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
作者:胡馨雨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10期

摘要民族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综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选择。我国民族预科教育经历了“过渡适应中探索”“加速变革求发展”“巩固深化中创新”三个阶段,整体表现为“社会本位”“以人为本”“差别化”三种价值取向,呈现出“外推式向内涵式”“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价值表征,完善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可以从明确定位、坚持以生为本、确保政策执行效力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培养大量的少数民族地区优秀人才,其中,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国家立足于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实际,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考试中适当降分和择优录取的少数民族学生。通过补习主干课程、加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训练,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旨在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水平,教育效果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质量。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本研究基于价值取向变化探讨发展的路径,意为预科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和方法论思考。

一、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为了规范和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横向的内容维度和纵向的时间维度为着眼点,笔者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演进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恢复与发展”“规范与提升”“完善与成熟”。

(一)恢复与发展阶段:过渡中适应与探索

虽然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受到重创,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一系列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得到恢复、修订以及重新制定,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事业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笔者概括出1978年-1992年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第一,明确培养任务。1980年教育部和中央民委召开的“全国少数民族预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设立的初衷就是要为少数民族学生升入大学本科学习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自此,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目标由建国之初的培养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发展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由简单的文化知识补习转变为输送合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

第二,扩大招生规模。教育部在1980年6月发布的《关于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少数民族班的通知》中强调,“从1980年开始,有区别、有规划地在全国一些重点高校创办民族预科班,根据形势适时调整或扩大规模”,主要补习高中课程,特别是数理化,并提高汉语听课的能力;1981年3月,在原有高等学校的基础上,新增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招生范围扩大到十一个省区。

第三,增加扶持力度。1980年,预科生和本科生享有同等的助学金;同年,《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在招生政策上给予倾斜,少数民族学生招生分数下调至录取分数线以下80分,采用特殊培养的方式;计划1982年实施“定向招生、定向分配”,1990年在内地高校设置新疆少数民族预科班。

(二)规范与提升阶段:改革中加速与发展

1992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更加强调办好民族预科班,1992年-2000年期间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民族预科教育的政策文件,标志着民族预科教育管理体系形成,促使民族预科教育朝着正规化方向发展,自此进入规范与提升阶段,体现出几方面特点。第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复杂国际形势的影响,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民族、宗教无小事”“民族问题不容忽视”,因此,1992年3月召开“全国第四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携手前进”,不仅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治久安;而且强调政治稳定是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必要基础,国家制定教育和民族政策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这一时期,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民族团结教育处于重要的位置。

第二,重视课程教材建设。1992年11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各高校应根据高校民族预科班的教学规定和学生特点制定适用的教学计划,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国家教委要组织力量编写预科主干课程教材。1993年5月,国家教委明确规定少数民族预科生使用的《英语》《数学》《阅读与写作》《基础汉语》等四部基础课程教材。

第三,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1992年7月《关于加快所属民族学院改革和发展步伐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少数民族预科教学与本科教学的互动衔接,逐渐引入淘汰制、弹性学分制以及合理分流制。1996年广西举办的“全国民族预科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升降制度,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生考核和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

(三)完善与成熟阶段:巩固中深化与创新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实施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才质量、数量以及层次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自2000年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提升教育质量。《关于下达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的通知》中强调,预科班的办学重点是逐步提高办班的层次与质量;承担预科任务的高校要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办好预科班。教育部2003年出台《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班、民族班招生、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少数民族本/专科预科和民族班录取标准不得低于该校对应省、自治区、直辖市本/专科最低录取提档线以下80分、60分以及40分;预科学生结业考试的合格情况每年7月15日报送教育部民族教育司。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一方面,明确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标准从源头上优化了生源质量,提升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管理制度及时跟进,教育部2005年4月出台文件特别强调民族身份的确认,同年6月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从办学机构、招生录取、学制与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收费、教师和管理人员、办学经费和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评估等方面详细说明民族预科教育的要求。由此可见,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民族预科教育,通过加强管理严把质量关、依法办学。

三是建立会考制度。2010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基础强化班管理办法》指出,学分制改革试点学校的预科生成绩按学分制规定考核、记分,预科生结业时,由培养学校组织统一试卷考试。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结业会考工作的通知》强调,组织力量制定方案,统一命题,细致规定了考试的科目和成绩。

二、改革开放以来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演变

任何一项教育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利益诉求或价值选择,既体现为政策制定者的某种价值追求或偏好,也反映出政策系统内部追求的价值目标[1]。国家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价值选择,也从经济结构、文化等方面改变和调整,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演进过程,本研究具体分析价值取向的维度和表征。

