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蒙古“三少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的形成对于个体成长、民族共生、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价值。学前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存在内在的耦合逻辑,体现为学前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内在的文化同构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学前教育机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场域。“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的传承中,主要问题有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开展不多、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开发及利用不充分、民族传统经典作品的传播弱化、学前双语教育实施困难、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学前教师数量不足。通过精心设计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深度开发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大力传播民族传统经典作品、有效实施学前双语教育、着力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等实践活动,使“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得以传承。
关键词:核心素养;三少民族;文化传承;学前教育;实践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对外发布《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中文版)》(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中提出,“打下中国根基,兼具国际视野”的人具有的素养应该包括文化理解与传承、审辩思维、创新、沟通、合作五个方面。[2]“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包括文化理解、文化认同、文化践行三个维度。其中,文化理解是基础,文化认同是根本,文化践行是结果。
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简称“三少民族”,是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北方少数民族。“由于历史上这三个民族邻近交错居住,有着相互密切的交往,在渔猎采集、生产生活、文学艺术、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方面有着相似的文化,因此,人们习惯地将这三个民族统称为‘三少民族’。”[3]这三个少数民族在其生存发展延续的过程中,孕育了独特的人类文明,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底蕴,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中国境内有三个自治旗,分别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和鄂伦春自治旗(以下简称“三个自治旗”),均位于呼伦贝尔市,集中体现了“三少民族”的集体民族文化特征。
“三少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受社会发展、全球化变革所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生存环境等发生了重大的变迁,“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4]“三少民族”承载的文化符号表征系统(萨满信仰、敖包祭祀、打猎技艺、歌舞传说、婚嫁丧葬、民族关系等),也随着“无法言说”的“文化缄默”进入了“连环式的存在困境———就业狭窄、生态破坏、抑郁‘短命’、语言流失、文化枯萎、身份危机、绝对贫困等。”[5]“三少民族”文化传承成为一个亟须关注的问题。“从鄂伦春人的立场看,要生存下去应当怎么办?其实这不仅是鄂伦春人特有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个现代人或后工业化人类的共同问题,是一个人类文化前途问题,值得我们研究文化的人重视和深思。”[6]“三少民族”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需要以个体的文化践行作为“结果”,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学校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是实现‘三少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必要途径。”[3]学前教育机构是文化传承教育重要的实践场域,应该积极践行科学有效的教育活动,使文化得以传承。
一、学前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耦合逻辑
(一)学前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具有内在的文化同构性
人是一切文化关系的总和。从终身教育理念及个人发展角度而言,人具有“发展”和“化人”的未完成性和永恒性。人类学家用“濡化”表述人从出生开始习得、适应、传承文化并适应其角色的行为过程,其主体是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人,主旨是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民族文化的习得可通过“濡化”,进行个体内在的文化建构。一方面,学前教育是儿童“濡化”的起点。“濡化”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进行,学前教育属于教育的起始阶段,“濡化”需要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植根于特定的文化之中,文化是学前教育的内在血脉与实践基石。学前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实践、文化手段,是彰显民族文化力量的重要方式,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文化理解与传承建构的生命机制。
(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
育儿与社会服务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功能,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学前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表现。民族教育是民族人口获得知识与技能,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7]学前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前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手段与方式,改变了以往口耳相传,个别教授的传统模式,提高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效率与质量。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又服务于学前教育目标。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得少数民族幼儿在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滋养中,主体性得到解放,内在生活的质量得到提升。学前教育在幼儿心中播下民族文化认同、保护以及传承的种子,继而促使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保持和延续。
