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三种取向

作者:袁迎春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摘 要:近年来,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对象”“视角”和“目标”等三种取向。对象取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测量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研究为其他研究提供学理基础。视角取向,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去看待、分析特定的民族议题,彰显这一视角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目标取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研究目标,并基于多元化的角度提出相关实践策略或路径。通过梳理和比较,可以发现这三种研究取向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而在逻辑上和实践上更加充分地融合这三种研究取向,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取向;对象取向;视角取向;目标取向


引言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完成了从“自在”到“自觉”的民族认同转变。[1]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不仅被创造性地提了出来,而且得到了全方位的阐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的把握,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2014年5月,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各族群众中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不断丰富,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开始大量涌现。2022年10月1日,我们借助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进行搜索发现,2014—2022年篇名中包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成果共有2003篇,年均223篇,且研究成果数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现有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我们继续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内容和方向提供了有益参考,而梳理这些成果的内容和特点则为我们掌握这一议题提供更为坚实的研究基础。郝亚明认为,就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言,学界已经呈现出“民族团结话语”“国族建构话语”和“共同体建设话语”等三种理论认识趋向,这三种趋向虽没有根本性冲突,却也体现出不同的学科传统和逻辑取向。[3]但是,这三种研究话语都是集中在“铸牢”所扮演的角色,而对于如何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及其对其他相关研究的指导作用有待继续梳理。循着这个思路,我们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同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研究者们的运用方式,从而为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进而寻求更多元、有效的铸牢路径或策略。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相关研究中的角色和运用方式可以归纳为“是什么”“怎么用”“怎么做”等三个问题,而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则直接体现出学者们不同的研究取向。本文将学者们的研究取向归纳为“对象取向”“视角取向”和“目标取向”,并希望通过比较这三种研究取向,来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和现实功能,进而推进这一议题的研究。

一、“是什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对象取向

所谓对象取向,就是把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测量等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研究为其他研究提供学理基础。遵循这个研究取向,2014年以来,研究者们形成了“核心”和“整体”的分析路径。采取核心的分析路径,研究者们主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五个认同”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扩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内涵;采取整体的分析路径,研究者们则是不断尝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给出学术定义,并努力建构用于实证分析的测量指标体系,进一步明确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

(一)核心内容: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早在20世纪末,我国的民族地区就开展了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和文化观教育,并在21世纪初正式开启了“四个认同”的教育。[4]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5]由此,“四个认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议题之一。关于如何理解“四个认同”,社会各界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但是这些解读总体上属于政策宣传和对策性研究,是对于“‘四个认同’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继续加强‘四个认同’教育的呼吁”[6]。但是,一些学者基于理论思考和经验调查,尝试对“四个认同”的内涵进行了相对深入的解读。[7]同时,有学者基于“四个认同”的丰富内涵尝试进行实证调查[8],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五个认同”:“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9]。从“四个认同”到“五个认同”的转变具有深刻意义,也进一步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五个认同”提出以后,学者们一方面继续阐释“五个认同”的内部逻辑及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另一方面则继续探索推进“五个认同”实证研究的路径。

首先,学者们不断厘清“五个认同”的内部逻辑及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而得到的相关结论则是:“五个认同”是具有层次性的社会认同[10],而不同层次的社会认同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能够发挥不同的重要的作用[11]。关于“五个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在大量的相关研究中,学者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进一步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和思想前提”[12],而增强“五个认同”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13],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原则。因此,增强“五个认同”就是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也就是说,增强“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向。

其次,在推进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进行了探索。总体而言,这些学者主要通过自制问卷的方式,按照不同的维度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测量指标,从而呈现出不同群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特征,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探索,为我们深化“五个认同”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是,这些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一些相关的成果中,我们无法获得具体的问卷题目,因而无法引为参考;不少的社会调查仍停留在现状描述的层面,没有通过深入的实证分析方法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因素。

