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个民族的语言都经历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内涵。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一个文明的消失,这个减法是做不得的。因此,保护一种语言,不仅是语言保护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保护一种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和独特的人类文明。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区分“双语”和“双文”这两个概念的差异。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长久地保持统一,在很大程度上与秦始皇时所奠定的“书同文”制度有密切的关系。汉字对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各民族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内在整合的结果,是基于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教育等手段来实现的。“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资源促进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二是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
关键词: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文化传承;国家通用语言;民族文化;中华文化
一、广西壮汉双语教育及文化融合的历史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最南的一个。历史上,广西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与汉民族融为一体,在这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当中是最早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广西比广东还更早进入中央王朝的版图。广西、广东合起来统称“岭南”,而岭南的这个“岭”指的是五个岭——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湘赣间)。这些岭横亘在现在的两广、湖南、江西、福建交界之处,“岭南”的概念由此得来。所以传统意义上的岭南,实际上包括了现在的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和湖南、江西、福建的一小部分以及越南北部。这一大片就是历史上的岭南,和现在的行政区域划分不太一样。
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在是一个行政区划,虽然它的主体民族壮族中有很多人还是使用壮语,但是壮语实际上分南北两大方言体系,下面还有12个分支土语。[1]壮语复杂多样,其两大方言和各土语之间甚至出现不能相互通话的情况。广西总人口有4926万人,[2]其中说壮语的大概有1600万人。此外,广西境外也有不少人说壮语。笔者前不久到贵州黔西南的兴义、册亨一带,那里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但是他们说的民族语和广西的壮语完全相同。云南文山的壮族也说壮语。
实际上,今天我们用的这个“双语”,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有问题的。“双”在汉语繁体字中写作“雙”。“雙”字上面的“雔”在汉语里的意思是两只鸟在一起同时飞,下面是现代的一个“又” 字。其实说这是个“又”字是不对的,在古代,它 不是“又”,而是一只手。因为在中国古文字里面没有“又”,只有手,这是手的形状。一只手托着两只鸟,让它们一起飞,这个就叫做“雙”。现在的简化汉字把它写成“双”。那么“双语”在英文里是怎样表述的呢?英文“Double language”中的“Double”表示加翻的、两倍的。[3]比如,我们打牌用英语叫牌,你叫黑桃三,我可以说打不起,我要赢你,“Double”的意思是你输了要付双倍的给我,表示加倍的意思。需要注意的是,“语”和“文”是不一样的,如香港中文大学的校名用的是“文”。实际上“语”和“文”这两个词是有重大区别的。因为“中文”是相对于“英文”而言的。历史上,香港的著名高校大都是英国人办的,如香港大学。香港大学的师生上课用的主要语言都是英文,English在这里翻译过来用的是“文”而 不是 “语”。后来,钱穆、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等新儒家代表人物到了香港以后要办大学用中文上课。实际上香港中文大学(Chinese university)的校名中“Chinese”翻译为“中文”,不是“中语”,也不是“汉语”。这个“汉”,笔者写的是“漢”这个繁体字。这个“漢”在西方指的是专门研究中国文化里的“汉学”,英文翻译为“Sinology”,这个单词的词头、词尾拼起来就合成了“汉学”。大家注意到“Sinology”这个单词的发音实际上可以读成 “秦学”。它的意思其实是秦帝国。因为现在的汉字是在秦帝国统一的,所以“汉学”实际上就是“秦”即“Sinology”。总而言之,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中,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注意区分“双语”和“双文”这两个概念的差异。
岭南是从秦朝时开始并入中原版图的,秦始皇修建灵渠这一伟大工程起了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秦王朝开始把广西、广东纳入版图,设置桂林、象郡、南海三个郡,使它们成为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不再被认为是落后的、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按照秦朝的郡县制,行政单位是郡,还委派了朝廷的官员。郡与郡之间,一是水路可以连通,二是陆路便是驿站,这是国家的交通线。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广西在秦朝时纳入中原版图,整个广西从那时起就开始与中原文化融合。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做了几件大事:一是天下郡县制;二是车同轨,修了驿站,道路按统一标准修建;三是书同文,就是写的字都是统一的文字,大家写的东西都一样;四是统一度量衡,对于一尺多长、一斤多重都有明确规定。所以国家在行政、交通、文字书写、度量衡上进行了统一,这太重要了!这还是公元前221年秦朝做的事情。也就是说,无论是人员交流、物质交流,还是信息交流,秦朝都在行政上统一了。
