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70年:经验总结与路径新探
作者:石玉昌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4期

: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效果不明显,县级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不健全,信息化思维难以从基于内容向基于数据转换等问题突出。通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信息化建设历程发现,造成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因是基础设施普及难度大,统筹机制不健全和包括资金、技术、师资在内的支撑环境不健全。要提升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应突破信息化建设的时间窗口,依托国家大数据(贵阳)综合实验区加强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民族地区资源为基础,进行西部地区特色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创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将为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年;基础教育;民族教育;农村教育;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以教育信息化为手段的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其辉煌成就在于以信息化战略领航,促进中国教育综合发展。数据化创新驱动实现了中国教育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完成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从追赶到超越的重大转变。

西部地区教育水平滞后,优质资源较少,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且教学能力较差,用信息化手段与中东部地区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协同西部地区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模式,是在当前条件下暂时缓解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短板的有效途径。[1]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建立优质资源常态化应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均采用协同的建设模式,围绕区域、学校和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和改革创新需要,构建了数字(智慧)校园生态,共建共享了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并建立了保障机制,强化了教师培训,实现了数字教育资源支撑的网络教研,在线课堂的信息化教育功能。[2]长期以来受历史因素的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和教育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西部民族地区在大规模的“撤点并校”后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更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精,从设备到支持环境都得到了优化。但是,西部农村地区尚有大量村级教学点,教学点的教师、学生流动性大,教学资源相对落后,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网络、师资等都难以保障,大大拉低了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

二、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历程与经验

(一)美国计算机技术诞生与发展,中国计算机技术的依赖期(1946-1997)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在美国诞生,自此,美国开始立足计算机技术进行多项相关技术的开发并逐步在国防、通讯、外交、科研等领域深入。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署(ARPA)建成阿帕网(ARPA NET),并制定通用性的网络通讯协议,加之1972年电子邮件的问世,为科研和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和快速的交流。[3]1974年罗伯特·卡恩提出TCP/IP协议,为互联网提供了世界通用语言,进一步为互联网的交流提供了便利。1975年,美国第一个总线竞争式局域网由XEROX公司推出。局域网以微型计算机为主要建设对象,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网络系统,自问世后,于20世纪80年代起就朝着产品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局域网在操作系统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1989年,万维网(WWW)出现,实现了在因特网上存储、发布和交换文本等图文信息。1990年开始,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网络新闻组等广泛应用于INTERNET,1993年网上浏览工具MOSAIC由美国伊利诺依大学开发,随后MOSAIC与WWW合作,INTERNET于是在政府、企业、学校、军事以及个人生活领域等大量应用,网络虚拟空间开始形成。

(二)互联网接入,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网络化建设起步(1998—2005)

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国民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直到1998年才开始起步。2000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提出:从2001年起,要用5年至10年时间,在全国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要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4]要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发展。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中小学校园网已由2001年的3000个扩大到2009年的60000个,校园网数量增加了近20倍,宽带、速率主干已由百兆升至千兆,中国的城镇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环境已基本完成。不仅如此,在城镇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完成后,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专门针对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开始启动。

2004年,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了《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这个通知在总结西部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提出“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逐步改善,教师待遇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改进,教育信息化开始起步。”[5]在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印发的《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中,第5条就明确提出:“加强西部地区网络建设和管理、服务体制及运行机制建设,大力推进西部地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提高西部教育信息化水平。到2010年,西部地区初级中学都拥有计算机,小学都有卫星教学收视点,小学教学点配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高等学校都建有校园网,有条件的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建有校园网和局域网,提高西部学校计算机台数和校园网数总量。所有中学和有条件的完全小学均能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开展多种形式和层次的远程教育,优质教育资源能传送到农村特别是边远农村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在《规划》中,除了明确西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目标外,还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需要着力实施的“五大工程”,其中之一便是“西部教育信息化工程”,明确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用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西部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和教学资源开发目标以及信息技术师资和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目标。

以甘肃省为例,从西部教育信息化起步到2005年,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天水市就已建成VCD光盘播放学校1596所、卫星接收学校1236所、多媒体覆盖学校179所,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覆盖率达到95%;庄浪县明确提出要“边建边用,不让一台电脑闲置”。

为了强化教师的信息化应用,在全国的教育改革和优质课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成为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因信息化的应用发生了重大变革。

