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CNKI1992-2019年数据
作者:王兆璟 郜越来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摘要:以CiteSpace软件为研究工具,对1992-2019年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核心及CSSCI文献进行研究,从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以便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发展情况与演变趋势。总体而言,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数量不多,合作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民族团结、公民身份、“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和中国民族五方面,“共同体意识”是当前研究的前沿,“民族教育”、“民族交融”、“文化认同”是研究前沿中的热点,接下来有必要侧重具体化实践路径的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知识图谱;可视化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1],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深化这一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是我国历史积淀结合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时代我国实现各民族共建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提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学术界把目光聚焦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从国家相关政策思想出发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理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路径,研究视角多元,成果丰硕,但从整体发展、趋势演变的视角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成果较少。基此,本研究采用可视化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研究,以便人们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发展情况与演变趋势。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数据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高级搜索设定为主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或者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核心期刊和CSSCI数据库更集中展现了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关键成果,因此将来源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和“CSSCI”。剔除无效文献后,共有283篇有效论文,截止为2019年10月1日文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是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通过科学计量学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了解知识单元之间的关系[2]。使用版本为CiteSpace5.5.R2,根据样本文献设置“Time slicing”为1992到2019,“Years per slice”为1。Top为50,开始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外部特征分析

1.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分析

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年份发布(图1)可知,1992年起有学者开始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欧潮泉提出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多民族共同体[3],何叔涛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出发,动态系统地考察研究民族现象和民族共同体自身发展规律[4],其认为民族的产生、消亡是自然发展的过程,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是随着历史不断演变的。从辩证法的角度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立良好的开端。转折点在2014年,这一转折点与国家相关政策思想的提出有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界开始大规模关注并积极响应。自2014年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文献数量呈直线增长趋势,研究主题涉及中华民族、中国民族、民 族共同体、国家认同等,2019年预测年发表数达115篇。

图1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献年份发布

2.研究作者及主要机构分析

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研究的作者主要有金炳镐、李贽、青觉、严庆、朱碧波、张会龙和王延中,他们的发文量均在4篇及以上,其中金炳镐、李贽和青觉的发文量最多,各有5篇。

图2 研究作者图谱

从研究作者图谱(图2)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作者之间有合作发文,金炳镐和李贽,严庆和平维彬等人都有合作关系,但从图中也清晰看到集中度偏低,进一步的合作有待加强。金炳镐主要从民族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5],李贽多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脉络发展切入研究其逻辑结构[6]。青觉和赵超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即环境的影响对个体发生作用,同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7]。严庆对中国民族观的演变进行研究,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8]。朱碧波从民族事务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强调强化中华民族认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王延中从国家政策高度对民族工作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经验概括梳理,落脚点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0]。研究者主要从历史发展变迁、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管理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点关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形成机理、理论来源、意识培养,从学理高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宏大叙事”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实践路径,但“微观育人”下如何做到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实践之路细化落实仍然任重而道远。

图3 研究机构知识图谱

从研究机构知识图谱(图3)可知,当前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和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央民族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且主要是各高校民族学、社会学、政策学、管理学方向研究所进行研究,各研究机构之间有合作,但较为分散,多独自进行研究。

表1 高被引文献统计表

3.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高频被引文献体现了当前对这一研究进展有突出贡献的文章,研究者多认可其观点选择引用这一文献。从高被引文献统计表(表1)可知,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周平的观点广为研究者所接受,在前十五的高被引文献统计表中,周平的文

章有2篇,其观点认为中华民族是具国家形式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一体化和被各民族分解淡化两种趋势[11]。王希恩对民族研究的文献较早,指出民族认同是民族意识的核心要素。杨鹍飞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性质进行研究,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既是国家认同也是民族认同,更是一种共同体认同[12]。沈桂萍认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培育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意识[13]。其中严庆、王延中、麻国庆和青觉等人发表文献的年份较晚,但被引频次较高说明其是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较具代表性的文献,其观点在后文中有说明。总体上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前十五高频被引文献涉及民族认同、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理分析、实践路径均进行了探讨,对进一步深入挖掘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内部特征分析

1.关键词共线分析

关键词共线分析是基于关键词在论文之间共同出现的频次形成的共线网络,其中节点数是关键词个数,连线代表关键词在同一篇论文中共同出现,频数越大,十字架越大。中介中心性为多篇文献中出现同一个关键词,中介中心性越大证明关键词越重要。

图4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

根据关键词共线知识图谱(图4)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十字架最大,民族团结、中国共产党、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的十字架较大,证明其关键词的频数较高,即在样本文献中多次出现这一关键词。文献的关键词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和核心内容的把握,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民族团结、国家认同等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高频关键词表(表2)进一步说明了这点,从表中可知关键词频数的排序,频数越高说明在文献中以这一关键词为核心内容的论文越多。其 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频数最高,与图4表达的内容一致。

表2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高频关键词表

2.关键词时区分析

关键词时区图体现了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在时间轴上的演变,从中可以直观清楚地了解随时间变化出现的新关键词,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

