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作者:韩铁刚 王阿舒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2年第2期


摘 要:学校教育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民语言文字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于政策实践,在教学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嬗变。其理论逻辑表现为以教育性教学解决属性问题,以发展性教学解决场域问题,以社会性教学解决过程问题。据此,在实践理念层面上,应着力全面达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价值逻辑预设的多重教育目标,重点加强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在实践行为层面上,须重视教学节奏与学习节奏的关系,精炼教学内容,着力提高核心素养;在组织建设层面上,应完善学校治理文化,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打造良好环境文化。

关键词: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育性教学;发展性教学;社会性教学


学校教育是国家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国民语言文字使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普及时代,民族地区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的洼地,也是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点区域,而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则是重点对象。基于政策实践,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正在发生深刻的历史嬗变。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厘清这种历史嬗变背后复杂的理论逻辑及其实践路径,对进一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嬗变

新中国成立之后,民族地区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基于政策实践,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系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等都在持续嬗变。

(一)教学系统:由封闭转向开放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系统发展最显著特征是由封闭转向开放。转变首先反映为国家通用语言与区域通用语言相关课程的开设状况及学习年限的变化。1951年,全国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凡有通用文字的民族小学、中学的各科课程,必须用民族语言教学,而有独立语言但无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民族,一方面政府着手为其创立和改革文字,另一方面可按自愿原则采用汉语文或本民族所习用的一种语文进行教学。加之,受学生当时国家通用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部分民族地区形成了一套从小学到大学完整而封闭的民族语文教学系统。为此,民族地区坚持开设民族语言课程,并且将国家通用语言课程定位为不同于非民族地区语文课程的汉语文课。在这种封闭的系统中,部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并不理想。[1]随着师资条件、语言基础、语言环境、地域文化等民族教育要素的优化,民族教育系统与非民族教育系统日益具备融合共进的条件。20世纪90年代,民族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模式改革,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特征日渐显著,各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持续提高。到21世纪20年代前后,民族地区基本形成了开放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理念,全面开设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课程学习年限也与非民族地区基本一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建设得到加强。

其次表现为教学语言选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着教学语言变革,使其更具开放性。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文化共存观,这种观念突显了民族教育要素的差异性特征以及对这种差异性特征的尊重。关注语言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多元性,在教学实践上表现为民族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而国家通用语言仅作为汉语文课程的教学语言使用,导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发展受限,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保持封闭性。20世纪90年代,国家通用语言成为更多课程的教学语言,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尝试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教学语言,其他课程采用民族语言授课,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系统开始展现开放的姿态。2017年秋季起,新疆等民族地区相继将国家通用语言作为教学语言。这意味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是语文课程学习的内容,还是学习其他课程的主要语言工具。历史经验证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教育教学语言关乎“国之大者”,片面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忽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掌握,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目标:由单一转向复合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性质由创造条件开设转变为必修必选,其教学目标结构由单一语言能力目标向复合语文素养目标跃迁,教学质量的内涵得以扩展。

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政策陆续制定。1982年教育部印发《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其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因地制宜,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并在学好本民族语言基础上创造条件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其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目标是使民族学生初步具有理解和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该教学大纲强调了民族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基本目标。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民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重要性特点,因而在通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地区,要大力推广普通话。这标志着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进入新的探索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分量逐渐加重,区域通用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教学趋向均衡发展。随着民族地区加强学前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小学语文等三科采用统编教材,国家通用语言成为教学语言等有力举措落实推进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目标实现本质跃迁。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语文课成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审美鉴赏品味,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责任,其教学目标具有鲜明的复合性特征。

(三)教学内容:由知识转向素养

在我国的研究场域,应然的民族教育是对各民族群体开展以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为主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民族团结为基本取向,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活动。民族教育内涵的发展促使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时需要更为审慎地把握主线意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内容改变主要表现在,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语文课全面代替了侧重培养语言知识的汉语文课。为了发展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文课程能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境“言语”,并在语言积累与建构的过程中提升祖国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和文化选择能力。

