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视角下铸牢大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作者:曹庆傲来源:《教育评论》2020年第3期

摘要: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让境外普世价值快速渗透和影响中国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抵御外来价值理念冲击的必由之路,而文化认同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和关键。大学生是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主力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文章以大学生为主体,重点探究文化认同视角下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和路径。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教育;共同体意识;循环接触影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谈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多次提及并将其写入党章,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内涵,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认同等具体维度研究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路径。研究多偏重从国家和政府政策视角进行,忽视民族成员的主观能动性[1],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相关研究更少。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民族复兴的希望,培育其共同体意识,不仅可以夯实青年阶层国家认同,而且能触发“循环接触影响”按钮:受教育大学生不仅与民族地区大学生相互影响,而且影响民族地区居民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是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

透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共同体可以是相同地域文化组成的,可以是血缘和亲戚联系组成的,也可以是生活社交等利益关系组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6个民族的聚集体,是历史同源形成情感共同体,是政治同向形成责任共同体,是经济同享形成利益同体,是文化同源形成精神共同体。总之,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生活在同一片区域,有着共同历史、文化和物质基础,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命运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首先意味着意识共同体,是特定聚合关系中的成员具有的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凝聚意愿[2],意味着心灵相通易于聚合,意味着情感相依易于铸牢,意味着追求相同易于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是一种群体认同意识,是全体中华民族子女的意识体现。中国之所以在历经政权割据、分裂最终走向统一,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心理积淀。[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沉淀产生,并在一系列战争抵御和灾难共患中拧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目标,共同担当困境,共同享用成果,“共建——共担——共享”的价值链体现其内涵。[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促进国家和政治认同,激发爱国情感,形成具有支配性的合力,朝着利益共同方向努力奋进,让各族人民紧紧抱在一起,同心、同向、同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过程

中华民族实体历史存在已久,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从农耕文明到游牧文明,碰撞结合中逐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并不是强行拼凑的,而是由各族成员共同参与创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温度、有历史、有内涵的集体意识。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相通体,各民族历史血脉源远流长;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相依体,各民族文化共同铸牢;经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利益相关体,各民族成员齐心奋进。

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阶段。神话传说在文字形成以前就被世代口头相传,是中国最早的意识记忆。神话传说是中国最早的文脉,也是中国集体人格最早呈现。涿鹿之战本是炎黄部族与蚩尤的中原争夺战,却对华夏族由野蛮走向文明产生重大影响,为华夷共融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涿鹿之战开启中华民族追求一体的先河,孕育共同体意识;伏羲开天辟地,可谓人文始祖;女娲泣血补天,捏土造人,并化万物,人称大地之母;开天辟地造物万化,滋润共同体意识;精卫填海百折不回显毅志;后羿射日恩泽华夏避灾难,凸显无畏牺牲精神。神话传说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最早记忆。以民族起源为主题叙述各民族间共同心声的神话传说,塑造出各民族公认的文化始祖,彰显同宗同源,虽已久远,却影响至深。[5]总之,神话传说成为各民族和谐交流发展的重要载体,让各民族成员普遍认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凝聚中华民族唇齿相依的思想共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早的诠释。

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芽阶段。春秋末期墨翟主张兼爱非攻,游说和鼓励团结一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早现实萌芽。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吸取戎狄民族穿衣习俗,融入少数民族生活。赵武灵王此举增进华夏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心灵沟通,奠定民族融合的基础,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跨出一大步。秦始皇统一全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首次完成真正意义的华夏大地的大一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提供政体依据。北魏时期拓跋宏迁都洛阳,让鲜卑族从穿着、饮食、姓氏、语言等全面学习汉人,并鼓励联姻,政治制度参照南朝汉典,民族各方面实现大融合,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了夯实情感基础。清朝康熙皇帝吸收汉族文化,继续促进民族交融,加快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步伐。清朝末期,受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文人之间围绕民族问题展开华夷之辨、五族大同争辩、国族主义之辩,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打了一针清醒剂。

