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循证思考
作者:裴圣愚 杨梅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摘要运用循证方法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经验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以高校为对象,围绕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问题,通过对2015年以来国内的定性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价,得到了完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顶层设计、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营造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环境等四个方面的经验证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编制民族团结教育新规划、出版民族团结教育新教材、整合民族团结教育新团队、共建民族团结教育新场域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高校;循证;系统评价;新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要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高校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阵地,担负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重任。因此,如何顺应新时代民族关系发展的新趋势,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和民族工作者需要回答的重要命题。

目前,我国针对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已有不少成果,但总体而言,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整体研究框架,缺乏各学科交叉研究的多元路径,缺乏多层面结合的横向研究维度[1]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脱节。基于此,本文尝试借助循证的理论和方法,围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深化的相关问题,探寻科学证据,藉以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循证教育的概况

1996年,剑桥大学的Hargreaves就主张,教育必须基于严格的科学证据,教师能够将专业智慧与最佳、有效的经验证据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之后,循证教育(Evidence-Based Education)的理念得到不断发展[2]

资深教育学者G.J.Whitehurst认为,审慎的教育需要专业智慧与经验证据两方面的引领[3]。科学的研究和评价是教育发展进步的关键,这样的研究评价又是与系统性收集和利用的教育绩效数据相联系的。教育研究者产出的科学研究、评价和统计数据(Scientific Research,Evaluation,and Statistics)同教学实践者产出的绩效数据(Performance Data)构成了经验证据(Empirical Evidence),而经验证据需要通过专业智慧结合具体的环境和条件(Context and Constraints)加以运用[4]

一般来说,循证教育在两个层级上运作:第一是利用研究与文献中已有的证据;第二是在现有证据缺乏或存在疑问、不确定及薄弱的情况下建立健全的证据。其中,第一层面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循证教育,包括提出循证问题、寻找最佳证据、综合评价证据、整合专业智慧、评估所做工作等实践模式或流程[5]。循证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外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运用。相比而言,循证教育研究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并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定性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是按照一定的纳入标准,广泛收集某一方面问题的所有相关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严格的偏倚风险和证据质量评估,将各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合并分析或定性客观评价,以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的一种证据综合的研究方法[7]。系统评价主要由提出问题、确定纳入排除标准、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分析、结论及讨论组成[7],在证据分级标准中被列为最高级别

(一)构建问题。

本次系统评价针对如何在新时代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这一问题展开,即有哪些对策可以解决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增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采用适于定性系统评价的SPIDER模型:1.研究对象(Sample)高校;2.研究内容(Phenomenon of Interest):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对策、路径;3.研究设计(Design):使用访谈、案例、观察、调查等方法;4.评价内容(Evaluation):高校自身(内部)的因素、其他(外部)因素;5.研究类型(Research Type):定性研究。

排除标准:1.非高校的民族团结教育;2.未涉及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法、对策、路径的分析;3.研究方法不明确;4.非定性研究。同时,考虑到“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鲜明的中国语境,特别是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民族团结进步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因此,本次系统评价又制定了两项排除标准,即:5.外文文献;6.发表于2015年之前的文献。

(三)文献检索。

根据所构建的问题及纳入排除标准,确定检索式:1.民族团结教育&高校;2.民族团结教育&大学;3.民族团结教育&院校。发表时间2015年1月1日至今。其他设置为系统默认。

2019年8月3日,根据上述三种方式检索中国知网(CNKI)共获得文献430篇,检索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共获得文献590篇。

(四)文献筛选。

经EndNote X7软件删除重复文献后共获得文献514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员背靠背阅读检索的文献题目、摘要和全文进行筛选,当研究员意见不统一时,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共排除综述文献8篇,排除研究对象、内容、设计、类型不符文献473篇,筛选后获得文献33篇并纳入质量评价。

(五)质量评价。

由两名研究员背靠背使用CASP(Critical Appraisal Skills Program)中的定性评价清单(Qualitative Checklist)对纳入文献的研究风险偏倚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共计10项,每项均以“是”、“无法确定”和“否”来评价(见表1)。当研究员评价意见不统一时,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表1 利用CASP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的结果分析(n=33)

(六)资料提取。

由两名研究员背靠背对所纳入文献的题目、作者、时间、地点、对象、方法和结果等资料进行提取,研究结果的提取紧扣系统评价所构建的问题进行(见表2)。当研究员提取意见不统一时,讨论解决达成共识。

表2 资料提取的部分结果分析(n=33)

(七)资料综合。

由两名研究员背靠背运用主题综合法(Thematic Synthesis),采用“三级诠释”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证据合成。当研究员综合意见不统一时,讨论解决达成共识。从纳入的33篇文献中共提炼出127个明确结果(描述性主题),将类似结果总结归纳形成13个新类别(分析性主题),并汇总成4类综合结果。

