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作者:李凯 孟凡东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以往的民族团结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一致性与多样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教育内容体系建构过程中客观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多强调差异性,忽视了共同性”“多强调民族性,忽视了国家性”“多强调个体性,忽视了交互性”,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以“一条”纲领主线“一个根本原则”“三个具体原则”为逻辑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实现教育内容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以更好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要求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与原创性贡献,是对中华民族实质性一体化进程、实然状态和应然走向的概念化与理论化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要求“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1],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行动指南和重要遵循。

当前,学界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进行了若干理论阐发,对于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元理论内容和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实践有着积极的助力作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研究中,学者们主要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础理论”[2]三个维度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特质、中华民族的政治属性”[3]四个方面进行阐发,虽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尚未形成更为系统、具体的内容体系。本文拟就此提出思考,希冀在这方面有所推进。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依据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致力于人才培养时都是首先把教育目的的确定放在教育问题的第一位。”[4]教育目标决定内容方向,教育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目标的差异直接决定着内容的差异。因此,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也要始终围绕其教育目标展开。从现实之维上讲,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是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国家发展之需;从育人之维上讲,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是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大我”发展之需。

(一)现实之维: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国家发展之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发展、时代发展“时”与“势”的准确把握。两个大局中“危”与“机”并存,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机遇,更重要的是思考该如何“变危为机”“转危为安”,顺利完成这场“大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和必然性要求,也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带来各类风险挑战的基础性工程。当前,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尚未构建起完整的内容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尤其是内容体系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其未能完全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这就需要通过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效果,不断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夯实应对“两个大局”的基础性工程,使全国各族人民能够拧成一股绳,以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和积极主动的姿态共同面对和解决由“世界经济重心之变、世界政治格局之变、全球化进程之变、科技和产业之变,以及全球治理之变”[5]带来的各种风险,共同纾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讲,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不断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效果,是应对“两个大局”挑战的国家发展之需。

(二)育人之维: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大我”发展之需

所谓“国之大者”,就是事关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以及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6]。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各民族英才,既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题中之义,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回答。通过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有效性,能够帮助受教育者树立大局观和整体观念,增强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公民意识,从而突破“小我”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围城”,少一些个体意识的影响,实现个人“小天下”和国家“大天下”的统一,成为符合民族复兴需要、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幸福需要的有用之人和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引导受教育者树立“大”与“小”的辩证思维,是培育心怀“国之大者”的“大我”发展之需。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纲领主线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民族“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7],也是新时代各项民族工作的“纲领主线”,内在表现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共有的记忆、情感和价值等内容的高度认同感,外在表现为以中华民族成员为荣的强烈自豪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作为一项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在其内容体系建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和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纲领主线”,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内容体系中。具体来讲,一是要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二是要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精神生活的过程[8]。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然成为时代发展之需和现实发展之要,既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更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同时还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1]。教育手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路径,也是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价值共识和目标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思想基础的主要举措。因此,在建构系统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持续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纲领主线”。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建构要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多元、历史、立体的意识体系”[9],内在包含着诸多内容,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阐发“三个离不开”是其内在力量、“四个共同”是其鲜明特征、“五个认同”是其核心内容。换言之,就是要让人们在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体性和差异性之统一的基础上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国家意识、中华民族意识和国民(公民)意识的统一,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从时间与空间维度、内显与外现维度、内因与外因维度、物质与精神维度、核心与目标维度等多个层面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全貌予以把握和说明,切实将共同性与差异性、国家性与民族性、交互性与个体性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纲领主线”贯穿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建构的全过程。

三、始终坚持实现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的根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统一战线的历史经验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规律总结与理论凝练。他指出,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必须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不断发挥思想政治的引领功能,凝共识、汇英才,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10]。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主题主线和根本方针,其基本思路是不断增进一致性,正确对待和尊重包容多样性,其目标旨归是实现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协调大和谐大发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和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只有真正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才能守住政治底线的圆心,才能拓展包容的多样性的半径,才能画出更大的同心圆。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之本和民族强盛之基,与“统一战线这一民族性、政治性、社会性相统一的运动形态是息息相关”[11]的,直接关系着统战格局的形成和效果的优劣。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也要以实现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大协调大和谐大发展为教育目标,树立“大统战”视野,在内容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必须遵循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通过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共识合力,消除各种消极因素,拓展团结范围,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需要明确,只有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才能统领实现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国家性与民族性的统一、交互性与个体性的统一,着力凸显增进国家性、共同性和交互性。

