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与策略
作者:万力勇 舒艾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民族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的有效路径。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是:信息化可以促进义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师资队伍发展均衡和教学质量均衡。其过程具有阶段性、动态性、长期性、滞后性、路径依赖性和多样性特点。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化策略是:教育信息化一体化是保障、教学应用是核心、机制创新是关键。

关键词:信息化;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资源配置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民族教育工作的热点和重点,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随着社会群体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教育信息化被认为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的有效路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且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与经济文化差异,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高效共享和均衡配置的有效而低耗的手段,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民族地区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形成的教育水平的差距。本文旨在剖析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与机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为政府决策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机构制定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

1.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资源的公平配置必须保证资源实体存在于某一对应的教育机构,不同的经济条件造成了不同民族地区城乡之间中小学生均拥有的教学资源差距巨大。

和传统的纸质教学资源相比,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字教学资源具有多样性、共享性、互动性、扩展性及再生性等特点。信息化使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资源的获取及使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同一教学资源只需要建设一份即可通过网络进行共享,避免了地区之间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重复建设问题。其次,信息化使得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得到巨大提升。自建、公建和委托建设等多种数字教学资源建设模式使教学资源在数量上呈指数增长趋势,在质量上也与单一主体建设模式不可同日而语。再次,信息化实现了各个地区和各类学校用户获取教学资源的条件公平,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径。通过相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把最优秀的、丰富的数字教学资源传送到民族地区乡村及边远地区薄弱学校,为实现城乡间、学校间的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总之,教育信息化使所有网络终端用户都能获取到同样的数字教学资源,从技术上实现了教学资源配置的绝对公平,由此破解了民族地区城乡中小学之间优质教学资源配置失衡的难题[1]

2.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发展均衡。教师是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和核心的资源之一。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区域之间,同一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优质教师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一直是困扰教育界的棘手问题。要从根本上改变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资源薄弱的状况,应从两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自力更生,农村教师如何利用现有的各类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自身专业发展;二是协同发展,如何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直接利用城市优质教师资源帮助农村教师实现专业技能的提升。

教育信息化为教师开展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了便利。视频案例研习和集体备课成为民族地区农村教师行之有效的专业发展手段。视频案例研习是指以某一课堂教学视频为研究样本,通过观察和反思,提炼出案例所包含的内在规律。视频案例研习具体表现为教师分析数字教学资源中的优质课堂教学视频,将学习结果吸收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2];集体备课是指汇聚农村教师的集体智慧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资源中的课件进行重构和二次开发,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对数字教学资源的拆分、重组及综合设计能力。

在利用城市优质教师资源来帮助农村教师实现专业技能提升方面,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区域间的协作有利于缩小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差异,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借助互联网和“校校通”工程,可以使民族地区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同一网络环境中进行同步或异步的讨论和研究,将网络交流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线同步观摩、主题研修和师徒制是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城市优质教师资源帮助农村教师实现专业技能提升的有效模式。

3.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均衡。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均衡,主要体现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深度整合以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优化及革新。信息化对教学至少有两大作用。第一,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该环境能支持情境创设、信息获取、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和交互协作等多种新型教与学的活动。第二,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是信息化环境下实现教学模式优化及变革的首要条件。没有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变革[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融合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4]。该教学方式能同时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整合,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信息化的后发优势,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用较短的时间来达到预期的均衡发展效果。

二、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

1.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阶段性和动态性。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为主,构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保障。(2)普及推广应用阶段。该阶段硬件、软件和人三要素同时发挥作用,主要侧重于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应用与管理,既是基础设施建设阶段的延伸,又为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打下了基础。(3)深化应用阶段。这个阶段是教育信息化应用的高级阶段,教育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模式得到变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得到发挥。由于教育信息化自身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在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体现出阶段性特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所推动的义务教育均衡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均衡;教育信息化普及应用阶段所推动的义务教育均衡主要表现为师资发展均衡和教育过程均衡;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所推动的义务教育均衡主要表现为教学质量均衡。同时无论是阶段之间,还是每个阶段内部,信息化所推动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既是一个相对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循环往复式上升的过程,是使均衡不断接近终极目标的过程[5]。比如教育信息化软硬件基础设施的配置均衡,支持了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条件均衡,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均衡。但仅仅重视技术装备配置的均衡注定是一种短期的不稳定的均衡,最终还是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演变成为新的“数字鸿沟”,义务教育的差距会出现新的扩大的趋势,从而形成新一轮的均衡发展期。

2.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信息技术对部分领域的促进作用具有迅速响应的特点,但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并不是立竿见影和一蹴而就的,其作用周期相对于技术本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滞后性[6]。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了技术的教育适应性和教育自身所具有的保守性。众所周知,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所追求的是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然而,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监测与评价,一般需要经历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因此信息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长期性特点。而教育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是不允许失败的,这也决定了教育在适应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保守多于创新、维持多于改变的特点。教育的保守性在信息化促进义务均衡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得到深刻体现。首先是教育理念的保守,阻碍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许多民族地区中小学花大量经费投入的信息化装备往往成了摆设。实际教学中所谓的信息化教学,仅是以屏幕代替了黑板,以键盘代替了粉笔,以课件代替了教案,信息技术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次是教学模式的渐进式变革跟不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尽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已得到体现,但部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中小学仍沿用传统的思想和方法来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缺乏实践的土壤,教学中技术的应用远远滞后于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7]