在内容主题方面,统编教材重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以内容情境化方式突显中华民族共性特征。而民族地区原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载体是汉语文课,依据《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教学内容以词汇积累与运用、语法梳理与探究为重心,对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特征教学重视程度不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线意识不强。[2]在学科素养方面,统编教材以任务群的方式,彰显语文要素,强调阅读实践。统编教材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学科特征,与之相比,汉语教材肢解多于整合,知识传递多于语言实践。在语体类型方面,统编教材包括文言文教学。汉语文课长期缺失文言文教学,不利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意识。文言文教学既可以丰富和优化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又能够激发其中华文化自豪感,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教学策略:由离身转向具身

教学策略优化是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条件或环境。情境创设属于教学策略改进应有之策。以往部分民族地区因师资缺乏,导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缺乏语言环境营造的能力,离身认知盛行,语言实践教学缺位。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后,促使民族地区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重构教学资源。如西藏自治区印发《新教法推介》,介绍于永正语文阅读教学法、语文目标教学法等。为了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各校结合自身条件采取了许多举措,如课前说话训练,课后组织学生观看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少儿节目;在识字教学中注重构形知识教学;在课文分析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写作教学时采取同学互评互批方法激发学生写作内在动机等。

教学策略转变最突出特征是具身认知情境化。具身认知是与情境融为一体且富含身体经验的认知方式,其教学情境可以分为主体情境、事件情境、环境情境三类。通过调研发现,在主体情境方面,民族地区通过优化教师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语言供给情境。在事件情境方面,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情境,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情境,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增加各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实践机会。在环境情境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地区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避免各民族学生到了学校还各抱各的团、各走各的圈。[3]民族地区采取民汉合校、民汉合班、民汉合宿等举措,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介,优化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环境。

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理论逻辑

教育理论逻辑是教学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呈现的动态结构和要素关系,[4]也是教育实践历史嬗变形成的依据和动因。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社会活动领域,因其对象和性质以及功能的特殊性,导致其教学理论逻辑既具有一般教学理论逻辑的共同特征,也具有其独特性。其理论逻辑主要由属性问题、场域问题和过程问题构成其复杂的概念群、判断群和命题群。属性问题涉及民族教育的功能,场域问题涉及国家通用语言能力发展的渐进性,过程问题关乎如何协调民族语言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语言文化。

(一)属性问题:作为教育性教学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作为民族教育一个具体的领域,其理论基础得益于上一级民族理论研究,比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民族团结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理论、意识三态观等。因而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民族团结,整合多元文化,是作为教育性教学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最基本的追求。

教育性教学是对教学属性类别的描述,并非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教育性,唯有以培养学生德性德行的社会实践方是教育性教学。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理论逻辑之一即其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其规定性源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之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基于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中华民族“大一统”理念、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等理论构建而成。[5]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基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制度认同,形成共同的意志、目标和价值遵循。具有价值取向的共识性,关键意志的整体性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中华民族形成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历史早已印证,统一的多民族中国是不可分割、平等团结、互爱互助的共同体。对于民族教育而言,要妥善处理好“一体”与“多元”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将中华民族理解为无法达成价值共识的“多元集合体”或“多元聚合体”。要正确把握民族教育要素的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中华民族是我国民族结构中的最高层次,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则是中国人的最高层次的认同,明确作为中华民族一员必须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同时也有责任传承和创新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二)场域问题:作为发展性教学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马克思主义的质量互变理论阐明,事物发展要经由量变渐进为质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概念本身明示着其场域的特殊性。场域意识规制着如下判断:科学、客观看待民族教育发展基础及学生普通话发展水平是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更是对客观现实的尊重。对于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育,20世纪50年代提出“逐步普及”,到1992年提出“积极普及”,再到新时期的“全面普及”,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显著提高。国家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为53.06%,[6]2020年已经达到80.72%,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普及,中华民族内部语言交际障碍基本消除,到2025年普通话普及率将达到85%。[7]显然,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率处于持续快速提升的过程中,发展是一种客观现实。

发展性是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关键在于探究如何建构理论逻辑才能在学生发展上达到理想的效果。裴娣娜认为理解发展性教学理论逻辑的要义,应着眼于发展主体性、发展全面性、发展渐进性。[8]也就是说民族地区的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应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发展,关注其全面发展,重视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和水平发展的渐进性。但是,在关注学生个体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整体状况的发展。以发展性教学理论逻辑分析、阐释及理解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现象和规律,要以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妥善处理个体与群体、语言教学与非语言教学、经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

