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宋丽荣 姜君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5期

摘要:在中俄建交70周年之际,本文以中国的鄂温克族和俄国的埃文基族这一对黑龙江流域的土著民族为例,通过梳理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介绍中俄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本文认为,伴随着全球化进程和“一带一路”建设,两国共同迎来了加强开发远东地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互联网+”教育现代化战略等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等挑战。为实现“民心相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建议从构建跨界族群文化教育共同体、培养跨文化教育能力、搭建“互联网+民族文化”的教育平台等方面,探索促进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地区的跨界族群教育发展与互动的策略。

关键词:中俄跨界民族;一带一路;鄂温克族;教育互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上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存在着频繁的迁徙、分衍和融合,至今生活着赫哲族(同俄罗斯的那乃族“Нанайцы”),鄂伦春、鄂温克族(同俄罗斯的埃文基人“Эвенки”),俄罗斯族(Русские)等跨界民族。他们不仅具有历史上形成的本民族原有特征,还因与国境线一侧的其他民族长期交往,受到影响而逐步形成了一些特色。

关于跨界民族这种特殊族群,我国学者因着眼点不同而采用“跨界民族”“跨境民族”“跨国民族”等几种称谓,内涵各有侧重,如葛公尚认为跨界民族是“因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住于毗邻国家的民族”。[1]曹兴把跨界民族分为狭义与广义的概念,其中狭义的跨界民族是指相同民族的传统聚居地被分割为不同国度但地域相连的民族,是消极被动划分的产物。[2]基于上述理解,本文中采用“跨界民族”概念来研究分属不同国家,受到不同的政治、文化制度的影响,又在文化上、民族情感认同上仍具有相通性,聚集地的地域毗邻性、传统分布被政治疆界隔开的民族。

跨界民族教育既涉及跨国界而居民族的教育问题,又涉及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教育问题,因此,跨界民族教育的研究既涵盖跨界民族教育的共性问题,又涵盖它的个性问题。鄂温克-埃文基族是黑龙江流域土著民族游猎文明及其社会文化变迁的典型代表,本研究以此为例来描述黑龙江流域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状况,比较分析跨界民族教育发展的特点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促进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毗邻地区的跨界族群文教互动的策略,以期把握跨界民族教育的某些共性特征,真正发挥出跨界民族在相邻两国间作为纽带的积极作用,实现“民心相通”,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的教育概况

(一)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历史变迁

黑龙江原本是中国的内河,17世纪中叶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首先碰到的是鄂温克人,从而第第一次知道了这条江,译成俄语“阿穆尔”(АМУР)。在沙俄不断侵略和逼签条约下,黑龙江变成了中俄的界江。鄂温克与俄罗斯的埃文基人原属同一个民族,历史上曾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该民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无文字。17世纪以前,鄂温克族一部分生活在中国境内,另一部分,则生活在中国版图以外,却又不在俄罗斯的领土之内。[3]当时鄂温克族的民族文化教育具有原始性特点,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方法简单。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实践中,靠长辈言传身教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等,教育也就具有了分散性和季节性的特点。

1689年9月7日,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将贝加尔湖以东、勒拿河以南、额尔古纳河以北、格尔毕齐河以西的大片领土让给俄国,使常年生活在这里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民族被划归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少数民族。鄂温克族自此成为跨界民族,在我国境内的称鄂温克族,在俄罗斯境内的则称埃文基族。

1858年签订的《中俄瑷珲条约》使黑龙江成了中俄界江。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强行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的大片中国领土霸占过去。[3]沙皇俄国一进入远东即开始致力于使边区的土著民族俄罗斯化,在侵占的地区建起了教堂,使异教徒皈依东正教。由于黑龙江流域距离俄国文化中心较远,占领的时间不长,加之交通不便利,学校教育在这里起步较晚。

