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可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它是学习者与学习设计者基于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围绕“需求—价值—情感”持续互动,逐渐形成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相互理解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者在此过程中完成文化身份的多元重构。“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实现路径的关键点是媒体资源、混合式深度交流、学习生成以及情感体验。以东盟来华留学生为案例进行分析可知,类质地缘文化使得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重点在“归属的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层次上,关键点是在参与式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中发展混合式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研究案例启示我们:跨文化学习是双向的,培养学习者的情感体验在其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跨文化学习;“互联网+”;东盟来华留学生
引言:“互联网+”跨文化学习促进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
“十三五”期间,我国进入“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教育对外开放3.0阶段。早在2014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国际人才的交流合作“有利于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推动世界各国人民相互理解”[1]。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2]。2016年11月,教育部杜占元[3]副部长在“G20教育对话”大会上阐述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时,强调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教育应该更加开放,提出“如何通过跨境教育与学生流动,促进世界的文化包容与不同民族的理解”这一任务。
关系国家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教育对外开放事业,已经成为我国近年来重要的教育发展战略,担负着促进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的使命。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学习者的视角,认为跨文化学习是跨境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外开放的要旨,是促进文化包容、民族理解的一种思路。
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下,跨文化学习已经不可避免地被烙上“互联网+”的印迹。因此,对“互联网+”跨文化学习进行审视、考量与重塑,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民族理解乃至提升国家影响力的必由之路,更是研究者不容推卸的时代使命。
纵观前人已有成果,跨文化学习研究不在少数,但是融入信息技术要素的则为数不多,且已有研究更多关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具体应用[4],尚未将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生态进行深入探讨。
本研究认为“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是新的学习生态,是“互联网+”这个内涵丰富且极具时代特色的要素与跨文化学习的耦合,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为教育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提供另一种问题求解思路。
一、“互联网+”的核心是“人”以及“人与人”
自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后,互联网时代特征日益凸显。《指导意见》强调了“深度融合”“创新”“效率”“新形态”等概念,彰显了互联网对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性要求,而非简单的技术工具取向。换句话说,“互联网+”在广泛应用技术的同时,应着重突显作为“人”以及“人与人”的互联网理念,这样才能达到变革性要求。
众所周知,互联网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以单向传播为主的门户建设,到面向对象的搜索引擎,再到网状多边互动、按需供给的WEB3.0。不难看出,互联网发展的核心是“人”。“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互,在技术发展与支持下逐渐成为可能,每个个体的需求得到极大程度的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各个领域也深受其影响。
在教育领域,由于学习者的个体需求长期被潜化,所以对于互联网等技术总是“欲迎还拒”。尽管当前个性化学习已经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实现了若干点的突破,但从总体来看,其仍处于技术工具取向,并未达到变革性要求。
秦虹[5]以“跨界连接”“创新驱动”“优化关系”“扩大开放”“更加生态化”5个关键词概括了“互联网+教育”这种新教育形态的特征,同时指出“互联网+教育”应具有增长取向、技术取向、主体取向与服务取向等发展趋势。本研究十分赞同,认为这些特征与发展趋势可以说是对“人”以及“人与人”互联网理念的注解。只有落实到“人”以及“人与人”,方能抓住“互联网+教育”的要义,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6]。
二、“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内涵:在“需求—价值—情感”统一中完成文化身份多元重构
“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是“互联网+教育”的一个分子,是“互联网+”环境下教育交流中的核心问题。“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是当前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教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形态。
我们基于英文单词前缀对“跨文化”一词进行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本研究对“跨文化”的理解和定位。“Inter”重在合,“cross”重在并,“trans”重在超越、理解与尊重。从此角度看,本研究对跨文化的理解属于“trans”,即重在自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本研究认为,教与学是不可分离的,之所以使用“跨文化学习”而非“跨文化教育”,意在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重视学习者参与,避免“人灌”或“电灌”。
关于跨文化学习,郑太年[7]结合学习科学研究成果,提出了跨文化的学习分析框架与若干策略。肖丹[8]认为跨文化学习的基础是对文化的间性认识,并强调了共同、共处、互动、相互等语义。杨俊锋[9]则对跨文化混合同步网络课堂进行了实证研究。国外学者对跨文化课程、教学、评估[10]以及互联网路径[11][12]也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与案例研究,尽管情境有所不同,但相关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如何理解“互联网+”跨文化学习?