三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阶段。工业革命兴起促进各国交流频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渐觉醒并转向自觉。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大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沉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慢慢醒来[6],构筑成一致对外的民族心理。辛亥革命让中华各民族出现暂时的大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全自觉的重要助推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让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凝聚成一个生死存亡的命运共同体,荣辱与共、唇齿相依。抗战情绪高涨让各民人民情感自觉融合,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迅速自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抗日战争为起点逐渐觉醒,经过14年团结取胜渐渐成熟,且空前高度自觉。

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牢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涵盖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由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构成。[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以政治共同体为基础紧紧围绕在一起,以文化共同体为重点大力繁荣各族文化,以经济共同体为核心着力改善民生,同心协力,共筑中国梦。经过抗美援朝,全国同奋激;经历改革开放,全国同奋进;经过唐山、汶川大地震,全国同凝心;经过1998年特大洪水,全国同聚力;经过非典、新冠肺炎,全国同抗击。这些经历,让全国各族人民学会生死相依、荣辱与共,让全国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共同体意识构筑的现况

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在我国民族地区不断制造恐怖活动破坏民族团结,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来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一体文化教育欠缺、政策宣讲不及时,让“三股势力”有机可乘。

一是经济发展不均衡让利益共同体不稳定。共同体是建立在资源互换、利益共享的基础上。改革开放创造中国发展奇迹,也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分化、贫富差距扩大等现象,经济发展不均衡动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域资源分布不均和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使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仍然相对落后,让西方不法分子和民族分裂主义者趁机挑起中华民族内部矛盾,鼓动和激起非理性民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极大破坏国家统一大局,严重影响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构建。

二是文化教育不全面让情感共同体不牢靠。全球文化交流、碰撞、融合,既带来创新发展,又产生矛盾冲突。多元文化对抗冲突逐日加剧,模糊各族人民的价值取向,紊乱理性思维,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顺利构建。外国分裂势力一直试图用西方文化语境夸大民族差异、挑拨民族共识,弱化、淡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内独立分裂分子也企图通过高校传播分裂言论,伺机破坏祖国完整统一。共同体文化教育不足,让人们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知偏差,对西方文化盲目推崇,思想易被国内外分裂主义者操控和影响。因此,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教育,促进不同民族相互理解尊重,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增强国家凝聚力。一方面,要加强中华文化通史教育。读史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读史还可以认知不同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事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增加他国异族文化教育。部分人错误认为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就代表文化先进,盲目推崇和仿效西方文化及西方生活方式[8],排斥和疏远本民族文化和价值观,极大阻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中国教育有必要增加西方民族文化介绍,让人民客观认识和了解西方文化,在比较中自觉形成和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凝聚坚不可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是政策宣讲不到位让政治共同体不坚固。部分民族地区居民对中国政体排斥,缺乏认同感,不了解国家对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一些民族地区居民只看到本民族教育落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利等,在不了解历史遗留和环境资源限制问题的情况下,错误地认为国家和政府不重视,并因此将自我排除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外,极大破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应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民族地区居民及时获知政府优惠政策,感受到重视和关爱,触发归属感和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民族主义浪潮高涨,我国民族问题复杂多变,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疆独、藏独、港独、台独等分裂势力有所抬头,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边疆稳定发展势在必行。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消灭境外敌对势力分裂我国民族团结的幻想,增加国家和民族认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般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培育和加强。大学生主要生活学习和交际圈子决定了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从文化认同教育着手。文化认同教育可以培育大学生民族认可、国家情感倾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树立一荣俱荣、一损皆损的意识,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以文化认同为基础,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能产生“循环接触影响”(如图所示)。