(二)整体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定义与测量

首先,从相对抽象的层面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主观认知。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实在人们头脑中的主观认知,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态度、评价和认同结果”[15],“包含着人们对共同家园、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共同精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16],“其核心是‘五个认同’,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17]。其次,就相对具体的层面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集体意识。也就是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实践中发展的理性思维和积淀的感性记忆的统一”[18],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的统一”[19],是“各民族及其成员对共同命运、共同利益、共同文化、共同政治生活的集体意识的总和”[20],也是“以中国各民族为统一的前途和命运共同体的自觉自知性意识”[21],而其本质则是“各民族成员对共有身份‘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22]。总体而言,学者们对于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探索仍在继续,且不断深化。这些定义为我们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证研究,学者们主要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通过自制问卷,建立测量指标,并基于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尝试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与特点。另一种做法则是基于大型公开数据库的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数据模型,用量化的方式告诉我们如何测量和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第一种做法而言,学者们的探索相对较多。李红香从认知和行为实践两个层面测量:(1)在认知层面,主要涉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文化的看法,设计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和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鲜明特征”等9道问题。(2)在行为实践层面,主要涉及民族间的交往交流,设计了“您对各个民族混合上课、混合住宿的学习和生活方式的看法”等4道问题。[23]王景新、刘会柏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建立测量指标:(1)在认知维度,设计了“你是否认为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在情感维度,设计了“各民族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等四个方面的问题。(3)在行为维度,设计了“党实施的民族政策颇有成效,我们是否要继续贯彻落实”等四个方面的问题。[24]祝阳从认知、意向、行为、情感四个维度制定了针对新生代海外侨胞的调查问卷,其中“认知”的内容包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涉及领域、“多元一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根本表达的认知;“意向”的内容包括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程度、民族文化差异对社会交往的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为意向等;“行为”的内容包括了解民族政策的程度、了解民族政策的渠道、了解祖国民族文化的途径、了解民族团结故事的途径、了解民族节日的途径和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等;“情感”的内容包括对中华民族的感情状况、对中华文化的感情状况等。[25]陈立鹏、薛璐璐以意识理论为依据,分别以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察维度,对我国28个省市区共1067名被试者进行调查,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及信度分析,最终形成一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这份量表共有18道题目,其中认知维度6道题目,情感维度6道题目,意志维度6道题目。[26]陈、薛二人的研究可以说极具参考价值。总体而言,这些自制问卷和测量指标既各具有特色,又具有足够的开放性。虽然某些研究在调查方法上存在商榷之处,但是仍为我们寻找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更为准确的测量指标提供了有益参考。

就第二种做法而言,研究者则是在充分解决抽样调查问题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公开数据进行了有益探索。杨宇琦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搭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行动”3个维度和“国家范畴-共同体范畴”2个范畴,进而从社会心理视域出发,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建构为6个元素,并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调查(CSS)数据分别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取向指标、情感取向指标、行动取向指标:(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取向指标建构,以“对党和国家的基本认知”为标准,共筛选出4个符合要求的衡量国家范畴的认知取向内涵的测量题目;以“对共同生活范围内亚群体是否同属一个集体”为核心特征,共筛选出6个符合要求的衡量共同体范畴的认知取向内涵的测量题目。(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情感取向指标建构,以“对政府提供社会保障的基本感受”为标准,共筛选出5个符合要求的衡量国家范畴的情感取向内涵的测量题目;以“对个人生活状态的基本感受”为标准,共筛选出4个符合要求的衡量共同体范畴的情感取向内涵的测量题目。(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取向指标建构,以“服务于国家、参与社会制度的行动或意愿”为标准,共筛选出12个符合要求的衡量国家范畴的行动取向内涵的测量题目;以“服务于他人、促进社会成员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行动”为核心特征,共筛选出15个符合要求的衡量共同体范畴的行动取向内涵的测量题目。经过数据分析,杨宇琦所建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测量指标满足信度效度检验的基本要求。[27]虽然杨宇琦所建构的测量指标体系仍存在有待商榷之处,比如用于分析建模的样本规模比原始数据的样本规模少了84%,但仍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量化实证分析研究提供了一种可以继续探索的方向,具有启发性。当然,这种做法的局限在于研究者选取测量指标的空间受到限制,其开放性不如第一种做法。

二、“怎么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视角取向

所谓视角取向,即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去看待、分析特定的民族议题,彰显这一视角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我们为已经习以为常的社会事实找到了另一种解读方向和方法,这一视角为我们理解不同领域中的社会事实提供了思想武器。2014年以来,学者们往往以“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等作为关键词,开展相关议题的研究。