本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13],围绕“跨文化学习者—跨文化学习设计者”(以下简称为学习者、学习设计者)这一对要素及其在“互联网+”环境下的表征进行阐释。本研究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与学习设计者是发展中的学习共同体,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与追求。
从学习者视角看,本研究基于两年多的观察与跟踪调查[14],已经提出跨文化学习的需求层次体系,认为跨文化学习实质是文化身份的多元重构,主要表现为安全的需求、归属的情感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学习者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作为个体的文化身份与作为群体的文化身份逐渐走向协同,并逐渐与学习设计者形成学习共同体。这是“人”以及“人与人”作为互联网的核心在跨文化学习中的深度体现。
学习设计者包括课程设计与教学团队、媒体资源与平台的设计开发者以及行政管理者,等等。本研究运用媒体营销理论进行分析。宾夕法尼亚大学乔纳•伯杰[15]提出口碑营销STEPPS法则,即社会货币、促因、情绪、公共性、实用价值与故事。将之置于跨文化学习领域进行分析,价值则是学习者个体或社会需求的体现,是学习设计的主要依据;社会货币是隐性价值的体现,与相对显性的实用价值相对应;故事与公共性可以说是情绪与价值的生动表征与促进推广,极好地诠释了促因。当然,促因多种多样,特别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设计者需要精心设计这些促因。简而言之,学习设计者就是要在“人”以及“人与人”交互过程中,围绕“需求—价值—情感”以及使其运转起来的促因进行设计(见图1)。
图1 “互联网+”跨文化学习设计者的设计要素
综合“学习者—学习设计者”这一对要素,本研究认为,“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是学习者本身与学习设计者基于互联网理念与技术,围绕“需求—价值—情感”持续互动,逐渐形成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相互理解的学习共同体的过程,学习者在此过程中逐渐完成文化身份的多元重构(见图2)。
图2 “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内涵与路径
跨文化学习的中心是需求层级。首先,语言障碍与他文化对学习者的冲击在可控范围内,原文化身份受到的冲击不大,学习者的心理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其次,学习者掌握了学习方法以及相关内容知识,逐渐从“来之”到“安之”,有了归属感;之后,学习者希望在“人与人”交流中获得群体身份,并享受群体的尊重;最高层则是学习生成、自我实现、自我超越[16],并与同伴、学习设计者等发展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随着需求的层级演变,学习者与学习设计者的价值与情感逐步得到体现与升华,完成“需求—价值—情感”的统一。这一过程始终体现着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理念,同时也离不开MOOC、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其他技术的有力支持。
“互联网+”跨文化学习突显“人”的个性化需求,突显“人与人”的交流与情感互动,是促进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的重要路径。
三、“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实现路径:媒体资源、混合式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
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的作用被大多数人认为仅是生动、直观的资源展示。显然,互联网技术的作用远超于资源直观展示这一基本层次,它的重心是满足“人”、“人与人”互动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学习与情感需求。在互动过程中,学习者形成归属感,获得尊重,部分学习者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又将借助信息技术拓展自我价值,完成角色转变———从学习者转变为学习资源生成者,这样不仅形成了学习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也成就了学习共同体的共同价值。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归纳出“媒体资源”“混合式深度交流”“学习生成”以及“情感体验”这几个关键词。无论依托何种平台,这几个关键词都是跨文化学习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因此,本研究以这几个关键词为突破口,进行跨文化学习路径设计(见图2)。
(一)媒体资源:以促因激发情绪,使得“需求—价值—情感”统一
媒体资源是信息技术之于教育的发端。媒体资源渗透于跨文化学习的整个过程,是跨文化学习的基础性支持。
首先是媒体资源内容设计。从内容上看,媒体资源可以分为语言学习资源、目的国国情与历史资源、目的国文化特征分析等基础性资源,以及面向对象的分类式、可链接、超循环个性化资源。后者难度相当大,但更为重要。
通常媒体资源对学习者的需求与内容的价值有足够的重视,但对情感有所忽视。如前文所述,跨文化学习对情感有着特别的诉求,因此需要精心设计促因,促发学习者的情感,使得需求、价值与情感无缝链接。激发情感的有效促因是故事,一个恰当的故事远胜于所谓生动的说教与展示。因此,基于故事的媒体资源设计是必要的。
其次是媒体资源呈载与传播方式。从媒体资源呈载与传播方式来看,网络教学平台、MOOC等开放性资源已成为国际交流与数字化教育的重要路径[17]。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往往是有组织的行为,如唐风汉语教学平台作为承载汉语水平考试的重要汉语学习平台,已经成为诸多高校开展留学生语言教育的重要支持。此外,本研究提倡通过开放教育资源提供、传播相应媒体资源,这样既可以满足学习的规模绩效,又可以实现不失个性的学习。
(二)“社交媒体—学习论坛—面对面交流”等混合式深度交流:突显“人与人”的互联网理念
信息技术助力人类学习方式的变革,而非绑架人类于各种网络平台。本研究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深度交流,方是以“人与人”为核心的互联网理念的体现。
就“人与人”交流而言,已经广泛使用的社交媒体显然当仁不让。但是,跨文化学习面临的问题是社交媒体的惯性与排他性。微信、QQ与脸书、推特等承载着不同的但又相对固定的文化场域。相当一部分学习者游走于母国与他国不同的社交媒体中,不断转换着自身的文化身份。本研究无意创设大一统的技术平台或工具。
因此,本研究认为,学习者或者在磨合过程中自然形成共通的社交媒体,或者被迫不断转换社交媒体与文化身份。前者一般是依托相对固定的团队(如国际项目合作、课程学习团队等),共通的社交媒体在双方磨合过程中得到选择与固定;后者则多是学习者个体的被迫行为,这时跨文化学习者必然不得不游走于不同的社交媒体与文化场域之间。因此,学习设计者需要做如下两方面的设计:
一是适时加强对学习者交流方式与交流策略的指导,帮助学习者完成群体性文化身份的转变;二是设计一系列支架,帮助学习者在社交媒体游走间既保持自我特色,又能理解、欣赏、包容他文化,完成多元文化身份特别是个体身份与群体身份的协同发展。
