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需要遵循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力的目标逻辑、“三全育人”的教育逻辑、因时而新的创新逻辑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河南省C大学结合自身生源特点与高校教育要求,以“凝”与“适”为核心理念,以网络思政、榜样引领、团结小家、课外趣拓、结伴成长、国语桥梁“六大计划”为主线,创设出“石榴树”工程这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综合实践模式。本研究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持支持态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高校教育者仍需进一步开拓新的教育模式、扩展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同时,“石榴树”工程的品牌性、项目化建设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石榴树”工程;教育模式
伴随着人口流动、城镇化快速推进和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加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迅捷及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涌动,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更具多样性、复杂性和艰巨性。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1]。面对新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河南省C大学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高等教育特点,创设出“石榴树”工程这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综合育人模式,旨在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
一、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逻辑遵循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既是服务国家战略布局和民族工作大局的需要,也是牢记办学初心、践行办学宗旨、履行特殊使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需要”[2],需要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逻辑、“三全育人”的教育逻辑、因时而新的创新逻辑三者相统一的原则。
(一)目标逻辑: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力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根本指向,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即在团结层面培育牢固稳定、友好互助的关系纽带,在进步层面培育积极向上、相互学习的价值理念,最终形成共善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3]在高校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引领、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4]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凝聚人心与信念,共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教育逻辑:因循规律践行“三全育人”目标
石榴树工程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努力践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其一,多渠道动员育人力量,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协同发力。以学工干部、专业教师、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甚至普通学生为教育的组织、传导节点,共同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校园网络。其二,将以课程为主的显性教育与以课外教育活动为主的隐形教育相结合,辅之以校园氛围与文化环境塑造,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程在线”,涵盖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离校教育的全过程。其三,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少数民族学生服务管理相结合,推进全方位育人。以“严、爱、细”为指导思想,策在管理,重在服务,意在教育。
(三)创新逻辑:紧跟时代脉动,坚持互动更新
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要在实践过程中紧跟时代脉动,引领教育新导向,实现“更加关注大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受众需求,树立新的传播教育理念”[5]。一是话语内容新浸入,紧跟国家社会时事发展,将“立德树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意识”“五个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等话语表述融入教育话语,将中美贸易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带入教育内容,引导各民族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二是教育方式新应用,既注重运用新兴融媒体传播教育手段,又注重根据学生的反馈采纳新的教育形式。以“国语桥梁计划”为例,第一期为课堂教学形式,第二期采用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形式。三是学习方式新创设,充分尊重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主动意识和热情,如“团结小家”、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等都需要学生自主申请或申报立项。
二、“凝”与“适”:“石榴树”工程的核心理念
“石榴树”工程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其名称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引申而来,既有各民族学生紧密团结之意,又将大学比作“石榴树”,以石榴果在石榴树上的生长状态隐喻学生在校园中接受教育以汲取养分、不断成长。这种理念既彰显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所要达到之密切学生情感联系、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又突出了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石榴树”工程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切实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与“适”的核心作用。
(一)“凝”聚人之思想行为
“凝”作为动词有六层含义,一为“冰冻、结冰”,二为“聚积、凝聚”,三为“成,形成”,四为“定,巩固”,五为“专注,集中”,六为“止”;作为形容词有两层含义,一是“严肃、庄重”,二是“音调徐缓”。[6]将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其“凝聚”“形成”“巩固”“集中”之意,内含凝聚理想信念、凝汇人心情感、凝定行为规约三个方面的意义。
1.信念之凝
在理想信念层面上凝聚信念,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开展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端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坚定大学生的共产主义信仰,凸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价值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首先要阐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我国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革命性和科学性,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和方向性,把各民族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7]。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不时涌起的多元思潮和时时更新的网络舆论,“石榴树”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凝入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中,以“四个自信”凝聚各民族青年学生信仰、信念和价值观。
2.意识之凝
