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结构模型与实践路径

作者:王明娣,翟倩来源:

要: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关注学生的文化境脉、生活背景、交往方式等对学习产生的影响,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表现,使学生形成文化适应能力。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存在文化回应教学理念的缺失、文化回应教学内容的片面性、教师缺乏文化回应教学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等问题。依据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具身认知理论建构民族地区“融合多层回应”的文化回应教学结构模型,有助于文化回应教学实践路径的生成,其中“融合”体现的是文化整合理念,“多层”指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结构要素,“回应”指文化回应教学的运行过程。依据此结构提出落实立德树人,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师;联系生活境脉,生成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回应教学的环境建设等路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文化适应

一、问题提出

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旨在运用不同种族学生的文化知识、先前经验、知识架构和表现风格,使学习经验更加切题,更有效率。文化回应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业表现,强调学业表现提升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的母语文化及生活境脉,倡导融合学生自身文化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形成文化适应性能力。国外对文化回应教学的研究相对成熟,主要包括:(1)文化回应教学的价值意蕴。无论是理论探讨还是实践探索,都表明文化回应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能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1](2)文化回应教学的特质和内容。美国华盛顿大学盖伊(Gay)教授是较早也较为系统地研究文化回应教学的学者,其著作《文化回应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出了文化回应教学的六方面特质(确定性、综合性、多维度、赋权增能、转化、解放[2]48-55)以及四方面内容(关怀之力量、课堂文化与交流、课程内容的种族与文化差异、教学中的文化协调),[2]64为文化回应教学的理论建构奠定了基础。(3)文化回应教学的标准。拉德森·比林斯(Ladson-Billings)提出了文化回应教学必须满足三条标准: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具备培育自身文化能力的意愿、发展社会政治和批判性意识。[3]文化回应教学理论源于对多元文化背景和多民族文化的尊重,强调学生的学习与自身文化背景密不可分,学生的母语文化应被视为学习的桥梁,而不是学习的阻碍,因而教学需要回应学生的母文化。(4)文化回应型教师。维勒加斯(Villegas)等提出了文化回应型教师的概念及应具备的素养。[4]此外,还有国外研究者关注职前职后教师培养培训使其成为文化型教师。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在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方面。夏正江(2007)较早从文化回应教学的背景、内在依据与合理性、教学实践三个方面作了介绍,并指出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取得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5]黄显涵、李子建(2010)从回归生活世界的视角出发,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主张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感受生活世界的意义。[6]余娟、郭元祥(2011)在其文章中介绍了文化回应教学的实质、核心内容及策略,提出了基于语言立场和文化立场的外语学习策略。[7]曾莉、张蛛(2012)介绍了文化回应教学的五大特点及策略,认为教师文化回应教学体现了一种差异性教学的理念,有利于开展行动改进研究,提高课堂效率。[8]刘四平(2014)将“文化回应教学”翻译为“文化响应教学法”,论述了文化回应教学的来源、提出原因、如何操作实施等部分,提出了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学中应用文化回应教学观点的先例。[9]张家军,钱晓坚(2015)从介绍国外教育理论的目的出发,详细介绍了文化回应教学的基本内涵、特征、目的等,为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在我国的认识与应用作出了贡献。[10]王明娣(2017)通过对盖伊的访谈,介绍了文化回应教学的背景、思想与实践意向,指出文化回应教学中教师除了具备少数民族文化知识,还必须掌握能回应民族地区学生的教学技术和能力,建议在实践文化回应教学理论时,需要结合自己本国的文化将所学知识本土化。[11]扎丽玛、张际平(2019)依据文化回应教学理念构建了创客教学模式,[12]是我国较早将文化回应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结合构建教学模式的探索。丁福军、张伟忠(2021)梳理与总结了文化回应教学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13]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还存在文化回应教学理念的缺失、文化回应教学内容的片面性、教师缺乏文化回应教学的综合能力、学生的学习效率偏低等问题。通过对文化回应教学理论文献的梳理反思发现,对文化回应教学进行本土化研究与实践是我国民族地区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本研究希冀通过文化回应教学本土化理论建构,为变革我国民族地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加强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回应教学意识,促进学生学业成功,并为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二、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结构模型