除此之外,学习设计者还应设计“社交媒体—学习论坛—面对面交流”等混合式交流,使得人与人之间交流因地制宜、因需选择。如社交媒体主要用于学习者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学习论坛具备一定的主题性,有良好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撑;面对面交流则重在头脑风暴,促进学习者的个性拓展与创新。
(三)学习生成与情感体验:个性与创新
“互联网+”的宗旨是深度融合与创新,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者,而且也是学习过程的体验者与内容的生成者、创造者。学习生成不仅是学习者自身深度学习的体现,也是学习共同体共建共营的产物,是个体价值与共同体价值的综合表现。学习设计者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形式激发学习生成,同时辅以信息技术支持,促使学习者养成信息化学习方式,提高期信息化表达与创造能力。如提供3D打印设备制作个性化文化产品,提供摄录编工具表达个性化思想,等等。
情感体验贯穿跨文化学习的始终。从观看媒体资源到基于社交媒体的深入交流,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展示,无不包含情感的逐步深化,最终学习者将完成情感的高峰体验。如前文所述,“故事”是情感的重要载体,每个学习者的独特体验即是一个故事。典型故事的挖掘不仅可以深化学习者的体验,也是学习生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学习设计者应设计一系列文化体验与创新活动。这是学习者学习生成与情感体验的重要场域。活动过程同样可以以“故事”作为促因。首先,进行基于故事的学习活动设计,让学习者产生沉浸式体验;其次,以“故事”为载体进行自我展示,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四、案例分析与启示:东盟来华留学生“互联网+”跨文化学习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起初主要着力于经济贸易,近年来向纵深全面发展,特别是双方在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上,教育部提出“2020双10万学生流动计划”,即到2020年,要力争实现东盟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到东盟的留学生均达到10万人的目标。[18]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19]对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有了新思路与新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东盟来华留学生“互联网+”跨文化学习的深入研究尤为重要。
(一)学习现状———基于对东盟来华留学生的访谈与分析
本研究2018年对12名东盟来华留学生进行了访谈,逐步厘清他们在“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学习需求。根据图2,本研究主要从四方面进行访谈:一是关于来华后的学习感受及其变化过程,目的是判断东盟来华留学生处于需求层次体系的哪一个层级;二是关于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媒体资源,目的是判断东盟来华留学生的媒体资源学习现状以及相应需求;三是关于社交媒体与联系方式,目的是判断东盟来华留学生如何通过互联网进行深入交流以及相应需求;四是关于学习活动的内容与方式,目的是判断东盟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以及相应需求。
通过访谈可知,东盟来华留学生在“互联网+”跨文化学习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其共同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跨文化学习初期,东盟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安全需求较容易得到满足。中国与欧美是东西方两大异质文化的碰撞,学习者在跨文化学习初期对安全感的需求往往超越对异文化的好奇心,产生不同程度的文化排斥。[20]相对于中美或中欧来说,心理安全层在中国—东盟跨文化学习过程中不是最大的障碍。东盟各国本身由于地缘关系与中国有着类质的地缘文化。如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泰国的泰语就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21]与我国的壮语、侗语等有着诸多渊源。此外,中国的儒学对东盟各国影响深远,东盟来华留学生在外形上与内地特别是南方的中国人也比较接近。因此,东盟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学习初期,原文化身份受到的冲击相对不大,心理安全需求较容易得到满足。
第二,在媒体资源方面,东盟来华留学生主要是通过优酷等大众媒体对我国影视、娱乐节目进行赏析,但对MOOC、汉语教学平台等专业网络资源普遍关注不多,原因是对这些网络资源并不了解。受访者同时表达今后使用这些网络资源的愿望,同时希望媒体资源能够提高适切性,便于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第三,东盟来华留学生对深入学习交流以及情感体验的需求较高。由于有着类质的文化,相近的外形,东盟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学习过程中,逐渐产生对文化身份之群体身份的强烈需求,即对深入交流与情感体验有强烈需求,希望在纵深式学习交流过程中形成情感归属并获得尊重。具体表现有:希望通过微信、QQ等中国社交媒体与中国师生加强联系,希望参与中国学生的各项活动,增进情感体验。如一位越南留学生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学生一起制作微电影。
多元性与复杂性表现在:
第一,民族多元、语言多元。东盟国家大多是多民族、多语言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有100多个民族、200多种民族语言,虽然官方语言为印尼语,但英语是国内通用语。[21]越南有54个民族,在中学阶段提供英、法、俄、中、日五种语言的教学[22],满足人们的多元语言需求。这样的情况导致东盟来华留学生在中文以及中国文化学习方面的进度差异较大。如越南文化由于与中国文化渊源很深,该国学生学习速度相对较快,与中国师生交往融入也较快。
第二,宗教文化色彩浓重,多元宗教并存。有的国家以单一宗教为主,如泰国90%的民众信仰佛教;有的国家则相对多元,如越南除了佛教、天主教之外,还有和好教与高台教等,天主教在法属时期取得了合法地位。印度尼西亚曾经是东南亚佛教中心,但随着伊斯兰教的进入,印度尼西亚于16世纪进入伊斯兰教王国的鼎盛时期。[23]这两大宗教均对印度尼西亚有着重要影响。[21]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东盟来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宗教因素有敏感,这为其跨文化学习增加了挑战。
总体来看,由于类质地缘文化,东盟来华留学生的“心理安全需求层”容易得到满足,所以跨文化学习重点是“归属的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中间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突显了东盟来华留学生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的深度诉求。
