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阈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与纾解

作者:尹清龙 李 凯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

 

摘要: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举措、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灿烂多元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本然旨归、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推进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不可忽视产业规模单一的“广度”困境、科技赋能缺失的“热度”困境、新型人才不足的“硬度”困境、文化价值偏离的“温度”困境以及文化品牌孱弱的“黏度”困境。纾解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要从立足差异性、注重集聚性、聚焦创新性、落实双效性、把握延展性着手,深挖民族文化资源以明确产业方向、统筹规划发展战略以增加产业产出、依托新兴科学技术以促进产业升级、统筹协调价值归属以助力产业发展、开发打造特色品牌以提升产业美誉。

关键词;乡村振兴;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共同富裕;发展

 

引 言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崭新阶段。“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1],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自然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一环。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深刻揭示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强调“要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2]。在“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当下,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推动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一、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价值意蕴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能有效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的全面发展,这是应势而谋、因势而动和顺势而为的实然之举。

(一)政治之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实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3]发展文化产业是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实现文化的价值外溢,凸显其经济效益。由于自觉的参与、文化的交流以及经济利益的回馈,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加之文化产业发展秉持正确的审美和价值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和观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净化民族地区思想文化环境。这一过程内蕴着人民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体现着命运与共的自觉性意识,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换言之,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有利于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国家形成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各民族团结起来,心手相牵,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光夯实政治基础。

(二)经济之维: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支撑

1947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启蒙辩证法》中首次提出“文化工业”这一概念,主要指文化产品及其生产过程。“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在我国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囿于视角差异,至今未能形成权威的定义。但学者们普遍承认文化产业的文化和经济属性。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特别是具有双重属性的文化产业。一方面,文化产业深刻调整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为乡村绿色发展带来新动能,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和提高人民群众收入;另一方面,其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同时有助于消除“数字鸿沟”,提升人的素质和乡村治理能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对缩小城乡差距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文化之维:灿烂多元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4]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灿烂多元文化何以能,这是由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决定的。首先,对本民族传统的、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认识,内蕴着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其次,结合时代要求对挖掘到的文化资源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丰富其内涵,能够让其在当下焕发生机。最后,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助推文化交流特别是民族文化的输出,在互鉴中取长补短实现新的发展,进一步凸显时代性、增强认同感。毋庸讳言,这一内在逻辑深刻昭示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灿烂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不可缺席也无法缺席。

(四)社会之维: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本然旨归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5]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状况限制,相较其他地区发展相对滞后,而发展文化产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东部地区“服从”西部地区这个“大局”,民族地区引入较为充足的资金和成熟的管理运营理念,再结合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在当地甚至全国形成具有较大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其所具备的经济效益,能够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缩小地区收入差距:也能够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社会效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民族地区人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红利,这是应对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举措。

(五)生态之维: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发展中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发展文化产业是效益比最佳的选项之一,同时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践行。一方面,文化商品在形式上同其他实体商品有着明显的差别。虽然文化商品在一定情况下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但其内容在本质上仍然是观念性的,传递的仍然是精神的东西。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大部分消费者以享受文化产品带来的精神愉悦为目的。例如旅游、生态观光、休闲、文博等,通过游览领略大美河山,陶冶性情、增长见识。不难发现,文化产业在生产和消费层面相较于传统产业更兼具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彰显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价值要求。

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取得了较为长足的发展。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其发展仍面临着多方困境。