四、实现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正确理解共同性与差异性的辩证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要求我们从统一性历史维度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从共同性理念维度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从交互性关系维度认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必须要强化对“一个历程”“一个理念”和“一个家庭”的阐明。

(一)一个历程: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为”的历史性转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之维,就是要掌握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脉络,了解从古代“自在”到近代“自觉”再到现代“自为”的历史性转变,有利于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1.讲清楚古代中国视野下中华民族的“自在”阶段。所谓“自在”的中华民族,指的是“一种潜在的、不外显的真实存在”[12],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客观事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生活和繁衍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东亚大陆,为了追求和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中华各民族间通过或柔和或激烈的方式日益形成相互依存和相互亲近的中华民族,逐步描绘出了具有同源共祖的先祖观念、九州一统的心理表征、注重整体的思维模式和多元一体的发展图像。在鸦片战争前,中华民族的发展始终没有遭受“他者”的强烈干预,也没有一个匹配的镜像予以“自我审视”。因此,在这一阶段的中华民族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自在”状态的自然共同体,呈现着农业文明、游牧文明、半农半牧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的交往交流交融。

2.说明白近代中国视野下中华民族的“自觉”阶段。近代以降,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国门,为了维护民族生存和尊严,中华各民族携手抗敌御侮,彰显了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随着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统治,开启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发展进程。可以说,中华民族是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从“自在”走向“自觉”,而“现代国家代替传统的帝国体系,则是中华民族走向自觉的内因”[13]。各族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洗礼中凝聚了中华民族意识、提升了国家整体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确立,实现了从部分“自觉”向全面“自觉”的转变。在这一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显现出“真正共同体”的“应然之态”[14]

3.阐释好现代中国视野下的中华民族“自为”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各民族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共同改革开放的新历程,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兄弟”关系。如今,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华各民族更要铸牢共同体意识,凝聚整体合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奋发努力,不断建设“自为”的“现代社会主义共同体”[15]

(二)一个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是维护促进民族团结生命线的重要保证,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外化表现,要说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意蕴。

1.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外化表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作为意识层面的存在,必然植根于“物质层面”的历史实践发展,必然与中华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和“共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的四个维度紧密相连。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凝练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并外化表现为中华民族共有的主题和任务,即“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强国”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使中华各民族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日益凝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精神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相统一的有机统一体。

2.说明白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的内在意蕴。中华民族在共同开拓疆域、共同救亡图存、共同建设祖国和共同逐梦复兴的过程中凝练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内在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政治立场、共有的团结思维与整体观念,彰显出捍卫主权、守望相助、患难与共、携手奋进的基本内涵。其中,休戚与共是共同体理念的价值驱动,荣辱与共是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基础,生死与共是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命运与共是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旨归[16]。四者各有侧重,同时内在统一为一个整体理念内涵。

(三)一个家庭:中华民族社会主义大家庭

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民族形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要更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就必须讲清楚中华民族大家庭和各民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说明白这个大家庭的共同目标追求,就必须要阐释好这个大家庭的共有精神家园。

1.讲清楚中华民族大家庭和各民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准确把握,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集中体现,内蕴着命运与共、和谐共生、团结互助的核心理念。各民族成员以共同的情感为纽带、以共享的文化为依托,构建形成了中华民族友爱合作大家庭,并保障着家庭成员的生存与发展。在这个大家庭中,中华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虽有样貌差异、发展差异和诉求差异,体现出某些差异性,但更多体现的是成员间有着共同目标、共同权利和共同义务,彰显着共同性,家庭成员始终将大家庭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维护着大家庭的安全稳定和有序发展。