(一)民族文化

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学者们研究不同民族和民族之间的文化发展、建设、交流等议题,研究内容涉及传统习俗、文学、语言、文字等,而学者们的落脚点最终仍是培育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统习俗、文学、语言、文字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在传统习俗方面,学者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不断挖掘传统习俗中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文化内涵以及从历史与现代的角度分析这些传统习俗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之间的密切关联。这些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载体,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内部文化认同有积极意义,对于增强不同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基本的共识。在文学方面,研究者着重强调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下,文学学科的建设可以有新的发展方向,也持续挖掘传统文学的丰富内涵和现实价值。在语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手段,而语言接触则可以“促进民族间的交流,强化共同体意识的构建”[28]。因此,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议题的相关研究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得到了相当多的关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29],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30],“是进一步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群众基础、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的根本性工程”[31]。总而言之,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维护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的正统性和文化的整体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资源,促进中华民族内部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文化交流,是研究者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需要继续探索和分析的课题。同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服务于国家的统一则是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历史使命。[32]

(二)民族教育

教育是提升人们社会认同的重要手段。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发展和完善民族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手段。民族教育的对象应该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所有民族,其中学生是关键的教育对象,而针对学生的民族教育的方向、方法和内容应当更具有多样性、包容性,因地制宜制定教育策略。首先,在教育方向上,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下,民族教育应有其特定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范式,并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等层面有其具体的意义指向。[33]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应当建立起合理的教育实践机制。也就是说,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从教学、科研、环境等角度建立实践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合力推进文化认同,进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文化认同根基[34]。最后,在教育内容上,民族团结是重要的主题。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多民族国家国情教育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项根基性工程,积极培养各民族中小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热爱与拥护之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新时代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此基础上不断培育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归宿和时代使命”[35]。对于大学生而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教学目的应培养学生开阔眼界以促进民族团结,教学实践中应认清学生现实公平对待,教材选编则应正确认识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团结一致、凝聚为一个整体的历史事实”[36],进而引导大学生更为全面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度。此外,政治教育也是另一重要内容。以“四史”教育为例,“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的‘四史’教育,应当在‘共情’教育、‘共鸣’教育和‘共行’教育上下功夫。……以追求情感上共振、思想上共鸣和行动上一致的‘四史’教育还应当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史实和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起来”[37]

(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铸牢这一共同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郝亚明所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功能目标、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38]。因此,不同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具有重要的价值,而要讲好故事则需要遵循合理的方向和路径。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进一步全面、科学揭示我国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并在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39]。有了方向和路径,能否把故事讲好,就得看讲述者的智慧和技巧了。具体而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可以从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理论高度助力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阐释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交往,进而提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效路径;[40]可以从时间的角度,分析中华民族各成员创造共同的辉煌历史的脉络过程,分析不同民族一起在历史的进程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41]同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方面,中华民族拥有的开放心态决定中华民族各成员都有学习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整体性内容的积极态度,都能够主动地融入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而相关的民族文学创作则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彰显着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2]同时,促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事务上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留下了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红色资源。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43]

(四)民族治理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引下,不断优化、完善民族治理的水平和能力也是应有之义。相关研究主要从既往的治理经验、现有的治理状况和未来的治理思路等三个方面入手。首先,研究既往的治理经验,是为了给今人以启迪。在中国古代王朝的边疆治理中,“边疆各民族潜移默化地形成了大一统观念,增强了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在基础”[44],而新时代边疆治理的“现实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夯实边疆发展的物质基础、打牢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45]。在1949年后最初的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中,虽然并未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和任务,“但在实践中对此有着充分的认识和自觉,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各民族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在事实上强化了各民族作为一个共同体的认识”[46]。其次,研究现有的治理状况,是为了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高治理效果,促进民族团结。整体来看,民族治理能力的提升,强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进而带动了中华民族各族成员对于国家认同的强化,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47]具体而言,民族治理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建设民族地区法治文化阵地[48],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49],持续完善和提高民族互嵌型社区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50],等等。再次,分析未来的研究思路,是为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如具有“物质-精神”共构基点的公共空间能够为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的路径[51];再比如,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内在逻辑的高度契合性,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特殊意义,它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重要手段,两者统一于维护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程中”[52]。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下,加强意识形态的安全建设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同时,在推进民族治理的过程中,边疆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所面临的某些现实问题,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形成多元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治理指导思想,构建法治、德治、自治互融的治理模式保障治理规范,运用先进技术推进数字化治理进程,以增强……边疆地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3]。同样,在非边疆地区的民族地区的治理过程中,也应根据地方实情选择合理的路径。

