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更具有紧迫性和时代性。国家认同是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而新疆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文化对我国进行渗透和分裂的前沿,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敌对势力争取的对象。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路径,推行国学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大力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教育等,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合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站在社会变革的时代潮流中创新发展,而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1]。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旋律,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在宏观层面的重大部署”[2]。而新疆地处亚欧腹地,战略位置非常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并存的地区。季羡林先生曾说“全世界历史最悠久、范围最广泛、自成影响而又影响十分深远的文化只有四个,那就是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再没有第五个了,诚然这个文化交汇之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3]。清朝大臣左宗棠曾指出新疆对于我国西北地区战略安全的重要性:“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4]。
由于特殊的区情和复杂的地缘政治,新疆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意识、中华文化认同意识,把爱国情、报国行自觉融入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潮流中去。这为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认同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阐释
“认同”一词最初为拉丁词,20世纪50年代逐渐从心理学向哲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学科引申,其使用范围日益扩大,其内涵也日益丰富,涉及到政治、社会、民族以及文化等领域。“认同是自我(self)与他者(other)之间的一种关系的认定,是共同体成员对现实境遇中生存价值归属的自我确定,指行为体“自者”与“他者”对彼此的或共有的文化、观念、规范与制度等的认可与赞同与否”[5]。认同具有“关系性”“实践性”“建构性”“复合性”等特征,认同的变量是行为体成员对现实境遇中的“生存感”“归属感”与“安全感”的判定,并以此确定自身的价值归趋。认同是人类主要的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是人们对自身政治身份归属的一种定位。
认同主要包括国家认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政治认同、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涵义涉及到政治学、哲学、心理学、民族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领域。国家认同的概念比较多,国家认同与社会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族群认同、宗教认同、历史认同等概念相互交错。本文采用学者贺金瑞,燕继荣的观点,“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6]。国家认同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国家认同建构是一个综合、系统的社会工程。国家认同具有异同感、归属感、忠诚感、理想感、立场感等多层次性。
国家认同体现的是个体与国家政治共同体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性和信奉的核心价值观,主要包括政治核心价值观、文化核心价值观、经济核心价值观等,正是这些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国家认同的内在基础。国家认同意识的提高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所属国家的国家主权、政治制度、社会道路、传统文化、道德观念等的认可,并由此产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国家认同不仅是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思想基础,也是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根基所在。国家认同意识体现了国家的凝聚力,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建设者,也是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渗透的重点对象,因此进一步提高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提高新时代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新疆各民族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从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的格局。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和东西方联系的战略要冲,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共同团结奋斗,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的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新疆广大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我国社会向新时代的转型,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应“积极向‘一带一路’倡议所提出的相关战略要求靠拢,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紧结合在一起”[7]。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提高,事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但是新疆高校有极少数师生对国家认同意识提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新疆个别高校对国家认同教育的教学安排跟不上新时代形势发展的需要、师资配备欠缺等。有些新疆高校教师对学生在国家认同上的困惑解释不到位,有些活动没有把国家认同作为活动主题,导致新疆某些高校国家认同教育效果不理想。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新媒体极大方便了信息传播,互联网信息传播形式与以往课堂教学形式相比,传播手段多样,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但国内外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等利用现代网络信息等,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破坏,给我国民众尤其是青少年思想意识形态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些敌对势力的渗透,孤立地强调民族认同,这很容易被极端分子、分裂分子、恐怖分子等敌对势力所利用”[8]。国内外极端分子、分裂分子、恐怖分子等敌对势力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渗透。“如何调适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的问题,对于民族教育自身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和迫切性”[9]。
三、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路径探析
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提高更具有紧迫性。因此,我们需要从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径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究出灵活、高效的国家认同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为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推行国学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和家庭环境、社会开放等密切相关。只要坚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把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放到“国际、国内大形势的背景中,拓展视野,在大量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从国家现代化和少数民族长远发展的角度和立场来分析当前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必要的调整与改进措施”[10]。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使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形成牢固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和国家认同意识。
“在当今新时代,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要整合各民族多元文化资源,弘扬先进文化,提升主流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夯实文化强国的基础”[11]。推行国学教育是夯实文化强国基础的重要路径之一,“伴随着国学地位在教育中的提升,在可见的未来应会形成一种思潮”[12]。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要积极推行国学教育,以国学为理念,加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多元形成的一体,高一层次认同的民族实体。”[13]。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如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维吾尔族《阿凡提的故事》、《十二木卡姆》等都是彪炳千秋的杰作。三皇五帝不仅是汉族的祖先,而且还是契丹等族的祖先,由蒙古人脱脱主持编撰的《辽史》曾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14]。新疆高校教师要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国学,四书五经是“国学”,而融合西域各族民众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思想意识、宗教信仰、伦理观念、风俗习惯的西域文化也属于“国学”。
新疆各族民众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如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玉素甫·哈斯·哈吉甫(1019-1085年)著的《福乐智慧》搜集与总结了维吾尔族历史上治国用人的主要经验教训,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借鉴。通过对“国学”的学习,让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增长革命历史知识,增强时代精神,加强国家认同意识,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是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彼此借鉴、相互汲取,始终是中华文化发展变迁的主旋律”[15]。我们应该通过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基础,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优秀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少数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积极发挥少数民族的精神作用,从而构建起各个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逐渐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16]。新疆高校教师在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必须作出表率,这是教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必然要求。新疆高校相关教师要深入持久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使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自觉精神和崇高品德,进一步增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认同意识。