中国鄂温克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讷河市,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鄂温克族共有30875人,其中,男性人口为14668人,女性人口为16207 人,其中,黑龙江省内共有鄂温克族人口2648人,男性人口为1191人,女性人口为1457人。[4]黑龙江省鄂温克族多与达斡尔、汉、鄂伦春等民族交错杂居,从事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俄罗斯境内的埃文基人目前主要居住在克拉斯诺亚尔边疆区的埃文基民族区、萨哈共和国、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以及阿穆尔州等地区。活动范围西至叶尼塞河流域,东达鄂霍次克海,也包括俄罗斯东南部及中俄界河黑龙江两岸。根据2010年俄罗斯人口普查统计,埃文基现有人口37843人,其中,城镇人口10021人,农村人口27822人,其中熟练掌握母语者4310人。[5]

(二)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分化

鄂温克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地域文化特征。鄂温克-埃文基族是传统的森林狩猎民族,狩猎技术和经验丰富。主要是借助口头语言的形式传承文化,为此也流传下来许多传说、故事、谚语、谜语等。鄂温克-埃文基族依赖并敬畏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喜欢用歌舞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崇拜,“口耳相传”“言传身教”起到了传授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传统文化的教科书作用。游牧、狩猎、捕鱼等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教育的内容,男孩从小就接受生存技能的训练,即使是在游戏、玩耍的时候,内容也与之相关,女孩们则是玩“过家家”的游戏。[6]萨满文化是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萨满舞反映了游牧狩猎的生活特点。传统的服饰以刨皮制品为主,依据穿、戴、铺、盖等不同用途而形式各异,适合高寒地区的游猎生活。民族刨皮技艺、桦树皮文化是鄂温克-埃文基民族的特色技艺,即在桦树皮制的一些生活用品上刻、镂、绘各种图案。

家庭是鄂温克-埃文基族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其多数是主干家庭,家庭成员在生产生活中分工明确,他们勤劳、好客,注重礼仪,有尊敬长辈、关心后人的美德。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和基点,更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阵地。自有文化,就有了传递文化的教育,教育植根于文化中,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民族文化以自发的方式代代相关,可视为原生态的教育文化。[7]教育活动与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境融为一体,文化与教育之间是相互依存、互动的。民族教育的基本使命在于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理念,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维护国家统一性和民族多样性。

鄂温克族与埃文基人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同根同族、同风俗、同语言、同文化,在两个国家都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但由于居住在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交往,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同一民族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变迁,生活在黑龙江沿岸的跨界民族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教育模式等方面逐步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1.黑龙江右岸鄂温克族文化教育状况

当前,鄂温克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黑龙江省对鄂温克、鄂伦春及赫哲族学生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采取了加分、减免学费等特殊政策,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都超过98%。民族中小学校实施网点调整和改扩建项目,同步发展寄宿制和现代远程教育,强化师资培训,已实现了“普九”。目前鄂温克族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6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7.9%,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为16.8%,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8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

由于居住地分散、生产方式不同,各地鄂温克族的传统习俗及文化传承各有特点。如黑龙江省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民族乡大力发展以“黄花岛”为中心的乡村生态旅游业,地方政府加大对鄂温克族人民的宣传、引导、教育等,增强其创业能力,“鄂温克族瑟宾节”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融入现代生活的过程中,不会说也听不懂本民族语言的鄂温克族年轻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对汉语的使用越来越熟练。当地政府开办了民族语言传承班,在小学阶段开展双语教学,“抢枢”“摔跤”“劲力”“拉棍”“鹿棋”“围猎”“掰腕”等鄂温克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在兴旺鄂温克族乡中心小学得以推广,鄂温克教师用汉语拼音标注编写的校本教材《鄂温克族语言》已出版并应用于教学,定期为民族学校的教师开展鄂温克族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体育、文艺、风俗、人物、节日等文化培训与学习,这有利于鄂温克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2.黑龙江左岸埃文基族文化教育状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维埃政府创办了寄宿制学校及临时学校等。1948年,苏联政府免除少数民族接受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全部费用。到1980年,北方少数民族青少年全部接受了中等教育。政府为埃文基人等北方少数民族建立了文化宫、电影院、图书馆、红帐篷(流动阅览室)等文化机构和设施,强制性地推行俄语,俄语已经成为埃文基人的族际交流语言,青年人普遍使用俄语,中年人则使用双语,只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还继续使用埃文基语。[9]而俄语的推广和普及消除了语言障碍,使埃文基人在生产、生活和文化等方面都迅速俄罗斯化。

