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认知与创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论述
作者:祁帆 徐柏才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正确认识新时代下的民族团结是基础,加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和制度认同教育是重要内容,创新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实践方略和必然要求。这就为我们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也为我们开展民族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时代内容。

关键词新时代;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民族工作提出的时代课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民族工作的重要环节,立足新时代,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论述,这不仅是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需要,也是深化民族关系研究、帮助人们培养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一、正确认识新时代下的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团结的思想。

1.价值定位: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发表了一系列的论述,从形象的“石榴籽”比喻,到“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评价;从“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的论断,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激励;从“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的重要指示,到“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战略定位,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提出,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团结的功能、地位、作用、意义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新的高度。这一新论断把过去仅将民族团结作为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的工具性表述,上升到“生命线”的价值性论断层面,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民族团结的基础性、重要性、全局性、战略性的认识。

2.目标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国梦”与“民族团结”的关系。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各民族大家的梦,也是我们各民族自己的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中国梦是我国各民族群众的共同梦想,只有加强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民族团结的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因为,加强民族团结,必然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各民族只有紧密团结在一起,才能共同奋斗、共同发展,才能激起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充满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从而形成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3.着力点:争取人心,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增强各民族的思想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族团结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各民族之间人与人、心与心的联接,这就涉及到态度、心理、情感、信念、意志等思想认同层面的工作。民族界限主要是文化界限,民族间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各民族对彼此文化差异的认知偏差,往往会导致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进而产生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差异中求和谐,在多样中求统一,不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增进各民族的情感认同,就要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因此,只有争取人心,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4.核心要义: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增强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必须把民族团结与加强民族地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正是民族团结的核心要义所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起点低、底子薄、自然条件恶劣。加强民族团结,必然要求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就要用好用足中央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好政策,进一步加大东西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把加快发展作为民族地区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只有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发展,才能解决好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的深层次问题,更好地维护各民族群众切身利益,才能增进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和统一,从而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力量。

5.根本保证:加强党的领导。民族团结工作做得好不好,民族关系是否和谐,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党的坚强领导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充分保障。”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团结的本质是认同,没有认同就没有团结。“五个认同”的提出为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引。

1.国家认同教育。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是主体民族,其他55个民族是少数民族。这种多民族的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伟大祖国是繁衍于中华大地各族人民历史与现实、时间与空间的承载者,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构成了我国现代国家认同的存在之本,也是“五个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就是“各族人民都要珍惜民族大团结的政治局面,都要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各民族大团结的言行”,坚决做到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各种分裂祖国的言行和势力,牢固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感。这就需要深刻认识伟大祖国是历史上各民族共同开发、共同维护的家园,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各民族共同浴血奋战、共同选择塑造的结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必然有赖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2.加强民族认同教育。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血肉相凝构成的有机共同体,是我国现代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体1。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就是要增强对中华民族认同,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的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2;深刻认识到“中华各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构成了我国现代国家认同的主体之根,也是“五个认同”的核心。

加强民族认同教育,就是要教育各民族群众在认同本民族的同时,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共同经历和共享命运基础上,在祖国、民族、文化、政党、道路、制度等层面取得高度一致的集体命运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国的56个民族是建立在共同的历史渊源、共同的现实利益以及共同的未来愿景之上的,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的进程中同呼吸、共命运,表现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从而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民族关系。

3.加强文化认同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维系这一民族集体的纽带,对一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认同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才能巩固。而“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我国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成了我国现代国家认同的精神之源,也是“五个认同”的根本。

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使各民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包含了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这些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4。并且,由于一定社会的文化集中体现在价值观上,因此,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

4.加强政党认同教育。国家不是想象的共同体,总是与一定社会的政党及其政治制度相联系的存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领路人,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核心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正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独立、自由、团结和统一;正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华大地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各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更加牢固而紧密。因此,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构成了我国现代国家认同的政治之魂,也是“五个认同”的关键所在。

加强政党认同教育,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使中华民族这个共同体越来越团结和坚实,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放各民族、拯救各民族、团结各民族,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繁荣各民族、发展各民族、振兴各民族。

5.加强制度认同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等方面,它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根本保证、必由之路和精神之源,也是“五个认同”的归宿。制度是理论、道路和文化的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和建立新中国过程中,结合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充分进行国际和国内比较,创造性地解决我国中央和民族地方之间关系制度设计,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政策产物,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进步。加强制度认同教育,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是在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比较下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创造和政策体现;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正确的。因此,必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民族群众对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同。

