地区总体上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教师队伍水平有所提升、教育对口帮扶作用显著,其教育事业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支持下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西藏地区仍然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等基础性问题。对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经费精准预算和合理投入、打造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保障教师队伍“量”“质”双升、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对口帮扶效应,在新发展阶段更好促进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西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比较研究

 

一、问题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在教育领域突出表现为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美好愿景与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因此,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将深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确保到2035年全面实现优质均衡的教育。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对于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化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作用。效率与公平是教育资源配置追求的双重目标,兼顾公平的同时使得教育资源效用最大化有助于教育资源配置水平提升。“效率”是指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所以政府需要在多种资源配置机制中选择最优方案,以使最小的教育投入获得最大的教育收益。“公平”则是指公共教育资源的分配能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教育资源以及均等的受教育机会[1]。教育资源配置涉及“各种教育资源进行配置后所形成的各级各类教育与社会对各级各类教育需求之间的均衡”[2]。因此,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利于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是夯实脱贫攻坚根基之所在。而西藏曾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优化西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仅是基于其自身教育资源“低洼地”的特殊考虑,更是推进新时代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必由之路。鉴于此,本文基于各区域内部间教育资源配置情况,并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将各区域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旨在对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配置水平进行区域比较分析,试图深入探究西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及主要问题,以期为西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学术参考。

二、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比较分析

教育资源是投入到教育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3],教育资源配置是在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进行的资源分配的经济活动[4]。因此,本文将重点从教育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结构等方面对比分析西藏地区与东、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差异。此外,考虑到西藏教育帮扶的特殊性,本文还将单独分析西藏地区教育帮扶资源配置状况,以期全面深入探究、诊断西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与突出问题。

(一)财力资源对比分析

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对西藏地区与东、中、西部地区教育财力资源配置数据进行均值处理,结果如下:

表1 2020年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财力资源配置对比

从表1可以得知,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西藏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幅度较大,达12.16%,但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却较低,表明西藏自治区政府对于公共财政经费的预算安排应继续向教育领域倾斜,争取达到15%的水平,稳步推进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东、中、西部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的比例居于1.51%至2.87%之间,而西藏地区基本建设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的比例却高达7.56%,远高于东、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这侧面反映出近年来西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较大。例如,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20》显示,2019年全国普通高中生均基本建设经费369元,西藏基本建设支出2527元;全国高等教育生均基本建设经费1131元,西藏同样高达36209元[5]。显而易见,西藏地区教育基本建设支出在全国范围来看是无出其右。另外,相比东、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西藏地区普通小学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为31312.18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西藏地区教育经费整体投入相对充足,但这一充足水平是基于高基本建设经费的低水平充足。究其原因,首先,西藏的基础设施正处于着力建设阶段,基建设施的完善情况不如东、中部地区[6]。其次,受高寒高海拔环境的影响,西藏的各级各类学校还要提供供暖和比其他地区需求量更大的住宿服务。这使得西藏优先将教育经费投入到基本建设当中。再者,西藏实施了特殊的教育补贴政策。在学生补助上,除了有学生助学金以外,西藏还实行了特殊的“三包”经费政策,并逐年提高“三包”经费标准,确保西藏学子在读期间的基本生活保障;在教师工资和福利上,考虑到西藏特殊的工作环境,对西藏教师给予适当的高原补贴。

总而言之,自实施“西部大开发”“对口援藏”战略以来,西藏教育投入稳步提高。然而,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等各种因素影响,西藏地区教育投入力度虽大,但资源分布不均衡,中心城区及周边教育投入水平显著高于偏远地区[7]。为此,西藏应全面提高教育投入效益,推进新时代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物力资源对比分析

考虑到对各级各类教育物力资源配置进行分析相对繁杂,因此,本文重点围绕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物力资源配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对西藏地区与东、中、西部地区小学阶段教育物力资源数据进行均值处理,得到的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平均值与各项指标生均值如下:

表2 2020年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物力资源配置对比(小学)

