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明晰我国民族文化研究发展的历程、形态和趋势,对凝铸中华民族文化向心力意义重大。文章运用Citespace软件,以1998-2020年间655篇CSSCI期刊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主题文献为样本,通过文献量分析、高被引文献分析、关键词聚类分析、关键词演进分析和研究前沿分析,对国内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总体思路、方法和路径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剖析。研究发现:第一,民族文化认同呈现出多学科、常态化的热点研究态势;第二,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经历了“起步→爆发→常态”的三阶段发展模式,“文化自信”是最热的前沿主题;第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是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根本落脚点。
关键词:民族文化认同;聚类;演进;前沿;知识图谱
一、引言
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身份归属和构建的动态过程,是现代民族国家凝聚力的基础[1]。在任何历史时期,民族文化认同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都至关重要,而在全球化的今天,更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构建和体现维度。当今世界处于剧烈的变动与重组之中,文化格局的巨大变迁致使中华民族文化整合为整体和传统的难度空前加大[2]。此外,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国际政治的显性主题,但不容忽视的是,西方国家依靠其经济和政治霸权,多渠道地、持续性地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恶意丑化,隐性传播其帝国主义暴力知识体系。在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遭遇“客观”与“人为”造成的双重认同危机,引发学界深思。
批评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探讨十分热烈,在诸多学科、不同领域取得卓越成果。大部分研究认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指出民族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3]此外,已有成果亦围绕民族文化认同的逻辑、内涵、伦理和政策变迁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推进,发现国内欠缺对现有研究现状的系统性思考,大部分学者仅从自己学科领域展开研讨,因此,整合所有成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十分必要。本文即采用Citespace工具对民族文化认同领域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厘清当前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趋势。
相比已有成果,本文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突破:其一,以高质量文献为基础,对中国知网在1998-2020年间收录的CSSCI期刊(包括扩展版)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主题数据进行全样本分析,覆盖自1998年顾惠雅发表的首篇文献到2020年郝时远发表的最新文献。[4][5]其二,通过文献计量和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多维度探究民族文化认同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贡献力量。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CSSCI期刊收录了国内大部分高质量人文社科成果,在学术界认可度最高,其收录的文献已经成为学术评价的重要参考。因此,本文从中国知网检索数据,选取“民族文化认同”作为主题,在来源类别中勾选CSSCI(含扩展版),时间跨度自1998-2020年,总共检索到655条期刊文献。因此,将这655条文献数据导出作为研究总样本。
(二)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由美国德雷克塞尔(Drexel)大学教授陈超美开发,具有强大的文献计量功能。这一工具的优点在于依据信息科学和科学发现理论将文献知识的内在结构关联进行图谱化展示。Citespace工具的聚类统计和图谱绘制功能,有助于解决民族文化认同方向研究成果中抽象知识无法具象表征的难点。由于使用的群体逐渐扩大,Citespace软件不断更新,已经迭代了多个版本,本文主要采用较新的V5.7.R3(64-bit)版本进行运算。软件的相关参数主要为:聚类指标、中介中心度和频次等。[6]
三、已有文献现状分析
(一)文献量分析
文献量是评价研究热度的有效指标。根据中国知网收录情况,如图1所示,1998年,民族文化认同开始进入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相关成果的文献量在2004年突破双位数,2005-2016年呈“V”型波动,并在2016年实现峰值,年发文量高达64篇,随后2017-2020年,略有减少,但是年发文量均保持在26篇以上。23年总共发表655篇,年均发表28.5篇。
大部分学者将民族文化认同紧扣国家复兴、民族命运的主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提出“四个自信”,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新的思想高度。学术界积极响应,在相关主题研究方面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此,2016年该领域的文献量最多。从发文量的热度也可以看出,虽然研究的学科、专业和角度有所差异,但是成果目标和价值导向高度一致——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凝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1 “民族文化认同”主题CSSCI期刊年发表文献量
(二)研究作者和主要机构分析
作者共现知识图谱可以直接表征领域内的活跃学者。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图2,从结果来看,总共有406名作者展开该领域的研究,不过网络的节点不明显,所有作者的中心性均为0,即网络密度为0。因此,可以看出,虽然民族文化研究呈现一定的热度,但是大部分研究还处于零散阶段,尚未形成有较强影响力的规模性团队。
图2 主要研究作者知识图谱