《2025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民族政策战略》将保护族群文化多样性、保护土著少数民族的权利,包括支持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保护其原始栖息地和传统生活方式等,列入了联邦国家政策的新优先事项。[10]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在普通学校的国家-区域成分课程中引入俄罗斯的少数民族和北方民族历史、艺术、文学、手工艺、体育等模块的教育课程;教师的民族文化是专业教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注意为民族文化教育创造信息和教育环境,“母语”“土著人民文化”“工艺学”等多教学科目开发了电子教育资源;在北方埃文基人的聚集地,可以使用埃文基语教学,有全日制普及学校、寄宿制学校及游牧学校,在一些大学中开设学习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课程。[11]埃文基人普遍接受了教育且受教育的程度很高(见表1)。大部分埃文基人都是东正教徒,但是他们仍然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

二、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比较

(一)同源异路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模式

鄂温克族自跨界而居后,由于分属不同国家,长期分别生活在中俄两个大文化圈中,民族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学习因中俄边界的划分而受到制约,逐渐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生存群体,出现了各自特有的教育文化属性,并沿着各自不同的轨道发展。埃文基人由于长期受俄罗斯主流教育文化及政策的影响,导致教育方式、内容等整体或部分地融入俄罗斯文化教育体系之中,已经逐渐俄罗斯化;鄂温克族主要受到中国普通国民教育的影响,本民族语言文化的普及程度也不高。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遇到一定的阻力。

表1 俄罗斯埃文基族15岁以上人口接受教育情况统计(单位:人)[12]

(二)多元化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路径

俄罗斯的埃文基人与蒙古族、雅库特族、布里亚特族、涅涅茨族等民族交错杂居,中国的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汉族等交错杂居。中俄界江黑龙江两岸人民传统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思维、行为方式等都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多元文化。黑龙江左岸有俄罗斯文化、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犹太文化等,黑龙江右岸有汉族文化,也有满族、赫哲族、达斡尔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在文化教育的相互交流、碰撞、融合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俄界江文化,又逐步渗入两岸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使得黑龙江沿岸中俄跨界民族的文化教育朝着多元化的路径发展。

(三)不平衡性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进程

鄂温克族成为跨界民族后,受自然生态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生活在黑龙江两岸的鄂温克族和埃文基人的民族教育发展进程是不平衡的。教育状况与国内主体民族的教育状况相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相对落后和封闭。区域间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表现在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城乡之间或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同一民族中居住在城镇或交通便利、经济条件较好地区的群体教育水平要高于农村或山区。

(四)国际化的民族文化教育发展趋向

鄂温克族与埃文基人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使他们保持着天然的联系,不是“一江之隔”的国界能分开的。黑龙江口岸的边城依托地域相邻、资源各具特色的优势,不断深化区域、城际、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比如中国黑河市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的共享单车通用一张卡;两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校里,可以看到鄂温克、鄂伦春语言奥林匹克竞赛,横渡黑龙江、中俄中小学校园雪地足球赛等一系列活动,文化教育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呈现国际化的趋势。

三、黑龙江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化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提速及对文化重要性、独特性的自觉追求的增长,既给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也给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传承与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一)面临的新机遇

1.“一带一路”建设携手远东开发

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对接,是推动中俄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共同发展的动力。随着中俄黑龙江公路大桥、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的合龙,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俄东部天然气跨境管道即将建成供气、中俄跨境电网、黑龙江跨境索道等互通项目,2020-2021年将启动中俄科技创新年等,使黑河、同江等边境城市从国家地理边界的端点,成为了对俄合作的通道节点。“一带一路”以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以互联互通为基础,这些都与教育密切相关。“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情相近”,借助黑龙江流域的地缘优势及跨界民族同宗同源的特点,以动态教育活动为平台,加强中俄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为中俄边界民心相通打下文化基础。

2.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中俄两国都确定了教育在国家政策中优先发展的地位、战略和方向。2000年年初,俄罗斯联邦出台《国家教育要义》,确定了教育在国家政策中的优先地位和2025年之前的发展方向,指出在保护和发展俄罗斯联邦统一教育空间的基础上,保护和维持民族独特性及其文化的人道主义传统。习近平指出:“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把教育公平作为党的基本教育政策,优先保障教育投入。[13]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各项教育改革措施继续推进和深化,逐年加大对黑龙江边疆地区教育投入力度和研究力度。