2.说明白这个大家庭的共同目标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致力于追求实现的伟大梦想,“一家人要过上好日子”也是中华各民族的共有诉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长期位于世界舞台的中央,并深刻影响着亚洲乃至西方文明的发展,成为“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17]。进入近代,鸦片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救亡图存意识,中华各民族中的有志之士“不仅共同守护着华夏大地这片神圣之域,而且还共同期盼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直到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有了正确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才找到了“中国梦”的实现路径。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实现了“独立解放梦”“小康梦”“强国梦”“幸福梦”,越来越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新时代是中华民族离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和共有价值追求最近的时代,也是最有可能实现的时代,只有将中华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将中华各民族命运联结起来,将中华各族儿女的个人梦想与“民族梦”“国家梦”相通起来,才能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目标和共有的理想。

3.阐释好这个大家庭的共有精神家园。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表达和目标旨归,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任务[19]。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中华各族儿女在生产生活与交流碰撞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这份“独特的资源、重要的优势和珍贵的遗产”[20]融汇其中,共同凝聚、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在这种共同奋斗、共同拼搏、共同创新的精神纽带联结下日益走向繁荣富强,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同时也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文化和价值理念在现代场域中的充分彰显,也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精华的提炼与凝结,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而长期的滋养。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观念,是凝聚中华各民族力量奔赴美好生活的重要精神指引,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中国、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和共同奋斗的方向。

总之,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强调共同性,注重中华民族的整体性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发挥共同性所具有的“能对共同体的组成成员发挥互相帮扶、彼此善待、归属聚合的共同体构成性功能” [21],引导受教育者树立中华民族整体观念,做到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有利益。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差异性,关注各民族的具体利益,使受教育者明确只有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实现过程中才能为各民族具体利益的实现提供保障,从而实现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五、坚持国家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国家性与民族性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两大基本特征,中华各民族在具有国民身份的同时也具有民族身份,正是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黏合”作用下,中华各民族将国家性与民族性统一起来。我们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性与民族性有更加清楚的认知。所以,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容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阐明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内在力量,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属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一个前提: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国情作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范畴,包括“社会基本状况、社会性质及社会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历史”[22]等基本要素。同时,由于生产方式、地理环境、民族构成等因素的不同,各国国情均有其“特殊性”所在,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1.讲清楚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生、共居、共创、共建的国家。在远古时代,广袤无垠的中华大地上逐步形成了以农业文明和畜牧业文明为基本划分的两大民族集团,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着交往、交流与交融,形成了统一且不可分割的多民族国家。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华各族儿女谋求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建设成为疆域广阔、文化昌盛,且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统一国家。总之,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23],共同交往交流交融汇聚成了中华民族,共同塑造整合成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说明白崇尚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心理表征。求团结、谋统一是中华民族“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无论是中国古代人们拥有的“和为贵”的普遍心态、“天下一统”的政治理念,还是当前我们提倡的“大家庭”的价值观念和“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使命担当,都是维系统一、各族一家思想的生动体现,一脉相承又不断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成为各民族的精神共识,也是历代中央王朝和当代中国始终致力实现和维护的重要实践目标,这就使得中华民族实现统一成为必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民族间的和平交往是主流、统一也是发展大势,分裂和战争并不影响统一的历史大势,历史上的分裂往往是进一步统一的“前奏”。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将彼此均视为自己国家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共识,所以呈现出“朝代有兴有亡,一个替代一个,中国本身则总是存在着并且发展着”[24]的历史和现实态势。

3.阐释好当前的统一和历史上的统一的差异性。一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是过程性的。中华民族的统一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它的形成是多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缔造的,是在不同民族内部和不同区域多民族完成小统一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全国大统一。二是中华民族在不同时空场域实现的统一具有差异性。历史上中华民族的统一以私有制为基础,因而必然会带有一定程度的阶级性,而我们当前实现的统一,是建立在民族平等基础上的统一。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的统一是真正的统一,“本质上跟历史上的统一又有根本的区别”[25]

