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实证研究
作者:韦克平 谢俏静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

摘要:采用《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等工具对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学校2427名学生、对照学校2287名学生进行测量,以探讨其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下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的差异及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对其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结果显示:(1)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试点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学校的水平;(2)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相关显著;(3)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能显著增进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

关键词:民族团结教育;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

一、引言

民族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民族文化所达成的共识与认可。它属于人的社会认同范畴,它的形成由主体的价值诉求所主导。民族文化认同彰显着民族成员共同的社会心理特征,是民族群体和民族国家构形的基础。[1]

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2]

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思想趋同的基础,具有基础性、坚韧性、“自我认同”性的特征。[3]其对于促进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构建文明、繁荣、富裕、和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国家意义重大。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关联着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兴衰与成败,其民族文化认同非常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故本文拟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区域中小学校的测查探讨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场域与一般生态场域下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的差异及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和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及研究假设

(一)文献综述

民族文化认同是由民族文化和认同合取而成的一个概念。民族文化指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缔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认同一词最早由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主要指“个体对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团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4]民族文化认同则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趋同与认可。表现为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归属感、忠诚度和立场感。[5]由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外埠文化随之大量涌入,青少年传统文化认同一度出现严重的危机。为此,学者们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以下将围绕本研究主题,对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其主要观点如下。

1.中华文化认同方面

多数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较高,部分学生的认同水平有待提升。

郑雪莲研究发现,有86%的藏族大学生愿意向朋友介绍中华民族文化,89.7%的学生明确认识到藏传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73%的学生愿意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7%的学生为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员感到自豪。[6]尹旦萍研究显示,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文化的认知度方面得分较高,而对中华文化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方面却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7]冯大彪经研究蒙古族群体认为,总体上,蒙古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同时具有不均衡性。蒙古族青少年的中华文化认同水平(3.956+0.343)高于其他群体的认同水平。[8]

2.本民族文化认同方面

大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度较高,中学生次之,儿童较低。

杨素萍调查认为广西壮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度较高,来自山区的学生得分高于城市的学生,且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9]韩辉的研究结果证实,藏族大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较高,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存在地区、年级、专业、学业成绩上的显著差异。[10]胡发稳研究则显示,哈尼族中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处于中上水平,且随年级递升呈下降变化趋势,年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1]陈世联调查认为,贵州铜仁苗族、三都水族、四川凉山彝族、云南丽江纳西族、迪庆藏族、澜沧拉祜族6-14岁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不高,但总体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度不断提高。[12]

3.影响因素方面

全球化、网络化带来的外埠文化冲击和学校教育的缺失及敌对势力的恶意诋毁是影响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的关键因素。

全球化和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文化样式,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却又思想活跃,加之缺乏明辨是非能力,易于被“新”“异”事物和观念所吸引,从而对中华文化的价值产生疑虑和否认。同时,由于升学率的压力,不少学校弱化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这也导致不少学生对中华文化知之不多。另外,境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极端宗教主义势力和暴力恐怖主义势力在西方敌对势力的扶持下,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不失时机地通过各种渠道对我国年青一代进行文化“洗脑”,宣传西方“自由”文化,诋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使一些青少年认为中华文化落后了。[13][14][15]

4.提升路径方面

加大学校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力度、净化社会和网络环境是提高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的最佳战略选择。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其大批量、高品质的育人功能,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和首选方式。欲使学校教育活动功能最大化则必须加大民族文化知识教学的比重,重构优秀传统文化的协同培养机制,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环境,优化学校课程教育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同时,在校园环境建设上要尽量嵌入民族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校园环境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16]另外,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网络化给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和继承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智能化、易操作、易使用、管理难度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力度对网络进行监督和管理,杜绝一切诋毁民族文化的言行在网络上传播,创新民族文化形象,占领互联网平台。[17]

综上可知,关于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现状、制约因素和提升路径方面的探索,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但在提升路径研究方面多为理论分析,创新教育模式开展实践实验研究的则较少。为此,我们拟对广西开展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的教育模式对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进行实证性研究。

