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逐渐走向常态化和系统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离不开文化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来源于各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又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通过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出来,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如何全面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层次,有效贯彻落实“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相关教育中,反思其传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功能,寻求当代有效的践行路径,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呼应和时代要求。
关键词:文化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逻辑层次;实现路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立国之本和民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中华文化来源于各民族优秀文化,同时又是寓于各民族文化之中,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体现出来。民族文化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文明智慧,具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同时又以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力,承载了各族人民在其独特的文化场域所形成的民俗风情、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等文化烙印。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相关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然而从目前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相关研究看,更多是集中在对文化本身的特征、形态、形成环境等本体方面的研究上,缺乏对相关文化资源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探究。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各民族缔造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到相关教育上来,反思其传承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作用,寻求当代有效的践行路径,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要求和理论呼应。
一、文化传承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层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包括概念内涵、理论内涵、实践内涵三个方面。[1]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普遍认可的观点是:通过特定的方法、途径让受教育者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知识和思想,达到增强中华民族认同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2]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看,有学者认为应该包括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教育。[3]另外有观点认为应该包括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的中华文化特质、中华民族的政治属性[4][5]。而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则可以理解为主要包括形势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和历史教育。[6]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三要素构筑,并能在“认知—情感—意志”的链接序列中生成实践行动,这三个要素呈现为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的统一,也是铸牢各族人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7]这三个阶段构建了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层次,即象征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8]
(一)象征教育层面:增强文化认同,打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根基
象征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通过利用可感知的象征符号、仪式以及节日活动,通过象征物反应和传递一定价值观念、思想立场和行为模式的教育手段。[9]在我国学校场域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不仅仅是对传统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是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集体认知,是对中华民族实体的反映,中华民族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旨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何融入“中华文化认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最为丰富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10]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了“四个共同”理念,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在我国多民族交融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这样的理论渊源和演变过程,无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疆域缔造还是发展历史,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都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写照。[11]“四个共同”理念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质剖析,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的认知体验、价值信念、行为意愿三要素在“认知—情感—意志”链接序列中生成的教育实践,生动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深化提供框架导向。
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12]“各民族在文化上要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13]“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就是‘共同’,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共同体所有成员发现‘共同性’、增进‘共同性’、凝聚和认同‘共同性’的过程”,[14]“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1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进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能够“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16]政治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17]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想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就必须要加强自身实力,强化“硬实力”的同时,也要充分兼顾和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软实力”。
(二)情感教育层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情感教育是象征教育的进一步提升,顾名思义,情感教育强调体验情境和生成情感的过程,更需要在教育过程中产生共情的能力,将原有认知的内容表象和属性置于特定情境中,通过体验方式生成情感,并在教育引导下,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的情感。具体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对那些关涉学生身体、智力、道德、审美、精神成长的情绪与情感品质予以正向的引导和培育”。[18]因此,在学校场域的不同阶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都有不同要求,其核心在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教育全阶段,并在中华民族情感的生成过程中遵循“知识习得—情绪感受—情感内化”的教学规律。
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成为当务之急,特别是民族地区学校更应该注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通过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关怀感和使命感。因此,只有强化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政治根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民族生存状况、民族荣誉感、民族前途命运发展的关怀与关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闪耀的明星,是开展民族自信心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活教材,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娟秀的姿态,为中华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文化传承向中国和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画卷,有力彰显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地域特色艺术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血液中宝贵的活态基因,凝聚着各民族的智慧结晶,在其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以独特的方式为后代生动传递着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宗教信仰等文化内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生态窗口。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及教育普及化时代的到来,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进行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引导人们将一腔热忱积极转化为实际行动,源源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注入新鲜力量,有效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形成无坚不摧的凝聚力,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三)价值观教育层面: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目标