图5 关键词时区图

从关键词时区图(图5)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分水岭”在2015年,2015年之前关键词集中在“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2015年以后新关键词大量涌现。这一关键节点的出现主要是由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讲话引发学术热,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不断深入挖掘新的热点,2019年出现新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民族交融”、“文化认同”三方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更加深入、细化。

3.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共线分析可以了解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对单一关键词的共线分析无法了解关键词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主要聚焦主题,数字越小的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越多。

图6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从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图6)可知,成像后的图谱Q值为0.4748,S值为0.4809,聚类效果显著,聚类结果合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聚焦于六个主题:民族团结、公民身份、“一带一路”、文化认同、中国民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综合而言,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主要是从民族团结、公民身份、“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和中国民族五方面进行研究,下面对这五方面内容分别进行论述。

(1)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对我国多元一体格局来说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石,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休戚与共繁荣发展。有研究者实地调研宁夏民族团结示范区、青海藏区、新疆地区,并因地制宜地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策略[14]从而维护民族团结。还有研究者认为民族团结工作要落实在民族团结教育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要落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15]。另有研究者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例探析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16]。严庆和青觉对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认为国家纲要文件的指导和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保障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顺利开展的关键,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主题教育活动是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形式[17]。对民族团结方面已有的研究侧重于实践层面的分析,民族团结应落实在民族团结教育上,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途径。

(2)公民身份

2014年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提出:“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紧密相关,公民身份的认同是培养的关键所在。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同时也是政治法律共同体,通过公民身份认同可以引导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8]。还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要超越民族主义学说,改变以往理解民族关系的思维方式,身份的多样性与尊重民族身份不冲突,要以公民身份重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9]。还有学者基于民族事务治理角度提出要强化各民族的公民身份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20],闫卫华和邱源泉提出要加强新疆公民教育,提高公民意识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21]。对公民身份方面的研究多从法学角度进行分析,公民是一个政治概念,基于政治方面解读个体公民身份而不是民族身份,通过公民教育淡化民族之分。2019年9月27日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突出战略位置,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迈向实践之路,从宏观布局向微观细化,通过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更有益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3)“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基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坚持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区域合作新格局,秉持平等、包容、开放、合作的精神,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乌小花和艾易斯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联结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22],傅才武和严星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缓解区域身份认同和国家身份认同之间的紧张焦虑,对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有重要意义[23]。还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国内民族间的交往、国内各民族与沿线国家各民族间的交往,通过文化传播提高了各民族间文化认同,从而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24]。另有学者从人类学视角论述“一带一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意义,通过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促进互惠型和而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25]。关于“一带一路”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分析,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联系,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中华文化随之传播,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同样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4)文化认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是“五大认同”理念,其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基础。没有认同感的发展如同无水之源、无根之木,缺少灵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加强民族文化认同,从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6]。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的首要条件,包括各民族自我认同、各民族间相互认同和中华民族的一体性认同[27]。还有学者从民族节日、习俗等表达民族特征的文化符号方面提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策略[28]。另有学者从文化资源整合、中华文化的塑造和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三方面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29]。麻国庆从共同繁荣共同发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共同体文化、共有精神家园四方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30]。沈桂萍认为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将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培育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意识[31]。关于文化认同方面的研究,学者在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文化重要性的同时,将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相结合,文化不是单因素作用发展的结果,文化认同与传统文化的传承、现代文化的融合密不可分,但文化认同才是基础,是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灵魂所在。

(5)中国民族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其民族内涵与构成始终是学术界探讨的主题之一。1938年顾颉刚先生发表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引发了一场关于“中华民族”定义的学术讨论[31]。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但对中华民族的定义学者们各执其说,周平认为中华民族是具国家形式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结构是一把“双刃剑”,具有一体化和被各民族分解淡化两种趋势[11]。严庆认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关注短板,提升政治认同、规范民族理论传播、坚持正确道路、发挥好制度功效[32]。关于中国民族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研究者从学理上对中华民族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史是各民族交融汇集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对费孝通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给予肯定,学界在认可这一观点的同时有必要重视多元与一体之间的关系,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民族。

4.研究前沿分析

突现词代表一个新兴研究关键词的出现,反映了当前研究的前沿。

图7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突现词表

从图7可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突现词随时间的变化有所发展,“中国民族”、 “国家认同”、“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曾分别作为研究前沿出现。“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自2015年出现热度始终不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热点,也是当前研究的前沿。2019年的研究关键词集中在“民族教育”、“民族交融”、“文化认同”,对进一步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有借鉴意义。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CiteSpace软件为工具,对283篇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核心及CSSCI文献进行研究,从文献发表时间及数量、研究作者及机构、高频被引文献、关键词共线、关键词时区、关键词聚类和研究前沿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现状的知识图谱,通过研究梳理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1992年开始有学者研究民族共同体,2010年左右出现关于中华民族的研究,2014年左右出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这一研究趋势与我国国家政策导向有关。2014年习近平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增强文化认同,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呈直线增长趋势,但当前总体文献数量不多,尚需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

