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研究

作者:张学敏 尹春杰来源:《广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10期


摘 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师资总量较充足但结构性匮乏、人文环境改善但教师留任意愿不强、教师教育改革力度增大但教师自身成长速度较慢等方面的问题。调查分析发现,政策要素、环境要素及价值要素是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要素,其中,政策要素直接影响环境的形成和价值的塑造,环境要素是政策的反映和价值的加总,价值要素是政策和环境共同作用在教师个体的结果。三者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框架,政策要素位于宏观层,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环境要素位于中观层,对落实政策和促进个体价值发展具有枢纽作用;价值要素位于微观层,个体价值的集合为环境和政策反馈成效的信号。据此,应协调宏观、中观、微观效能,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统筹做好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顶层设计,优化人文环境以满足乡村教师协同发展需求,结合教师自身发展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助力乡村振兴中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教育;乡村教师;高质量建设;核心要素;运行逻辑

乡村教师是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乡村教育的基础支撑。提升乡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对我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公平、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亦是提高我国乡村地区特别是西部较偏远的乡村地区教育质量的保障。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关键在于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恰恰是实现这一提升的重要因素[1]。当前,大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扎根乡村的高质量教师队伍,既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关键之举,也是提高乡村学校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更是在新时代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教师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要在政策和待遇上给他们更多倾斜”[2]。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对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师资总量较充足但结构性匮乏、人文环境改善但教师留任意愿不强、教师教育改革力度增大但教师自身成长速度较慢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乡村教师供给不足、学科配置不合理、教师待遇偏低、教师发展平台较小、教学质量不够高等方面[3]。反思这种现象出现的深层本质,有助于我们认清目前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促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本研究基于广西等地的调研和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聚焦两点核心内容,即“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因素有哪些”“乡村教师高质量建设的探寻路向”,以寻找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因素和如何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为主线,从政策、环境、价值三个维度探析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核心要素,并提出相关优化路径。

一、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核心要素梳理

为保证访谈材料的层次性、完整性和代表性,本研究在调查对象的选择上考虑了地域分布和人员身份,主要是广西等地的32位乡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一线教师、中层管理人员、校长及教育局管理人员,并涉及少量城区和城乡接合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以期明确城乡之间的教师资源配置的异同。访谈围绕“为服务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在政策层面、学校层面、教师待遇、教师个人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改进”等内容进行,获取了6万多字的原始访谈资料,对收集的32份原始资料进行由下而上的逐级浓缩、聚合,探寻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因[4]。基于扎根理论的方法指导,依托“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将观察到的现象概念化,把概念整合为范畴继而生成主范畴以及核心范畴,并通过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与适切的联结点,将核心范畴、主范畴与初始范畴联接,形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逻辑模型[5]。第一步,通过开放式编码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类别归类与初始范畴生成;第二步,通过主轴编码将可能影响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概念建立联接,生成主范畴;第三步,通过选择性编码对政策、环境及价值等主要类属进行整合,并解释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一)初步分类

开放式编码是扎根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者悬置所有主观意向,将收集到的分散的原始信息按其原始状态进行分类编码,然后重新归类,从原始资料中产生初始概念的过程。第一步,对26份原始资料进行多次分类、比较、筛选和标记,给原始资料贴标签,归纳关键信息,使之范畴化;其余6份原始资料用于饱和度验证。第二步,剔除重复频率低的信息或概念,整合重复频率高的信息或概念,提取出约85条关键信息。第三步,再次比较和整合,从26份原始资料中归纳得出40个初始概念,形成8个初始范畴,包括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组织保障、学校环境、学术环境、职业认同、职业责任、教育情怀。详见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范畴(部分)


(二)再度聚合

主轴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范畴和类属进行聚类分析,寻找发现和建立初始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从而让数据资料的各个部分建立有机联接。通过对8个初始范畴进行逻辑分析,将范畴进行划分聚类,最终归类为3个主范畴。各主范畴及其对应的初始范畴详见表2。