图1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循环接触影响”模式构思图

汉族地区高校众多、学生基数巨大、汉族学生占比高,而且汉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对容易培育,夯实这部分人的共同体意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决定性的意义。这部分汉族大学生可以影响朝夕相处的民族大学生,让其逐步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不同地区高校交流频繁,汉族大学生和民族地区大学生交流学习可以进一步影响民族地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汉族大学生如果毕业选择民族地区工作,还可以进一步凝聚民族地区居民,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外,具有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大学生和民族地区大学生亦可以影响民族地区的家人和朋友,让更多民族地区居民拥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与共同体意识

(一)大学生文化认同

其一,大学生文化认同现况。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观认同。大学生存在文化认同危机,如对主流文化认同趋于弱化,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不充分,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全球化、国外文化和价值观冲击引起本民族文化认同减弱;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淡漠,储备不足,不认知、不认可导致文化认同危机;主流文化宣传手段和方式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引起文化认同弱化;应试教育和传统的灌输方式,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抵制文化,产生文化认同危机。

其二,文化认同的意义。文化认同价值和意义,研究归纳如下:一是分合成因决定论。塞缪尔·亨廷顿在冷战结束后首次指出文化认同是影响合作或分裂冲突的根源。杨渊等认为,增强文化认同可以促使不同民族文化取长补短、增进合作,否则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并造成群组分裂主义。[9]二是国家稳定维持论。塞缪尔·亨廷顿认为,全球化时代文化认同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基础,是移民社会美国面临的最主要挑战。杨海萍认为,文化认同利于培育国家统一意识。[10]余晓慧认为,文化认同影响国家稳定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推动力。三是民族聚力增强论。[11]葛登·马特维斯提出“文化超市”论,反映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李魁铭等认为,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向心力的关键。[12]四是爱国情感促进论。苏尚锋指出爱国主义的本质和核心在于文化认同。[13]

(二)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

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是各民族人民交流的情感纽带,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支柱,其蕴含的处事方式、价值理念、思维模式等是凝聚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共同体首先具有高度历史认同和文化价值认同。中国自古被称作一个“文化体”,文化具有独特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使各民族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最终形成共同体意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血缘”“地缘”以及“精神”三个维度融合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文化是共同体的核心部分。[14]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坚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基,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动力。[15]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中国灵魂,缺失文化认同的共同体意识如同无水之源、无根之木。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沉淀,包含各民族的价值追求基因,滋养和创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由文化创造较之“政治民族”的政治忠诚和政治效忠,文化忠诚更具凝聚力和生命力。[16]因此,文化认同是夯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便迎刃而解。

