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路径选择必须遵循的若干逻辑
作者:杨胜才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2期

摘 要:在“双一流”战略背景下,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必须遵循战略导向逻辑、学科发展逻辑、聚才育才逻辑、协同创新逻辑、办学根本逻辑、改革开放逻辑、依法治校逻辑和许民为民逻辑等“八大逻辑”,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发展路径选择。

关键词:双一流;高水平民族大学;发展逻辑;路径选择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是以其实力、贡献和声誉等为核心指标在历史竞争中形成的比较优势,具有区域性与类型性双重特征。其形成过程是大学通过发展谋划及自身努力,再加上外在制约因素协同互动的结果。概言之,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的成长过程是内部与外部发展逻辑有机统合的过程。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建设高水平民族大学的路径选择上应该遵循一定的发展逻辑。

一、遵循战略导向逻辑,形成富有民族特色发展模式

1.战略内涵与功能特点。“战略”原为军事学术语,后拓展运用于其他领域,“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1]大学发展战略则是“大学为了实现自身发展所进行的长期的、重大的、全局性的谋划,是大学在现实境况与长远利益视野下选择的发展路径,[2]且具有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性、大学发展的目的性、现实需要的可操作性等基本特征[3],以及明确方向、凝聚人心、理清思路、推动发展的多重功能。[4]从特质与职责来看,大学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遵循“非常规”、“合规律”、“高务虚”的基本逻辑,并构建由战略愿景、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组成,环环相扣、逐级拓展、逻辑严整的谋划系统。而要制定好大学发展战略,必须做好战略分析,借助一定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框架,相对明确大学所处的环境和竞争地位,弄清影响大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并确定大学在发展战略选择上的若干可能性。[3]

2.国际经验与中国方案。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历经多样化、个性化发展,最终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5]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发展模式来看,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与重点发展有限学科发展模式、“巨无霸”与“小而精”发展模式、创新与保守发展模式、秉承传统与适时转型发展模式。也有学者将其划分为“早生内发型”和“后发外生型”两大模式。而“后发外生型”模式所蕴含的成功经验及其面临挑战所做出的对策,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极具借鉴作用。[6]而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建成高水平大学并与世界学术系统对接,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和促进综合国力提升的关键问题。[7]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正处于历史与时代经纬的“交叉点”上,其核心是要处理好国际通行标准与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与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立德树人与科学研究、政府投入与市场驱动等四大关系,关键点则是要建设好基于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去科层化的现代大学治理、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品牌化的校园文化等四大保障体系。[8]研究型大学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的双向关系,构建科教用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引领创新的科学研究模式、协同发展的知识创新模式和效果测评模式等发展模式框架内容。[9]地方高校则要选择大学与社会共生的发展模式,可借鉴国外这类优秀大学的核心理念及发展经验,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通过独建型、依托型、改建型、校企型、远程型等模式推动自身的发展。[10]

3.笃定宗旨与特色发展。“三个服务”的办学宗旨[11]是民族院校的生命线。半个多世纪办学实践昭示,正因为民族院校坚定了办学宗旨,才发挥出其他院校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笃定宗旨既是民族院校持续生存的基本逻辑,也是民族院校加快发展的特殊规律。特色发展,是指遵循民族高等教育规律和民族工作规律,破解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等问题,把握“标准”定格、“质量”聚焦、“特色”书写、“水平”体现的准星,不忘初心、不改衷心、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践行宗旨来定义和丰富“一流”的文化内涵,以促进发展来诠释和标举“特色”的精神价值。[12]

二、遵循学科发展逻辑,重点突出优势更优特色更特

1.学科建设规律。随着现代学科的不断发展,非平衡混沌的特征也愈加明显,呈现出高度分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这对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教学改革以及学科建设均提出了挑战。[13]学科建设要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外在需要和符合教育发展内部规律的前提下,坚持适应性、发展性、系统性、突出重点和特色的原则,找准逻辑起点,推行内因驱动,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内外部条件的综合支持,发扬传统、培育优势、突出特色。[14]从宏观政策层面而言,建设“双一流”的基点是尊重学科发展规律,坚持消除量化思维的科学发展观,推行学科与大学分离的政策,实施学科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大学建设的基点和重心落实下放到学科上,把学术发展的外在驱动变成学术发展的内在驱动。[15]