表2 主范畴与初始范畴对应表

(三)深度聚合

选择性编码是在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主范畴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中的关键节点,建立核心概念与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通过再次整理发现,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通过制度、经费和组织等保障要素作引领,政策的顶层设计、经费的财力保障、组织的协调沟通关乎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建好,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师“下得去”的问题;学校环境和学术环境是保障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层环境要素,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发展共同体,有利于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保证教师“留得住”;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责任和教育情怀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基础要素,良好的学术氛围、科研团队和职业发展平台能促进教师自身成长,以保证教师“教得好”。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详见表3。

表3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在主范畴关系中,因果关系和中介关系将三类主范畴巧妙地联系起来,使其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其中,因果关系是指政策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要素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产生影响。中介关系是指政策要素需要依托环境要素和价值要素等中介要素,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产生影响,即通过影响中介要素,促成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这一目标。这里的政策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要素都并非以线性、单一的模式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而是构成系统化的互嵌结构形式相互影响、互为中介变量,共同助力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详见图1)。

图1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核心要素框架图

二、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运行逻辑

研究表明,政策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要素等各要素的有序衔接与耦合联动,是实现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核心要素。根据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诉求,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应以搭建核心要素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逻辑连接关系为前提条件,以顶层、中层、基层相互耦合为关键手段,促使各关键要素实现联动合力,构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逻辑框架(详见图2)。

图2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运行逻辑框架图

(一)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影响要素释义

政策要素是指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关的政策文件及相关的工作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要求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6]。2020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重申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努力造就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的工作目标,从师德师风建设、编制管理、交流轮岗、教师培训、职业发展、地位待遇、工作生活等方面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行更为全面、紧跟新时代的战略规划。由国家出台的面向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为乡村教师“下得去”提供政策保障,是保证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风向标。

环境要素是指在配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学校环境与学术环境的构建,是解决教师“留得住”的必要因素。调研发现,目前乡村环境较艰苦、职业发展受限、薪资待遇偏低、工作负担过重及交通等是影响教师留任的主要原因(T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分布,需求内容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7]。乡村教师在生存需求满足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潜心教学。因此,乡村教师在生存需求、归属感和自我成长需求逐层满足的过程中,需要作为中坚力量的教育局和学校等协助改善教师的生活与教学环境。环境各要素若能够满足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需求,就会与环境之间产生良性互动,有效提高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可度与满意度,显著提升乡村教育认同感,以此激发乡村教师发展的内生动力,坚定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理想信念。

价值要素是指向教师个人的职业认同、职业责任、教育情怀等要素。有些教师反馈看着学生成长、得到家长认可,就感到很幸福(T29)。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团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8]。职业认同是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可理解为其自身对所属环境和群体的情感归因,他们在对自身职业认识的基础上会产生与自身价值的情感联结,建立对职业的认同,并实现与职业的有效融合。乡村教师高度的职业认同是长期献身乡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前提。访谈显示,有些教师在了解乡村学校存在的实际困难后选择离开(T20)。乡村教师社会关注和关怀度低,但爱让其牢记自身职责、坚守乡村教育(T22)。职业责任是教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的根本保障,是教师胜任其工作的核心能力之一。教育情怀是驱动教师从事这一职业的内在驱动力。

(二)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系统逻辑

系统论认为“系统可以定义为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的复合体”[9]。系统中的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具有特定的功能,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整体。处于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系统中的政策、环境、价值三个核心要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在合作过程中,各方目标一致、责任共同、利益分享、资源优化,各核心要素围绕共同的愿景与目标,在平等、互惠、信任的前提下,实现教师的发展、组织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发展,达到促进乡村教育发展的目的,助力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目标的实现。在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应避免仅强调自上而下的“政策—学校—教师”的单向互动,还需重视教师与学校作为政策需求侧在检查总结中的主体表达反馈。在行动过程中兼顾平等性和互助性,行动主体多方联动,形成合力聚焦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