(二)一种力量:中华民族凝聚力

民族凝聚力,就是推动民族这一人类共同体形成统一有机体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力量[26],对于维系民族发展、沟通民族感情、实现多民族之间“结合上的协调性和整体性”[27]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中华民族凝聚力,就是“中华民族生存、统一、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向心力、吸引力、亲和力这三种力量构成的一种合力”[28]。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29]。因此,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整合和联结功能问题。

1.讲清楚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从自然因素来看,中华民族进行生产生活的华夏大地是一个半封闭的地理单位,在特殊的地域环境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影响下,资源互补必然会引起彼此间的经济往来和交往交流,进而形成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从文化因素来看,华夏大地上不同的民族文化在彼此吸引和融入的互动中形成了灿烂博大的中华文化,奠定了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基础。从心理因素来看,祖国的唯一性,即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国,是中华各民族共有的认识,如同大家庭般的情感纽带与国家认同将中华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说明白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华夏辽阔的大地上,中华各民族在相互吸引、交往和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和滋养了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凝结和汇聚成了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性存在。在古代中国,民族凝聚力表现出“以文化为中心的夷夏民族大融合”,在国家政权统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文化内涵的民族凝聚力精神特征。在近代中国,民族凝聚力具有了社会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统一、民主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统一的三个特征[30]。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中华民族凝聚力有了“凝聚核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在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奋斗过程中得到充分彰显;改革开放到十八大以来,中华民族凝聚力表现为“形成了以开拓创新为基础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31],同样成为支撑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精神支柱。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得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美好社会[32]的需要成为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动力与活力源泉。

3.阐释好统一战线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承载器”。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倍增器和润滑剂”[33],统一战线能够在不同阶段团结、沟通、协调和引导中华各民族围绕共有奋斗目标进行不懈努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各民族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关键“基因密码”。

(三)一个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属性

中华民族并非简单的历史文化共同体,而是与现代国家结合在一起的国民共同体[34]。在以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中,或多或少忽视了“中华现代国家国族建设”这一内容。因此,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中华民族国家属性的教育。

1.讲清楚民族的政治属性。民族作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其“核心内涵是政治属性”[35]。事实上,在民族共同体形成之际,民族的政治属性就已相伴产生。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整合协调各种关系,必然会建立一整套相应的政治体制来规范和管理自己的社会生活,“公共权力的客观存在和独立化使得民族和国家之间建立起了政治联系,使民族获得了政治属性”[36],成为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社会实体。

2.说明白民族的从属属性。“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37]对于一个国家内部任何一个民族(族群)来说,其从属于国家的属性都是最本质的属性。无论是王朝国家时期得以整合形成的人群共同体,还是经民族国家塑造得以成熟定型的更加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抑或是现代国家“民族、国民国家二重体”的本质特征,都充分彰显了民族所具有的浓厚的从属于国家的属性,如果不能准确认识、把握乃至偏离了这一种属性,就无法真正把握民族的品质[34]

3.阐释好中华民族的国家属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文化共同体,又是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共同体成[38]。在王朝时代,对于人口的社会身份并无特定的要求,无论是“华夏”的称呼还是“四夷”的叫法,以文化为划分依据的各族群在“天下观”和“华夷观”的政治思维之下的区分是客观存在的。与此同时,历代王朝切实推动有着“大一统”观念的中华诸族日益走向融合,最终形成长期统一的国家。需要明确的是,此时的中华民族还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共同体,因此还不能称之为“国族”。直到清朝末年,在西欧现代意义上的以政治性为核心内涵的民族国家的推动下,西欧诸多民族国家开始了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在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击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国家生死危亡之际,从王朝框架中觉醒并具有了自我意识的民族群体开始演变为一种与之对立的社会政治力量,并且带着明确的政治意图开始思考自己如何建构“民族国家”的命题,以融入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国家体系。梁启超最早提出了中华民族概念,提出“速养成我所故有之民族主义以抵制之”的口号,客观上将中国人身份认同的符号烙印在了中华各族儿女的血液里。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传统的帝制国家形态也就此终结,以现代主权为原则的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这一初具民族国家性质的国家形态取而代之,开启了国民整体化的进程,中华民族的建构逐渐开展,并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国家内涵。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概念得到了普遍的传播以及意涵的完善,促使中华各民族树立了自身作为“中国人”与他族之间的区别意识。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中华现代化国家建构有了“凝聚核心”。“九一八”事变后,特别是“七七事变”的爆发使得中华民族面临更加严峻的亡国灭种威胁,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下,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感得到空前的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真正转变,实现主权独立和确保领土完整、建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成为全体中华儿女的共有追求和动力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国家建构完成的标志。自此,中华民族在民族与国家的互动中“得以最终形成,并获得了国家属性——披上了国家的外衣,取得了国家形式”,成为“与国家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民族”[39]