(二)广西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相融合的教育模式

基于对民族团结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广西壮族自治区通过深入研究,依据地区民族特点,融合区位资源优势,提出了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其目的在于增进学生民族文化知识、激发其民族文化自信和促进其民族文化认同的同时,达至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和自觉的民族团结行为。

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主张:把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地方优秀民族文化引入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之中,通过“专项课、学科渗透课、活动课”有机融合的课型熏陶,最终达成对本民族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认知和认同,并实现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养成民族团结的良好行为习惯。具体措施为:(1)顶层设计。[18]认真学习中央精神,研究广西实际,制定地方优秀民族文化教育融入国家民族团结教育新模式。(2)政府推动。政府积极向全区中小学校转发教育部和民委颁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召开全区中小学校校长参加“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视频会议,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区中小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通知》,突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给出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意见。(3)课程建设。教材方面:强调校本教材、地方教材与国家教材相融合,教材内容强调某一民族优秀文化、区域各民族优秀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融合,强调地方民族理论政策、区域民族理论政策与国家民族理论政策相融合;支持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和地方教材,如出版了《广西民族团结教育读本》,收入广西优秀民族文化,介绍广西各民族人民团结一致保家卫国、共同建设家乡的光辉事迹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隐性课程方面:构建民族团结、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园地、博物馆、展览馆。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各校每学期开设10-12节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4)师资建设。由自治区政府出资、区教育厅主持,每年举办2-3期民族团结教育师资培训班,由区内外相关专家负责授课,培养合格的民族团结教育师资队伍。(5)教学活动。以专题课、学科渗透课、活动课三融合,并设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月或活动周,助力学生了解民族优秀文化知识,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研究假设

该项教育活动假设:通过在学校中实施民族优秀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提高各民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按照随机的方式选取广西北部地区GC县、LS县、YS县、中部地区GG市、南部地区NN市与TD县、西部地区HC市各两所学校进行调研,每个县市选取的两所学校中一所为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试点校,另一所为对照学校(即未正式实施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模式的学校)。同一县市区内的两所学校的选取尽量做到师资力量、生师比例、学生来源、民族比例等基本相当。本次调查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5000份,收回4952份。经过筛选,剔除填答不全或明显不按要求答题的无效问卷238份,余下有效问卷4714份。4714人中,男生2185人,女生2529人,试点学校2427人,对照学校2287人,汉族1521人,壮族2189人,瑶族717人,侗族135人,苗族93人,其他民族59人,来自城镇的学生1819人,来自农村的学生2895人,独生子女的学生1206人,非独生子女的学生3508人,五年级学生46人,六年级学生508人,七年级学生1539人,八年级学生1528人,九年级学生1093人。

(二)测量工具

1.《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

在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既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也包含本(我)民族文化认同。中国人的民族认同具有双重性的特点,既对本(我)民族认同,同时也对复合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19]同样在民族文化认同上亦存在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双重认同。因此,在编制测量工具时,我们注重以民族文化认同理论、民族团结理论和测量理论为指导,参照Fa-Wen Hu,Pei Wang&Li-Ju Li(2014)编制的《多民族青少年文化认同问卷》、[20]陈世联,刘云艳编制的《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问卷》、[21]胡发稳编制的《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问卷》、[22]冯大彪编制的《蒙古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问卷》、[23]蔡灿龙,陈秋斌编制的《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表》[24]等文献并融合在青少年学生中进行的开放式问卷所收集到的资料修编成《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和《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主要包括本民族历史故事、语言、生活习俗、民族工艺、民族体育、民族艺术和民族礼节等民族文化内容,比如“我能辨别出自己民族的传统服饰(例如服装等)”“我愿意学习自己民族的语言”。问卷采用likter5级计分方式计分,从1-5分别表示“完全不同意”至“完全同意”。经过初测、复测、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证实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ɑ=0.832)和效度。最终问卷包含22个题项,共4个维度,即民族文化认知理解、民族文化情感依附、民族文化评价态度和对待民族文化的行为选择。本次测量的《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的信度指数(ɑ系数)为0.872,结构效度指数在0.74-0.82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指标为:χ2=1097.565,df=91,χ2/df=12.061,GFI=0.971,NFI=0.948,IFI=0.952,TLI=0.937,CFI=0.952,RMSEA=0.048。以上各项指数指证该问卷在青少年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的测量中是适当的。

