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态势演进、热点论域与未来展望
作者:李乐 王艺桦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20年第6期

摘要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强烈的认同是我们的民族与国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根基与积极引领。文化认同不仅影响个人对文化与归属的认定,还会影响民族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国家安全与稳定。通过对目前国内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评析当前研究景况中的特点与局限,以期为深入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中华文化;文化认同;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方向,是国家意志的精神需要与文化指引,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近些年会议或文章中多次强调要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整合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现状,发现研究存在的问题,探讨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在各领域、全方位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凝聚民族共识,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我国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是当前我国民族工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中华文化认同进行理论探索,不仅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理解与认识,也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和指导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命题。在综观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中CSSCI数据库来源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定量可视化分析,进而梳理、归纳本中华文化认同相关研究的基本现状与发展趋势,拟对该研究作初步展望,为更好地宏观把握研究的前沿演进与研究路向提供新思路。

、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整体态势与数据分析

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华文化认同的学术研究情况,通过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目标数据库,期刊包括核心期刊、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中华文化认同”为主题检索词,时间跨度选择为2000—2020年,截至2020年6月28日,共检索到537条结果,经过筛除剔除书评、会议记录和报告等非研究性文章,获得有效文献510篇,以此作为研究的最终样本数据。

(一)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关键词知识图

研究主要采用Citespace5.6.R5版本软件与Excel软件,对文献进行文本数据统计和可视化呈现。依托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将检索筛选后的文献数据生成Refworks格式文件并将转换后的数据重新导入,设置TimeSlicing时间切片为1年,NodeType选择关键词。通过关键词共现得到节点64个,连线113条,网络密度0.0561,构建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1)。“+”表示节点,节点的大小表示关键词频次的高低、关键词间的连接线的粗细表现两者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关键词字体字号的大小表现节点中心度的高低。

图1 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关键词共现图谱

为清晰呈现,将关键词频次关联度不是很大的连线取消显示,“+”节点代表着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图中最大的节点是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230次)为核心节点,主要有“中华文化”(35次)、“国家认同”(35次)等高频关键词(表1),以“文化认同”为主要场域,与周围的其他节点彼此联系、相互影响。与表1中的数据一致,是对表1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关键词起到对文章主题高度概括的作用,通过关键词出现词频次分析,节点越大,说明为主要研究热点;连线越粗,说明关键词之间的联系越密切。

表1 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0位

全球化同时,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关键词的研究首次被引时间为2014年,研究起步时间较晚、频次较低,但在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高频关键词排名中仍排名前五,与之后的研究主题都有密切关联。对照图1可见,就中华文化认同的聚类连线广泛,如与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多元文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研究不断聚焦,也是近年的热点话题,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具有较强的外延性。

(二)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发展动向

为更好把握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动态发展趋势,运用CiteSpace软件在对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进行时区视图可视化分析(图2),时区图将首次被引时间为关键词节点的显示位置,从而在时间维度上展现中华文化认同整个研究的热点演进与发展变化线索。

图2 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主题演进趋势时区视图(2000—2020年)

如图2所示,从时区图中观察到,可将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从2000—2007年的起步发展阶段看,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主题较为单一,图中最大的节点“文化认同”分布在这一阶段,之后的高频关键词大部分都与之有共现关系,说明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保持一个持续性的状态,后续的研究主题也是基于这一阶段的理论基础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2008—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发展较为密集,关键词聚类的分布与连线从左至右逐渐密集,在数量上呈现递增态势。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加深,强调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关注,学者们对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间相互联系和促进作用开始探析,探究中华文化认同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等,不断衍生出更为丰富的研究主题。2015—2020年的持续发展阶段,国内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主题集中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中华传统文化、文化软实力等内容,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对文化建设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调,这些高频关键词也是当前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焦点所在,与国家形势和政策走向相一致,根据数据与图谱走向可以预判,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可成为国内学界持续探讨的命题。