价值观教育层面是情感教育到价值观教育的升华,是观念缔造和价值理性的表现,价值观的形成对行为具有指导和驱动作用,学生依据自身的价值观而采取的行为,是理性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支撑,在价值观教育中以实践的形式呈现。作为凝心聚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寄托与共同信仰,承载着各民族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性,内蕴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19]民族文化传承潜移默化增强政治认同,在意识形态领域建筑了一道不可攻破的“文化长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泱泱大国,巍巍华夏,“中华文化不仅可以为提高国际话语权提供丰富的话语资源,而且可以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勇气和智慧,并从文化上解构西方中心主义,推动构建话语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20]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走向了全国,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大大提升了中华文化世界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中,落实到课程思政实施中,在教育方式上,不同阶段的教育要结合不同过程的学生及教育实际特点,遵循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逻辑层面,融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通过课程教学、校园氛围、社会实践等途径强化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文化传承搭建了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不仅促进各民族内部、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而且增强了国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民族文化在各民族漫长的历史沉积中一直延续,寓意深远,凝聚了各民族的价值观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向世界展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璀璨。如各民族优秀文化在学校传承的过程中,通过学生彼此相互借鉴、顺应互助,使自身的特色更加突出,有效强化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与各民族文化碰撞交互的过程中,不断认识和把握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并在此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中,形成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的文化自觉与思想认知。学校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使学生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文化,建立起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忠诚感和责任感,无论从情感还是价值观层面,自觉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共识,在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同时铸牢各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民族文化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源动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民族团结的共同体为核心,聚焦国家统一的共同体,辐射到民族复兴的共同体,并通过民族文化传承,依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深化人民的家国情怀,还具有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独特价值。当前,应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内涵,应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新任务、新挑战,把握好民族文化传承的内源动力,积极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一)民族文化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鲜活教材
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石和根源,是文化认同的基础。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21]但中华文化并不是各民族文化的机械组合,而是各民族文化的有机统一,具有各民族共同认同的内在基础。同时,中华文化又通过不同的民族文化体现出来,既要引导各族人民通过切身感受去体认本民族文化同中华文化的同质性和同体性,又要推进中华文化进一步融合、内化为各民族的共同文化。[22]增强文化认同,有助于拉近人们的心灵距离,引导其摒弃各种偏见与执念,以聚合之力构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23]认同属于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范畴,“认同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他者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并在交界处产生完全的超越”。[24]“文化认同是共同体社会最稳固而长久的黏合剂”,[25]“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为更好地维护各个民族的独立和民族尊严以及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强大的精神支柱”,[26]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资源。
民族文化是文化认同的源泉,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鲜活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内容主要涉及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四个与共”“四个共同”和“五个认同”等,而这些内容涵盖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与各成员民族是历史命运共同体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在文化上是相互吸收的交融关系”。[27]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关重要,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学校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利用,将其融入音体美课堂和大课间活动,开展学跳民族舞、学唱民族歌等教学活动,积极推动相关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如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将佤族、傣族文化渗透中小学的各科教学中;镇康县中心幼儿园则把打歌、丢包、做三弦、画家乡和唱家乡等活动融入一日教学常规,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文化传承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手段
文化传承作为培育文化认同的有效手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共在性、共生性和共意性’的关系同构”,[28]可见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是文化认同的源泉,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固有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各民族先民在文学、艺术、哲学、史学、科学技术等领域共同创造出的文化硕果,并以活态形式存在于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传承使人们不断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更加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传承作为教育手段,是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抓手,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学课程、融入各类学科、进入校园活动,与学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有机结合与渗透的过程,正是文化传承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效手段的体现。很多民族地区学校积极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以“四个共同”为核心内容开展文化传承教育。如泸水县片马镇利用乡村少年宫这一重要平台邀请民间艺人进校园,在课程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观认同和行为自觉,将文化认同、民族团结、民族自信心、爱国主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厚植于学生的心中,从而使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在行为要求内化为自身的行为需要。
(三)民族文化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应该紧紧结合国家政策作为工作的根本导向。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上,相继出台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方针以及规章制度。2021年4月,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宣部国家民委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教民[2021]1号)明确指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中华民族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些政策都为民族文化传承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基本导向。
