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特殊价值、嵌入逻辑与实施路向

作者:张学敏 胡雪涵来源:《课程·教材·教法》2023年第1期


摘 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关系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的重要现实命题,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然而,要在各族师生心灵深处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教材,以同心共筑中国梦育时代新人。为此,从增强时代新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担当意识的特殊价值出发,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潜在课程三位一体的嵌入逻辑,探索以国家统编教材为载体、以教师先行为引领、以灵活教学为依托的实践路向,以期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思政课程;文化自信


立足历史和时代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把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推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困难和挑战不言而喻。对此,党中央提出,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应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其中,使各族成员团结一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联结性民族实体,从而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巨大风险挑战。[1]但综观现有研究发现,目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进教材等方面的探讨稍显薄弱,导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多流于外在形式。基于此,本文试图深入微观课程领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特殊价值出发,探索其嵌入逻辑以及实施路向,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现实参考。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特殊价值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强化时代新人的民族身份认同、民族文化自信以及复兴责任担当意识,这也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具体要求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特殊价值之所在。

(一)增强时代新人中华民族身份认同

民族身份的觉醒代表着对“自我”民族身份的认同建构,这关系到自身内部的政治性与文化性是否统一,直接决定其对国家身份认同是促进还是消弭。现代政治国家形成之初,民族身份认同的政治性与文化性内生统一,以一种超验的力量——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来实现共同的民族身份认同,促进国家和社会的一体化,为国家身份认同提供了必要的集体认同基础。[2]这种民族认同填补了因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的解体和传统政治合法性的丧失所留下的空白,并为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社会团结和统一的基础。[3]

作为时代新人,理应具备中华民族之身份认同,准确把握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统一关系,增强民族共识。民族观念的接续传承、民族意识的理念形塑以及民族认同的持续锻造需要依靠教育的民族性发展得以延续和承继。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是通过教育参与者的创造性活动不断唤醒民族意识、培养民族品性、增强身份认同,其内涵的民族特性贯穿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对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度理解与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历史实体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4]使学生在超越具体的民族差异性之上生成普遍的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身份认同。

(二)提升时代新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孕育着整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归根结底,“民族”是指共享特定文化的群体。从社会性品格角度来看,“民族”要想得以生存发展,采取政治强制手段不是长久之计,而是要依靠社会文化包括现代政治文化的涵养功能。正如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所认为的,“血缘族裔的”和“文化的”因素是构成现代“民族”及其认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民族"的成员分享共同的文化传统,与国家公民间存在的纯粹法律和科层纽带是完全不同的。[5]从某种程度上讲,“民族”被视为文化共同体,其成员即便不具备同一性,也是被传统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华民族正是依靠“天下观”“大一统”等传统文化思想而不断凝聚巩固形成。

概言之,中华民族实则是中华传统文明及其内在关系结构的自觉承接实体,其演化发展离不开历史积淀后的文化滋养。各民族之所以守望相助、和睦团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独具特色、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之提供了深层次的认同基础。[6]国民教育体系应注重涵养中华文化特质,根植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能够有效传承历史文化、缔造民族共识、实现文化教化等,具有显著的民族文化传播内生优势。对此,促进以“四个共同”(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四个与共”(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有助于帮助学生正确把握中华民族与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继承发扬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心聚力。

(三)强化时代新人中华民族复兴担当意识

中华民族复兴的理念和话语,就其核心概念“中华民族"与"复兴”旨趣之明确组合的思想自觉形态而言,可以说形成于民国时期,大约在1920年开始出现,“九一八”事变之后迅速达至高潮。[7]但追溯其源头,还应从孙中山先生的“振兴中华”论以及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谈起,[8]它们共同为“中华民族复兴”论奠定了思想基础。此外,中国共产党先驱者李大钊先生也曾于1917年在《新中华民族主义》一文中提出“中华国家之再造、中华民族之复活”的观念。这里的“复活”与“复兴”并无较大差异。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人重新高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旗帜,可以说是对这些先驱者们思想理念的自觉承继,更是作为执政党对于当今复杂形势发展的前瞻决断。