(一)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之维度

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在不同时期和阶段,社会本位取向、以人为本取向以及差别化取向均贯穿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始终,只是表现程度不尽相同,以政策条文为载体表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取向

政策出台与相关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因素密不可分,民族预科教育政策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初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干部和管理人才;党的十四大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预科教育应当满足社会转型期对于高质量人才的需求,着重培养高级技术和创新人才。

2.以人为本取向

任何时候教育都不能偏离人才培养的本质属性,发展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为本,民族预科教育虽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一个特殊层次,但是教育本质、教育目的以及价值目标必须一致,比如,预科学生和本/专科生享有同等补贴,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自主选择教材。无论教育政策如何调整变化,都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独特性以及多样化,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差别化取向

追求平等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政策的最终落脚点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受到历史、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因此,教育部门需要根据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制定差别化的教育政策,给予招生和管理扶持,体现出平等的差别化取向。

(二)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之表征

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反映出一个时期内社会各界对于预科教育的态度和期许,“外推式向内涵式”“社会本位向关注学生个体”“一元化向多元化”都体现出预科政策价值嬗变的特征。

1.外推式向内涵式发展

为恢复文革时期破坏的民族教育事业,党和政府主要采取外推的形式,包括大量投入教育资金、少数民族地区降分录取等招生倾斜和政策优惠。由于教育的周期比较长,且具有缓慢性和滞后性,外部补偿和给予也无法完全解决教育问题,必须实现“内涵式”发展,通过整合现有资源,重视民族预科教育的创新发展研究,达到质量、公平、结构以及制度各要素协调统一,比如,统一课程材料与标准、制定结业会考制度、高校自主培养、成立民族预科指导委员会。

2.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发展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初期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目标,民族教育事业需要凸显社会本位;随着改革开放程度加深和转型期要求,预科教育也需要寻求发展和变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比如,在培养方式上,吸取广西集中办学的经验并全国推广;在课程设置上,学生获得自主选择教材的机会,开设选修课;教学管理细致严格;加强民族身份核查,优化生源。

3.一元化向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初期,民众习惯于单一的价值观念,受此影响,预科教育注重规模化人才培养;随着开设预科教育学校数量的增多,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加之人们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预科教育也需要谋求变革,应制定更加细致和具体的招生办法,适量招收高寒、山区、牧区的学生,引入竞争管理机制合理分流,价值取向体现社会本位、教育公平以及差别化。

三、我国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发展路径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预科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本研究主要回顾并分析政策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了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旨在探寻适合政策发展的路径,从观念、决策以及实践三个维度思考我国制定、执行以及评估预科教育政策的路径。

(一)观念维度:明确预科教育的定位,继续推进教育公平

顾名思义,民族预科教育首先是“民族教育”,一般指少数民族教育,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属性[2],因此,实施少数民族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的凝聚力[3]。为了把握预科“民族性”的特征,教育部门需要针对性制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组织形式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彰显预科教育在培养“民族人”方面无可比拟的独特之处[4]。其次,民族预科教育具有“预科性”,需要切实体现预科阶段“预”“补”“渡”的教学特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5]。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教育管理部门需要兼顾民族平等原则和差距补偿措施,确保教育机会公平公正。

(二)决策维度:立足以生为本,完善预科教育政策评估

受到“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等风气的影响,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蒙蔽了,“只见分数不见人”,教育成为培养现代人的“工具”,比如,民族预科教育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完成“两基”目标,追求入学率、升学率。为此,民族预科教育必须坚持以“生”为本,以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承认并重视个体的价值观,提供真正适合的教育,具体来说,民族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人与传递文化,而且要促进不同民族共同进步与繁荣,只有充分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使政策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选择与教育需求,为每个孩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实现个体和民众的发展。

(三)实践维度:加强各界监督,确保预科教育政策执行效力

受到相关利益主体博弈的影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为了达到最佳的政策效果,最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就是政策执行。首先,加强宣传,增加民众对于政策的认同和理解。其次,重视执行人员组织,提高执行人员素质,通过严格考核防止不合格人员加入队伍。再次,加强专业培训,提高政策执行的科学性。最后,及时公开政策实施过程,接受各界监督与评价,鼓励民众参与监督、合理表达,使得政策执行更加接地气、顺畅自如。

参考文献

[1]李娜.高等学校民族预科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与实现——基于中央民族大学预科学院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1,(6).

[2]江涛,苏德.民族教育的本质及应然逻辑:价值论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8,(5).

[3]陈立鹏,李娜.我国少数民族教育60年:回顾与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0,(1).

[4]张广君.民族预科教育的基本定位、基本属性及其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

[5]吉克跃林,等.民族预科教育研究——西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理论与实践[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3).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