重点分析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情况。首先,暨南大学的曹海峰发文量最大,排名第一,他自2013年起累计发文7篇,主要将文化认同和文化产业相结合,在2019年最新发表的文章中,他提出西方国家通过文化“产业化”霸权以“引诱认同”的模式造成中国人的认同危机。[7]排名并列第二的有3名作者,分别是孙杰远、徐平和詹小美,作者单位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和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这些作者的发文量均为5篇,研究方向涉及民族教育、族际交往和政治认同等。吴玉军和韩震的发文量均为4篇,两人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主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哲学展开分析。最后,发文量为3篇的作者有4名,分别是西北师范大学的万明钢、武汉大学的傅才武、上海师范大学的戴晓东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尹庆红。从总体上来看,在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方面的发文量和知名学者还较少,有必要吸引更多的高水平研究者加入。
表1 民族文化认同发文量前十名作者
考察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发文机构,得到知识图谱图3和表2。从结果来看,全国共有365家单位展开研究,其中:中央民族大学是当前研究发文量最大的单位,已经积累了16篇高质量的论文成果;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排名第二,发文量为6篇;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两家单位的发文量均为5篇;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均为4篇。从研究单位来看,主要机构以高校为主,所有发文机构的节点强度均为0,相关结果同发文作者具有一致性,进一步说明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具有必要性。
表2 民族文化认同发文量前十家作者机构
图3 作者单位知识图谱
(三)高频被引文献分析
设置Citespace软件的参数为Top N=20,Top N%=15,可以得到高被引文献的条目。一般来说,高被引文献是研究样本中的典型代表,可以作为研究主题热度的指标之一,文献的被引频次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的创新性和影响力。表3统计出了民族文化认同领域内的十大高被引文献。目前,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被引718次,由贺金瑞和燕继荣于2008年联名发表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该文厘清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对比加拿大、美国、前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文化实践,指出我国在制定少数民族政策时强化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8]排名第二位的是《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文,被引616次,由韩震教授于2010年发表。该文认为在民族主义被激活、国家文化遭遇认同危机的世界背景下,多民族的中国必须强化国家认同的地位,以避免族群认同高于国家认同的现象,倡导求同存异,强调民族之间的“我们”性,减少彼此的“他性”特征。[9]排名第三的是西北师范大学的王亚鹏博士2002年发表在《心理科学进展》的文章《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该文基于“认同”的概念和嬗变,剖析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变迁过程中,我国少数民族群体出现的多民族融合和文化认同困境等现实问题,并借鉴西方国家在民族认同发展与文化适应方面的理论模型,提出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重组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社会心理学的策略关注他们深层次的文化心理需求。[10]
其他7篇高被引文献分别是:①石中英的《论国家文化安全》;②万明钢和王亚鹏合作的《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③王沛和胡发稳发表的《民族文化认同:内涵与结构》;④麻国庆的《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⑤詹小美和王仕民的《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⑥袁娥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⑦韩震的《论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详情见表3。
上述高质量的文献虽然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展开民族文化认同的分析,但是在论述的思辨性方面具有共性。这些研究从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的关系出发,提出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实践策略。当然,由于所有研究均是对特定历史阶段的考量,对于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需要随着具体时代背景和物质经验的变迁而动态更新,以实现与新时代“同频同振”。
表3 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十大高被引论文
四、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一)热点关键词分析
在某段特殊的时期,被研究人员予以关注、高频出现在文献中的主题词形成了热点关键词。Citespace根据一定的算法可以计算出热点关键词的被引频次、中心性等,中心性是衡量主题重要性的关键指标。表4统计了民族文化认同的热点关键词情况。
从结果可知,当前研究最热的六大关键词分别为“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民族文化”、“全球化”、“中华文化”、“多元文化”,这些关键词的中心性都大于0.2。其中“文化认同”的被引频次为14,中心性高达0.74,“民族认同”的被引频次为12,中心性是0.49,这说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研究十分密切,研究两者的关系特征具有重要价值。从时间上来看,热点关键词的形成自2000年以后开始引发关注,这与全球化加速同步,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同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带来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冲突。因此,“全球化”(中心性0.22)、“中华文化”(中心性21)、“多元文化”(中心性0.21)引发广泛关注不足为奇,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要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基于此种蕴藏文化自信包容性的逻辑思路,一方面,对西方文化予以批判性地吸收,关注的重点包括“民族主义”、“域外文化”、“东亚文化圈”、“欧洲一体化”、“文化霸权”等;另一方面,增强文化自信的底蕴来自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民族关系”、“华文文学”、“同化主义”等主题同样成为有价值的研究领域。
