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
作者:徐黎丽 杨立霞来源:《西北民族研究》2021年第4期

摘要: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之一。这一内涵就是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具体表现为山河依恋、家国情怀和中国心。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可以概括为:满足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心理需要,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界对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起源[1]、内涵[2][3]、建设路径[4][5][6][7]、现实意义等方面,而关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因此,本文拟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入手,论述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

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要内容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认知表达、情感表达和精神寄托之地,有丰富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山河依恋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摇篮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然与“紧实的、边界清晰的领土”[8]彼此相属。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9]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生息繁衍的地方。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祖国高山、河流、峡谷、平原、沙漠、海洋等自然资源的共享性与对外部成员的排他性在心理层面建立了泾渭分明的边界意识,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对祖国领土强烈的归属感,山河依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摇篮。

首先,祖国的山河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物质基础。如,黄河裹挟着大量泥沙冲积形成中下游肥沃的关中平原和华北平原[10],黄河中下游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为其形成以旱地粟作农业为基础的农耕文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11];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两岸及其支流平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是中国的大粮仓,产粮几乎占全国的一半”[12];黑龙江流经中、俄、蒙三国,在中国境内的流域几乎包括了东北的北部大地[13],生长着红松、云杉、水曲柳、黄菠萝等珍贵树种,栖息着驼鹿、紫貂、水獭等野生动物[14],曾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如今成为“北大仓”;泰山“绵亘200余公里,盘卧方圆426平方公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植物性药材333种,动物性药材26种”[15];“五指山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王国’,蕴藏生物种类3万多种,是世界上丰富的物种基因库之一”,“兰花有120多种,其中密生万代兰是国内外特有的品种,花期特长,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与恐龙同时代的‘活化石’——桫椤树随处可见”,“药用植物,如沉香、五指山参、灵芝等,为药用三宝”,五指山还“栖息着长臂猿、孔雀、猕猴等珍贵动物,其中最珍贵的要数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冠长臂猿”[16]。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利用特有的自然资源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互进行着物质交易活动。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各地域、各民族的人们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增强。因此,祖国的山河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物质资源,人们在物质上依赖它,在精神上就自然形成了对它的依恋,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由此产生心理层面的安全感与归属感,山河依恋凝聚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其次,祖国的山河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人文资源,这些人文资源是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7]“黄河流域是本土古人类的发祥地”,孕育的“黄河文化从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起步,途经夏文化、商文化、周文化,时间跨越4000多年,地域跨越数千公里”,内含崇德、亲民、尚合、创新等价值观[18];“长江流域发现了200万年前的巫山人,金沙江水系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四川发现了[距今]4万年的资阳人,浙江余姚市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人,安徽发现了距今约20万年的和县人”[19],这些地域成为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以及宝墩文化等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发源地[20];被称为“天河”的雅鲁藏布江“孕育了藏族”[21],孕育出绚丽灿烂的藏族文化;天山呈东西走向,是中俄、中蒙的界山,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与中亚、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多元文化在这里汇集交融,该山见证了草原文化、绿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演变等等。上述地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宝库,山河依恋表现为各民族同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热爱和崇尚。

综上所述,山河依恋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摇篮。美丽富饶的国土不仅为各民族成员繁衍生息提供了自然资源,也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空间场域,更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交流对话中形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22],地域文化成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宝库。

(二)家国情怀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以家为中心衍生出一整套的情感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家国同构“不仅形塑了中华民族成员在意识深处由小及大的修齐治平意识、由内而外的差序格局思维,也在组织模式上提供了以家庭隐喻为核心的纽带关系”[23],更孕育了基于血缘共同体和地域共同体的同胞意识等情感基础[24]。因此家国情怀是个人多重身份认同的认知体系、心性延展的情感体系和家国同构的价值体系的升华,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内容。