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通过变革课堂教学实现,而厘清课堂教学各要素与文化回应教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前提。因此,本研究在文献梳理及理论基础的探讨上探索建构了民族地区“融合多层回应”的结构模型:“融合”是指文化整合理念的体现,“多层”指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教师、学生、环境等教学要素,“回应”则是显性的“教学回应”与隐性的“文化回应”相互作用的运行过程。

(一)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理论基础

1.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滕星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领域首次提出了独特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称“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14]“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倡导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鼓励民族成员交往、交流、交融,是新时代更高级的民族教育范式,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理想的国民教育模式。[15]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给予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是:不能因为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地理位置偏僻、人口数量少等原因漠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相反,教育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应促进百花齐放的各民族文化大繁荣。

2.文化回应教学理论

盖伊提出文化回应教学法是基于四根实务的梁柱——教师的态度和期望、课堂上的文化交流、课堂中不同的文化内容、协调的文化教学策略。[2]64首先,“教师的态度与期望”主要指教师既要有不同族群体的文化价值、学习方式、历史遗产方面的知识,也要有勇气、有决心、有毅力使成绩偏低的学生达到平均甚至是高水平的学业表现;其次,“课堂上的文化交流”主要指教师依据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学生展开交流对话;再次,“课堂中不同的文化内容”一方面指文本资料中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指学生自身的文化背景,课堂中不同的文化内容主要是将二者有机融合、相互作用,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对不同文化内容深刻、批判的认知;最后,“协调的文化教学策略”是依据课堂中不同的文化内容采取合适的方法,使内容学习取得最好的效果。这四根实务梁柱为本研究理论建构提供了具体分析维度,在结合我国民族地区现实文化境遇基础上,基于教师的态度与期望,提出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师维度;基于课程中不同的文化内容,提出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维度;基于协调的文化教学策略及课堂上的文化交流这两点,考虑到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不管是课堂上的文化交流及交流的方式一定是基于学生进行思考的,所以将这两点总结为文化回应教学的学生维度。

3.具身认知理论

具身认知理论以哲学现象学和发展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认知不仅是具身的,也是情境的,情境是具身的一种延展,不仅身心一体,认知过程中心身与环境也是一体的。[16]具身认知理论被认为是第二代认知科学,主要批判以笛卡尔“身心二元论”为基础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具身认知理论强调两点:第一,关注人自身的感受体验,认为人的身体、心智、神经系统等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彼此关联、融合共生;第二,注重文化环境,个人生活的文化环境为其所思、所想、所做提供了一种认识视角,也影响着个人的认知发展。认知理论的转变对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革命性的意义。[17]具身认知理论对课程教学观念转变的启示在于:知识观方面,认为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及身心体悟才能正真理解知识,知识的习得与我们的身体、情境是同在的、一体化的;教学观方面,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的、生成的交往过程,注重教学过程学生的体验及教学情境的设计,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性与能动性;教师观方面,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体验知识。因此,不论是具身认知理论关注文化背景,还是其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关注学生如何学习,都与本研究非常契合。同时,由于本研究关注“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因此在具身认知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呈现、文化经验、文化体验,其中“文化呈现”对应具身认知理论中的知识观,“文化经验”对应具身认知理论中的教师观,“文化体验”对应具身认知理论中的学生观。