当今世界正进入不稳定和不确定加剧时期。一方面,大国之间的战略不稳定进一步深化,且大西洋关系也因伊朗核协议、北约军费分担、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而备受冲击;另一方面,基于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正遭遇“失能和失势”的危机,全球治理运行机制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9]对此,要想正确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唯一的发展道路。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持续发起,并以二者的交互作用来不断强化学生的认知情感与责任担当。因此,推动以“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为核心内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五个认同”、树立“正确五观”,从而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推动建设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嵌入逻辑

立足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特殊价值,探索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潜在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嵌入逻辑,为培养时代新人提供系统化、结构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体系。

(一)价值引领:一体化的思政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课程目标一体化。依据“知事—明理—行道"的一体化目标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思政课程,应注意不同学龄阶段的课程目标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小学阶段,重在强调启蒙学生道德情感,以培育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认知一理解”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初步形成共同体情感基础。在中学阶段,重在强调认知情感的培养,以深化学生理性认知、涵养学生情感意志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具体—抽象”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加强“五个认同”、树立“正确五观”。在大学阶段,重在强调主体行为的外化,以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通过“内化—外化”阶段的思政课程学习,学会以思辨、批判的视角看待国际国内形势,在实际生活中积极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其次,课程内容一体化。要实现上述不同学龄阶段的课程目标,关键在于如何依据学科逻辑、学生认知规律以及社会发展等因素组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从而在渐进深广的知识体系中培养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体而言,小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以“经验—分析”类内容为主,通过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觉醒”“抗日战争”等章节内容,引领学生体会文化符号所象征的深刻意义,启蒙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以“知识—解释”类内容为主,系统讲授我国历史演变、经济发展、政治改革、文化传承以及社会结构等相关内容,加强学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大学阶段的课程内容以“理论一实践”类内容为主,依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课程内容,增强意识形态维度下的民族凝聚力,引导学生自觉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最后,课程实施一体化。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思政课程,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综合利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强学生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具体而言,小学阶段主要利用活动化、游戏化以及生活化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在儿童心中播撒“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感种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感情基础。中学阶段主要通过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加强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系统化、情感丰富化。大学阶段则重在采取综合探究、专题研讨等方式,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个体经验、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担当能力。

(二)协同育人:横向化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

首先,目标协同实现合力育人。从本质上讲,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的创新,旨在通过深入挖掘不同专业学科所内含的价值观念、理想道德、法律法规以及爱国情感等教育因素,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学科专业教学,寻求不同学科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以此达到“传技”与“传道”的教育目的。对此,课程思政应遵循协同育人的核心理念,与思政课程保持政治方向的一致性、育人方向的一致性以及文化认同的一致性,[10]进一步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换言之,课程思政的培养目标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合力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承担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不断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其次,内容融入助推落地实施。一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发展融入课程思政。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中华民族概念、中华民族形成与演进以及中华民族伟大成就等,为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敬老爱亲的道德规范、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等;革命文化包含了党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奋斗精神,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要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三是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融入课程思政。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与祖国同频共振,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升华人生境界、彰显人生价值。

最后,逐步推进课程思政实施。一是聚焦提炼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元素。课程思政教学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色优势,深入挖掘提炼学科知识体系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切相关的价值性、人文性等教育元素,提高学科教学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契合度。二是借助学科课程平台,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立足学科知识体系,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积极融入与之相匹配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元素,从而潜移默化地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三是落脚民族复兴责任担当。在课程思政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加强学生“共同体”的理性认知与情感熏陶,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锻炼中加强学生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使命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练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本领和才干。

(三)全面渗透:多层次的潜在课程特色体系

其一,“物质—空间”类潜在课程。人生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会不自觉地对自身周围客观环境的空间设计符号作出无意识的反应,进而受到客观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亦即所谓的环境知觉。在不同的环境空间下,个体所感知的环境知觉各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空间设计符号所蕴含的价值导向的差异。而校园环境作为空间设计的特殊产物,更是集中体现了育人价值性。学生通过与校园环境的“交往对话”,从中获得意蕴深厚的教育意义,以此不断塑造自身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对此,在环境知觉理论的指导下,学校应积极打造蕴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理空间,如通过优化校园景观、设计长廊文化以及布置宿舍公共区域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校园空间设计符号的活化利用与教育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在环境空间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知识与理性认知,最终达致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