家不仅是个体物理空间上的居所,还是个体情感的归属和心灵的港湾。和有家相对应的是无家,无家则意味着居无定所、心无所归。众所周知,个体大多数在家出生,出生以后也会以家或家族为单位举行许多正式的仪式,逐步构建自身的身份角色,确立自身的价值观念。家乡是家在地理空间、时间纵深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扩展,是个人的“出生地、安身处和人们与之相依为命的自然空间,同时也是父母之邦、祖先之地和心灵归宿”[25],是某一地域或某一人群集体的精神家园,寄托着人们的乡愁。远在百里、千里甚至万里之外的故乡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其精神家园都是在故园故土上发生”[26],所以祖屋、乡音、地方特色食物、民族特色的服饰歌舞、街道巷口都成为精神家园的载体,经过诗人的审美升华被赋予典型性和代表性,寄托着中国人的思乡情结,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因此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凝聚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国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既有现实性的一面,又有精神性的一面。从现实层面来说,老百姓遇到法律纠纷时,认为国家会伸张正义、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遇到天灾人祸时,认为“有国家管”。由此可以看出,老百姓认为国家不仅为生活兜底,还能够让生活更加幸福,这种认识无疑增强了个体的安全感和对国家的认同感。从精神层面来说,国家“体现为一种‘心灵’的渴望与归依,这种心灵机制可以抵御现实层面的兴衰荣辱与利益考量,具有不可移除的忠诚特质和深远持久的强韧力量”[27]。因此国家在人民心目中具有神圣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的精神归宿。中华民族国破家亡的历史记忆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成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最深沉、最庄严的情感表达和价值追求。笔者与曾在西藏阿里军分区某边防部队工作17年的HL(曾是部队干部、现已退役)交谈时听他说,“边防条件非常艰苦,冬天刚泼出去的水都能结成冰。在那样的条件下,17年全靠精神撑着”。当笔者向他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时,他告诉笔者那不过是他的本职工作。国家的职责在民众的心目中可以具体到负责小学生的一餐饭、五保户老人的一间房,同时,民众又对国家怀有一种崇高的责任和深厚的报国情怀。因此,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分量最重的内容。

(三)中国心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旋律

中国心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旋律,表现为中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各民族文化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28]。“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文化兼容汇通,多元融合的结晶”[29],“是整个中华民族可以共同依托、愿意共同传承、乐于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30]。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心表现为崇尚祖国灿烂的文化、同情骨肉同胞以及对祖国山河岁月、风物人情的热爱与赞美。在生活实践中,中国心的表现是学习、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约束个人行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矫正个人的人生目标。

五千年中华文明是润泽心灵、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浸润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成员对中华文化的崇尚与认同是中国心最重要的情感态度。一方面,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崇尚和认同处于自发状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像润物无声的春雨细细密密地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周易》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理念凝结成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生活智慧、道德规范、精神风范和价值追求[31];另一方面,国人随时代变化而去芜存菁、兼容并包,创新、形成、发展了“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体系庞大的中华文明,这些文明成果都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如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抗震、2020年武汉抗疫,十几亿中国人聚沙成塔,战胜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其情感基础是以对骨肉同胞的同情为内容的爱国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对骨肉同胞的同情表现为和睦友邻、助人为乐的生活理念。当前,受到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早先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人情社会逐渐向以利益为基础的契约社会转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离。面对这种潜在的危机,应提倡和践行“同情骨肉同胞”,以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生活在温暖的家庭、社区、城市和国家之中,增强其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寄托着中国人的情谊、观念、思想、信念和信仰,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发挥关键作用。因为“‘精神世界’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东西,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具有某种决定性作用”[32]。下文将从满足个体心理需要、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方面,阐述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作用。