《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在结构上与《青少年本民族文化认同问卷》有一致之处,都主要指涉民族的历史故事、语言文字、传统习俗、传统技艺、国学、礼节等,都包含文化认知理解、文化情感依附、文化评价态度和对待文化的行为选择,但具体内容和含义则完全不同,比如“我为中国的优秀文化而自豪”“我认为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等,《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包括的内容是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而非某个单一民族的文化,当然由于中国的历史国情的原因,汉文化还是占有较大的比重。该问卷经过教育测量学分析,最终形成有26个题项,共4个维度,信度系数(ɑ系数)为0.767。问卷以李克特五点计分方式计分,1为完全不同意、2为多数不同意、3为不确定、4为多数同意、5为完全同意。《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问卷》本次测量的信度指数(ɑ系数)为0.785,结构效度指数在0.51-0.89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适配度系数为:χ2=1154.928,df=126,χ2/df=9.166,GFI=0.972,NFI=0.919,IFI=0.927,TLI=0.911,CFI=0.927,RMSEA=0.042。问卷的各项指标说明本次测量中使用的问卷是可信、有效的问卷。

2.《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

研究表明,学校教育具有生产文化和传承文化的功能,同样具有促进文化认同的作用,这是由学校教育自身的教育系统性、目的性和专业性等特征所决定的。[25][26]据此我们编制了《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学校影响因素问卷》,该问卷含一个维度共三个题项,即“我从学校开设的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中了解了更多中国各民族文化,因而增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学校各学科任课老师所讲到的民族团结知识和民族文化知识让我获益匪浅,因而增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学校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教育园地、展览馆、各种活动等让我对中国各民族文化有了更多的认识,因而增强了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等。问卷依李克特5点计分法计分,5-1分别表示“完全同意”到“完全不同意”。该问卷的合成信度是0.872,结构效度在0.61-0.82之间,问卷的信度、效度均较好。

四、结果分析

(一)共同方法偏差的控制与检验

对于使用问卷法可能产生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不记名方式填答问卷,同时对项目的顺序采用随机方式进行排列,以及采用间隔一定时间分开填答问卷等措施。运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因子所解析的方差为16.18%(<40%),表明此次测量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试点校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总体概况

经过一定时期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广西民族地区试点学校青少年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水平如何是人们迫切想知道的情况。为此,我们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试点学校青少年学生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4.511和0.501、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是4.676和0.341。这说明试点学校青少年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度都较高。

(三)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广西民族中小学试点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效果显著,而与其他普通学校相比是否存在明显的差异呢?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对认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进行了总样本和同一区域样本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情况差异分析,结果如表1、表2所示。

表1 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总样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注:“*”P<0 .05,“**”P<0 .01,“***”P<0 .001,a代表试点学校,b代表对照学校。

表1显示,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包括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及各维度)有较大的差异(15.024≤t≤30.215),其显著性水平均为P<0.001,即试点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度明显高于对照学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度。

表2是对同一地区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检验结果。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是显著的,其中,桂北地区GC县和LS县、桂西地区HC市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的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桂北地区YS县、桂中地区GG市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桂南地区NN市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的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01,桂南地区TD县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的本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桂北地区YS县、桂中地区GG市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的本民族文化认同、桂南地区NN市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显著性水平为P<0.01。

(四)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的相关分析

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的差异是哪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呢?这些差异与民族团结教育是否有关系?基于此,对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同一地区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样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检验

注:“*”P<0 .05,“**”P<0 .01,“***”P<0 .001,a代表试点学校,b代表对照学校。

表3 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相关分析

注:“*”P<0 .05,“**”P<0 .01,“***”P<0 .001,a代表试点学校,b代表对照学校。

表3显示,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相关显著(P<0.001),试点学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民族文化认同间的相关系数。表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有增强的作用。