(二)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模型:结构要素与运行过程

1.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融合”:文化整合

文化适应态度通常包括四种选择模式:一是同化模式,二是分离模式,三是整合模式,四是边缘化模式,[18]其中整合模式是四种模式中最为理想的文化适应态度模式。文化整合不是将各种文化简单相加减的过程,而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筛选规范,有主有次,吸收借鉴的过程;文化整合也不是一种静态呈现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即文化结构不断调整,注入时代发展对文化的需求,催生出新的文化因素。同时,文化整合往往伴随着文化冲突,不应该消极地理解文化冲突,从一定意义上看,有冲突、有碰撞,就有文化的火花、思想的活力。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正是在不断的碰撞、交流中获得创新、发展的动力,文化的冲突为文化的交融与整合提供了契机,文化整合过程就是文化适应态度形成的过程。

在本研究中,文化适应态度模式具体就是指学生个体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适应能力。在民族地区,教师结合学生自身文化及中华优秀文化与学生展开课堂交流对话,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深度理解,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自身文化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交流融合,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达到个体文化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尊重、包容与适应。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整合理念是以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偏低为现实依据,致力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愿望。文化整合理念是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文化适应理念,追求的是一种“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

2.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多层”:结构要素

结合文化整合的教学理念,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在我国民族地区本土化的转化与建构有助于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文化经验的教师、文化体验学生、文化渗透的环境的实现。

(1)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

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是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教材中静态呈现和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结合。也就是说,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是从文化回应教学的视角审视教学内容,希望将学生自身的文化环境与教材客观知识联结,帮助学生依据自身经验理解教学内容。民族地区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是联结教师与学生及实现理念的中介,是文化回应教学选取哪些文化进行设计、组织的重要依据。民族地区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包括选材适宜和生成内容。选材适宜主要指教材、相关资料中涉及的文化回应教学的部分,为师生在课堂中开展文化回应教学提供可能性。生成内容主要指课堂中师生依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围绕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思路,展开教学内容生成的过程,内容的生成伴随着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达成。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是从静态内容向动态内容转化的桥梁,是学生文化适应能力与情感提升的媒介。

(2)文化经验的教师

文化经验是教师根据自身的多元文化态度及知识体系联系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融合而成的,是教师原有经验的集合。教师的文化经验是教师选择呈现教材内容及感应体验文化的重要依据。民族地区的教师发挥着文化引领与文化导向作用,具体包括文化回应教学态度、知识体系与能力。[19]首先,文化回应教学的态度是教师设计并开展文化回应教学的前提,教师对民族文化、学生文化的态度指导着教师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提升文化的敏感性的态度,不断积累文化回应教学的经验。其次,文化回应教学的知识体系是师生文化回应教学的基础,教师良好的文化回应教学知识体系有利于理解学生自身文化及认知方式。教师的文化回应教学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指多元文化理论知识、历史知识等,隐性知识主要包括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方式、对民族地区独特的风俗习惯的认知等。最后,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是教师将文化回应教学的态度、知识转换为实践行动力的关键,这是教师结合学生自身及民族文化发挥引导作用提高学业表现的重难点。教师文化回应性教学能力具体包括:第一,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在践行中不断理解理论内涵,并通过实践反思理论的不足;第二,依据学生的交往风格、文化价值观灵活机智地变革课堂互动方式。

(3)文化体验的学生

文化体验是学生接收到文化呈现的教学内容时的直观反映,是学生在教学互动中自我感知后对事物的再次解释。“体验”应为学生真正获取知识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学生在学习客观知识的时候需要融入自身的感受、体会,使得身心参与其中。[20]文化体验强调学生的真实参与及建构生成,是学生由外在的文化呈现转化为内在文化适应不可或缺的过程。同时,文化体验是师生将这种本能反应经过理性交流沟通后对文化的再次解释,也是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及认知方式与客观知识关联的体现。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体验与自身独特的原有知识结构与经验及认知方式密不可分。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形成了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学生的认知风格主要体现在自我依赖、自我设障、无助等方面。自我依赖是指学生开始依赖成人的指示,[21]49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进行督促。自我设障是指当学生为了掩饰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失败而选择预先设置阻碍或者障碍。[21]46无助指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取得成就,无力改变现状。[21]50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从小对自身学习及发展存在一定的偏差认知风格,这种先入为主的认知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文化回应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文化体验,着力创造符合民族地区学生认知、情感与文化适应的教学环境,进而提升学生学业能力。