由数据可见当前中国学术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关注度逐渐增高,相关文章增多,研究主题日益丰富。研究多见于类别型研究,主要有针对不同群体、不同视野以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目前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距离形成一个系统的、严密的理论体系还有很大差距,相比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与扩展。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二、关于不同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一)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高晓锋教授指出,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整体呈积极向好态势,但也存在不认同中华文化的现象,对中华文化认同存在认知、接纳、传播、创新困境,这给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全带来潜在威胁。并提出一是要从树立各民族文化自觉和自强意识,实现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二是坚持经济援疆与文化援疆相结合,加大新疆文化教育建设。三是大力推行双语教育,打破交流障碍。四是推进宗教改革,实现新疆宗教的中国化、现代化与世俗化。五是建立中华文化协同创新示范区,促进与民族交流学习[1]。李伟、丁明俊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回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回族在形成与发展中吸收和学习继承了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并实现了以中华文化认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而这种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及深层的国家意识,对于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重要意义。也促使其在近现代反对分裂、抵抗外敌入侵、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方面贡献了积极的力量[2]。崔榕认为当前影响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因素有五个。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影响各民族对社会制度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度。二是各民族交往互动程度与民族间关系,影响民族情感。三是西方多元价值观念渗透,文化霸权对国家意识形态的侵入。四是民族分裂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干扰,消解中华文化认同力量。五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强弱,影响抵御文化入侵的防护能力[3]。冯大彪将研究对象锁定于蒙古族,进行中华文化认同现状研究。研究指出当代蒙古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受到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渗透以及我国社会转型的因素影响。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状况呈现中等水平,存在着认知与行为相分离的特点;来自不同来源地的蒙古族在中华文化认同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草原文化的认同程度高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4]

(二)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唐晓燕对当代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诉求与认同状况进行分析,指出当代大学生存在中华文化认同危机,具体表现在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贫乏,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与内容的淡薄,对中华民族文化审美观点的偏差等令人忧虑的现状[5]。顾廷方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升研究,通过调研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受到成长背景、社会环境、教育经历以及境内外文化竞争的影响,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水平不一,整体较为乐观积极,但在中华文化价值目标与价值认同方面,存在认同偏差,仍需进一步提升[6]。尹旦萍以某一高校的边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指出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中华文化的情感与意志上较为淡薄,在践行上缺少自觉意识。这种情况是“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冲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诋毁、民族文化政策导向的偏离、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乏力等复杂因素共同影响所致”[7]。王霞、何欢以新疆的南疆、北疆七所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中华文化认同程度的调查研究。从总体上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度较高;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双语”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过好语言关;高校教师要言传身教的影响与教育学生;要丰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开展形式,以学生们喜爱且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通过多途径、多层面学习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8]。王莹莹、张小刚通过研究指出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各维度的认同呈现较不均衡的状态,对中华文化的情感和认知认同高于实践认同。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与其文化程度高低、文化接触的频次、语言能力的高低并不一定与之成正比。因此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必须全方位、长时段地对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9]。赵丹分析社交媒体环境下文化认同的特点与管理困境,指出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冲击,导致价值取向转变、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淡薄,缺乏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学习,网络脱域化效应影响文化认同[10]

(三)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申莉、韩宪洲以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为重点,分析指出当前高校来华留学生存在对中华文化认知不足、对中华文化认同不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途径单一等问题。针对问题,建议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发挥汉语教师的调节作用,帮助海外留学生克服跨文化冲突;丰富课内课外文化活动,多途径推介中华文化,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实现广大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接受与认同[11]。赵宏、张晶认为目前来华留学生在面对语言、文化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差异形成的文化冲突,产生比较大的心理波动,存在“文化休克”的问题,对留学生在交流与融入中华文化方面产生障碍[12]。袁媛、袁张帆指出当前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存在融入型学习动机不足,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多为工具性目的;缺乏系统化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教育课程较为单一简单;对中华文化认识与参与的渠道少等问题[13]。闫丽从文化认同的概念以及华裔留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指出不同文化背景、汉语水平是影响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认为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中华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具有相互积极促进的良性关系,华裔留学生与其他留学生相比有更好的语言学习与实践环境,深入学习中华文化,更应利用文化优势,从认同中华文化开始进行自我综合素质的提高[14]。闫雪莹以对外汉语教学为出发点,并就如何在对外教学中促进多元文化交融、破解文化隔阂、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中华文化储备。二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创新中华文化教育模式。三是拓展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体验,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以及运用新媒体平台,营造良好的中华文化氛围[15]

