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实证调研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思想认识、行为表达、心态情绪等方面的影响,显示出青年大学生在重大疫情应对中历练成长的总体态势,面对部分大学生在疫情应对中凸显出的身心素质、科学素养、公德观念、媒介素养等方面的成长困境,提出要积极培育学校、家庭、个人、社会协同共构的育人生态。
关键词:新冠肺炎;青年大学生;影响;实证调查
新冠肺炎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威胁,是对我们整个民族的一次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担当强音,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缺位。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是这代大学生从未有过的人生经历,必将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调研疫情应对中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行为表达和心态情绪状况,对提升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凝聚战胜疫情的强大青春力量和精准引导青年大学生在疫情应对中历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西南大学新学工创新中心于2020年2月20日—23日通过金数据线上平台,对全国7个片区45所高校(含一流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非“双一流”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的19850名大学生(含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进行了“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年大学生影响”专题调研,在线完成问卷19850份,有效问卷19850份。同时通过微信和电话开展个人访谈58人次。在此基础上,运用金数据和SPSS软件分析问卷,结合访谈材料,得出如下调研结论。
一、态势扫描:青年大学生在重大疫情应对中历练成长
新冠肺炎疫情生成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新境遇,对青年大学生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调研显示,青年大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中呈现出思想认识理性向上、行为表达积极建构、心态情绪平和稳定的总体态势。在重大灾难面前,青年大学生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历练成长,充分表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值得信赖、可堪重任。
1.思想认识理性向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民战争,广大青年大学生在这场战争中接受了一次科学教育、思想洗礼和观念更新,思想认识总体理性向上。
(1)对疫情认知总体科学理性,部分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调研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能科学理性认识病毒的基本特性、暴发原因、个人预防及国家防控措施,少数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见表1)。值得警惕的是,在疫情暴发原因的选择上,仍有个别大学生对网络上出现的“天命谴”或“阴谋论”表示认同,占比分别为2.6%、3.8%。统计还显示,人文社科类学生对疫情认知偏差比例高于理工科类学生,尤其体现在对病毒常识的认知上,如有23.6%人文社科学生不知道“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而理工科类学生不知道的比例为9.99%。
(2)高度认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疫情防控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定“四个自信”。调查显示,被调查大学生均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高度赞同“党和国家对此次疫情的应对及时果断、举措科学有力”,99.16%的大学生表示更加坚定了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表1 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认知
(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入脑入心。经历此次疫情,99.3%的大学生更加认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观念,希望国家完善或出台野生动物保护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比例达到99.1%。
(4)积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生命安全观。98.8%的大学生表示疫情让自己更加深刻认识到加强身体锻炼、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重要性。99.8%的大学生能够认同“在重大疫情面前,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和“生命重于泰山”的观念。
(5)高度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性看待个别国家的过激反应。99.5%的大学生认同疫情防控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同时高度赞同“中国在疫情应对中为世界公共卫生安全做出的重大贡献”,赞同比例为96.88%。针对一些国家因疫情对中国公民入境采取或加强检疫防疫等措施,98.4%的大学生对此表示理解和尊重。对个别国家采取断航和贸易限制等过度反应,89.0%的大学生认为是“不道义的单边主义行为”,会给全球化进程和多边主义带来严重影响。
