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蕴含了我国各民族的独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美学及育人价值。舞蹈美育是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学生发展、文化传承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二者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希望能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艺术教育;中小学
教育部近年来积极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活动,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活动是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艺术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舞蹈是表现情感思想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一门古老又独特的艺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人民上千年来所创造出的民间艺术文化,但在外来文化影响下,真正应该得到青少年喜爱与重视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却面临着失传的问题。教育是传承舞蹈文化的最佳方式,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在加强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对于学生发展以及文化传承都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问题与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偏低,部分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同时身体爆发力不足,主要是因为中小学生长期缺乏体育锻炼,造成关节硬、肌肉软、肢体动作不协调等。而我国许多民族民间舞蹈可以轻松融入当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民间舞蹈文化可以反映各民族生活的多样性,与当地的民俗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相互作用。不少民族民间舞蹈非常注重手部与脚部的动作,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要放低身体重心,通过手和脚来平衡身体。在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过程中积极推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放松身心,而且较为简单的舞蹈运动技术也可以作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项目,发挥纠正中小学生体态、增强体质的作用。
我国许多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强调淳朴自然,这种文化观念在舞蹈动作以及编排中得以体现,一些舞蹈动作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过程中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兴趣推行民族民间舞蹈学习活动,积极宣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及舞蹈背后的美学价值,对于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1]。
(二)有利于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中国许多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最初是对大自然现象或者是动物的一种描绘,后面随着舞蹈的发展趋向于与生活中其他方面进行结合。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我国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特别强调要通过学校教育促进民族文化遗产传承。在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过程中积极宣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民族民间舞蹈活动,有利于中小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优质的民族民间舞蹈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也使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对于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在中小学生艺术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需要教师对于这些舞蹈文化有着深入的认识,对教师的舞蹈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主要由音乐或者美术教师负责,其中音乐教师主要负责传授基本的乐理知识以及音乐鉴赏技能等,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绝大多数中小学中的音乐教师并不具备舞蹈教学能力,尤其是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及文化认识不足,因此一些音乐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只是督促学生跟随舞蹈视频进行模仿训练,难以从舞蹈理论以及技术上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2]。虽然我国有众多的舞蹈专业院校,但这些院校所培养出的专业舞蹈人才较少会前往中小学执教,造成我国中小学内部对舞蹈文化,尤其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深入研究的专业舞蹈教师数量极度匮乏,阻碍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走进校园。
(二)缺乏校本教材
虽然近年来一些中小学越来越重视舞蹈教育,利用社团活动或者课后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舞蹈学习,但基本上所有学校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校本课程都处于空白状态。中小学教师为学生传授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及文化,大多是由教师整合创编或者搜集的,部分教师会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体发育情况,对原有的舞蹈动作进行改编,导致学生几乎没有系统性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技术动作、理论,因此对舞蹈动作背后蕴含的文化也缺乏深入认识。
(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绝大多数中小学在统计学校音乐教学器材达标情况时会将舞蹈教学器材列入音乐教学器材中进行统计与管理,虽然多数学校都配备了较为专业的舞蹈室,但舞蹈室数量一般不超过三间,而且许多中小学舞蹈室因为缺乏日常管理,舞蹈室中的器材十分陈旧甚至已经损坏,极大影响了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活动的开展,绝大多数学生大多是在班级教室或者是操场上接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宣传以及舞蹈动作教学等活动,宣传与教学效果可想而知[3]。
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策略