(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从个人心理需要方面来说,精神家园是个人的情感寄托对象,给困顿的人以心理抚慰。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对自我、自然、社会以及国家的认知有助于重新构建个人的生命意义,满足其归属感和安全感。面对生活世界中诸多不确定性给人带来的恐惧和苦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着寄托个人情感、抚慰个人心灵的作用。另一方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指导个人的价值追求,体现个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人的精神如同在荒原上放逐流浪,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有人迷失方向,跌入黑暗的深渊。面对多元思想与文化的渗透、物质与金钱的诱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根据所处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指导个人反思观念、思想、行为、实践活动,更深刻地理解、体验生命的意义,让生活变得更美、更善。

(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主体构建的精神文化系统。“自身观念世界所构建起来的意义世界与理想世界,对现实具有重大的影响和指导作用。”[33]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一个文化价值底线,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基本理念的认同,对做一个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要求和操守的认同”[34]。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发挥着价值评判标准和情感基石的重要作用。

首先,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价值标准。“基本的价值观、原则和情感系统”[35]是精神家园的灵魂,影响主体的价值取向、价值评判和价值行为。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匹配的价值基础,以解决价值标准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核心价值观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指导与规范;在文化交往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有丰富的内容值得借鉴,如“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和位育’几个字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这种‘中和’的观念在文化上表现为文化宽容和文化共享”[36]。因此,以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基石,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就会持续深入发展,出现持久而稳定的和而不同的局面。

其次,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情感基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饱含情感因素的系统,“蕴含着积极的共善价值关怀以维系共同体的存续与发展”[37],将我们对祖国山河和风物人情的独特感受升华为对祖国山河岁月、骨肉同胞和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如果缺乏这种情感,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就不会长久。从古至今,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互通有无、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来我往、互惠互利、交融共生的格局。以此格局为基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经过长期积累,逐步形成休戚与共、守望相助的情感精神系统,这有助于推进各民族在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为新时代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坚实的情感基础。

(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追求,蕴含着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的理念。它在整合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凝练中华文化特征,发挥塑造民族气节、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

首先,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整合多元文化,凝练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都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做基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分散、多元的文化进行整合,凝聚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征,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在文化意识、伦理规范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取最大公约数而形成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如,长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淬炼成“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38];藏族、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人民创作了《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英雄史诗,史诗里的主人公抑强扶弱、造福人民的英雄事迹,凝聚起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保家卫国的思想价值观,等等。这些内容,共同凝结成特征明显的中华文化。

其次,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厚育中华民族精神。“被视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其某些特质必然会从构成这一文化的多种特质的并置中凸显出来。这些凸显的内容或特质可以被看作是思想体系或价值尺度。当我们把某一种思想体系或价值尺度归于某一文化时,就必然意味着文化会以某种方式影响个体的心理,从而使整个群体具有类似的思想和情感。”[39]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思想传统与价值体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系统,这一系统潜移默化的浸润和教育,能够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基本相同的精神气质和情感系统。可以说,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能够感召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融汇中华文化孕育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认同,厚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与伟大梦想精神。

(四)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精神依托。”[40]“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进一步丰富、发展、重塑中华民族精神,培育‘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4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是共同性。”[42]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满足个体心理需要、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情感基础和价值标准以及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三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着精神纽带和心理基础的作用。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个体到各民族再到中华民族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绵绵用力的过程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

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认知体系、情感系统和价值规范等维度整合、规范并形塑个人认知系统,净化、延展和升华个人情感系统,指引、塑造和修正个人价值系统,“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建构共享的历史文化记忆和共享的现实文化形式,从中凝练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43]和情感共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感基础和价值标准方面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给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宏观指导和引领,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内生且不断聚合的共识性价值与共鸣性情感”[44],为获得对“历史记忆、精神文化等共同性”的认识[45]提供了价值规范和情感支持,培育各民族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后,对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来说,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本质是文化认同。文化是一种符号,蕴含着复杂的民族心理和历史记忆构图,基于特定的民族心理和历史记忆构图,形成复杂的意识系统,淬炼出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生活信条和理想信念,凝聚成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共享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精神气质、理想信念、民族心理和历史记忆等方面形成最广泛的共识,获得了对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的认知,从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结语