二、少数民族语言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
汉武帝在广西、广东及越南设置了9个郡,分别是南海(广东广州)、苍梧(广西梧州)、郁林(广西桂平)、合浦(广西合浦)、交趾(越南东京)、九真(越南清化)、日南(越南顺化)、珠崖(海南海口)、儋耳(海南儋州)。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语言。语言并不是像中央政府划行政区域那么简单。不能说你这一块说的是广西话,他那一块说的是广东话,一下就可以把语言划断了的,它是划不断的。虽然行政区域可以划分,但是具体的语言、文化是行政区划划不断的,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我们头脑必须要清晰。就像刚才说的壮语实际上不只是在广西,在贵州、云南也有很多人在使用。所以这个语言的现象跟文化的现象一样,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在历史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不是现在的行政区划那样一个概念可以简单地来划断的。
我们在谈论语言的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说哪种语言先进、哪种语言落后。德国语言学家威廉·冯·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把语言的方法分为孤立、粘着、屈折、复综几种,[4]而以象形、表意为主的汉字便被认为是“孤立语”,必须向“屈折语”的拉丁语过渡才能进化。这个说法是一个假问题。语言不好简单地划分孰优孰劣。如果这样划分,早就有人说汉字、汉语落后,说西方的英语、拉丁文很先进,要用他们来改造我们、取代我们。这里有几个数据需要简单说明。中国现在有120多种语言,其中约有一半(60种) 的语言只有不到1万人在使用,包括大概只有不到1000人在使用的22种语言,有些语言已经变成濒危语言。从全球范围上看,世界上大概有6000多种语言,其中96%的语言只有全球4%的人在使用。也就是说,世界上绝大部分语言的使用人数都非常少,这是一个事实。大多数语言正在面临濒危甚至消亡,也就是我们这个地球上、世界上人们说的很多话正在消亡。这个问题引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原因是什么呢?你不要以为只是一个民族的语言消亡,说其他民族的语言就行了。比如,我们的汉语假如消亡了,请问唐诗翻译成英语还有唐诗的味道吗?宋词翻译成法文还有宋词的味道吗?反过来,英国莎士比亚的诗翻译成中文,它美妙的原味也大为减少。只有了解、掌握某一种语言的独特性之后,你才能够品读出它的极其美妙、深刻、丰富的含义。
所以,我们今天讲的一种语言的背后是什么呢?一种语言的背后是它整个民族的文化、历史和习俗,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它文明的载体,不要以为一个语言消失了无关紧要,这是绝对错误的!为什么这些语言能够产生?仔细看一看地图,看看今天的广西有几条江?凡是江,两边一定是高山,江夹在中间。广西有很大一部分是喀斯特地貌,它的山很独特,是突然拔地而起的。桂林的喀斯特地貌适合发展旅游业,可是在上面种庄稼不长,只有下面那个坝子适合种水田,坝子里头是人口繁衍的地方。所以在历史上,地域环境的阻隔和地域环境的多样性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了不便。但同时,地域环境的多样性、封闭性,能够使得一个独特区域的人们形成了独特的文明和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天地系统。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都是在独特的天、地、人系统中形成的。[5]民族地区的教育要重视天地万物以及与它共生的系统。不同区域有独特的天地系统,语言交往也不一样,所以广西就形成了一个多民族省份,有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十几个世居民族。他们为什么会形成一个个独特的民族?形成各自独特的语言?这是数千年来历代人们的民族文化积累和传承,从而形成了相应的风俗习惯。
语言和文化是多样性的,只有多样性才具有丰富性,才有比较的可能。正因为你跟我不同,我们才需要交流,我从你那里得到补充,你从我这里也得到补充。这种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才能产生推动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多样性,所以这个多样性并不是说一个语言完了就完了,灭了就灭了,认为没关系,不心疼,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语言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世界的丰富性,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源泉。[6]每个民族的语言都经历过千百年甚至上万年的演变,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内涵。实际上,一种语言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一个文明的消失,这个减法是做不得的。因此,保护一种语言,不仅是语言保护自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保护一种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和独特的人类文明。这个问题现在很严重,而且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语言是应该保护的;另一方面,保护语言的目的不是自己搞封闭,而是要与人进行交往,要在保护中传承和发展。
三、汉字对我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意义