3.“互联网+”教育现代化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给教育带来深层次的改革。“互联网+”的模式使教育资源的分享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带来了信息空间。网络的普及、远程教育的发展、电子图书的推广等,使中俄跨界族群突破国界和地域的限制。为了推动教育信息化,俄罗斯加强了部门间、联合体和地区之间的电信网建设,制定了《2001-2005 年发展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环境》、启动了“电子俄罗斯”专项计划等,在“俄罗斯电子学校”框架下,推进电子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等。中国将信息技术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出台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全方位、多领域推进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时代给中俄跨界族群教育的发展及交流带来新机遇,改变了教育资源的流向,加速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推动着中俄跨界族群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合作与互动。

(二)面临的挑战

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划和质量,影响着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等,而教育又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民族教育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提升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黑龙江沿岸中俄两国区域在资源条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黑龙江沿岸中国一侧分布着漠河县、塔河县、呼玛县、黑河市、逊克县、嘉荫县、萝北县、绥滨县、同江市、抚远县等,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腾达、施玛诺夫斯克、斯沃博得内、别洛戈尔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海兰泡)、比罗比詹、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等城市隔江相望。不同城市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社会及产业结构、人口与生活状况、文化教育质量等方面发展不均衡,使鄂温克-埃文基族聚集区在文化、生态、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也处于不平衡的状况,制约着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

2.文化认同感的差异

生活在中俄界江-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的跨界民族在族群和历史发展上是同根同源,共同具有尊老爱幼、吃苦耐劳等价值观,体现出了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致性。但因国境的差别,处于不同的文化场所与文化空间,受不同的社会制度、历史及文化价值观等影响,形成了跨界民族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对民族生活方式、历史命运的理解和关注也不同,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的文化认同做出评判,难免会产生矛盾或冲突,从而制约两国民族间的交往。俄罗斯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双重性,如既希望开发远东地区,又对迅速崛起的中国心存戒备,在文化认同方面的差异构成了中俄两国区域文教互动发展的一种无形障碍。

3.民族文化教育的内部动力不足

文化自觉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部动力,关键要靠自身的自立自强,核心是教育。但是,从学校教育来看,无论是在我国的双语教学,还是俄罗斯提倡的保留母语教学下,毕业生已基本接受了各自国家的主流文化,母语弱化;从家庭教育来看,父母向孩子传授传统民族文化方式因寄宿学校的阻隔而时常被忽视;从社会环境来看,外来民族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到处都在传播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教育被纳入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成员自身掌握了国家主体语言,也增强了接受国家主流文化的能力。因此,无论是中国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还是俄罗斯的埃文基人等,许多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不感兴趣,不会本民族语言,不愿再回到农村生活,不注重保护和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导致传统文化发展的内部动力不足。

四、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教育发展策略

文化开放是一个国家、民族、地区强盛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文化总是在与其他文化互动中发展的。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为实现中俄两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应借助跨界民族“同根同源”“语言相通”的历史传统,探索新形势下跨界民族教育的新方向与新思路,开拓中俄跨界民族教育的历史新篇章。

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互动实践模式是动态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中俄两国从国家到学校层面分别在制度、经费等相应政策上提供保障,也涉及整个社会的支持与联动。在教育子系统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形成合力,来支撑跨界族群教育共同体建设。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跨文化教育的能力,同时,注意到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形成区域文化教育联动,来构建跨界民族教育互动的新模式(见图1)。

(一)“一带一路”助推区域文化教育联动

区域文化教育联动是指依托独特的地缘优势,实现中俄两国黑龙江沿岸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交流、交融与合作。区域间各种文化教育要素在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等多个领域,以多种形式实现对接互补,形成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联动合力,在寻求这样一种平衡点,即自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人的发展协调一致的基础上,构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联盟,来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

图1 黑龙江流域中俄跨界民族教育发展模型

尊重跨界民族“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传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民心相通”的有效保证。鉴于中俄两国地缘优势以及当前能源、经济贸易合作的顺利开展,中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俄罗斯“远东大开发”的经济联动带动了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进一步交流与融合。

