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
作者:岳永杰 刘兆芙来源:《民族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摘要: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既是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需要,也是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民族院校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下各民族文化个体拥有的民族意识、文化心态特点,使其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链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引领中华文化认同,积极搭建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实现课堂系统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多元文化;民族院校;中华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中华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精华,与各民族文化之间有着血浓于水的紧密联系。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精英人才、宣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地,理应成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前沿阵地。民族院校作为国内各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文化场”,1多种文化群在此相遇、相知、交流,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在多元文化生态环境中,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战略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提高振兴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费孝通先生最先提出“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意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2这个“自知之明”就是指要了解、掌握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文化的发展脉络、特色优势等基本问题。文化自觉是当下谈及文化兴国、文化立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的前提要义。要想在全球文化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话语权,提高中华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就必须提高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的文化自觉意识。对来自民族地区的青年学子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一方面能够促使其认清本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之间的血脉关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另一方面通过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提高他们传承、发扬、创新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感,激起其承担振兴中华文化重任的自觉意识,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民族人才支持。

(二)有助于夯实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化基础,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特定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获得需要为其供给养分的文化元素占领人们的精神阵地。民族院校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能够帮助各民族大学生形成共同的文化信仰,筑起抵御各种与中华文化精神相背离的思想文化渗透的精神防线。同时,从战略上,成为筑牢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基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助于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灵魂所在。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中华儿女逐渐养成了诚信友爱、谦逊包容、求同存异、崇尚和合的精神品质,这些品质恰恰是民族院校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要。民族院校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的其他民族文化,在对待其他民族文化时,只有养成包容、尊重他者的品格,才能够在校园生活学习中自由交往和健康成长,在共同的文化认同中成长为民族的栋梁之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民族院校具有较为明显的多元民族文化特性,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势在必行

民族院校的学校定位、办学方向决定了它在学生生源、学科设置、办学模式等方面具有不同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族院校内部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生共存的多元文化环境。

民族院校学科设置民族色彩浓厚,民族类学科优势突出。民族院校成立伊始,就打上了深深的民族烙印,许多学科特别是与民族相关的学科是普通高校所没有的,比如民族学、民族理论政策、民族经济学、民族法学、民族史学、民族医学、民族语言学、民族艺术类学科等,独特的民族类学科的设置为民族院校增添了浓厚的民族色彩。

民族院校的特殊历史定位决定了它的办学模式(教学管理工作、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等)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研究民族问题、关注民族地区发展为主线。这些特色的存在,为各民族学子在校园生活学习的同时,展现本民族文化、语言、传统习俗等提供了空间及条件,各民族传统文化之“美”得以彰显、传播。

因此,民族院校成为了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生共存的多元文化场所。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民族院校的多元文化环境开阔了各民族学生的文化视界,使他们了解了中国民族大家庭中的多元文化;同时也使各民族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之间血脉相融的关系,将中华文化认同上升到应有的高度。

(二)民族院校多元文化环境中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凸显,中华民族意识提升势在必行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作为一种社会类存在物,在物质生产生活中总是要与社会中的其他人建立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形成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关系。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搭建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通过这些社会关系形成对“自我”的认知。关于“自我”身份的认知与认定,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了“镜中我”(the looking glass self)这一概念,4这一概念形象地阐释了“自我”身份认知过程中他者的重要作用,即社会上的其他人对我而言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与他们建立联系,从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反映中不断反观自己,不断认定自我的身份。

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关系过程中,“民族文化身份凸显、民族意识增强”是大部分学生对自我身份反思性认识的突出特点,究其原因则主要是受校园内多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在进入民族院校学习之前生活在语言习惯、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相对接近的地区,文化差异不明显,从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及反映中难以察觉到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界线,因而学生个体在“自我”身份认知过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较为隐秘。当他们进入民族院校这一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文化场”时,文化生活空间发生了改变。来自各民族地区的学生们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互动中感知到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由于“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当某一类别的成员身份变得突显时,人们会主动地在重要维度上夸大不同类别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将同一类别中个体的差异最小化”。5因而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无形之中被“放大”。民族院校部分学生在通过“他者”认知“自我”的过程中文化因素得以凸显,民族文化身份、民族意识得以强化。如大部分民族院校的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互动时会主动询问对方的民族身份,在与好友约饭时会习惯性地思考民族饮食禁忌问题等等。

民族文化身份、民族意识的凸显一方面是进步的表现,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民族院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关注民族问题及了解各民族的传统习俗,这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端。但另一方面如果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文化身份、民族意识不断趋于强化态势,那么就可能会在无形之中筑起文化屏障,不利于各民族学生的文化交流互动、切磋借鉴。

(三)民族院校大学生具有不同的文化心理体验,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文化图景

民族院校是多种民族文化共生共存的“文化场”,校园文化环境呈现出繁杂多彩的文化图景。如何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是大多数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自身成长经历及本民族文化特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院校学生在接触交往时有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心理体验。

其一是“相望不相知”的文化图景,即两个文化群(民族)虽近在咫尺但彼此间互不了解。如果出现这一文化图景,其主要原因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文化主体固守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缺乏兴趣,在学习生活实践中与其他民族同学深入交流与互动不够(见图1)。

图1

其二是“相知不相交”的文化图景,即两个文化群(民族)在立足自我的前提下欣赏、认可他文化,但未曾跨越彼此的文化界线。如果出现这一文化图景,原因则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文化主体能以一种谦逊、包容、欣赏的心态对待其他民族文化,但缺乏借鉴、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意愿,民族文化隔膜依旧存在(见图2)。

