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及培养路径
作者:黄健毅 黎芳露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20年第1期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乡村呈现文化多元化和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一般素养外,还应具备由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乡土情怀构成的特殊素养。其中,本土化知识应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以及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跨文化能力应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乡土情怀应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践三方面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挖掘利用民间资源、丰富校园民族文化、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六方面着手培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乡土情怀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影响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1]因此,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是新时代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重要途径。国务院于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以及2018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都强调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引发了学者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在汇聚着多样文化的民族地区乡村中,教育面临着多样化的需求,该需求的满足依托于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以往的师范生培养中,不太关注民族地区教师的特殊素养的培养需求,造成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往往因缺乏教育实践所要求的一些特殊素养而不能适应民族地区教育教学的需求的困境。[2]在“向城”与“升学”教育的导向下,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方式呈现“离土”与“离根”的现象,譬如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及教师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漠视。[3]这导致民族地区的教育脱离了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受到忽视,多元文化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进而影响受教育者应有的文化性格。可见,民族地区教师文化品性的培育尤为重要。[4]民族地区要求教师拥有独特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因而民族地区教师应从一个单文化人转化成一个双文化的教育工作者。[5]此外,民族地区教师还应具备包括跨文化理解能力、社会公共责任意识、多元文化反思能力、跨文化教学整合能力、文化协同研究能力等实施有效跨文化教育的核心素养。[6]

如何培养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问题也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从促进民族教育的均衡化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多重教育任务的达成以及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本土化”是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必然发展路径。[7]“本土化”的教师具备许多优秀的潜质:他们既懂民族地区风土人情,又具备双语或多语能力。这是外援教师在短时期内难以养成和无法比拟的“本土特质”。[8]此外,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培养的实践路径还包括地方师范院校承担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任务、充分运用本土资源、改变教师统一培养模式,以及给予乡村教师全方位支持。[9]

通过梳理已有研究发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了要具备一般教师所应有的素养外,还应具备适应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发展所需的特殊素养,而本土化是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然而,民族地区教师特殊素养由哪些核心要素构成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因此,本研究试图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构成要素,并围绕教师职前培养的过程,探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路径。

二、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应具备的特殊素养

教育信念、知识和能力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具备素养的内在结构。[10]本研究借鉴信念、知识与能力的三维结构,对照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多元性特点和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多重任务的要求,提出包含地方性知识、跨文化能力以及乡土情怀的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三维框架。

(一)地方性知识

教师应具备的知识包括普通文化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及心理学知识。在人类认识论的发展史上,普遍主义和历史特殊主义之争从未停止,二者分别围绕人类文化的“同”与“异”展开交锋,在不同的历史周期里此起彼伏,各领风骚。[11]前者强调普遍规律,后者则主张彰显差异性。地方性知识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并不断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部成果和成就,它具有育人、文化保护、生态保护、医学、环境与资源管理、农业研究、调解民间纠纷等价值。[12]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和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两个方面。

1.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

地方文化知识是一定地域内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淀、发展而形成的成果和成就。由于地域的特殊性,这些成就和成果或许没有普遍的推广价值,但却是特殊区域内的宝贵财富,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与价值。如少数民族医药在民族地区起着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形成的宇宙观、生态观保护着脆弱的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掌握地方自然与人文知识的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了解掌握地方自然与人文知识的过程便是地方文化传承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了解掌握地方自然与人文知识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实现主流文化与学生已有经验的无缝对接。

2.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

文化差异的核心体现在个体心理层面上,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带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心理模式,它们通过遗传、环境与文化、教育等因素作用而被固化于民族群体中。[13]对民族地区乡村学生心理特征的认识,以及基于该特征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倘若教师不了解掌握地方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不同民族学生心理特征的认知就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将影响着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教学效果。

(二)跨文化能力

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专家班克斯认为,应该使来自不同种族、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学生体验到教育的平等,他进而提出了内容整合,知识的建构过程,消除歧视、平等的教学法,强化的学校文化与社会结构五个多元文化教育的维度。[14]而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是实现上述五个维度的关键因素。跨文化能力在20世纪末被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教育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具备跨文化能力的主要目的在于整合民族地区乡村的多元文化并向学生传递。一方面,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多元复杂性非常突出,既有优秀的精华也有待改进甚至淘汰的糟粕;另一方面,国家主流文化的传递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不可或缺的任务。对复杂本土文化的甄选、将本土文化整合于国家主流文化,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1.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

该能力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提高生活质量的保障,也是与学生对话交流的桥梁。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跨文化能力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两个方面。王艳玲等对云南省119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发现90.7%的特岗教师有流动及流失(改行)的意愿,其首要原因在于“脱离本乡本土”。[15]特岗教师所具有的“熟悉本乡本土”“掌握家乡方言”等优势在“陌生的环境”里不复存在,无法适应当地的生活是影响特岗教师“离去”的最重要因素。若乡村教师缺乏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以“陌生”的“眼光”看待乡土文化,工作与生活的满意度低,则教学质量将会持续下降,甚至导致教师选择“离去”。