(6)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关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97.23%的大学生认为“疫情会带来明显的短期冲击,但均高度赞同我国经济有足够韧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对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的比例达到96.38%。针对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97.5%的大学生认为“这有助于加快推动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进程”。青年大学生虽然身处重大公共卫生疫情之中,但对我国“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伟大中国梦充满信心”的比例高达99.7%。
2.行为表达积极建构
疫情发生以来,一场全民的“物理隔离”,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习以为常的学习和生活。调查显示,大学生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适应环境变化,行为表达积极建构。
(1)积极配合和参与疫情防控,部分大学生“行为失范”。大学生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自觉居家隔离、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聚会、不信谣不传谣”的比例均超过95%。除积极配合外,86.2%的受访者主动参与了防疫工作,41.2%的大学生渴望成为“逆行者”,彰显出新时代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见表2)。学生党员主动参与防疫工作的比例高出非党员学生9.5%。但仍有部分学生出现了失范行为,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排在前三位的行为依次是聚会聚餐及走亲访友、出门不戴口罩、不进行自我隔离。
表2 大学生主动参与防控情况
(2)健康“宅”家养成良好习惯,“休闲过度”情况突出。居家隔离期间,大学生养成了注重卫生、热爱劳动、合理饮食、规律作息等良好习惯(见表3)。61.5%的大学生在室内坚持锻炼,保持或加大运动量,身体状态良好。38.5%的学生运动量下降或不运动,身体状态欠佳,这一点值得高度关注。疫情驱动大学生增强理财意识,开始存钱、关注或购买商业保险的大学生比例分别为31.7%和8.8%。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差,出现“娱乐休闲过度”情况,疯狂追剧、刷“抖音”等APP时间过长的比例均超过40%,“吃鸡”无节制、沉溺网络小说的比例均超过20%。
表3 大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情况
(3)学习方式和内容更加多元,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在疫情防控期间,56.3%的大学生每天可以保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但仍有16.4%的大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在1小时以下。关于学习方式,网课、直播等在线学习成为最主要学习方式,占比80.6%。在学习内容方面,大学生功利化趋向明显,专业知识与就业、升学考试内容占比为68.4%和30.0%,人文社科和科学技术等通识知识学习占比仅为37.4%。从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看,10.9%的大学生认为自主学习效果不好,良好以上占比仅为51.4%,这一结果与部分大学生学习时间不足、学习内容结构失衡相互印证(见表4)。
表4 大学生学习效果自我评价
(4)真情陪伴父母,建构和睦家庭关系。在疫情防控期间,青年大学生“被动”回归家庭,93.4%的大学生能够做到自觉安心陪伴父母及家人。家人互动内容方面,选择与家人一起做家务和休闲娱乐的比例最高,分别占比82.6%和76.0%,一起交心谈心占比60.9%。疫情面前,一家人朝夕相处有助于构建更为和睦的家庭关系,31.1%的大学生表示家庭关系比疫情之前明显更和谐了,有1.6%的大学生表示家庭关系变差了(见表5)。
表5 大学生家庭关系变化情况评价
(5)运用网络积极进行社会交往和社会参与,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亟待提升。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疫情隔离期间,近七成大学生的社会交往状况良好,40.2%的大学生社会交往有所加强,其中女生的占比明显高于男生,分别为66.9%和33.1%,显示出了更好的社会交往适应能力。另一方面,15.2%的大学生社会交往效能有所减弱,有17.7%的大学生几乎只和亲人或恋人有联系(见表6)。在社会参与方面,87.3%的大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各类社会治理活动,包括获取学习资源、报送疫情信息、参与村社管理、开展志愿服务、线上政务办事等内容,有26.4%的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监督,体现出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意识,另有13.5%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获取公共医疗服务。
表6 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情况
疫情期间网络舆情较为复杂,大学生媒介素养值得关注。以较典型的“李文亮医生”事件为例,调查显示57.6%的大学生认为此次事件中部分网络平台或媒体言论过度、不理性,并拒绝跟风转发、评论,69.2%的大学生认为不应该过分拔高李文亮医生,所有抗疫“逆行者”都值得点赞和致敬。但与此同时,41.9%的大学生在获取到相关信息后未进行溯源和查证,其中9.9%的大学生直接通过微信朋友圈或微博发布或转发相关内容。
3.情绪心态稳定平和
稳定平和的情绪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创新得以有效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抗击疫情有力的心理武器。
(1)大学生情绪总体上平静稳定。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是抗击疫情的“心理口罩”。在疫情之下,75.3%的大学生情绪平静,41.6%的大学生对疫情防控充满信心,38.2%的大学生表示感动,这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思想基础(见图1)。疫情之下,原有的生活方式极大改变,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访谈中,很多学生都表示疫情刚暴发时,体验到较为强烈的负性情绪,如紧张、恐惧、愤怒、难过、害怕、担心等,但在党中央的坚强防控之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情绪也逐渐趋于稳定。受对疫情传播途径等认知的影响,自己是疑似、确诊病例,或者身边有疑似、确诊病例的大学生,反映出比其他大学生更明显的害怕、恐惧和愤怒情绪。
图1 疫情发生以来,您的情绪主要有哪些?