2.学科建设思路。要使学科建设更好地遵循人的发展、知识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更充分地发挥大学职能,更有效地协调规模、结构、质量、特色、效益之间的关系,实现内涵式发展,关键在于确定学科定位、优化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实施项目带动、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14]克服学科壁垒和知识渗透障碍,在制度机制、结构调整、校园文化、学术组织等方面创新突破。科学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推进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16]将一流本科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质量放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17]

3.民族院校路径。民族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了民族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积累了富有潜力的学科发展优势,奠定了有利的地缘优势和校地合作基础。[18]但由于起点低起步晚,历史欠账较多,办学水平总体还不高,在学科建设上仍然存在结构有待优化、高水平平台不多、高层次领军人才奇缺、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等问题。正因为如此,更需要我们具备精心谋事的高超智慧、用心干事的踏实作风、专心成事的执着精神,按照非均衡、集群化、开放性的发展逻辑,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深化综合改革,发挥比较优势,走选择性追求卓越[19]的精进道路。具体而言:

第一,明确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民族工作规律、学科建设规律以及人才培养规律,立足地方、面向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辐射全国、放眼世界,按照“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开放兴校、依法治校”的总体办学思路和工作要求,[20]以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指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工作创新、国家战略布局为导向,以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和提升服务水平为重心,为促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及共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按照助优扶强、彰显特色、统筹兼顾、整体提高的总体思路,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体系。[18]

第二,确定建设目标及发展方式。立足学校历史传统和特色优势,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和国家战略布局出发,强化学科建设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依据“非均衡、集群化和开放性”发展模式,系统规划、重点建设、错位发展、动态调整,使优势学科率先冲顶,特色学科形成高原,培育学科提质进位,新兴学科实现跨越,形成重点突出、梯队分明、布局合理的学科建设态势,构建点面结合、支撑有力、协同共进、优势互补的学科体系。在建设周期内,优势学科( 或特色研究方向)达到国际知名、国内一流水平;特色学科达到国内知名、区域一流水平;培育学科达到区域重点水平;新兴学科达到一般院校领先水平。

第三,落实推进措施与保障条件。推进措施主要是实施七大工程。一是学科模式创新工程。按照“四个集中”和“六个导向”的逻辑经验,[21]整合资源,激发活力;设立各类学科建设专项,重点投入,全力打造,注重绩效。二是重大项目培育工程。参照国家标准,面向发展急需,遴选重大项目,倾力重点支持,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三是拔尖人才引领工程。明确引培重点,加大工作力度,并在优化结构、激发活力、提升能力、创新管理等方面做好文章。四是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依托学科建设带动专业升级,推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双创”人才培养。五是实施协同创新工程。加强与兄弟院校、科研院所、政府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合作互动,创新合作模式,促进成果转化,构建若干服务型学科专业体系。六是创新文化建设工程。守望大学使命,传承大学精神,提升文化品位,激励各族师生勤修好学之德、妙用善学之法、创建经世之业。七是现代大学治理工程。坚持以人为本、顺应客观规律、合乎法治精神,通过规则制定、制度落实、文化涵养实现对组织成员的方向引导、动机激发与行为强化,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与制度的良性互动,形成以大学章程为基础,以制度激励为主线,以治理能力建设为基本内容的制度文化生态,激发教师的尊严感、学生的自豪感和全体员工的成就感,[22]为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构建跨学科共创、跨学院共建、校部院共管、大部制共抓、校内外共育、产学研共融的创新机制,落实规划指导、组织协调、制度调适、资源调配、环境建设、评估督导、责任落实等保障条件。

三、遵循聚才育才逻辑,构建灵活高效人才发展机制

师资队伍是大学的战略性资源和安身立命之本,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支点。人才强校战略的最终指向是形成高层次人才密集群体、创新活力旺盛的教育系统。[23]

