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张戈 李雪婷 吴艳梅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3期


摘 要:“互联网+教育”作为信息化、现代化媒介与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方面具有重要启示,将其融入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具有学理与实践层面的现实依据。基于优化语言学习环境、重视语言课程教学、实施语言实践活动、建立语言教育系统等语言教育内涵探究“互联网+”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内在机理,于此基础上提出营造素材丰富、内涵新颖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形成资源互补、交互融合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教学模式;开展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实践活动;打造便捷有效、科学合理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立体系统等优化路径,旨在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要“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国家通用语言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对增强中华各族儿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深化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地区的普及水平逐年提升,为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为80.2%,“三区三州”(以民族地区为主)普通话普及率为61.56%;其中全国“熟练使用普通话但口音较重”及以上水平人口的占6%,“三区三州”的比例为43.44%。[2]研究发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存在法理宣传不到位、学校主阵地作用发挥受限、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空间场域弱化等问题,[3]亟须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愈发成熟,随之也推动着“互联网+教育”这种全新教育模式的出现。这将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视角。因此,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提升路径,有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文献综述

语言作为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具有承载民族认同的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民族单语教育到民汉双语教育,再到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为主的演化过程,伴随这一过程,是中华民族认同意识不断深化的演进脉络。[4]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提出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仅在官方政策话语方面得以确立,在具体实践层面也不断深入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提出的时间节点进行梳理,学界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研究可较为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多关注其在民族地区的现状研究。如王洋[5]、李志忠[6]等对新疆国家通用语使用现状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第二阶段则侧重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如成园园、李莉等基于CIPP评估模型,提出构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评价体系的优化策略;[7]龙红芝[8]、张旭[9]等针对民族地区幼儿与少数民族预科生等不同受教育群体,提出了相应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策略。此外,引入相关视角对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机理进行阐释,逐渐成为研究发展的新趋势,如李瑞华、海路从增能理论视角对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增能效应进行了阐述。[10]可以清晰看出学界对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研究由现状分析、策略探究、学理阐释不断走向深入的过程,越来越注重实践话语以及学理机制的探讨。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如何使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与基于信息时代背景而产生的互联网技术实现融合发展,日益成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互联网+”进入教育场域之时起,相关学者对其融入语言教育展开了探讨。张和生等学者较早关注到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汉语教学的研究,他认为基于互联网的汉语教学在即时互动、信息无域、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势必逐渐成为远程教育的主流。[11]但关于“互联网+”融入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研究,目前尚不够深入,也未能形成体系。已有研究多集中在“互联网+”应用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和相关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学习策略分析等方面。如姚小烈认为需推动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少数民族汉语教学,构建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服务;[12]樊华丽、赵华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农村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听说能力发展的结论;[13]安富海则指出,做好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工作的关键是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确保培训工作从课堂到课外、从培训地到家庭的无缝衔接。[14]“互联网+”的融入,有利于民族地区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朝向覆盖面广、影响程度深的方向发展。但若仅仅将“互联网+”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之间的融合停留于技术运用层面,而缺乏对其两者之间学理机制的阐释,将难以对其长效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之下,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二、“互联网+”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内在机理

(一)优化语言学习环境:打破现实区隔之壁垒

语言学习环境实质上是一种相对于学习者而言的功能性空间。[15]由于语言作为具有精神符号意义的非实在物,供给语言传递的环境也就具有非均质性和多组合性,这种功能性空间的呈现方式并不唯一。传统的语言学习环境主要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产生现实接触的方式呈现,更具“自然”与“直接”的特征。Spolsky认为自然的外部环境能为学习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语境线索,以便学习者理解目的语,掌握使用目的语进行言语交际的规律;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者面对各种语体和语域的实际需要,可以学到鲜活自然的语言。[16]然而,“自然”与“直接”的另一面则是由于现实因素受制于时空区隔,造成不同时间、不同位置语言学习环境的相对局促与封闭。民族地区特别是新疆、西藏等民族聚居区,国家通用语言环境的不完善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客观因素。因此,将“自然”与“直接”转换成为“人为”与“间接”是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突破时间限制而切实落地于民族地区的重要方式。“互联网+”的广泛引入,将会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学习者构拟一个仿真的国家通用语言使用环境,促使学习者在高频率的语言使用中,掌握正确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实现从“学会”到“用会”的转变,从而将“语言技能”变成“语言习惯”。