其二,“组织—制度”类潜在课程。制度是我们个体乃至群体或组织行动的共享目标导向、行为规范以及价值共识,给我们提供了可备选行为的合集与情境支持。[11]这一共享的制度世界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稳定的预期估计,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价值选择、沟通方式以及自我呈现的样态。对此,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决策者,理应认识到规章制度作为重要的潜在教育资源,其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导向、目标激励,以及界定个体行为边界等既定功能效用。但由于当下功利主义盛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往往以一种“不可侵犯”的姿态凌驾于学生之上,缺乏人文关怀与情感共鸣。这种规范化的学校制度虽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效率,却束缚了学生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利于学生历史情怀、家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的孕育与培养。因此,要想发挥好制度性潜在课程对时代新人的涵养培育,须注意处理好制度的刚性化与人性化、约束性与激励性、规范性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关系[12]。故而,建构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制度性潜在课程,应以“四个共同”“四个与共”为指导思想,利用制度重构和形塑学校教育体系,形成一套蕴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强制性、规范性以及文化—认知性相互嵌套的制度体系,[13]最终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演变为常态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其三,“文化—心理”类潜在课程。作为文化层面的潜在课程,其原理主要是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形塑结果。在特定氛围中,个体通过熏陶、暗示、感召等方式,其心理特质逐渐发生转变,并且在特定情境控制下能够超水平地调动心理潜能,从而达到常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14]鲍尔斯(Bowles)和金蒂斯(Gintis)曾提出,潜在课程就是指学校和班级的社会关系结构以隐含的、潜藏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等。[15]这些暗含的特殊信息呈现出“高阶知识”与“低阶知识”的相互影响、“高层次”个体与“低层次”个体的互动塑造。显然,渗透于学校、班级社会关系之中的文化交流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绝对力量”,且这种力量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经验渗透于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从而影响着学生价值体系的主动建构。[16]对此,学校应巧妙利用师生人际交往,倡导和谐共处的平等师生关系;或加强班风校风建设,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从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渗透性与导向性,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格局。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实施路向

要全面落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教材,除了形成结构完善的嵌入逻辑,还需要探索以国家统编教材为载体、以教师先行为引领、以灵活教学为依托的实施路向。

(一)以统编教材为主要载体,充分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资源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材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明确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和铸魂工程。[17]回顾历史发展沿革,统编教材不仅承载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知识体系,也形塑着国家、民族、社会的未来。对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需要以统编教材为载体,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

其一,全面落实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思政课程作为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渠道,要实施好思政课程,构建一体化教材是关键。对此,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程教材一体化建设,打破学段壁垒、避免交叉重复,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心理发展机制基础上探索组织螺旋式上升的一体化教材内容,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实施载体,从而有效提升教育教学实施效果。其二,充分发挥各科统编教材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合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不同学科课程标准培育时代新人理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使学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正确五观”。如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侧重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责任意识、道德修养以及法治观念,促进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语文教材中重在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教材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厘清中华民族发展脉络。其三,努力挖掘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教材如同深井,只有不断挖掘,才能得到清清之水。为此,在对三科统编教材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内容,并结合社会现实与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调整、组织和设计,做到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实现教材的再创造与二次开发,促进文本价值的教育效用最大化,从而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成效。

(二)以教师为引领,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先锋主力军

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历史关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成为当下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指向,而落实这一指向的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落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课程的必要保障。

首先,唤醒教师新时代教育使命,发挥教师价值引领作用。基于舍勒(Scheler)关于价值样式的现象学解释,将教师信念由高到低划分为精神价值、生命价值以及感官价值,且以特定的等级秩序构筑“为师之道”。在舍勒看来,作为序列的价值等级秩序恰是在先验的“偏好”行为中被给予的。[18]正是处于这种先验性,教师的价值“偏好”乃是其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或基础。对此,要想切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课程教材,应从意识观念层面赋予教师价值“偏好”新的时代内涵,唤醒教师教育使命,奠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行动之实。即立足于教师内在精神世界,在教师心中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使其入脑、入心,为未来育人方向与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价值指向。其次,内推教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素养提升,自觉践行培育时代新人责任担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教性、可引性与可学性,[19]决定了其自身所独具的教育知识体系。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一步促进自身理性思维与情感认同的深化,并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发展。

