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教育质量提升的着力点: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者:甘琼英来源:《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

 

摘 要:贵州民族教育质量提升需着力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结构、技术、制度三条路径实施,以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为目的,完善民族教育体系结构;以“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为中心”,变革民族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民族教师的培养方式;以“‘双百工程’和‘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项目’”为重点,不断创新民族教育的管理制度。

关键词:民族教育质量;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5年,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这就意味着民族教育发展方式必须发生转变。为落实民族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近年来贵州通过结构、技术、制度三条路径不断化解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呈现出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新特征和新矛盾。

一、以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为目的,完善贵州民族教育体系结构

教育结构,即教育体系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区域各级各类及各种形式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衔接而构成的整体,主要有教育类别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空间布局结构等[1]。涉及到少数民族教育,教育结构的实质是培养什么样的少数民族人才问题。

贵州是一个由17个世居少数民族构成的多民族聚居省份,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2],民族教育和其它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融合和渗透,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因此,贵州民族教育旨在结合各民族文化背景,通过建立多元、灵活、开放的教育结构,采取特殊政策和特殊措施,培养大量合格的民族人才,促进贵州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少数民族和汉民族的共同繁荣。

贵州民族教育40年的发展引人注目,恢复和建立了民族中小和民族师范学校,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在普通高级中学和示范性高级中学举办少数民族高中班[3];在高校举办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在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等偏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先后在全省5000所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以将民族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这些活动包括民族文学、艺术、美育、体育、民俗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品、习俗等。形成了全省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较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但是,贵州的民族教育结构尚需改进,要建立健全民族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一,民族教育类别结构不完善。这主要反映在教育结构单一和发展不平衡。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的局面没有多大改变,结合民族实际,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不强[4],双语教育逐渐衰退,民族文化课程被忽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远小于普通中等教育。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基础较差,应试教育目标单一化,忽视多元文化融合等。

第二,民族教育专业结构发展不平衡。这主要反映在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文理科学习的学生数量分布明显不均,少数民族理科大学生比例较低,文科大学生比例较高;基础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在理科和英语等学科面临学习困难,教育质量较低。民族教育结构不平衡给民族教育质量带来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以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与评价体系,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教材、教学的差别化对待。

第三,民族教育层次结构发展不协调。这主要反映在在高等教育资源和高中教育资源上,民族地区严重不足[5]。这些问题的主要根源是贵州教育整体水平低于全国教育的整体水平,贵州教育水平中较低的又是少数民族教育。贵州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存在城乡差异、地域差异。

第四,民族教育空间布局结构不均衡。这主要反映在民族教育发展不平衡。全省较发达地区获得优质民族教育资源较多,偏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获得优质民族教育资源较少。这一问题的根源是“一刀切”的政策价值导向。例如,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班采取适当降分的优惠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学生提供高等教育或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但是,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因为学习基础普遍差于较发达区域,同等条件下缺乏竞争力,能升入高等学校的机会仍然相对较少。此外,2019年贵州少数民族加分政策改革,仅把较发达的贵阳市、遵义市部分区域和其它地方以10分少数民族加分的差距相区别,并未给予偏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学生更优惠的差异性招生政策。

贵州民族教育结构的不断改善,需以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为目的,第一,完善民族教育类别结构。在贵州民族地区促进职业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双语教育等发展。增加民族职业教育数量,提高民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完善双语教育体系,提高边远民族村寨双语教育质量;继续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教育,提高民族文化教育能力;通过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和实践专题课,提高在校大中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质量。

第二,优化民族教育的专业结构。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理科和英语教育质量,加强贵州民族地区理科和英语学科教师队伍建设,降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理科教学内容难度,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适应[6],重视中小学和大学理工科课程的衔接贯通。加大对民族地区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转变英语教学模式,启蒙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第三,完善多种层次民族教育结构。基本建立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学校布局要更多考虑偏远民族村寨的学生需求。

第四,均衡发展民族教育的空间布局结构。优化贵州民族教育政策制度,给予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学生政策倾斜,制定面向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民族人才培养优惠政策,实行面向偏远少数民族聚居地农村专项招生等优惠政策,均衡发展民族教育的空间布局结构。

综上所述,完善贵州民族教育结构,要以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为核心,为贵州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偏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地学生提供更多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二、以“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为中心”,深刻变革贵州民族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民族教师的培养方式

民族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路径主要关注微观的培养过程,具体回答民族教育活动“怎样培养民族人才”的问题,关注的是“怎么教”的问题[7],是民族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问题。

影响教学模式改进的重要因素有教师个体的教学技能、课程知识、教学知识、教学技术工具等四方面[8]。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技术路径也主要包括这些维度的内容。