(二)重视语言课程教学:促进“互联网+教育”之融合

课程教学是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主要方式,而课程教学作为人类文明成果在教育场域的集中呈现,也应是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显著优势在于信息资源的广纳,与“互联网+”融合,从而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优质课程资源开发力度,并不断扩大其覆盖范围,这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发展、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是一门建立在语言知识资源基础上的语言实践课程,但无论是语言知识资源还是语言实践活动均需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来实现。因“互联网+”而兴的语料库语言学、数理统计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学科,在丰富语言知识资源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拓宽语言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极佳的契机,同时,也为两者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有机融合搭建了桥梁。在“互联网+”融入语言教学的背景下,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教学不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学,而是融会两者并指向培养受教育者,具备语言处理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相较于强调标准划一的传统课程教学方式,“互联网+”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试图打破固定时空安排、跨越学科之间界限,围绕学生主体重建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倡导照顾个性差异,从而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系统。

(三)实施语言实践活动:搭建虚实互通之桥梁

语言主要由形式与意义两个表征部分组成,形式表征指符号形象呈现的语言外部形式,意义表征指概念、内涵等语言内部的抽象内容。由此观之,语言形式表征具有相对客观性,而语言意义表征因其抽象属性则更具经验认知色彩。语言形式表征可以通过记忆而获得,但更深层次的语言意义表征若单凭记忆并不能完全领会,还需借助个体的经验加工。个体经验的产生以身体活动为基础,并“通过镜像神经系统的模拟与复演,参与语义理解过程”。[1]而个体实践则是个体掌握语义经验的方式,正如语言学家黎天睦所指出“语言是用会的,不是学会的”。[18]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下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从而提高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因此,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关键在于,为学习者寻找、创设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的方式与环境。相较于汉族地区(包括汉语方言区)具备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先天优势,民族地区以往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多利用个体自我构造的虚拟语境,或与国家通用语言运用水平层次较低的同伴来进行语言实践活动,真实感和效果不明显,因此也影响其教育质量的提升。“互联网+”的运用,能够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提供模拟真实的交际语境,同时也能对语言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诊断,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实践活动方案,帮助受教育者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实现从“离身”到“具身”的转向,在认知语言形式与理解语言意义中,真正掌握使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

(四)建立语言教育系统:创设协同并举之模型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系统具有内外两部分。从外部系统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相互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部分。从内部系统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应包括相互衔接、协同并进的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教育保障等环节。教育质量的实现是内外系统联动发力的结果。就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以往经历来看,一方面,在部分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中,由于家庭和社会中语言使用环境的缺失,出现了“5+2=0”现象,即5天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受到2天家庭生活的影响归为零。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外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联动机制并未能得到很好的运作。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考核及评估体系也不够完善。[19]因此,作为终端环节的教育结果检测长期被忽视,而被忽视的这一部分恰恰又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关键节点,这也影响到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内部系统协同性功能的发挥。系统之间发生联动的基础在于高效便捷的交流媒介与科学有序的互动平台,“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速率与内存储蓄方面的优势,可以弥补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在以上方面的劣势。“互联网+”参与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可以为联动其内外部系统提供技术与理念支持,从而为创设便捷立体、科学合理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系统奠定基础。

三、“互联网+”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一)营造素材丰富、内容新颖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