(三)学前教育机构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场域
文化具有的民族性是通过文化传承这一机制才得以完成,而文化传承是维系和形成民族共同体的内在机理,个体只有通过习得和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才能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这一机制在相对较为原始和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面对传统场域的消失和解体及当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种种困境,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进行现代场域的重构,使民族文化在场域合力作用下获得传承。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学前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实践场域。在学前教育文化传承的实践过程中,学前教育的教育性与学前儿童的可塑性为我们提供了文化传承理论上的依据及实践上的可能,而“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为我们指明了“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传承的目标与方向,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二、“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传承存在的问题
(一)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开展不多
“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在学前教育实践中,民族文化的传承需要依靠本土化、科学化、民族化、生活化的园本课程才能实现。主题活动是园本课程的支撑,园本课程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每一个主题活动之上。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当地学前教师有课程自主创新的权利,立足于“本土生态”,把握民族文化的关键特征,完成课程开发的“提取、概括、转换、升华”等步骤。从“三少民族”聚居区的“三个自治旗”境内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来看,民办幼儿园根本无力开发能够代表或反映民族文化的课程,或认为此举没有必要。而公办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基本上与学前教育主流课程体系一致,更多体现的是主流文化的意志,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并不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进行要求。“三少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的内容大多见于学前教育“五大领域”中的艺术领域、社会领域,而健康领域、语言领域、科学领域内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较为少见。
(二)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开发及利用不充分
民族民间游戏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是幼儿接触和学习本民族文化的表征,是认识和体验本民族文化符号的重要途径。在“三少民族”发展的历史中,有大量可以通过重新梳理改编为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和认知水平的幼儿进行的游戏。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丰富的玩具市场为幼儿提供了各种类型的游戏材料。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游戏材料从颜色醒目、选材难易、对幼儿的吸引力、适合长期保存等程度上,总体上都不具优势。由于民间游戏大多在族群之间口耳相传,有许多“三少民族”民间幼儿游戏已经濒临失传。另外,开展传统民族民间游戏,在人数条件、场地条件、材料选择、指导教师、游戏过程、安全保障等方面也都有较为特殊的要求。因此,在现代学前教育系统内的幼儿园开展“三少民族”民间幼儿游戏并非易事,这就需要对“三少民族”民间幼儿游戏进行抢救、挖掘、整理、筛选、改编、开发,通过利用这块丰富的文化宝藏来进行“三少民族”文化的传承。
(三)民族传统经典作品的传播弱化
当下社会生活表露出泛娱乐化的特征对民族传统经典学习带来的直接冲击,便是幼儿对民族传统经典作品学习的拒斥,这直接导致这些民族传统经典负载的本民族传统文化因子与幼儿自身文化内核的剥离。同时,由于保护和开发力度不够,“三少民族”传统经典作品经历着流失的局面。当然,这种现状也与目前市场上整理、记录、开发、出版发行的适合幼儿学习的“三少民族”传统经典作品数量不多的文化市场背景有关。对民族传统经典作品学习的弱化,具体到学前教育中来看,还存在着民族传统经典作品内容选择的随意、对经典中所包涵文化的理解错位及偏差、依据经典进行的幼儿园活动设计的刻板僵化、与经典作品相配套的活动材料的匮乏、能够充分理解并能教授民族传统经典作品的教师稀缺等现实困难。因此在“三个自治旗”内的各类型学前教育机构中,对于本民族传统经典的学习在内容、形式、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均相对较为薄弱,并有待加强。
(四)学前双语教育实施困难
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组成及表现形式,民汉学前双语教育是“三少民族”传承民族文 化的重要手段。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城镇化的进程使得“三少民族”幼儿学习和使用民族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少。以鄂伦春族为例,其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先是采用满文和满族教材,后采用汉文及汉族教材。“如何使用外来的文字和教材进行教学,从而提高一个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是当时兴办的一些少数民族学校中所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9]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大杂居、民族语言使用受限、第一语言选择改变等因素成为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掣肘。学前双语教师质量不高、数量不足是制约“三少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主流文化”“强势文化”对不同语言的“筛选”“渗透”“排斥”导致的对“三少民族”语言的需求不足,成为制约“三少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五)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学前教师数量不足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但客观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学前教育,在师资方面,还存在“幼教队伍质量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低,少数民族专业教师紧缺的问题”。[10]一般来说,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教师能够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角度来理解、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及表现,能够兼顾到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来安排学习任务。就“三少民族”聚居区的“三个自治旗”内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进行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具备“三少民族”多元文化背景的报考考生本身数量不多,能够以少数民族预科班身份招收培养“三少民族”学前教师的师范学校(院校)屈指可数,而最后经过层层选拔、考核所剩的具备“三少民族”多元文化素养的学前专业学生,有一部分则会在毕业后因各种原因选择学前教师之外的职业。这样一来,“学前教师”这一传承“三少民族”文化的“关键要素”,数量更显不足。