表4 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热点关键词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将所有的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分析,相关参数设置情况为:将数据的节点类型勾选Keyword,数据筛选Top100、阈值为Top10%,并且网络裁剪采取Pathfinder的算法,通过选择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和Pruning the sliced networks进行图谱绘制。最后得到图4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Modularity Q=0.3749,同时,Silhouesse S=0.8927,这说明图谱的聚类效果明显,得到有效的聚类。
从图谱来看,总共出现了96个关键词,主要有13个聚类。如图4所示,字体大小反映关键词的多少,聚类效应与字体大小呈正相关。依据聚类大小,统计得到前十大关键词:#0:国家认同、#1:文化认同、#2:民族文化认同、#3:全球化、#4:民族文化、#5:中华文化、#6:中华文化认同、#7:多元文化、#8:中华文化意识、#9;他者。从这些关键词的聚类可以看出,有的类别强调研究对象,例如“民族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意识”等;有的突出内容,比如“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等;有的突出时代特征,比如“全球化”、“多元文化”等。因此,学者们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将通过前3个热点聚类分析进一步管窥当前的研究热点。
1.国家认同聚类
由于跨国商业、旅游、留学和学术交流等引致的空前规模的人群流动,同时受到互联网时代畅通便捷信息渠道的影响,人类被“混置”在复杂的思想、信仰和文化中,国家身份认同被很多人重新界定,引发思考热潮。[11]在开放多元的时代,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交织融合,具有复杂的辩证关系。影响这种关系的因素具有多样性:一方面,种族的政治地位、族群数量、空间分布等客观外在环境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民族的整体经济水平、教育普及程度和历史文化积淀等内在因素具有显著影响。[12]
国家认同问题一直是国别研究和民族研究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俄罗斯的政治话语描述中,对于国家的“自我”特征出现了新的矛盾和冲突。例如,在政治层面,普京等国家权力高层试图削弱意识形态话题,但是在宗教层面,却又将俄罗斯定义为“最大的东正教国家”。这种矛盾的身份认知也影响了其对“他者”的判断。[13]同样的国家认同矛盾在英国也长久存在,尤其在“苏格兰独立”、“英国脱欧”等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2014年,苏格兰独立公投失败,2016年,英国开始公投脱欧,却也诱发了“北爱尔兰独立”的声音,虽然截至2020年,英国已经脱欧,苏格兰独立依然未通过,但是,在这种反复公投的运动中,隐藏着深刻的国家身份认同危机。根据英国《卫报》的某次调查,英国人在对于自己到底属于哪个人群方面存在较大分歧,有40%左右的人坚持自己的爱尔兰人身份,20%左右的人界定为北爱尔兰人,仅有20%左右的人承认自己的英国人身份。由于缺乏统一的“想象共同体”,英国公民的国家身份认同纷繁复杂、矛盾重重。[14]在中国民族史与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研究中,研究者已指出,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有强烈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如容美土司是具有强烈国家认同的少数民族代表。在政治层面,容美土司具有国家一统的概念,拥护土司制度;在文化层面,当地吸收儒家思想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国家主流文化影响深远;在地理空间上,容美土司属于封建王朝赐予的“疆土”,其具有保持国家疆域完整的属性;在身份认同层面,容美土司将之与其他维度交织融合,形成了高度的国家认同观。[15]
在国家认同研究方面还有一些从身份变迁、心理机制、行为关联性等角度展开的探讨。[16][17][18]这些研究深刻认识到国家认同的重要性,对于充分理解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下如何处理好国家与民族、国家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2.文化认同聚类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理想主义的民族融合模式,由于文化认同的差异,民主共同体面临多元文化相处、合作与凝聚力形成等问题。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文化多样,建立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的民族共同体是团结民心、凝聚力量的重要途径。[19]
在文化认同的具体内容方面,有的学者从电影媒介、音乐舞蹈、饮食文化、体育文化等类别阐述。肖艳华(2019)以电影作为文化的视听符号,分析“城市意象”的传播和刻画。她选取贵州民族文化作为专门素材,展示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像和饮食文化习惯,描述了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冲突下的城市空间意象,力图剖析其成因并予以深刻反思。[20]闫桢桢(2020)钟情于对音乐舞蹈的艺术形式研究,她以《东方红》的审美策略来分析国家认同和记忆钩沉的理论框架。《东方红》属于完整的艺术文本,在叙事手法和艺术表征方面独具特色,是中国革命历史时期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清晰勾勒和完美艺术实践。[21]文化认同具有深层次的身份特质,位迎苏和李新蕾(2019)将《风味人间》这部全球热播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中华美食蕴涵的文化认同价值,揭示饮食文化与国家、自然、族群的密切联系。[22]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体育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万晓红和王海明(2017)认为民族体育文化认同有助于促进国际经贸合作。通过数字技术的驱动,建立多种体育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空间,可以减少彼此的文化隔阂。在数字空间内,“自我”和“他者”情感认同升华,价值理念容易达成一致。[23]