(4)文化渗透的环境

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教师的文化经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与经验都与环境息息相关。环境通过具体的情境创设以一种内嵌、总括的形式渗透在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教师、学生等方面。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形象、生动的环境创设将个体经验文化与客观知识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创造。文化环境不仅由师生活动的空间及实体物质组成,而且也是一种由民族优秀文化构成的抽象氛围与心理环境,指向学生的个体文化、学习习惯和思维模式,是学生的外在身体及内在心理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环境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客观与主观、形象与抽象环境的统一。

3.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回应”:运行过程

澄清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理念,把握文化回应教学理论的构成要素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探明文化回应教学的实践运行机制,是解决当下我国文化回应教学问题的前提。文化回应教学的“回应”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指向外显的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学回应”,二是指向内隐的文化回应教学的“文化回应”。教育与文化是密切关联、不可分割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考虑文化的样态。“教学回应”与“文化回应”的相互作用体现了“融合多层回应”结构模型的运行过程(如图1所示)。

在“融合多层回应”结构模型的运行过程中,“教学回应”即文化回应教学的理念、内容、教师、学生、环境形成了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学逻辑,而“文化回应”即文化呈现、文化经验、文化体验则从文化传承发展角度体现了文化的接受、适应、认同过程的文化逻辑。整合个体文化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念、内容、教师、学生、环境等形成文化回应教学的逻辑分析框架,实践活动样态中的文化呈现、文化经验、文化体验有机将文化回应教学的理念、内容、教师、学生连接起来,文化环境则始终渗透在“教学回应”与“文化回应”中,使外显的教学逻辑与内隐的文化逻辑形成有效交互机制,体现了民族地区文化整合与多层回应教学的运行过程,致力于形成文化整合理念。总之,民族地区“融合多层回应”的文化回应教学结构模型体现了一种整合与多层相互融合、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的系统思想。

图1民族地区“融合多层回应”的文化回应教学结构模型图

三、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实践路径

“融合多层回应”的结构模型是“教学回应”与“文化回应”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民族地区开展文化回应教学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民族地区课堂教学的深化改革。本研究从文化回应教学的学生、内容、教师、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回应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落实立德树人,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人们思想的智慧,饱含着丰富的以德育人内涵。[22]如孔子提出的培养仁人志士的崇高教育目标、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教育功能论……都蕴含着深厚的德育及人本精神。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蕴含的丰富德育资源,形成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学校培养目标。人存在于斯、生长于斯的世界是一个充盈着丰富价值内涵的文化构成体,人之为人正是成型于这种文化并反过来作用于此种文化,人是一种文化性的生成。[23]不论是丰富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还是各民族自身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蕴含着深厚的德育文化,只是这种德育文化的转化需要动态地践行而不是静态地讲解,这也符合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保留下的“乐学践行”的学习方法论。因此,在文化回应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结构,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融入教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使学生在践行中认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意蕴、感受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体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厚意蕴;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化,关心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引导,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乐学的情绪体验并纠正偏差的认知风格,在这一过程中达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提升文化素养,培养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师

文化回应教学的教师需要具备文化回应教学态度、知识体系及能力。首先,教师的文化回应教学态度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体悟理论的深刻内涵,从思想意识上认同文化回应教学理念,提升文化敏感性,这是文化回应教学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其次,教师需要拥有文化回应教学知识体系,这是践行文化回应教学实践的基础。知识体系的学习要求教师既要了解所在学校学生的民俗民风,又要系统地学习文化回应的理论,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与学科知识深度融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最后,教师文化回应教学能力的提升也很重要。教师文化回应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教学实践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交往风格、思维方式、文化价值观不断调整课堂互动方式。