学校是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科学研究的场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阵地,而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后备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大中小各学段的主要教育内容,因此,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层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引导受教育者增强“五个认同”意识,通过各民族优秀传统的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如“民族风情文化周”是云南民族大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活动自2010年启动至今已连续举办了12年,始终秉持“促进民族团结,引领校园文化”的宗旨,内容包括风铃寄心愿、井盖涂鸦、活力民族风、哈尼族长街宴、民族队伍巡游、民族舞蹈晚会等多样化形式,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深化新时代民族高校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通过“民族风情文化周”各民族优秀文化展演、互动、比赛特色文体活动,使各族师生深切地体会异彩纷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强化“各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思想认识,架起一座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桥梁,让师生“足不出校”也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极大彰显了“维护民族团结进步,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价值遵循和行为导向。为其他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借鉴。此外,云南民族地区把具有代表性的傣族“章哈、象脚鼓、傣笛、傣武术”、布朗族“布朗弹唱”、拉祜族“三跺脚”、哈尼族“竹筒舞”等少数民族歌舞传承寓于校园文化,不仅增进当地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效果。
三、文化传承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民族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促进各民族繁荣发展,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活动强调以“内容为王”,即内容的精准性和完整性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效果。学校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效力,在伟大的人类文明积淀中积极探索教育智慧和实施路径,不断汲取优秀文明赖以存续的精髓,潜心滋养具有民族文化传承情怀和民族大义的有志之士,从个体发散至社会建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任何民族的教育都是与该民族的文化一脉相承的,民族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内容”。[29]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维度,[30]首先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即进行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的教育。其次是文化认同教育。尽管文化具有多样形态,总结起来主要有民族文化、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31]民族文化是文化认同的源泉,主要是通过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增强其文化认同。再次是增强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主要通过红色文化等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其认同。[3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育是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与学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有机结合和渗透,联系教育过程实际,逐步铸牢大中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由此,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现路径应该从以下方面展开。
(一)形成爱国主义教育的衔接契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心理长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重视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青少年的心灵深处。”[33]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积极培育其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觉维护祖国统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教育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与认知发展状态都是不同的,各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重点,且学生整体的发展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因此,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一定要把握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明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形成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效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启蒙期,在此阶段应以学生学习简单的概念为主,将老师生动的讲解、多样化的活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萌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中华民族发展历程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初步的了解。初中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成型期,在此阶段学校教育应以学生学习掌握基本概念、培养动机为主,教师在讲授中需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不断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并初步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框架。高中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强化期,在此阶段的学校教育应以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创造实践条件为主,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大胆实践与尝试,保持探索的热情,为大学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大学阶段是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铸牢期,在此阶段的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研究基本概念和理论、切身独立实践并提出策略为主,学校重在给学生提供先进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科研的机会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平台。
(二)发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文化基石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文化基石。2019年中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及2021年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都强调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国家观,增强“五个认同”,为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教育路径提供了基本导向。
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文化根基不仅需要发掘,更需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我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34]由此可见,我国民族团结包括56个民族在认同共同的中华民族身份形成的中华民族团结,同时也包括各民族在认同本民族身份基础上所形成的各民族内部团结,此外还应该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集体性民族团结。其中,以中华民族身份为纽带的团结位于最高层次。“团结必须从细微的碎片中建立起来。团结不是已经在那里等候被发现,它并不是以原始语言的形式存在着,我们只要听到这语言,就可以认得它、发现它。”[35](P135)因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对中华民族的认知,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活教材,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促进了各民族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使学生在感悟中华绚烂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从而奠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有力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开展。
(三)建立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联动机制
民族文化的核心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价值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2017年中办、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强调:“加大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及国家认同。”[36]文化传承是“地方性知识”走向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也为民族文化的再生产创造了适宜的场域。民族文化内涵丰富、种类繁多,囊括了文学作品、音乐舞蹈、民风民俗、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等形式,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文化内涵,如何将其融入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通过开发“地方性知识”课程,提升教师文化素养,搭建“互联网+”微传播平台,通过公众号、远程教学等多种渠道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素质提升,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保障。教育的实施、评价等环节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的素质在相关教育的实施中都显得至关重要。一是加强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培训。同时,教师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和内容是关键,积极引导其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积极引导其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二是加强对教师民族文化知识的培训。教师观念层文化的设计上要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契合,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的认同,唤起学生对自己、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国师范体系中,暂未有针对某一民族文化专业师资的培养方案,具备高水平民族文化专业素养的教师极为匮乏,由此急需提升教师民族文化专业素养,创新教育教法,更新教学理念,开发隐性课程资源,优化教学设计,结合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和生活背景,在教学中渗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传承意识。