图2

其三是“相交相融”的文化图景,即两个文化群(民族)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认真借鉴、积极整合。形成这一文化图景的原因主要是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主体能够在立足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进而主动地将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之处拿来为我所用,不断调整、整合自己的文化背景。抱有这一文化心态的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实践中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动的主动性较强(见图3)。

图3

这三种文化图景背后体现出民族院校大学生在对待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关系时的深层次心理体验,在多元文化环境下有可能出现彷徨、抗拒、欣赏、认可、借鉴、吸纳等多样化心理体验交织交错,构成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文化心态。民族院校大学生多样化文化心态的混合交织,造就了民族院校文化场中错综复杂的文化图景。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院校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基本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引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显然二者之间存在着“魂”与“根”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孕育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内核,因而中华文化认同的关键是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

民族院校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共识、凝魂聚气的重要作用,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引导各民族学生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形成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引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工作。

首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生活问题”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重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毛泽东曾在指导动员群众参加战争工作时指出:“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那么,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忽视,一点也不能看轻。”6动员群众参战就是从思想上改善人民群众对参战的态度,而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生活问题是做好这一思想工作的关键,诚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因此,民族院校各组织部门要积极关心、及时满足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基本需要,进而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文化的认同。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精神指导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与调整工作,发挥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的价值导向作用。社会生活中各项规章、制度、条例无不是由人来设计完成的,规章制度从设想到定型的每一步无不彰显着人的价值选择与判断。“无规矩不成方圆”,在集体生活中,人们必须按照相关的制度条例规范自身的社会行为,从而各项规章制度内涵的价值观念因其强有力的约束力指导着人们与之相契合的价值观念的养成,因而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强有力的价值导向作用。民族院校要有效地利用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导向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制定、调整、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进而使学生在遵守相关制度规定的过程中,逐渐接受、认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引导学生认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二)积极搭建各民族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民族意识增强是民族院校大学生普遍呈现出来的心理变化,属于不同民族文化碰撞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正常现象,但过于强烈的民族意识不利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校内资源搭建多样化的民族互动平台,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彼此互动中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消解民族文化隔膜,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

首先,为了让不同民族身份的同学彼此间交往交流机会增多,彼此间陌生感甚至不信任感减少,民族院校在住宿安排上可采用“混住”的住宿管理模式,以舍友之间的感情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其次,借助举办民族节日庆祝活动的机会使各民族学生在参与中了解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要想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就必须承认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必须给予各民族文化以展现自我的机会,必须承认本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并不相悖而要并育。因而在校园中宣传、展现各民族文化之美是学校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必要途径。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庆祝民族节日已成为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各民族成员通过庆祝传统节日以表达自己的民族情感。民族院校应积极引导民族节日庆祝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们的民族情感得以抒发,另一方面使其他民族的学生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身临其境的体会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参加各种各样的民族节日,使学生们养成理解、尊重、包容、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开放式心态。

(三)重视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课堂教学是一种注重传授专业化知识的教育模式,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依靠课堂教学才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向学生介绍中华文化的具体内容。民族院校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头戏”在于通过课堂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传授与讲解,使其看清中华文化的形成过程,了解自己所属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到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民族院校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把各民族文化融入中华文化相关历史、相关人物、相关案例的教学内容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认清自己所属民族的文化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样会在无形之中增强各民族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除此之外,由于学生们在对待他族文化时有着多样化的心理体验,因而教育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切勿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不顾学生的主观心理感受采用硬性灌输的方式进行“说服”教育,这样不仅不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主观心理特点,然后制定、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做到循序渐进、因人制宜。

其次,课堂教学要与实践教学相联系,在口头讲解的同时也要带领学生亲临现场体验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与中华文化的历史形成脉络,用历史事实支撑、强化课堂口头讲授的效果。国内各民族在历史上经过频繁的迁移、通婚、杂居、交融,逐渐形成了屹立于东方之林的中华民族统一体,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也随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一历史过程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而共同造就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今天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旧址等资源找寻到各民族文化相知相融为中华文化的历史线索。因此,民族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时可以组织学生到相关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旧址等参观学习,使学生们身临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文化与国内各民族文化的一脉相传。

除此之外,民族院校还可以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宣传中华文化、开展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重要窗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化人”功能,对学生人格品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作用,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可以通过校园文化这一重要载体无声无息地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从细微处深化民族院校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认同。

参考文献:

[1]邵士庆.民族院校的“文化效应”分析及其价值引领的教育路径选择——集体主义“价值统摄”的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6,27(02):117.

[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03):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上[M].人民出版社,2012:178,135.

[4]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华夏出版社,1989:118.

[5]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04):5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1:13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人民出版社,1983:103.

Reflections on Enhancing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t Ethnic Universities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YUE Yong-jie, LIU Zhao-fu

Abstract: Enhancing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 for students at ethnic universities is not only the strategic need for improving the soft power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maintaining the security of national ideology, but also the need for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ethnic universities, cultural individual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are characterized with their ethnic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al features which make them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chai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education. Therefore,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the identity of core values should be the guide and the interaction platform for ethnic students should be built up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betwee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 multi-cultures;ethnic universities;identity of the Chinese cultural;socialist core values

责任编辑:次仁曲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