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与教育选择
作者:孙杰远来源:《教育研究》2012年第9期

要:民族文化变迁和发展是一个永恒必然的过程,文化主体和文化自身所具有的共生特质决定了民族文化发展的价值和内涵趋向。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功能,教育应当调谐主流文化与少数文化的冲突,文化隐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差异间的叠合问题,萃取民族文化营养,深化学校教育变革,实现民族文化发展乃至民族统合的共生目标。

关键词:共生;民族文化;教育选择

对一个多民族国家而言,各民族文化关系的和谐发展,关乎民族团结、文化发展与社会稳定。而当下国家内部的文化互动、跨文化的国际交流,已形成多元并存的文化关系,并由此引发族群身份、民族语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反思。共生是族群生存的原在状态,却因文化及其所隐含的复杂意义的现代变迁面临新的挑战。教育,由于其所担负的文化重任,也站在了多元选择的十字路口。

一、共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应然趋向

(一)共生是族群生存的因应选择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共生逐渐成为族群本身由自在到自觉的选择特征。其一,共生是族群生存的原在状态。族群生活中个体的任何思维与行动都是在“群”的意识与合作中开始和完成的,而抵抗和克服来自自然的威胁与困难更是族群和族群中的成员获得“共生”的暗示,在追求生生不息的族群目标和价值过程中形成的族群体制、族群意识、族群思想、族群规则等亦是用共生的主题统摄;其二,基于共生的意识与判断,族群寻求与自然的和谐。族群生活在特定的时空中,不断接受来自自然的挑战。灾难、抗争与劳动启发了族群智慧,最终达成物竞天择、顺应改造、天人合一等基本的与自然环境互动的原理与观念,创造岀丰富的物质与精神文化。不同民族独特的服饰、饮食、建筑、风俗等蕴含强烈的族群对自然地敬畏、适应、相依互存的共生表达。其三,源于共生的保护与竞争,族群面对外来文化冲击,在维护自身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汲取外来进步文化营养、改善族群文化,实现族群发展能量的不断积淀和族群实力的壮大;通过各种传播手段推广族群自身的文化价值意识,融合异族文化,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安全。

当然,族群共生的层次、形态和内容也随历史的推移而不断发展。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实践的目的主要在于生存,在未知的自然环境、变幻莫测的生存场域中求生存,族群生活的共生指向主要是实现族群内部人员的协调分工,达到人对自然的认识、利用与和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族群共生已发展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文化的共生以及族群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共生。

(二)共生是个体发展的文化需要

人因为具有社会属性才得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指出:“‘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1]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他又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社会关系”所确定的个体的“社会特质”必须是在族群生活的共生特征下实现,个体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要在社会族群中才能得到识别。个体从出生开始便接受族群内部的文化熏陶,习得族群文化,认同族群价值观;及至成人,个体须遵守族群发展形成的规则,接受族群的文化“洗礼”。共生的物质与精神生态即是个体内在驱动的主动追求,也是外在发展压力的强制性需求。在广西巴马,相当长时期内山歌盛行,瑶族儿童喜欢也必须学唱山歌,学习山歌,练习填词,歌词内容涵盖做人行事之理,交友言情之道、赞美山河之韵,山歌伴随孩子的一生,山歌唱得好,成长就快,社会地位就高,在这里,山歌的学习有一定的外在规约,但也有着强烈的内在驱动。可见,族群社会中个体若要取得进步,必然要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个体与群体间的相融相生。“人类的共生状态是同人类的自我意识不可分的,即共生是人自我需要的产物,是自求的结果。”[3]

(三)共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

“共生既是一种自然进化的事实,也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也是人类价值目的,是事实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4]共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张力,这是因为:其一,民族文化的主体是族群,而族群的构成是个体的人,不论是族群或是个体,都具有共生的内在发展需求;其二,族群或个体以实现共生作为潜在目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民族文化,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强化民族文化特质,扩张民族文化影响,这就形成了文化发展内在的共生基因;其三,民族文化因为地域的不同、经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不同而导致差异性的存在,但文化自身有特定的张力和吸力。所谓文化张力,是指文化有向外传播扩散的趋向;所谓文化吸力,是指为了实现自身的发展,文化有融合他文化、汲取他者文明的趋向。文化的发展需要文化间的营养互给,这种文化涵括族群间的文化和个体成员的文化,只有当民族文化形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处在相融共生状态,民族文化才有可能得到发展性创造、得到实质且有历史性意义的提升。