上述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视觉角度探讨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但是最终的落脚点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无论是电影文化认同、音乐舞蹈文化认同、饮食文化认同还是体育文化认同都是中华文化认同的实现载体。文化认同是深度心理层次的认同,对于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足轻重。
3.民族文化认同聚类
民族文化认同是内化于心的精神动力。“增强文化认同是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根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点。随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民族文化认同是增强“四个自信”、提升文化自信力的关键途径。李武装(2011)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文化认同的多种模式,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的迈进引发民族文化认同危机,寻求有效的减低“危机事件”概率的方法是中华民族需要重点思考的难题。[24]分析已有文献,大部分研究将民族文化认同作为背景,同价值观、语言安全和幸福体验等结合,探究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方式。田夏彪(2017)认为民族文化认同的功能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具有一致性,即引导、鼓励我国所有民族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自觉认同、积极实践。[25]吴慧(2019)认为语言文字是国家主权和人权的重要内容,由于全球化浪潮的巨大冲击,部分语言文字退出时代舞台,因此,确保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安全是有意义的研究课题。[26]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民族身份认同需要持久推进。赵科和杨丽宏(2019)以Phinney的量表分析发现民族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具有显著影响。[27]
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进民族文化认同是当前大部分研究的共识。对民族文化的继承、发扬、创新是个长期、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遵循民族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持续有效推进。
图4 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Cluster View)
为了进一步呈现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关键词聚类网络,改变Citespace的网络布局设置在layout选项下Visualizations中选择t-SNEView,得到关键词聚类的网络图5。从图谱的网络结果来看,总共聚类15个类别的关键词,同Cluster View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这说明聚类分析的结果具有稳健性。
图5 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t-SNE View)
(三)关键词演进分析
Citespace软件的Timeline视图可以反映民族文化认同的演进路线、形态与规则(见图6),主要依据关键词的中介中心度来显示有关的数据标签,关键词所处的位置表示相关主题文献的发文时间。
由图6可知,根据关键词的密度和横线的粗段:(1)1998-2004年,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初级探索阶段;(2)2005-2013年,民族文化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3)2014-2020年,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成熟稳定阶段。这种现象与上析文献量分布特征相吻合。同时,经过聚类分析,呈现了10大热点聚类主题下的不同关键词的动态变化历程。通过Timeline视图的方式可以直观地显示民族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关键词的发展和演进历程,有利于梳理不同历史条件下相关成果的内在传承关系。
1.1998-2004年,初级探索阶段成果演进热点。根据图6,在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主要围绕“#1:文化认同”“#2:全球化”“#3:中华文化”“#4:民族文化”4个聚类所呈现的一些热点关键词,例如“民族传统文化”“族群”“多元主体”“文化开放”“中国学派”“全球化”“华人二三代”“域外文化”“华人文化圈”“华文文学”“文化适应”和“民族心理”等。
这个阶段累计文献量只有30篇。于1998年4月发表的《维护认同,超越认同——兼论藏民族文化建设》是最早的一篇论文,讨论了藏族经济建设中的民族文化认同陷阱问题,指出要尊重藏民族独特文化的特点,充分注意协调经济与环境、社会、个人的互动关系,保持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28]人类学辨析、文学评论、历史鉴赏是之后研究的主要方向。麻国庆(2000)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全球化视域下的族群认同、地方文化的张扬和跨国文化圈的认同进行深入辨析,指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可以为世界文化增加色彩。[29]周建江(2003)对民族文学中的作家研究感兴趣,他提出在民族政权下,有必要解决民族文学作者的国家、民族和文化认同问题,要避免简单通过“爱国与否”来判断,而是要通过全面分析其所有的思想变化来检验其创作成果的价值。[30]唐丽芳(2004)在香港处于后殖民时期、多种文化相互对抗的复杂背景下,选取《霸王别姬》和《胭脂扣》两部典型历史题材电影来识别香港人的文化感情,同时探讨香港文化的基本定位。[31]