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作为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聚合体系,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重要外部条件。“互联网+”的运用,将有助于营造适合信息化时代特点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营造“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环境,主要通过依托网络内容优势,打造多维度、多层次教学资源体系来实现,为此应该从网络教学资源体系、语料内容、网络课程三方面发力。

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充实与丰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资源体系,为提升教学效果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主管部门可通过开设专题网站等方式,分文化博览版块、资源中心板块、实践版块等,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提供全方位的指导。一是可在文化博览版块设置传统节日、传统文化、地域美食、地方民俗、方言俚语等栏目,旨在提升民族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认同度;二是可在资源中心版块打造分类素材、网络视听素材、教学目标及教案素材等单元,在每个素材单元中要进行相应细分,比如,分类素材则可进一步分为语音素材、汉字素材、汉语词汇、句型句式等子单元;网络视听素材可以按照时长、主题、难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类;教学目标及教案素材可以按照教学时间先后来进行安排,便于查阅;三是在实践板块可定期发布口语互动任务,建立线上讨论小组,鼓励学生定期在线交流或通过录制视频上传的方式沟通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表达水平。

其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捕捉与吸纳与时俱进的语料素材,为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有力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词汇、语句更迭速度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应及时更新语料库,为学生提供贴合社会实际与时代发展的语言学习内容。一方面,利用网络爬虫等技术手段获取并筛选网络热词,并将其按照主题进行分类,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有机补充;另一方面,可以从新闻热点、资讯中提取内涵丰富、符合时代精神的新词汇、新语句纳入语料库。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重点对其本义、引申义及语用等进行系统化讲解,从而提升民族学生认知与理解时代变迁中的国家通用语言流变方式。

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设计与培育精品优质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提升教学效果增添有益补充。一是运用打造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系列MOOC、手机课堂、微课、直播课等网络平台,帮助民族地区学生实现随时随地在线语言学习,从而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封闭性时空限制的局限,将学习的主动权和决定权真正交还给学生。二是可依托网络平台打造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精品课程。立足民族学生基础、学习特点等要素,设置系列特色化的网络精品课程,比如,“汉语交际”“汉语应用”“文学与汉语”“汉语语音及方言研究”等。为照顾不同年龄段学生注意力的特点,还可紧密围绕某一核心知识点,推出不同时长的短视频“精品教学资源”,做到减时不减效。

(二)形成资源互补、交互融合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教学模式

建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课程教学模式应注意将教学过程的诸要素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组合,并形成具有相对稳定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型,主要涉及将网络优势与教材、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等方面相结合。

首先,依托“互联网+”推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必须要注重网络资源与本土教材的互补性,促使两者形成合力,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资源。我国各民族分属五大语系,语族语支众多,在一定程度上要求不同民族地区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教育时,应开发结合本区域、本民族语言特征的本土教材。一是可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国家通用语言与本土教材内容的互补性。立足现有的本土教材内容,运用网络手段收集与本土语言知识体系相关联的国家通用语言素材作为教材的补充性内容,在本土知识发展区内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家通用语言的理解;还可以运用网络手段查阅教材没有的内容,化解民族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困惑。二是可利用网络资源合理划分结合本土教材的国家通用语言教学难度层次。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本土教材基础性较强、难度相对不高。为此可以运用网络获取一定难度的资源,来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动力,实现其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依托“互联网+”推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必须要注重网络技术与现实教学环境的融合性,促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网络教学体系进一步优化发展。民族地区网络设备较为落后、教育信息化水平较低,对其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一方面,从教学“硬环境”来看,要充分评估可调动的资金与技术条件,设计出最适合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的网络平台,增强其公益属性,并根据现实教学条件的改善,适时优化与更新网络平台,从而保证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从教学“软环境”来看,要注重网络技术的灵活运用,结合不同场合不同区域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需要,提供适用于多个教学环节的网络技术支持,营造高效、活泼、灵活、开放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环境。总而言之,要结合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实际需求及现实教学环境,来合理匹配网络教学技术,不断加快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信息化进程。