(一)“广度”困境:规模效益的欠缺

“广度”困境,主要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存在产业规模不大和效益不足的问题。与“两个”不同地区相比,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规模效益的欠缺较为明显。一是民族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广度”的困境。根据统计数据显示,[6]2020年,按照文化制造业、文化批发和零售业文化服务业3个指标,北京、江苏、广东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达到了5119个、8191个、9925个,从业人数分别达到56万人、106万人、160万人。反观民族地区,宁夏、青海等地规模以上企业单位为73个、52个,从业人员为1万人、6187人。仅数据对比看,民族地区的产业规模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文化产业仍较单薄。二是民族地区间相比“广度”的困境。根据以上考察指标,西藏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仅为32个。从业人数2640人。整体来看,青海、宁夏、西藏三地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均不过百,从业人数至多1万人,与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内蒙古等地亦有差距。同时,考察规模以上企业的营收指标,青海、宁夏、西藏三地均不超过50亿元。此外,2018年和2019年,甘肃、青海、宁夏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GDP占比中相对较小,分别为2.2%、2.17%、1.8%;1.81%、2.58%、2.71%。反观上海、浙江、北京等地分别达到了6.09%、6.06%、6.57%;6.8%、9.29%、9.36%。可以发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产值在GDP中占比较小,对GDP的贡献率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不难看出,由于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规模偏小、发展不均衡、产业较为单一,其经济贡献的作用还未充分发挥,规模效益还有所欠缺。

(二)“热度”困境:科技赋能的缺失

“热度”困境,指文化资源在转化为文化产业及其发展过程中缺失最新、最热的科技赋能。科技赋能,主要是“以现代技术深层次嵌入式改造、升级、转型传统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内容、形式、传播的现代性、时代性,丰富文化产业业态”[7]。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科技赋能缺失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生产领域。在运用新兴缝纫技术和绿色印刷、数字印刷、纳米印刷、按需印刷、智能印刷等技术方面有所不足。民族地区的古建筑和文物资源,多以静态方式展示,缺少3D、4D等数字技术的支撑,激光放映、虚拟现实和高清制播等技术应用普及还不够,智慧型呈现和数字化文化产品供给不足。二是流通领域。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文化产品与服务质量评测等为代表的文化服务技术应用还有待深化,文化产品多渠道发布、多网络分发、多终端呈现等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应用。三是消费领域。线上虚拟消费还未充分应用,利用VR、AR技术实现内容传播精细化与体验沉浸化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硬度”困境:新型人才的不足

人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硬度”困境,突出表现为人才不足的问题。囿于民族地区所处的区位、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状况等现实原因,目前其人才队伍还难以有效支撑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经营管理人才“硬度”不够。文化产业发展要靠经营管理人才掌舵把向,但一些地区缺少相关人才,使得文化产业的总体规划设计、文化资源评估挖掘、市场运作、日常运营等成效不佳。二是文化创新人才“硬度”不够。实现文化内核与物质载体结合,历史的文化转化为现在的文化,离不开文化创新人才的智力支撑。以2019年为例,内蒙古、西藏、甘肃和青海等地文化及相关产业专利授权总数分别为409、215、675、89个,浙江、江苏、广东等地分别为16243、12086、58371个,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民族地区文化创新人才“硬度”不足的问题。三是文化专业人才“硬度”不够。文化专业人才主要包括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和文艺表演等人才。民族地区的民间艺术、传统工艺制作和民风习俗,往往口口相传,但随着老一辈文化专业人才的相继离世,而年轻一代又缺少激情与动力,使得民族地区许多文化传统和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甘孜州的格萨尔史诗、黔南水族的马尾绣等。

(四)“温度”困境:社会效益的偏离

文化产业的“温度”,表现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从现实情况来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协调不足。一是文化层面,“文化”与“产业”脱节,文化资源过于经济化,文化保护和传承得不够。文化资源被挖掘被推向市场,从一开始就受着经济利益的驱动,政府如不对资本进行有意控制,文化产业有异化为“经济产业”的风险。丽江古城在其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人口置换”带来的文化危机。1996年以前,城内的纳西族有3万余人,但7年后人口下降到6000余人。商业化大潮下大量人口迁入迁出,商业文化严重侵蚀本土文化。二是生态层面,文化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脱离。一些民族地区对当地生态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修复周期评估不够,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威胁。2012年,玉龙雪山架设的3条索道深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每小时单向运送客流量高达426人,由于未能切实对游览人数进行定量限流,致使该区域内冰川、植物、动物受到极大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三是价值层面,文化产业发展与价值引导相脱离。一些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出于吸引眼球、提高关注的目的,在文化产品中夹带“私货”,或宣扬低俗趣味,或传布封建迷信,更有甚者宣传民族分裂。这同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所要塑造的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和价值观背道而驰。