三、“怎么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目标取向

所谓目标取向,即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研究目标,并基于多元化的角度提出相关实践策略或路径。2014年以来,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研究目标,研究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策略与具体实践。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从公共政策议程视角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是现实问题驱动、民族政策承续和施政理念创新交汇的结果,三条源流清晰揭示了其背景起源、价值导向和政策目标”[54]。其次,从具体内容来看,相关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意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深刻把握以中华民族丰厚的实践经历作为滋养的实践底蕴,践履“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底蕴,遵从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文化底蕴,遵循社会、意识(或文化)、民族发展规律的共识性的集体认同的民族底蕴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具备高度的政治意识的政治底蕴。[55]总体而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经历了一个由自发自觉到历史主动的演历进程”[56],而在时代演历的过程中,这一理论的意蕴不断丰富。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必须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强化各民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认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和功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7]。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论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交往的哲学基础由存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影响存在这个基本原理构成,马克思提出的人的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是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交往哲学基础的关键。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对象性活动,社会交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复杂深刻的精神内涵凝聚为更具社会意义、文化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现实”[58]。从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学视角来看,可以“在时间性、空间性和他者性三重向度上深入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成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59]。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唯物辩证法无疑是指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最为科学、根本的方法。因此“唯物辩证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结合,不仅能进一步强化和拓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也能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操作,最终实现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诉求”[60]。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需要从学理层面进行思考,“只有澄清一些关键问题,……才能引导人们达成理论共识,把握事物本质,明确铸牢工作的正确方向,进而汇集各方力量,有针对性地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路径”[61]

三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维度和多重逻辑。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维度来进行分析和理解。具体而言:“从历史维度看,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和铸牢已镌刻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历程和民族工作的实践之中,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从现实维度看,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民族工作主线正面临着国内外的严峻考验,而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项工作也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效方式;从未来维度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需把握四个方面的方向引领,”即组织、意识形态、教育和发展。[62]同时,我们也可以找到多重的分析逻辑。总体而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三重逻辑,即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进而到自信的历史选择(历史逻辑)、我国安全发展和提升治理效能的现实选择(现实逻辑)和中国凝聚共同体认同向心力的根本(理论逻辑),这三重逻辑“既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阐释,又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63]

四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向与实践目标。首先,增进共同性,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方向。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也包含着各民族的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共同体意识,其内在地以共同性为根基,并集中表达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性的认同,……以增进共同性为重要方向和内在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我们以共同性为根基和主流。”[64]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充分挖掘各民族历史上的共同性要素并由此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和实践目标”[65]。其次,建设共同体,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应然方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性、文化性和政治性指向的民族关系表达,内蕴铸牢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成员心理认同的一致,彰显铸牢共同体意识的‘认知—评价—体验’,指涉循环建构的历史场景、导引认同的践行场域、研判运用的价值意向,其思想根基的打造、链接层次的提升和共意性空间的形塑,则以‘刻写实践’和‘体化实践’的交互作用指向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然向度。”[66]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策略和具体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民族工作的主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需要从内部挖掘资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核心的是要寻找中华民族共同的根系,这是维系中华文明五千年连绵不绝、各民族紧密相拥的内在、永恒的力量。”[67]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现实内生优势—“中华文化内蕴的强大包容性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先进性,使得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形成紧密团结的局面,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68]。基于这种现实内生优势,我们可以通过寻求多元化的策略来具体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工作,实现总体目标。就具体策略而言,研究者们从政治、经济、法治、文化、体育、教育、心理、社会、互联网、国际传播等多个层面提出多样化的建议,并针对这些策略进行较为深入的论证。当然,也有不少研究者会重点选择以上若干层面的内容提出综合性的策略建议。

研究者们基于特定地区实践的分析,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典型经验。比如,马晓庆、樊中泳以宁波北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通过以情促融、以行促融、成长促融等做法打破身份认同壁垒,并将增强团结,创造条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其工作的核心,从而实现了“小聚居”到“大融居”的结构性转化。[69]罗强强基于云南省兰坪县易地搬迁的分析发现,“推进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根本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需要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0]。郝彧基于渝东南X县的实证分析,提出“建立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完善协同推进体系、加强精神文明引导、强化区域协调联动等推动民族地区共同富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1]这一实践思路。张龙、曹晔阳的分析发现,“民族地区通过数字赋能建立起内容、技术、资本的有机循环,能够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从而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传播及文化展演形成互通机制,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2]。李玟兵基于云南70年的实践历程的分析发现,思想上巩固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领导地位、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强化中华文化认同、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为载体是重要的经验启示。[73]