从表2中不难发现,由于地广人稀的地理环境特征,西藏地区在生均校舍面积、绿化面积和运动场面积上有着得天独厚的空间优势,生均宿舍面积远高于全国和三大区域平均值的原因可能是西藏农牧区学生占比较大,相比其他地区,西藏学生有着更多的寄宿需求。此外,西藏地区当年新增校舍面积显著高于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西藏地区目前仍处于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持续改善当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其次,西藏地区危房面积较少,侧面反映出西藏教育经费相对充足,较好地保证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这也恰好印证了为何西藏地区在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中基本建设支出占有比例较高。再者,西藏地区小学生均计算机台数与生均教学仪器资产值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西藏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尚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应用,以防教育信息化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最后,相比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西藏地区小学生均图书册数仍比较落后。这意味着西藏需不断增强学校图书等软资源供给,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总之,西藏地区整体办学条件近年来明显改善,但边境地区的国门学校仍面临着没有高中,且缺乏公共基础设施、教学仪器设备以及网络信息建设落后等窘境,物力资源方面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不均衡现象。例如,边境县聂拉木县的幼儿园仍缺乏图书和教学设备,25所幼小学校中有21所没有卫生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康马县、定日县、噶尔县小学仍没有连接校园网[8]。造成边境地区与中心城区教育物力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可能在于:首先,以拉萨为主的中心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气候和海拔的适宜性使得其有更多的劳动力与优先发展的机会。而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稀疏,距离西藏经济、教育中心较远,失去优先发展机会的同时自身“造血功能”还较为薄弱。其次,边境地区海拔普遍较高,气候环境较为恶劣,信息建设较差,运输和完善物力资源所耗费的成本更大。对此,西藏应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缺口,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促进西藏教育资源配置优质均衡,从而稳步推进新时代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人力资源对比分析

教育人力资源配置主要包含生师比以及教师学历、职称等构成情况。为保持前后一致,选取了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人力资源配置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20》,对西藏地区与东、中、西部地区小学阶段教育人力资源配置数据进行均值处理,结果如下:

表3 2020年西藏与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源配置对比(小学)

从表3能够得知,在西藏地区教师资源配置中,仅教师本科学历及以上占比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东、中、西部地区教师增长率而言,西藏地区教师增长率达到了5.71%,表明近年来,西藏地区教师队伍不断扩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但在教师引进时还要加强对教师学历的把关,吸引更多优质教师,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同时,西藏地区教师高级职称及以上占比也明显高于东、中部地区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于西部地区教育给予了一定的照顾,适当放宽了教师评定标准和条件,增加高级职称名额,从而导致其教师高级职称占比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西藏地区在引进优秀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西藏应注意在人才“引进来”之后更需“用得好”,充分发挥优质教师效益,推进教师队伍建设“量”“质”双效提升。另外,西藏地区小学生师比明显低于东、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从1992-2006年,15年间生师比均高于20的水平[9],到2020年仅为14.4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可以看出,西藏地区在师资力量充实上成绩斐然,这得益于“三支一扶”“定向就业”等特殊的西部人才援引政策。但边境的国门学校仍然存在着师资匮乏、“一师多职”的现象。例如,阿里地区共8个行政区域,其中有4个边境县,而边境县的教师仅占全区教师的33.81%。截至2020年10月,边境县札达县的小学甚至没有专门教授艺术、音乐、美术的教师;边境地区师资匮乏的同时教师流失现象还较为严重,边境县日土县2020年基础教育共增教师8名,却减少了19名教师[8]。这种状况一方面可能由边境地区高寒缺氧的环境,教师身体压力较大引起;另一方面,可能由边境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不高,教师幸福感不强导致。由此观之,西藏亟需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本土化环境的教师队伍,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举措,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同时,还需注重调节区内教师供给平衡,确保由一般均衡向特殊供求平衡过渡。

(四)对口援助特殊分析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与内地相比,西藏教育基础薄弱,发展落后。因此,教育援藏一直是党和政府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通过采取“分片负责,对口支援”的方式和“定点、包干、负责”的办法,由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18个省(直辖市)对口支援西藏的拉萨、昌都、山南、日喀则、那曲、林芝、阿里7个地(市),支持西藏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上述18个省(直辖市)重点帮助西藏自治区改扩建15所普通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另外,东、中部职教集团、民办本科学校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中等职业教育,17个职教集团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对口支援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17个地(州),33所民办本科学校原则上按照“二对一”的关系对口支援西藏和涉藏工作重点省17个地(州)。此外,内地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藏高等学校,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7所高校团队对口支援西藏6所高校,支持受援学校院(系)的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以及援助教学设备,使受援学校的院(系)综合办学条件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有关标准。[10]