1998-2004年是国内学者对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萌芽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加速,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全球化贸易促进中国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交融,这阶段的研究成果将重心放在外来多元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如何保持开放包容性,以及民族文化如何强化特色、引导华人提高身份认同等方面。这阶段的研究具有开创性和鲜明的时代性。
2.2005-2013年,快速发展阶段成果演进热点。在这一时期,与民族文化认同相关的高质量论文呈“井喷式”增长,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有281篇,占总样本的42.9%,实现了年发文量由各位数到两位数的增长。从图6来看,这段时期的聚类主题“#0:国家认同”“#1:文化认同”“#2:全球化”“#3:中华文化”“#6:中华文化认同”“#7:多元文化”和“#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密度大,这说明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具体的关键词包括:“民族分离主义”“亚文化”“新疆大学生”“国家建设”“文化撕裂”“中国武术”“文化境遇”“国民认同”“公民意识”“心灵沟通”“中国通史”“民族语言”“和谐社会”“国家构建”“国家认同危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
在这8年间,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最重要的文献成果的演进路径为:2005年:《民族主义的话语形式与民族认同的重构》→2006年:《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认同》→2007年:《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2008年:《试论民族文化认同的“软实力”价值》→2009年:《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2010年:《民族认同的精神文化内涵》→“2011年:《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2012年:《和谐社会背景下藏族大学生民族与文化认同实证调查研究》→2013年:《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政治认同》。这8篇文献分别从话语形式、民族认同的建构、民族和睦相处、文化软实力、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一体化路径、藏族大学生、政治认同方面串联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方向的知识演进的关键脉络。
3.2014-2020年,成熟稳定阶段成果演进热点。随着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在理论内涵研究方面的深入,认同实践中也积累了大量的案例和经验,该领域的研究已经呈现常态化的态势。在这6年间,总共发表CSSCI期刊论文346篇,截至2021年2月13日,单篇被引量最高132次,单篇最高下载量6859次,题目为《心理学视野中的文化认同》,由董莉、李庆安和林崇德合作完成;最新的成果出现在2020年11月,由郝时远发表的关于文化自信的研究,下载量已达2167。在这个阶段,高频关键词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传承”“多元一体”“族群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和“民族共同体”等。
这一阶段对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特色在于一方面继续保持对政治认同、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等核心主题的探讨,另一方面还重点引入民俗、诗歌、绘画、宗教等艺术形式同民族文化认同融合,极大地拓宽了研究的边界。孙艳红(2020)以太清词为对象关注满族民俗文化书写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认同现象,细致剖析太清词中物质、社会和精神民俗的书写问题,揭示了民俗文化的文学史意义。[32]郝会肖和任佳佳(2019)考虑傣族经典诗歌《召树屯》在译介和传承方面存在的断流风险,从视觉、听觉和传播方面分析多模态翻译模式的建构,强调民族文化价值建构的过程。对《召树屯》的多模态译介有助于增强傣族同胞的文化认同感,演绎瑰丽民族文化精华。[33]黄海燕对墨西哥画家弗里达·卡洛(FridaKahlo)的自画像作品展开了评述,指出这些作品通过自由的审美表现民族文化的底蕴。[34]蔡江帆和张可佳(2016)研究了滇西景颇族传统的宗教信仰在社会发展中的变迁历程,旨在解决由于急遽变迁带来的少数民族人民的身份认同方面存在的疏离感问题,并提出了在宗教信仰中的“多元通知”模式。[35]上述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视野和范畴,深入推进民族文化认同融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角落,增强价值共识,提升民族凝聚力。
图6 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关键词时间线共现图谱(Timeline视图)
(四)研究前沿分析
虽然前面的关键词分析可以准确爬梳过去和现在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热点及历史演变,但是对于未来的研究前沿或者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还难以把握。借助Citespace的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对未来研究前沿进行预测。这种预测的工作原理在于依据Kleinberg最早提出的突现词监测算法对特定时期内高频增长的关键词汇准确识别得到突现词。
图7是根据Citespace软件中Burstness得到的6个关键词突现图,随着时间的推移,热点突现词由绿色变成红色,部分词由红色再变成绿色,红色线条的长短代表该突现词出现的时间。“全球化”“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认同”是2006-2020年间出现的6大突现词。“全球化”出现在2006-2008年,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只有3年,但是词汇热度达到4.28,与全球经贸环境因素密切相关,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转移了学者对“全球化”的注意力。“国家认同”的突现期为2011-2015年,词汇热度为5.19。2017-2020年的突现词有2个,分别是“文化自信”、“中华文化”,词汇热度分别为6.51、4.19;2018-2020年间的突现词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文化认同”。这说明自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内学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根本,自觉形成了围绕这一大主题的系列研究。
