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进路
作者:陈峰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年第1期

摘 要:在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科学把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源,正确处理“双一流”建设中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定位,从历史、实践、价值三个维度厘清其发展脉络,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的功能与作用。要实现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目标应着眼于四维路径,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的基石;坚持服务导向,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服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这一科学论断成为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有助于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高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锐意创新,深化改革,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产业需求,矢志成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引领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一、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源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等教育需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实现内涵式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新期待,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新时代高等教育。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逻辑诉求与价值归宿,其基本前提是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源,它不仅影响到实践中“双一流”建设的方向,而且与新时代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密切相连。所谓“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源,是指“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最核心的标准,这是“双一流”建设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上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一流”建设的系列论述实质上回答了“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源问题,指明了“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方向,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归根结底,“双一流”建设最具标志性的内容和最核心的标准就是培养一流人才。因此,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价值本源和根本出发点。

(一)大学最根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最初职能,是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逻辑起点,具有专属性,即这一职能是任何机构都无法替代的。一所大学之所以存在和著名,是因为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是大学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声誉,是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源泉。现在一些大学重科研、轻教学,以学术追求替代了教育教学的本职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如果大学忽视或者淡化了人才培养,大学就不能称其为大学,也就很难履行好其他职能。所以,现在是回归大学根本的时候。一是回归大学最根本的职能,也就是人才培养。二是回归教学。陈宝生部长指出:“教学决定生存,学校为教学而建;离开教学,校长就不是校长,教授就不是教授,大学就不是大学。”要重新认识大学教学的核心使命,强化“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的办学理念,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三是回归初心。教育工作者的初心是培养人才,要坚守大学核心价值观,时时把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牢记心中,付诸实践,主动带头回归人才培养,回归教育本身。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抓教学或忽视了教学的核心使命,至少可以说其是一个不称职的教育工作者。[3]

(二)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等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性联系和必然趋势,是一切高等教育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客观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双一流”建设体现了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高等教育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并主动服务社会发展,也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的支撑性问题;二是高等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也就是要解决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源于高等教育与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其作用于高等教育活动是通过教育价值来实现的,“双一流”建设基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是新时期各类高校不同教育价值的体现,必然要服从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每一所大学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的独特属性和内在逻辑,其所遵循的高等教育规律与实现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但它们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各高校要在探索和遵循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规律中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形成自身发展的独特优势,培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行各业人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发展,这是“双一流”建设践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体现。因此,“双一流”建设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牢固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使命,加强大学办学定位、目标的顶层设计,实现大学各取所需,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

二、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两个定位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要准确把握两个基本定位:一是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二是牢固把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这直接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方向与时代使命。

(一)正确处理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是“双一流”建设的一体两面,可以理解为“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从逻辑学范畴上讲,内涵与外延是两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内涵”强调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逻辑性,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外延”则强调事物的外在数量或范围,揭示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交叉,完整地反映整个事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双一流”建设的内涵集中体现为中国特色,即要创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没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此,有必要明确“中国特色”的基本内涵。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办学方向。任何国家的高等教育都是依托于特定的生产关系,植根于所在国家的政治体系和所处文明的文化基因,具有鲜明的国家民族属性。具体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其一定要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土壤,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并逐步发展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弘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 的 主流意识 形 态。二是治理模式。大学治理与其办学方向一样,受到所在国家政治制度、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大学治理模式,即使同一国家不同大学的治理模式也各不相同。我国的大学治理主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力四位一体的治理模式是一种适合我国国体、国情的先进治理模式,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制度优势。[4]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大的特色是拥有一批行业特色型高校,而国外高校更多的是综合性或理工类高校,从这个角度讲,“双一流”建设需要更加重视行业特色高校作用的发挥,这部分高校比其他高校都更加需要特色化发展,更能彰显中国特色。

“双一流”建设的外延体现在世界一流上,即要创建一批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办出中国特色,但得不到国际认可的一流大学也不能称作世界一流大学,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出中国特色的同时,在评价或衡量大学发展水平的核心指标上要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总而言之,“双一流”建设要厘清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内在逻辑关系,将高校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二)牢牢把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其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最初的人才培养功能到科学研究功能,再拓展到社会服务功能,高等教育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从广义上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都是为社会服务,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服务功能伴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高等教育