三、“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传承的实践路径
(一)精心设计园本课程民族文化类主题活动
园本课程最重要的文化教育职责是“立根当地文化,培育儿童文化之根,明确其文化归属。”[11]“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一定要认真对待学前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儿童所在社区和族群之社会文化的适切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学前教育的民族文化课程建设。”[1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13]“三少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应该基于所在地民族和地区文化特点,结合幼儿园及在园儿童实际,从“三少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服饰、手工艺、音乐舞蹈、体育活动、科学知识、传说及神话故事、自然材料、生产生活工具物品、自然风光、古迹建筑文化资源等方面出发,重视民族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的融入,进行各类主题活动的设计。如大班体育活动“有趣的曲棍球”(健康领域;达斡尔族)、大班手工活动“桦树皮的妙用”(艺术领域;鄂伦春族)、鄂伦春族“扎恩达勒”及“对口唱”和“乌琴”等民歌演唱活动,鄂伦春族的“嘎仙洞”与北魏的民族历史故事讲述活动等。
(二)深度开发民族民间儿童游戏
“儿童游戏与人类的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一定民族共同体的文化亦与其游戏密不可分。”[14]民族民间游戏,承载着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的认知,反映着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民族游戏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的传承过程就是对儿童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15]儿童能够通过游戏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在游戏过程中认识、了解、学习和掌握本族文化。“三少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流传下来许多优秀的民族民间游戏,如鄂温克族的“鹿棋”,达斡尔族的“扳棍赛”,鄂伦春族的“抓毕老黑”(毕老黑,俗称“嘎拉哈”)等。幼儿对于这些民族游戏中的民族符号系统的接触,本身就是对其民族特定文化符号的了解、识别、认同、记忆与应用的过程,亦是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要通过“三少民族”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以游戏的形式使得民族文化得以理解并传承。应积极开发“三少民族”民间儿童游戏,使得民族文化以游戏为载体,利用民族民间儿童游戏,增强儿童对民族民间游戏的认同,实现学前教育与文化传承的统一。
(三)大力传播民族传统经典作品
民族经典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是民族经典的灵魂。“三少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和传承了丰富而经典的歌曲、舞蹈、诗歌、民间故事等,比如达斡尔族舞蹈“罕伯舞”“鲁日格勒舞”,[16]鄂温克族舞蹈“努给勒”[17]鄂伦春民歌体裁的“摩苏昆”(说唱乐曲)、“赞达仁”(传统民歌)、“吕日格因”(歌舞曲调)、“坚珠温”(叙事诗歌)和“格依萨恩”(萨满神曲)、“依和纳仁”舞,歌唱鄂伦春族的歌曲“鄂伦春小唱”,鄂温克族的“善与恶的故事”“金鱼和孤儿的故事”,鄂伦春族“族源的传说”“兴安岭和甘河的传说”“嘎仙洞和窟窿山的传说”“英雄喜勒特很”等,[18]以及“三少民族”独特的说唱形式中的有关英雄史诗和叙事诗的内容。这些传承下来的“三少民族”文化经典,对于民族自身文化内核的确立,以及训育儿童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均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在学前教育中融入这些经典元素,幼儿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获得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人格养成、文化自信,为其传承民族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有效实施学前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途径是有效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19]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可塑性强,接受语言教育及训练的可能性大,应该在“三少民族”聚居地有条件的幼儿园内,通过培养既能熟练使用达斡尔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进行授课,又能熟练使用汉语甚至他种语言的双语教师,开发本民族语言教材,开展民族语授课,利用新媒体手段等方式组织实施双语教育。同时,在“三个自治旗”广播电视台的栏目设置上,可以借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小喇叭节目”,开设民族语言类儿童广播电视栏目,节目内容可参考“小喇叭”栏目中“博士爷爷来了”“抱抱熊故事时间”“郑晶姐姐/春天姐姐讲故事”“儿歌”等版块。[20]邀请熟悉双语教育的民族幼儿园教师、“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人、民间老艺人、族群内有威望的老者、本族内较有成就的各界名人等,对“三少民族”民间故事、儿歌、手工艺制作、教育理念等进行采编、挖掘、整理,制作成幼儿喜闻乐见的广播电视节目,并形成双语类儿童读物,促进双语教育与文化传承的良好互动。
(五)着力培养具备多元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
班克斯(Banks,J.A.)认为,学校教师作为跨文化教师的“局内人”,“他们更会从文化自觉的角度设置、选择、维护和传承民族文化。”[21]学前教师要具有理解社会多元性和文化多样性的能力,尊重和理解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以及情感,为民族学生在“家庭”“社区”与“幼儿园”之间的文化断层中找到平衡点与契合点,使“三少民族”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传承成为可能。“针对学前教育领域中的文化内容,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形象化和具体化的事物,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儿童进行文化精神上的感悟。”[22]可通过扩大和加强少数民族学前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三少民族”学前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也可根据“三少民族”地区现阶段和今后学前教育的发展需求和规划,在当地师范院校或民族院校增设“三少民族”学前教育专业,单独划线招生,培养“三少民族”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23]还可在当地师范院校招收定向培养的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吸收热爱并有志投身于“三少民族”教育事业的优秀学生,提升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报告[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8.