(三)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落地生根

究其本质,学校教育教学是师生在培养目标规定下共同对教育内容的认知方式和实现策略进行建构的过程,是发生在小型互动场域中的文化传承与德行教化,[20]从而最终实现人与文化的双重赓续发展。对此,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入课程教材需要以学校教育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受教育者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社会践行能力的培养。

一是促进跨学科主题化教学,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的结合。主题化教学通过统整不同学科知识,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突破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空间壁垒,以此在不同学习场域的交互过程中达成认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化教学以“物理场域”为起点、“文化场域”为核心导向、“制度场域”为保障,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探索适切的教学起点,从而加强学生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推动建设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二是借助新媒体技术,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新形态。课程学习若受制于特定的学习空间,无益于学生系统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辽阔疆域、地理风俗、精神面貌等。因此,课程教学应充分发挥智能时代的信息技术优势,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直观资源的操作体验、模拟情境的认知深化、真实场景的创造解决,变革教育课堂教学形式,[21]从而助力课堂教学从单一表征,到多态表征再到置身参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实效。三是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搭建多渠道的教学平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学校“场内”教育,更应开展形式多样的“场外”教育。如通过组织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的实地调研、红色旅游、名胜古迹与博物馆观光等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回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演变,深刻洞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发展。

当前,中国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力前进。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仅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行动指南,也是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共处的必要途径。为此,我们不仅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出发进行顶层设计,也需要具体落实到微观课程教学等方面,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人民心灵深处。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新时代和未来较长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使命,如何建立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机制,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仍需要不断地探索、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延中.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民族研究,2022(01):1-13.

[2]郭丽双,付畅一.消解与重塑:超国家主义、文化共同体、民族身份认同对国家身份认同的挑战[J].国外社会科学,2016(04):37-45.

[3]马珂.后民族主义的认同建构及其启示:争论中的哈贝马斯国际政治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44-45.

[4]青觉,吴鹏.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价值[J].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02):31-48.

[5]ANTHONY D. SMITH. National identity [M]. London: Penguin Books,1991:14- 15.

[6]青觉.以文化认同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J].红旗文稿,2022(07):46-48.

[7]黄兴涛.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94.

[8]李文海.“振兴中华”口号的由来[N].人民日报,1982-04-30(05).

[9]叶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国家民族”建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1-2.

[10]邱仁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09-113.

[11]康永久.制度世界及其教育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1):1-6.

[12]李忆华,马洁.基于隐性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路径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9(12):85-88.

[13]魏燕,孙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制度的实践逻辑及优化路径:基于新制度主义社会学视角[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5):42-49.

[14]王桂林.潜在课程: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J].教育探索,2003(06):27-29.

[15]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77.

[16]张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2.

[17]余宏亮.用好统编教材筑牢精神国防[J].课程·教材·教法,2021(06):68-69.

[18]朱晓宏.论教师的价值引领:从志向到行动:基于舍勒的价值伦理学视域[J].教育研究,2017(10):106-113.

[19]李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高校教师素质提升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01):65-73.

[20]蒋文宁,车越彤,陈振中.课堂教学中情感能量的发生、功能与激发[J].课程·教材·教法,2022(08):115-121.

[21]胡翰林,刘革平.从多态表征到置身参与: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学科教学的价值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22(01):79-85.


Integrating Educ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nto Curriculum:

Special Value, Integration Logic and Practice Path

ZHANG Xue-min, HU Xue-han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complicated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oposition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ate of the nation and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to cultivate new talents to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However, in order to root the consciousness deep in the hear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all ethnic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the consciousness into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aterial. Therefore, we should initiate from the special value of enhancing new talents' identity,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formulate the integration logic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urse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potential courses, and explore the practice path based on national unified textbook, teachers, and flexible teaching,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path for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ultural confidence


(责任编辑:王润)

本刊初审:彭洪莉,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