总之,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国家性与民族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强调国家性,将“国家”置于“民族”之上[40],使受教育者明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牢固树立“家国一体”和“中华一体”理念,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向心力与凝聚力,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民族性,引导受教育者认识到民族性包含于国家性之中,现代民族在民族国家形态中孕育形成,其生存、发展需要和情感、利益诉求在现代国家的保护中得以满足,实现着国家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六、实现交互性和个体性的统一

交互性与个体性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主体要素状态的集中表达,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要把握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阐释好“一个格局”“一个状态”和“一个核心”三个基本内容。

(一)一个格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研究我国民族问题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它真实反映出了中华各民族间“一体”与“多元”的民族关系。可以说,一部多元一体格局下的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与逐步完善的历史,也是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最为生动的教材。

1.讲清楚中华民族构成的多元性。中华民族古来生活的区域具有相对封闭性和地形复杂性等特点,“三个阶梯”的地形分布和复杂多样的地域单元造就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居共存的客观现实,在西北、北方形成大漠游牧文明板块,在东部平原形成泛中原农耕文明板块,在东北平原形成渔猎、耕牧文明板块,在西南“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形成雪域牧耕文明板块,在东部及南部形成海洋海上文明板块[41]。位于不同板块的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形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和“百花园”。

2.说明白中华民族的一体性。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中华民族多板块的分布特征和多民族文化的基本构成必然会促使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的空间流动,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也必然会产生多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得各民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求同存异,在和亲、互市与战争等形式的推动下,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并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和共同联合对敌的过程中,日益形成一个整体。

3.阐释好“一体”和“多元”的辩证关系。从中华民族的角度讲,是“一体”;从56个民族的角度讲,则是“多元”。《宪法》规定:“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重要背景。从历史上看,自从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开始,就为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2]。将中华民族的特点概括为“多元一体”,就是明确中华各民族通过“接触—冲突—交流—适应—整合”五个延续阶段汇聚成为“一体”的历史经过;而强调“一体”,就是明晰“中华民族是一个”,作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国家只有一个。只有正确处理好“多”与“一”的关系,将“多元”和“一体”实现紧密结合,才能科学认识我国的国情与族情,以及全面理解我国的政治结构和民族格局。

(二)一个状态:“三个离不开”

“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它是对“两个离不开”认识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华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准确把握,也是民族团结之本。因此,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时,必须要强化“三个离不开”思想理念的融入。

1.讲清楚“三个离不开”是对中华各民族之间互补性特征的充分说明。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域的中华各民族在物质文化资源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与此同时,中华各民族之间又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各民族只有彼此依存、相互依赖,才能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进中华民族向前发展。

2.说明白“三个离不开”是对中华各族儿女团结发展历史的充分反映。我国是由多民族构成的人员众多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各民族“以中原地区为核心,汇聚成为统一、稳固的”[44]的共同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鱼水关系”,建构了优势互补且交错杂居的基本格局,并且在民族救亡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认识。总之,中华民族日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中国多民族历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45]

3.阐释好“三个离不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基本面貌的充分揭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原本充斥着剥削、压迫色彩的民族关系最终解体,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最终得以确立,共建、共享、共赢成为了中华各民族之间携手并肩走向繁荣发展的真实写照。

(三)一个核心: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地位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命运所在。”[46]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得出的正确结论。因此,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时,必须要阐释好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主动引领地位。

1.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在“内外交困”的生死存亡之际诞生的中华民族先锋队。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人民视域出发,立足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47],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进行抗战,共同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且符合中国实际的民族纲领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增强了各民族在众多方面的共同性。