此外,研究者们还关注了特定人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实践。一是关于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实践。王领妹、孙正华以语文美育与审美心理结构建设为研究内容,从当代文学、作家文学、多民族/国别文学的审美阅读、写作等方面建设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进而“促进文化心理结构的整体发展,使之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全球化、现代化的时代要求”[74]。李硕结合新文科背景下人文社会学科跨学科融通整合的课程建设要求,挖掘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中国政治制度史探索与应用“学-研”一体教学模式,进而发现这一模式对于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潜移默化,实现学习与研究综合能力以及思想政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提升有积极作用。[75]二是关于铸牢流动人口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实践。陈路路、安俭认为,铸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结合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特点,以发展生产力来保障美好生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族思想,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及在法治框架下扎实推进城市互嵌式社区共同体建设等路径实践,实现铸牢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76]。徐平基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调研发现,该地“不断以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解决‘三个不适应’,以‘铸牢’促进‘融合’,积极创新城市民族工作服务管理机制,构筑多层次、广覆盖、全方位社会化服务管理网络,有效应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形成党委重视、多方联动、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模式”[77]

结语

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论述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根本性的方向指引,推动了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归纳为三种取向:“对象取向”“视角取向”和“目标取向”。这三种研究取向为我们多方位地理解和思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大量的理论和经验参考,同时这些研究取向各自所存在的不足也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对象取向着重于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并寻求为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在这个研究取向之下,我们看到了研究者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不断学术化的努力和已经取得的成绩,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操作化和高质量的实证研究成果则有待继续努力。其次,视角取向着眼于解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不同民族议题的重要价值和发展方向,而这些研究议题涉及不同民族与民族间的可能已经习以为常的事物。在这个研究取向之下,我们看到了研究者们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为那些已经习以为常的社会事实找到了另一种解读方向和方法。但是,研究者却不仅很少在充分定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开展相关研究,从而使得这一视角与所分析的内容的紧密度不够,而且一些研究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视角”还是“目标”的角色定位含糊不清。再次,目标取向着重于解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并不断寻求多元化的、合理化的理论路径和实践策略。在这个研究取向之下,我们看到了研究者们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作出的努力,也看到了已经形成的典型性的实践成果和未来的研究路向。但是,这些研究的理论成果有余而实证成果则显得不足。基于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总结三种研究取向之间的逻辑关系,为我们思考和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思维框架(如图1所示)。

图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三种取向及其逻辑关系

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这三种研究取向的逻辑关系总结为:(1)对象取向,确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定义和丰富内涵,这既可以为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开展具体的民族议题的研究提供概念框架,也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定实践的方向。(2)视角取向,将具体的民族议题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之下,其直接目的是进一步挖掘民族资源及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而间接的目的则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多元化的实践方向和思路。(3)目标取向,确立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和各项研究的根本性目的的地位,是在充分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及其运用范畴的基础之上开展的重要工作。(4)在持续推进视角取向和目标取向的具体研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推进对象取向的相关研究。因此,准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将“是什么”“怎么用”和“怎么办”三个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逻辑上和实践上更加充分地融合这三种研究取向,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注释:

①当然,我们还搜索到一些综述论文,但是这些综述论文不在本文梳理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

[2]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李克强俞正声讲话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4-05-30(01).

[3]郝亚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若干话语趋向[J].民族研究,2022(04).

[4]王春风.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四个认同”教育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3).

[5]《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分别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委员并参加讨论[N].人民日报,2014-03-05(01).

[6]李瑞君、贺金瑞.新疆“四个认同”教育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6).

[7]胡振华.如何正确认识“四个认同”教育[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03).

[8]李从浩.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与公民意识关系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1).

[9]《习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李克强俞正声讲话张德江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出席[N].人民日报,2015-08-26(01).

[10]蔡荃、欧阳润清.社会认同理论视阈下的“五个认同”[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

[11]陈瑛、郎维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再探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1).

[12]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

[13]谭厚锋、罗安杰.新时代聚焦“五个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

[14]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15]徐杰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

[16]胡兆义.从问题澄清到理论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

[17]郑旺全、赵晓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话语演进与内涵深化—基于“五个认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体系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21(02).

[18]董慧、王晓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现实挑战及铸牢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4).

[19]董慧、王晓珍.习近平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研究[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

[20]王宗礼.国家建构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5).

[21]郎维伟、陈瑛、张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关系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

[22]高承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意义与铸牢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2).

[23]李红香.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贵州G大学的调查[J].凯里学院学报,2022(04).

[24]王景新、刘会柏.云南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06).