(五)民族文化认同与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性检验告诉我们,民族团结教育试点学校学生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即试点学校学生无论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或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均显著高于对照学校。相关分析则显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学生民族文化认同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为更进一步明确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在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中的有效性,依据温忠麟[27][28]老师的观点拟构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预测变量,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度为结果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M),进行各参数的效应检验。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探讨潜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的一种有效的统计技术,目前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领域均已得到广泛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是将一些无法直接观测而又欲研究探讨的问题作为潜变量,通过一些可以直接观测的变量(指标)反映潜变量,从而建立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它是从微观个体出发探讨宏观规律的一种统计方法[29]。结构方程模型完全克服了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的缺点,其优点是:(1)同时处理多个因变量;(2)容许自变量和因变量含测量误差;(3)同时估计因子结构和因子关系;(4)容许更有弹性的测量模型;(5)估计整个模型的拟合程度。[30]总之,结构方程模型较之于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适用范围更广、结果更加客观、真实,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

本研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多群组分析来检验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两个群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作用于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结构方程模型的群组比较主要用于评估研究人员所提出的假设模型对于不同样本间的数据拟合各参数是否具有不变性,若预设模型(自由估计模型)与测量系数相等模型、结构系数相等模型、方差相等模型、协方差相等模型等的卡方值(CMIN)之差异不显著,则模型(包括模型结构和各测量系数)在不同样本间具有稳定性,反之则存在差异性。[31]本研究只对自由估计模型(M)与测量系数相等模型(M1)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表4数据表明,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青少年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构成的预设模型和限定测量系数相等模型的适配指数均较好[一般认为GFI、NFI、IFI、TLI、CFI的值越接近1,RMSEA的值越小(﹤0.08),说明构建的模型越好[32]],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是合适的。两类学校未限制模型与限制路径系数相等模型的比较,发现卡方值(Δχ2=54.053、Δχ2=69.448)有较大的改变,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01),表明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对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有显著的作用。

表4 两类学校民族文化认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

注:M是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预测变量、本民族文化认同为结果变量的自由评估模型,M1是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预测变量、本民族文化认同为结果变量的限制测量系数相等模型,M是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预测变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结果变量的自由估计模型,M1中是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为预测变量、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结果变量的限制测量系数相等模型。

表5两类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及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路径参数

注:“*”P<0 .05,“**”P<0 .01,“***”P<0 .001,a代表试点学校,b代表对照学校。

表5显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无论是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还是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试点学校均大于对照学校(0.72>0.56,0.69>0.27),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本结果进一步证实广西民族团结教育模式能显著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知理解和情感依附,达成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共识,增进各民族间的团结意识。

五、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1.试点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的差异情况

本研究发现,无论是整体上或是同一区域内,试点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与对照学校相比较均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即试点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度明显高于对照学校学生的认同度。同时,该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对照,该教育模式下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得分均高于相关的大学生[33][34]、中学生[35]和小学生[36]的得分。这提示我们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实践实效是值得肯定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应该意识到这一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实质,在课程设置、师资培养、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方面应做到科学、规范,如此方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7]相反,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走过场、做样子,显然是没什么效果的。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其模式可以是千千万万种,但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依据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特点创新有效的模式。[38]

2.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对民族文化认同作用结果讨论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试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量分别是72%和69%,而对照学校相关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本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量分别为56%和27%,两者的作用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这进一步验证了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模式的显著效果。首先,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属于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所特有的育人计划性、专业性、系统性和目的性使民族文化知识的传播更具权威性和渗透力。[39][40]在学校教育场域下,学生会更主动、更自觉地接纳、同化和建构相应的民族文化知识体系,进而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之辉煌与灿烂,体验由此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其次,该模式的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地区青少年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相契合。该模式的民族团结教育其课程内容为民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团结知识的有机融合,这些内容多数是学生们摸得着、看得见或是亲身经历可体验的民族宗教仪式、民族生活方式、民族生产形式等民族文化与发生于身边的中华文化融合的案例,这更易于激起他们的共鸣,产生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情感依附与认同;[41]这些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强调尽量以有形的物质形式表征民族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这与青少年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具体形象性)[42]相适应,更利于学生对各族文化的认知、理解和情感融入。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这些课程内容强调本族优秀文化、地方各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体地位得以确认,使“我”民族文化的边缘性、附属性的偏见随之消解,相对于“主流”民族文化的自卑感得以消除,代之而生的是文化的自信和民族的自信及民族共同体文化的认同。[43]