(三)信息产业化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2005—2015)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和积淀,中国教育信息化从无到有,构建了基础设施,开发了业务系统,整合了应用资源,提供了综合服务,并且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使教学服务越做越精、越做越细。不仅国家在教育信息化上的投入成倍增长,各个学校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也在增长,师生的信息化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在硬件和网络环境上,校园网已覆盖了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无线网覆盖学校公共区域。全国各地紧紧围绕国家教育信息化的部署,继续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基础教育信息化支撑环境,推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据2016年国务院督导委员会对全国23个省(区)的督导调查发现,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比例为87.5%,比2014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其中,带宽在10M以上的学校比例为64.3%,较2014年提高了23.3个百分点。全国普通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比例为56.6%,较2014年提高了17.4个百分点。除了城镇中小学,教学点数字教学资源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截至2016年,全国有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其中2.5万个教学点接通了互联网,其他教学点也可以通过卫星接收等方式接收数字教学资源。除此之外,全国教学点已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6.4万套,同时对34.5万名教学点教师进行了全员参与的专项培训。[6]

为了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明确提出教育教学创新,深度将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堂教学进行融合。从2014年10月活动开始至2015年9月的一年时间里,全国有562名中小学教师参与,共计“晒课”302万堂,各地在“晒课”基础上择优并进行优化,推荐省级“优课”4.8万堂,不仅促进全国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成为了常态,还丰富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资源库。教学资源库的丰富,又促进了“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课堂”等优质资源的“三个课堂”建设,有效解决了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教学点因师资少、资源相对不均衡的“小五科”课程开设的难题。

(四)教育大数据: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创新飞跃(2015—)

进入新时期,国家进行了顶层设计的全面部署,推动落实“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宽带中国、网络扶贫等重点任务。教育部狠抓落实,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同时研制了《教育现代化专题研究报告》。党的十八大后,教育信息化的关键词已不再是“设备”“网络”,而是“大数据”“云计算”“智慧校园”等。当前,中国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已站在了世界科研水平的前列,中国已由一个信息大国转变为拥有独立知识自主权的信息强国。

2016年2月,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获准落户贵阳。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实验区的建设旨在加快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促进区域性大数据基础设施的整合和数据资源的汇聚应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的落户,最为明显的效果是提高了西部民族地区人们的意识和新技术学习,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已然成为常态,无论是社会、学校、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把互联网、大数据作为教育的载体、内容和目标。人们对互联网、对大数据的态度越来越开放,这极大地提升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自信,也促进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利用互联网和地方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基础设施的普及、完善,到网络、教育大数据的开发、应用,再到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无到有、从简到精、从模仿到自主创造的飞跃,中国已然由一个教育信息化大国成长为领先于世界水平的教育信息化强国。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事业已走向市场,成为MOOC、微课、“晒课”等大规模在线课程的教育信息化产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自主化学习、终身学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致因

(一)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建设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差距较大

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因素是统筹推进的机制不健全。部分地区对接的单位、处(室)、责任人之间的推进机制不健全,使得教育信息化责权不明、分工不清,从而导致西部民族地区在信息化设备、信息化资产等方面都出现了与中、东部地区明显的差距(见图1)。

图1 中、东部与西部各省(区)教育信息化设备与资产情况

在西部12省(区)中,除了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能与中、东部部分省区持平或略高外,其余地区在全国对比中教育信息化设备与资产水平明显偏低。在网络教室建设方面,尽管西部地区总量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省区如四川达到18343个,陕西也有12047个,重庆也达11933个,但是相比以江苏的26815个为最高的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教师的网络教学应用水平不高,使用网络化教学要比传统教学的工作量大,从而导致网络教室应用频率低,信息化资源闲置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信息化教学的效果也与中、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

2.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不明显

《教育信息化2.0时代》提出:要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引导教育发达地区与薄弱地区通过信息化实现结对帮扶,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缓解教育数字鸿沟问题,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7]教师的城乡区域、性别、年龄、学科、学历等影响教师信息化教学。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更有教师对信息技术认知模糊、设备使用率低以及现有信息教育培训效果不佳等现象。在分别选取东部、中部、西部10所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分析发现:东部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最高的为0.787,最低为0.527,效果跨度为0.26;中部地区信息技术效果最高的为0.78,最低为0.309,效果跨度为0.471;西部地区信息应用效果最高的为0.639,最低为0.369,效果跨度为0.27。[8](见图2)

图2 东、中、西部学校技术教学应用效果

在教师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反馈方面,东部地区、中西部省会地区和较大城市地区教师认为最大的障碍是没有时间准备、缺少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指导;中、西部县级及以下地区教师则普遍反映的是缺少基础设施、技术、教育投入、教学环境等的支持,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硬条件”需求尚未得到解决,技术、理念等“软条件”无从抓起。总体来说,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理念更新慢,教师信息化教学效果不明显导致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积极性不强,外部环境支持不足亦限制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应用。