[25]祝阳.新生代海外侨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分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05).

[26]陈立鹏、薛璐璐.基于心理测量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量表的编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2).

[27]杨宇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内涵、测量构想与实证进路[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

[28]张成、董振邦.论语言接触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29]王理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制度的宪法逻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3).

[30]刘金林、马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地区深入推普的思考—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二[J].民族教育研究,2021(04).

[31]刘金林、马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普通话高质量推广普及研究—语言与国家治理系列研究之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6).

[32]杨正万.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

[33]达万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J].民族教育研究,2019(01).

[34]徐丽曼.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的价值、内容与实践—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4).

[35]青觉、吴鹏.使命、困境与超越: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5).

[36]左志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民族学刊,2021(05).

[37]谭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地区“四史”教育—以甘孜藏区基层干部、中小学教师的调查为例[J].民族学刊,2020(05).

[38]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3).

[39]杨须爱.各民族交融汇聚史知识再生产的价值与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民族研究,2021(01).

[40]郭人豪、张积家.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角[J].中国藏学,2021(01).

[41]孙咏、刘基伟、熊坤新等.苗族经济融入中华民族经济历史脉络研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02).

[42]陈心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土司文学研究—以丽江木氏土司与容美田氏土司文学世家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3).

[43]刘鑫、许静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黑龙江红色资源的利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2(02).

[44]郭纹廷.中国王朝时期治边策略及其对新时代边疆治理的启示—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5).

[45]郭纹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的边疆治理:历史经验、理论根基与现实路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46]马旭.新中国民族工作和民族政策的初心探析—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建为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6).

[47]樊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我国提升民族参与治理能力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21(04).

[48]李其瑞、古丽巴奴木·吾买尔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民族地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1(12).

[49]宋才发.铸牢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治基础[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50]蒋慧、孙有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互嵌型社区治理研究—以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6).

[51]刘春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公共空间再造[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2).

[52]罗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J].新疆社会科学,2019(02).

[53]宁德鹏.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研究—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2022(06).

[54]郝亚明、秦玉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策议程设置研究—基于多源流理论模型的分析[J].学术界,2022(06).

[55]付文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重底蕴[J].青海社会科学,2021(02).

[56]张神根、王临霞.从历史生成到时代价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重蕴涵[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2(03).

[57]陈智、赵文铎、宋春霞.马克思主义价值论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基础[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2(03).

[58]马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交往的哲学基础[J].甘肃社会科学,2022(01).

[59]高云松、李志农.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

[60]李银兵、李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进路探赜[J].贵州民族研究,2022(03).

[61]胡兆义.从问题澄清到理论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

[62]艾易斯.中国共产党培养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探索:历史、现实与未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2(02).

[63]褚松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2(03).

[64]董慧、王晓珍.增进共同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向[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3).

[65]陈纪、曾泓凯.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与实践目标[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0).

[66]詹小美、刘棁.根基·层次·共意性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然向度[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07).

[67]霍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考古学贡献[J].历史研究,2021(01).

[68]刘田、杨昌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内生优势[J].贵州民族研究,2022(04).

[69]马晓庆、樊中泳.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北仑模式”[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01).

[70]罗强强.在推进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云南省兰坪县易地搬迁的分析[J].中州学刊,2022(07).

[71]郝彧.民族地区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逻辑—基于渝东南X县的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7).

[72]张龙、曹晔阳.以数字赋能和舆论引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媒体平台建设对西藏地区发展的影响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04).

[73]李玟兵.新中国70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历程及经验启示[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5).

[74]王领妹、孙正华.语文美育与彝汉双语预科学生审美心理结构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价值取向[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1(01).

[75]李硕.新文科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课程思政—基于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研”一体教学模式的应用[J].民族学刊,2022(04).

[76]陈路路、安俭.铸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视角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0(09).

[77]徐平.在深化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北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为例[J].民族研究,2021(02).


Three Orientation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YUAN Ying-chu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ree orientation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have appeared, namely subject, perspective and objective. The subject is the compos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which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other relevant re⁃ searches. The perspective is the analysis of particular ethnic issues from the angl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so as to highlight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The objective i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and the proposal of practice strategies or paths based on the angle of diversification. Through classification and comparison we can find the logical 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orientations, and more fully integrate them logically and practically, pushing ahead the research on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Key words: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ense; research orientation; subject orientation; perspective orientation; objective orientation


(责任编辑:张莹)

初审:彭洪莉

复审:王晓燕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