整体逻辑运行通过多元主体合作行动路径完成。其中,行动主体包括政府、学校和教师。行动路径指向“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循环反复的过程。政府作为行动主体,是政策的顶层设计者、制定者和颁布者,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应从目标定位、价值理念、执行保障、监督反馈等方面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部署工作。在目标定位上,应从“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教师队伍、如何建设乡村教师队伍”出发,以落实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数量充足为根本任务;在价值理念上,以有情怀、有担当、肯奉献的教师为榜样,注重发挥乡村教师新乡贤示范引领作用;在执行保障上,要加大统筹力度,建立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在监督反馈上,要求各地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内容,对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同时注重基层单位对现实情况的反馈,了解基层教师队伍的实际需求,在政策设计源头做好引领,为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学校作为行动主体政策执行的中间层,则要思考如何在既定的前提下,把教育资源组织分配到学校内部的各个部门,使其合理利用并发挥最大的效益。一方面要努力改善硬件设施,营造合作互助的团队氛围,搭建科研平台帮助教师成长。另一方面应根据乡村教师发展制定个性化的教师发展规划,及时反馈教师的培训需求,组织规范化的职后培训;搭建教学科研平台,组建学术团队指导、互助帮扶,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再者,正确深入地解读政策文件,确保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无偏差,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及时总结反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做到中层聚力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推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步伐。

教师作为行动主体的基础实施者,同时也是修正政策执行偏误的建议者。其自身的成长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科研团队的构建影响着学校生态环境的改善。因此,教师应通过教学科研平台的搭建,通过以老带新、团队帮扶及自身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注重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听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帮助新教师成长;注重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开发适合乡村学生的校本课程。乡村教师作为新时代文化的传承者,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是做投身乡村教育的“教书匠”,而应做心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乡村教师坚定的职业信念和教育情怀,是助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

各行动主体之间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两种核心互动关系:其一,政府和学校的互动。政府作为政策设计和制定者,应成立督导小组到乡村学校检查,了解乡村现实的需求而后制定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引领作用(T1)。乡村学校不能因为地理位置离政府较远而被忽视,政府应加倍重视乡村,深度融合互嵌,加强各层级之间的合作,保障政策准确无偏差地落地实施(T19)。其二,学校和教师的互动。学校良好的学术生态、生活和教学环境是留下教师的基础,可以让教师心无旁骛地从事教学工作,有利于乡村教师队伍稳定。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教师的支持,应形成常态化的合作模式,构建教师、学校、学生发展共同体,实现共赢,进而促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T21)。综上,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系统中,政府根据学校和教师的反馈与建议,及时修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学校在政策的引领下搭建好教师发展平台;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政府、学校、教师三者彼此互动、相互影响形成合力,促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目标实现。

三、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对策建议

在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中,基于政策要素、环境要素、价值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赋能,以及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内在需求,建构起“政策—环境—价值”综合影响因素模型。基于这一模型,政府、学校等主体应采取措施推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度、经费及组织保障为学校建设等方面提供政策指引和资源驱动,推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学校创建良性发展的学术环境,进而影响教师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以职业认同、职业责任、教育情怀为依托,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价值认同感。同时通过正式制度和政策举措,加大对“最美乡村教师”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回应党和政府对乡村教师的关切,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再者,学校应构建乡村学校教研组织与学术共同体,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教师队伍的高质量建设。以此促使各要素实现联动,构成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稳定运行机制。

(一)统筹做好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顶层设计

从义务教育的公共物品属性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来看,政府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核心教育职能是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保障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保证优秀教师“下得去”。