1.完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顶层设计:(1)教育主管部门、民族工作部门、高校要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2)建立健全包括宣传、课程、活动、制度、队伍、检查、评估、环境等在内的民族团结教育的体制机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发挥长效作用。(3)探索创新工作模式。例如实现高校各部门联动、成立民族团结思政课程建设小组等。(4)加大投入,保障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经费。

2.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1)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拓展教育对象;合理调整培养方案,分阶段、分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与学生专业相结合,将宏观的民族团结教育目标具体到微观的教学课程及任务模块中;将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并作为教育主渠道;将民族团结教育同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相结合。(2)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宣讲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五个认同”;实现民族团结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公共文化精神教育的融合;把具有民族团结性质的跨文化课程,融入整体的知识培养体系中;在思政课中增加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修订和开发民族团结教育的相关教材、课外读物、影像制品,将民族团结教育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案例,突出教育生活化;融入民族团结史、民族法律法规、宗教理论与政策等相关教学内容,特别是与区域文化、地方性知识相结合。(3)拓展课堂外的民族团结教育。注重第二课堂建设,实现现行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使学生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民族地区文化知识传播等现实问题;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发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的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加大加快“双语”教学。(4)强化新媒体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互联网+民族团结教育;搭建线上线下教育平台;运用新媒体各项载体开展宣传教育。

3.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1)保障民族团结教育人员配备,落实专任教师配比。(2)注重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知识,加强心理学、教育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3)重视教师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的情感投入,实现学业上的严格要求与生活中的真情关怀相统一。

4.营造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环境:(1)实现民族团结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构建多民族相互嵌入的校园环境,混合编班分寝;增加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了解。(2)构建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注重教育社会化,鼓励多方交流,争取社会支持;依靠公共事业的经费支持和政策导向增加混合制、合作型民族团结教育项目;关注具有公益服务功能的社会团体的角色和效用;利用社区教育和大众传播媒介;关注家庭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

(八)讨论。

第一,在文献筛选中发现,大量成果因没有明确的研究设计或研究方法而未被纳入。虽然不能说“不符合SPIDER模型的文献就没有研究价值”,但大部分此类成果所提供的证据质量不高或者没有提供证据,更多的是主观感受和认识。同时,开展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实证研究的成果极少,无法开展定量系统评价。由此反映出经验研究的匮乏仍然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短板,教育研究文本显得有些“重思辩轻实证”[8]。因此,运用循证方法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经验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

第二,在质量评价中发现,多数成果在资料收集、研究者反思和伦理学三个问题上可能存在较高的研究风险偏倚。主要表现为没有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和资料、数据、案例的收集是怎样进行的,没有审视研究者自己对结果的潜在影响或根据研究情况适时修订研究步骤,没有详细描述被调查者知情同意的过程,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成果的研究价值。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相关学科的文献写作方式、期刊的发文限制有一定关系,今后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不断完善研究的规范性。另外,部分文献因研究对象为某一所高校或某一个学院,综合考虑给予了研究价值“无法确定”的评价,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所纳入文献研究价值评价的总体情况。

第三,在资料提取中发现,绝大多数成果的研究地点及对象是西部地区院校(特别是新疆)和民族院校。这反映了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仍主要针对的是少数民族如何团结好汉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汉族如何团结好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如何相互团结好[9]。尽管所纳入的部分文献开展了不同地区、不同院校、不同民族的比较研究,但数量较少,研究结果的价值还不够显著。所以,在不同的高校和大学生中探讨民族团结教育的影响因素,总结各类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经验并进行比较,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另外,定量研究的不足导致对一些常见问题缺少证据支撑,如年级、专业、性别、籍贯、族别等因素与民族团结课程、活动的相关性到底如何等等。因此,开展对具体办法措施的实证研究是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第四,在资料综合中发现,最终结果涵盖了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外部因素,主要集中在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部分类别的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上级管理部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由于我国高校分别归属中央和国家部委(如教育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等)、地方政府(如各省区市等)管理,从而造成民族团结教育在体制机制、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类型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的具体方式也有不同。例如,民族高校(包括国家民委所属和地方所属)基本都开设了较系统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通识课,而非民族高校主要是在思政课中增加相关专题,部分地区的高校还开设了具有地方特点的课程(如新疆若干历史问题等),讲授民族团结教部分不一致性,但对4类综合结果主题的一致性没有产生较大影响。

综上,借助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CERQual(Confidence in the Evidence from Review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10]对综合结果的方法学局限性、相关性、结果一致性、数据充分性进行分析,最终评价信度高。

三、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本次系统评价围绕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方式、对策、路径等,从2015年以来国内的定性研究成果中提炼出了经验证据。当然,这些经验证据需要同各地、各高校、各学院的具体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证据转化。基于本次循证研究的尝试和定性系统评价的结论,立足于实际工作,对进一步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有4点具体建议。