(四)海外华人华侨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丁和根认为在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影响下,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也受到冲击。化解冲击、提升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渠道就是加强海外华语传播,因为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海外华文媒体以其丰富的议程设置、话语创新形式、独特的受众连接通道,构建提升新时代下,海外华人华侨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16]。李丽虹以“GSM五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华人华侨为对象,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情况研究。通过调查指出,GSM五国华人华侨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较高,年龄、华人代数、祖籍地、汉语水平和汉语使用情况等都是影响华人华侨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因素[17]。郭玉聪对日本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的中华文化认同状况展开调查研究,认为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作为华侨华人社会中坚力量,显示有归化的倾向,但不意味着被同化,绝大多数人仍有中国人的意识,是一种文化意义上中国人的认同[18]。郭蓓蓓指出除了宏观方面的中国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提升外,还有微观层面的全球“汉语热”及海外华文教育的蓬勃发展;侨务部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华文化教育活动,推动新生代华人华侨对祖籍国的认同;华侨华人在居住国的社会地位的提升,对社会的贡献被肯定,这都在各方面影响海外华裔对祖籍国的认同和情感联系[19]。董丽云通过个案研究方式、通过海外华裔新生代阿伦的自我叙事,分析社会语境、教育、媒体等因素对阿伦在地文化认同的建构机制。指出阿伦的描述不仅是个体的困惑,而且是在多元文化场域下,华裔新生代的文化认同建构在不同文化场域的博弈过程。因此要增强中国的国家软硬实力,以立体、多元的新媒体传播中国声音;推动华文教育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发展;提升祖籍文化魅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积极构建新型海外华裔新生代的祖籍文化认同[20]

三、关于不同视野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一)国家认同视野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1.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齐万良指出:“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国大一统不断巩固‘三位一体’、互相支撑,这为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强调维吾尔族对中华文化认同是贯穿历史发展始终的,是维吾尔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选择。中华文化认同推动稳固发展的中国大一统,中华文化联结和确立各民族的价值共识,并以此为团结的纽带,使各民族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机体中[21]。黄基凤强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促进本民族健康发展的文化,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培养国家认同[22]。林炜、杨连生、高丽洁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间相互依存、相容的统一性进行分析。认为民族认同隶属于国家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与组成部分;积极的民族认同为强化国家认同、促进国家发展建设提供精神力量。并指出加强国家认同建设,要高度注重文化认同建设,培育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23]

2.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卫灵认为加强中华文化认同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对连接海外华人华侨发挥积极的纽带作用。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当一个国家没有构建起对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感,甚至存在对共同体文化的排斥力量,国家便孕育着巨大的分裂危机,这是动摇国家实力基础的最大隐患”[24]。彭慧、潘国政分析了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间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指出新形势下海外统一战线工作应顺应中华文化认同的发展趋势,以文化认同促进中华民族认同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以大一统思想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团结和凝聚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团结的基点,使之转换成一种凝聚的力量,紧紧团结和围绕着祖国,为振兴中华而奋斗[25]。董栓柱、董晓钟指出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以此增进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中华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联结着两岸同胞,唤醒民族情感,强化民族与国家认同,构建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在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26]