[3]毅松.应高度重视“三少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J].中国民族,2014(9):79-79.
[4]王学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在地方高校的构建与实践——以呼伦贝尔学院“三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5(6):87-91.
[5]于硕,赵式庆.山上啊,山上!——鄂伦春猎民口述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7:17.
[6]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15-22+158.
[7]庞丽娟.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42.
[8]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J].江苏社会科学,2003(4):24-29.
[9]李瑛.鄂伦春族教育史稿[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7:216.
[10]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课题研究报告[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6:283.
[11]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16.
[12]巴战龙.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以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6):18-23.
[13]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14]邢薷匀.利津游戏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1):5-9.
[15]白洁.试析民族传统游戏对当代儿童的教育价值——以鄂伦春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2):155-160.
[16]《达斡尔族简史》编写组.达斡尔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71.
[17]《鄂温克族简史》编写组.鄂温克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198.
[18]巴图宝音.鄂伦春族民间故事集[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1.
[19]海路.我国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建设的历史演进[J].民族教育研究,2016(4):67-76.
[20]刘逸帆,贾玉芝,郑秀琳,等.《小喇叭》:新中国儿童的精神摇篮[J].中国广播,2010(12):21-36.
[21]BANKS, J A.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M].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Bacon,2001: 174.
[22]史大胜,连洁,楚琳.美国犹太学前少数族裔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路径———基于康州 J 幼儿园的调查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7(3):125-132.
[23]包锋,付刚,李贞.生态系统理论视阈下“三少民族”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47-50.
Practice Path to Inherit the Culture of Daur,Ewenki and Oroqen Ethnic Group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Core Competencies
BAO Feng, DENG You
Abstract:The formation of the competence to understand and inherit the cultures of Daur,Ewenki and Oroqen ethnic groups is of important value for individual growth, national symbiosi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 is an inherent coupling logic between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ethnic culture inheritance,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fact that they have inherent cultural isomorphism, because inheriting excellent ethnic culture is the basic function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preschoo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re the important practice field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In inheriting the culture of the three ethnic group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the main problems are insufficient ethnic cultural theme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ethnic folk children’s games, weakened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ethnic works, difficulties in implementing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insufficient preschool teachers with multicultural qualiti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three ethnic groups can be inherited in preschool education through elaborate design of theme activities of ethnic culture in kindergarten-based curriculum, in-depth development of ethnic folk children’s games, vigorous dissemination of traditional ethnic classic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achers with multicultural qualities.
Key words: core competencies; Daur, Ewenki and Oroqen ethnic groups; cultural inheritance; preschool education; practice path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