首先,国家要注重政策扶持,加大乡村教师财政投入力度。乡村教师政策对于稳定和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地区应充分考虑乡村教师的实际问题,科学研制更具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与方案,适当加大向乡村地区的倾斜力度。其中,经费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规定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10]。政府应持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在分配经费等教育资源时主动向乡村地区倾斜,并加强对款项使用情况的监督。此外,应着力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其次,创新挖潜编制,提高乡村学校教师编制的使用效益。一是创新乡村教师编制配备,编制标准向乡村倾斜。鼓励地方在符合现行编制管理规定的前提下,探索建立教职工编制“周转池”制度,对现有编制进行存量盘活,妥善解决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要。二是挖潜调整乡村学校编制。一方面挖潜调剂各类事业编制资源,优先用于补充乡村教职工编制;另一方面加大市县之间、学校之间、学科及学段之间的编制配备调整力度,规范乡村学校人员管理。教师配置未达标的地区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支持乡村教育事业[11]。最后,多途径创新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调查访谈发现,师资数量短缺、知识结构不合理、老龄化现象严重、教学水平和能力偏低依然是制约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国家和各地区应牢牢抓住“教师”这个关键,探索构建招聘和支教等多渠道补充机制,及时补充教师资源。加强城乡间教师的交流轮岗,鼓励乡村教师“走出去”,城市教师“走进来”,通过交流学习共享优质教师资源。同时,拓展多元发展空间,对教师加强教育培训,以促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二)优化人文环境以满足乡村教师协同发展需求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要积极改善学校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营造有利于乡村教师“留得住”的组织氛围。学校的工作环境对乡村教师的留教意愿具有显著影响(T30),这意味着,创设良好的环境对留住乡村教师至关重要,而这有赖于创设积极共进的教师学术环境。一是鼓励乡村学校加强工作团队建设。以团队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能激发教师的同伴激励效应,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组织关系,促进教师协同发展。依据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体特征,学校可组建以学科群建设、以老带新、课程融合等为主要目标的教师工作团队。这种工作制度不仅可以实现教师在不同学科、课程、教学理念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与优势互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还可以加强教师个体与其他同事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良性的共进关系。二是为乡村教师搭建多样化的教学交流平台。完善乡村教师到县城学校跟岗实习机制,为乡村教师提供充足的学习机会,对乡村教师的职业化、职后教育和职后专业发展等具有促进作用[12]。乡村教师个体间的教学交流有利于促进教师共同发展和进步。三是提升乡村学校的管理水平。提高乡村学校校长的领导力,给予教师积极的行政支持;实行民主化管理,吸纳乡村教师参与学校发展的有关决策,增强乡村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提升乡村学校内部治理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工作,确保考核的公正性。

(三)结合教师自身发展推进教师教育综合改革

加强乡村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促进乡村教育的关键举措。一方面,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13]。一是加强对乡村教师教育使命和教育情怀的培育。教育情怀、奉献精神和职业归属感是乡村教师能否扎根乡村、安心从教的决定性因素。职业归属感的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综合待遇的高低,还在于社会对乡村教师劳动价值和教育贡献的认可,也在于学生、家长、村民等教育相关主体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和信任[14]。二是厚植乡村教育情怀,激发教师奉献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融合当地风土文化,引导教师立足乡村大地,做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三是加强新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使其能胜任新岗位。这是新教师教得好的前提。总之,在日常教学中,应加强学术团队合作,注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积极探索适合乡村教师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充分的专业成长和顺畅的职业发展是乡村教师“教得好”的基础保障。当前,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面临时间空间有限、职业发展面临晋升机会偏少、晋升制度缺乏弹性等问题,这些都会挫伤乡村教师的工作热情。为此,应统筹考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构建适宜的发展支持平台,激发乡村教师的发展动力;增加乡村教师职级晋升的梯度,使晋升条件充分体现乡村教师的工作实绩。学校竭尽全力帮助教师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拥有幸福感,教师才能竭尽全力帮助学生成长并使每位学生感受到幸福。只有把教师的成长放在首位,乡村教育才能获得双赢。同时,要加强“师范院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一线学校”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T27),整合各机构的职能和资源,建立“三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让服务乡村的教师能持续与这三方保持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在不同时间段转变角色,进入不同场域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将如何教得好作为终身命题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学敏,赖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6):47-54.

[2][11]加强乡村教师队伍 建设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答记者问[J].陕西教育(综合版),2020(10):41-42.

[3][13]范先佐,郭清扬.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不断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J].当代教师教育,2019(1):8-16.

[4]罗建国,谢芷薇,莫丽荣.导生交往模式与研究生学术能力发展——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3):15-20.

[5]毛智辉,眭依凡.跨学科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6):83-89.

[6]李兴洲,潘嘉欣.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实施研究[J].教师发展研究,2021(1):15-22.

[7]程玮.大学生择业需要层次实证分析——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J].高教探索,2014(1):163-167.

[8]CHEUNG H Y,HUI S K F. Mainland immigrant and hongkong loca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sense of school membership[J].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03,4(1):67-74.

[9]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5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2019-01-07)[2022-07-15].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1901/21b0be5b97e54c5088bff17903853a0d.shtml.

[12]韩嵩,秦玉友.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学校发展的重点任务与实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21(11):182-188.

[14]刘善槐.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多维目标与改革方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8(20):3.


[原文责任编辑:黎伟盛]

(本刊初审:彭洪莉;复审:王晓燕;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