(2)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以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心态变化,接纳负面情绪,是抗击疫情的“强心剂”。面对疫情这一重大生活事件,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出现一系列包括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消极心理反应,51.9%的大学生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37.3%的大学生非常在意身体上出现的任何不舒服,29.1%的大学生在人群聚集的地方,特别是医院附近,感到提心吊胆、紧张不安。同时,85.9%的大学生能够觉察和接纳自身状态,正视疫情带来的心理恐慌和焦虑情绪。
(3)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支持。积极寻求心理援助,避免情绪失控,是抗击疫情的“心灵清创仪”。对于“在疫情中自我调适后仍然情绪崩溃,我不愿意寻找心理干预的资源做调试”这一表述,52.8%的大学生选择“很不符合”,28.4%的大学生选择“不太符合”。大部分大学生愿意主动寻求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和支持,只有7.3%的大学生不愿寻求帮助。以西南大学为例,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开通以来,已接到全国各地大学生求助电话200余个。在心理咨询内容上,主要有医学常识、情绪调节、行为指导、家庭关系、社会支持等,还有小部分大学生需要既往心理问题咨询、紧急心理援助等。大部分学生能够以开放的心态,理性认识和看待自身心理问题,积极求助,努力改善自身心理状态。
(4)注重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抗击疫情的“精神疫苗”。经历这次疫情,有84.6%的大学生符合“在疫情防控中有很多令我感动和感恩的事”,7.5%的大学生不符合,还有7.8%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65.8%的大学生认为“面对疫情,我比我想象的更强大”。大多数学生认同自己在疫情中历练成长,通过对生命、生活和人生的新思考,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感知和体验能力,应对逆境和危险的力量有效增强,内心更加充实丰盈。
(5)积极重建内心与生活秩序。重新夺回对时间和生活掌控权,是抗击疫情的“情绪稳定剂”。随着疫情的有效防控,61.7%的大学生心态和情绪比疫情刚开始暴发时变好,只有6%的大学生情绪变差(见图2)。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调整认知、调节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改变人际交往模式,建立家庭心理联结,积极重建疫情下的生活秩序,重新回归理性与稳定。研究生受学历、年龄、社会经验、人生阅历等影响,情绪较本科及以下大学生更稳定,而专科生的心理韧性最弱。
图2 您的心态和情绪,较疫情刚开始暴发时的变化是?
二、关切聚焦:重大疫情应对中青年大学生凸显出的成长困境
调研显示,青年大学生在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应对中呈现出良好的成长态势,但在身心素质、科学素养、公德观念、媒介素养等方面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困境,亟须深入聚焦、着力关切。
1.身心素质堪忧不利于健全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
良好的身心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础。调查发现,尽管在“身体素质好,免疫力就强”思想认识上趋同,但部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明显滞后,呈现出“过度休闲”的景象,通宵游戏、疯狂追剧、沉迷“抖音”,运动量大幅减少,抵抗力下降,不利于疫情中调节情绪、放松心态、减少焦虑。紧张害怕、恐慌焦虑、平和稳定、感动自信是疫情适应的常态心理过程,但一些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和心理准备不足,脆弱的心理防线一旦突破,则可能表现出强烈的躯体和心理反应,心理复原力降低。调研反映,14.1%的大学生自我情绪评价为差,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情绪相对于疫情前变坏,34.2%的大学生认为疫情并没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全面发展,究其根本是没能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观和健康观,也未能较好处理成长的阶段性和长期性的辩证关系。借此境遇,强化大学生生命教育,提升心理抗逆力,培养理性平和的阳光心态迫在眉睫。
2.科学素养不高影响理性认知和价值判断
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处置能力的一次试炼,也是对国民科学素养的一次考验。调查显示,面对疫情,部分大学生暴露出科学素养不够高的问题,且人文社科类学生的科学素养普遍低于理工科类。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对基本的科学常识缺乏了解,知之尚浅。如部分大学生在疫情发生后才了解到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甚至仍有大学生认为病毒具有意识,可选择性传染抵抗力较差的人群。二是对必要的防疫知识不够重视、不善运用。如对科学佩戴口罩、科学洗手不够重视,对如何稀释酒精进行居家消毒等操作方法不善运用等。三是对一些“雷言雷语”认知模糊、判断失准,存在盲从行为。如部分大学生听闻“洗热水澡可预防病毒感染”,就坚持每天长时间洗热水澡,足见其对“高温消毒”的理解存在严重偏差。四是对倡导的科学精神置若罔闻、缺乏崇敬。如相关媒体对双黄连口服液发出“抑制≠预防”的提醒后,一些大学生仍参与抢购。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大学生对科学素养的功利性“懒惰”,更反映出应试教育的弊端。科学素养是影响大学生理性认知和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事关时代新人培育大计,必须引起高度关切。
3.公德观念薄弱制约公民素养培育和社会治理效能
公德是公民素养培育的重要指向,也是影响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调查发现,一些大学生未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出现聚会聚餐、瞒报行程、发布不实疫情信息、擅自提前返校等失范行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对私自提前返校的学生给予了严肃的纪律处分。13.8%的大学生未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这表明一些大学生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疫情面前社会参与和建构意识还不够。这些在应对重大疫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大学生公德观念薄弱的鲜明体现,一方面扰乱了协同战“疫”的秩序,影响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另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公民素养培育,也说明高校人才培养实效亟待提升。
4.媒介素养欠缺导致认识偏差和行为失范