(五)“黏度”困境:文化品牌的孱弱

“品牌是用来识别商品或服务的标记、符号和设计。”[8]文化品牌是文化产业品牌化的结果,能够提升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黏合度,体现了一个企业、地区的综合实力。总体上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具有当地文化特色且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品牌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品牌“轻视化”较为明显。一些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存在重实际产出轻前期投入、重生产轻包装和重当前轻长远的现象,没有充分认识到品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民族地区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上还有所欠缺,少数民族技艺、传统等得不到专利保护而被国外“窃取”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极大削弱了该地文化产业发展的后劲。二是品牌“同质化”较为明显。大理、丽江等城市,打造“古城”“古镇”的名片,在文化旅游产业上采用“观光+ 小商品 + 食宿”的经营模式;在产品提供上,以民族建筑、歌舞表演、传统美食、手工艺品为主。同种模式下,民族特色难以体现,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三是品牌“表面化”较为明显。在这个“快”字当头的时代,广告宣传跟不上,就无法将当地的文化品牌及时推介至消费者面前,也无法在短期内扩大影响力进而占据市场。当前民族地区在进行文化产品的品牌宣传时,仍将大部分资源集聚于报纸、刊物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导致品牌宣传效果不佳,媒体融合营销传播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三、乡村振兴视阈下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纾解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发展,必须着力解决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系列问题,做到精准施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 立足差异性:深挖民族文化资源,明确产业方向

文化资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民族地区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文化资源潜力转化为文化产业实力,必须立足差异性,挖掘具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

加强评估,全息把握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的正确评估是其产业化的直接依据。要坚持存量评估和价值评估相结合的原则。存量评估是指评估民族地区乡村各类别资源的存量情况,并进行比较,最后将评估到的优势文化资源同国内相对应的文化资源相比照,确定其竞争力等级。价值评估就是对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价值及潜在价值进行评估,从而谋得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的先机。在文化资源的评估过程中,主管部门要深入实践,确定文化资源评估的要素,并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充分了解当地文化资源的保护状况、利用程度和开发潜力。挖掘其中的差异性,找到具备历史久远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效用性和传承性相结合的文化资源,进而确定比较优势。以青海为例,要充分认识海东市化隆县查甫乡夏琼寺的独特性、海东市化隆县甘都镇阿河滩村撒拉的特殊性、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同德宗日文化遗址的价值性。

把握优势,发掘民族地区乡村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财富”。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独特的文化资源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道路。截至目前,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数量分别为55个、40个。在两项“名录”中,民族地区分别占10余个。此外,民族地区特别是乡村还拥有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表演艺术、节日活动和民俗等。要充分聚焦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财富”,发挥资源禀赋中的比较优势,依托特色资源,以特色需求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政策、资金、技术等资源,实施特色化、差异化经营,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通过文化产业化将其“提现”。如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柳湾村,以黄河上游规模最大的原始社会氏族公墓群所在地、世界上彩陶出土非常集中之地为优势,大力发展观光旅游、彩陶制作、文化创意等产业,打出了“柳湾”的金名片,为其他民族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启示。

(二) 注重集聚性:统筹规划发展战略,增加产业产出

产业集聚是指产业形成一个系统和链条在某一地区高度集中,这是提升产出、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

顺应国家规划,自觉融入“两带”建设中。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要着力建设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和西南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带。具体观之,一方面要抓住“两带”建设中的文化内涵。丝绸之路与西南地区是历史文化和特色民族文化的体现,凝聚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各民族地区要努力在文化产业规划中做到将其为我所用,充分利用文化资源禀赋促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区域交流和合作。以开放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推动文化产业跨区域整合,并利用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实现区域间文化资源和资产的正常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优化提高。