二、教育的民族文化促进和演化功能

(一)教育促成民族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通过人的培养,实现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在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中说,“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教育并不是打开能实现所有上述理想的世界之门的 ‘灵丹妙药’,也不是‘芝麻,开门吧’之类的秘诀,但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5]

教育本身是以民族文化作为基础的。首先,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承担着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传播、教化重任,努力实现主流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教育制度、教材选择、资源设计、选拔甄选等各方面无一不透射出这种文化使命。通过日常的教学、丰富的活动、有组织的交流等使受教育者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的价值观念,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使受教育者不仅成为社会的人,也成为民族的人。其次,跨文化教育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不同民族和谐共生的文化保障,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差异,跨文化教育使各民族之间能够通过一种和谐互动的方式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更有效地汲取其他文化,进而发展自身的民族文化,从这个层面上说,跨文化教育也是民族文化变迁走向共生的重要文化保障。再次,民族教育研究民族文化发展规律、存在的问题、探索民族文化繁荣的路径,通过文化教育、价值涵化、对比研究、社会实验等,挖掘民族文化得以“美美与共”,互促共荣的内在规律、共生机理和发展模式。最后,民族文化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最为重要的营养,民族文化是教育生命的源泉。没有民族文化,教育将失去人文关怀,其生命性也将消弭。

教育在民族文化发展中扮演着基础性的作用,传承民族文化,传播民族价值观,增进跨民族的理解,强化民族文化互动,消解跨民族文化冲突,促进民族间的和谐,推动民族文化走向共生。

(二)教育化解主流文化与少数文化的价值冲突与弥合困境

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更需使学生养成特定价值观。教育在完成文化传承和传播使命过程中,更多地被认为应该用于消除民族间文化理解的差异,包容、融合、协调各种价值观念,传承民族文化基因。

不同教育价值观之间存在着利益博弈,但是民族文明的发展,民族文化的变迁需要价值观之间实现弥合,“差异”并不是威胁,其蕴含着多样性文化生命的存在,教育的功能不是消除差异,而是理解差异,甚至是保护这种差异。文化的共生与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反映在教育上,则体现在民族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设置上,强调地域性的人文、经济和社会发展背景。

为了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强盛,国民教育必须以国家主流价值观为基础,自小培养受教育者对国家主导意识的接纳和认同,国民教育也承担着国家主流价值观的传播重任,但是作为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与国家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应是一致的,国家主流文化也需要民族文化提供养料,才会富有生命力。因此,教育需要解决主流化与多元化的价值平衡问题,在承担国家主流文化传播的基础上,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彰显区域性民族人文特质的重任。

(三)教育强化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叠合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是公民社会归属、文化身份、政治信念复杂互动的关系选择和价值表征,更是多民族国家社会发展与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和现实挑战。”[6]由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民族认同指向的是对自身族群的价值认同,国家认同则超越了较小的族群层面,每个个体自身既是民族的,也是国家的,社会身份具有重叠地带,容易造成价值观认同的冲突。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其实质都是文化认同,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掘二者共生的文化基础,互荣的文化桥梁,教育的文化使命应包括使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能够统一起来,消除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不良差异,通过尊重、对话和接纳,让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纳入共生文化认同的系统中来,弱化和消除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阻抗。

三、推动民族文化共生发展的教育路径

(一)彰显共生文化特质,引导民族文化发展由自在走向自觉

如果说族群共生是各族群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积极选择,那么,由族群共生所积淀传承下来的共生文化便是当代教育引导民族文化发展由自在走向自觉的根基和现实需要。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文化的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7]文化自觉是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文化上的体现,更是一个民族文化在当代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

走向共生的民族文化发展与教育选择,强调共生视域下民族文化与教育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与相融。教育应当深入研究民族文化,从渗透于各民族的价值追求、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方面面的族群文化中,挖掘并提炼当中的文化共生特征与精华,研究其传承机制与发展机制,推动共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与创新。

因此,教育探讨人类自身的生长同自然世界的良性发展形成的共生与互补的系统特质,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教育教学,实施民族变迁教育,引导变革中的民族文化朝着健康、共生的方向发展。