最后,依托“互联网+”推进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必须要注重网络服务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活动的相宜性,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网络教学取得实效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应注意网络服务与民族地区学生学习需求之间相适宜。合理运用网络手段,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运用线上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实现在线即时互动创造条件,充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应注意网络服务与教学设计及教学评价之间相适宜。根据教学情节编排及教学评价需要,有针对性地实现网络技术升级,从而为具体教学活动提供技术支持,构建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活动相适宜的网络技术服务系统,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三)开展充分尊重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实践活动

国家通用语言实践活动是指学习者将所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开展“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实践活动应依托网络技术手段,从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学习需求出发,为之提供人性化、个性化、精准化的学习服务。首先,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媒介,只有在人与人交流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因而“互联网+”视角下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的成效,就要营造人性化的网络沟通环境,鼓励学生进行自由交流表达,从而提升其国家通用语言使用能力。可借助微信、抖音、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搭建民族地区专属国家通用语言交际平台,吸引民族地区学生加入,鼓励学生在其中释放个性、表达自我,在愉悦的使用体验中增强学习效果。这对于强化民族地区学生学习信心具有促进作用,也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举措。

其次,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限制,相较内地学生,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程度与接受能力不一,不同个体学习效果差别较大,加之传统课堂教学在满足个体性学习需求方面作用有限,因此,可运用网络技术手段的个性化特征来满足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个性化需求。可通过开设在线语音学习、汉字认读、汉语交际、汉语文化、汉语应用等多种学习模块,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避免传统课堂教学“错过了就不在”的遗憾,从而打牢每个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坚实基础。

最后,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大数据运行优势,为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提供精准化学习服务。可通过运用标准算法、数据挖掘技术、系统模型构建以及资源库建设等方式,对民族地区学生线上国家通用语言学习进行有效追踪,将获取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精准地把握其学习特点、学习过程。在此基础上,为之提供精准化的学习服务,这对于不断完善民族地区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知识结构、加强国家通用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建构便捷有效、科学合理的“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立体系统

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立体系统是指由学习者和影响学习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人的因素)所组成的聚合体。这些因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因素,主要包括教学条件和技术、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学策略和实施、教学设计和评价、教师和教材、社会和家庭等。[20]打造“互联网+”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立体系统,主要着眼于加强教学技术支持和完善教学设计及评价。

首先,应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实现便捷化、立体化教学技术支持,搭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多模态教学,利用多元化网络移动工具推进教学。一是借助于“互联网+”优势,打造优质化、共享化的学习平台,进而克服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时空限制和资源短板。在硬件方面,要增加资金投入,全面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学习网络、构筑人人参与的网络学习空间。在软件方面,应注重打造集网络学习、资源获取、在线互动、即时交流、信息共享、学习管理于一体的软件平台,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听、说、读、写、练习创造条件。二是依托互联网手段开展多模态国家通用语言网络教学,强化民族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打造系统完善、提取便捷的语料网络系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开展微课、手机课堂、翻转课堂等学习活动,围绕既定的知识点展开课程设计,选择面部表情丰富、手势动作规范、肢体语言得体的网络视频片段来辅助教学,实现动态资源与静态资源整合,注重视、听、动、触多感官并用,强化学生国家通用语言体验。