在情感意识层面上凝汇人心,引导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要“积极营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开展各族群众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8]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如果将大学校园视作一个类社会型的场域,不同成长背景的各民族青年学生成为各民族文化的能动载体,他们之间的汇聚、碰撞、交流与互动,使高校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得以突破说教式教育的局限。利用各类校园文化资源和实践形式来拉近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真正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深化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超越单纯的“民族”概念或“国家”概念[9]。
3.行为之凝
在行为塑造层面上凝定规约,借助榜样教育引领时代青年新风尚,通过法制教育和纪律教育画下个人行为警示线,“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公道不萌于心”。“石榴树”工程通过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纪的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知法守法、识纪遵纪,形成底线思维,提升他们约束自身行为的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国家公民意识与自律意识,从而更好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二)“适”应高校教育需求
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石榴树”工程以“适应性”为实践依托,综合促进边疆生源少数民族学生对学校的适应、当地学生对外省学生的接纳和学校对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
1.“适”应边疆少数民族学生
C大学边疆九省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人数分别为2017年121人、2018年145人、2019年148人。边疆少数民族学生到中东部地区高校接受高等教育,虽然有1年的预科学习经历,但由于生活地域、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带来生理、心理交往学习等多方面的适应难题:由于身体生理机能、饮食习惯差异导致的生理不适应问题;由于远离家人和原生成长环境,与内地师生交流不通畅的心理不适应问题;由于自幼使用民族语言、民族地区师资水平限制等导致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适应提升问题;还有校园管理制度的变化以及与其他民族同学间的交往适应问题,等等。根据奥博格、额里和昂的研究,由于来自不同民族、不同背景和不同语言环境的学生在新环境中受到的文化冲击程度不同,其交往适应能力也有明显区别。[10]“石榴树”工程从少数民族学生个人成长的发展指向出发,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与文化适应状况,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到异地学习生活的种种难题,增进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2.“适”应当地学生
在面向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当地学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石榴树”工程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关切:其一是使学生充分认知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意义,结合历史教育、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其二是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宣讲活动,帮助学生认清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如何探索而来的,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认可与支持;其三是运用多种教育参与途径为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交往搭建实践平台,在交流交往中培养他们平等接纳、友好相处之积极心态。
3.“适”应国家教育指导要求
首先,“石榴树”工程适应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习近平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1]“石榴树”工程的提出有利于更好地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其次,“石榴树”工程适应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从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促进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到十九大报告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以“石榴树”工程为育人载体,C大学不断调整自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机制、体系、内容、形式等,努力适应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
综合来看,“石榴树”工程之“凝”立足思想认知层面,以激发促进团结的心理动能与自我规约为重点,在意识形态上坚定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权与话语权,在情感认同中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在国法校规下明晰可为不可为的行为界限。“石榴树”工程之“适”则立足实践应用层面,以满足不同参与主体的发展需求为指向,其目标在于帮助边疆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异乡生活,促进当地学生对外省学生的平等认可与接纳,实现学校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针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求的贯彻。“凝”与“适”以思想凝聚的高屋建瓴、以实践应用的脚踏实地,凸显了“石榴树”工程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三、“石榴树”工程——河南省C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模式
为了解C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情况,笔者围绕该校的“石榴树”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程,以资料查阅、师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详细了解该工程的具体内容和运作过程,梳理该工程自学校党委规划领导到院系具体实施三个层次的实践模式,即在顶层设计上坚持“立德树人”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中层推进中完善制度设计与机制保障,基层落实中协调各方、明确职责、真抓实干,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石榴树”工程实践模式设计
(一)顶层设计凸显价值理念
“石榴树”工程在顶层设计上坚持“立德树人”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相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引领,C大学党委把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作为自己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首要原则,同时贯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核心指向。结合该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具体情况,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牵头启动了“石榴树”育人工程。
(二)中层推进重视具体谋划
“石榴树”工程在中层推进中完善具体的制度设计与机制保障。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是整个工程的领导核心,其具体职责首先是引领与把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方向,统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把握工作重心;其次是制定与推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制度①;最后是筹划、组织以“六大计划”为主线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图1)②。
图1 “石榴树”工程“六大计划”
网络思政计划利用新媒体传播便捷、及时、互动的优势开展网络民族团结进步“微教育”。榜样引领计划在全校学生中宣传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增进少数民族学生群体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国语桥梁计划通过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增进各民族学生的交流理解,结伴成长计划、团结小家计划、课外趣拓计划则以丰富化、趣味化、生活化的形式实现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浸润式施行。
(三)基层实施强调作用发挥