3.信息化思维难以实现从“基于内容”到“基于数据”的转换

中国教育信息化开发的重点转向,已经从“基于内容”转变成“基于数据”。[9]中国信息化改革进程中,机制推动应用、应用驱动创新,这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促进或制约因素。就教育信息化建设而言,硬件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优质数字资源的填补、数据平台的优化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保障。当下,各大数据平台已纷纷建立起来,除了互联网教育企业外,各个高校也建设了独立的互联网平台,平台的内容填充成为当下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但是,因为内容资源少,平台对填充的内容缺乏审查、评估机制,各种网络教育内容充斥到各个平台上,其中不乏大量质量低下、漏洞百出,甚至是粗劣的内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监管和审查不足外,还源于网络教育内容的制作者和监管、审查人员思维未能从“基于内容”向“基于数据”转变,很多人员只是对网络中的部分教育内容进行模仿,未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受教育者的选课意向、学习时间、适合的网课风格等。而学员受当下流行的“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软件的影响,把互联网教育与互联网娱乐混为一谈,对一些精品课程的点击不够,造成平台的大数据推送质量下降。

基于数据的信息化教育推进,要高度重视数据的生成和收集、存储与管理,要通过教师的信息化思维培养提升教师对数据的分析、使用和分享水平。但是西部地区信息化设施和平台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教师培训的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教师的信息化思维训练不够,从而导致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教学时仍停留在“基于内容”这一阶段。

4.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标准框架不健全

中国东、西部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教育的监测和评估上也各有侧重。但是教育信息化因其独特的特点,目前比较完备的、分层级的监测评估标准框架尚未健全。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制定针对区域信息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全面开展面向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督导评估。[10]建立国家、省、市、县的四级评价指标,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提供有效测量工具、方法和数据,尤其拟定县级监测评估标准框架是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最为迫切的需求。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阶段性划分已做了大量的研究,UNESCO报告也将ICT教育系统的利用过程分为“起步—应用—整合—变革”几个阶段,但是在中国发展的语境下,多种标准的概念显得过于宽泛,难以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监测指标,从而导致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停留在对东部地区的模仿、复制水平。因西部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设备、师资等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对东部地区简单的模仿和复制效果也不佳,推进难度大,因此更加拉大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

(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致因

1.高精尖大数据企业与教育的协同不足,导致西部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充分

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和使用等。[11]国家大数据(贵阳)综合实验区落户贵阳,以贵阳为核心辐射的西部地区有了专门的数据公司、技术团队,对贵州、西部乃至全国的大数据进行开发、管理、应用。但是这些团队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和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信息化的支持和渗透力度不够,在大数据教育扶贫、师资培训、大数据进校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还较弱,因此西部地区的资源与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水平普遍偏低,互联网思维尚未充分建立,单纯从教育系统建立中小学教师信息化发展路径显然难以推动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建立政府、企业、智库、地区、学校的宏观统筹框架,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现有资源并积极搭建地区、行业、企业与西部地区教育的交流、互助桥梁,推动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多维、多向发展,协调发展、充分发展。

2.建设资金不足,信息化有效运行维护难以保障,致教育信息化设备利用不充分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的运行维护需求也变得迫切。这些需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资金需求,其二是人才需求。

(1)资金方面。尽管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为学校配置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和设施,但是这些设备和设施的经费来源多为县级及以上专项,只有硬件设备的预算,并没有从办学经费里为学校追加信息化教学的运行维护预算。电费、设备运维、软件更新升级、通讯资费、师资培训等难以得到保障。不少学校只能减少信息化设备的使用频率,甚至直接关停,导致教育信息化设备利用不充分。

(2)师资方面。基础教育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小学,由于信息课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信息化知识大都是一知半解,因而对计算机的简单故障或者网络的机理缺乏基础的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故障,则需要请专门的技术人员上门维修。西部农村地区的计算机售后服务水平低,上门维修时间周期较长。教育部门、学校针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培训、资源以及应用研究等方面的经费也不足,缺乏稳定的、长期的教师培训、研究课题的资金支持。

3.基础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不佳,优质资源的共享步伐迟缓

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环境建设水平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较大(见图3)。尽管接入互联网的学校比例差距并不是很明显,但在现有的接入网络的学校中,西部民族地区网络宽带大于或等于10M的仅有52.12%,比全国平均比例低了12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却高达76.95%,中部也达65.26%。

图3 2016年东、中、西部地区接入互联网的中小学比例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升了西部地区教育,弥补了短板。但西部地区虽有了“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但“+”的方向和功能并不明显。这主要表现在:其一,东、中部地区名师优课的资源共享程度低,部分名师精品课程只在协同单位内开放,尤其是即时在线的课程共享率低;其二,西部地区学校和教师对名师优课的选择和二次加工水平低,多是直接引入课堂。其三,西部地区学校、教师的名师优课的开发程度相对不高,没有建立完善的名师优课体系。