秦朝时,我国已经是“书同文”了,要注意我们同的是“文”而不是“语”,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区别。“语”是说,“言”也是说,“言”() 在甲骨文里上面是一个舌头,下面是一个口,就叫“言”。《说文解字》里说“直言曰言”,“语文”的“语”,就是我的言,吾言。因此,“言”“语”这两个字都是说的意思。“文”() 是个独体字,《说文解字》里面解释:“文,错画也。”错,交错的、多彩的,不是一个颜色的才能错。天上有各种各样的云彩,称为“天文”。地下有各种各样的山高、水低,山 静、水动,各种各样的“地文”。在一个特定的天地系统中,通过看的方式,能了解到同样的意思,形成“同理心”,化“天文”“地文”以成“人文”。“文”是一种形状,“文”是一种气味,“文”是一种颜色。对于所有的东西,“文”是通过看实现交流的,它和人们实际说话的“语”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秦始皇的“书同文”指的是天下的文书都要传达由皇帝颁布的统一指令,各地官员使用的也都是同“文”。在教育方面,各种各样的学校,庠序、 国家的国子监、太学等教的是“文”,但各地人们的发音从来都是不同的。只有到了现在,我们才统一说普通话,比较自觉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古代的时候没有普通话,没有广东话,更没有电视,所以广西人说话还是一股广西腔,四川人说话还是一股川味。实际上,各地人们说话的整个读音的不同,从秦朝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的,所以“音异文同”这一现象很重要。因“文同”所以你看到和我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我们所看到的“文”:一是从远处来的,远取诸物,物是天地当中的物。举例来说,天上下的“雨”( ) ,写的是甲骨文,天上的“日”和“月”,凡是跟太阳有关的都是“日”() ,跟月亮有关的都是“月”() ,这都是由天上的东西而形成的汉字;由地上的东西形成的汉字也很多,如石头的“石”() 、木头的“木”() 、树枝的“树”()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取自于天地。取自于物(人造的物)的也很多,比如“刀”() 、“火”( ) ,这些都构成大量的汉字。二是从近处来的,“取自于身”,从自己身上来的,“手”() 、“目”( ) 、“头”() 、“口”( ) 、“耳”( ) 、“身”() ,所有表示身体的这些各个部位的字都是身体的每一个部分分解,作为一个独立意思表达出来,这样构成了“文”。比如,写出来是个“口”字,肯定跟口有关;写出来是个“木”字,肯定跟木头有关,跟树有关;“日”肯定跟太阳有关。所以造字一个是通过物,通过我的人身之外的东西;另一个是通过身,通过我们自己的身体把天地万物都划成“文”,就形成“书文同”。然而,我看同样的文字所读的音和你读的音不同。比如广西人、广东人、上海人、东北人看同一段话读的音是不同的,但是没关系,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我们的脑子是通过看来思考的,所以我们的“思”一样,甚至我们的心理活动和认同都是一样的。因此,尽管我们说不同的语言,但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大家的心理活动是一样的,这就导致了我们不仅同文而且同心,因为我们心里想的都一样,写的这个字是我们汉字所特有的东西。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书同文”制度实施的时间,就是公元前221年的秦始皇时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一直传承至今。尽管现在政府大力推广普通话,努力实现读音的统一,但实际上语言这个东西是无法完全统一的。广东人说话始终有一个广东的粤味,就是当地人说的粤语——白话。粤语不仅广东人说,广西人也说,甚至越南还有一部分人也说这个话。在语言文字方面,有的人认为语言是进化的,最后是要实现统一的。他们认为西方的拼音字母是最先进的,简单方便,可以取代中国的汉文字,汉字象形会意,比较复杂难学。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可是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个观点在国内一度非常流行。从胡适、钱玄同到鲁迅、茅盾,都曾经主张废除汉字。现在看来这个观点有几个问题,都经不起实践发展的检验。第一个是不学习拼音就没办法学习汉字。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现在的小学都教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但不学拼音也可以学汉字。古代私塾是没有拼音教学的,古人没有学拼音也可以学好汉字,香港人有的也不学拼音照样学汉字。第二个是在现代社会中汉字的书写比较落后,没有键盘输入,难以作为便捷的交际工具进入信息时代。这个观点也是错误的。互联网时代不仅有各种功能强大的汉字输入法软件,而且还有手写输入法、语音输入法软件。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汉字仍然在广泛地使用,这个话题需要展开来讲。在中国历史上,从公元前221年秦朝开始真正统一,汉朝是300多年,中间经过了三国,经过了晋朝又统一,然后又打乱,五胡十六国,再然后隋、唐又统一,五代乱了,宋又统一,然后南宋、北宋,中间经过一段混乱,元又统一,明、清又统一。如果仔细看,把中国历史上分裂的时间排出来话,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更迭中,整个分裂的时间不到300多年,因而绝大部分时间中国都是统一的。这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为什么能够在历史上长久地保持统一?笔者认为这与秦始皇时所制定的“书同文” 制度有密切的关系。其实刚才笔者专门提到了认同:文同、诗同、文化认同、心理认同、情感相通。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同样是跟秦国大致相同年代的古罗马,后来发展成现在的欧洲。欧洲目前有40多个国家,几百种语言,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字存在着显著差异。自欧洲从古罗马短暂的统一之后,在几千年来几乎就没有真正统一过。在文字方面,古代在地中海东岸居住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约在公元前1500年发明了腓尼基字母,后来传到古希腊,再传到古罗马,它是西方字母文字(如希伯来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的源头。古罗马下来到公元1世纪形成基督教,基督教采用古罗马的拉丁文,后来拉丁文演变成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荷兰文等。现在欧洲的40多个国家有几十种官方语言。这是因为拼音字母拼的是音,拼音的音种是不同的,而用字母把不同的音拼出来以后,写下来就变成“文”。但是他们的这个“文”跟我们的“文”不同。我们的“文”统一在天、地、万物所有的载体上面。不管你说什么话,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太阳。人不管是谁生的,耳朵、眼睛都是一个样子,都有统一的标准,因而象形、会意文字具有“统”的内在的基础,但拼音文字的“分”就不一样了。拼音字母可以把人们内在的不同声音固定下来,用字母拼写出来固定以后就变成文字,在欧洲发展为英文、法文、俄 文、西班牙文、德文、意大利文等多种文字。拼音文字的分野,导致法国人看到的英文和法文是不一样的,他不会认同英国人的东西,而且他没有形象。拼音文字的声音是通过耳朵进入人的脑子里,他只是在听,但缺乏形象感。