2020年,“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反全球化”的逆流抬头,甚至出现部分西方国家“污名化”中国的现象。但是,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影响力显著提升。政治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属性,所以可以大胆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关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认同”作为突现词的热度还将保持下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图7 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
五、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0年间以“民族文化认同”为主题的655篇CSSCI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展示与剖析。从整体来看,国内学者对该主题研究深刻,成果丰硕,核心内容包括: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论、内涵、价值体系、域外观点、案例经验、历史演变、实践路径等诸多方面。这些研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生态,对于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具有启发性。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研究者的研究仅仅局限于本学科的方法和范式。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是个复杂、系统的时代主题,有必要倡导和探索跨学科研究的新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交叉融合多学科,不局限于某个具体学科领域,将所有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相关的高质量文献成果进行整合、梳理,探讨该话题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动态。取得如下研究结论:
第一,民族文化认同是当今学术界常态化研究的热点。以民族文化认同作为切入点探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成果十分丰富。在社会学、民族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均有大量成果产出。当前研究的主题以人文社会学科的高校科研人员为主,代表性的人物有曹海峰、孙杰远、徐平、詹小美、吴玉军等。研究实力较强的单位包括:中央民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主流机构。
第二,通过高被引文献和热点关键词统计,民族文化研究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成果,但是研究的专注度和纵深度有待提升。从高被引文献来看,2008年贺金瑞和燕继荣论发表的《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2010年韩震发表的《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两篇文章,被引频次都大于600,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热点关键词看,只有“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中介中心性大于0.45,其他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均小于0.3,这说明相关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分散。
第三,从关键词聚类来看,民族文化认同的热点集中在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全球化、中华文化、多元文化、他者等方面。这些成果的背景和侧重点虽然各有不同,有的从宏观层面,有的从微观视角,但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具有共性。大部分研究的起点是中华民族,从理论上科学界定民族文化认同的概念、内涵,这是所有文献的主要逻辑起点。国家文化认同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是国家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一致的民族文化认同观、培养共同的家国情怀是已有研究的共有落脚点。实践路径的目的在于增强民族团结、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凝聚力。
第四,从关键词演进和前沿分析来看,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经历了“起步→爆发→常态”的三阶段发展模式,“文化自信”是最热的前沿主题。根据关键词时间线图谱,1998年、2005年、2014年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时间节点。从1998年4月顾惠雅最早发表《维护认同,超越认同》以来,民族文化认同研究逐步走向成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愈渐浓厚。根据突现词评价,“文化自信”是最热的突现关键词,热度值高达6.51,自2017年起至今一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学术界充分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多模态视角探讨增强“文化自信”的可行路径。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和挑战并存。民族文化认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和纽带。进入历史新时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保持战略定力需要在继承与开创中持续延展。基于此,现对未来关于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组建跨学科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民族文化认同研究是个系统工程,必须突破单一的学科壁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学、文学、历史性、统计学等诸多学科融会贯通,取得更多高质量、标志性前沿成果。