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往“分散式”的、以“输血”为主的教育援藏模式难以满足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为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提出了“促进教育援藏团队与受援学校团队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援藏团队内部深度融合”的“组团式”教育援藏新模式[11],从外在式“输血”向内生式“造血”转型。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实施方案》强调,“组团式”援藏工作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着力建设本地人才队伍[12]。目前,内地799名援藏教师“组团式”对口支援西藏20所中小学,西藏选派410名骨干教师赴内地挂职培训、跟岗学习,受援学校管理能力和教学质量明显提升[13]。但在实际教育援藏过程中,仍然存在交流沟通障碍,内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西藏教育实际不相适应,援藏工作时间与教育周期不相匹配,对口支援资金审批时间过长、程序冗杂,以及制度与工作的矛盾导致的配置低效等问题。对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应充分发挥对口帮扶效应,提升核心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三、优化西藏教育资源配置的现实路径

针对西藏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现有问题,西藏自治区政府应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教育经费精准预算和合理投入、打造教育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保障教师队伍“量”“质”双升、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对口帮扶效应,助推新时代西藏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宏观调控:精准预算和合理投入,实现西藏教育经费差别化投入

人力资本理论阐述了教育、健康和培训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也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14]。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往往是重要的政策工具[15]。Lafortune等学者研究发现,美国的均等化教育财政改革提高了低收入学区的教育经费支出,教学相关支出、生师比、教师收入等随之改善,因而教育产出有所提高[16]。短期来看,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会在当下形成现实的消费需求;长期来看,教育投入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优质的教育能够有效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聚,从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已连续10年保持4%以上,教育经费使用结构总体上呈现出“三个一半以上”现象:各级教育中,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各个地区间,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区[17]

为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应充分发挥教育经费投入的实际效用,通过精准预算和调整教育投入结构,推进新时代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优化教育支出结构,避免盲目投入。西藏自治区政府应根据各地(市)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各级各类教育经费进行精准预算,做到按需分配、合理配置,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域内教育经费的再分配,加大对高寒高海拔地区、边境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实现西藏教育经费差别化投入。第二,加强教育经费投入低效区域的技术指导。西藏自治区政府应加强各地(市)教育经费投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指导和监督工作,从管理制度改革和技术支持的角度提升其教育资源利用率[18],增强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充分发挥教育经费投入的最大效益。第三,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绩效评价制度。西藏应制定统一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西藏各地(市)教育经费投入情况以及投入效益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实时监管和动态评估,及时反馈并有效改善投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与盲目投入等问题,推进绩效效果与预算编制有效衔接。

(二)资源共享:建设信息化共享平台,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基础教育设施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内容。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技术与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渗透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推动着教育生态系统的深刻变革[19]。智能技术为在校际、区域、国家和全球范围内收集、分析教育数据提供了可能,为促进和管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提供了条件[20]。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西藏“弯道超车”的可能。

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并通过迭代升级、更新完善和持续建设,实现长期、全面的发展[21]。为此,在新发展格局下,西藏应重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第一,建设信息化交流平台,促使资源及时共享。为减少西藏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冗余与闲置现象的发生,同时弥补边境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教育资源效用最大化。同时,教师与学生还可以通过这种信息共享平台学习优质课程,构筑“东—西”教育虹桥,以东部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西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如此一来,既避免了中心城区教育资源过度开发与重复建设问题,也解决了边境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第二,增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可达性和公平性,加强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西藏自治区政府应加强与当地教育厅、规划部门等的沟通交流,实时掌握各地(市)设施规模、服务距离、人口布局、交通路网等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其可达性与公平性[22]。同时,应加强智慧校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利用智能技术升级教学设施、科研设施以及公共设施。依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分布空间的不均衡性[23],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第三,完善教育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引进力度。西藏信息化建设硬件设施总体情况较好,但效益不高,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许多地区的信息化工作人员数、接受过信息技术相关培训的专任教师占比不高,信息技术课程课时数偏低,部分地区甚至并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这种“不会用”“无法用”的情况极易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为此,应落实“珠峰旗云”计划,大力引进信息技术人才,适度向高寒高海拔地区、乡镇地区和边境地区引流,提高信息化设备利用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三)“量”“质”双升:加大优质教师引进力度,全面推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教师是保证教育公平、教育供给和教育质量最具影响力、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了政策引导和实践指向。2013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广大教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进一步强调,好的学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一支优秀教师队伍[25]