2.说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未来发展的引领者。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始终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责任与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中才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向心力和战斗力,不断建构出一个更加稳定美好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总之,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交互性与个体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着力强调交互性,使受教育者明确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实现多民族互嵌共生,并日益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才能日渐整合化、整体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才得以不断推进。与此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个体性,引导受教育者明确只有增进各民族间的共居共生共建共享共乐,才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实现交互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我国各项民族工作的“纲领主线”,更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举措。在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的过程中,坚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根本原则,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国家性与民族性、交互性与个体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着重致力于建构共同性、国家性和交互性。为此,笔者尝试性地提出了以“一条纲领主线”“一个根本原则”“三个具体原则”为逻辑结构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内容体系框架,期冀能为当前及今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学理性探讨思路和实践性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2]陈立鹏,张珏.关于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M].贵州民族研究,2020(06):142-149.

[3]赵刚,蒲俊姓.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概念、价值、内容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4);12-18.

[4]郭洋波,秦玉峰.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71.

[5]左凤荣.世界大变局中国新机遇[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3-12.

[6]关于“国之大者”,习近平这样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10-20(06).

[7]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02-24(05).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

[9]闫丽娟,李智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8(04):9-17.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8.

[11]叶保德.教育与统一战线[J].福建统战理论学刊,1994(02):27-30,

[12]王文光,江也川.二十四史的边疆民族记述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论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1-10.

[13]付春.从帝国体系到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2009(02):1—8.

[14]代洪宝,杨扬.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构建的三重逻辑[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3-24.

[15]孟凡东,柏静,康基柱.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念的百年逻辑起点[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3):1-12+24,

[16]刘雪璟.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的价值意蕴[J].社会主义论坛,2021(10):339-340.

[17]梁启超.新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27.

[18]刘荣,王明东,肖建乐,耿嘉懿.“中华民族一家亲”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16,

[19]闵言平.坚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N],中国民族报,2020-07-28(05).

[20]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民族工作文献选编(1990-2002)[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72,

[21]严庆.用高质量的民族工作践行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J].广西民族研究,2021(06):29-35.

[22]韩振峰.国情学[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3.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49.

[2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64-65.

[25]白寿彝.中国通史:第1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91.

[26]任涛,孔庆榕,张大可.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

[27]阮纪正.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80.

[28]孔庆榕,陈剑安,陈载舸.吸引力与向心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百年壇变[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4.

[29]郝时远.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新发展阶段[J].民族研究,2020(06):1-5.

[30]李宗桂.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3.

[31]孔庆榕,陈伟群,萧承罡.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17.

[32]麻国庆,关凯,施爱东,严庆,冯建勇,郝亚明,李静,田帆平,巴战龙.多学科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笔谈一)[J].西北民族研究,2020(02):5-17,

[33]吴家庆,闵素芬.统一战线: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倍增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02):44-49.

[34]周平.中华民族研究的国家视角[J].思想战线,2019(01):56-65.

[35]都永浩.政治属性是民族共同休的核心内涵——评民族“去政治化”与“文化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1-13,

[36]高永久.民族政治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29.

[37]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J].欧洲,1993(05):14-19,

[38]赵刚,王丽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属性解读[J].湖湘论坛,2017(01):106-112.

[39]夏文贵.论中华民族认同建设[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7(01):180-188.

[40]张继焦,尉建文,殷鹏,刘波.换一个角度看民族理论:从“民族-国家”到“国家-民族”的理论转型[J].广西民族研究,2015(03):1-13.

[41]于逢春.构筑中国疆域的文明板块类型及其统合模式序说[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03):9-24,

[42]熊坤新,平维彬.中国的族体和国体:“多元一体”与“一体多元”[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22-26.

[43]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岀版社,1992:7-28.

[44]李淑明,王澎增,张伊胜.民族团结理论与政策[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3.

[45]陈育宁.民族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68.

[4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7.

[47]青觉,徐欣顺.新时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与实践[J].民族研究,2021(01):15-29.


(责任编辑:马旭)

本刊初审:王琳,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