三、创新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民族团结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端着架子空喊口号是不行的,形式轰轰烈烈,效果未必就好”,要“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推进理念、手段、方法的创新”,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这就为我们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把握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是费孝通先生总结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表现和现实格局的角度对这种多元一体的特点进行了再概括。他说:“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5]多元是指多民族、多起源、多文化,是要素和特色,是活力、动力和发展力,也是重要优势;一体是指同一国家、同一制度、同一梦想,是主线和方向,是历史传统,也是未来趋势。因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大团结的现实前提,也是我们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

在中国社会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交往,但也发生过多次冲突,甚至兵戎相见,但民族团结、共同奋斗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无论是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而且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越多”;“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辉煌”。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也说:“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尽管各民族之间好一段、歹一段,但总而言之,是许多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的历史,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断地把中国历史推向前进,我看这是主流。”[6]特别是1840年以来,在抵抗外国入侵的过程中,各民族更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患难与共、奋起抗争,表现出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唤起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使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走向了一个自觉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逐步深入人心。因此,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正确把握我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历史发展主流。

2.科学鉴别民族领域的问题,反对“两种民族主义”。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放眼世界,理性观察,我们要坚定自信。当今世界有2500多个民族,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西方解决民族领域问题的实践,先后表现为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方式,但历史的发展证明,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同化主义注定不是解决民族领域问题的正确之道。近年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多国的多元文化主义实践,因种族问题和移民问题引起的抗争和骚乱也始终不断。照搬西方解决民族领域的方法,从非洲的民主魔咒到阿拉伯之春乃至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颜色革命”,不仅没有促成国内各民族的大团结,反而成为国家动荡不安甚至分崩离析的重要诱因。这就充分证明,当今世界解决民族领域的问题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和政策,是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反复进行国际比较、坚持独立自主探索的产物,有利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能够最大限度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各族群众利益的,是经过实践检验正确合理而又行之有效的。因此,总书记充满自信地说:“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不要妄自菲薄!”[7]

开展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立足国内,回应现实,就是要旗帜鲜明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错误发展下去,往往产生民族歧视;狭隘民族主义错误发展下去,则会滋生民族分裂倾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取消民族身份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存在偏激议论。对于取消民族身份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指出,“企图通过取消民族身份、忽略民族存在来一劳永逸地解决民族问题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对于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和计划生育政策等,我们要“区别情况、准确把握、积极完善、妥善实施”。从根本上看,上述偏激的言论是错误的,我们都要坚决反对。“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8]

3.加强法制教育,塑造法治精神。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加强对各族群众的法制教育。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首次指出,要“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受历史传统、民族习俗、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我国法治建设的基础还不坚实,法律信仰还没有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治精神还存在缺失,有的地方宗法意识浓厚,甚至出现以情代法现象。部分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问题,有不少是由于群众不懂法或者不守法酿成的;而对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的犯罪分子,对搞民族分裂和暴恐活动的犯罪分子,不论什么民族出身、信仰哪种宗教,都要依法坚决打击。加强法制教育,就是要大力宣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任何组织和公民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就是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各族群众只有自觉按照法律办事,我国的民族团结才有保障,民族关系才会牢固。

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加强对广大干部的法律法规尤其是民族工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培训,牢固确立法治思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我国法律充分尊重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异,充分体现了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切实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合法权益。部分地区由于干部不懂法、不善用法,遇到涉及少数民族的纠纷和矛盾,感到束手无策,甚至出现了“花钱息事”的选择性执法现象,产生了负面效果,影响了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因此,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必须要在培养各民族群众的法治思维和塑造其法治精神上下大功夫;要把民族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通过法律来保障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筑牢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法治根基。

4.创新载体方法,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和方法,就是要以民族地区为重点,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突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创建主题,旗帜鲜明引导各族群众珍惜民族团结局面,自觉做民族团结的积极宣传者、坚定维护者和忠实践行者;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重要节点,找准社会心理的契合点、民族群众的心理契合点和切身利益的结合点;抓好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重要群体扩大参与范围,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寺庙[9]

注重民族团结教育的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就是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要做到人文化,民族团结教育就要“重在交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坚持“以人为本”。少做“大水漫灌”,多做“精准滴灌”,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要做到大众化,就是既要发挥传统媒体的作用,更要利用微博、微信等新技术、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引导“涉民”因素的社会舆论,及时回应和妥善处理危机事件,引导各民族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和民族观,在全社会努力营造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要做到实体化,就要充分利用有关民族团结的历史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保障其正常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要推进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知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高瞻远瞩,体现了我国传统性和现代性的高度统一,是我们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指南。新时代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正确认识新时代下的民族团结是基础,加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和制度认同教育是重要内容,创新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实践方略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许纪霖.国族、民族与族群: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如何可能[J].西北民族研究,2017(4).

[2][5][7][8][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J].求是,2017(21).

[4]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257.

[6]白寿彝.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在中国民族关系史座谈会上的讲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6).

责任编辑:孙广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