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思考
作者:余文兵 普永贵来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战略性任务,是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中仍存在教育主体不足、对象不清晰等问题。必须守正创新,以更加自觉的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推进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主体保障、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守正创新

近年来在国家顶层设计和规划指导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积极进展。[1]但是,作为一项兼具系统性、学理性、基础性、知识性的教学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能止步于政策引导、学理探讨,而应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时代内涵,积极应对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新任务、新挑战,促进时代新人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切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以常态化制度化教育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力量。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是适应新时代民族工作历史方位的应有之义

(一)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内容体系,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提供坚实理论支撑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我国的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在我国民族工作面临“五个并存”的背景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讨论和对现行民族政策绩效和功能的“质疑与反思”,甚至有人把“涉及民族因素”事件归因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把多民族当作“包袱”,把少数民族当作“外人”,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的大汉族主义思想有之。同时,不适当地强调本民族的局部利益,忽视国家的整体利益;过分夸大民族特点,忽视共性特征和一体性联系;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等狭隘思想亦有之。凡此种种,亟待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全面澄清和精准回应。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2]。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新时代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要通过在全社会持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创新研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科学内涵,廓清当下理论上存在的误区、正本清源,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更好地为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二)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实践体系,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上升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党的十九大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这一重大历史性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全局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期,社会转型力度加剧,利益格局变化多样,人口流动渐趋广泛,族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影响民族问题和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进行西化、分化的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民族工作中的不适应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面临的挑战增大。同时各界在认识我国民族问题关系上出现的理论偏差与现实误判,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演变过程的转型性与体制性特征。当代民族事务治理已走向网络化、多样化、自组织的趋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单纯依靠单一主体已经无法攻坚克难,需要从传统的单一主体创新模式向多元主体合作开放的协同创新范式转变。因此,新时代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国家战略来抓,就是要牢固树立“协同观”,运用系统性思维和方法对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机理进行新的思考和把握,通过国家的引导和机制安排,促进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发挥各自的能力优势整合,实现各方的优势互补,克服个体创新方式的不足,有效攻克那些纷繁复杂的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断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有助于完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的话语体系,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5]。在和平崛起的进程中,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但是,在中国融入世界,世界接纳中国的进程中,中国的发展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的“垄断”,这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造成严重冲击,在当前的国际舆论环境中,西方国家把持着舆论霸权,利用历史上形成的话语权优势和手中掌握的国际媒体机构和先进网络技术大肆攻击中国,“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新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轮番上场,甚嚣尘上,极力破坏中国国际形象,打压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空间,阻挠中国崛起。同时,西方学界和主流媒体对中国民族政策的诟病、批评乃至诋毁不绝于耳,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大肆宣扬其“人权主张”,助长了西方反华势力和“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与此同时,新时代,边疆民族地区作为中国面向世界开放的大通道,在共建“一带一路”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在中国如何深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文交流中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失语就要挨骂”。所以,加强和改善我国民族问题的国际陈述,用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话语,讲述中华56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故事,维护中国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尊重和保障各民族人权的国际形象,是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需要不断应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新时代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要深刻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丰富内涵,全面客观呈现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实践,深刻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凝练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理念,展现中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优势,彰显其时代意蕴。同时,深入挖掘中华民族坚持“倡导和谐包容、文明宽容、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的文明理念,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促进沿线国家的文明互鉴;探索促进民族间和谐对话的传播模式机制,创新中国故事传播的载体和方式,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话语体系,维护我国致力于世界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国家主张,提升中国话语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扩大中国“好故事”理念海外传播的国际共识,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提升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系列部署,在各有关方面的努力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譬如,教学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力量开始呈现全国性、多学科性的发展趋势,教育队伍建设成效显著等等。但随着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然存在“认识不够深刻、思想理论有误区、实际工作抓手少等问题”[6],也就是说,作为一项教育工作,[7]在推进常态化制度化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一)教育内容体系需进一步完整

教育活动强调以“内容为王”,即内容的精准性和完整性决定了教育的方向和效果。近些年来,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研究的重视程度持续增强,[8]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构建问题探讨已积淀了一定基础,但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目前研究还不够深入,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整个内容体系仍然缺乏严整,主要表现在:

一是指导思想与学科理论之间存在“两种话语”的区隔。从现实层面看,近些年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发生了诸多重大变化。于此,社会各界开出了各种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药方”,各种思潮暗流涌动。甚至,在教育实践中有存在过于迎合受众需求,对内容随意解读、曲解传播内容。事实上,现有的很多理论表面上解释中国民族问题现象貌似合理,且学术包装很精致,但本质上却与中国实际背道而驰,严重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立场。从理论层面看,一直存在注重论断性理解、缺乏体系化梳理。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成就的形成和发展缺乏从思想脉络上一以贯之的研究,存在只是对已有内容的简单宣传,缺少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为内容,未及时注入新的思想元素等问题。未能有效实现指导思想学理化阐释及其对学科理论和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浸润,致使在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过程中指导思想与学科理论之间产生了 “两种话语”的区隔,[9]导致理论上产生了“层层迷雾”,需要及时廓清。

二是缺乏立足中国实践的本土特色。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而成功开创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使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书写了人类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世界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和谐相处提供了独具魅力和持久生命力的“中国之治”的理想图景。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光辉历程,镌刻着丰厚的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精神,体现着社会主义中国“各民族大家庭”在多元一体框架下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中华民族团结理念,透视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断铸牢边疆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历史实践。但是目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缺乏对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伟大历史实践的高度凝练,存在内容千篇一律,大谈西方“理论”“课本”的现象;同时,在实践中往往拘泥于教科书式的“套路”、依赖于“范式”研究成果,缺少通过比较研究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辨析,致使在教育实践中宏观概括的学理性阐释不够,缺乏触类旁通的思想启发性。当前,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迫切任务就是要用中国实践发展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不断增强中国实践的推动力。

三是对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挖掘不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0]这表明,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植根于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厚重文化底蕴和和历史实践。但是,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中对中华民族共同性阐述不足。不仅缺乏对广博的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比如,对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得不透彻、近代以来在与西方列强对抗中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事实等等),而且对传统中国留给我们的“共同”遗产也提炼不够。历史与现实的脱节,致使在解读中国现象时产生了诸多偏颇或困扰,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话语说服力,不利于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话语体系的建构。

(二)教育主体认知需不断提高

教育主体是指在教育活动中有意识地认识和作用于客体的个体或组织。教育主体的认知程度、总体数量以及个体的理论修养、能力素质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和水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基础性队伍建设,主要依托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民族学(包括民族理论与政策)、政治学等学科培养体系。其中硕士、博士层级的专业人才培养,是传承、接续、充实其教学和科研队伍的主要来源。应该说,在各方的努力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取得了新进展,[11]但是仍然存在不足:

一是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意识不强。如今社会各界虽已形成“民族团结就是中华各族人民的生命线”的共识,但是有些地方部分领导和相关部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意义仍然不够重视,没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走过场”现象仍然存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实际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人员编制安排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常态化和深入性,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及时根据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创新。

二是“知识缺位”问题比较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全新课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内涵丰富。教育工作者须对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知识有全面综合的把握。当前主要承担执行教育任务的广大的教师队伍班底主要有两部分人构成:一是来自原先从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教学的相关教师;二是来自部分从事思政教育教学的老师。从专业结构看,这两部分人本质上都是“非科班”出身。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理论提出后,教育队伍内部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比较突出,在实际执行教育任务过程中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扎实理论基础、专业素养的人不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仍停留在原有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定式中,缺乏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致使教育队伍内部普遍存在自认为中国民族问题 “太敏感”“不敢讲”的窘境。[12]

三是各方资源整合不够,未形成部门合力。从教育组织层面看,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依然存在主体单一,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严重,部门与部门之间在功能定位重叠以及定位混乱的问题,在模式上也普遍存在“小而散”“孤岛”等现象。比如,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之间,存在人员层次、研究内容和资源配置的同质化现象,造成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重复。同一地区的高校尽管地理上毗邻,但同样缺乏有效的协同,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再次,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间合作力度不够,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对地方的辐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方资源整合不足,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工作合力,难以凝练“大方向”和解决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面临的“大科学”问题。

(三)教育对象范围覆盖面需继续扩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一项特殊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始终强调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然而,在教育对象范围覆盖面上始终存在不全面、不均衡等问题。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从横向层面看,一直存在“东冷西热”现象,即民族地区和非民族地区之间、民族院校和非民族院校之间不均衡现象较突出。[13]具体来讲,目前,新疆、西藏、宁夏、内蒙古等西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开展,而在中东部非民族地区则开展的缓慢一些。此外,当前只有在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的部分院校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其他高等院校则基本没有开展。上述不均衡问题的产生,一方面由于中华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不平衡,同时边疆民族地区的地理、人文等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多重矛盾叠加,维护国家统一安全任务重。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来是我国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重点。另一方面,是因为长久以来,在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干部群众观念中,形成了一种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事的片面认识,认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只与民族地区相关,只与少数民族有关,只有民族地区、民族宗教事务部门才需负责民族团结的宣传工作。这种观念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践的推进。

