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双一流”建设思考
作者:陈达云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摘 要: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吹响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冲锋号。“双一流”建设破除身份固化,强化绩效,注重特色,为民族院校改革发展、提质进位提供了难得机遇。民族院校必须乘势而上,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建设“一流学科”带动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通过学科集群化发展,提升学科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开放办学,对内获得兄弟院校和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和帮助,对外推进学生生源、教师队伍、教育内容及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

关键词:民族院校;“双一流”建设;高等教育发展;学科建设;开放办学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关系民族的未来,高水平教育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方针、目标和要求。“双一流”建设是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工程之后的新一轮支持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工程,吹响了新形势下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冲锋号,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深刻认识“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双一流”建设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需要。

1.世界一流大学是国家强盛的标志。纵观世界史和高等教育发展史,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着与之相称的强大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大多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美国集中了2/3的世界一流大学。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速,各国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为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许多国家相继实施高校重点建设工程。美国依托曼哈顿工程、阿波罗登月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科学工程,取代德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韩国1999年提出一流大学建设“BK21计划”,日本2001年提出“国立大学重建方针”,欧盟21世纪初启动“博罗尼亚进程”,都有力地推动了本国、本地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促进了经济崛起和国家强盛。实践证明,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助推强国。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部署并实施“双一流”建设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2.世界一流大学是国民经济转型发展的发动机。当今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即从连续十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不断优化升级,发展驱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创新必须依靠一流的教育,尤其是一流的高等教育。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高等教育要通过创建“双一流”提升整体实力,聚集优秀人力资源,产出大量原创成果,在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担负更大责任,发挥支撑作用。

(二)“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必然要求。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从在校生总规模来看,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全国在校生为11.7万,2015年达到3700万,位居世界第一,与新中国成立时期相比,高等教育的规模增长超过310倍,增长速度世界第一。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1949年是0.26%,2015年是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截止2015年,全国各类高校共2852所,位居世界第二[1]。伴随着规模的扩张,高等教育正在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与需求随之攀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迫切目标。

2.高等学校建设“双一流”的条件日益成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对高等教育持续加大投入,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进步,一批著名大学的办学水平日渐提高,在自身努力与国家支持下,有望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据《泰晤士报高等教育》2014-2015年世界大学排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位居48、49、193位,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进入201-275区间。QS2015年大学排行榜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7所高校进入世界前130名。高等教育现有基础加上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使得冲击“双一流”成为高校自我发展的必然目标。

(三)“双一流”建设是民族高校提质进位的难得机遇。

1.“双一流”建设破除身份固化,为民族院校提供了争创一流的可能性。在传统的高校重点建设格局下,民族院校由于起点低、底子薄,绝大多数学校的综合实力难以达到重点建设的门槛条件,以国家民委6所直属民族院校为例,其中仅有中央民族大学1所学校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由于高校重点建设存在身份固化的问题,获得国家支持的高校一劳永逸,在政策、资金等方面能够长期得到国家支持,而未能进入重点建设范围的高校无论如何努力,都将面临着与重点建设高校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不利于公平竞争和国家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双一流”建设方案的一项重要创新,就是明确提出要破除身份固化,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方案》支持措施中第一条就是“总体规划,分级支持”,鼓励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建设路径。《方案》特别指出:“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者前列。”

2.“双一流”建设强化绩效、注重特色,为民族院校指明了发展方向。“双一流”建设破除身份固化的同时,强调要“强化绩效,动态支持”,这就突破了原有“985”“211”高校格局,使得更多高校有机会参与到“世界一流”建设中来,充分激发广大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的动力和活力。《方案》指出:“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对于民族院校而言,尽管综合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但在学科特色和特色学科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借助“双一流”建设的政策支持,有望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可见,“双一流”建设不只是少数“尖子”高校的事,原有高水平大学自不甘掉队,努力进入“世界一流”,而包括民族院校在内的“一般院校”也可以努力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上办出特色、争创世界一流或者国内一流。这样我们就能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带动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最终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二、如何认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一)一流大学是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大学。

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而且具有动态发展的特性,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有不同的见解。目前尚未有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和评价标准,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教授认为,一流大学除了要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术队伍、一流的科研教学成果、一流的生源和一流的基础设施,更要有一流的管理。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教授认为,牛津一流大学的理念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二是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三是有良好的人文环境;此外,一流大学应该强调科技与人文学科的平衡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温教授认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最好的学生和最有影响力的教员。斯坦福大学荣誉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认为,成功的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四种特性:第一是“对大学工作的不断认识”,包括对大学的使命、组织架构等不断地进行反思;第二种特性是“教学与研究的辩证关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第三种特性是“学术自由”第四种特性是“大学自我管理和相互竞争的灵活结构”,一所大学要明确定位,以与其他大学区分开来[2]

目前世界上也有种类繁多的大学排行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被称为“世界四大大学排名”。但他们也只是由不同的机构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各有侧重的指标体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客观、公正、全面的,更没有得到绝大多数人的公认。所以《方案》也提出,要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

总之,目前对世界一流大学还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但通常来讲,可以这样认为,所谓世界一流大学就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大学。它们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声誉优,而且它们在大学的很多关键点上都具有卓越性。也就是说,一流大学一定有一流学科、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科研成果和成果转化、一流的人才培养、一流的国际化水平、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与学术环境、一流的社会服务等等。