其次,应发挥“互联网+”优势,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网络教学设计,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评价方案,确保教学实际效果。一是完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网络教学设计。在课前预习阶段,教师可以在线上发布教学预习要点,可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设计“课前微练习”,诸如“每日一词”“课前小故事”“汉语小知识”等活动,在线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预前熟知度;在课堂教学阶段,可通过微课播放、直播教学等方式,借助知识线上呈放、视频及音乐播放、师生在线互动等多模态方式开展教学;在课后复习阶段,教师可在网络平台发布训练题目,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听说练习、读写训练等,帮助学生完成课堂知识的有效积累和转化。二是制定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评价方案。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助于督促教学改进,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从而提升后续教学质量。[21]对于“互联网+”背景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评价而言,主要涉及学习态度、参与性及任务完成情况三个方面。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对于学生的监管作用较弱,学生的学习态度直接关系到其学习成果的好坏。对于学生线上学习态度的评价可以从主动参与情况、发言价值、按时完成任务、师生配合度等方面开展;对于参与性评价,可从学生参与线上学习次数及参与学习质量两方面入手。学习次数包括师生互动次数、发表观点次数、课堂提问次数、在线登录次数,学习质量则应从学生语言知识掌握程度、交际能力提升程度等方面进行考察;对于任务完成情况评价,可以从阅读篇数、网课次数、作业上传次数、听说训练练习次数等方面进行,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此外,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评价,应分别从自评、师评、学生互评等方面综合展开,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来充分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性。

结语

“互联网+”以其高速的信息传播速度、广纳的信息资源聚合、便捷的使用工具获取,成为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强力推手。将“互联网+教育”的话语引入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应注意从学习环境、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教育系统建设等语言教育的内在机理中寻找两者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从而为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质量有效助力。在民族地区范围内探讨融合“互联网+”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不仅要注意其于当下可能取得的功效,还需借此契机为民族地区谋更长远的发展:一方面要始终坚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服务的目标指引,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借彼之手”推动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发展,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可持续性、长效性的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显东,李乐.以“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维度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2):50-56.

[2][19]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编.中国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2021)[M].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39-40.

[3]马永全,桑国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民族地区的使命承载及深化普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2,(1):146-152.

[4]李瑞华.新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与转型逻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5):132-138.

[5]王洋.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现状调查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5,(6):57-62.

[6]李志忠,游千金.新疆南北疆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现实差异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7,(4):64-72.

[7]成园园,李莉,王朋玉.基于CIPP评估模型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分析——以新疆和田县小学生为例[J].语言文字应用,2019,(3):40-47.

[8]龙红芝,杨欣.表演游戏促进藏族幼儿国家通用语言学习的干预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3):96-103.

[9]张旭.以国韵拼音提高我国少数民族预科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音和声调水平刍议[J].语言与翻译,2020,(1):64-67.

[10]李瑞华,海路.增能理论下少数民族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的增能效应研究——基于青海民族地区推普脱贫的案例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21,32(2):47-55.

[11]张和生,洪芸.简论基于互联网的对外汉语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107-111.

[12]姚小烈“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3):118-122.

[13]樊华丽,赵华新.信息技术应用在南疆农村幼儿园国家通用语言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6):33-35.

[14]安富海.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数字化教学资源[J].中国民族教育,2020,(10):40-41.

[15]谢谋.对来华留学生语言学习环境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1,(8):5-6.

[16]Spolsky. 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University Press,1989:11-13.

[17]苏得权,叶浩生.大脑理解语言还是身体理解语言——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语义理解[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52(6):189-194.

[18]黎天睦.汉语研究与语言教学:黎天睦汉译文选[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285-303.

[20]陈静静.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0-27.

[21]高雪静,张玉萍.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评估体系构建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3):109-115.

 

Research on Way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

Zhang Ge, Yang Bing, Wu Yan-mei

 

Abstract: “Internet + education”, as a combination of information, modern media and education,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educational reform  It has practical basis o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levels to integrate it into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language education, such as optimizing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language course teaching, implementing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and establishing language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Interne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n this basis, it proposes to build a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with rich materials and novel connotations, form the “Internet +”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course teaching model with complementary resources and interactive integration, carry out “Internet +”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practice activities that fully respect and give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ity, build a convenient, effectiv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of “Internet +”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ducation and other optimization paths, and the purpose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standard language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promote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Key words: “Internet+”; Ethnic Areas;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ducation

 

初审:王琳

复审:王晓燕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