二是从纵向上看,一体化建设还不充分,即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中专院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一体化建设还不充分。目前,在高等学校层面,虽然自2020年3月起,一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教学研究机构与平台相继成立,但真正发挥其育人功能仍需时日。此外,由于师资等方面的短缺,在广大的民办高校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亦尚未得到有效开展,且很多部门将其视为一项普通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置于某门思政课的某个专题来开展,这大大限制了此门课程的独立性。再从中小学层面看,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要求各中小学要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并将教学内容纳入小学阶段考查和中考、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但目前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刚刚起步,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该阶段师资配备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基本无暇顾及诸如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这样的思政课程,导致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得到保障。综上,随着我国各民族人口流动数量的激增和流动范围扩大,各地区民族的民族分布越来越广泛,民族构成越来越多元,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对象实现全民化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四)教育方法方式需不断创新

充分运用鲜活多样的方式与载体是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方式、方法等都存在薄弱环节:

一是教育方式单一。从社会宣传层面看,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漫灌式”宣传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有利于组织执行,有利于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目的和主要精神直接传达给群众。但是,这种不是出自群众自发或自觉的教育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如果处理不当,还容易成为走过场的形式主义,严重影响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从学校层面看,主要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即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知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的鲜活的实践案例,致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难以贯穿育人全过程。

二是教育话语不鲜活。目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中话语艺术和魅力没有充分发挥,往往忽视受众者的情感体验,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纽带的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教育中,一些教师仍旧延续传统理念,刻板传授。如采用“口号式”“标语式”“突击式”的简单宣传方式。

三是教学手段亟待更新。首先,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渠道,特别是以网络与数字移动终端结合的新兴传播平台(如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公众号等)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教育方式的变革,人们对于信息的接受方式更加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平台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对信息的需求,传播平台亟待更新。其次,不同平台间的深度融合不够。一些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还停留在开会、宣传标语、板报等传播方式,无法形成不同平台间的融合。

(五)教育保障机制需不断健全

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机制还不健全不完备,表现在:

一是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当前,我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单一,人才评价制度不健全,缺乏培养多样化人才的政策和机制,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潜心研究的环境和氛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和脱颖而出,科研领军人才培养后继乏力。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专业的“本科-硕士-博士”的人才培养体系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与科学研究和田野实践、工作实践脱节,难以满足教育的需求,亟待建立多元化新型教育体系。

二是研究机构间的协同性机制不完善。从当前各学科研究视域来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都从自己固有的研究理念、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出发,对其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开展了较多研究,并产出了众多研究成果。但是各个学科都在标榜自己的“特殊性”,各自为战,各执一端,没有从整体上去把握问题的实质,难以形成一个“整体性认识”。同时,由于不同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和研究范式,往往导致科学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研究结论相互矛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社会实践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研究成果不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再加上成果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科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转化率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低。因此,新时代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如果没有多学科的协同参与,无异于盲人摸象,容易导致研究资源整合共享难、团队组建难、学科研究的协同性差、创新效率低、研究方向分散化、研究内容碎片化,解决重大理论问题的能力弱等现象,难以形成支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现实需求。

三是监督评价机制不完备。从目前情况看,无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管部门,还是教育的具体执行单位还存在监督机制不完备的问题,使教育宣传活动流于形式。教育组织或行政主管部门没有统一的教育评价标准体系,执行培养任务的单位缺乏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或重定性监督轻定量监督,严重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进一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实施路径

(一)加快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体系

当前,我们认为必须深入理解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时代新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习近平同志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统领,立足中国实际,结合当今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着力推进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历史叙事体系。

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抓紧推进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当前,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进程中,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作用,要全面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理论思想研究,深刻阐释其基本原理的当代意涵;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政策与经验;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及理论逻辑,全面加快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立足实际,紧紧围绕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华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抓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按照时间、类型、内容等标准分类整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的内容纳入教育的全过程,尽快加强教育校本课程和教材统一指导,尽快推动教材编写工作,要注重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坚决防止“一刀切”和形式主义。

二要立足中国实践,抓紧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话语体系。要全面发掘整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活案例,客观呈现中华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奋斗历程及内在逻辑,总结当代中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经验,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方向和时代运动规律。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征;深入剖析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要对事关中华民族发展大计、事关政治经济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深入阐解,及时对错误思潮、不当言论进行旗帜鲜明而又有理有据的反驳。特别是对于“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而不走其他道路”“为什么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道路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什么必须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等等问题,必须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让人们从“中国之治”的民族维度,不断增强“五个认同”。要聚焦中国特色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实践、优势、经验等内容,讲好民族团结的“中国故事”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不断增强“四个自信”。