2.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

此能力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将当地的优秀文化要素融入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转译”与“引导”是教师关照学生所携带的差异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整合多元文化能力的具体表现。批判性地看待和解释教学中呈现的文化行为,识别文化个体在交往过程中的身份与意图,是教师在进行转译文化、引导学生前需要做的功课。当前,少数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的现状不容乐观,突出地表现为课程目标趋向功利、课程内容民族性弱化、课程实施表层化、课程评价单一化。[16]这表明民族地区教师将多元文化整合于教育教学中的能力偏弱。

(三)乡土情怀

心理学的众多研究表明,情感态度对行为表现有重要影响。民族地区乡村学校地理位置偏僻、生活条件艰苦,在物质环境、外部条件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乡土情怀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坚守和奉献教育事业的内在精神动力,强有力地支撑着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本研究认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乡土情怀应该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认同和热爱民族地区乡村的自然和人文

总体来说,非民族地区、城镇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福利待遇都优于民族地区和乡村,中心城市和城镇的教师岗位相比民族地区和乡村教师岗位具有更大的诱惑力。2019年10月,在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系统2019年的秋季校园招聘中,有3.5万人报考,最终仅491人入围体检,其中清华北大毕业生76人,研究生占比86.2%。[17]然而,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系统的公告显示,在2019年广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报名截止时间仅余一天的情况下,尚有2749个岗位无人报考,6086个岗位因报考人数不足3人而达不到开考率。[18]因此,倘若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没有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和人文的认同和热爱,其“离乡向城”的趋向将不可避免。

2.以教育促进乡土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和人文的认同和热爱反映了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自在”状态,而以教育促进乡土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则是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精神或绝对理念发展到了比较理想的“自为”的高级阶段。“自在”为潜在之意,反映出教师与民族乡村地区生活、工作环境的基本协调;“自为”为展开之意,指教师个体在与民族乡村地区协调、融合之后的积极表现状态。教师在对生活、工作的民族乡村地区有了深入了解后,内心会经历“只身逃离”与“坚守改变”之间的博弈。如果教师能深刻理解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能深刻体悟教师个体对学生成长的巨大影响,树立起良好的教育信念,形成通过自身的贡献促进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教师将最终选择“坚守”。拥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通过自身的贡献为孩子提供优质教育,立志改变民族乡村的落后面貌,就能够在坚守的过程中获得体现自身价值的幸福感。

三、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路径

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的培养,应从民族地区乡村的文化多元特点和基础教育的多重任务出发,确立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本土化的培养立场,构建立足本土文化选择和融合共生的本土化课程。

(一)构建本土课程体系

为保证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在职前教育阶段获得本土化知识、形成跨文化能力、生成乡土情怀,需要从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方面进行转变,构建关联本土的课程体系,帮助职前教师获得与民族地区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地方性知识,形成能结合当地学生文化背景及文化体验解读教材、选择教育教学资源以及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养成热爱本土优秀文化的情感以及扎根本土教育事业的志向。

1.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

一方面,在全国师范高校逐渐走向综合性办学以及师资队伍来源多元化的过程中,更多的培养主体参与到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师资的培养中,教师教育的培养也由封闭走向开放;另一方面,在追逐“一流大学”的持久战中,师范院校的“师范性”特色呈淡化的趋势,[19]这就使得培养师范生的高校办学定位不清晰,办学特色不明显,导致了千校一面的状况,难以顾及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为了培养优秀的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高校应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树立为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目标,将特殊素养的培养融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之中。

2.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

民族地区本土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特色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包括本土的衣食住行用等物质文化、本土婚姻及家庭制度等制度文化、本土节庆及风俗习惯等行为文化以及内化于人们思想与意识中的心理文化四个方面。本土文化融于课程内容可从设置本土文化课程以及将本土文化融于一般性课程两方面展开,前者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增加本土文化类课程,如地域文化、民族理论与政策等课程;后者要求教师在进行一般性课程的教学时要善于挖掘和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将本土文化资源融合于一般性课程的教学中,如将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融于心理学的教学中,将本土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融于教学论教学中。

(二)丰富本土课程资源

广义上,课程资源指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可利用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是课程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在职前阶段培养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过程中,除利用一般性的课程资源以外,还应不断丰富本土的课程资源。

1.挖掘利用民间资源

在民族地区多样文化环境下,教育不应再囿于狭隘的校园和教室,家庭、社区、村落是活生生的民族文化场域,是师范生形成跨文化能力的重要环境。师范生只有走进民族文化场域,才能获得足够的本土化资源,发展跨文化能力。在培养民族地区本土化师资的过程中,亟须家长、社区的积极配合。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学习、传承本民族文化、鼓励孩子学成之后返乡任教、工作。高校还应加强与社区村落的文化教育机构、民间艺人的合作,通过邀请社区村落的文化教育机构、民间艺人进高校课堂做“先生”,拓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培养途径,扩大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合力。

