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冯雪红 张文文来源:《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3期

摘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不仅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中华民族认同具有深远的意义。学界有关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较为丰富,已有成果主要集中于中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各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时代命题中体现的中华文化认同、全球视域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等几个方面。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爬梳,以期为今后学界研究的开展提出可供参考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璀璨明珠,也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各族群众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心连着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应积极倡导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不仅是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认同,而且是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和基础。这不仅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关系到国家统一、经济建设、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近年来,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著作较少,论文居多。代表性著作有徐杰舜等著《中华民族认同论》,舒坤尧著《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研究》,詹小美著《民族文化认同论》,杨建义著《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等。截至2019年12月31日,在中国知网以“中华文化认同”为主题跨库检索,有451篇相关文献,其中,期刊论文348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8篇,报纸论文30篇。本文主要就已有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论文予以梳理分析,为学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有关中华文化认同概念界定的研究

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中华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有利于学界全面、科学地阐释和理解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和作用。何为中华文化认同?很多学者予以解释,但在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异。崔治忠认为,中华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思想之根、情感之源,是56个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团结进步的文化基础[1];何燕楠等认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即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支配行为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是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自信心[2]。张鹏利从中华文化认同的四个维度指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就是人们在中华民族文化上达成了共识,实质上也就是人们在心理层面上认同了中华民族文化,即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这四重维度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共识”[3];金德楠从价值逻辑、问题逻辑、方法逻辑界定中华文化认同,认为“中华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性体认,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延续中华民族文化生命的精神基因”[4];王希恩则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二是民族间相互的文化认同;三是中华共性文化认同[5]

显然,很多学者阐释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不仅有利于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体现了中华文化认同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有关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推进中华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从现状、原因及措施等方面予以探讨,尤其是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占了较大比例。

(一)对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原因及措施的研究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是积极向上的,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困境。李刚认为,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呈迷茫状态、持冷漠态度,并且长期遭受传统文化糟粕部分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规律、营造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长效机制、丰富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内容和形式、健全中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协同机制等[6]。刘高宏认为,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总体水平较高,但也存在情感认同功利性较强、认知认同较为狭隘、行为认同投入不足、认同存在不平衡等问题。所以,各高校为提升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需要夯实中华文化教育的思想根基、构建中华文化教育模式、打造中华文化教育多元载体[7]。程为民等认为,大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方式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涵,但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知和类别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体系、融入实践育人体系、融入文化育人体系;在高校课堂教育中,应积极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8]。金鹏则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当考虑时代背景、文化环境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创建文化对话和交流平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9]

(二)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有的学者独辟蹊径,从新媒体视角探讨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陈丹丹认为,不断引导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新媒体的时代需求,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并且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作用[10]。贾思远认为,部分大学生在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上出现非理性倾向:对主流文化价值观认识弱化、对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对西方外来文化盲目趋从,并有针对性地指出:“应当积极引导网络舆论、树立正确导向;推进网络舆论环境与高校新媒体环境的协同共促;进一步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对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进行有效监管”[11]

(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地区稳定发展、各民族团结都发挥着巨大作用。郑雪莲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展现了西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特点和问题,从西藏大学生对汉语言的使用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分析中可以看出,西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较强,同时他们对中华民族文化和藏族文化有着双重认同[12]。不少学者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杨海萍指出,新疆是多种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新疆大学生是新疆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主力军,是新疆实现长治久安的守卫者,更是各族人民利益的维护者。他们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程度事关新疆的长治久安,事关国家的安全和统一[13]。王萌哲认为,在新疆多元文化共处的背景下,强化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新疆地区社会及经济的繁荣和发展、祖国的统一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内在必要性在于: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抵制极端思想渗透;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有助于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14]。此外,一些学者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结合来进行研究,在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中,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过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关注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实践。可以说,当前亟须加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仅要考虑大学生接受中华文化的知识内容,而且要了解本民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有关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而这一基本格局在文化上也有所反映,即“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研究和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有利于加强边境安全和边疆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对各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冯大彪采用问卷调查分析了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认为“当代蒙古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为内容,受到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和社会转型的多重影响。调查发现,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平均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但具有不均衡性。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弘扬乌兰牧骑精神、疏解实际的利益问题、创造更多的获得感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15]。杨玢基于河湟汉藏边缘地区的调查认为:“从历时与共时并蓄的交融情境出发,聚焦次生多元空间场域中民族交融的何以可能;从多元与一体共演的文化构成出发,揆诸多元族群交融关系中的文化认同价值;从多元场域中民族交融的认同指向出发,诠释族群文化交融境遇下中华文化认同的历史语境和社会情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16]王霞的研究认为,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现代化通讯手段的普及,新疆民族地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冲击、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和紧迫性、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消解、宗教文化安全受到全面挑战等现状,从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传承中华文化精髓,走出文化自觉的误区;坚持中华先进文化,把握中华文化认同的正确方向;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文化的多元交融[17]