(一)强化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融入学校课程是继承与弘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形式,使学生能够辩证对待中外文化,提高学生对优秀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在这一背景下,作为落实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责任人,音乐教师更应该理解保护与弘扬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性,也应该懂得如何挖掘优质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将其与音乐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中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弘扬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民族舞剧片段,让学生注意观察舞剧中人物的舞蹈动作以及肢体语言,在学生观看后通过提问等方式向学生普及舞蹈创作背景以及背后的文化知识,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舞剧中的人物进行演绎。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仅仅依靠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舞蹈理论以及舞蹈动作基础。针对当前中小学专职舞蹈教师数量普遍不足的问题,地方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大对各类院校舞蹈专业学生的招聘力度,积极参与校招活动,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一批优质的舞蹈教师[4]。想要在短时间内招聘足够数量的专业舞蹈教师难度较大,虽然一些学校的教师并非舞蹈或音乐教育专业人才,但因为日常积极参与一些文娱活动,具有舞蹈或者音乐特长,因此学校也应该抽调这部分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去负责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以及舞蹈文化宣传活动,同时这类教师的工资待遇也应该进一步得到提高,让这些有舞蹈特长的教师能够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工作中,提高这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学校舞蹈教师身份归属不清,一些学校代课舞蹈教师的比例过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舞蹈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以及教师参与艺术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中小学管理者应该在学校管理制度中明确舞蹈课的地位,应该在制度上要求各年级各班级每周舞蹈课次数不少于一次,同时记录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师对角色身份以及工作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教师能够积极组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活动,积极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二)编写适宜的校本教材
既然要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好融入中小学艺术教育过程中,尤其是要推进舞蹈文化与学校音乐等美育课程的结合,就需要有专业性较强的教材作为支撑,提升教学工作的系统性。因此地方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应该鼓励舞蹈从业人员以及舞蹈教师加大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外读物以及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视程度。有条件的中小学应该通过津贴或者奖金的方式,鼓励教师深入民间搜集本地区的民族舞蹈资源与文化教育资源,并对这些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地方教育部还可以组织中小学教师参与教研会,让教师在会议上听取专家的建议,从而编写出针对性强的民族民间舞蹈校本教材,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在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承提供有力支撑[5]。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应该选择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种类及文化,适当增加舞蹈动作及舞蹈文化欣赏所占的比例,让学生通过鉴赏课提高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认识,也可以提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育的普及性。校本教材的编写要遵循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关于地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内容要有逻辑性,这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学科的教材或者是已有的一些舞蹈教材的编排经验。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学校舞蹈教室数量较少的情况,地方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可以探索与其他学校或者是舞蹈培训机构资源共享的方式,提高舞蹈教室以及非专用教室场地的利用率。具体而言,学校可以邀请校外舞蹈培训机构,提供舞蹈教室或者专业的音响设施,定期派舞蹈教师来学校与学校教师一同组织舞蹈艺术活动,这也非常有利于校外舞蹈培训机构进一步挖掘有潜质的学生。学校则积极为社会舞蹈培训机构以及学生家长提供交流平台,便于家长带领孩子去校外舞蹈培训机构进行专业民族舞学习,进一步开发孩子的潜质。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学校舞蹈教室以及专业舞蹈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且也可以使校外舞蹈培训机构获益,提高校外舞蹈培训机构参与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宣传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校内舞蹈教室设施的维护与检修力度,便于教师顺利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带领学生积极传承民族舞蹈文化[6]。
文化宣传活动及社团活动是加强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弘扬优质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途径,但这些活动也需要有足够的场地以及较为专业的设施支持。因此,学校可以举办校园艺术节并提供操场或者室内场地为学生组织民族民间舞蹈比赛或者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展览。教师与学生还可以一同在校园的走廊或学校宣传栏内张贴关于本地区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文化的宣传画,通过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在校内积极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建设活动,让更多学生主动接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熏陶。
四、结语
新时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对于学生发展以及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师资力量、校本教材的缺失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经成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融入中小学生艺术教育的主要问题。因此,地方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应该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协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校本教材开发,同时学校也要积极与社会力量进行合作,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敔.中国素质教育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探究[J].河之声,2019(15):127-128.
[2]张东娇.传承民间民族舞蹈的有效途径——中小学课堂[J].中国民族博览,2016(02):32-33.
[3]向斯娌.民族民间舞走进中小学课堂之我见[J].商,2014(45):261.
[4]王沪川.“地域特色”之中小学舞蹈编创应注意的问题[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09):203.
[5]朱晓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结合的方法初探[J].戏剧之家,2022(16):140-142.
[6]管凯旋.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进入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实践性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2(07):70-72.
(责任编辑:卓云龙)
本刊初审:彭洪莉,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