(二)边疆治理视野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1.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稳固。乔志龙、滕驰认为强固和稳定的文化认同是多民族国家向心力与内聚力形成的心理基础,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维护民族团结的必要前提,是实现边疆稳固的坚实保障,是国家繁荣发展必须夯实的基础。建议从四个方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打破认知障碍、推进语言文字认同打破传播障碍、做好宗教文化的客观认同打破接纳障碍、引导民族文化转型认同打破创新障碍。”[27]王霞指出在全球化的冲击下,边疆文化安全受到严峻挑战,构建边疆文化安全屏障、稳固边疆社会安定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强调中华文化认同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表现形式,国家文化安全又为中华文化认同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基础[28]。方盛胜指出在文化层面,边疆治理影响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边疆治理的职责之一。由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主客观因素影响,边疆各族人民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识不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还有待提高。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文化的活力是我国国家治理和边疆治理实践中的重要使命,要挖掘并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强化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交融[29]

2.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团结。张先亮、戢广南认为文化认同是保障多元文化和睦共处的基础,为推动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加大边疆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引领各民族传统文化。一方面要保障民族文化多样性,另一方面要确保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权,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应超越本己文化,拒绝狭隘、单向的民族文化认同,实现各民族更高层次的融合与发展。要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下学习互鉴,推动各民族在对彼此文化以及中华文化认同中,形成团结稳定的民族共同体[30]。段志忠认为边疆地区民族文化认同对我国边疆地区的国家安全、文化安全有直接影响。通过着重对云南沿边地区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边疆少数民族中存在双向文化认同,具体表现为中华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国家责任关系、族属身份与公民身份、文化冲突、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双向认同”,同时也存在着认知程度低、教育模式不足、价值观缺失的问题。并在现实判断的基础上结合云南边疆地区的特点提出通过经济发展硬环境建设、凝聚价值共识、促进国民教育的发展来增强沿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中华文化认同感[31]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

1.多元文化背景下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冲击。李晓光以全球化视角分析当前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攻击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企图削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二是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出现中断。三是对中华文化认同淡薄,弱化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表达力[32]。石义彬、杨喆、贺程认为在全球化传播语境下,中华文化存在两个方面的认同危机,首先是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缺失,传统的文化象征已经成为一种资源为各国争夺。对民族文化产业建设的忽视,导致缺少具有时代特征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的文化产品。其次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中西文化隔阂与意识形态的对立及由此产生的文化冲突。同时存在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的身份认同危机、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淡化的问题[33]

2.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张恒军、吴秀峰以“一带一路”视域下推动沿线国家的中华文化认同为出发点,认为文化认同是民心相通的关键,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合作基础与前提。从人民交往、语言互通、经济往来、文化联结等方面给出应对策略,强调在推动中华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要保持积极主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文化交往,实现多元文化共生,让更多人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增强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34]。吴慧以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安全和民族文化认同问题为切入点,强调当前语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密切关系着民族命运和国家社会发展。语言安全同样也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内在诉求,影响着中华文化认同。关于汉语言文字也是中华文化认同的一方面,指出当前我国面临“母语地位下降、母语意识薄弱、母语教育被弱化等”语言问题。并建议要有开放的国际视野、理性的态度对待全球化进程中的语言问题;加强语言安全工作,维护少数民族语言及国家通用语的安全;维护语言多样性,处理好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的关系,加强汉语国际教育,继承弘扬中华文化[35]

四、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对策与路径的研究

(一)中华文化认同困境及面临挑战

秦宣指出当代中华文化认同在内外部面临的各种挑战,外部来看面临西方对中华文化的攻击与蔑视、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国内来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先进文化以及社会主义主流价值遭到破坏与冲击,人们社会心理和文化道德出现问题,统一的中华文明受到威胁[36]。陈丽明认为当前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存在建设重点不突出、观念性问题和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等问题,制约了中华文化认同建设的实施。提出从中华文化的结构视角看,要补齐中华文化认同短板、优化结构,增强少数民族文化的认同;从中华文化认同的主体看,要重点关注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与教育;从中华文化认同外部环境看,要内外部并重,加大国际文化交流,在交流中保持理性的文化自信,从外部推动中华文化认同[37]。朱艳君从文化认同的内涵入手,分析当前中华文化认同面临“缺少文化的双向性认同”“对于国家历史的不全面”“认识主流意识的情感缺乏”的主要问题[38]。金德楠分别从价值逻辑、问题逻辑、方法逻辑来分析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找寻实现路径。着重强调要从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理念教育、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美化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社会生活环境与文化生存环境这三个方面来整合多方力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39]

