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以及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文章从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维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学校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共同体认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共同体情感”“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增强共同体意志”和“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推动共同体实践”,建构多位一体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文化进校园;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
2019年10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1]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发挥着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在中华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凝聚中华民族力量,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学校作为培育国家认同和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肩负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因此要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内涵及实践路径,发挥好学校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阵地的作用。本文以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切入点,明确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并结合心理学的知情意行(认知、情感、意志和实践)四维度,系统探究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相关文献综述
截至2021年1月,以“民族文化进校园”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平台上检索,共计有89篇相关文献,主要包括民族文化进校园内涵、价值和实践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在内涵阐释方面,有学者从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和学校师生不同主体视野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意涵出发,指出要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事业的发展[3]。在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具有三种文化内涵,即中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近现代革命文化和世界各民族先进文化[4]。“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某种程度上还体现着“文化位育”和“文化多元共生”的思想[5]。在价值意义方面,基于“学校具有系统进行民族文化传承、促进民族文化整合和完善的功能”[6],以及“学校教育是民族传统文化走向普及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必由之路,具有系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功能”[7],民族文化进校园开拓了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打造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名片、开发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技能,为学生创设了多元文化教育新环境[8]。在问题反思方面,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存在“目的敷衍化、主体狭窄化和内容点缀化”[9]等问题。在实践路径方面,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有学者提出要对当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多些“冷思考”,以教育学尺度严格筛选民族文化[10]。此外,还要强化学校的民族文化主体意识、将民族文化传承与学生的自身发展相结合,在实践中建立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相适应的连贯性合作机制[11],并通过优化“民族文化进校园”的生态环境,重构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保证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性[12]。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
(一)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首先,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促进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交融创新。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别于传统的“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进校园”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一方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的精神内涵,有利于各族师生在人际交往、精神交流和文化交融过程中,切实领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多元包容和交融创新的深层次内涵,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愿景;另一方面,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成分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强调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通过甄别、遴选、提炼、加工和升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和积极因素,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其次,推动革命文化进校园,促进红色革命文化传播。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民族优秀英雄儿女在夺取革命胜利征程中,培育和创造出来的中华优秀革命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更加突出红色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革命理论教育、革命英烈教育和革命精神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最后,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入人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继承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积极培育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强调将“增强各民族师生的中华优秀文化认同”落实在行动中。一方面,通过挖掘、整理、选择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发挥“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部真实历史电影的伟大力量,让学生在深化理性认识、掌握理论精髓,深刻学习和领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内涵、理论特征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树立科学、正确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从强化认知、激发情感、增强意志和推动实践的逻辑层次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落实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有效落实“三交”实践活动等,建构起大中小学生对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性认知和理性自觉。同时,在中华优秀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各民族师生的人际交往、精神交流和文化交融,进而坚定文化自信,以心灵相通构筑起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值得注意的是,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类不同层次内容的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三个层面构建一个相互关联、层次分明、系统发展的教育实施体系。”[4]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更加凸显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力量,强调以“文化认知、文化认同”之因,结“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之果,有效建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
(一)强化共同体认知: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认知是认同的基础和前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于个体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文化知识结构。学校要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切实发挥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教化功能,引领学生建构起具有“符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特征的文化身份”[13]。
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载体,包含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价值内涵[14]。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具体进程中,要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展开科学的顶层设计,建构起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知识体系。这一知识体系,至少包括“体现和表达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注重道德修养的伦理精神和价值观念”[15],突出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勤劳勇敢的精神品质和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首先,“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要把握好“儒文化”中“仁义礼智信文化”的重要内涵:一是主张“仁”文化进校园,将《论语》《孟子》等名篇著作进行合理编排,汲取其精华内容,注重转变教学话语范式,以不同年龄段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呈现,引导学生内化“仁民爱物”的情怀和追求;二是主张“义”文化进校园,选取“孝亲爱国”“重义轻利”等名篇著作,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感和家国情怀;三是主张“礼”文化进校园,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礼敬谦和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文明礼让、遵守规范,提升自身品德修养;四是主张“智”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学会理智,在为人处世中拥有平和心态;五是主张“信”文化进校园,通过宣讲经典诚信故事,让学生领悟“诚信不欺”的真谛,以重视培养自身“恪守信用”的美德。其次,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一方面要凸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弘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思想、“匹夫不可夺志”的人格思想和“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念等。最后,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各民族特色的饮食、服饰等生活文化;价值观层面的精神文化;婚姻、家庭等礼仪文化;语言文字、歌舞美术等民间文化;医学、手工制作等工艺文化和庆典、纪念等节日文化,以促进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有、共赏、共享、共传。因此,民族文化进校园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国民教育各阶段,不断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领悟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进行文化创新背后的共同体内涵,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推动革命文化进校园