三要站在历史维度,抓紧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历史叙事体系。从历史出发,注重宣传中华民族“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和“一起实现”的美好愿景。要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讲清楚,把各民族的历史寓于中华民族历史总体进程中,全面爬梳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发展脉络,全面考察历史以来边疆多民族格局形成的历史过程,深化中国历史以及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构建、整合及各地的民族发展过程的研究;从区域特点出发,依照历史发展进程对边疆地区的建置、边疆开发、民族关系变迁等方面进行论述,注重边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研究,将地域、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客观反映中国边疆这一特殊区域在历史演进中的真实面貌;通过对边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发展中各自特点的分析,充分展示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形成和发展中“多元一体”的边疆历史特色;从边疆地区发展的视角,兼及历代中央王朝与边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以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演进的研究,揭示统一多民族的中国形成、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边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历史必然性,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要从中国革命历史文化特点出发,聚焦中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和现实实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植根本土的鲜活例证。

(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主体保障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命感、责任感。要始终从政治高度,从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深刻认识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研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完善工作体制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工作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机制。

二要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业务素质,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要注重系统内部的团队整合,有效整合党政、社会、高校等多方力量,形成团队式互助发展,比如,在具体开展教育中,应该开展集体备课制度,每学期开学前要专门进行对任课教师的系统培训等;要注重后备力量的培养,应当在有关高校增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本科专业,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本学科,吸引他们投身教育事业。应从国内高校的哲学、历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专业本科生中招收研究生。要加大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各级教育行政、民族工作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骨干队伍建设的长远需求,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如开展岗前培训、教学研究、集体备课、集体教研、教学竞赛和教学经验交流等,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考察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教师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是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要加强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基地的途径和方式,克服理论研究与实践部门之间相脱节的问题。着力强化国家战略研究,研究范式由单一向复合多元化转换。结合时代变迁、社会发展形势,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的资源和优势,加强各方协同创新研究,全方位考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国家战略的构建和实现途径,提出构建其教育战略体系的具体思路与对策。更加注重对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把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一体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搞好民族团结宣传教育,领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14]

一要着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民化。全国各族人民必须人人自觉接受教育,个个受到应有的教育,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不留死角;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要与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的总要求、总部署相协调、相促进,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

二要着力营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良好氛围。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理寓于相关知识的宣传介绍当中,使群众在学到相关知识的同时,学到民族团结的基本道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关怀,围绕“人”这个核心来开展的,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各地区、各民族群众的自身特点和实际需求,一切传播活动要围绕群众实际情况来开展,想群众所想。要坚持情感共鸣的教育理念,做到以情动人。要善用情感的传播理念拉近与各教育对象的距离,减少宣传痕迹,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的情感体验中产生情感共鸣,不仅理解其教育内容讲了什么,而且能够体会、感悟传播内容表达的情感、情绪和情味,在感受和体验中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要创新教育方式。教育方式要解决的是“怎么教”的问题,好的教育方式决定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对此,除课堂教学主渠道外,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选择、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比如,各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博物馆、纪念馆、文物古迹等,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基地,有效配置文本资源(如图书、报纸、杂志、照片、地图、图表等)和音像资源(如电影、电视节目等各类教育软件)。通过案例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还可以聘请各民族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顾问或校外辅导员,利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讲述中华民族共同的故事,要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保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顺利和有效开展。

二要增强生活属性。懂得巧用新表达,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与群众交流互动,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充分运用大众语言,千方百计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与之情感上的共鸣。要在润物细无声中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丰富内涵、多出精品,在讲真讲实讲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宣传教育的渗透力。要加强全媒体产品生产,鼓励支持制作传播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公益宣传片、创作更多优秀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优秀艺术精品,增加中华民族团结理念的要素。

三是构建“互联网+”的工作格局。要积极占领互联网这一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善于采用“线上线下”综合立体的工作方法,将有效的传统工作方法与新的现代工作方法紧密结合,推动形成多元立体的驾驭工作方法体系。要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发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实现教育方法技术的升级融合,把互联网空间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平台。要推动互动式教学发展,要大力发展基于同步沟通(如QQ、微信等IM工具)与异步沟通(如微博、论坛、邮件)基础上的多样化互动式教学,利用好既有的文本、图片以及视频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五)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保障机制