(二)多维视角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杨玢在民族交融视角下提出从三个方面构建中华文化认同:用中华文化认同的顶层制度设计推动民族交融与中华文化认同;在各民族交融的社会生活中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引导中华文化认同由自发走向自觉、由个体走向群体[40]。崔治忠从中华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者联系的分析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华文化在价值层面的具体表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化影响各族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新渠道,同时是加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方式[41]。伏绍宏、李俊霞从内外双重视角对中华文化认同进行分析,指出中华文化认同存在外部认同与内部认同之分。一方面是中华民族作为独立的民族共同体而存在的外部认同,另一方面是来自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即内部认同[42]。宫丽认为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之一,对中华文化指出构建中华文化认同要立足于中国各民族、地域、群体等具体客观实际,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同时要客观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间的共性与个性关系,要在个性中凝聚共识,在多元中强化主流;客观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的广泛性,推动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力与影响力;“客观认识不同阶层文化的差异性及其心理状况的复杂性”,减少阶层文化的差异影响[43]

(三)教育推进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刘和鸣立足新疆社会繁荣稳定,强调在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与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并提出“新疆应明确和提升民族教育主题,加强族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融合,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行为”,以此增强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的认同,维护新疆社会的团结与稳定[44]。郭艳艳通过问卷调查指出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存在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水平较低、对本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增强、对国家主流文化认同的意识弱化、对祖国历史和新疆“三史”认知较低的问题[45]。王霞认为新疆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应充分坚持“一体多元”中华文化认同核心,并着重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中华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教育。培育学生遵守法律与社会道德的优秀人格,培养大学生爱国爱疆的精神。创新认同教育机制,注重改善学生语言和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就业指导,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多方面探索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实现路径[46]。杨海萍在对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当前面临挑战的分析基础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华文化认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良好的认同环境;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出具有强烈爱国情感的公民,强化共同的国家文化的认同[47]

五、对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评析与展望

(一)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特点

综上,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中华文化认同的意义与功能、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以及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研究和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等方面。第二,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对象,在宏观层面针对中华民族全体公民,微观层面多集中于少数民族,且多为青少年、高校大学生。学者们较多关注某单一民族,如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学者以海外留学生、华人华侨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与探讨。从地域上看,多集中于新疆或其他边疆民族地区,而对于其他对象的相关研究则更少。第三,当前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主要侧重于实证分析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并未将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局限于固有范式,中华文化认同的学理依据和理论研究尚待深化。第四,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视角多为社会学、民族学和教育学,部分涉及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还有一些学者关注了某一特殊文化形式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古代思想家、国学等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促进作用,另有一些学者关注了语言文字、传媒、教育、宗教、价值观、历史等方面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为进一步深化该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五,学界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关注度在逐渐增高,但目前相关研究主体以新疆高校、民族院校教职人员和学者为主,学术界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成果数量不多、专著较少,多以论文形式呈现。

(二)未来研究展望

1.进一步明确中华文化认同内涵。准确的概念是理解事物发展的逻辑开端,把握和研究中华文化认同,首先应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达成共识,确定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及表现方式。但是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对此作出准确的定论,这进一步加大了将现有研究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难度。由于学者们研究背景多样、出发点各异,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界定也各不相同。还有的学者在进行相关论述或是调查研究时,并未对其研究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定义和内容进行界定,只有部分学者进行了阐述。