(二)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不少学者通过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内容的阐释,发现其中也有中华文化认同的体现。周鸿彦认为:“当代羌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主要体现在多民族的边缘地域文化影响下,对多民族文化的欣赏和兼容的文化态度,在中华文明共同体发展进程中的族群历史记忆抒写和对当代中华民族与国家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全球化文化背景下的身份探寻。”[18]黄晓娟则从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作品的视角研究中华文化认同和传承,通过对朝鲜族作家李惠善的《红蝴蝶》、满族作家格致的《从容起舞》等30多位女性作家作品的梳理,分别从文化传统和女性书写、文化认同和传承等角度阐述:

“少数民族女性文学在开掘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剖析本民族文化心理、追寻民族文化之根,既有赞美性的描绘,也有审视式的反思和质疑。加强对多样性少数民族女性文学之间的‘差异性’的关注,有助于为中华文化增添更具飞扬的、有想象力的精神高度”[19]。一些学者则从历史学角度,对各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进行了解读,赵敏的《“上下相继,协和四海”—南诏大理国对中华传统伦理文化的认同》、冯敏的《隋唐时期西北地区入华粟特人的“中华”文化认同》等,均体现了在历史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不仅是吸引和凝聚少数民族的精神力量,而且也为少数民族提供了智慧源泉和情感慰藉。

显然,一批学者从民族文化、文学作品、历史维度等方面解析了各少数民族对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认同的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应当着重考虑民族经济、文化遗产、风俗习惯、乡规民约、口述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四、时代命题中体现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宫丽撰文分析,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命题,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总结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要求,作为党章修正新增内容之一,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深入理解和学习关于新时代如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会议精神,不断地探讨和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须从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认同、遵循文化规律三个层面入手[20]。王福革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古代“大一统”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政治基础;近代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必然;对礼制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形式;对儒家思想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源[21]

(二)“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张恒军、吴秀峰认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多边合作倡议,旨在同各国一道打造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在“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中华文化认同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而且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是促进各个国家在共建共享经济和文化基础上的合作认同,更是人类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对于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应从主体策略、工具策略、利益策略、话语策略四个层面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即以人民交往促进文化共鸣、以语言互通推动认同进程、以经济纽带筑牢认同基础、以文化纽带联结认同结构[22]。王鑫、徐先梅认为:“中华文化认同能够提升我国国际化人才建设‘一带一路’的自信力、能动力和学习力。”[23]于婉华则指出:“‘一带一路’视域下加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具有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加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能够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有助于平衡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4]

此外,不少学者聚焦港台地区文化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香港、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港台地区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很多学者从文化认同的角度研究港台地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从中可汲取一些有益的启示。

五、有关全球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一)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申莉等认为,来华留学生归国后,他们在中国学到的知识、文化、价值观会影响他们今后的政治态度、文化认知、生活习惯。因此,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很多高校的留学生对中华文化存在认知不足、认同不够、了解途径单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增强跨文化意识,开辟“第二、第三课堂”,从而多途径推介中华文化[25]。刘文辉等对暨南大学华文学院73名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留学生华文学习水平、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情况,以及他们华文学习水平与中华文化认知、认同的关系,进而探讨了留学生对华文学习和华文教育等系列活动的态度[26]。客观而言,培养知华友华爱华的留学生,加强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对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国家形象和影响力,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对海外统一战线工作中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彭慧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新时代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着力点[27]。赵秀忠等认为,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认同的关键是推进中华文化认同对他们的影响力,中华文化在同根文化中有着多维的价值取向:中华文明发展史是同根文化的历史依据;中华文化的多元融合是同根文化的鲜明特征;“大一统”理念是同根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合”思想是同根文化的基本元素。针对当前文化认同的现状,在促进文化认同上,海外统一战线应从实现利益连接、增进政治互信、培养报本返始意识、彰显文化标志性元素、传播中华文化等方面着力[28]