3.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它的发展路径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发展脉络。根据路径依赖理论,任何发展都不可能完全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发展顺序、超越资源的限制[7]。在现阶段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原有路径惯性的影响不可忽视。不管当前教育系统实施某一路径的绩效如何,最初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制度选择都会对路径选择形成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一旦选择了某一路径,在绩效评估的结果面前,如果呈现出的是一种无效或低效的状态,要实现重新选择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意味着要想回归到正确路径是难上加难。已有相关研究指出,造成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进程中路径依赖的主要因素包括利益相关者的认知能力、宏观政策的导向与压力、经济水平与初始投入、行政体制的制度惯性、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相关人员的培训、现有技术的应用绩效、思维路径依赖和转轨成本等[8]。当这些因素彼此互补,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就处于理想状态。但是,受制于各种现实因素,当前状况下很难达到最为理想的“合力”状态。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多种路径依赖因素的同时存在也导致了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多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发展路径,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三、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优化策略

1.教育信息化一体化是保障。虽然信息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促进作用已毋庸置疑,但现实中我国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虽然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得到改善,但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统筹推进教育信息化一体化,系统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实现教育信息化一体化,首先要实现信息化装备配置一体化。信息化装备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普及教育信息化必须首先做到信息化装备配置的均衡化和标准化。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不足、落后、老化及无人维修是信息化装备配置失衡的直接表现,并因此产生出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城乡、校际差距。必须以班级多媒体电教平台、多媒体计算机机房和教师用机配备为重点,在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实现与城市中小学相同标准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配置,加快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9]。其次是网络建设一体化。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不仅要实现信息化硬件基础建设,更要通过网络建设使教学资源得到高效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必须加快实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教育网络的全面覆盖,发挥出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最大效用。再次是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一体化。尽管我国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满足教学需要的优质教学资源仍显缺乏;校际优质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占有量不均等、不平衡现象依旧存在。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均匀分配教学资源,缩小民族地区学校间和城乡间教学资源数量和质量差距,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的一体化。

2.教学应用是核心。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最终的落脚点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但现实的情况是民族地区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往往是重建设、轻应用,重设备、轻人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功效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呈现出“叫好不叫座”、“丰产不丰收”的局面。

根据技术接受理论,影响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教学中的主要因素包括感知的有用性和感知的易用性。如果想让信息技术真正在教学中发挥功效,必须让教师从“会用”到“想用”。首先是“会用”,即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所谓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提高过程中对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综合利用能力[10]。必须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理念、操作技能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通过与城市学校教师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在平等宽松的互动环境中进行学习,促进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11]。其次是“想用”,即教师具有使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动机。影响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信息技术有用性的认知、教师的自信及学校的环境因素等。因此,首先要致力于农村学校环境建设,以信息化环境推动信息化行为;其次,学校在推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时,应该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时间去探索和实践新技术;再次,营造有利于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学校文化,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12]

3.机制创新是关键。从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来看,教育信息化迫切需要解决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问题包括:(1)建立教育信息化长效投入机制。缺乏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是制约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推进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必须要确保义务教育信息化经费对相关地区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总量并保持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另一方面要设立义务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经费,统筹建设、应用和保障性经费,合理规划投资结构[9]。(2)建立区域联动和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挖掘区域间与区域内城乡学校的优势互补和联合发展潜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之间走向深度合作。可以建立三级建设主体的协调联动和合作机制:市级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引导和推动各区域达成区际教育信息化共建共享的合作愿景,对各区域施以积极的政策导向和宏观协调。各区域教育信息化主管部门立足各自实际条件,对自身建设特色进行定位,积极参与区际协作与共建。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区域主管部门的指引下,将信息化建设与教学应用相结合,构建以教学为导向的资源应用环境,以点带面,促进校际合作,携手发展[8]。(3)建立有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质量监控机制。为了能实时了解和掌握信息化推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效果和效率,从而增强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决策的指导性和科学性,建立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质量监测体系势在必行[13]。监测体系中指标和方法的确立既要参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的相关指标和方法,同时要兼顾以信息化促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绩效评价的特殊性。实际的测定和监测指标制定应同时关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条件均衡、过程均衡和结果均衡等三种层次的均衡效果。

参考文献:

[1]熊才平,何向阳,吴瑞华.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J].教育研究,2012(6).

[2]周士民,彭璐.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4(1).

[3]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4).

[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5(5).

[5]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

[6]胡钦太.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均衡发展:关系、命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2).

[7]朱爱芝,熊才平,贾靖林,等.从教育的保守性看信息技术在教育应用中的滞后性[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

[8]胡小勇.路径依赖视角下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1).

[9]彭红光,林君芬.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机制和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

[10]赵健,郭绍青.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4).

[11]汪基德,冯永华.“农远工程”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2(2).

[12]万力勇,赵呈领.基于UTAUT模型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

[13]李葆萍,马妮娜,田承芸.我国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5).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