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沈万根 马冀群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

摘要:民族高校立足于民族地区,兼具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功能,在精准扶贫中发挥着拓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渠道、培养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为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等作用。但是,许多民族高校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对基层干部培养的重视不充分、对农村扶贫的科研支持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民族高校要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水平,提升对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科研支持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能力,不断加快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进程。

关键词民族高校;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高等教育扶贫

“精准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做出的重要指示。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民族院校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实践主体,是支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支援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尤其是教育扶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关系着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人力资本不足会限制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引发贫困,如祁永安等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是贫困的根本原因。[1]因此,要推进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扶贫,需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许多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民族高校在精准扶贫中的人才培养作用,如全斌等认为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要资助并培养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2]梁军等认为,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扶贫中要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能力和心理,支持和鼓励贫困大学生参与基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并建立返贫预警及防返贫再教育机制。[3]大部分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民族地区高校而不是民族高校,并且普遍忽视了高校在基层干部培养和科研支持方面对农村精准扶贫的作用。因此,笔者以民族高校为研究对象,从民族高校的特殊性出发,阐明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中发挥的如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教育、基层干部培养和科研支持等作用,并主要结合作为民族高校的某大学的实践案例,分析民族高校在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一、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中的主要作用

(一)拓宽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渠道

与其他高校相比,民族高校以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学生为主,致力于拓宽农村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4]李晓嘉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5]长期以来,由于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和落后,贫困户家庭生活水平低下,许多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学习条件差,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少、水平低,加之汉语能力差,因此接受高等教育的难度相对较大。民族高校则能够以相对于多数高校较低的录取条件,为本地区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创造本、专科教育机会和研究生深造机会,并通过少数民族预科教育,让学习基础较差的农村的少数民族贫困生提升文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从而更好地接受高等教育。此外,2012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规定中央部门高校和在本科一批招生的地方高校共同承担对贫困地区本科招生及培养任务。2017年,国家将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实施区域定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以及新疆南疆四地州,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市的优秀农村学生。这为深度贫困民族地区的农村学生进入国家重点民族高校开辟了更广阔的渠道。民族地区的重点脱贫对象和依靠力量都是少数民族,民族高校能够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提振脱贫信心、掌握知识技能,实现高水平就业,进而带动整个家庭脱贫致富,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二)培养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

民族高校成立的初衷除了培养少数民族青年以外,另一项主要任务是培养当时急需的少数民族干部。[6]民族地区的乡镇政府干部和农村“两委”干部长期从事基层工作,与民族地区农村群众联系更加密切,更了解民族地区的历史文化、生活环境和贫困人口的需要,是引领民族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中坚。民族高校在培养民族地区基层干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是能够为基层政府部门中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各民族工作人员提供农学、经济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从而培养出民族地区农村急需、好用且用得上的高学历领导人才。二是能够开展基层少数民族干部短期培训工作,如村“两委”干部培训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想要脱贫致富,必须有个好支部。”[7]农村党支部是农村各项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通过培训提高村干部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关系着整村脱贫的效果。三是培养大学生村官,让大学优秀毕业生到民族地区贫困村担任村官,参与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能够缓解民族地区因生活条件较差而出现的人才引进难问题,为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有序进行持续注入高水平人力资源。

(三)为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民族高校立足民族地区,长期服务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在民族问题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为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的人才和智力支持。例如许多民族高校设有民族学专业,其擅长的田野调查方法是研究民族地区社会和文化的有效途径。民族高校可以发挥这一优势,承担部分农村的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通过让有田野调查经验且熟悉少数民族语言的师生对少数民族农村进行长期、深入的调研,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并记录其脱贫动态。2016年,延边大学参与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井市某朝鲜族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前期通过组织师生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入户访谈调研工作,将贫困人口由原来的119户202人最终核准确定为82户132人,并进行了建档立卡,撰写了调查报告,为后续的结对帮扶和产业扶贫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民族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有效地支持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扶贫。“造血式”扶贫是长久之计,民族高校多为综合性院校,学科设置全面,科研领域较为广泛,其中农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都能够成为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扶贫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民族地区贫困村提升自我脱贫能力。首先,民族高校能够为农村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提供科技服务,在农具改良和研发、种植技术、生物技术、农业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等方面支持农业生产,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其次,民族高校能够协助政府规划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农村产业发展项目,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设计科学、规范的经营管理和创新的营销模式,提高经营效率,从而有力地支持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民族高校在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培养缺乏针对性

教育扶贫在民族高校参与农村精准扶贫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但在大部分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贫困生还只是占到少数,学校依然主要以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传统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帮扶,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针对性的培养。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缺乏专业课的单独辅导。大部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知识基础薄弱,汉语水平有限,对课程内容理解不足,学习较为困难。而专业课教材和学习资料很少有少数民族语言译本,专业教师对其很少有单独辅导,或者只是在考试时给予一定的照顾,不能培养其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能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专业知识。

第二,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和就业培训。民族高校虽然会举办一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就业培训,但是这些活动并不能覆盖全部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以某大学为例,几乎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培训项目,而且难以保证所有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都能参加吉林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就业培训。