始终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同向而行,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也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经验。“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其根本使命是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需要,这是“双一流”建设最根本的发展逻辑,也是我国高校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5]从国家层面来说,要科学把握“双一流”建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加强顶层设计,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最根本的评价标准,引导高校把论文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地上,这与把论文写在世界科学的高峰同等重要。从高校层面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既基于国家重大目标和重大战略、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学科建设,又要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趋势和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来凝练学科方向、构筑科研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能简单唯论文数量、获奖成果等指标而定。特别是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行业特色高校,学科特色突出,因行业而生,服务行业而兴,引领行业而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引领行业发展的使命更加迫切,唯有在“双一流”建设中更加凸显引领行业发展的使命担当,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总之,高校要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只有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之中,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称之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三、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维度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双一流”建设既是对我国高等教育“985工程”“211工程”的承继,更是对高等教育的再谋划和创新[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审视供需矛盾与困境,从历史、实践、价值三个维度厘清高等教育的发展脉络,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的功能与作用,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一)历史维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国家振兴的宝贵经验

“双一流”建设的历史维度就是要将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放到历史进程与事实中去了解和检验,其对科学阐释和丰富发展“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在实现国家振兴过程中,一个拥有发达的高等教育的国家,一个拥有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国家,或在科技和创新上引领世界,或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引领方向,或在国家处于发展低谷时扭转局面。以美国为例,其作为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和创新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拥有最发达的高等教育、最庞大的世界一流大学群体。从美国的强盛与发达的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反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地位或优势的国家无一不是高等教育发展落后的国家。高校作为拔尖人才、高新知识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聚集地,因其占有决定国家竞争力的人才权力、知识权力和科技权力,进而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总之,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支撑的国家是没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难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文化繁荣、民生改善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高等教育无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7]。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世界一流大学对国家强盛具有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党和国家做出“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基于高等教育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不可或缺的重要性的历史考量。

历史经验表明,强国必先强教育。要切实把高等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把高等教育事业与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打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二)实践维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撑引领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实践维度就是要将“双一流”建设置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作为一项实践着的伟大事业,动态地认识和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实践活动,在实践发展中不断支撑引领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特别是要靠高等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为此,要深刻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定位、历史使命和任务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作用从过去的“全面支撑”转向“率先引领”。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更加迫切;二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高等教育支撑能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三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带一路”倡议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更加迫切;四是应对国际高等教育激烈竞争,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水平大学,高等教育深化自身改革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七个战略”和“十八个强国”建设,可以说,每一个战略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如果没有高等教育的人才、科技和服务做支撑,这些“强国”建设都难以完成。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国家战略和目标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新的历史发展方位,进入了以提升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新阶段,加快了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新时代赋予高等教育新的光荣使命,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自觉肩负起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使命,以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历史责任。“双一流”建设正是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对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实践需求。

(三)价值维度: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价值维度就是考虑“双一流”建设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即回答为了谁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双一流”建设体现了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价值目标。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就是高等教育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奋斗目标,说到底,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就是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有选择、更有竞争力、更有特色、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二是彰显与人民共享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红利的价值准则。“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公平为导向,更多地聚焦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高校,科学合理规范高层次人才流动,在各级各类人才计划申报中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的倾斜力度,实现东部高校与中西部高校共享一流师资、一流学科平台、一流教育资源。不断优化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布局,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行业高校和地方院校不可或缺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成果和红利。三是坚持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价值指向“双 一流”建设始终坚持服务导向,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高等教育支撑作用的发挥,以实现不断提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最终目标,彰显“双一流”建设的人本精神。

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四维路径

新时代赋予了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新使命,指明了“双一流”建设的新方向,要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的目标,就要抓紧抓好教育教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重要任务。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师的第一职责是教书育人。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本分,是“双一流”建设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最核心的标准。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拿出真招、实招,切实解决人才培养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