贵州民族教育模式不够合理反映在一是教学目标有偏差。当前民族教育的课堂教学不是以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给予民族学生更多选择为目标,而是以“应试”为重要或唯一目标。二是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强。民族教育内容往往与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背景分离,学生无法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家乡的文化和历史。三是民族教师缺乏特殊性。民族教育的目的有较强的社会性,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多元文化素养,但是当前多数贵州民族教师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历史等知识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的学习和钻研,更不能将多元文化理念、知识贯穿于当地的学校教学。四是教学方法以灌输式为主。机械性学习方式使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等知识的体验、思考、探究。

导致贵州民族教育教学模式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一是民族教育目的的民族性缺乏。普世性知识的传授教学仍占据当前民族教育的主要地位,忽视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以及少数民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评价也往往存在文化偏见。二是民族教师缺乏多元文化教育的素养。民族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应是以满足国家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要求为基线,突出其“民族性”。但是当前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中小学教师主要进行的是教育学方面的培训,忽视多元文化教育的培养和培训[9]。三是欠缺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本的教学认识。民族差异的本质是城乡差异、地域差异,传统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民族教育还应重视民族文化结构、民族社会背景与语言等差异。但是当前民族教育缺乏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动机的机制,不能为培养学生自身学习的再生能力而教,也不能培养学生主动体验式学习,影响着各级各类民族教育办学水平。

以“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为中心”,深刻变革贵州民族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民族教师的培养方式,一是要提高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教学技能。培养民族教师研究观察学生学习与生活,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民族民间文化课程资源开发,针对民族教育特殊问题开展校本研修、课题研究。让教师普遍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也学习反思自己的文化。二是要设置适合少数民族学生的课程体系。民族教育基于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兼容并包之中,民族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设计,并积极选择民族地区的本土知识作为课程资源[10],开发校本课程。三是提供符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方式。加强民族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知识文化的培训、比赛和交流活动,提供更多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生活背景的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贵州民族教育的技术路径就是以“质量保障+民族特色或地方特色”为中心,不断丰富民族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民族教师的文化多元性。

三、以“双百工程”和“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项目”为重点,不断创新贵州民族教育管理制度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由“充分尊重差异”转到“多元文化整合”,由重视数量转向重视质量发展,由“外延”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变迁特点。在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背景下,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特点主要反映在双语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寄宿制学校建设等,为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在制度建设上提供了一定保证。实施“双百工程”和“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传承创新项目”是贵州向“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民族教育办学水平”发展方式转变的两项重大制度创新。

这两项民族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体现了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之“制度”路径的特点:第一,实施政府统筹、专业指导、示范引领、质量提升的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旨在提升贵州民族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能力的“双百工程”,其目标是支持建设民族特色示范项目学校和名师团队,并为其提供专业服务,提高了民族特色示范项目学校的教育质量,凸显其办学的地方民族特色,在本地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年度评优扶强的“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建立了学科建设、创新团队、名师工作室三个层面的管理创新。其中,学科建设创建了具有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专业(学科)及相应实训室(基地)建设管理模式。

第二,建立健全民族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双百工程”通过培训研修、教研能力建设、教学能力建设等途径,为民族特色示范项目学校打造名师团队提供培养服务,使培养对象的教育科研能力、团队引领能力等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成为具有民族教育教学引领示范作用的教学名师,推动贵州民族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职业院校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项目”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创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创新团队;通过民族民间工艺产品开发、文化创意设计和民族民间文化技能人才培养,创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名师工作室,推动了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能力提高。

第三,改革民族教育评价制度。“双百工程”将民族学校教育的品质、特性和水平的提升,也就是质量、特色、文化,作为民族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指标,立足打造质量提高+民族特色+学生发展的民族特色示范项目学校,改变了应试教育的单一评价目标。

综上所述,贵州民族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路径就是要以各级各类民族教育质量提升为重点,不断完善民族教育的管理制度、质量保障制度、评价制度等。

 

参考文献:

[1][8]贾继娥.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三条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12,(3):1-4.

[2][3]贵州省地方杂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1978-2010),卷二十四.教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7.

[4]石猛,彭泽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3):120.

[5]唐建荣.贵州民族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4):13.

[6]万明钢,蒋玲.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的“理工科问题”[J].教育研究,2016,(2):96.

[7]甘琼英,何岩,褚宏启.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13,(7):29.

[9][10]海路,滕星.文化差异与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一种教育人类学的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2):2-3.

 

The Focal Point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thnic Education in  Guizhou: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GAN Qiong-ying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ethnic education quality in Guizhou province needs to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The teaching model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ree paths: structure,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Guizhou has improved the structure of ethnic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the quality of ethnic education at all levels. Based on the center point of enriching the learning ways of ethnic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the  multicultural quality of ethnic teachers", ethnic  education  in  Guizhou  reforms  the  teaching  model  of  ethnic  education  and the training mode of ethnic teachers. Guizhou ethnic education sustainably innovates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national education with emphasis on "Double hundred project" and "innovation project of national and folk culture inheritanc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quality of ethnic educ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development mode


 

初审:王琳

复审:王晓燕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