三是加强对教师国家通用语的培训。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语言问题依旧比较突出,受过专业训练的双语教师师资严重不足。要不断提高教师通用语能力,帮助学生日后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其次,发挥教育合力,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位一体”稳固循环。教育在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上始终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一是个体要充分理解和认同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并且具备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传承意识,积极从事并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工作。这里的个体不仅指学生、教师、家长,还指相关社会成员。二是家庭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充分担当好辅助学生成长,配合学校及社会工作的职能,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教育能够使学生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科学地、自觉地做出文化选择。三是基于学校作为教育场域的特殊性,学校文化具有天生的教育文化属性,这种教育性强调学校场域是一个以促成学生生命发展、道德养成、品格塑造和知识、技能的形成,根本上提升人精神涵养的场域。[37]因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伦理道德关怀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充分发挥社会有关部门的角色意识和舆情指挥棒的作用,完善相关文化的制度保障,加强文化宣传影响力度,打造相关文化产业化的社会教育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38]民族文化蕴含了文化认同、政治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等丰富的多元认同,不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时代呼应,也赋予当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新的思路和依据。因此,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应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当代教育价值,全面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积极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地方性知识”,积极营造“各民族一家亲”的校园氛围和社会风气,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引领其不断增强“四个共同”理念,为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鉴,刘莹.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内涵[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5).
[2]陈立鹏,张珏.关于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20(06).
[3]王稳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机理及其实现[N].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5).
[4]曹能秀,马妮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融入学校教育研究[N].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
[5]赵刚,蒲俊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概念,价值,内容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4).
[6]赵心愚.教育视域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民族学刊,2021(02).
[7]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06).
[8]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1).
[9]焦成举.浅析思想政治象征教育方法[J].思想教育研究,2016(08).
[10]王陆正,赵岩.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内容呈现与教学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02).
[11]普丽春,子华明,赵伦娜.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基于中国边境云南段的调查[J].学术探索,2022(01).
[12]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J].民族大家庭,2014(06).
[13][21][23]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02).
[14]万明钢.教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性工程[J].中国民族教育,2021(10).
[15]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J].民族大家庭,2014(06).
[16]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1).
[17]本报评论员.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N].人民日报,2021-08-30(01).
[18]朱小蔓,丁锦宏.情感教育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历程——朱小蔓教授专访[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4).
[19]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01).
[20]陈方刘.运用中华文化提高国际话语权[J].人民论坛,2021(29).
[22]林炜、杨连生、高丽洁.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建设[J].文化-红旗文稿,2015(11).
[24]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秦亚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25]袁明旭,邹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与边民国家认同意识再造[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26]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27]李世武.转向文化交融理论:论文化同化理论的缺陷与出路—以姚安芦笙乐舞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7).
[28]范君,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方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08).
[29]普丽春,等.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6.
[30]普丽春,子华明,赵伦娜.边境地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索——基于中国边境云南段的调查[J].学术探索,2022(01).
[31]王福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文化认同研究[J].学术探索,2019(04).
[32]李维军,杨丽.红色文化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向度解析[J].广西民族研究,2020(02).
[33]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N].人民日报,2020-08-30(01).
[34]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02).
[35][美]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5.
[36]孙杰远,刘远杰.“天人合一”与“生态文化”的当代契合[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
[3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2).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 of Firm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Zhao Lun-na,Chen Li-peng
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is gradually moving towards normal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It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Just as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has repeatedly stressed, we must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comes from the excellent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and it is also a part of the culture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and is reflected through different national cultures. In the current context of firm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and in order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practice path, we need to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logical hierarchy of the educ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mplement effectively the concept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of "sharing weal and woe, sharing life and death, and sharing destiny". Besides, we should integrate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related teaching, and reflect on the value function of its inheritance in casting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This is not only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the theoretical echo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Key words:firmly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logical hierarchy;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ath
(责任编辑:黎玫)
本刊初审:李柯瑶;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