(一)编制民族团结教育新规划。

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之后,应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编制推进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有关规划,完善顶层设计。新规划可以单独出台,也可以作为某规划的一部分,关键是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精神写入规划,重点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内容重点、组织实施等方面作出适应新形势、符合新要求的规定,以指导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工作,统筹推进新时代的民族团结教育。规划编制过程中,可以适时开展一次全国性的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检查、总结和经验交流活动,为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提供证据支撑。

(二)出版民族团结教育新教材。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依托,也是创新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重要基础。无论以民理课、思政课还是其他的形式开展教学,新版教材所涵盖的内容应包括三个基本单元,使学生充分认知国情、民情、社情、世情。第一,思想政治单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毫无疑问地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宣讲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理论观点和党的民族政策,必须传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第二,历史文化单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一定要讲清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区域的文化与发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等重要问题,还要介绍世界民族文化、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的概况。第三,现实生活单元。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讲求“滴灌式”的润物细无声,教材的编写就要贴近学生生活,直面现实问题,用科学的材料呈现事实案例,用严密的学理分析时事热点。对中央民族大学学生进行的对照实验证据显示,精心编写的材料会促使人们更愿意进行群际沟通[11]。教材的主干核心材料应由中央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并审核,支撑材料、辅助材料等可以由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组织编写并经审核后使用。

(三)整合民族团结教育新团队。

深化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教师是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新团队应注重骨干教师的专业性、团队成员的交叉性、教学方式的综合性。一直以来有观点认为,民族团结课程只用谈政治不用讲学理。这种错误看法不仅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也制约了教师水平的提升。加之同时受到不同高校学科建设和课程归属的影响,民族团结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因此,要达到以学术讲政治,寓价值于知识的要求,迫切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明确专业定位,稳定骨干师资,增强教研能力。民族团结教育广博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学团队的成员背景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如前述三个基本单元的内容就涉及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诸多学科,因此,各高校要根据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设计,组建多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在统一的教学大纲内,讲授各有所长的专题,凸显教学特色。再者,通识课的性质决定了民族团结教育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这里讲的“综合”不是指简单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到多种教学方式,而是要把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综合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针对学生的专业、族别、籍贯等等差异带来的不同需求,综合选择第一课堂不同的教学专题、环节、案例等,综合选择第二课堂不同的活动形式、实践主题等,将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起到更好的效果。

(四)共建民族团结教育新场域。

党和国家一直将民族团结进步视为基础性工程[12],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建设,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社区、乡镇、学校、连队、宗教活动场所等。那么,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民族团结教育的环境,就需要在深度上下功夫,激活各主体之间的联动,实现共建共享,共同开拓民族团结教育的新场域。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可以尝试课堂共建、活动共建、项目共建、网络共建。例如,邀请有关实际工作者、先进个人等到课堂交流,支持教学团队走出校门授课讲座,把课堂放在社会现场,让学生直观接触感受各类主体的创建工作;联合多主体组织、参与各类活动,扩大宣传影响;合作开展科研、公益项目,产出一定的积极成果;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多方提供并不断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信息资源。目前,已有高校同其他主体建立了社校联盟、校企合作,保证了共建常态化,取得良好效果。今后的各级各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先进评选中,可以增加共建共享的指标要求,通过场域共建,达到民族团结进步成果的共享,从而深入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的创新。

注释:

①一般来说,证据等级由高至低分为系统评价、随机对照实验、队列研究、案例对照研究、案例研究、专家意见。

②CASP是由2个筛选问题与8个详细问题以清单模式构成的严格评价工具。CASP清单对每个标准都做了注释,CASPQualitative Checklists 2018内容详见https://casp-uk.net/wp-content/uploads/2018/01/CASP-Qualitative-Checklist-2018.pdf.

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在部分地方被延伸拓展到进家庭、进军营、进景区、进医院、进市场、进社会组织、进网络等。

参考文献:

[1]李银慧.我国民族团结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2004年至2015年CNKI期刊数据的分析[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82-84.

[2]拜争刚,齐铱,等.循证社会科学的起源、现状及展望[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8,18(10):1118-1121.

[3]许爱红.基于证据的教育及其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5):18-21.

[4]Whitehurst G J. Making Education Evidence-Based:Premises,Principles,Pragmatics,and Politics [C]. Distinguished Public Policy Lecture Series. Evanston IL:Institute for Policy Research NorthwesternUniversity,2004.

[5]邓敏杰,张一春,范文翔.美国循证教育的发展脉络、应用与主要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04):91-97.

[6]杨克虎,李秀霞,拜争刚.循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9.

[7]黄崇斐,拜争刚,等.定性系统评价的撰写方法介绍[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9).

[8]冯向东.高等教育研究中的“思辨”与“实证”方法辨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9]马国伟.把握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四个维度”[N].中国民族报,2019-04-12(5).

[10]拜争刚,刘少堃,等.定性系统评价证据分级工具——CERQual简介[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12).

[11]高兵,李雪瑶.民族团结教育的深化:内隐理论对群际交流影响的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6(6).

[12]隋青,李钟协,等.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J].民族研究,2018(6).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