各基层院系负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既处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线,也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用发挥的主体。不少院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制度,组织专兼职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参与整个教育过程,兼顾注重对少数民族学生骨干的培养和使用。院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具体内容上与学校层面一脉相承,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国情社情教育、法制教育、民族理论与政策教育等。在教育方式上,不同院系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具体策划实施:有的在学院官方网站设置“民族团结教育”专栏;有的在少数民族预科班给少数民族学生过集体生日;有的在各种节庆时组织多民族学生共同联欢、开展慰问走访活动,等等。院系在组织各类活动时有策划、有推进、有总结、有记录,确保了教育实效。
“石榴树”工程既是一种育人实践模式,更是一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机制。机制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12]。它涉及工作领导、制度设计、分工协同、配套保障、方式方法等一系列内容。作为一种具有独特价值的组织设计,“(良好的)民族团结机制可以汇聚各民族的行为预期,提供信息沟通渠道,……协调和调整各民族的目标和行为,进而增进民族团结。”[13]历经两年的实践探索,“石榴树”工程以促进校园文明秩序、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质量为目标,秉承“主动作为、充分关爱、严格管理”的工作理念,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与通识教育并举的主体设计和实践模式,有效促进了校—院两个层面的良好互动。
四、“石榴树”工程的成效
2019级新生入学后,C大学在校本科生28189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460名,汉族学生26729名。为了解“石榴树”工程的成效,笔者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面向该校汉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分别发放问卷170份、130份③,回收有效问卷298份,问卷回收率为99.33%,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反馈问卷128份,占问卷回收总数的42.95%。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对“石榴树”工程的认知和感受、大学阶段适应、对我国民族政策的态度几个部分。本部分将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师生访谈,就“石榴树”工程的实施成效进行分析。
(一)对“石榴树”工程的认知分析
根据问卷统计结果,39.93%的学生了解或听说过“石榴树”工程。在此基础之上。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受访同学参与过的学习类型、学习内容及频率如表2所示:
表2 受访学生学习类型、学习内容及学习参与频率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石榴树”工程的教育内容比较丰富,形式上以讲座、论坛等理论学习为主,其他形式略显不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参与学习的动机上,49.33%的同学源于学生会或社团集体组织,41.61%的同学出于个人兴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入推进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特点、教育目标要求以及社会发展实际灵活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更新教育内容、变换教育话语,以促进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学生的大学适应性分析
此次调查以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考察了受访学生在生理、校园管理、交往交流、学习成长等方面的适应情况。
1.生理适应性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38.28%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就读后出现水土不服等生理上的不适应,其中,28.13%的学生一个月内有所缓解,7.81%的学生在一学期内可适应,2.34%的学生需要一学期以上才适应。不少受访少数民族学生表示,自己参加了学院的足球队、排球队、舞蹈队等,通过参与文体活动增强身体素质。总体上看,生理的不适应问题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阻碍。
2.校园管理适应性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频率大概是每周一次及以上(15.1%)、两周一次(11.74%)、每月一次(19.46%)、两个月一次(3.69%)、每学期一次(20.13%)、基本不交流(29.87%),沟通方式包括手机、电脑等通讯工具(68.46%)、办公室面谈(占比42.28%)、食堂或宿舍交流(7.05%)、课堂交流(36.91%)、基本无交流(14.09%)。互联网为师生之间及时、有效的沟通联系提供了便利,保证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持续推进,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有助于教育者以情化人、以爱育人,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广度、频度和深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3.交往交流适应性分析
根据问卷结果,76.85%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和其他民族同学正常交往(无怪异感),15.1%的学生更愿意和本民族的同学住同一个宿舍,56.38%的学生更喜欢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不是民族语言文字进行交流,85.91%的学生认为周围同学对于其他同学所属的民族是比较尊重的,不存在歧视、孤立等现象。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学生间交往情况总体较好,仅有小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本民族的“抱团”意识。
4.学习成长适应性分析
受访学生对大学期望、收获和困难的调查问卷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受访学生对大学成长的期待、收获和困难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在校的成长收获略低于其自我期待,在人生理想树立的关键时期仍然比较迷茫,需要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明晰未来的努力方向和人生道路。
(三)对我国民族政策态度的分析
问卷结果显示,96.64%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表现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同;52.02%的学生表示对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94.28%的学生认为党的民族政策对改善民族关系、维护多民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其持积极的赞同、支持态度。超过94%的调查对象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可不仅体现了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也反映了C大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结语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需要遵循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力的目标逻辑、“三全育人”的德育教育逻辑与互动更新的创新逻辑三者相统一的原则。河南省C大学的“石榴树”工程给非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组织和开展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其核心价值目标在于从“凝”与“适”两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与行为的双重塑造,它以“六大计划”的丰富形式、与时更新的创新内容成为学校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品牌工程。调查结果表明,“石榴树”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其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师生互动、学生积极性调动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C大学“石榴树”工程的实践表明,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引领,以各民族学生交往行为的促进和交往能力的提升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工作理念层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精神引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以“和合思维”[14]认知各民族之间“多元”与“一体”的存在状态,拉近各族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间的理解与包容,立民族复兴的报国之志。实践模式层面要不断总结创新,讲清楚时代故事,发挥好榜样力量[15],通过各种教育手段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大众化与内涵化发展④。高校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动性、参与性、自觉性,增进他们基于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主人翁意识和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而不是仅仅将他们放置于“被动的受教育者”的位置,真正履行好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