革命文化是“近代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在党和人民的伟大斗争中培育和创造的思想理论、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16],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重要成果”[17],也是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推动民族革命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一是要重视革命理论教育。从革命理论形成与发展的逻辑出发,一方面要阐释先进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确定其重要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阐明特色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成果,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奠定革命文化理论基础。二是要加强革命英烈教育。在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布置、课堂教学设计和“互联网+”等载体,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塑造英雄烈士的人物形象、以客观的论证凸显英雄烈士的担当精神,还要结合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及使命,引导学生透视革命文化中英雄烈士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保家卫国、维护祖国统一的英雄情怀等,进一步剖析自我价值、培养担当意识;三是要强化革命精神教育。例如,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立党为公的“红船精神”,坚定信念、勇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嚼草根、吃树皮,不怕吃苦牺牲的“长征精神”,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进京“赶考”、扭转乾坤的“西柏坡精神”等,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制度规矩、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总之,要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革命胜利果实所体现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文化内涵,以红色资源优势开展党史、军史等革命文化教育。
3.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新型文化形态,既传承和创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继承和弘扬了革命文化,是二者的融合。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的具体进程中,一是要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列成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凝聚共识,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二是要宣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理想,在宣传教育中让学生牢记“中华民族广域的疆土、深厚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由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等基本常识,从而在脑海中形成中华上下五千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我国政治、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地图;三是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引领作用和养成功能,既要让学生熟知并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学会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领悟新时代担当精神,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又要让学生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涵,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总之,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国家观、历史观和文化观。
(二)激发共同体情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共同体情感建立在共同体认知的基础之上,主要通过寻找共识、增强体验等方式,产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信任与认同。爱国主义传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熔铸于中华民族奋斗史、流淌于中华民族血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发挥其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的重要作用,不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首先,合理安排学校场域内的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如开学典礼、散学仪式、升国旗、唱国歌等。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都是爱国主义教育仪式和活动的重要组织者,相关组织既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比赛竞赛、社团交流等主题的教育活动之中,又要创新教育活动形式,以丰富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内生活。此外,还要充分挖掘学校场域内红色文化资源,如校训、校歌、校史等。把校内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各族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校内红色文化资源功能的最大化。让爱国主义教育以“潜移默化”之势,成“滋养人心”之用。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场域之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教育资源,如革命英雄纪念馆、历史文化展览馆和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校外活动是拓展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红色文化主题的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寒暑假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实践,有利于这一群体了解国情民情、沉淀红色底蕴、强化责任担当。因此,学校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热爱社会主义三者相统一,“只有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18]
(三)增强共同体意志: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
共同体意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的升华,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构及其整体的理性认知与认同。认同是认知基础上的重要“情感体验”,“国家认同是嵌入在价值理性这个大框架中奠立的”[19]。因此,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要注重打造情感体验空间,让学生从多样的教育活动和人际互动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体验“从文化认知、情感认同,到价值理性和共同体意志”的内化和生成过程,不断增强“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以活动体验为重要载体,在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过程中增强共同体意志,主要包括活动体验前的准备、活动体验中的充实和活动体验后的反思三部分。
第一,奠定活动体验基础,理清共同体故事的内在逻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20],其核心内容是“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第一课,即帮助学生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知与“五个认同”基本内涵的内在逻辑关系。一方面,要“讲清各民族血脉相连的历史渊源,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讲透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帮扶政策”[21],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另一方面,要重点梳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来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凝铸过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内涵与“五个认同”结合起来,使“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嵌入学生的认知主体,奠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体验活动的重要基础。
第二,创新活动体验形式,讲好共同体故事的丰富内涵。例如,初等教育阶段既要从课堂实践入手,充分利用好《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等统编教材和必修课程,也要充分利用活动课程的突出优势,注重开展传统节日体验活动,使民族节日庆典成为各族师生共同参与的文化娱乐大联欢,启蒙共同体意识。中等教育要强调“创设以学生亲历为主的教育情境,增强学生在体验中的获得感”[22],防止“国家意识”概念仅留在课本里[23]。高等教育阶段的共同体教育实践也要分清政治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界限,发挥二者在理论指导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要发挥好政治理论教育在传递国家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传统文化教育对个人品德、素质的涵养作用,努力促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民族团结的理解和认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第三,检验活动体验成效,及时开展活动总结及反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评价学校活动体验效果的标准在于活动是否有利于形成和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包含一项或多项关于党团队知识教育、国情教育、国史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相关主题教育、参观学习和联欢活动等。学校在反思和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相关主题活动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活动是否涉及国史、党史和民族特色政策的教育内容,及时检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活动的举办成效,在不断地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丰富和创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综合提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积极发挥艺术节、运动会、文艺汇演、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征文等在增强共同体认知、强化共同体认同、升华共同体情感和形成共同体价值理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推动共同体实践: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