研究表明,不管是什么人,中国人、印度人、西方人、非洲人,他们从耳朵里听进去所获得的信息只占10%,而从眼睛里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约占80% 。[7]因此,拼音文字走的是一条小路,甚至是一条堵车的路,这是个大问题。我们汉字走的是大路。从信息吸收和反馈的角度来看,视觉的反应是通过光,听觉的反应是通过声。光速比声速要快得多,所以我们现在用手机、注意交通公路上的交通标志全是先看,而不是听。人们到国际机场或是外地旅游,首先会去看图形,而不是去听声音,甚至不知道声音是什么意思,但看了图形就能估计出意思了。视觉不仅比听觉的速度快,而且比听觉涉及的内容更全面。视觉看到的是整体,听觉听到的是局部。汉字的这一整套系统不仅实现了文字上的“同”,也实现了心理上的“同”,心理的同才能形成文化的整合,这一点至关重要。
四、广西各民族和谐共生的局面是文化内在整合的结果
从秦朝广西并入中央王朝版图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在广西一直通过文字、通过文化来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在历代中央政府对边疆的治理过程中,特别是从唐朝以后,广西逐渐融入中原,在宋、元、明、清完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上的整合。在广西,这个文化整合不再是政治口号,也不再是稳定的政策,而是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形成的。广西各民族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是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内在整合的结果,是基于以汉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历史上主要是通过教育等手段来实现的。不能小看汉字,其极大增强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为形成几千年来广西和中原的合为一体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古代,教育主要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广西的各民族学子通过科举入仕,首先是官方文化的学习,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文化,广西少数民族学生从小开始读汉书、识汉字、讲汉话,在私塾和学堂教育中学习儒家经典,这就逐步形成对儒家文化的认同。其次是民间文化的共享,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来实现。广西的少数民族老百姓过春节跟汉族人民几乎一样,其他风俗习惯也大致相同。这些共享的风俗习惯实际上不仅是一般的文化整合,更是一种内在的文化整合,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广西各族人民在历史上一直使用汉字,汉字的形体是众所周知的,能够跨越各种语言和方言的差异和障碍,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内在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我国边疆地区各民族文化整合的历史过程中,广西开展得很早,非常了不起!汉字在整合各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奠定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当你作为一个广西人出去的时候,说实话,你说你是广西人,别人认为没什么区别,穿的衣服也一样,说的话也差不多。当然,广西也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如农历“三月三”的唱山歌。我记得广西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是20世纪60年代拍摄的《刘三姐》,里面的山歌不仅广西人唱,到处都有人唱,让我印象深刻。这部电影好多人都看过,我知道最多的有人连续看了八次。只要一开播《刘三姐》,整个电影院都是人头攒动。《刘三姐》的文化魅力还在于,它不再是纯粹的广西壮族的文化,而是经过艺术家的改造,形成了一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整合,使老百姓更加容易接受。
五、“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近20年来,我国的网络基本上普及了,技术上也更加成熟便利。这就使我们不再需要变换自己的语言文字来适应“互联网+”。以前有一种看法认为我们需要将汉字硬拆成拼音的部件去适应互联网,这种看法已经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我们现在使用汉字输入法甚至可以是以手写、语音为主。除了大陆地区,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在互联网上运用汉语都很普遍。在信息化时代,当前我们在商业、生活、学习等很多领域的互联网应用上已经超过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
“互联网+”时代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利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网络资源促进少数民族青少年的成长和进步,这是一个技术和交流的问题。我国各民族青少年可以充分利用汉语文网络了解各种信息,既有益于个人的学习、生活,又能促进相互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二是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各民族语言的问题,每一种语言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文化,都应该被尊重。广西不同民族的语言,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方言土语都存在显著差异。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各式各样的语言特色是否应该保留其独特性,怎样保留,比如,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