一要着力构建跨学科、跨区域学术对话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制度安排、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单一的学科视野、研究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皆难以形成系统的科学透视、有效的研究合力和支持力度。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多学科对话平台,开展协同攻关,创新学科研究、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以整体、系统地认识和把握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本质。坚持问题导向,打破区域、高校、学科界限,在“政学研”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政府相关部门联合攻关机制,通过多学科交叉研究,力求全面揭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规律,克服当前民族问题研究中学科单一,方法与手段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以推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工作等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大批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具备跨学科研究能力和从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另一方面要注重多理论、多学科、多团队的互动协作,从理论支撑、方法补充、运行互助的角度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协同创新的执行力。

二要着力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协同机制。要整合“高校、研究机构、地方政府”三个主体,实现“组织管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资源配置、成果分享”五个协同。强化服务,着力培养理论水平高、政治立场坚定、能切实担负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的实践创新人才。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重点突破制约创新能力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人才和资源的部门所有制,打破牵头单位和协同单位间的体制壁垒,创新人才引进政策,采取人才柔性引进等办法,建立学术特区和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专兼职人才队伍;通过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基地的途径和方式,克服理论研究与实践部门之间相脱节的问题,营造利于协同创新的新环境,保障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为新常态下的民族工作提出新政策、新理论、新思维、新总结,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创新。要多学科协同,建立科学而又符合国情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指标体系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案例库。

三要建立健全常态化规范化的监督评价机制。加大师资培养和培训力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校本课程和教材的统一指导,定期检查,建立健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的监测评估指标原则和考核测评验收办法,不断推动创建工作更加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各级宣传、统战和民族工作部门共同负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要加强对学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工作的时间、教学资源等相关方面的日常检查和督促工作。

注释:

[1]近年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数量、质量都在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发表在CSSCI的学术论文145篇;自2015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资助的研究项目60余项,此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还专门设置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专题项目。学界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意义、问题以及路径等主题进行了研究,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关研究的重视程度在持续增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探讨积淀了一定的基础。

[2]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9年9月27日电。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3页。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年版。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载《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6]2020年12月2日,全国政协民宗委主题协商座谈会。

[7]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和知识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完整的教育活动包括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保障等要素。”见陈立鹏,张珏:《关于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载《贵州民族研究》2020年第6期。本文认同这一观点。据此,本文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主体、对象、方法和保障5个方面来探讨其常态化制度化需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8]2020年3月,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联合发文,公布了中央民族大学等10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兰州大学等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此后,在全国民族院校也相继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等一批教学研究机构与平台。上述这些相关研究基地的落地生根,从申报到获批准,在学科参与多样性、区域布局广泛性等方面,都体现了全国性、多学科性的特点。同时,基地管理实行“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每轮基地建设运行周期为3年。

[9]郝时远:《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和前瞻研究报告》,载郝时远主编《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69页。

[10]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北京2019年9月27日电。

[11]单就民族学而言,近年来硕士、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进一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三五”末授权单位已达42个(其中博士18个,硕士24个)。同时,这些单位招生规模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6—2020年,全国民族学学科招收硕士生、博士生总数达6591人。此外,在师资队伍结构方面,2016—2020年,中央民族大学、云南大学等28个民族学学科学位授权单位共有专任教师1366人,其中教授654人,占47.88%;副教授441人,占32.28%;讲师263人,占19.25%。另外,国内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之间的跨区域人才引进,以及资深专家专兼职等机制也逐步建立。这些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力量配置等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见《中国民族学的发展和前瞻研究报告》,载郝时远主编:《新时代中国民族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12]2019年9月1日至2020年1月10日,笔者有幸参加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用学术讲政治名师培养班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培养班”,为期4个月,该培训班有来自云南省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级党校从事思政教育的相关人员共计45人,在访谈中有80%的人员强调了这一问题。

[13]据笔者调查,绝大部分民族院校在原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基础上,已经优化调整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公共必修课,而绝大多数非民族院校此项工作尚未全面开展。

[14]习近平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A Probe into the Promotion of the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concerning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New Era

YU Wen-bing&PU Yong-gui

Abstract: Enhancing a strong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ethnic theory in keeping pace with the historical trend, and i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the Marxist ethnic theory. Furthering the awareness of the education of the 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is a strategic task for our ethnic work in the new era.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comprehensively and correctly implement the Party's ethnic theory and policies, and promote the shared mission of all ethnic groups and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weaknesses in this education in terms of its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he new era such as weak major participators and unclear objects. It is necessary to keep th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consciously enhance good ideological education, meet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by innovation the contents, involve more major participators in the task, and accept new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promoting our national unity and progres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sense of the commun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 national unity; normalization in educatio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尹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