第二,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作者和研究机构数量不多,合作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主要研究人员有金炳镐、李贽、青觉、严庆、朱碧波、张会龙和王延中等人,其中金炳镐、李贽和青觉的发文量最多,且他们之间有合作文献,但总体合作文献数量较少。主要的研究机构集中在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及边疆师范大学,是民族研究的多发性研究区域,其拥有合理的学科梯队,经验丰富的科研团队,雄厚的后备资源,研究机构之间加大合作和交流,取长补短,为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

第三,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公民身份、“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和中国民族五方面。这五方面内容不是完全割裂的,在对其中一方面内容重点研究时,其他方面作为研究背景或目的而存在,仅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不同侧重点。对 “一带一路”的研究是从宏观层面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国家政策导向,研究的起点是中国民族,对相关概念的清晰界定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文化认同是各民族发展的前提,没有认同感的发展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建立在文化认同之上。通过各民族共享文化符号和文化记忆的公民教育,文化认同感不断加强从而实现民族团结,国家整体繁荣发展。

第四,“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要热点一,也是当前研究的前沿。2019年出现的新关键词主要集中在“民族教育”、“民族交融”、“文化认同”,其多从宏观和中观层面上进行探讨,对进一步深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有借鉴意义,但 “微观育人”下如何做到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实践之路细化落实仍然任重而道远。

回顾当前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学术界在学理上已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讨论,研究视角多元,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民族团结、公民身份、“一带一路”、文化认同和中国民族五方面。“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也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已有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中观层面进行分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进行指导,但理论层面上的剖析终究是思想,实践之路细化落“地”还需进一步探讨。2019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提供了思路,通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突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战略位置,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把握舆论主导权,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深化,从宏观布局走向微观细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迈向实践之路。我们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就是面向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具体落实到地方学校,落实到课堂中,落实到教学、教材上。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1.

[2]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欧潮泉.论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J].贵州民族研究,1992,(4).

[4]何叔涛.同化、一体化、分化及民族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兼谈民族研究的哲学方法论[J].民族研究,1992,(4).

[5]金炳镐.当前民族理论研究应关注的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1).

[6]李贽.“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逻辑结构和历史意义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9).

[7]青觉,赵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理、功能于嬗变——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J].民族教育研究,2018,(4).

[8]严庆,平维彬.“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5).

[9]朱碧波.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的若干基本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10]王延中,章昌平.新时代民族工作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11]周平.中华民族:中华现代国家的基石[J].政治学研究,2015,(4);周平.中华民族的性质和特点[J].学术界,2015,(4).

[12]杨鹍飞。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理论与实践[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

[13]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14]王延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假设的宁夏实践探索及启示[J].宁夏社会科学,2018,(1);赵英.新时代藏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诉求与期待——以青海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3);张建军,马娜.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 新疆民族团结建设[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2).

[15]陈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9,(5);陈明华.在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J].理论视野,2019,(4).

[16]张立辉,许华峰.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析——以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团结教育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5).

[17]严庆,青觉.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回顾及展望[J].民族教育研究,2007,(1).

[18]高成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公民身份建构[J].宁夏社会科学,2018,(6).

[19]贺海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法理解释[J].甘肃社会科学,2018,(3).

[20]朱碧波.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中的身份固化与边界跨越——兼论少数民族权利保护的思路转换[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21]闫卫华,邱源泉.基于“三个意识”角度的新疆公民教育着力点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6,(2).

[22]乌小花,艾易斯.“一带一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理念、价值与实现路径[J].西北民族研究,2018,(4).

[23]傅才武,严星柔.论建设21世纪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

[24]冯雪红,张梦尧.“一带一路”建设中民族交往的意义、内容及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25]赵旭东.迈向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一带一路”人类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的新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9,(2).

[26]刘吉昌。金炳镐.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1).

[27]王希恩.中华民族建设中的认同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5).

[28]田敏,陈文元.论民族关键符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南宁市三月三民歌节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

[29]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30]麻国庆.民族研究的新时代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

[31]马戎.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32]严庆.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

A Visual Analysis of the Studies on the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Based on the CNKI Data from 1993 to 2019

WANG Zhao-jing,GAO Yue

Abstract:The paper,by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analyzes the literature on the 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 in the core and CSSCI journals from 1992 to 2019,focusing on the publishing time and quantity,the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high-frequency cited literature,keywords clustering,new researches and so on,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evolution trend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studies intuitively and clearly.In general,the studie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re at the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but the number of researchers and institutions is not enough,and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needs to be further strengthened.Existing research mainly focused on the national unity and citizenship,“The Belt and Road”,cultural identity and Chinese nation,and community awareness are the frontier of the current study,and “national education”,“national integration”,“cultural identity”are the hot issues in research.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mphasize particularly the path of practice.

Key words:community of Chinese nation;knowledge map;visualization

责任编辑: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