自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第四轮学科评估等重大工作以来,全国高校人才工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竞争态势。民族院校与西部高校均面临着人才竞争白热化、稳才任务显像化、人才成本畸形化、引才风险扩大化的严峻挑战,陷入引才难、违约追责难、续聘待遇降低难、“儿子”“女婿”摆平难的窘境。[24]就高校内部而言,在队伍结构、持续发展、梯队成长、科研创新等方面长期存在短板。究其原因,在于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发展”内涵不足、人才梯队建设机制“可持续”特征不显、人才发展机制“均衡性”不足、管理人才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25]除此之外,民族院校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特殊困扰。在人才引进方面,因学术平台、学科结构和财力支撑等条件的制约,缺乏自信心,畏难不前;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和针对性措施,统筹性、前瞻性较差;在人才使用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依然存在,制约着学校事业的发展。[26]

要破解人才工作的难题,开创“业尽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发展局面,必须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要正确处理学校定位与人才规模、层次、结构的关系,引进、培养与使用的关系,稳定与流动、保护与竞争的关系;要依据社会市场需求,科学规划人才队伍与学科专业建设,营造培养与引进、选拔与储备、使用与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引培——使用——激励的良性运行机制。[27]通过岗位聘任、教师专业发展、评价退出等制度的综合变革,提升人才队伍建设制度体系的科学性;通过团队发展、学科建设与研究人才协调发展和青年教师发展机制的创新,探索人才队伍“有序、均衡、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管理人才专业化建设,提升高校服务效能,优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环境。[25]集中力量重点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注重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中的高端引领作用、内涵驱动作用和交叉辐射作用。

四、遵循协同创新逻辑,提升服务民族地区发展水平

系统整体的最优化必须以系统的各部分在其变化过程中的协同一致为前提。协同意味着既要考虑内部要素的协调,也要关照内外因素的同步。就民族院校而言,在办学定位上,要立足公平和质量,聚焦服务对象。[28]在人才培养上,要对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明确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找准学科内涵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实现彼此有机融入与深度结合;实施分类、错位和转型发展,导引优势学科向国内外顶尖水平逐步靠近,促进特色学科在服务中完善升级。丰富专业内涵,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良性互动,适度扩大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规模,把具有区域特点、民族特色的专业做大做强。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直面深处痛处难处,汇聚各种要素合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注重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人力资源建设上,更加突出环境引才、精准聚才、科学育才、人尽其才,坚持以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待遇留人,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出彩。在大学治理上,依托系统化制度设计,常态化推进实施,以保障学术创新所必需的自治、自由和自律。在软实力建设上,要积极营造具有创新文化特质与要素的文化生态,引导师生志存高远,树立融入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

五、遵循办学根本逻辑,聚焦民族英才培养首要目标

对高等学校而言,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提高质量是核心要义,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29]对于民族院校而言,落实根本任务,就是要站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站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和“五位一体”的总体高度,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高度,准确把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和“办什么样的民族大学、如何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根本性问题,遵循“四个回归”[30]的根本逻辑,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无愧于时代的民族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三个特别”特质的各民族创新型人才。

1.确立培养目标。培养目标设计应更加凸显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要求;对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要求应与社会现实和时代要求紧密结合,更加明确具体,便于把握和操作;注重挖掘优势学科科研育人潜力和激发学科融通育人合力,凸显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的根本指向性和科学发展的可持续性。

2.创新培养模式。把握教学制度、教学模式和人文环境等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在培养模式创新上,更加注重面向社会、学科交叉、实践环节、动手能力、团队精神等。在教学制度改革上,既有“学的规定”,也有“教的要求”,创造条件使学生学有空间、选有余地、践有平台、习有项目。在教学模式转变上,重点解决好“教”(教什么、如何教)与“学”(学什么、如何学) 两大难题,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重视通识课程和双创课程建设,优化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习惯以及实战性本领。在人文环境建设上,高度重视求真向善尚美的大学文化培育。