第三,缺乏精神支持。贫困的家庭会让部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在与同学的比较中产生自卑感,很容易出现负面心理。而民族高校的辅导员和教师针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日常交流、精神关怀和心理疏导普遍不足。

此外,还有一部分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会将更多精力放在打工兼职上,因而影响了学习时间的投入,没能在大学期间学到足够的专业知识。如在某大学,大部分朝鲜族学生会参加校外兼职,在假期甚至会随父母出国去打工,忽视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后就业方与专业方向完全不相关。

(二)对基层干部的培养重视不足

民族高校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的基层干部,有利于政府引领高效地推进农村精准扶贫。但是,地方民族高校对于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往往流于形式,对提高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在职攻读研究生学历的基层干部要求过于松散。部分民族高校普遍疏于对在职学生的严格管理,许多在职学习的基层干部依然以工作为主,学习精力投入少,甚至不能按时上课,而且高校方面对其课程作业和成绩考核不够严格,甚至把对在职学生的教育作为一种创收的功利化行为,[8]这就造成了受教育的农村基层工作者“有学历、无能力”。而且,民族地区许多基层干部在本地区民族高校在职攻读全日制研究生时,常会因为工作不能参加平时授课,学校只能对其进行集中补课,但由于学习时间短而急,相应的辅导不足,难以保证其真正掌握知识。

第二,未形成对村干部的培训体系。民族地区农村教育落后,大部分农村“两委”干部学历较低,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干部的汉语能力较弱,因此很难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些村“两委”干部难以再接受高等教育,只能通过短期培训来提高。但是,目前针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内容以党建和政策为主,实用经验和技术培训较少,且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民族高校承担的培训较少,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如某大学在参与农村精准扶贫中,未能组织起关于农业技术、经营管理经验、汉语能力等方面的系统化培训,而且能够提供给州内朝鲜族贫困村用于培训和学习的朝鲜语专业书籍和培训资料也十分有限,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教师还主要以捐款捐物进行帮扶,并没能把“智”和“志”扶起来。

(三)对农村扶贫的科研支持能力较弱

民族高校从事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能够为民族地区全方位推进农村精准扶贫提供专业的技术和服务。但现实情况是,地方民族高校的师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许多教师难以承担起科研项目;许多民族高校位于西部偏远地区,地方经济实力弱,学校财力有限,科研经费不足,许多科研工作难以开展,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外流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民族高校在理论研究方面较为薄弱,使得应用研究成果缺乏理论支撑,借鉴价值不突出,创新性不强,对决策的贡献度较小。而且,一些农业科技研发成果的应用成本高,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和试验阶段,很难实际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来支持农村产业扶贫。

因此,相对薄弱的科研能力限制了民族高校对民族地区农村进行专业技术和服务支持的能力,许多地方民族高校虽然立足于贫困问题突出的民族地区,但却不能为其脱贫提供支持。大部分民族地区农村产业扶贫项目仍需要国家重点高校来主导进行,民族地方政府在寻求专业技术和服务的支持时,普遍倾向于寻求实力较强高校的帮助。如作为深度贫困县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的贫困户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并没有寻求本地延边大学的支持,而是分别交由吉林省长春市和黑龙江省的某两所高校来进行。

三、民族高校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民族高校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方针,从参与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教育扶贫为重点,发挥优势,强化能力,不断加强民族地区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支持能力。

(一)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

民族高校要为更多民族地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关怀方式。

第一,针对民族高校所在民族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设立专门的扶贫招生计划。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以来,针对农村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已全部完成,这为精准帮扶贫困家庭的学生奠定了基础。民族高校可以针对其所在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少数民族学生,制定专门的招生计划,适当降低门槛录取,让其进入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双语预科班、民族班、双语民族班学习,为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提供基本保障和更宽渠道。同时,民族地区政府扶贫办要和当地民族高校招生部门建立起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的连通,使民族高校能够在新生入学时就及时精准地确定贫困生,并安排其所在院系以非公开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培养和帮助。

第二,加强课下单独辅导。民族高校聚集着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教师,在教育和指导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民族高校专任教师要关注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学习动态,加强对其学习的监督和专业课辅导;并可以安排少数民族教师对专业性强的理论知识,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专业内容。此外,民族高校还应专门针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开展一些有利于其开阔视野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培训项目,如广西师范大学开展过一项名为“金凤计划”的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能力扶贫项目,通过“课堂教学+交流学习+公益项目运作实践”的模式来提升贫困女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9]此外,民族高校还可以支持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到东部发达城市和海外参加学习培训、实习和志愿者活动等。

第三,加强精神关怀和信心树立。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能力的培养,民族高校的各院系辅导员要将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精神关怀视为重要的本职工作,增加私下沟通交流,关心其日常生活,掌握其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其个人困难,避免学生出现负面心理问题。鼓励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担任班集体工作和进行校内勤工俭学,并通过组织素质拓展训练、郊游等活动,潜移默化地创造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与其他学生的更多交流机会,从而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提高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水平

民族高校要不断加强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培养,围绕服务于农村精准扶贫的目标提升其综合能力。