(三)联系生活境脉,生成文化回应教学的内容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实实在在生活中的人,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渗透着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或是隐形的,或是显性的,但都与教学中的客观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中涉及中华优秀文化的内容较多,教师往往缺乏联系学生的生活境脉创设情境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的意识。因此,需要教师预设学生文本理解存在困难的地方,联系学生的文化背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客观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文化适应能力,将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紧密相连,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

(四)整合文化资源,增强文化回应教学的环境建设

民族地区多样丰富的文化资源需要整合,并利用文化整合催生与优化文化回应教学环境。为使民族地区学生通过文化整合形成文化适应能力,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一方面,民族地区学校应在校园场地、设施等物质环境上通过标语、绘画等赋予其文化的意义,使学生在校园里潜移默化地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民族地区教师在教学中应整合家庭、社会等文化资源,加强家校协作,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与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望与关怀,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获得不断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韩雪军.美国城市教师驻校模式中的本土文化学习及其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9,30(1):127-133.

[2]吉内娃·盖伊.文化回应教学法:理论、研究与实施[M].解志强,译.台北:文景书局有限公司,2006:48-55,64.

[3]GLORIA LADSON-BILLINGS.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ly relevant pedagoqy[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95(3):465-491

[4]VILLEGAS A M,LUCAS T.Preparing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er[J].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2(2):20-32

[5]夏正江.简析文化回应性教学——兼评文化与教学的关系[J].全球教育展望,2007(3):54-62+71.

[6]黄显涵,李子建.课程改革中教学取向的转变——从建构主义路径源发的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6):55-60.

[7]余娟,郭元祥.论外语课程的文化回应性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3):76-81+65.

[8]曾莉,张姝.论教师的文化回应教学[J].教育评论,2012(1):42-44.

[9]刘四平.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文化视角[J].民族教育研究,2014,25(3):82-86.

[10]张家军,钱晓坚.论文化回应性教学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5):87-92.

[11]GENEVAGAY,王明娣.文化回应教学理论:背景、思想与实践——华盛顿大学多元文化教育中心GENEVAGAY教授访谈[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7,9(1):104-108.

[12]扎丽玛,张际平.文化回应教育理念下的创客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9(6):102-107.

[13]丁福军,张维忠.国外文化回应数学教学研究评述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21,32(1):38-45.

[14]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0.

[15]李红婷,滕星.倡导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依据及理论贡献[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6):17-23.

[16]焦彩珍.具身认知理论的教学论意义[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6-44.

[17]张良.论具身认知理论的课程与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13,42(4):27-32+67.

[18]万明钢.别忽视交往交流交融中的文化适应态度[J].中国民族教育,2017(5):12.

[19]周钧,黄嘉莉,王雪薇.培养文化回应型教师:理念与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19,31(6):13-20.

[20]殷明,刘电芝.身心融合学习:具身认知及其教育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7):57-65.

[21]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教师版[M].金莺莲,洪超,裴新宁,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2]王明娣,翟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价值、困境及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6):24-30.

[23]张芳玲,周玉忠.从知识学习走向文化体认:深度学习的一种可能面向及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20(8):46-51.

The Structural Model and Practice Approach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n Ethnic Areas in China

WANG Ming-di ZHAI Qian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so that students can form cultural adaptability, th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students' cultural context, living background, communication method on learning. At present,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concept, one-sided nature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eachers to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nd low learning efficiency of students.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generation of the teaching practice approach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the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structure model of “integrated multi-layer response” embodied in the cognitive theory. Among them, “integration” reflect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Multi-layer” refers to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n ethnic areas, and “response” refers to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is structure, it isproposed to implement to cultivate people by virtue and attain the goal of cultivatingcultured people; improve cultural literacy and cultivate teachers who respond to teaching; contact the life context to generate the content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integrate cultural resources, and enhance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of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and other approaches.

Keywords:ethnic area;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cultural adaptability

责任编辑:杨舒晗