3.提升师资水平。优秀教授是形成知识至上、真理至上优良教风学风的核心要素。反观国内高校教师队伍状况,从2014年开展的对中国大学教师调查所获得的群体特征和数据性职业特征[31]来看,的确不容过于乐观。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且任重而道远,必须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无论从育人的角度,还是从育师的角度,都需要解决好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铸师魂的问题。

4.培育优良学风。学风培育是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之举。当前学生学习状况总体向好,但由于受社会风气、家庭环境、自身基础、资源供给、学校管理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功利性、浅层性、敷衍性、投机性学习的现象。培育优良学风,一靠系统规划,全面统筹,导引学生如何学;二靠榜样示范,改善教风,带动学生跟着学;三靠激发内生,教育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学;四靠加强管理,督导评估,督促学生必须学;五靠文化涵养,提升品位,帮助学生全面学;六靠家校联合,形成合力,鞭策学生认真学;七靠关心关爱,强化保障,助力学生安心学。

六、遵循改革开放逻辑,激发内部活力用好国际资源

1.以改革添活力。改革创新是推动民族院校内涵发展的根本途径。尽管各校情况各异,但均需找准切入点,选好突破口,完善机制,激发活力,提升效能。改革培养模式,实现教学相长;改革科研体制,克服科教“两张皮”;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打破“三个一个样”的格局;改革治理模式,调动各个发展要素积极性;改革学科体制,优化学科交叉融合组织方式。尤其是在更具“固化的注意力和保持力”[32]的民族院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既要善于突破思想“禁区”,更要敢于突破利益“雷区”。为此,必须确保认识到位、行动同步、作风过硬。

2.以开放促发展。开放是大学的应有之义和组织特征,也是现代大学科学发展的规律性特征,[33]不仅意味着要主动回应和勇于担当“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多元文化背景的创新型人才、树立国际话语权、发挥高端智库”新使命,[34]也意味着要积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和面向国际。面向市场开放,需要重新审视办学理念、办学模式,以及对学校产品的认识,系统观照高等教育规律、民族工作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全面遵循,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区域发展、办学要素的变化走势,坚守育人之本、兴校之基、办学之魂的“不变”,在服务和引领市场的过程中“应变”。面向社会开放,需要将社会服务提升至与其他职能同等地位,将社会服务列为办学目标,纳入发展规划,深化多边合作,聚焦学术社会角色,关注促进公共福祉和社会责任功能发挥,并通过开放设施和传授知识、扩大师生社会参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建立公共关系等多个维度加以实现。面向国际开放,需要在坚持平等性和普遍性、融合性和独立性、开放性和闭合性相结合的实践原则下,[35]强化顶层设计,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内部管理,完善制度机制,创新外事工作,健全来华留学教育体系,形成多维一体、环环相扣的国际化发展链条,积极稳妥有效地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国际交流合作既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也是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民族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仅处于起步提速阶段。为此,要在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师资水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平台、合作方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和加快推进。

七、遵循依法治校逻辑,推进内部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高校层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的现实需要,也是教育层面的重要内容和国家层面的重要体现。纵观高校治理仍不同程度地处于政府主导、学校依附、社会边缘的不平衡现状,政府“大包大揽”、学校“坐等其成”、社会“有心无力”的治理惯常以及治理制度的缺失等,高校治理现代化心余力绌。为此有专家提出,高校现代治理要立足体系、能力和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好“体系不平衡”“能力低水平”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36]

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包括宏观上国家对高校实施管理和微观上高校的自我管理两个层面,且在推进实践中均从制度层面、理念层面和文化层面分层展开,旨在建设一个办学理念契合法治精神、运行体系以制度为支撑、文化系统以师生权利为主导、以科学高效与和谐规范为动力,具有理性、民主、契约、自由氛围的法治化的校园环境[37]。高校推进依法治校十余年来成效显著,然而,由于“人治”传统、资源不足、利益驱动、法制缺失、体改夹生和普法乏力等因素制约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加快依法治校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仍需在强化法治理念、理顺内外关系、完善规章制度、落实主体责任、建立评估体系、防范法律风险、建设法治文化等方面做好工作。