如金荣从海外统战工作的角度出发认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祖国大陆同胞、港澳台同胞与海外同胞在共同的图腾崇拜、共同的历史文明、共同的语言文字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等基础上产生的对共同的生活规律和价值准则的一致信奉是民族凝聚的重要力量”[48]。张恒军、吴秀峰认为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内涵是:°中华民族的自我认同,也是其他国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是促进各国在共享共建基础上进行合作的认同,更是人类在新时代对于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35]。从内容上看,尹绍亭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具体包括共同信念认同、价值观认同、中华传统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生态文明观认同”[49];袁媛和袁张帆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包括对中国历史、语言和传统文化等方面的认同;以及政治认同,包括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认同”[13]。冯大彪认为中华文化认同的内容就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和共同拥有的文化,同时要以批判性继承且与时俱进的立场来审视和把握中华文化认同内容的要义[50]。期望学者们更加明确中华文化认同的定义与内涵,为日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有更深的理解和全面的认识打好理论基础。

对此,本文认为中华文化认同是以从古至今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及精神产品为介质,发挥中华文化的强大内聚力量,实现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和接受,并在此过程中对国家与中华民族产生归属和情感依附,实现文化自觉的社会心理过程。同时,中华文化认同所包含的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不断发展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各族人民未来与时俱进创造的新文化。

2.深化理论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目前关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较多使用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单一研究方法,少数涉及从传播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等角度构建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但较少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就其应有的研究深度、规模和对现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文化安全的保障、新疆社会稳定发展、民族交往交融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作用而言,研究深度和广度有局限,还未达到它应有的高度。因此,应不断深化中华文化认同的学理依据和理论研究,进行更高层面和更具有针对性的研究。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理论层面,要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对策建议,对社会提供有益指导作用。同时,要科学运用研究方法,在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中实证研究方法被广泛使用,但是针对现在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实证研究中采样不够全面,样本不足,问卷设置信效度较低,资料统计分析不够全面,相关性分析较少等情况。因此要制订科学全面的调查方案,获取客观全面的数据资料,对现状的把握和原因的分析建立在准确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避免无相关性的原因分析。

3.拓宽研究视角,丰富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单一化的状况,虽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者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热点与关切问题,以及当前研究对象或地区迫切需要相关理论研究指导,但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如关于边疆治理视角下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多针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某地区少数民族,在研究对象选取集中单一化,研究结果只适用于某一民族或地区,无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研究结果与对策存在推广性的问题,影响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应用效度。未来研究应拓展研究对象,融入更多具地方文化特色对象,改进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将文化认同研究和相关应用学科结合起来,将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与国家、民族发展、社会稳定等现实问题相联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研究的现实应用性。同时,对于文化认同这个变化性较强的研究热点,应将中华文化认同放在文化交融、社会发展、国际变化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统一的、系统的考察。将其置于全球化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以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研讨中华文化认同新时代的价值意涵以及面临的现实困境,就如何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有效应对外来文化冲击,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但不能仅狭隘地关注中华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受到的冲击和挑战。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中华文化认同研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应该是如何增强各族人民的中华文化认同意识,推进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唤醒中华文化自觉。应明确文化认同是维系国家稳固的心理基础,国民对本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感是一个民族国家维系自身统一与延续的重要基础。不只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海外华侨同胞需要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而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意识与情感联系。

4.抓住问题导向,提升研究针对性。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研究、中华文化认同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立足高校进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研究等。例如,当前学者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研究对策上,主要是在国家导向、社会背景、高校氛围、大学生教育等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教育和培育路径进行分析与论证。对策建议往往是“大而全”、较为空泛,具体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建构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实现路径的多维视角,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是为了解决问题。在研究中应该明确研究范围和对策涉及的行为主体,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可细化的对策建议。在明确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内涵的前提下,结合多元文化背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相关论述为支撑,从繁荣发展中华文化、促进民族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维度加强问题研究。

同时,应注重从个人层面探究中华文化认同的建设逻辑。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的相关研究较少涉及个体的培育,或是激发个体主观能动的作用,实现个体对中华文化的自觉归属。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实现路径等形式的如何变化,都要立足于现实的客观实践。最终的意义旨归都是要在教育、学习、环境氛围影响下,每一个接受主体都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知与自觉养成。

参考文献:

[1]高晓锋.新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4,(8):14-17.