六、讨论与展望

通过以上文献梳理可以看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已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学界就中华文化认同的概念以及不同群体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原因和措施等很多方面做出了解释,但大部分研究仍处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或是就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重复性研究,缺少新意。从专业背景来看,作者专业知识的运用及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视角各不相同,这进一步加大了整合已有研究成果的难度;从学科角度来看,大多涉及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学等几个学科,其他学科参与度不高;从研究主题来看,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但是深层次的研究分析不够。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充实和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相关研究。

第一,从研究主题看,应适当拓展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范围。在研究内容上,不仅可以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还可以研究综合性的区域文化、历时性的民族文化等。新时代背景下,不同区域、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应时刻关注国家形势、国家政策、会议精神等,丰富研究内容,并且取各民族文化、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等诸多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用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开展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既要重视理论研究,也要重视实践应用研究。

第二,从研究方法看,应尝试进行多学科方法的交叉研究。有的学者运用认同理论来解释和探讨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作用和措施等;有的学者则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运用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及原因,但问卷分析仅停留在对现象的表面解释,深层次的原因挖掘不够。因此,可以尝试进行多学科方法的交叉研究,采用民族学人类学田野调查法,以详细的个案访谈资料呈现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细节性;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系统、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对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用历史学文献法挖掘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港台地区文化等的同源线索。

第三,从研究主体看,应多维度考虑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来看,一些学者多以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今后,应当充分考虑全国范围内各个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尤其着重考察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这不仅会促进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会推动自治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在对中华文化认同进行的研究中还应关注研究个体的外在因素: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教育水平的程度、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普及、社会机制的改革,等等。

第四,从研究视角看,应适时更新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视角。时代在发展,要与时俱进,开阔视野,适时更新研究视角。在现有文献中,部分学者视角新颖,从新媒体、女性、文学作品等视角关注和研究中华文化认同相关问题。那么,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应关注更具时代性、全面性、创新性的视角,尝试从数字经济的发展、“5G”技术的开发、民族文化的自媒体运营、民族史料的挖掘、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民族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等视角探析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的诸多方面。在创新研究视角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9]

参考文献:

[1]崔治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基于中华文化认同的视角[J].领导之友,2016,(13).

[2]何燕楠,张景书.浅析多元文化背景中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J].前沿,2012,(23).

[3]张鹏利.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民族团结教育理路[J].延边党校学报,2017,(5).

[4]金德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建构逻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

[5]王希恩.中华民族建设中的认同问题[J].社会科学文摘,2019,(6).

[6]李刚.现阶段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困境及对策[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7]刘高宏.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报业,2019,(6).

[8]程为民,熊建生.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状况分析——基于国内十余所高校7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

[9]金鹏.增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路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9,(11).

[10]陈丹丹.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J].传媒论坛,2019,(12).

[11]贾思远.新媒体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感途径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12]郑雪莲.西藏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特点及问题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

[13]杨海萍.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

[14]王萌哲.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5,(12).

[15]冯大彪.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综合研究[J].前沿,2018,(4).

[16]杨玢.中华文化认同:河湟汉藏边缘地区多元场域中的民族交融[J].青海社会科学,2017,(5).

[17]王霞.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5).

[18]周鸿彦.中华文明共同体背景下当代羌族文学创作的文化认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

[19]黄晓娟.新世纪少数民族女性文学的中华文化认同与传承研究——以获“骏马奖”的女作家作品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0]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

[21]王福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文化认同研究[J].学术探索,2019,(4).

[22]张恒军,吴秀峰.“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原则和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9,(1).

[23]王鑫,徐先梅,国佳.中华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国际化人才的中华文化认同意义[J].理论观察,2016,(12).

[24]于婉华.试论“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实现[J].汉字文化,2019,(8).

[25]申莉,韩宪洲.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12).

[26]刘文辉,宗世海.华文学习者华文水平及其与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关系研究[J].东南亚研究,2015,(1).

[27]彭慧,潘国政.新形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

[28]赵秀忠,赵恒.中华文化认同与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

[29]习近平.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EB/OL].http://www.sohu.com/a/251873422_99950525.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Studies

FENG Xue-hong,ZHANG Wen-wen

Abstract:The enhance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dentity is not only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o the identity of the Chinese ethnicity. There are a lot of studies o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n academia, which mainly focus on the definition,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thnic minorities, the theme of the times, and in the global perspective. In this article, representative study results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academic research.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s;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Identity

责任编辑:程紫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