中俄两国及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相关政策,扩大宣传,促进中俄边境地区民族教育、科技、文化等多领域、多形式、多途径的交流与文化互动,将民族文化适当纳入教育内容体系范畴,为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提供广阔的联动平台。将本土元素与国际元素相结合,挖掘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所具有的民族的、自然的、历史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利用,努力创造共学、共事、共乐的环境,构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联盟,使跨界民族传统的独特文化与当代社会形势相适应,并不断创造新的跨界民族文化。

(二)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及《黑龙江省民族教育条例》、《黑龙江省“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6-2020年)》等专项规划的同时,要加大对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宣传解读力度,更需在民族教育工作中进行经验总结,发现问题,改进不足,完善民族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优先发展黑龙江边境地区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旅游、媒体、体育等事业,完善民族地区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提升黑龙江边境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相互补充、利益平衡、取长补短等原则,加强中俄各领域的协商,依托独特地缘优势,推动民族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开发和经济合作,加快中国黑龙江与俄远东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大优质人才资源的互聘,推进民族教育质量提升,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

设立国家-省-地区-县域-乡镇-村落的民族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建立中俄区域国际教育与交流基金,增强黑龙江沿岸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国际交流与特色发展的能力。

加强教育问题研究智库建设。建立和完善民间文化能人、传承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制度,批准建立中俄跨界民族区域数据库,批准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类中俄协同创新中心等,积极培养和吸纳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人才。

(三)构建跨界族群教育共同体

中俄两国在文化多样性上能够达成共识,也能够彼此理解,中俄界江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外部文化的强大能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跨界民族正在走向文化间异质共存、相互交流、兼容并包的发展道路。因此,民族教育应保障学生学会学习与反思,能够理性地看待本民族文化,突破跨界民族在情感、地域上的局限,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充分汲取世界文明的成就,实现自身文化品质的提升,并由此带动民族教育的前行。[14]

鄂温克族和埃文基人虽跨界而居,但在文化地理上同属一个区域,具有整体性、互动性、统一性的文化特点,考虑到大区域中多样文化教育交流的互动与联动效应,充分利用跨界民族的教育资源,中俄两国可共同创设教育标准,建立开放互通的教育合作框架,构建中俄跨界族群文化教育共同体,推进教育各要素及资源的跨区域配置与流动,多种途径加强文化教育的交流,形成稳定的交流机制,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依托政府、学校、研究机构等主体间的有机互动、协同发展,对跨界民族教育展开全方位协作研究或联合考察,共同解决全球性的科学和教育问题,可分别争取各自国家的科研立项和研究资金,加强中俄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成果共享,实现协同发展。

应充分利用跨界民族的文化教育资源。明确民族文化教育的定位,创新民族教育制度,建立中俄两国城区、校际间的协作关系,以界江为桥梁展开中俄两国文化教育互动。黑龙江省边境高校要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促进中俄两国间人文互动。重视边境地区职业技术教育,组织少数民族传统技能培训、师资互访,加强中俄优质民族文化课程开发与利用,综合利用跨界民族文化教育的途径,学校之间可以开展“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互助活动,使民族优秀文化走进课堂,实现“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形成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合力。

(四)重视跨文化教育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使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跨文化教育主要是以全球化视野看待民族文化,提倡各种文化之间平等地相互作用,共享文化,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能力,提升文化敏感度,培养对文化的选择能力,最终使各民族文化之间都能做到理智沟通,共同营造一个友好、积极、协调有序的国际环境。[15]跨文化教育具有民主性、多样性、包容性、互动性等特征,频繁有效的文教互动是跨文化教育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通过中俄文教的互动构建全面的、规范的、系统的跨文化教育体系。

加强对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鄂温克人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要培养他们自身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保障民族语言、节庆活动、婚丧习俗等各类民族活动融入其本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保持自身的民族特征和文化价值,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如语言文字是各族群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人们日常交往的工具。加强母语学习,重视双语教育,更有利于跨界族群的沟通与交流。