总之,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之一,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形成的意识范畴系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认知、情感、价值体系,具体来说是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骨肉同胞的同情,是中国人的情感寄托和灵魂归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冲击,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国家建设、民族发展以及个人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抚慰个体精神、构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值标准和情感基石、塑造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来源,成为十几亿中国人民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注释:

①这是本文作者于2021年1月22日在兰州市榆中县和平镇访谈时,GJP所表露的看法。GJP告诉笔者,甘肃省兰州市以外的所有小学都有营养早餐,包括牛奶、鸡蛋、包子、馒头、蔬菜、水果等,而当地的老百姓认为该项惠民措施是国家给老百姓的生活福利。

②这是本文作者于2020年12月17日在兰州市城关区甘南路访谈HL所得的信息。

参考文献:

[1][29]向柏松,袁咏心.始祖神话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起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

[2]来仪,杨莹慧.再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涵及现实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

[3][27][33]青觉.从政治凝聚到心灵认同:新时代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国家的分析视角[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

[4]纳日碧力戈,陶染春.“五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20(1).

[5]王健,金炳镐.“一体两翼”建设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J].贵州民族研究,2020(2).

[6]郝亚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J].西北民族研究,2021(1).

[7]管健,方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结构面向与心理路径[J].西北民族研究,2020(4).

[8][英]安东尼·D.史密斯.民族认同[M].王娟,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8:15.

[9]徐黎丽,韩静茹.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含义[J].思想战线,2021(1).

[10]马世之.黄河流域文明起源问题初探[J].中州学刊,1989(4).

[11]王星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文明[J].史学月刊,2005(4).

[12]杨谷怀,刘海月.2000个应该知道的文化常识[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13]谢凝高.中国的名山大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4]郭崇林.我们的家园黑龙江[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15]黄河志编纂委员会.黄河志:卷十一黄河人文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7:331.

[16]海南史志网.五指山[EB/OL].(2011-08-23)[2021-09-03].http://www.hnszw.org.cn/xiangqing.php?ID=49783.

[17]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9-10-15)[2021-09-03].http://www.gov.cn/xinwen/2019-10/15/content_5440023.htm.

[18]徐光春.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16(7).

[19]李后强,李海龙.从长江黄河“双联体”看中华民族文化基因[J].社会科学研究,2021(1).

[20]冯骥才.符号中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1]丹珠昂奔.丹珠文存:藏族文化发展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14.

[22]周伟洲.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J].民族研究,2008(4).

[23]青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性基础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24]陈纪,章烁晨.家国情怀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北民族研究,2021(3).

[25]彭志.惟不能归,所以远望:中国文化中的“乡愁”——“汲古论坛”第九场综述[J].艺术评论,2020(11).

[26][35]马俊毅.国家建构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基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建构中国话语的理论分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

[28]郝时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21-05-19(13).

[30]郝亚明.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目标[J].广西民族研究,2011(1).

[31]张岱年.中华的智慧[M].北京:中华书局,2017:6.

[32][36]费孝通.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2019.

[34]李宗桂.国学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37]胡兆义,林继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新思路[J].西藏大学学报,2020(3).

[38]马德.论敦煌历史文化的包容精神——对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敦煌等地讲话的一点认识[J].世界宗教文化,2019(6).

[39][英]格雷戈里·贝特森.纳文——围绕一个新几内亚部落的一项仪式所展开的民族志实验[M].李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0]常士訚.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多元文化治理——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视阈[J].学术界,2018(6).

[41]刘昌吉,金炳镐.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11).

[42]丹珠昂奔.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构成、内涵特质及铸牢举措[J].民族学刊,2021(1).

[43]沈桂萍.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国家认同的文化纽带[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44]杨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论域[J].青海社会科学,2019(5).

[45]方晓玲,周娟,宋博瀚.在西藏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原则与路径[J].西藏研究,2020(3).

责任编辑:周信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