(三)过程问题:作为社会性教学的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主张,民族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伴随着民族的产生而产生,也将伴随着民族的消亡而完成其历史使命。从语言自身发展规律看,作为社会现象的各民族语言,最后都必然通过融合的方式,发展成共同语言,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基本规律。[9]但在民族消亡之前,不应忽视民族教育要素的内在差异,民族语言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以科学保护。

社会性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社会互动过程。也就是说社会性教学理论的基本信仰是,人是在具体的社会文化情境中,通过与他人进行语言互动来建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及其负载的其他内容性知识的,从而“消解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二元对立”[10]。因而在民族地区,营造或创设各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和实践环境,成为主要的教学要件。社会性教学理论,不同于将教学活动狭隘解读为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的传统教学观,它超越了传统并发展了传统。它试图在认知性学习与社会互动性学习之间寻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据此,一方面民族地区应发挥传统知识教学的系统性、任务引导性优势,另一方面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实践中,梳理和归纳出某种有意义的语言使用策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优先性、包容性、法定性特征。[11]在社会性教学理论下,恰当处理民族地区多种语言教学关系是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推进的必要条件。[12]因而一方面要明确坚持民族教育语言文化要素共存共生是我国民族语言的基本政策,另一方面应引导学习者正确看待社会性教学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活动的场域限制,理解学校开展沉浸式教学的必要性,这将有助于民族学生主动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

三、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路径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历史嬗变和理论逻辑表明,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其历史境脉和学理依据。探索教育实践建构路径,首先应厘清其实践意图如何产生和改变,其次,意图如何表征为实践行为,最后要探明哪些关键因素能够干预其教学实践行为。[13]虽然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实践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从实践理念看,仍应持续提升其教学质量,从实践行为看,学习中心理念仍要进一步落实,从组织建设看,促学利教的文化氛围仍须进一步营造。

(一)实践理念:明确教育价值追求,着力提升学习成效

教育实践理念为教育实践行为的直接原因。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实践理念与其他领域教育实践理念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情境性。也就意味着民族教育者在具体问题情境和教学对象及时空场域下对理论逻辑进行自主性调适。其自主调适的动因则是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观。

其教学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着力全面达成民族地区教育价值预设的多重教育目标。即在政治向度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社会向度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经济向度上精准开展教育扶贫服务民族地区经济发展,[14]在教育向度上发展各民族学生综合素养等。但归根结底,各种价值预设的达成都离不开各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水平的提升。其次,重点提高民族地区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读写能力。从田野调查看,虽然民族地区落实了国家通用语言作为教育教学语言的法定要求,学前阶段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教育,全面推行统一使用统编教材,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动态监测等举措,学生听说水平显著提高,但调研发现,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目标达成度仍不理想。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S县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教育质量监测数据看,乡村地区学校各年级语文学科成绩平均分处于29.87~41.87分之间,其与非民族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发展较为缓慢,将听说能力转化为读写能力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二)实践行为:有效组织教育过程,践行学习中心理念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应发展适宜的教育过程观,关注各民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成长节奏及其近期限度,这是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学习中心教育理念对教师实践行为提出的基本命题。因而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教师教学节奏与学生学习节奏,教师教学时间有限与学生学习时间无限。

一是教师的教学节奏要紧扣学生的学习节奏。教育实践行为有其时间性,并在时间结构中获得意义。布迪厄认为“实践完全内在于持续的时间,故与时间联结在一起,这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中展开,还因为它在策略上利用时间,特别是速度”。[15]部分民族学生生活在民族聚居区域,能够熟练使用区域通用语言,但缺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条件和机会,这导致部分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国家通用语言能力不理想。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乡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远低于其他非民族地区。一方面,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应针对其语言发展状况和现实水平,科学设计教学目标,把控教学进度,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效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及教学策略,提高各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成效。

二是教师要精炼教学内容,着力提高核心素养。教师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现代教学制度限定了教师开展教学的时间,即表现为一节课、一学期、一学年、一学段的既定性。而学生要学习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知识、技能和素养则是无法穷尽的,并且学习是终身性的。因而教师要着力精炼教学内容,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语文实践为依托,有效整合情境资源、语言资源、文化资源,引领学生在具身性教育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16]此外,在教育实践中,要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以及学习自信,避免无节制地侵占学生非学科教学时间,避免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等教学活动发生。