要树立开放、平等、尊重、理解等教育交流理念,通过举办中俄民族艺术节、民族语言和体育等各类竞赛、学术交流、交换留学生、中俄文艺演出、文化展览、国际夏令营和青年活动等,增进跨界民族间的交流,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有意识地提高学生个体的跨文化交往和参与的能力。

将鄂温克民族文化整合到学校教育体系中,重视课堂教学、教材的编写、教师素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素对民族文化传承过程的作用;教师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学习者和实践者,要加强其对民族地区教师的校本课程培训,培养一支能够承担地方性课程开发的师资队伍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创建“互联网+民族文化”教育平台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变革,缩短了国与国的距离,更缩短了跨界民族间的距离。应创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形式,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创建“互联网+民族文化”的教育平台,助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实现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既要注重口传心授的家族式传统传承,又要与数字化接轨,创建开放的民族文化信息库,开发设计相关的APP产品,借助网络直播、网络电视、微信、QQ、微博等平台,更直观、更有效、更真实地相互传递信息,在互动中增强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中国故事”线上与线下的影响力。

建立跨越国界的区域民族数字图书馆,实现史料共享,更有助于理解跨界民族的历史与记忆,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从而在文化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实现中俄两国和平友好的交往。

五、结语

在中俄建交7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同饮一江水”的好邻居、真伙伴,以相知相亲搭建了两国文化教育交流的桥梁,以民心相通缔结了两国和平友谊的纽带,中俄跨界民族心手相牵,共同走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新时代。教育是促进两国人民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基础。跨界民族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黑龙江(阿穆尔河)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教育互动,培养跨界民族超越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焕发活力,彰显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仅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区域文化软实力,而且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葛公尚.当代政治与民族问题[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178.

[2]曹兴.中国周边安全中的跨界民族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7):12-16.

[3]唐戈.中俄东段边界跨界民族形成的主要历史阶段[J].东北史地,2004(11):20-23.

[4]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2010人口普查资料[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5]Федеральная служб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статистики.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статистики иуслуг.Размещение населения коренных малочисленных народ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EB/OL].http://www.gks.ru /free_doc/new_site/perepis2010/croc/vol4pdf.html.

[6]Я.И.Линденау.Описание народов Сибири(перваяполовина XVIII века):историко-этногр.Материалы o народах Сибири и Северо-Востока[M].Магадан:Кн.издво,1983:176.

[7]倪胜利.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百年互动反思[J].教师教育学报,2017(12):47-55.

[8]都永浩.黑龙江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展与建议[N].中国民族报,2016-05-06(006).

[9]任国英.原苏联满-通古斯语民族的文化变迁[J].世界民族,2003(4):62-70.

[10]М.С.Инкижекова.Националь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вопросы достижения духовного единства и патриотической солидарности[J].Вестник Прикамского социального института,2018(1):165-172.

[11]翁泽仁.现代俄罗斯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状况探析[J].世界民族,2016(6):11-18.

[12]Населения коренных малочисленных народов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возрасте 15 лет и более по территориям реимущественного проживания и уровеню образования[EB/OL].http://www.gks.ru/free_doc/new_site/perepis2010/croc/vol4pdf.html.

[13]陈宝生.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开启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新征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8(10):4-6.

[14]孙杰远.文化共生视域下民族教育发展走向[J].教育研究,2011(11):64-67.

[15]宋隽.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教育研究——文化互补论的视角[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40-5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Research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ino-Russian Cross-border Ethnic Cultural Education along HeilongjiangRiver ( AmurRiver)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elt andRoad Initiative

SONG Li-rong,ANG Jun

Abstract:On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 between China andRussia,taking Ewenki ethnic group of hunting civilization in both China andRussia along HeilongjiangRiver (AmurRiver) as a typical example,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s of this pair of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b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ino-Russian cross-border ethnic cultur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he findings show that along with globalization,the two countries are both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r East in the Belt andRoad construction,national strategy of giving priority to education and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Internet plus.Meanwhile,they are both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In order to strengthen “people-to-people ties”,promote the Belt andRoad construction,and build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strategy to boo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nd the adjacent areas inRussia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ommunity of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cross-cultural education,and building an educational platform of Internet plus ethnic culture.

Key words:Sino-Russian cross-border ethnic groups;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Ewenki ethnic group;educational interaction;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责任编辑: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