顺应发展规律,加强集团化、规模化建设。集团化、规模化的实质是延长产业链,推动文化资源的纵向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出面,进一步提高经济收益。发展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一是加强民族地区文化企业的集团化和规模化发展,以资产或产权为纽带,实现跨行业和跨部门的联合、重组,形成诸如旅游业、出版业、餐饮业、影视业等产业的闭环,提升该地区文化产业的影响。二是打造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是指产业不断扩大而引起产业自发在一定地区和范围积聚的现象。文化产业集群主要有3种形态,民族地区应当选择符合各自实际情况的模式。如延边地区,可以选择主导产业型文化产业集群。以“阿里郎”为主导产品发展服饰生产、影视制作、生态旅游等众多文化企业。云南建水,可以选择产品关联型文化产业集群。这是由陶器生产、运输流通、产品宣介等文化企业作为专门化产品链上的某个组成环节,形成集群的内部成员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上具有关联性,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优势。产业地方化、地方专业化文化产业集群则以嵊州市崇仁镇石门村为代表。该村200多人组成7个剧团,以越剧表演为生,在周边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

(三) 聚焦创新性:依托新兴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具有创新性特点的科学技术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优化升级。因而,推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依托前沿科技。

更新理念,“拥抱”新兴科技。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特色文化资源转化,需坚持其与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一方面,要明确科技与文化资源融合将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增长点。近年来,贵州省大力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引入苹果、华为、腾讯等企业的数据中心,形成了全国特有的大数据产业,极大推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依托,推动文化内容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技术与新材料、新工艺。“天眼”工程落地克度镇,使当地拥有了一张对外宣传的名片。通过采用虚拟演播、沉浸式体验和数字艺术展示,每年观光旅游和购买周边产品的游客络绎不绝,极大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培养人才,做好智力保证。人才既是科学技术的创新者,又是文化资源与新兴科技融合的推动者,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一是继续实施文化产业人才扶持项目。探索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的“两条腿”走路机制。一方面,由东部发达地区派遣相关人才到民族地区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另一方面,民族地区主动派遣有潜力的人员到东部发达地区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二是完善相关学科体系建设。2004年部分高校在管理学下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时代的发展要求高校以及科研院所进一步围绕文化产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完善课程体系,如通识课程、专业课程、技术课程和实操课程等,培养新型人才。三是加强职业经理人培养。引入多类市场主体,加强该领域智库建设,培育一批有硬实力的文化产业研究机构,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注重协作,实现产学研用结合。供给和需求这一对经济学范畴,放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拥抱新兴科技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换言之,离不开聚集有大量创新人才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支持。民族地区要依托本地高等院所建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挥高校院所和众创空间的孵化作用,以需求带动供给,以供给满足需求,发挥各方共谋一事的合力,实现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以及文化和科技的有效融合,使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备时代感、科技感。

(四) 落实双效性:统筹协调价值归属,助力产业发展

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要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需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9]

坚持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民族地区大都地处边疆,易受国外思想文化影响。发展文化产业时,应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放在极端重要的位置。一是坚持凝聚民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弘扬社会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汇聚推进乡村振兴和实现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二是坚持赢得民心。要秉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文化产业中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三是坚持争夺民心。民族地区应以文化产品的形式澄清外界对我国民族政策的污蔑,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落后腐朽文化,还民族地区一片天朗气清。

坚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品要在面向消费者、面向人民群众中才能实现其最终意义。首先,明确人民群众需要什么。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在满足生理和安全需求之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当下,民族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习俗风情因对人民群众更具吸引力。其次,坚持定制化、个性化和体验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定制民族服装、纪念品和体验农耕、游牧文化,增加人民群众的见识、愉悦其精神世界。但要避免文化资源在过度商业化中被侵蚀和破坏。最后,艺术工作者要坚持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民族地区要紧紧依托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创作文艺作品,讲好时代的故事,引发人民的共情,引导人民群众追求真善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不越过生态红线。民族地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要努力避免本末倒置为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首先,树立底线、红线意识。主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部门要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意识,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文化产业的发展,将生态保护置于首位,摒弃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涸泽而渔”式的短视做法。其次,顺应时代发展,变革文化生产方式。要顺应科技革命为文化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变革,在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上抓住绿色转型的契机,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进一步降低文化产业发展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制。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力度,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宣传,重点落实相关文化企业的生态责任。