当前,“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可是,少数民族语言该如何面对这个时代?由于开发成本过高并且用户较少,一些国家和地区无法为少数民族语言独自开发文字使用系统。国外比较普遍使用的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等社交平台大都是英文。在中国,微信、滴滴、美团等平台发展迅速,其背后原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大,使用汉语的人数众多,所以具有广阔的市场。少数民族语言虽然使用人数不多,但对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国家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对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边境安全、促进“一带一路”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树立科学的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意识,重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学校双语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政府协同参与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机制,创新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方法,应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的重要策略。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839.
[2]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gxzf.gov.cn/sytt/20190410-743047.shtml? Tdsourcetag=s_pcqq_aiomsg.
[3]张诗亚.双语教育漫谈[J].双语教育研究,2016(4).
[4]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13.
[5]张诗亚,贺能坤,周玉林.认识西南与西南民族地区发展——西南大学张诗亚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09(9).
[6]张诗亚.和谐之道与西南民族教育[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7]日本杂学研究会.你的脸皮有多厚?[M].张佳雯,译.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8.
On Harmonious Unity of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s and Culture
ZHANG Shi-ya
Abstract:Having gone through evolution over thousands or even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the language of every ethnic group has its abundant cultural,historical and custom connotations.The death of a language means the disappearance of a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which should not happen.Therefore,the protection of a language is not just about language protection itself,it is also the protection of a unique culture,history,custom and human civilization.I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groups in China,the two concepts of "bilingual" and "bicultural"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teaching practice.As a multiethnic country,China has been able to maintain unity for a long time,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ystem of unified written language established by the First Emperor of Qi to a great extent.Chinese character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as a multiethnic unified country.The formation of the harmonious symbiosis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Guangxi is the result of a long -term internal integration of different ethnic cultures based on the strong affinity and cohes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as the carrier,and it is realized mainly through education in history.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there are two main issues i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one is how to make a good use of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network resources to promote the growth and progress of adolescents; the other is how to effectively protect and inherit ethnic languages.
Key words:ethnic minority groups; bilingual education; cultural inheritanc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 ethnic culture; the Chinese culture
责任编辑: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