(二)萃取民族文化营养,深化现代学校教育改革

现代学校教育担负着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以及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现代化的使命。而实际上,现代学校教育由西方移植至中国,在教育观念及教育实践各方面仍然面临着中国化和本土化的艰巨任务。因此,中国的教育要能够担当起自身的使命,不仅要面向未来,还必须回过头去,从中国各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从中国各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中汲取养分,改革当前教育中的弊端,形成文化多元格局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校教育。

针对文化多元化的诉求,深化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我国国情出发,重新审视和改善现行教育体制,使其更具有区域性、民族性的特点;其次,需要革新教育内容,增设民族特色文化课,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将少数民族的发展纳入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使其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再次,教育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化传播,用主流的国家文化涵化受教育者,在文化交融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注意保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差异性,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积极开设民族文化课程,探索发掘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文化“共生”。

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内容的革新,需要彰显文化的共生特质,不能以牺牲他者文化为代价,应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秀基因,使不同民族文化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相互存进,共同壮大。

(三)关注文化变迁,培养学生跨文化适应力

文化变迁“进行在每一个地方和一切时代。它可以由社区内部因素和力量自发地产生,或者可能通过不同文化的接触而发生。在第一种情形下,它采取独立发明的形式;第二种情形在人类学构成过程中通常被称为传播。”[8]“一般认为促成文化变迁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9]

在我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旅游开发,少数民族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交流过程中,也会逐渐呈现同质化、同一化倾向。此外,许多工程建设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少数民 族迁入新的居住地后,其文化与当地文化必然要经历冲突和融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弱势文化往 往被强势文化所同化,最终导致弱势文化特质的隐藏直至消弭。

因此,教育需要关注族群文化的变迁动向,积极实施跨文化适应教育,帮助少数民族探索如何在保护自身民族文化、保留民族文化特性的基础上,融入当地的生活,汲取当地文化或主流文化的优秀元素,强化多元文化适应能力。

首先,教育应当在维护和宣传国家主流价值观的基础上,创设对话交往的共生环境,让少数民族受教育者能够充分地从自身民族最本真的立场出发去观悟事物,表达观点,鼓励他们改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使这些方法具有民族特色。其次,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正是因为有差异,才有了民族特色。因此,教育不可一味地求同,还需要关注存异。再者,追求文化同一,有利于国家的稳定,追求文化多元化,才能繁荣文化发展,二者是对立统一的。教育需要在主流化和多元化价值观中做出平衡。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社会、技术和经济革命带来了跨国认同、国家认同和次国家认同的 错综交织。”[10]“在全球化和全球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各民族、国家都在弘扬传统文化、夯实认同基础,以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11]我国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二者不应有冲突的存在。教育要通过重构教育内容体系、改进教育手段,将民族认同纳入到国家认同中来,使二者成为一个整体。教育应融合各民族的价值观,提炼民族平等为基础的中华民族价值观,并使之得以传承。

民族文化发展和变迁是一个不断发生的过程,在自然、人文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个过程也在加速。在此背景下,文化共生应成为且须成为教育选择的目标和道路,唯有此,文化方能更加繁荣,文明方能延续并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7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3]李建华.受动与主动: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发生[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4).

[4]张永缜.共生理念的哲学维度考察[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6]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12).

[7]陈旭峰,田志锋.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理论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学学术月刊,2011(12) .

[8]Bronislaw Malinowski. 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 An Inquiry into Race Relations in Africa[M]. New Haven and Lodon: Yale Uniuersity Rress, 1961:1.

[9]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 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13.

[10]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86.

[11]傅华.全球认同与民族国家认同[N].光明日报,2006-4-18.

The Tendency of Symbiosis for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the Selection of Education

SUN Jie-yuan

Abstract:The transi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is an eternal and inevitable process, and the symbiosi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tself have determined the tendency of the value and connotation on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To carry forwar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ethnic culture is the basic task and function of education, therefore, education should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conflicts between minority culture and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problems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are composited ethnic identity with cultural implication. Education should also absorb the nutrition of ethnic culture, deepen the reform of schooling, and achieve the symbiosis objective of ethnic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thnic integration.

Key words: symbiosis; ethnic culture; selection of education

责任编辑:胡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