一是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实现招生、培养和就业一体化、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一体化。具体而言,要深化高校专业供给侧改革,准确把握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动向,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着力打造“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示范基地”。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专业结构、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挂钩,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妥善处理“成人”与“成才”的关系,促进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一体化运行。打造本科生与研究生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体化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二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加强顶层设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创业实践环节,探索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培养模式。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园等,联合培养适应行业产业未来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三是持续推进课堂革命。大力推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翻转课堂等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实现高等教育教学的“变轨超车”。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要求,持续加强质量文化建设,以本科教学评估和专业认证为抓手,切实将质量要求内化为高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5]

(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双一流”建设的基石

人才资源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最为关键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把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放在各项建设任务的首位。事实上,人才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一流的人才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大学。在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如何打造一流的人才队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其一,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更加凸显培养。引进的关键是延揽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的重点是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要把人才引进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避免出现“学术孤岛”和“水土不服”,努力打造高峰人才队伍。[7]其二,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软环境,促使一流人才冒出来。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养需要有适宜人才成长发展的土壤和温度,而不是统一的高端人才培养大纲和必修课程,这就需要由人才政策、科研团队、文化氛围、科研仪器等共同构筑的一流软环境,促使各类人才凸显出来。[8]其三,坚持人才分类评价,引导各类人才各尽其才。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根据各类各层次人才的岗位、职业和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人才评价标准。特别是在人才评价中要将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服务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指标,列入各类各层次人才计划的重点考虑范围,引导各类人才积极投身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坚持服务导向,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双一流”建设从根本上讲是国家的战略需要,不能仅盯着学科评估或大学排名,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来优化学科布局,深化产教融合,以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

一是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争取产出一批重大的原创性成果。高校要瞄准世界科技最前沿,集中攻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技术难题,凝练研究方向和技术创新中的科学问题,要依托重大科研项目,抢占前沿理论研究和基础研究的制高点,争取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学术竞争力和科学理论创新能力。二是加强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提升高校服务政府决策咨询能力。高校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一批汇聚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高端创新平台或研究中心,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全方位联系,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部委的科技战略,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在服务政府和行业产业发展的思想库、科技库、人才库作用,为服务国家战略决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9]三是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能力与辐射能力。高校要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建立行业专项关键技术研发平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主动与企业合作组建团队,借助企业优势,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实现互利共赢。同时,要注重创新性成果的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推动高校成为引领行业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基地。四是着力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培养各类急需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密切跟踪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方向的发展,着力打造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大力培养工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 经济社会发展。

(四)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引擎,体现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家国情怀和世界眼光,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世界水平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和中国担当。毋庸置疑,国际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提升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顶层设计。牢固树立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将国际化服务贯穿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筹考虑。着力构建由学校统一领导,外事部门归口管理,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联动,广大师生、校友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外事”工作格局。二是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优化国际化战略布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优化合作形式,深化合作内容,推进高校在全球范围的战略布局,形成面向未来、放眼全球、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国际合作战略布局,让中国声音、中国话语、中国标准逐步得到世界的认可,取得在世界高等教育范围内的话语权。三是着力推进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科学研究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入海外优秀教学资源和国际认证评估,开设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与水平的专业课程,同时,要大力促进双向留学工作,扩大学生校际交流和赴外实习的规模,不断优化来华留学生的培养和管理。坚持引育并举,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紧缺的海外博士,同时要大力推进本土师资的国际化培养,实施青年教师出国研修计划,真正建设一支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联合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专利技术及组建国际联合实验室,共享前沿科研成果、科研平台等,争取产出国际一流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

[2]吴岩.一流本科 一流专业 一流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

[3]李晓红.回归人才培养本位 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J].中国大学教学,2016(5).

[4]来茂德.中国特色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7(7).

[5]陈宝生.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二十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3).

[6]龙洋.基于“双一流”争讨的高等教育发展根植性问题阐释[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7]眭依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六要素[J].探索与争鸣,2016(7).

[8]谈哲敏.师资队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J].中国高等教育,2016(5).

[9]宁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彰显一流学科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2016(18).

责任编辑:石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