媒介素养是大学生信息化生存的必备能力,直接影响其认识理性和行为规范。从调查结果来看,部分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判断能力仍显薄弱,尽管对媒介的使用已较熟练,但缺乏信息溯源、查证的习惯及能力,容易信谣传谣,诸如“白岩松对话钟南山”“某研究生是‘零号病人’”等等,一些不实信息甚至夹杂虚无主义反复冲击大学生的思想理性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出大学生在媒介素养上的知行分离问题,部分大学生潜意识认为自己是具备信息理解和甄别能力的,但在外部表征上却出现盲目评论转发、二次传谣等失范行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较强,一旦长期存在自我认知偏差,就容易形成思想和行为的成长桎梏,甚至对心理建设造成严重负面影响。从更宏观的场域来看,青年大学生是互联网话语体系中较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认知和行为如果出现问题,容易不自觉进入负面信息的传播链条,助长负面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给疫情防控带来冲击,也给社会治理带来挑战。综观而言,媒介素养教育的缺位、自律意识的缺乏、媒介环境的松散是造成大学生信息失控、认知失准、行为失范甚至道德失衡的重要原因,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
三、启示思考:培育协同共构的育人生态
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既得到了历练成长,也面临着新的困境,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时跟进。学校、家庭、个人和社会要坚持系统思维、同向发力,积极培育协同共构的良好育人生态。
1.学校要强化素质教育
学校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场所,是培育良好育人生态的本位场域,在协同共构中发挥着重要的阵地作用。学校教育要不断优化办学方向、教育内容、育人方式,落实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第一,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教育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学校教育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扎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好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新人。第二,要拓展素质教育内涵。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人生品格教育、道德法治教育、科学知识普及、身心健康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涵养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帮助其增强法治意识、科学知识和防护能力。第三,要创新素质教育方式。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全媒体、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科技,依托在线课程、网络空间、慕课平台等教育资源,有机衔接“线下”与“线上”教育渠道,创新素质教育方式方法。
2.家庭要回归教育本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培育良好育人生态的重要空间,在协同共构中发挥着有力的基础作用。面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主动协同,形成共构共育的育人格局。第一,在教育理念上,家庭教育要回归本位,注重人本培养。家长要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用正确指导思想和科学育人理念指导家庭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注重以人为本,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二,在教育内容上,要重视培育优良家风家教,突出培养子女家国情怀。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塑造“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着重培养子女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等,引导子女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贡献。第三,在教育方法上,要注重言传身教。广大家庭都要重言教、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2]。
3.个人要全面自我形塑
自我教育是培育良好育人生态的主体支撑,在协同共构中发挥着关键的主体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全面形塑自我。第一,要常修成人之德,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勇担时代赋予的重任,做合格的时代新人。第二,要常习为民之智,要刻苦学习,勤于钻研,不断提升眼界学识和专业技能,做到心中有家国、眼中有他人,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第三,要常练康健之体,要热爱体育运动,提升身心素质,在体育锻炼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心理调适能力和健康生活方式,成为热爱生活、富于活力的时代学子。第四,要常提审美之质,强化美育教育,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和错误思想的侵蚀,全面提升人文修养,做到心灵美、行为美。第五,要常培劳动之技,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在人生中真正上好劳动教育这一必修课,成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弘扬者和践行者。
4.社会要营造良好环境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社会教育在协同共构中发挥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社会各界要树立系统思维,拓宽育人视野,共同参与立德树人。第一,要加强社会治理,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着力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第二,要树立科学导向,优化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要牢固树立科学导向,围绕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大局观念、驾驭能力、担当精神、科学知识等核心素养,推进人才培养、选拔、任用等制度改革,更好地立德树人。第三,要注重形成合力,搭建协同共构的育人环境。社会各方要同向同行,合力搭建党委领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综合育人体系,共同培养好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春节前夕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祝各族人民生活越来越好祝祖国欣欣向荣[N].人民日报,2020-01-22(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55.
责任编辑: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