八、遵循许民为民逻辑,扎根中国大地发挥独特功能

许民,是大学理想的皈依;为民,是大学行动的指向。遵循许民为民逻辑,就是要坚守大学的人民性。践行“人民性”,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的发展思路。切实处理好开放与创新、学术与工程,以及发展学术性和践行人民性的关系,确保在创建一流的征程中,既不迷失方向,更能充分激发和释放人才第一资源和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巨大潜能,为中国转型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原创性、支撑性和引领性贡献。[38]

民族院校的创办不仅集中体现了人民性的良好初衷,在办学实践中还充分展示了全面落实的高度自觉性。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院校扎根中国大地、发挥独特功能、遵循许民为民逻辑,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人民性”的办学理念,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笃定宗旨,自觉将学校事业发展的方向、工作的布局,放置到党和国家的战略需求以及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去,在培养具有“三个特别”特质的各民族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中,发挥我国民族理论创新和民族政策制定的高端智库作用,打造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高地,在对外交往中为展示我国民族工作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提供高品位合作与交流窗口等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2]别敦荣.论高等学校发展战略及其制定[J].大学教育研究,2008(2).

[3]胡天佑.大学发展战略的特征及其分析框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

[4]张晓报.大学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功能探析[J].教育探索,2013(7).

[5]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的个性化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7(6).

[6]王建梁,陈瑶.后发外生型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模式述评[J].理工高教研究,2010(2).

[7]王茜.阿特巴赫发展中国家高水平大学建设思想及其中国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8]项仲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范式与中国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3).

[9]张涛,周琳.国家战略需求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模式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10]王保华,张婕.大学与社会共生:地方高校发展的模式选择—从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看我国地方高校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3).

[11]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国家民委所属高校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民委发[2016]113 号)[Z].2016-09-30.

[12]杨胜才.“双一流”战略视野下的民族院校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7(2).

[13]赵文平,徐国华,吴敏.学科发展规律与学科建设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5).

[14]汪勇.遵循规律、突出特色 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式发展[J].公安教育,2013(11).

[15]王洪才.“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J].重庆高教研究,2016(1).

[16]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12).

[17]李艺英,张春萍,孙宝国.一流学科建设助力一流本科教育—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访谈录[J].北京教育,2016.

[18]曾明,刘兴全,薛子帅.民族大学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战略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6(4).

[19]陈达云.民族院校“双一流”建设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20]国家民委教科司.关于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巴特尔同志对委属高校发展改革指示精神的通知([2016]105号)[Z].2016-06-20.

[21]陈达云.高水平民族大学建设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3(9).

[22]张杰.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 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4(22).

[23]阎光才.“人才强校”战略内涵与其实施的现实境遇[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24]甘晖.破解西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7(5).

[25]郑可春.论新形势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J].教育探索,2015(6).

[26]陈达云.民族高校如何加强人才工作[N].光明日报,2016-05-17.

[27]周德义.关于高等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

[28]杨胜才.论民族院校的地位、品位和方位[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

[29]习近平.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EB/OL].[2016-12-09].http: //news.xinhuanet.com/ mrdx/2016-12/09/c_135892530.htm.

[30]陈良雨.高等教育治理主体权责结构的历史嬗变及其评价——基于生态位的分析视角[J].河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31]沈红.中国大学教师发展状况——基于“2014 中国大学教师调查”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6(2).

[32]刘龙洲,廖志鹏.论现代大学制度下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3]靳占忠,王平.开放办学制度化与现代大学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34]樊丽明.中国开放新阶段与大学的使命[J].中国高等教育,2016(5).

[35]丁玲.中美大学国际化实践及发展趋势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36]何慧星,孙松.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高等农业教育,2014(9).

[37]罗丽华.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与展望[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38]郑晓静.论大学的人民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7(5).

责任编辑:石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