[2]李伟,丁明俊.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论中华传统文化在回族形成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12.

[3]崔榕.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27–31.

[4]冯大彪.当代蒙古族中华文化认同的综合研究[J].前沿,2018,(4):82-94.

[5]唐晓燕.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缺失与提升[J].湖南社会科学,2010,(6):141-143.

[6]顾廷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升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8.

[7]尹旦萍.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调查——以Z民族大学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6):41-45.

[8]王霞,何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现状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6(1):38-41.

[9]王莹莹,张小刚.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情况调查[J].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34(3):94–99.

[10]赵丹.社交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引导研究[J].民族学刊,2018,(3).

[11]申莉,韩宪洲.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136-138.

[12]赵宏,张晶.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45-147.

[13]袁媛,袁张帆.中华文化认同目标下的来华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探析——以福建5所高校在华留学生调查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6):11-15.

[14]闫丽.华裔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9):1-3.

[15]闫雪莹.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8,(11):133-136.

[16]丁和根.海外华语传播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建构——论华文媒体的特殊作用与发展进路[J].新闻界,2017,(9).

[17]李丽虹.GMS五国华人华侨中华文化认同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1):148-156.

[18]郭玉聪.神户华侨华人二三代的中华文化认同[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1,(3):33-40.

[19]郭蓓蓓.海外华裔文化认同变化的影响因素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8,(3):58-63.

[20]董丽云.建构与博弈:海外华裔新生代文化认同的场域化形塑[J].世界民族,2016,(2):74-83.

[21]齐万良.中华文化认同探微——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中国大一统的辩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25-31.

[22]黄基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认同培育的内在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22-24.

[23]林炜,杨连生,高丽洁.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多元一体中华文化建设[J].红旗文稿,2015,(11):22-24.

[24]卫灵.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缘何重要[J].人民论坛,2019,(7):130-132.

[25]彭慧,潘国政.新形势下中华文化认同与海外统一战线工作[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6):45–48.

[26]董栓柱,董晓钟.在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J].统一论坛,2011,(6):14–16.

[27]乔志龙,滕驰.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固[J].新疆社会科学,2019,(2):50-55.

[28]王霞.民族地区中华文化认同与边疆文化安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5):46-51.

[29]方盛举.边疆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探索,2015,(6):110-115.

[30]张先亮,戢广南.文化认同: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之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8,(4).

[31]段志忠.边疆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7.

[32]李晓光.文化全球化、西方文化霸权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4,(3).

[33]石义彬,杨喆,贺程.文化认同视角下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危机与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3,(10):193-196.

[34]张恒军,吴秀峰.“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原则和策略[J].出版发行研究,2019,(1):10–15.

[35]吴慧.全球化场域中的语言安全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3):165–171.

[36]秦宣.关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点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6):18-23.

[37]陈丽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个关键点[N].中国民族报,2017-08-25(007).

[38]朱艳君.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路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9,(2):49-50.

[39]金德楠.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建构逻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79-183.

[40]杨玢.民族交融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建构[J].思想理论教育,2018,(1):47-53.

[41]崔治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认同[J].理论导刊,2016,(5):75-77.

[42]伏绍宏,李俊霞.内外双重视角的中华文化认同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14,(2):148-152.

[43]宫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路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1–15.

[44]刘和鸣.对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4.

[45]郭艳艳.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3.

[46]王霞.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2013,(2):78-81.

[47]杨海萍.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10-15.

[48]金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新时期开展海外统战工作的思想基础[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27-28.

[49]尹绍亭.谈新时期中华文化认同[J].云南社会科学,2018,(6):181-182.

[50]冯大彪.中华文化认同的多维探索[J].理论月刊,2017,(11):51-56.

责任编辑:龚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