2.丰富校园民族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课程的重要资源和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主要构成部分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一道,共同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师范生特殊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丰富高校校园的民族文化一是要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通过打造民族文化展示馆、民族文化长廊以及其他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的方式来传播民族文化;二是要开展民族文化艺术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一系列民族文化实践活动,以深化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三)增强课程本土实践

对于教师而言,个体在行动中不断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实践性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以这种知识为基础,才能意识到自己的理智力量,去除对专家的迷信,言说自己的知识,找到自己知识的生长点和自我专业发展的空间。[20]唯有如此,教师才能适应民族地区复杂的教育背景和多样教育目标的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师资特殊素养的养成更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学习内化的过程。师范生只有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获得相应的文化体验,才能不断提升转译和引导本土知识、差异文化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高校在培养过程中为师范生们搭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本土实践平台,增强课程的本土实践。

1.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

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料主要源于教材,教学案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差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培养应强调师生共同研究本土教育状况、积极鼓励师范生利用各种机会深入教育情境开展教育实践调研,并在课堂教学中分析、研讨各种调研中收集到的本土案例资料,这样可以极大丰富案例资料的来源,提高案例资料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技能课上,将学习视野从高校课堂延伸至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实践的田野中,使师范生们在田野中思考如何更好地在课程与教学中选择、整合民族地区的本土文化。

2.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

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时,应面向全体师范生实行全程化参与教学的实践模式,并利用多种实践途径为准教师们提供参与本土实践的机会。高校应依托协同育人的实习基地,强化本土见习、实习的实践环节,让师范生浸润在民族地区乡村教育的育人环境中,才能洞见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复杂性,更好地内化本土知识、形成跨文化能力;师范生还可以因此体悟到自己作为“实践者”的实践智慧,激发自己今后成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自在”与“自为”状态的形成,生成关怀乡土教育的情怀。

结语

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与一般教师的素养并非是对立的,而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各构成要素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要立体式的培养环境以及长时间的沉淀积累。同时,除了职前的精心培养之外,还需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提供良好的职后发展平台、优质的工作环境、较好的生活待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www.china.com.cn/19da/2017-10/27/content_41805113.htm.

[2]罗军兵.实践取向视野下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特殊素养提升研究——基于云南省G县的教育考察[J].民族教育研究,2017,28(6):103-108.

[3]卢德生,冯玉梓.民族文化传承与教师的文化自觉[J].教育探索,2010(11):101-103.

[4]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3):5-11.

[5]王鉴.跨越民族文化的教育使者——民族地区双文化教师口述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1):11-114.

[6]蒲雯,刘妍.论民族地区教师的跨文化教育使命及其核心素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3(2):109-114.

[7]石猛,彭泽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3):120-125.

[8]欧阳明昆,钟海青.广西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三个中越边境县的实地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2):62-67.

[9]马多秀.我国乡村教师队伍本土化培养及其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9(1):93-96.

[10]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238.

[11]叶舒宪.“地方性知识”[J].读书,2001(5):121-125.

[12]安富海.论地方性知识的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2(2):34-41.

[13]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

[14]班克斯.文化多样性与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M].荀渊,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15]王艳玲,苏萍,苟顺明.特岗教师流动及流失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云南省的调查[J].教师教育研究,2017,25(5):7-13.

[16]蒋士会,赖艳妮.多元文化冲突时代少数民族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整合论纲[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0(4):6-12.

[17]何小桃.研究生入职深圳中小学成常态:3.5万毕业生抢四百岗位[ED/OL].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2019-10-23/doc-iicezzrr4140740.shtml.

[18]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全区2019年度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无人报考岗位一览表[ED/OL].http://218.65.204.249:90/details/f5f6053b-98fc-4b37-8a2d-85c8aa651ca4.

[19]郝文武.师范院校应努力建设好一流教师教育[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4):1-5+11.

[20]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The Special Quality and Training Path ofRural Teachers in Ethnic Areas in the New Era

HUANG Jian-yi,LI Fang-lu

Abstract: The repor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clearly puts forward that we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and building a contingent of teachers who can go,stay and teach well in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f rura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Apart from common qualities as teachers,rural teachers in ethnic areas should also have local knowledge,cross-cultural ability and affection towards rural areas.To be more specific,local knowledge should include the knowledge of local nature and humanity,and the knowledge of local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cross-cultural ability should include the ability to adapt to and integrate multi-culture; affection towards rural areas should include the identity and love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rural area in ethnic region,as well as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promoting the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ethnic region through education.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 quality of rural teachers in ethnic areas should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system,course resource and practices for teachers’education on cultivating their local cultural background.Teachers`special quality can be cultivated through various methods including folk culture integration,fostering campus ethnic culture and etc...

Key words: ethnic regions; rural teachers; special quality; local knowledge;cross cultural capability; affection towards rural area

责任编辑:热孜万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