(二)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关键支撑。

一流大学的特征很多,但其中一流的学科最为重要。学科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是按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知识门类,是知识创新的源头,最能够体现学校发展方向和特色。学科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水平,影响着学校整体的办学实力。所以,学科发展水平是一所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主要标志,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建设的核心。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之路,从学科建设入手取得突破的居绝大多数。管理、经费、生源当然很重要,但一流学科是一所一流大学的中流砥柱。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专业,也就很难吸引到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杨振宁先生认为:“一个大学的某个系能够在全世界各个学校的同一个系里排名进入前20名,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系定位世界一流的系。如果一个学校能有5至10个系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中,它的其他系也不会太差,就可以被称为世界一流学校。”[3]可见,成为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有一流学科的支撑。

三、民族院校建设“双一流”的思考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国家的“双一流”建设为民族院校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机遇,能否把握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在民族院校自身。民族院校必须积极主动抢抓机遇,齐心协力共谋发展,适应新常态,提振精气神,科学定位,精准施策,借“双一流”东风,切实提升民族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

(一)民族院校建设“双一流”的路径:选择性追求卓越。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路径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以牛津、剑桥、哈佛、耶鲁等为代表的历史悠久的老牌世界一流大学,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传统,走的是渐进式发展道路,在传统与变革、保守与开放之间保持一种平衡。第二种是以卡内基梅隆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新兴的世界一流大学,主要是通过选择性追求卓越来实现其目标。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于1991年10月2日,其使命是“通过教学和研究以促进学习,追求知识,特别是注重科学、技术工程、管理和商业课程以及研究生培养,并促进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香港科技大学建校后,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发展举措:一是准确定位。放弃大而全的发展目标,根据自身发展特色和地区特点,定位为“小而精”的名校,力争成为“一所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和服务于地方的一流大学”。二是重视人才。从全球聘请最优秀的教师,到2004年,聘请了1位沃尔夫奖得主,2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4位美国国家工学院院士,2位加拿大院士,6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几乎所有教师都拥有世界名校博士学位。三是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四是聘请具有大学管理经验和国际眼光的杰出人才担任校长。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14-2015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学位居51位,在QS2014年的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科技大学位居40位,发展速度十分迅猛。

民族院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要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一流为目标、学科为基础、绩效为杠杆、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以“一流学科”为目标,深化综合改革,发挥比较优势,走选择性追求卓越的道路。

(二)民族院校建设“双一流”的举措: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跨越式发展。

民族院校跨越式发展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院校的教育规模和办学水平都有大幅度提升,但与其他普通院校尤其是国家重点建设院校相比,民族院校在学科建设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如果继续采用常规的、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民族院校将错过难得的发展机遇,不仅不会缩小,甚至会继续拉大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差距。因此,以学科建设为着力点,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在现实条件下加快发展的理性选择。

1.非均衡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均衡发展只能使事物保持渐进态势,不可能获得大的突破;非均衡发展才能使事物发生质的飞跃,获得跨越式发展”[4]。民族院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和有利于学校整体实力提高的要求,采取适度的“偏好”发展策略,将资源优先配置到那些发展条件较好的学科,以及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使之形成各具特色优势的学科“增长极”,通过这些有条件的学科优先发展所发挥出的辐射效应与扩散效用,带动薄弱学科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学校的学科发展。具体而言,民族院校建设“一流学科”,就是要从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入手,集中资源寻求突破,以点带面提升学校整体实力。

2.集群化发展。支撑一所学校办学特色的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而不是互无关联的几个学科,搭建学科体系的也不是泾渭分明的几个学科门类,而是在优化学科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群。民族院校实施学科集群化发展战略,须围绕“民族”做文章。民族院校50多年来办学实践所形成的传统优势学科,如民族学、民族史、宗教学、民族语言、民族艺术、民族医药等,目前仍然是其办学水平、学术地位和社会贡献的主要标志。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民族和宗教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大根本性热点问题。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论是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必须解决好民族问题。从民族院校办学实际和外部现实需求来看,民族院校应围绕“民族”二字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以形成“集团优势”,提升学科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学校发展。

3.开放发展。首先,民族院校要对国内高水平高等院校开放,对全社会幵放。一是要虚心学习兄弟院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的办学经验,在人才培养、师资培训、干部进修、科学研究等方面争取得到兄弟院校的支持与帮助。二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取得社会的支持与帮助,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主动地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密切合作,实现协同创新。其次,民族院校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要积极推进学生生源的国际化,不断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拓展本校学生参与国际交流与学习的形式和途径。二是要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拓展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访学的渠道,派遣本校教师到国外高校访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三是要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充分吸收和学习国外高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进和翻译相关课程的优秀教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是要积极推进学术交流活动的国际化,积极同国外的高校及研究机构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学术交流,推进民族院校自身的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发布[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6n/xwfb_160407/160407_sfcl/201604/t20160406_236891.html.

[2]周晓慧,霍国庆.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2):67-70.

[3]梅志清.大学要有深厚基础学科作根基——杨振宁与中山大学黄达人校长对话[EB/OL].http://www.southcn.com/edu/zhuanti/zsu80/news/200411101279.htm.

[4]魏晓娜.大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11):68-70.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