(三)组织建设:营造教育文化氛围,优化促学利教环境

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影响因素主要由教学治理文化、专业发展文化和外部环境文化等组织建设因素构成,即以何种治理理念引领教育实践,如何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如何打造良好的外围环境文化。

首先,持续完善学校治理文化,巩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改革成果。自2017年秋季以来,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宏观的资源配置以及中观的语言教学环境和条件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之适应的治理文化观也正处于变革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研发现:学校教学实践基于已有研究作出了许多改进,比如部分地区在中学阶段建设教学园区,将若干所中学集中到城区办学。城区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机会要比乡村更多,而且,在城区办学能够更好地吸引其他地区师资投身边远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同时,获取教学资源也更便利。然而,面对若干所学校共处一个园区,如何有效规范和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已成为考验教学管理者能力的重要课题。此外,园区中的学校也需要思考在“面对面”竞争的新教育环境中,如何确定好各自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特色,如何依据发展理论和自身条件完善治理文化,以巩固和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改革成果。

其次,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学文化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发性和组织性特征。然而,学校教学文化的自发行为未必能够与国家民族教育政策保持一致,从而影响总体教育目标的达成。因而,从教师存量看,一方面民族地区要通过“国省培”等项目系统且精准地提高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和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自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因为,在民族高度聚居地区,学生严重缺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环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重要的模仿对象和交流对象,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自信和自觉具有较大影响。

最后,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探索,打造良好外部环境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促进个体和社会发展的三驾马车。在现有教育机制下,一方面部分民族地区社会教育总是试图通过学校教育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受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等因素影响,民族地区部分家长在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过程中作用有限,这加重了学校和任课教师负担。因而,为更有效形成家、校、社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的合力,减轻学校及任课教师负担,提高学校和任课教师在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中的作用:其一,须进一步明确任课教师的职责范围;其二,增设必要的非教学任务岗位;其三,进一步厘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职责范围。笔者2021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调研过程中,对513位义务教育阶段任课教师现场发放问卷。问卷以开放式问题提出,“您认为哪些因素影响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其中97.08%的教师认为由家庭和社会传导来的非教学事务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成效。201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为教师减负的具体措施,调研地区教育管理部门也制定了相关意见,但落实仍存在一定难度。教师的负担是学校负担的直观反映。因此,提高政治站位意识,优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文化环境,发挥教学管理机制和教育政策干预机制的综合统筹协调作用,是打造“促学利教”环境文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志忠,游千金.南北疆维吾尔族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情况对比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7(4):93-102.

[2]王本华.把握课程理念,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2):44-49.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7.

[4]陈旭远,毛青芸.课堂教学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内涵、冲突与融合[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40-145.

[5]徐杰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内涵与学术支撑[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4):77-86.

[6]中国语言文字使用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1.

[7]教育部.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全面提高普及程度和质量——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负责人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答记者问[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271/202201/t20220107_593035.html.

[8]裴娣娜.现代教学论生成发展之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97.

[9]谢启晃.中国民族教育史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184.

[10]钟启泉.课程的逻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162.

[11]韩铁刚,王阿舒.作为语言关系的国家通用语教育:美国国家通用语教育政策的变迁[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4):76-83.

[12]田学军.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J].中国民族教育,2021(11):4-6.

[13]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3-9.

[14]杨显东,李乐.以“推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维度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2):50-56.

[15]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26.

[16]王坤,仲丹丹,海路.培育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特征与实践路径——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角[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4):15-20.

 

National Lingual Franca Language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Paths

WANG A-shu; HAN Tie-gang

 

Abstract: School education is the main front for the state to popularize national lingual franca, standardize the use of national language, and solidify the sense of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Based on policy practice, the teaching system,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national lingual franca in ethnic areas have undergone profound historical changes. Its theoretical logic is manifested in solving attribute problems with educational teaching theory, field problems with developmental teaching theory, process problems with social teaching. Therefore, in terms of practical intention,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fully achieve the multipl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value logic of national lingua franca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an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y of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 At the level of practical behavior,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rhythm and learning rhythm, refine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core quality. At the level of influencing factors, we should improve the school governance culture, pay attention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ulture, and create good environmental culture.

Key words: ethnic areas; national lingua franca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aching; developmental teaching; social teaching

 

初审:彭洪莉

复审:王晓燕

终审:蒋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