第一,严格要求在职参加研究生学习的基层干部。民族高校在支持和鼓励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积极接受研究生教育培训的同时,要限制不能脱产的基层干部攻读全日制研究生,并扩大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比例,鼓励基层干部半脱产攻读专业硕士学位。同时,在课程教学方面,要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案例,鼓励基层干部认真总结其参与农村精准扶贫的工作经历和经验、教训,在课程作业和考试中突出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导师也要结合基层干部的工作内容进行论文选题及写作指导,确保基层干部能将在校理论学习与基层扶贫开发实践紧密结合。

第二,建立健全针对贫困村干部的培训机制。目前,许多民族高校承担着包保本地区贫困村脱贫的职责,而教育培训正是高校参与扶贫的优势。民族高校可以选择个别贫困村作为专门支持对象,制定分工明晰、任务明确、内容充实全面的农村干部培训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下到民族地区贫困村组织培训,重点传授农业科学生产、经营管理理念、信息技术等,并注重案例教学和体验教学。对于少数民族贫困村,要尽可能选用少数民族教师作为培训人员。此外,民族高校要持续为当地少数民族贫困村输送大学生村官,并鼓励大学生到少数民族贫困村村委会进行实习和志愿活动,帮助和指导村干部进行资料整理、政策解读、信息传递、财务会计、农技指导、电商经营指导等基层工作。

第三,为少数民族贫困村提供少数民族语言书籍和材料。民族高校的少数民族学者有能力承担起少数民族语言的科研应用和翻译工作。民族高校要支持和鼓励农业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少数民族教师用少数民族语言编写专业书籍和学习材料,将实用书籍、政策文件、法律制度等翻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版本,从而提供给少数民族农村作为培训材料和村干部及农民自我学习的参考资料。

(三)提升对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科研支持能力

民族高校要将提升科研能力作为提高农村精准扶贫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研究的投入,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质量,持续为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提供专业技术和服务,支持农村产业扶贫,为民族地区可持续脱贫注入不竭动力。

第一,扶持适用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科研项目。大部分民族高校能够利用“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少数民族地区扶持政策争取科研资金。中央财政对民族教育设有专款额度,安排民族教育专项经费支持民族教育科研。[10]民族地区政府和民族高校要重点投入资金支持民族地区农业技术、农业经营、农村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科研项目,鼓励民族高校学者进行科研立项,保证充足的科研资金支持,从而形成对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的有力支持。

第二,加强与重点高校在农村产业扶贫领域的合作。大部分地方民族高校都与国家部委直属的重点高校有着战略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持、学术交流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民族高校与有合作关系的重点高校要加强农村产业扶贫项目上的合作研究,特别是在理论研究层面寻求合作。重点高校在进行民族地区产业扶贫项目时,要尽可能地带动该民族地区的地方民族高校共同参与,从而提升地方民族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扶贫能力。

第三,提高科研成果的普及和应用度。民族高校要增加扶贫调研,与当地贫困村建立长期联系,根据其优势、特色和实际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协助政府部门制定产业扶贫规划,及时向地方政府扶贫办、村干部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传递可行性产业项目和先进经营模式;还要及时将成果应用于贫困村扶贫开发的实践之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例如可以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域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园,在贫困村设立农业科技工作站,实现科技成果“源于农村,用于农村”,从而逐步推广应用,从而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

总之,民族高校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发展教育、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等方面。但是,许多民族高校并没有能够将这些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在教学培养和科研支持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民族高校还要通过加强对农村少数民族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提高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水平以及对提升农村产业发展领域的科研支持能力等手段,来提高自身参与民族地区农村精准扶贫和带领贫困村脱贫致富的能力,与全社会一道打赢新时代下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战,真正做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哪个地区也不能少,哪个民族也不能少。

注释:

①参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教学【2012】2号)。

②参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2号)。

参考文献

[1]祁永安,刘媛.发挥民族大学办学优势,扶持民族地区快速发展[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65-168.

[2][9]全斌,冯旭.西部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能力扶贫策略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金凤计划”为例[J].广西社会科学,2013(4):185-188.

[3]梁军,马明飞.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扶贫机制创新[J].高教论坛,2017(9):21-23.

[4]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教育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辅导读本[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112.

[5]李晓嘉.教育能促进脱贫吗——基于CFPS农户数据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4):110-122.

[6]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2010:74.

[7]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61.

[8]熊文渊.高校教育扶贫:问题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4(23):44.

[10]陈立鹏,马挺,羌洲.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主要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以内蒙古、广西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7(6):40.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thnic Universities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Rural Areas

SHEN Wan-gen, MA Ji-qun

Abstract: Ethnic universities in ethnic areas have the functions of both higher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of ethnic rural areas, the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roadening the education channel for poor ethnic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training grassroots cadres in ethnic regions, and providing personnel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which constrain the ability of ethnic universities in rur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such as a lack of pertinence in training poor ethnic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grassroots cadres, and a weak scientific research support for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Therefore, ethnic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specific education for poor ethnic students from rural areas, improve the level of training of grassroots cadres, and raise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rural development, so as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ethnic areas.

Key words: ethnic universities: ethnic region; rural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higher education

责任编辑: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