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实践其对学生影响的方式是课堂传授、学科渗透、课间活动和隐性教育的有机联动,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及情感的体验,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共同体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意识。[44]该模式其认知过程主张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熟悉到陌生、由具体到抽象,这更符合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融入规律。

(二)结论

综上,本研究的结论为:

(1)试点学校与对照学校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试点学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学校学生的水平。

(2)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与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度相关显著。

(3)民族文化教育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合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学生本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秀玲,马丽.以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对策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16(5).

[2]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9-30.

[3]裴蕾.以中华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J].中国民族博览,2016(9).

[4]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5]李志英.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4).

[6]郑雪莲.西藏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特点及问题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7][15]尹旦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

[8]冯大彪.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综合研究[J].前沿,2018(4).

[9][33]杨素萍,尚明翠.广西汉、壮族大学生文化认同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0][34]韩辉.藏族大学生文化认同结构及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11][35]胡发稳.哈尼族中学生文化认同及其与学校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2).

[12][21][36]陈世联,刘云艳.西南六个少数民族儿童民族文化认同的比较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

[13]高晓锋.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4(8).

[14]冯大彪.中华文化认同的多维探索[J].理论月刊,2017(11).

[16]桂署钦.大学生民族文化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10).

[17]杨光宗,龙亚莉.建构传播少数民族文化新媒体平台的思考——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18]韦兰明.构建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的新探讨——全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研讨会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18(2).

[19]史慧颖,张庆林,范丰慧.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7(2).

[20] Hu F W,Wang P,LiL J. Psychometric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multiethnic adolescent cultural identity questionnaire[J].Psychological assessment,2014(4).

[22]胡发稳,张智,李丽菊.哈尼族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的理论构建及问卷初步编制[J].红河学院学报,2010(3).

[23]冯大彪.蒙古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6.

[24]蔡灿龙,陈秋斌.菲律宾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认同的困惑与策略[J].中国德育,2015(21).

[25]王道俊.教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9):220.

[26]杨育智.论教育功能[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6).

[27]温忠麟,侯杰泰,马什赫伯特.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拟合指数与卡方准则[J].心理学报,2004(2).

[28]温忠麟.实证研究中的因果推理与分析[J].心理科学,2017(1).

[29][32]易丹辉.结构方程模型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0]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7.

[31]吴明隆.结构方程模型:amos实务进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373.

[37]詹先友,杨继军.藏区高等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民族教育研究,2014(1).

[38]青觉,吴春宝.“三化”视阈下西藏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以1158名中学生为分析样本[J].民族教育研究,2015(6).

[39]李静.现阶段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功能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40]黄藤.学校教育基本功能新探[J].教育研究,2006(10).

[41]苏德.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其课程建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2]郅庭瑾.青少年思维养成的心理学分析及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2009(6).

[43]李亚妹.让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J].青海教育,2016(5).

[44]李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0).

An Empirical Study of Youth’s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Field of Ethnic Unity Education

WEI Ke-ping, XIE Qiao-jing

Abstract: By using the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other tools,2427 students in an experimental school of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and 2287 students in a controlled school were investigated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 of students’ level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Guangxi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model on their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school and the controlled school,and the level of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school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led school; 2)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actice of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and students’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and 3) the practical mode of ethnic unity education in Guangxi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evel of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of adolescent students.

Key words: national unity education; teenagers; ethnic cultural identity

责任编辑:胡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