四、弯道取直:西部民族基础教育信息化新路径建设建议

(一)突破时间窗口,不拘泥于渐进式教育信息化建设

渐进式建设是相对于休克式建设而言的。休克式建设在建设内容上强调推倒重来,在建设的步骤上强调一步到位。[12]与其他领域的建设不同,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很难有一个“最佳建设时期”的时间窗口。西部民族地区各项指标发展滞后,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受限于地理、历史和人才、教育等现实条件,很难在建设上实现一个突进式的、以量的增加而实现变化的建设时期。渐进式建设遵循的是“小步伐慢走”“边走边看”,尽管在建设上有一定的优势,符合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慢节奏、稳步子的特点,能给予地方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可发挥的空间。新中国成立70年来,许多领域的建设在一定意义上得归功于渐进式改革和渐进式建设。然而信息化建设则不同,其不适合渐进式建设的量变,而要求以创新、开放为引领的质变。

国务院2016年12月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应坚持开放引领,促进互利共赢的共享理念,深化与周边国家毗邻地区合作,共同“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13]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民族地区处于对外桥梁的一个连接点,有着独特的地域优势。因此在以创新、流通、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经济下,西部民族地区不应因循守旧地坐等西部发展的最佳时期,也就是“时间窗口”,而是要将国家战略与民族地区机遇紧密结合,主动思辨、积极担当,实现后发赶超的发展格局。

(二)依托国家大数据(贵阳)综合实验区加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列为“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的5项行动内容之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体系、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等。[15]教育信息化可持续能力建设的具体内容在《教育信息化规划》中有如下表述:其一,开展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人员的能力培训,推动教育变革,切实实现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其二,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标准,对未来全国性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进行规范和指导;其三,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研究、服务体系和技术体系,积极开展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研究和创新技术研究,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其四,通过一系列课程、建设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增强教育信息化后备人才能力,造就一批引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研究队伍和实践队伍。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示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希望利用‘大数据×’,形成‘互联网+’的战略支撑”。“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15]“互联网+”的构成,其一是“互联网”,是以平台、通讯为支持的技术载体;其二是“+”,这既是有形的传统行业,又可理解为一种互联网思维。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已有了平台,但因为人才、技术、教育水平滞后,难以形成互联网意识的“+”。加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其重点在于人才的建设,在加大引进人才力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培养本土大数据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联系,与互联网企业共同探索互联网的“+”,要以场景应用教学为导向,开放数据资源。大数据人才团队与应用机构应向教育领域开放教师、学生学习的平台,同时对教育领域内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提供指导服务。

(三)以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为基础,进行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资源建设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层面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总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问题更为突出。西部民族地区自世界屋脊至海平面呈阶梯状分布,呈现出独特的、举世无双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特点,独特的地貌特征决定了相应的气候、动植物资源、矿产资源等皆呈阶梯状分布。长期以来,西部民族地区的人民与自然一直保持着和谐共生的关系,富集的自然资源与独特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可成为信息资源开发的源泉。立体的自然生态条件形成了西部民族地区多元的生计方式,生成了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发展类型。一方面,多样的民族社会发展类型提出了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契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趋同的教育模式难以保障有效解决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因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幅员辽阔,社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故如何从其现状出发,因时、因地、因其历史与文化,有针对性地论证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与地区、人口的适切性,从而构建民族地区的信息资源库,提升民族地区信息资源建设的水平,进而提高民族教育自信,便是研究问题的关键,亦是其实践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肖竹,谢军.论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信息化资源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19(5):7-13.

[2]郭炯,杨丽勤.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系统性变革路径研究--基于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案例的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9(5):41-48.

[3]郭颖.美国网络外交与中国应对研究(1989—2014)[D].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4]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校园网建设的指导意见[Z].2001:16.

[5][6]国务院.2004-2010年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Z].2004:9,11.

[7]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Z].2013:10.

[8]刘楚,徐显龙,任友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效果区域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1):1-8.

[9]田爱丽.教育信息化平台开发的重点转向:从“基于内容”到“基于数据”[N].中国教育报,2019-03-05(002).

[10]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Z].2016:6.

[11]胡祎.大数据时代西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与发展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9(7):51-54+139.

[12]吴全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须着力关注的几个方面[J].教育发展研究,2018(9):1-6.

[13]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Z].2016:12.

[14]杨宗凯,吴砥.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2):3-9.

[15]石玉昌.互联网经济下清水江流域生态脱贫的教育突围[D].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

70 Year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n Western EthnicRegions: Experience and Exploration

SHI Yu-chang

Abstract: The informatization in Western ethnic regions is behind that of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s, with serious problems such as ineffective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imperfect evaluation framework at the county level, and difficult transformation from content-based to data-based informatization thinking. By summarizing the 70 years’ history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Western regions is caused by unsound overall planning mechanism and supporting environment including funds, technology and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zation, we should break through the time window of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Western regions by relying on the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of national big data( Guiyang), and develop characteristic educational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s in ethnic areas. In this way, we can innovate a new path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ethnic areas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a’s educational reform.

Key words: 70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elementary education; ethnic education; rur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责任编辑:张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