(五) 把握延展性:开发打造特色品牌,提升产业美誉

品牌是产品文化理念的组成,一个成功的品牌对提升消费者的归属感大有裨益。打造特色品牌,是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方向。

打造特色品牌要以服务意识为抓手,坚持质量优先。品牌是以产品质量或服务为基础的,在质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牌,才会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和美誉度。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升,选择假期出游的人数不断增加,但也出现了宰客和强制消费的现象。一旦曝光,将会极大打击当地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类产业。民族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坚持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下硬功夫,不偷工减料、强买强卖、弄虚作假,坚持“工匠精神”,以质量和服务说服人、打动人、吸引人。

打造特色品牌要以创新意识为重点,加强创意保护。品牌是一个产品区别其他不同类同产品的标志,良好的创意和设计往往是一个成功品牌的前提。由著名导演张艺谋领衔,根据特色景点和文化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印象”系列,采用统一品牌的策略实现了品牌、旅游、文化与经济的良性互动,生动诠释了品牌的延展性和力量,成绩斐然。因此,民族地区要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坚持“一地一品”“一村一品”的原则,明确定位,结合文化特色和科技力量,打造特色品牌。此外,要加强品牌保护,及时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确保商标使用权。

打造特色品牌要以拓展宣传方式为保障,用好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当前新兴媒体的统称,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精准性的特点,这为有效进行品牌宣传打下了基础。具体而言,一是在针对不同群体的大流量APP上注册认证公众号,及时占领宣传阵地。二是主动增加宣传新内容。纯粹的广告和品牌宣介会使受众降低关注兴趣,宣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应当探索多维内容,在宣传内容上做到商业与生活统一,通过数字技术开设线上展厅和演播厅,增加公众号的吸引力。三是采取宣传新方式。社交媒体具有的互动性特点,不能采用“推送后不管”的“佛系”管理方式,应拓宽与受众的交流途径,开通留言板功能并及时回复留言,消除交流障碍,让用户获得足够的尊重,从而提升粘性和宣传效果。

四、结语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10],产业要振兴,文化不可或缺。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在发展过程中不免遇到若干问题。当务之急是客观理性分析问题及成因,推动其解决。以此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祝祖国欣欣向荣[N].人民日报,2020-01-22.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2-23.

[3]谢环驰.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1-03-06.

[4]习近平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 祝各族人民幸福吉祥祝伟大祖国繁荣富强[N].人民日报,2021-02-06.

[5]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6-10.

[6]统计数据均引自:中国文化及相关统计年鉴(2021)[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7]孙茹茹.科技赋能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20(8).

[8]韩英,付晓青.文化产业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6:151.

[9]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23.

[10]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推进改革开放 真抓实干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N].光明日报,2018-04-14.

  

Predica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ossible Solutions

YIN Qinglong,LI Kai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is a practical measure to enhance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 solid suppor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 embodiment of the splendid cultural pluralism of China and the goal of realizing the shared prosperity as well as the vivid manifestation of the theory of “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however, we still cannot ignore the realistic dilemmas of the single industrial scale, the lack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the shortage of new talents, the deviation of cultural value and the weak cultural brands. The solutions to the dilemm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include the follow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focus on such factors as agglomeration, innovation, dual-effects and extensibility, exploit the cultural resources with clear goals for the cultural industry, pla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by relying on the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rdinate the value orienta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and develop well-known brands with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to promote the reputation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China.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ethnic minority areas; cultural industry; shared prosperity; development

 

初审:肖倩

复审:王晓燕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