第二,加深新的历史情境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世界经济衰退明显,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国各民族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外部环境剧烈变动下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值得从全新视角进行探究。研究者们需要驰而不息、与时俱进,立足新时代,挖掘新思路,实现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有效提振。
第三,推进对西方国家思想和价值体系的剖析。西方发达国家依然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秩序方面起主导作用,资本主义的政治、媒体、文化工作者在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强势的话语权,并极力维护其国和其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要站在全球视野的高度,加深“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的研究,力争让世界听到并接纳更多、更有力的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卫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缘何重要[J].人民论坛,2019(7).
[2]班秀萍,王克.全球化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之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20(10).
[3]姚文帅.文化基因:国家认同价值生成的逻辑[J].学术界,2016(9).
[4][28]顾惠雅.维护认同超越认同——兼论藏民族文化建设[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5]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6).
[6]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7]曹海峰.全球化视域下文化认同建构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
[8]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9]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0]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1).
[11]于海涛,张雁军,乔亲才.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认同内容及其对群际行为的影响[J].心理科学进展,2014(5).
[12]马风书.集体身份认同与统一国家的建构——关于多民族国家统一问题的思考[J].文史哲,2015(6).
[13]孔桥雨.俄罗斯国家认同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9(4).
[14]陶翀,饶从满.英国人国家认同建构中的公民教育:作用考察与背景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8(11).
[15]葛政委.多维视野下的容美土司国家认同内涵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5).
[16]刘丹.全球化时代的公民身份变迁与国家认同的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2(6).
[17]秦秋霞,于海涛,乔亲才.全球化时代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5(5).
[18]王伟,姚威.我国跨界民族身份认同与行为关联性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H县与X县的哈萨克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3).
[19]路娟.民族共同体视野下文化认同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9).
[20]肖艳华.电影媒介中民族文化的表达与认同研究——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视角[J].贵州民族研究,2019(11).
[21]闫桢桢.身体的记忆政治与文化认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审美策略[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3).
[22]位迎苏,李新蕾.全球化视野下我国饮食类纪录片的文化认同建构——以《风味人间》为例[J].中国电视,2019(9).
[23]万晓红,王海明.以数字技术驱动和建构丝绸之路民族体育文化认同[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11).
[24]李武装.文化现代化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认同”辨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
[25]田夏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文化认同向心力[J].教育文化论坛,2017(5).
[26]吴慧.全球化场域中的语言安全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3).
[27]赵科,杨丽宏.民族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和主流文化认同对少数民族学生幸福感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19(5).
[29]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30]周建江.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民族文学研究中有关作家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民族文学研究,2003(3).
[31]唐丽芳.认同与排斥的悖论——从《胭脂扣》与《霸王别姬》看香港文化定位[J].江汉论坛,2004(11).
[32]孙艳红.民族文化认同与太清词的民俗文化书写[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
[33]郝会肖,任佳佳.多模态视阈下傣族叙事诗《召树屯》英译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9).
[34]黄海燕.画镜中人——析弗里达·卡洛自画像中民族文化认同及现代女性意识成长轨迹[J].美术观察,2014(1).
[35]蔡江帆,张可佳.宗教信仰结构与民族文化认同——以滇西景颇族原生性宗教信仰及其变迁为例[J].世界宗教文化,2016(1).
责任编辑:胡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