注释:
①如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制度(即例会制度),指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院系选派一名专职学工干部(原则上需有一年以上学生工作经验)担任联络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原则上每月一次);专职辅导员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一对一联系制度。
②“六大计划”分别包括:一是网络思政计划,开通“C大小石榴”微信公众平台,以“学习成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与各院系工作会议)、“榜样力量”(优秀师生案例及表彰)、“石榴花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活动)三个模块为主要内容,通过新媒体网络开展线上宣传教育。二是榜样引领计划,挖掘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代表,通过表彰大会、宣传海报、网络推送等方式树立典型,激发学生创先争优意识。三是结伴成长计划,自2018级新生入学之始,组织党员学生、学生干部与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每4-5人结为一个学习小组,通过读书会等活动结伴成长。四是团结小家计划,即开展民族团结精神文明宿舍创建活动,营造各民族学生和谐共存的宿舍文化与宿舍氛围。五是国语桥梁计划,组织文化传播学院专业教师对边疆少数民族同学开展国语培训(受访教师特别强调,此处为“国语”培训而非“汉语”培训或“普通话”培训,以避免后两者名称上容易产生的民族意识差别),并在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六是课外趣拓计划,至2019年6月底已经组织了两届“红石榴”杯篮球、排球赛,实行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混合编队训练、参赛的模式(每个参赛队伍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比需不低于50%)。
③作为一项全校性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程,“石榴树”工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地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为了更深入地反馈工程的内容及效果,笔者在目的抽样时扩大了少数民族学生在样本量中的比例。
④大众化是指让教育更加普及,面向所有在校师生;内涵化是指在丰富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注重教育内容的深化创新,以促进实现心理认同与民族团结。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4-09-30)[2019-12-01].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397.htm.
[2]冉春桃.民族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9(4):70-74.
[3]青觉,徐欣顺.新时代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基本路向[N].中国民族报,2019-05-17(6).
[4]彭谦,马雅琦,马素珍.新时代如何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宁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19-05-10(5).
[5]叶磊.媒介融合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8):63-65.
[6]《汉语大字典》编委会.汉语大字典(八卷本)[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6:301-302.
[7]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9-27)[2019-12-01].http:∥www.12371.cn/2019/09/27/ARTI1569571232500146.shtml.
[8]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10-24(1).
Highlighting “Cohesion”and “Adaptation”in Education Practice of Ethnic olidarity and Progress in Universities—A Case Study on the“Pomegranate Tree”Project in University C of Henan Province
Zhou Han
Abstract:Education of ethnic solidarity and progre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n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goal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he function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It is necessary to follow the goal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three-way cultivation ”education and making innovation with the times.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students’origin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er education,university C has created a comprehensive practice model on education of ethnic solidarity and progress termed as the “pomegranate tree” project.The project takes “cohesion”and “adaptation”as its core theory,and follows six major plans which include online political education,model effect,unity in same dormitory,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pursuing success as companions,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mandarin.This paper makes use of the method of objective sampling to investigate the practical effects of this project.Results of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indicated that most students hold a supportive attitude towards Chinese ethnic policies.In terms of strengthening the sense of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and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of ethnic solidarity and progress,educator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go further to develop a new educational model,expand its breadth and depth,and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ideals and beliefs.On the other hand,it is greatly significant to further improve the brand and projectization of the “pomegranate tree”project.
Key words:education on ethnic solidarity and progress;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pomegranate tree”project; education model
责任编辑:程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