(二)应对策略:在参与式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中发展混合式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
由于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的学习重点在“归属的需求”“参与交流并获得尊重的需求”这两个层次,所以我们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学习路径,即在参与式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中发展混合式深度交流与情感体验。本研究设计了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媒体资源开发活动,创办了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课栈,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这些既是跨文化学习平台,也是跨文化学习成果。
在参与式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中,东盟来华留学生不仅是资源的学习者,更是资源的生成者、设计者与开发者。本研究邀请东盟来华留学生参与资源设计与制作,如请留学生全程参与中国传统文化媒体资源的制作过程,或扮演角色,或以其个体视角参与设计与脚本编写,表现“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目的是通过故事促因的设计,促发学习者的情感触点,使得需求、价值与情感无缝链接。
在混合式交流过程中,根据东盟来华留学生的情况,让他们尽快了解和掌握微信等中国社交媒体,帮助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建立微信学习群,并就如何使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做讨论,以帮助学习者尽快完成群体性文化身份的转变。同时,东盟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相聚一起,相互介绍母国文化,商讨媒体资源制作与学习问题,相互理解、欣赏、包容他文化,以完成多元文化身份特别是个体身份与群体身份的协同发展。混合式深度交流是满足学习者情感归属与获得尊重需求的重要手段,是东盟来华留学生跨文化学习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生成与情感体验方面,东盟来华留学生喜欢用镜头记录自己的留学生活,特别是与中国学生一起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的过程与学习感受,这本身就是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学习生成与情感体验的过程。
经过研究与实践,本研究取得了初步效果。如一名越南留学生学习态度积极,积极参与媒体资源开发活动,主动加入中国学生微信群,与中国同学、老师保持着密切联系。该生初到中国略有不安,在与中国学生共同制作开发媒体资源的过程中,积极与中国师生进行深度交流,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归属感,从而对中国语言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三)启示与思考:双向互动与情感为重
在对东盟留学生“互联网+”跨文化学习案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本研究得出以下启示,希望能为类似问题提供解决思路与参考。
第一,应重视“互联网+”跨文化学习的双向互动。东盟各国极具多元性与复杂性,中国师生对东盟各国并没有足够了解,这导致双方在交流与学习过程中常常出现种种误会。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是相互的,跨文化学习本身也是双向的。因此,中国师生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提升国际理解力,这样才能保障跨文化学习与交流的高效。
第二,“互联网+”跨文化学习应以情感为重。“互联网+”跨文化学习的宗旨是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信息技术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增进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只有紧扣“人”以及“人”与“人”,用技术价值满足“人”的需求,增进“人”的情感,“互联网+”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才能真正促进文化包容与民族理解,因此,在“互联网+”跨文化学习交流过程中,需要通过“真实的故事”设计情感促因,在学习生成的同时,也增进情感与相互理解。
五、结语
在以融合、创新为宗旨、以“人”为核心的“互联网+”背景下,跨文化学习是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学习者之间文化理解、民族交流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分析了“互联网+”跨文化学习的内涵与路径,并以东盟来华留学生为例,进行了一定的实践探索,希望能以此为跨文化学习研究增添时代要素与地域特色,同时为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进程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微言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谈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EB/OL].(2017-10-17)[2017-12-16]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7nztzl/2017_zt11/17zt11_xjp
jysx/201710/t20171017_316545.Html.
[2]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6-05-04)[2017-12-16]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04/c_1289
56339.htm.
[3]杜占元.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教育研究,2016(11):4-7.
[4]李雅.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国际汉语教学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8(5):139-144.
[5]秦虹,张武升.“互联网+教育”的本质特点与发展趋向[J].教育研究,2016(6):8-10.
[6]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8.
[7]郑太年.跨文化学习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13(9):25-29.