为确保西藏教师由一般均衡向特殊供求平衡过渡。首先,要因才制宜,实行“取长补短式”教师转岗。这种转岗模式,不仅是校内、校际之间的差值互补,也是地域间的动态均衡。打破原有单一的富余学科教师转岗方式,通过对有意愿转岗的人员进行多方面、多维度的评估,准确筛选出具有从事教学潜力、相关学科优势的人员,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培训,使转岗人员不足得到弥补、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确保教师转岗过程顺利过渡,实现短期内教师数量和质量的提高,避免出现“一师多职”的现象。其次,适应与引领,“内外结合式”培养教师,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本土教师队伍。“内外结合式”培养,由“组团+驻校”式培训和“渐进内生式”培养两部分组成。“渐进内生式”培养,即依托本地高校资源,借助东、中部地区高校平台,以本地教师为主体,以培养全科型、创新型教师为目标,充分整合优质资源,培养具有服务家乡情怀、先进教育理念、扎实专业基础、高水平教学技能的人才,逐步推进扎根服务西藏地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激发西藏教育现代化内生发展动力。“组团+驻校”式培训,即对口支援单位整合多方资源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由多学科教育专家组成的团队进驻到当地学校,以受援学校教师为对象,以一学年至两学年为周期。支援教师选派应与受援地学校的学科需求对应,根据西藏地区教育特殊需要,采取听课、示范课、评课、教研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随校指导、诊断和培训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为受援地培养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的教师,从而培养西藏地区的教育“造血能力”。再次,落实教师提前退休政策,加大青年教师引进力度。长期生活在高海拔环境中会导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和判断力等认知能力下降。虽然西藏于2012年出台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前退休和离岗休养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了在藏工作满25年的事业单位人员可以享受提前退休政策,还特别强调了4300米以上的高海拔工作人员退休年龄可放宽5岁。但是由于高寒高海拔地区面临着教师青黄不接的现象以及各地政府的政策执行差异,该政策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所以要提升高寒高海拔地区教师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在落实教师提前退休政策、甚至继续放宽退休年龄的同时,持续加大青年教师引进力度,达到以“量”保“质”的效果。最后,完善教师职务考核机制,建立多方位全面化的教师评价体制。西藏自治区政府在教师职称认定、评审上应向高寒高海拔地区、边境地区以及深度贫困地区学校适度倾斜。同时,尝试将有能力的教师选派到那曲、阿里等偏远地区进行轮岗,交流教学经验,带动当地教师深化学习,并将轮岗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之一,激发优秀教师轮岗意愿。在那曲、阿里等高寒高海拔地区实行“按需补缺”“因需设岗”的教师聘用方式,实行“定点攻艰式”支教政策,减少“一师多职”现象的发生,确保边境地区教师的特殊供求。

(四)合作共赢:充分发挥对口帮扶效应,提升核心地区辐射带动作用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家庭劳动力教育年限每增加3年,贫困发生率则会下降9%,增加至12年以上,贫困发生率几乎为0[26]。这意味着,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具有根本性、先导性作用,开展教育对口帮扶是改善西藏社会风貌,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先赋性文化资本”处于弱势群体的西藏地区学生而言,充分发挥教育对口帮扶提供的补偿性文化资本充实“后生性文化资本”显得尤为重要[27]。教育对口帮扶正是通过提供人、财、物等教育资源,提高受援地区学校教学质量,激发本土学生的先赋性动力,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增加学生文化资本具体形态,以弥补贫困家庭学生先天性文化资本不足的问题,并帮助他们获得标志某种社会地位的品位、旨趣以及文化素养等符号,从而在社会阶层中打破阶级固化,实现阶层跃迁[28]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完善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9],这为对口帮扶西藏教育提供了政策引导与实践路向。第一,精准施力,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在教育对口帮扶的过程中,帮扶方需要根据西藏地区实际教育需求,聚焦主要薄弱环节,集中力量解决最突出问题,确保教育对口帮扶工作突出重点、精准施力,实现确凿、无缝、按需帮扶。第二,共享优质资源,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帮扶方应按照“调控管理—联动共研—资源共享—互补共进”的思路开展对口帮扶工作[30],将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西藏地区。在此过程中,帮扶方充分发挥“领头雁”的作用,辐射带动西藏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第三,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被帮扶主体“造血功能”。教育帮扶主体应从单向的“输送”人、财、物转向“打造一批带不走的教师队伍、优质学校”,激发西藏地区教育和经济自主发展潜力,从而真正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夯实根本基础。第四,建立多元教育帮扶评价制度。教育帮扶优劣并不能单纯以支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衡量,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诸如帮扶成效、质量提升以及效率提高等。