意识指导实践,实践反映意识。“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公式固定下来。”[24]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观念层面的上层建筑,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涵养和培育。价值实践是形成稳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环节。大中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的主要任务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理性,还要营造一种互动交流的共同体实践氛围,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生成,引导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理性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行为。因此,民族文化进校园要进一步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积极引导学校师生加强互动交流,充实交往体验。学校作为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要积极鼓励各族师生加强人际交往和精神文化交流,在交往交流中建构对中华各民族及其文化的整体认知,用心灵相通增进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以此“降低族群偏见、化解刻板印象”[25],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局面。在具体的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学校要善于打破民族交往藩篱,建立基于“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格局的校园族际互动体系[26]。一方面,要打破传统民族学校单一的办学组织形式,“积极推进民汉合校、混合编班,形成共学共进的氛围和条件”[27];另一方面,要打造现代化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网络形塑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思考方式和社区形态、社会关系及族群认同。”[28]在信息化时代,学校要创新“三交”平台,提倡“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交往方式,把握“互联网+”带来的“三交”新形态。既要拆除各民族师生进行“三交”活动的客观藩篱,又要激发各民族师生开展“三交”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组织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外化担当行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信念和情感体验基础上,学校组织的“研学旅行”“素质拓展”“训练营”“三下乡”和“乡村支教”等特色实践活动,是大中小学生重要的共同体实践锻炼平台。通过实践学习和交流互动,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共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共同体的知识认知和情感转化中催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担当行为,从而真正成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29]最后,好规划和组织,打造多样化的“三交”实践平台。如整合不同主体的力量,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基层民主选举和政策宣讲,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和社会调查等。同时,以科学的制度、规范的组织保障共同体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让学生在社会参与、基础调研、志愿服务和文化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30],全方位提升共同体认知、升华共同体情感、增强共同体意志和生成共同体担当,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身体力行。
结语
“共同体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一个家,在它的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它又像是一个壁炉,在严寒的日子里,靠近它,可以暖和我们的手。”[3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保障。学校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要充分把握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的重要价值内涵,即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要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助力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深化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在实践方面,要以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为重要载体,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建构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联结的一体化教育实践逻辑体系,真正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10/23/content_5444047.htm.
[2]赵刚,蒲俊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概念、价值、内容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4).
[3]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多维阐释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4]王瑜,陈晓琪.“文化自信”观照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文化内涵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19,(1).
[5]吴晓蓉,王培.从文化位育之道看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4).
[6]曹能秀,王凌.试论以教育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方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7]王坤.教育系统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动力因子[J].贵州民族研究,2012,(1).
[8]田晶.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宣恩县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6.
[9]顾尔伙.新时代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教育尺度[J].民族教育研究,2021,(2).
[10]巴战龙.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应多些冷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8,(3).
[11]杨丽萍.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反思——基于广西武鸣县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12]孟立军,吴斐.生态学视阈下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境及优化——基于贵州省“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4,(2).
[13]达万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实践的理论构想[J].民族教育研究,2019,(1).
[14]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2013,(11).
[15]杨翰卿,李保林.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16]汤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J].红旗文稿,2019,(19).
[17]魏和平.内涵·价值·路径:革命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9).
[18]习近平.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1(01).
[19]李伟言.国家认同问题的教育学省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3).
[20]张积家,冯晓慧.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建构与影响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21,(2).
[21]刘娜.推动共知共情共鸣共行,建设好民族院校思政课[N].中国民族报,2021-01-19(005).
[22]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逻辑层次及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1).[23]祖力亚提·司马义.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浅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8,(2).
[24]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6.
[25]宋新伟,陈占芳.影响国家认同的因素分析及途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2).
[26]卢德生,汤子煣.民族互嵌型学校学生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机理结构与实践体系[J].民族教育研究,2020,(4).
[27]万明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使命[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
[28]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
[29]包银山,王奇昌.民族地区高校推进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9,(4).
[30]余凤.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点、线、面、体”[J].中国民族教育,2021,(1).
[31]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
The Connotation and Path of National Culture into Campus Under the
Vision of Forg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Hai Lu ,Xie Wei-wei
Abstract: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safeguarding national unity,promoting ethnic unity and realiz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s an important field t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eachers,students and ethnic groups,school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forging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Forging the sense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 under the horizon of the Chinese nation,national culture converge in the era,the connotation of campus is manifested in the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essence,promote the Chinese nation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into the campus,and enhance the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e identity,constructed from cultural cognition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o two aspects of the education path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This article from the dimension psychology of the affective of indicates the casting cell community under the horiz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culture into the campus path of practice,namely the school through the system study of the Chinese nation excellent culture,strengthen community"cognitive"further to carry out patriotic education activities,stimulating community emotion","comprehensive sublimation'five identities'emotional experience,enhance community will"and"focus on promoting ethnic'cotact,communication,intergration in practice,promote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the construction of more than one system of national culture in campus education practice.
Key words:Forging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Chinese nation;Na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ampus;Cultural identity;Cultural confidence;Educ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mmunity
责任编辑:杨舒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