[8]肖丹.欧洲跨文化学习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9]杨俊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跨文化混合同步网络课堂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0):33-38.
[10]RYAN J.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towards a transcultural approach[J].Teachers and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2011(6):631-648.
[11]WEBER P J.Transcultural learning in internet 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uropean methods and experiences[C].Title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in Corporate,Oct.1,2002.
[12]EIJKMAN H,Using Web 2.0 to decolonize transcultural learning zones in higher education[J].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2009(3):240-255.
[13]朱敬.MOOCs跨文化学习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33-37.
[14]朱敬,Neil Morris.MOOCs跨文化学习需求层次论:文化身份的多元重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4):32-38.
[15]伯杰.疯传:让你的产品、思想、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M].刘生敏,廖建桥,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1.
[16]桑新民.学习科学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4.
[17]K NOX J.Posthumanism and the MOOC:opening the subject of digital education[J].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2016(3):305-320.
[18]林志杰.中国-东盟预科教育比较研究文集[C].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序.
[19]新华社.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N].人民日报,2014-11-07(1).
[20]BERNARDO A,AMRIGO M,GARCA J A.American and Chinese students’profiles based on Spanish-
Learning strategies:a trans cultural comparison[J].Journal of multilingual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17,38(6):487-500.
[21]蔡昌卓.东盟教育概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33-269.
[22]KIRKPATRICK A.English in ASEAN:implications for regional multilingualism[J].Journal of mult-Ilingual&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2012,33(4):331-344.
[23]蔡昌卓.中国—东盟教育交流概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1.
A Study of “Internet Plus” Cross-cultural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Education to the Outside World---Taking ASEAN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as Examples
ZHU Jing,SU Yan,ZHU Yi-hua,LUO Xian-rong
Abstract:People-oriented internet plus cross. -cultural learning can promote cultural inclusion and national understanding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education to the outside world. It can gradually build a learning community of multicultural coexistence and mutual understanding co-designed by learners and designers based on internet concept and technology which take people as the core and continuous interaction of demand- value -emotion. In this process, learners complete the pluralistic reconstruc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The key to realizing internet plus cross-cultural learning lies in media resource, mixed deep communication,learning generation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An analysis of ASEAN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shows that quasi-geo-culture makes them focus on the demand for belonging " , and the demand for participating communication and gaining respect " in their cross-eultural learning. The key point is to develop mixed deep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their participation of media resource development activities. The case study tells us that cross -cultural learning is bidirectional and cultivating learners ' emotional experience is of vital importance.
Key words:cross-cultural learning; internet plus; ASEAN overseas students in China
责任编辑:龚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