结语

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以来,西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充足、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教师队伍水平大幅提升、教育对口帮扶作用明显,其教育事业发展在教育资源配置积极支持下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相比其他各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情况而言,西藏地区仍然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不充分等基础性问题。因此,西藏自治区政府在未来教育发展规划中应注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然而,促进西藏地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是一个长期、复杂且艰巨的系统工程。对此,只有以教育公平为指导思想,以切实可行的政策制度为保障,形成政府牵头、学校执行、社会关注的共治格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统筹实施,才能够不断优化西藏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新时代西藏教育高质量发展。

 

注释:

①2016-2020年,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的平均值是15.64%(根据教育部文件《2016-202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表》计算所得)

②2016-2020年,西藏年生均“三包”经费标准分别为:3240、3480、3720、3720、4200元,数据来源于西藏教育厅。

 

参考文献:

[1]陈蓉晖,赖晓倩.优质均衡视域下农村学前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差异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21(Z2).

[2]王卓.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理论研究——教育学的立场和观点[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范先佐.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305.

[4]张学敏,叶忠.教育经济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67.

[5]教育部财政司.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6]王靖,杨若愚.西藏地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与评价——基于东、中、西三省的对比分析[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3).

[7]黄晓勇,赵凡.不同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比较分析——基于江苏、湖南、西藏部分地区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4(01).

[8]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自治区教育事业统计资料[R].西藏自治区教育厅,2020.

[9]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10]教育部关于加强“十三五”期间教育对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区工作的意见[EB/OL].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srcsite/A09/s3082/201701/t20170112_294684.html.

[11]补齐教育短板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公平 山南“六个融合”丰富“组团式”教育援藏内涵[N].西藏日报,2017-01-23.

[12]刘齐.新时代教育援藏的理念与实践[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

[13]许成仓.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 努力实现五个100%目标——在2017年度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西藏教育,2017(03).

[14]郝晓伟,杨曦,闵维方.“资源诅咒”是否会挤出教育投入[J].教育与经济,2022(01).

[15]王晓霞,吴斌珍.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与结构对教育结果的影响[J].经济科学,2022(04).

[16]Lafortune,J.,Rothstein,J.,Schanzenbach,D.W. School Finance Refor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tudent Achievement[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2018(10).

[17]教育部.教育投入十年增加3万亿一半以上用于义务教育[EB/OL].光明网:https://m.gmw.cn/baijia/2022-09/27/1303156097.html.

[18]赖晓倩,陈蓉晖.城乡学前教育资源投入绩效测评及差异分析——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J].教育学术月刊,2021(01).

[19]庄榕霞,杨俊锋,黄荣怀.5G时代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J].中国电化教育,2020(12).

[20]黄荣怀,张慧等.人工智能促教育2030议程实现[N].中国教育报,2019-05-18.

[21]教育部.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意见部署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21(08).

[22]涂然,周锐,王新军.城市基础教育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与公平性研究——以上海市浦西8区小学为例[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06).

[23]涂唐奇,陈江龙,魏也华等.南京市基础教育设施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01).

[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EB/OL].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https://zh.unesco.org/themes/teachers.

[25]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2-04/25/c_1128595417.htm.

[26]包晓光,张贵勇.教育扶贫的价值和路径[N].光明日报,2018-08-28.

[27]曹志峰.基于文化资本的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实现机制研究——以“组团植入式”教育对口帮扶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20(04).

[28]陈乐.“先赋”与“后生”:文化资本与农村大学生的内部分化[J].江苏高教,2019(08).

[29]谢治菊.东西部协作教育组团帮扶的模式转向与本土建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

[30]赵承红.辐射带动 双轨并行:实现辖区内教育均衡优质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10(S2).

 

(责任编辑:杨小峻)

初审:彭洪莉

复审:王晓燕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