在中国近代史上,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1931-1945年),新疆各族群众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就是对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国家认同意识教育较好的历史教材,“据新疆抗敌后援会的统计,从1939年9月到1940年9月(这)1年时间内,新疆各族民众捐献财物折合大洋60万元,购买了10架飞机送到了抗日前线”[17]。(1938年)“12月8日,新疆民众抗日救国后援会收到了库尔勒后援分会的一份代电,电文写道:‘……职属各族男女民众深明政府政策,了解前方抗战讨灭日寇解放中国的意义,均各热烈踊跃捐助寒衣捐款。……一和田贫民艾沙供称,欲为前防将士捐助银两或物品,因家贫无力,不能达到目的,愿将一十八岁之子于素甫捐送前防,以力抗战日寇,牺牲国家,以顺其愿。倘其子不忠实抗战,打倒日寇,即系不孝,如无该子,宁死不见子面等”[18]。正是这种朴实的言行和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凝聚力。这些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提供了素材,能够进一步丰富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积极开展国家认同教育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新疆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维护新疆的稳定和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的治疆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19]。我们要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民汉合班等形式,使民汉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互相学习,理解祖国多民族、多文化的历史,进一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不是绝对孤立的,而是与主体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20]。应当把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比例较高的新疆高校逐步变成“中华民族各族师生的百花园”,为新疆高校的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个必要的客观环境。
在此形势下,新疆高校应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多渠道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活动;积极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选修课和相关讲座,将国家认同教育融入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的教育实践中。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实行教学课程网络化,将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专家型教师等的优秀课程教学通过录像,制作成网络课程、精品课程,鼓励各高校通过远程网络进行分享”[21]。在新时代国家认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上,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学习强国平台、博客、慕课等新媒体工具,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接受国家认同教育。
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做到与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民族敬老院慰问老人等活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通过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汉歌舞及戏曲互学”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族际融合。新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进更多的汉语文化作品,可以通过民族翻译把更多优秀的汉语文学作品、电视、电影等引入到当地民众生活中,使民族民众有更多机会了解汉语语言的文化情境,进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2]。
新疆高校教师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明德至善笃行,传道授业解惑;恪尽职守,立德树人;启智求真,博学创新。对新时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在学习与竞争中将严肃的国家认同教育融入到形式多样的文体等活动中,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趣味性,进一步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等,不断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岳伟伟.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文化意蕴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9.
[2]平维彬.历史、当下与未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J].贵州民族研究,2019,(9):19.
[3]季羡林.敦煌学、吐鲁番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J].红旗,1986,(3).
[4]左宗棠.左宗棠全集[M].刘泱泱注.长沙:岳麓书社,2014.
[5]余潇枫,潘一禾,王江丽.非传统安全概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6]李瑞君.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6).
[7]吴明海,娜迪拉·阿不拉江,段世飞.“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挑战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8,(4):124.
[8]马黎晖.新疆协商民主发展的价值基础在于一体与多元的共存[J].新疆大学学报,2011,(3).
[9]达万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J].民族教育研究,2019,(1):39.
[10]马戎.关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0,(1):6.
[11]袁梅,刘玉杰.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9,(4):219.
[12]刘庆昌.教育是一种情感实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2):144.
[13]费孝通.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10.
[14](元)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杜倩萍.新时期南方少数民族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实证探析——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6):50.
[16]郭砚博,蒲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8):178.
[17]王希亮.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18]买玉华.和圍地区各族民众的抗战贡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1).
[19]杨丽.“一带一路”倡议与西北边疆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宁夏社会科学,2017,(6).
[20]江涛,苏德,阿木古楞.民族教育史的梳理逻辑[J].贵州民族研究,2019,(7):179.
[21]于洋,武兰兰,霍素彦,我国西部地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20.
[22]原新利,贾军.反思与建构:新疆维吾尔族民众国家认同研究——基于文化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8,(10):9.
An Analysis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Ethnic Students in Xinjiang in the New Era
WANG Lian-qi, GAO Ru-dong
Abstract:With the transition of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 the new era,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Xinjiang is more strategic.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i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afeguarding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vereignty. Xinjiang is a breakthrough point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hostile forces to use nationality, religion, and culture to trate and divide China through virtue of ethnic groups, religions and cultures.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of the motherland and the object of hostile forc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Xinjiang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era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Xinjiang, such as carry out sinology education,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ake campus culture to carry out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actively; Vigorously develop national language education, and further promote inter-ethnic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identity consciousness of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in xinjiang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New era; Xinjiang; Ethnic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identity; Education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