文化认同视角下夯实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

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方式和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孕育共同体意识,从神话传说到华夷之辩,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抗震救灾到防洪战“疫”,都是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战胜困难,书写灿烂精神文化,共同体意识也逐步加强和升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加强文化认同教育可以有效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突出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强化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让各族人民全方位感知文化一体、同宗同源的现实,进而自觉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用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唤醒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因此应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增强传统文化认同。首先,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财富。寻找和凸显各民族共性,加以宣传和推广,让大学生牢记各民族文化浑然一体,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中华传统文化是56个民族合力创造的,包含各民族语言文字,凝结各民族情感意志,涵盖天文、地理、人文、宗教、哲学等优秀文化,是一体多元的形式。其次,要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客观认识到中华文化不亚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使其自觉产生民族文化自豪感,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凝聚文化共同体意识。文化是不能脱离历史和传统独自存在的,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中华民族历史和通史教育为基础。很多大学生崇洋媚外,不认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是不了解中国文化造成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断层,必然是有优越于其他文明的地方,只是很多大学生不了解中华文化,才导致文化不自信。[17]高校还应该加强文学教育,让大学生了解远古神话传说的浩气,体味到诗经国风的优雅,领悟屈原诗文的至高圣地,品读史家绝唱的浩瀚,欣赏唐诗宋词的唯美,这样大学生才能形成坚固的文化认同。最后,要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道路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延续。大学生只有真正意识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才会自觉捍卫和弘扬中华文化,不妄自菲薄盲目崇信外国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不仅能助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能推动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高校应该提炼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寻找不同文化契合的最佳切入点,利用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向大学生推广和普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键。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播放和宣传各民族文化蕴含的价值共识,利用传统节日庆典、民族服饰等展现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历程,利用学校教育传承和普及优秀传统文化,让大学生认识、了解、包容、认可、敬畏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各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创造大学生喜欢和易于接受的融合“新文化”。[18]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让中国传统文化浸入大学生的血液之中,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用革命文化认同教育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革命文化始于五四运动期间,成长于土地革命期间,成熟于抗日和解放战争期间,是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开展的一系列救亡图存的壮举。高校要充分挖掘革命文化素材,强化大学生革命文化教育熏陶。如用长征精神教育大学生,让其明白只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即便遭遇疯狂围剿也可冲出重围;用井冈山革命精神教育大学生,让其理解只要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即便星星之火也可燎原;用延安和苏区精神教育大学生,让其认识到只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即便敌军封锁也可丰衣足食;用西柏村精神教育大学生,让其体悟到只要各族人民凝聚一体,即便开端渺小也可战胜强大。要充分挖掘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蕴含的共同体意识,以此契机培养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事半功倍。开展班级主题活动,重点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纪念馆,借机讲好团结一心抗战故事,现场近距离感受革命文化带来的震撼是课本和校园活动所不能比拟的。此外,要引导大学生不忘历史、不忘先烈,激发和凝聚大学生坚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教育夯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要让全国各族人民成为牢靠的共同体,不仅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而且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社会主义公共的文化、教育、经济产业体系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精神共识的文化。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在文化教育观念方面相对落后,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相对较弱,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以改善。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大学生凝聚民族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文化价值共识,尊重多元强调一体,内化到人民信念和行动中,共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19]高校应该依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入脑、入心并以此为行为规范,增进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进而影响周围人一起铸牢共同体意识。另外,要对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伟大成果教育: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脱贫人口占世界脱贫人口的70%以上。中国人民从忍饥挨饿到衣食富足,并不断提高美好生活的品质追求。中国经济从落后于英国,到现在GDP稳居世界第二并在快速增长[20]。中国高速、高铁等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并遥遥领先于世界。苏联解体后,中国政治制度被美籍日裔学者福山说成“历史终结论”、共产主义失败论,如今福山已被中国模式的发展所震撼,改变了以往观点,发表“衰败中的美国(America in Decay)”。一组组耀眼的增长数字,一帧帧震撼的发展画面,一个个卓著的跨越成绩,触动着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灵,让其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的发展奇迹是世界罕见的,从而激发大学生祖国认同感和自豪感,自觉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晓婧.社会表征视域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

[2]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

[3]吴春宝,才让拉毛,孟祥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述评——基于CNKI数据库文献(2014—2019年)的分析[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4(01):104-112.

[4]詹小美,揭锡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涵濡[J].青海社会科学,2019(5).

[5]王宪昭.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10-21(006).

[6]周小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溯源与当代建设[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0(04):52-55.

[7]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06):51-57.

[8]巴玉玺.论“文化自信”与大学生成长成才[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06):200-204.

[9]杨渊.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教育调研及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02):50-52.

[10]杨海萍.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5):10-15.

[11]余晓慧.文化认同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系[J].学术探索,2018(09):134-139.

[12]李魁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维护民族大团结[N].学习时报,2018-08-15(004).

[13]苏尚锋.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在于文化认同[J].中国德育,2017(22):7-8.

[14]容晖.以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03):12-15.

[15]罗强强,钱佳乐.新时代文化认同危机及建设路径——兼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OL].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1):3.

[16]杨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论域[J].青海社会科学,2019(05):1-8.

[17]曹庆傲,朱佩伦,唐艳秋.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措施研究——读余秋雨系列著作想到的[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31(02):94-96.

[18]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1-6.

[19]冯连军,赵亚楠.“多元一体”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04):108-113.

[20]张维为.中国人,你要自信[M].中信出版集团,2017:4.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